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的诊断进展

合集下载

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从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各种先天性疾病,其中低血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多。

可以短暂或持续性,轻度或重度先天性形式的高胰岛素低血糖。

这些条件是在出生时,最明显的婴儿早期。

在头一个小时里,严重可引起明显的问题,但可能无法检测到,直到成年年较温和的形式。

轻微的病例是可以治疗的频繁的喂食,更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药物,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影响,最严重的情况下,少数需要手术切除部分或大部分的胰腺保护大脑造成的损害经常低血糖。

[ 编辑 ]术语这种情况已经提到,在过去50年里通过各种名目的,Nesidioblastosis和胰岛细胞腺瘤被看好在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的β细胞功能失调综合征或dysmaturation的综合征,持续性高胰岛素低血糖婴儿期(PHHI)的在20世纪90年代。

[ 编辑 ]类型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暂时性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焦距高胰岛素血症•父亲SUR1无性系杂合性缺失的突变与11p15•父亲Kir6.2的无性系杂合性缺失的突变与11p15•弥漫性高胰岛素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形式•SUR1基因突变•Kir6.2的基因突变•先天性糖基化紊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葡萄糖激酶增益功能突变•Hyperammonemic高胰岛素血症(谷氨酸脱氢酶增益功能突变)•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被认为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但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明朗:11p15突变或IGF2多余的)[ 编辑 ]常见的临床表现和自然历史先天性高胰岛素低血糖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年龄和严重的低血糖。

在婴儿早期的低血糖可引起过敏,嗜睡,紫绀,反应迟钝,低温,或癫痫发作。

最严重的形式,可能会导致巨大胎儿在子宫内,为大胎龄出生体重,常伴有扩大的心脏和肝脏。

在婴儿期较为温和的低血糖会导致饥饿每隔几个小时,如果延迟喂养与烦躁或嗜睡。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诊治专家共识(2022)PPT课件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诊治专家共识(2022)PPT课件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调节的异常,可能与胰岛素基因突变、胰腺β细胞功能异常或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失常等因素 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CHH属于罕见病,发病率 较低,但具体数据因地区 、种族和诊断方法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
发病年龄
CHH通常在新生儿期或婴 儿早期发病,但也可能在 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
03 治疗策略
饮食管理
高频喂养
增加喂养次数,减少每次喂养量,有助于减 轻低血糖症状。
定时喂养
确保患儿每天定时进食,以维持血糖稳定。
夜间加餐
夜间易发生低血糖,可适当增加夜间喂养次 数。
药物治疗方案
二氮嗪
抑制胰岛素分泌,改善低血糖症状。
糖皮质激素
促进糖原异生,提高血糖水平。
奥曲肽
抑制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减轻低血糖程度 。
心律失常
03
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时给予相应治
疗。
长期随访观察重点
生长发育情况
定期评估患儿身高、体重、头 围等指标,确保其生长发育正
常。
智力发育情况
关注患儿认知、语言、运动等 能力发展,及时发现并干预智 力发育迟缓。
血糖监测
教会家属正确监测血糖方法, 定期随访患儿血糖水平,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及家属参与决策过程
充分告知病情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 和预后。
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
在治疗方案选择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需 求。
提供心理支持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 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标准高胰岛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低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水平。

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管理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饥饿感、出汗、心悸、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需要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等指标。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低血糖,如胰岛素瘤、肾上腺功能减退症、肝病等。

其次,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指南和标准,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空腹血糖<3.9mmol/L(70mg/dL);2)胰岛素水平升高(>5μU/mL);3)C肽水平升高(>1.0ng/mL)。

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等,那么可以进一步确诊为高胰岛素血症。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诊断,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胰岛素释放试验(FSIVGTT)来帮助诊断。

OGTT是指在空腹状态下给予75g葡萄糖溶液,然后在2小时内测定血糖水平,如果在2小时内血糖水平升高,而胰岛素水平也升高,则可以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

FSIVGTT是指在空腹状态下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然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通过分析胰岛素的释放情况来帮助诊断高胰岛素血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仅凭单一指标来进行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低血糖的疾病,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情况,以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了解这些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胰岛素血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概述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CHI)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

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严重和持续性低血糖的最常见原因,其特征是胰岛素分泌过量或不受血糖调控及反复发作的严重的低血糖,需迅速积极治疗,以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和流行病学CHI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共报道12种致病基因可引起CHI:ABCC8、KCNJ11、GLUD1、GCK、HADH、SLC16A1、UCP2、HNF4A、HNF1A、HK1、PGM1和PMM2。

