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生物下册《遗传和变异》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3.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奥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遗传现象,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类型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践作业,评价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直观感受遗传和变异实验过程。

3. 开展遗传和变异主题的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2. 课件: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遗传和变异现象。

3. 案例材料: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案例,便于学生分析和讨论。

4. 实践作业素材:提供一些遗传和变异相关的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和探究。

八年级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案范文

八年级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案范文

八年级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

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

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等方法,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

遗传的基本规律。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教学难点:遗传规律的具体应用。

变异的分类和成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传吗?什么是变异?它们有什么关系?2.知识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

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如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分析变异的类型,如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实验一:观察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现象。

实验二:观察植物或动物的变异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案例分析选取一些遗传和变异的案例,如家族遗传病、基因突变等。

分析案例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成因和影响。

5.巩固练习出具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6.课堂小结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笔记,整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讲解遗传规律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实验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课后作业要适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对遗传和变异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生物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师:同学们,假如一个父母都是双眼皮,但他们的孩子中有的单眼皮有的双眼皮,这说明了什么?生:这说明双眼皮可能是显性基因,单眼皮是隐性基因。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激发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实例解释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使用图片和实例辅助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遗传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

使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遗传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生物的变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变异类型和原因。

解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使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对变异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遗传和变异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介绍遗传和变异在农业、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解释遗传育种和基因治疗的概念。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使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对遗传和变异应用的理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Unit 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基因的组成及作用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4.掌握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的功能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概括基因的组成、作用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运用实验结果探究基因的无规律分离和自由组合法则3.运用实例探究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4.运用实验结果探究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基因的组成、作用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增强生命科学意识2.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增强尊重生命的思想3.了解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的功能,增强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基因、基因的组成及作用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4.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的功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识记基因的概念,了解遗传物质的特征以及基因组的概念及在个体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1.基因的概念2.遗传物质特征3.基因组三、教学难点:1.遗传物质为何称为信息分子;2.基因在人体中的作用;四、教学准备:1.课件及常微量试剂2.麦穗、盐酸、烟碱酸和一些化学试剂五、教学过程:Step 1:知识点梳理向学生介绍生物中的基本遗传概念,包括基因的概念、遗传物质的特征、基因组以及基因在人体中的作用等等。

Step 2:激发人们对基因的兴趣通过举例说明基因是怎样影响人们的模样,以及可不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模样等等一些问题,激发人们对基因的兴趣。

Step 3:实验验证遗传物质的特征1.将麦穗磨碎,加入盐酸和烟碱酸。

观察其溶液颜色,正常是蓝色。

2.加入一些能稳定DNA的药物,例如丝裂原和这样的化学试剂。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色素,或者是颜色的改变,这些都是遗传物质。

3.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亲自体验,进而理解遗传物质的特征。

Step 4:介绍基因组的概念及在个体中的作用1.向学生介绍基因组的概念,告诉学生这些基因决定了人们的模样、智力、疾病易感度,甚至是他们自己的职业选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一课时) (9)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二课时) (13)4.人的性别遗传 (15)5.生物的变异 (17)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3.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七、板书设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遗传与变异形态结构同种生物二、性状: 生理特征相对特征:同一性状行为方式不同表现三、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鼠的启示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资料、动手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渗透基因与染色体同步变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的研究能力。

3.通过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生殖的生物学含义,领悟生命的神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人体染色体图片。

3.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片。

4.两两相同的水性笔、铅笔,颜色不同的贴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展示】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的照片和相关的介绍性文字,强调DNA鉴定技术、展示有关DNA鉴定技术的新观看图片和阅读相关资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推测。

在教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都能维持稳定。

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提出合理的解释呢?【展示】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解,并指导学生一起填写;然后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插图“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初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3. 掌握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4. 了解遗传突变和变异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基因的作用、遗传突变和变异的影响
难点:遗传原理、变异形式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教学实验器材
3. 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眼睛颜色吗?
二、讲解遗传原理(15分钟)
1. 讲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遗传与变异之间的关系
2. 介绍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3. 详细解释DNA与遗传之间关系
三、展示实验(15分钟)
教师进行基因变异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遗传变异的理解。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实验结果,教师总结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遗传和变异》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图片、文字等资料,进一步培养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形成对科学史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分析: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通过教师细致的问题设置及学生的分组讨论,再加上一个动手小实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层次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就明白的呈现在眼前了。

解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最终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来验证。

通过填图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难点分析: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教学策略:本课为1课时。

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

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掌控课堂。

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问题印制成问题清单,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还应准备用不同颜色处理过的长绳或线若干,每组一条。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一、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二、基因和染色体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DNA 染色体2.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

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课后反思: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的知识仿佛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认识遗传和变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定义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3. 遗传和变异的规律4. 遗传和变异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和规律。

2. 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和变异现象。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例子中认识遗传和变异的应用。

3. 利用实验法和调查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类型和规律。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实例,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遗传和变异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6. 实验操作: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遗传实验,如性状杂交实验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10.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类型、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答。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难点: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遗传和变异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 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分析其原因。

5.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2. 观察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举例说明其原因。

4.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内容:1. 基因与遗传信息: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 基因型与表现型: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难点: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 利用遗传图解,生动展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 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7.2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7.2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六个学习主题“遗传与进化”,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 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节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六个学习主题“遗传与进化”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3)要帮助学生形成6个次位概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随配子由亲代传给子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以引起生物变异;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生长发育;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 本章节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作为第七单元第二章,是在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阐述了生命个体水平上的延续和发展之后,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本章抓住“基因”这一关键词,以基因为线索贯穿全章。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决的是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问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问题,即配子如何成为遗传的桥梁,这是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是本章的难点;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主要运用前三节的知识,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是遗传知识的扩展;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在这一节中,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控制,又受环境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设计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性状。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

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前面的“基因控制”先不写) 一、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性状 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 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

观察调查表并回答 学生举手 学生举例,如动物的、植物的遗传现象。

然后再认真观察书25页上的图片。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归纳出来。

观察姚明和他的教练的合影,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学生做练习 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

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引出课题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引出子课题。

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属于性状?你在哪些性状上像父母?统计性状像父母的人次从刚才的统计可以看出孩子像父母即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

那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的现象呢?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那到底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名词。

2、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感性的图片及探究活动,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尝试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1、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性状处理方法:①展示姚明的眼睛和罗那尔多的牙齿——形态特征。

播放羊、猪、周杰伦的声音——生理特性。

②引出名词:性状的概念。

③学生大量的举例各类的生物性状。

加强对“性状”范畴的理解。

2、相对性状:处理方法:①观察教师和具有典型性状的学生模特,并及时展示成对相对性状的图片。

②引出名词相对性状的概念。

③学生大量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教师针对学生的例子进行点评找出其中错误的例子。

如不是针对同一种生物或不是指同一性状的。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则插播一道识图题“找出不能表现相对性状的一幅图”。

通过这道题提醒大家相对性状的范畴。

④活动:由一个同学报告自身各项性状,其余同学起立,报告者每报告一项,与报告者不同性状的同学坐下,直至班上找不出与之有相同性状的同学。

提出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⑤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两个生物的所有性状完全相同的概率很低,几乎为零。

3、遗传和变异现象处理方法:①进入这一环节之前先告诉学生:刚才我们就目前班上所有同学的性状进行观察和比较,这是一种横向的对比;接下来的环节,我们要研究单个的同学,他、他的爸爸妈妈、甚至他的(外)祖父母,他们之间的性状存在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纵向的对比。

横向和纵向的这种交叉对比是科学研究中很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②探究活动:“找孩子”(在5个孩子中找出三个爸爸各自的孩子)思考:为什么如此配对?这些父子哪些性状相似,哪些性状不相似?③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④前后桌同学针对书P101的家庭成员调查或交流全家福,相互讲一讲发生在自己家族中或他生物身上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有关八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有关八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教案题目: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基因的组成与遗传信息的传递;3.了解变异的原因和形式;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生物遗传和变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电脑或白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2.准备课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3.准备充分的参考教材、习题集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优良品种的各种特征,让学生猜测这些特征是如何遗传传递下来的。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自己的身高、眼睛颜色、面部特征等是如何决定的?这些特征是不是有些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经过生殖方式传递的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一系列特征。

2.以遗传的实例(例如:血型遗传)介绍基因的概念和组成。

3.讲解基因的传递:父母的基因决定了子代的基因组合,从而决定了其性状。

4.多媒体展示基因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

第三步:案例分析(30分钟)1.通过多个生物特征的案例(例如:眼睛颜色、唇形等)展示基因的表现形式和变异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变异是如何发生的,变异对进化的影响是什么。

3.讨论友好地记载各种变异和遗传现象的方法,如遗传图谱等。

4.案例分析中可适当穿插讨论变异的原因,如突变、基因重组等。

第四步:知识巩固(30分钟)1.分小组进行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家庭或同学之间的特征进行遗传分析和变异解释,并整理成报告。

2.每个小组选择1-2个报告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提问和评议。

3.教师对学生的报告和答辩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1.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展示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相关视频、图片或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资料,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教学反思:。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1教学理念以新课标“面向全部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从视察现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探究进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材分析教材主要是关于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进行比较,要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就要从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开始学习。

教材在利用活动掌控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从观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知道遗传和变异现象,并运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和知道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 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写相干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秘密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

(2)培养学生酷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3)并体会到合作与交换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写遗传和变异现象.2、难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现象;说明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学生分析初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正确的说明。

针对大多数学生爱好分组实验,爱好亲身动手操作,所以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视察实物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生物学
章节名称: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使用教材:《初中生物学》第八册下册人教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一、教材分析
利用男女染色体排序图,让学生认识性染色体。

通过观察对比,区分男女性染色体的不同,进而明确生男生女的道理。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写出生男生女的遗传图解;
(2)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

(2)大致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难点:从实际生活、实践过程和理论上三方面论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四、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讲授法、讨论法等相结合。

五、课型:新知识理论课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黑板。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九、教学进程
<一>:导入
当一小孩降生时,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好友对生男生女是否关注?
<二>:提出问题:
那么同学们知道男女性别的差异吗?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三>:引出本节课的题目:人的性别遗传。

并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四>:看图观察并思考
1、向学生介绍“发现性染色体”的一些背景知识,并告诉同学们科学家对23对染色体观察的结果: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2.接着引导学生看图——生男生女图解,在以下问题的引导下,向学生一一讲解: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2)上面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3)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
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5)除了书上告诉我们的有关人体染色体的知识外,你还知道得更多吗?
3、交流讨论学习情况。

并得出结论:男女比例为1:1
4.为了更深的理解知识,让学生填写课本38页的图表。

5、小结,随机教师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男:XY 女:XX
男:23对女:23对
过渡提问:人体的染色体和人的性别决定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五>:组织开展对人口调查报告的讨论,说明在一个大范围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并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男性比女性人数高的原因,
<六>:总结全文
谁能说说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即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成就感。

<八>: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