其中,编码胰腺β细胞中ATP敏感K通道(K ATP)的基因(ABCC8和KCNJ11)突变是最常见病因,占所有病因的40%~45%。

K ATP由SUR1和Kir6.2两种亚单位组成,SUR1由ABCC8基因编码,Kir6.2由KCNJ11基因编码,该两种基因失活突变,可导致K ATP通道持续关闭,β细胞膜持续去极化,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

绝大多数K ATP通道-CHI 患者对二氮嗪治疗无反应。

其他基因突变占CHI的5%~10%,其中谷氨酸脱氢酶(GLUD1)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类型,该基因突变导致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增强,从而使由谷氨酸生成的α酮戊二酸增多,ATP/ADP增高,胰岛素过度释放。

其典型临床表现是进食蛋白质后诱发的餐后低血糖。

生化特征为血氨浓度持续升高(可达正常值上限2~3倍),尿α-酮戊二酸水平升高,二氮嗪治疗有效,部分患者可通过限制蛋白摄入避免低血糖发生。

其余50%致病原因仍不明确。

CHI 发生率为l/50 000~1/30 000。

近亲婚配的群体中,发生率高达1/2 500。

临床表现CHI 从出生到成年早期均可发病。

其中新生儿起病最为常见,常表现为巨大儿、摄食不良、不耐受饥饿和持续性低血糖等。

低血糖发作时可表现为嗜睡、肌张力低下等,也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如呼吸暂停、癫痫发作和昏迷等。

血糖检测新进展

血糖检测新进展

血糖检测新进展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

引起肢体坏死、肺结核、肾衰、失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将上升到3亿,我国在最近15年内患者总数增加近3倍,已达3000多万,每年还在以1%的进度增长。

因此防治糖尿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只能采用自我检测等方法来监控病情,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进行频繁监测是糖尿病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在国内外使用的血糖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有创检测,微创检测,无创监测和动脉连续监测法。

下面就这几种方法进行一下综述。

1有创检测传统检测血糖常用的方法是从体内抽血提取血液样品,进行生化分仪,属于有创检测。

早期方法为邻甲苯胺法,此法对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甚至抗坏血酸均有反应,邻甲苯胺对葡萄糖特异性较差,而且酸性溶液对测定管道有损坏,因此近年逐步被淘汰。

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是目前应用检测血糖最广泛的方法,本法基本上不受其它化合物的干扰,生成的红色琨类化合物的量比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近年应用己糖激酶法(HK),此酶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G6P),当有另外的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存在时,可以测定此酶还原NADP的能力而测定葡萄糖。

实现各检测系统测定的可比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除了要做好室内质控外还应建立可溯源的目标检测系统,将结果进行比较,使结果具有可比性[1]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GOD法和HK做为血糖测定的参考标准,建议静脉血浆葡萄糖做为测定和报告血糖浓度的标准方法[2]认为其结果稳定可靠,但耗时太长不方便患者,给患者带来痛苦,容易造成各种体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而且当时看不到结果。

因此生化分析法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微创检测1968年第一台血糖仪问世,采指尖1滴血就可以自行检测血糖,属微创检测。

其检测原理早期为葡萄糖氧化酶比色反应。

不明原因低血糖昏迷病例一例

不明原因低血糖昏迷病例一例

不明原因低血糖昏迷病例一例amanda:患者, 男性,42 岁, 于 10 月 6 日 19:00 被同事发现处于昏迷状态,急送当地医院查血糖1.8mmol/L,经静脉予葡萄糖后于7 日0:00 左右神志恢复正常,能进食,并持续静脉葡萄糖输入,具体速度剂量不详,于 7 日凌晨 5:00 再次突发四肢抽搐、昏迷,测血糖0.8mmol/L,立即给予50% 葡萄糖反复静推,血糖曾一度降至0.21mmol/L,经抢救恢复到5.7mmol/L,当地医院查头颅和上腹部CT 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因条件所限,当地医院无法检测血胰岛素水平。

患者神志无好转,始终处于昏迷状态。

遂于 10 月 9 日凌晨 4:00 转来我院。

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10/65mmHg,浅昏迷状态,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肺有较多痰鸣音。

心率 86 次 / 分,律齐,无杂音。

腹部(—)。

双腱反射减弱,巴氏征阴性。

入院急查末梢血糖2.1mmol/L,胰岛素29.1uIU/ml,C 肽2.65ng/ml(正常值0.81-3.85ng/ml)。

肾功正常,血钾 3.3mmol/L,血钠、血氯、血钙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11.4×109/L,中性81.5%。

尿常规:白细胞(++),潜血(++),蛋白(++),葡萄糖(+—)。

入院后给予50% 葡萄糖40ml 静推,5-10% 葡萄糖静脉持续输入,甘露醇、抗感染、醒脑静、纳洛酮、地塞米松、高舒达、维生素C 和E、补液鼻饲等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后查血沉22mm/h,肝功正常,肿瘤标记物正常,GAD/INS 抗体阴性,皮质醇正常,血糖5.8mmol/L 时复查血胰岛素 13.3uIU/ml,C 肽 1.5ng/ml,后于血糖4.3mmol/L 时复查血胰岛素12.4uIU/ml,C 肽1.66ng/ml。

入院后持续静脉葡萄糖输入,血糖波动在 4-10mmol/L。

入院第 2 天停用甘露醇,第 3 天停用地塞米松。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房万菊【摘要】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往往情况比较危急,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西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最主要的原因是药物过量和生活习惯,虽然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迅速有效,但用量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低血糖;虽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且进展缓慢,但是中药治疗效果温和,不易引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故而从中医角度研究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也是极其重要的.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23【总页数】3页(P4312-4314)【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原因;中药;西药【作者】房万菊【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内科,天津3002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3低血糖是指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某一极限时,临床上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水平过低而引发的症候群,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患者死亡[1]。

近年来研究发现,与糖尿病治疗相关的严重低血糖其危险性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2]。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敏感性较差,如不能及时发现,则大大增加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易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现主要介绍引发糖尿病低血糖的中西医因素。

1.1 药物因素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陈丽玉等[3]在研究中指出,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因素主要是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其中主要的是过量使用胰岛素,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及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联合用药不合理也会引起低血糖。

李北宁和古力比亚·力提甫[4]也认为药物因素是最主要原因。

患者不遵从医嘱,未按照医嘱剂量服用降糖药物或自行根据饮食及自我感觉调整用药剂量,甚至有患者自行服用自称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保健药品,而其成分不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未经饮食、运动等调整即进行药物治疗也易导致药物性低血糖;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判断偏差,给药不合理,也可以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产生抗胰岛素抗体,导致胰岛素的功能异常。

IAS 的诊断要根据一定的标准,下面将介绍IAS的诊断标准。

## 1. 临床表现IAS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低血糖症状,包括头昏、出汗、心悸、颤抖等。

低血糖发作一般发生在餐后或夜间,而清晨醒来却没有症状。

低血糖症状通常在几个月内逐渐加重。

## 2. 实验室检查### 2.1 血糖水平发作时的血糖水平通常较低,可以低至2.2 mmol/L以下。

而无症状时的血糖水平正常。

### 2.2 胰岛素水平血清胰岛素水平通常在发作时明显升高,可能高达数十倍甚至更高。

而无症状时的胰岛素水平正常。

### 2.3 C肽水平血清C肽水平通常在发作时较低,由于抗体结合了胰岛素及其前体,导致胰岛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而无症状时的C肽水平正常。

### 2.4 胰岛素抗体水平胰岛素抗体是IAS的关键标志。

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胰岛素抗体是诊断IAS的重要手段。

通常使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支持IAS的诊断。

## 3. 排除其他原因IAS的诊断还需排除其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例如胰岛素瘤、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等。

在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进行IAS的诊断。

## 4. 鉴别诊断IAS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主要需要与胰岛素瘤、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等进行区分。

## 5. 治疗和管理IAS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摄入足够的葡萄糖以纠正低血糖,避免长时间的空腹,适度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胰岛素类似物。

总之,IA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胰岛素抗体检测是关键。

诊断IAS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自身抗胰岛素抗体水平升高、低血糖发作和胰岛素过量。

目前,尚未建立IAS的国际统一诊断标准。

然而,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进行IAS的诊断。

1. 临床症状和体征:IAS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状,例如头晕、出汗、心慌等。

这些症状往往在饭后或睡觉时发作,并可以通过进食或停止胰岛素治疗得到缓解。

体格检查时,可能会触及到肝脾轻度肿大。

2. 血清胰岛素水平:IA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通常明显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人胰岛素水平在5-20 μU/mL,而IAS患者可达到数百上千μU/mL。

3. 血清C肽水平:血清C肽是一种合成胰岛素时产生的副产物,可以可靠地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

IAS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通常很低,与胰岛素水平不相符。

4. 胰岛素抗体水平:IAS患者血液中常出现高水平的自身抗胰岛素抗体(IAA),其浓度可超过正常范围。

抗体水平高是IAS诊断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5. 排除其他原因:在进行IAS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如外源补充胰岛素过量、胰岛素分泌异常等。

尽管以上标准可以作为IAS的参考诊断标准,但IAS的确诊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以下是常用于IAS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1. 胰岛素抗体亚型:胰岛素抗体可以分为IgG、IgM和IgA亚型。

IAS患者往往以IgG亚型为主,因此检测胰岛素抗体亚型可以进一步支持IAS的诊断。

2. 胰岛素抗原特异性: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测定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抗体与不同胰岛素抗原结合的能力来确定胰岛素抗体的特异性。

IAS患者的胰岛素抗体通常与胰岛素的B链结合,不与A链结合。

3. 胰岛素刺激试验:该试验通过给予胰岛素注射液来评估病人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

IAS患者在胰岛素刺激后血糖水平往往不升高或只有微弱的升高,与正常人明显的胰岛素刺激反应不同。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诊治专家共识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诊治专家共识

治疗原则与方案
04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优先控制低血糖
02
首要目标是控制低血糖,避免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和其他并发
症。
病因治疗
03
针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病变胰
腺组织等。
药物治疗
01
二氮嗪
作为首选药物,可通过抑制胰岛 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等 作用,迅速升高血糖。
优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关注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开发新型诊断技术
研发更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 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减少误诊和漏诊。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推 动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诊治水平的全球提升。
家属角色
强调家属在患者治疗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提供情感支持、协助患 者进行自我管理等。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培训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护 理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
家属互助
鼓励家属之间建立互助 小组,分享经验和心得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 挑战。
总结与展望
07
研究成果回顾
发病机制研究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的发病机制得到了深入研究 ,包括基因突变、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受体功能缺陷 等方面。
发病率及危害
发病率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是新生儿低血糖的常 见原因之一。
危害
该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暂停、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危 及生命。长期低血糖还可能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癫痫等 后遗症。

临床低血糖疾病分级、识别低血糖症状、脑损伤临床表现、导致药物及低血糖症状处理

临床低血糖疾病分级、识别低血糖症状、脑损伤临床表现、导致药物及低血糖症状处理

临床低血糖疾病分级、识别低血糖症状、脑损伤临床表现、导致药物及低血糖症状处理低血糖低血糖症诊断标准为血糖<2.8 mmol/L,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一般分为3级。

1级低血糖:血糖<3.9 mmol/L且≥3.0 mmol/L;2级低血糖:血糖<3.0 mmol/L;3级低血糖:需要他人帮助治疗的严重事件,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但没有特定血糖界限。

低血糖识别低血糖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症状。

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也称为无感知性低血糖或无意识性低血糖,极易进展成严重低血糖症,最终导致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导致脑损伤脑细胞所需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葡萄糖。

血糖下降至2.8-3.0mmol/L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血糖下降至2.5-2.8mmol/L时,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波及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最后累及延髓。

脑功能障碍表现称神经低血糖症状,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一系列表现。

初期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有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

皮层下受抑制时可出现骚动不安,甚而强直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波及延脑时进人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不易逆转甚至死亡。

低血糖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取决于:1、低血糖程度;2、低血糖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3、机体对低血糖反应性;4、年龄等。

低血糖症对大脑早期发育有害,5岁以下儿童反复发生低血糖症会对智商产生永久性损伤。

引起低血糖药物1、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是引起低血糖最常见药物,也是糖尿病治疗至今无法完全替代药物。

胰岛素有动物源胰岛素和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则是通过应用DNA重组技术合成并对氨基酸序列修饰产物,功能作用与人胰岛素相似,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降糖作用,胰岛素使用不当极易诱发低血糖,使用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并做好血糖监测。

儿童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标准

儿童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标准

儿童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标准儿童高胰岛素血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由胰腺产生过量胰岛素引起。

胰岛素是一种激素,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血糖水平过低(低血糖)和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

诊断儿童高胰岛素血症涉及以下步骤: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将询问详细的病史,包括患儿的症状、出生前史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将评估发育不良、肥胖和胰腺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测试:在儿童禁食后测量血糖水平。

低血糖 (<50mg/dL) 表明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水平:测量空腹胰岛素水平。

升高的胰岛素水平 (>10 mIU/L) 表明高胰岛素血症。

C肽水平:C肽是胰岛素的前体,可以作为胰岛素分泌的间接指标。

升高的 C肽水平(>0.6 ng/mL) 表明高胰岛素血症。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胰腺是否肿大或异常。

磁共振成像 (MRI):可提供胰腺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识别任何肿瘤或囊肿。

其他测试葡萄糖耐量试验 (GTT):测量儿童在摄入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

葡萄糖耐受不良表明高胰岛素血症。

胰腺刺激试验:测量在胰岛素促进剂 (如胰高血糖素或钙) 注射后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情况。

过度的胰岛素释放表明高胰岛素血症。

诊断标准诊断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符合以下标准:持续低血糖(<50 mg/dL)。

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10 mIU/L)。

葡萄糖耐受不良或异常胰腺刺激试验。

注意: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应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学家做出。

某些药物(如磺酰脲类药物)和疾病(如肾功能衰竭)可导致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和患儿的个体情况。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诊疗进展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诊疗进展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诊疗进展[摘要]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新生儿期持续低血糖的最常见原因,长时间低血糖可造成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治疗chi的常用药物有_二氮嗪,奥曲肽、胰高血糖素等。

内科治疗无效者常需行外科手术。

现就近年来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是一种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是婴幼儿及儿童期持续、反复低血糖的最常见原因,其特点为胰岛素不适当的过度分泌。

迄今已明确了4种遗传学类型:(1)atp敏感性钾通道型高胰岛素血症[1 ];(2)谷氨酸脱氢酶型高胰岛素血症(gdh—hi) [2];(3)葡萄糖激酶(gck)型高胰岛素血症[3 ];(4)短链3一羟氨基-coa脱氢酶(schad)型高胰岛素血症[4 ]。

本病表现为两种组织学类型,弥漫型和局灶型病变。

由于本病反复低血糖发生,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现就近年来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一、chi的诊断诊断chi的诊断依据:(i)新生儿或小婴儿有低血糖发作,多为严重的低血糖,10 u/l;血糖0.6~0.8 mmol/l,血胰岛素>5 u/l;血胰岛素(u/l)/血葡萄糖[mg/(l·d)]>o.3;注射胰高血糖素1 mg(静脉或肌注)后0.5 h,血胰岛素>80u/l。

(3)低血糖时无酮症。

(4)静脉注射葡萄糖需要>10 mg/(kg·min)才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5)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5 ]二、chi的治疗1.内科治疗1.1一般治疗口服或输注葡萄糖[通常需要15~20 mg/(kg·min)以上]以增加血浆葡萄糖含量,可配合生玉米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增加进食频率。

不能进食可以鼻饲。

新生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1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1例临床分析

A T 2 61 几 ,K 20 UL C MB 2 76 /; 血 氧 分 压 S 1. U C 0 0 / ,K 4 . L U
购买 困难 、 副作 用大 , 易为家长接受 。二线用药为 生长抑素类 不 似物—— 奥 曲肽 , 它作 用于 细胞膜 的钙 离子 通道 , 抑制 钙离 子
上 的 K A P通道 S R 或 Kr. 白的基 因突变 ,使 KA P通 +T U 1 i 2蛋 6  ̄T 道处 于持续性关 闭状态 , 从而胰岛素分 泌增 加l l l 常情况下在 。正 不分泌胰岛素时胰 岛细胞上 的钾离子通道 ( *T ) 打开 的 , KA P 是 以 保持细胞 内的电位平衡 。当体 内血糖增 加 , 细胞代谢后 , 经 细胞 内的 A P增 加 , 致此通道关闭 , T 导 细胞 内钾 离子堆积 , 细胞 去极
糖 的 利 用 和 刺 激 肝 葡 萄 糖 的 产 生 使 血 糖 迅 速 回 升 ,但 药 源 少 、
O 7 moL . m l ,胰 岛 素 2 . Um , 51 m l ,a 3 m o L 0 / 81 7 / L K . o L N 14 m l , m / /
CL 8mmo/ C 2 .6 -9 l L, a+1 mmo L, Oz P 2 .mmo L, 7 l C C 62 / l A / 5 .U L, 03 /
Da h n I j c i n o a e i Ce e r l n a ci n: s r a i n f 4 n o g n to f r Dib tc e r b a I f r to Ob e v to o 5
Ca s se
L I Q a g Y N a D NG Ho g i E in A D n E n me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诊断标准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 IA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体内形成的抗胰岛素抗体引起低血糖症状。

IAS的典型病例通常在进食后或夜间发生低血糖,并在进食后消失或明显减轻。

IA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主要与抗胰岛素抗体的产生和胰岛素抗体的高效结合引起具有高度抗原性的胰岛素-抗胰岛素抗体(immune complex)的形成有关。

IAS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关IAS的诊断标准还没有统一的国际共识。

根据IAS的临床特点和已有研究经验,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用于辅助IAS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体征: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出汗、饥饿感和颤抖等。

- 低血糖症状:出现饥饿、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多汗、虚弱和乏力等。

- 发作规律:低血糖通常在进食后或夜间发生,进食后症状消失或减轻。

-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体重增加、甲状腺功能不全、高胰岛素血症等。

2. 实验室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测定:可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出汗等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情况。

- 血糖测试:通过血糖监测来确定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 胰岛素及胰岛素抗体测定:胰岛素抗体滴度高于正常范围可以支持IAS的诊断。

胰岛素抗体的结合力和功能可以通过相关测定来评估。

- 自身抗体筛查:可以通过抗核抗体、抗胰岛素抗体等相关检测来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 影像学检查:胰腺成像,如胰岛超声、胰腺CT或MRI等,可以排除其他胰腺疾病的存在。

3. 治疗试验:- 异常血糖恢复:给予购买糖或胰岛素,观察症状改善。

- 调整饮食和运动:限制简单糖和高GI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有机酸食物和纤维素的摄入。

IAS的诊断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如胰岛细胞瘤、肝病、肾上腺功能减退等。

因此,IAS的确诊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排除其他可能性,并通过治疗试验来观察症状的改善或消失。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低血糖症(hypog1ycemia)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1∕1作为低血糖的标准。

【诊断提示】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出汗、饥饿、感觉异常、流涎、颤抖、心悸、紧张、软弱无力、四肢冰凉等。

青、中年人由于摄入不足或其他原因亦可发生低血糖症。

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由于血糖快速下降,即使血糖高于2.8mmo1∕1,仍可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称为低血糖反应。

2.脑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易怒等。

继之出现躁动不安,惊厥,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低血糖发生的速度及持续时间、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年龄等。

3.低血糖症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1e三联征)可确定低血糖症: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1∕1.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以证实有无胰岛素和C肽不适当分泌。

4.胰岛素释放指数为血浆胰岛素(mU∕1)与同一血标本血糖值(mg∕d1)之比。

正常人该比值V0.3,多数胰岛素瘤患者>0.4,甚至>1O血糖不低时测定此值无意义。

5.48~72h饥饿试验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

开始前取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1次测定上述指标,如血糖<3.3mmo1∕1时,应改为每1〜2小时1次,血糖V2∙8mmo1∕1且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结束试验。

6.延长(5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测定服糖前、服糖后30min及1、2、3、4、5h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

7.其他以脑缺糖为主要表现者,有时可误诊为精神病、精神疾病或脑血管意外等。

【治疗措施】(1)了解掌握低血糖的诊断线索,如酗酒史、服用降糖药物史等,对于不明原因脑功能障碍者需及时监测血糖。

低血糖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低血糖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血糖对胰高血糖素的反应 • 在禁食试验结束时,静脉给予1mg胰高血糖素后,胰岛素瘤病人的血糖在20~30分钟内增 25mg/dL(1.4mmol/L)或更多,而正常人血糖增幅较小
定位检查(定位诊断)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经腹超声检查能检测出大部分胰岛素瘤 ➢ 选择性动脉钙刺激实验
•随后抽取肝静脉 血检测胰岛素水平
• 如果钙刺激某一动脉情况下测得肝静脉胰岛素水平升高,这个动脉则为β细胞瘤直接供血 的动脉,即肿瘤位于该动脉供血的胰腺区域内,有助于手术定位
• 此试验仅用于存在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但放射学定位检查阴性的复杂病例
功能试验
功能试验 ➢ 禁食评估 • 一些病人仅短时间禁食尤其整夜禁食即出现低血糖症状,当血糖<55mg/dL(3mmol/L), 应进行相应激素检测和定位诊断。如果此方法未能诱导出现症状和低血糖,而又高度怀疑 的病人,应进行72小时禁食试验 ➢ 72小时禁食试验 • 72小时禁食试验的目的是在缺乏食物的状态下激发出低血糖的发生 • 72小时禁食试验是诊断胰岛素瘤的标准试验
低血糖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低血糖症的确立(定性诊断) ➢ 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le三联征)可确定 ➢ 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病人 ➢ 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禁食试验
测定相关激素(病因诊断) ➢ 胰岛素、C肽、β-羟丁酸 ➢ 胰岛素原,以判断低血糖可能的病因

成人低血糖症的诊断和治疗——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

成人低血糖症的诊断和治疗——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

步下降。此时胰岛素分泌完全被抑制,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
3“U/rnl(18 pmoL/L),C肽低于0.6
f礓r/IIll(0.2砌ol/L),胰岛
素原低于5.O 二、推荐
pmoL/L。
对于无糖尿病的低血糖患者,推荐以下方案(1●●●O): 1.分析病史、体检和所有化验结果,寻找有无药物反应、严 重疾病、激素不足、非胰岛细胞瘤等情况。 2.当低血糖原因不明时,即对于外表健康的个体,应在自 发性低血糖发作时,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B一羟丁 酸浓度,检查血液中是否有口服降糖药物,并观察血糖对静脉 注射1.O mg胰高血糖素的反应。这些步骤有助于区分由内源 性(或外源性)胰岛素所导致的低血糖和其它机制所引起的低 血糖。此外,胰岛素抗体亦需检测。 3.如不能观察到自发性低血糖发作,应创造条件诱发症状 性低血糖,即禁食(最长72 h)或进食混合餐。如出现低血糖症 状及(或)体征,血糖<55Ⅱ∥棚(3.0 Hm彤L),胰岛素≥3.0肛U/d (18 plI"扩L),c肽≥0.6
(3.O栅oL/L),但在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中,这一阈值更低。
而且,虽餐后动静脉血糖的浓度差对临床没有什么影响,但肘 前静脉的血糖浓度要比动脉血糖(与维持大脑糖代谢有关)低 三分之一,因此时胰岛素大量分泌,血液流经前臂时大量葡萄 糖被组织摄取。由于大脑还有其它能源(特别是酮体)可供使 用,因而健康人(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在较长时间禁食后,血糖 浓度可降低,但不会出现症状和体征。由于上述原因,不能用 一次的血糖值来确定低血糖诊断。 在未经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 用于证实whipple三联症的血糖浓度,必须由可靠的实验室 方法测定,而不能采用患者自行测定的血糖值。若血糖浓度 明显降低而测定方法可靠,虽然没有症状和体征也不应忽 视;这可能是“假性低血糖”,由采样后血细胞在血液中继续 进行糖代谢所致。如血标本保存于不含糖酵解抑制剂的试 管中且血浆(或血清)和血细胞未及时分离,即可发生此种假 性低血糖,特别见于有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增 多等情况的患者。 非糖尿病个体中低血糖的诊断和治疗 一、生理和病理生理 生理状态下,葡萄糖是大脑必需的能源。由于大脑不能合 成葡萄糖,也不能有效利用其它能源,或以糖原形式贮存超过 数分钟所需的能量;因此,大脑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血液循环持 续不断地供应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多种血糖调节机制能够有 效预防或迅速纠正低血糖。主要包括:(1)血糖水平在生理范围 内下降时,胰岛素分泌相应减少;(2)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3)如胰高血糖素分泌不增加,则肾上腺索分泌增加,后两种反 应均于机体血糖水平降至生理范围以下时出现。皮质醇和生 长激素分泌增加则可防止低血糖持续。如果这些机制均无效, 血糖水平将继续下降。当平均血糖水平降至约55 mg/d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的进一步诊断要素
血糖
胰岛 素 uIU/ ml
C肽 ng/ml
胰岛 素原 pmol/
l
Β羟丁 酸
mmol /L
胰高 血糖 素注 射后 血糖↑
降糖 药物
胰岛 素抗

<3 >>3 <0.6 <5 ≤2.7 >1.4 - -
诊断 外源性胰岛素
<3 ≥3 ≥0.6 ≥5 ≤2.7 >1.4 - -
胰源性低血糖
胰岛素瘤的诊断进展
历史的辉煌
1936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刘士豪收治全国首 例胰岛素瘤(全世界第17例),病例报道发表于当 年 J Clin Invest。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积累了 全世界单中心例数最多的胰岛素瘤手术治疗经验。
反复餐后心慌 —胰腺占位
协和内分泌科论坛 20150614
8.6
>5000
12.8
>5000
入院情况
• 饥饿试验结果:
饥饿时间(小时) 血糖(mmol/l) 胰岛素(uIU/ml) C肽(nmol/L) 胰岛素原(pg/ml)
6 52 4176
11 4.3 17.95 1.4 >5000
13 2.6 46.24 3.7 >5000
入院情况
83g葡萄糖5hOGTT:
0min 30min 60min 120min 180min 240min 300min
BG(mmol/L)
5.9 12.1 11.9 13.3 8.6 3.2 1.4
INS(uIU/ml)
10.61
C-P(nmol/L)
0.9
胰岛素原(pg/ml) 801
40.41 3.63 924
<3 ≥3 ≥0.6 ≥5 ≤2.7 >1.4 + -
胰岛素促泌剂
<3
>>3
>>0.6 *
>>5*
≤2.7
>1.4

<3 <3 <0.6 <5 ≤2.7 >1.4 -
<3 <3 <0.6 <5 >2.7 <1.4 -

胰岛素自身免疫

IGF* 介导
- 非胰岛素或IGF介导
*Free C-peptide and proinsulin concentrations are low NIPHS:noninsulinoma pancreatogenous hypoglycemia PGBH:post gastric bypass hypoglycemia C肽换算:1(ng/ml)=0.33(nmol/L)胰岛素换算: 1(uIU/ml)=6.9(pmol/L)
入院情况
• 发作时血糖1.18mmol/l,同时 测胰岛素31.50uIU/ml,C肽6.61ng/ml
• 胰腺CT及MRI(—) • ASVS试验,肠系膜上动脉注射葡糖糖酸钙后胰岛
素升高明显
• 行剖腹探查+胰体尾+脾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 明确肿瘤,考虑为“胰岛细胞增生”
• 术后第5天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测发作时血糖在 2-3mmol/L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1999; 28:519
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定性
BG < 3.0 mmol/L INS > 3.0 uU/ml C-P > 0.6 ng/ml
C 肽 换 算: 1(ng/ml)=0.33(nmol/L) 胰岛素换算: 1(uIU/ml)=6.9(pmol/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hypoglycemic disorders: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的新旧标准对比
旧标准
INS绝对值
GLU ≤ 2.5mmol/L INS ≥ 6 uIU/ml*
=胰岛素×100/(血糖-30)
胰岛素释放指数
正常人<50,胰岛素瘤 > 50
胰岛素 (uIU/ml); 血糖(mg/dl)
胰岛素/血糖比
正常<0.3,胰岛素瘤 > 0.3
胰岛素 (uIU/ml); 血糖(mg/dl)
Mayo Clin Proc. 1976;51(7):417 N Engl J Med 1995;332:1144–1152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Mar;94(3):709-28.
比值和释放指数均存在局限性
. Mayo Clin Proc. 1976;51(7):417
新标准
GLU ≤ 3.0mmol/L INS ≥ 3 uIU/ml或
18 pmol/L#
弃用
弃用
C肽
胰岛素测定
GLU ≤ 3.0mmol/L,C-P ≥ 0.6 ng/ml 或 0.2 nmol/L
*放射免疫法(RIA) Sensitivity=5uIU/ml
#化学发光法(ICAM) sensitivity≤1uIU/ml
144.46 5.11 746
23.78 6.9 1192
17.74 4.68 1221
10.06 4.23 1348
178.89 7.97 1757
低血糖发生时:
时间 2015-3-19 2015-3-22
血糖(mmol/L) 1.0 1.6
INS(uIU/ml) 140.49 >300
C-P(nmol/L) 胰 岛 素 原 ( pg/ml )
入院情况
• F/34岁 • 主诉:反复餐后心慌1年半 • 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餐后心慌,伴出汗、
头痛、视物不清,严重时曾出现摔倒、胡言乱 语,持续约30分钟后自行缓解 • 平均1-2月发作1次,近1年发作频繁 • 均为餐后发作,多在下午,无夜间及清晨发作 ,每次发作持续30-60分钟自行缓解,或进餐后 约10分钟缓解
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 的诊断进展
内分泌科秦洁
低血糖症病因分类
根据低血糖时 胰岛素分泌高低
胰岛素不低 低 血 糖 症
低胰岛素
胰岛素瘤
胰岛细胞增生:CHI、NIPHS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胃肠旁路术后 功能性低血糖:糖尿病早期 药物:胰岛素、促泌剂等
心、肝、肾功能不全 升糖激素分泌不足 肿瘤(分泌IGF-2) 营养不良、感染、消耗等
14.5 1.0 240.86 9.5 >5000
• 动态血糖监测:三餐后3-5小时血糖偏低,午餐后明显, 多次出现低血糖,无夜间及清晨低血糖出现。
• 试用生长抑素治疗后,8小时无低血糖发生。 • 1型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