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预测 专题17 时事政治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时政

2020届高考时政
2019年4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 吹风会上,介绍了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取得的最新进展。财政部介 绍,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我国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市场 监督管理总局介绍,目前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简政减税减费 力度、市场监管规范化透明度等都大幅提升。今后,将重点推动 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放宽市场准入,加快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以下重点话题不容忽视 1、中美贸易战、全球化问题与中国对 世界的贡献 2、文明交流互鉴问题、中华文明 3、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自主创新 4、五四精神与建国70周年 5、理想信念、爱国奉献、奋斗精神、 劳动与实干精神、独立自主、淡泊名 利、不忘初心 6、减税降费、民营经济、就业与营商 环境 7、亚洲文明大会
3.优化营商环境,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4.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 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深化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推 进经济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强市场监管,实施市场准 入负面清单制度。
5.我国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为市场主体打造一流营 商环境。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克服懒政、 怠政,打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坚持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转 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服 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政府而言,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 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 强化宗旨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应该推 进简政放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重政德建设,构建“亲”“清” 政商关系 6.政府规范自身行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 力,树立政府权威,为企业投资发展坚定信心。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讲义)(含解析)(必修2)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讲义)(含解析)(必修2)

专题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讲)1.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项目表述地位的确立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2.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4)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3.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党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020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复习资料

2020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复习资料

2020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复习资料17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记者近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正在着力推进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工作。

继规范开展项目支出、专项支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后,财政支出政策评价正成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新举措。

绩效评价领域专家和业内人士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框架体系研究”项目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压力增大,迫切需要通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来挖掘潜力,调整财政支出存量结构,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3.《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布,“十三五”时期,教育进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促进公平新阶段。

一是进一步扩大全民终身学习机会。

二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是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

四是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五是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7.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月1日发布2016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指数回落主要受年底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回落影响,但需求端基本保持平稳,经济整体趋稳向好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9.元旦前夕,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台湾鸿海集团控股的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在花园酒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年产值近千亿元的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项目落子增城。

项目计划投资610亿元,2017年开工,2019年量产,主要生产第10.5代面板、基板玻璃,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超高清8K电视、智能家居、智能办公、面板自动化(工业机械人)研发等。

1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到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1万亿元,占制造业比例为19.6%,成为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基础性产业。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时政热点必备知识点抢分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时政热点必备知识点抢分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时政热点必备知识点抢分(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形式。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社会关系,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

多党竞选制度追求“赢者通吃”,容易造成利益排斥、分歧扩大。

而协商的本质则是寻求利益交集,找到最大“公约数”,促进共同利益形成。

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民主监督,提高民主质量。

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公开性、平等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利益整合起来,从多方面进行民主监督,提高民主质量。

协商民主有利于提升决策效率,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二者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

1、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 高三党必读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 高三党必读

法者,治之端也。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新年以来的首次会议。

2019高考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文:高正老师一、时政背景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2.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7)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8)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重大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5)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6)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4.近年来依法治国重大事件回顾:(1)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2020年10月18日,习近平说,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3)2020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4)2020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0最新题库大全2020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7 选考内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20最新题库大全2020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7 选考内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20最新题库大全2020政治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7 选考内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一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2020高考海南卷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2020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G8,由美、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根据2020年的改革方案,发展中国家在IMF(187个成员国)中的投票权比例从40.5%上升为42.1%,发达国家则相应地由59.5%下降为57.9%。

其中,投票权居前10位的国家中有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投票权合计占14.18%,中国的投票权为3.65%,居第六位,美国的投票权为16.74%,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应对材料所反映的国际形势变化。

(10分)(2020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

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

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2020高考广东卷29)在2020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2020高考浙江卷35)2020年2月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和俄罗斯一起否决了阿盟和西方国家共同起草的有关叙利亚的提案。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长效时政热点十二大专题复习课件(全套课件)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长效时政热点十二大专题复习课件(全套课件)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长效时政热点十二大专题1/ 18复习课件(全套课件)长效热点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栏目导航热点缘由考题印证审答规范考题预测3/ 18热点缘由 ?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需求依然低迷,稳增长仍需持续发力。

中央多次强调,推动供需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 《“十三五”规划》指出,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

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

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从当前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因此,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才能切实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条件。

5/ 18? 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决定了该问题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长效热点。

常考的命题点有:制约消费水平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对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有何意义?我国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为政府促进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提出建议。

考题印证 ? [典例] (安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专题17 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热点解读)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命题解读与押题预测

专题17  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热点解读)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命题解读与押题预测

4.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各国欢度春节,“中国年”亦成“世界年”的意义。
提示: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 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拓展国际传播途径,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与理解,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③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文化保护与文化开放的关系。
提示: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我们要坚持 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文化保护与文化开 放存在对立的一面,春节的全球化庆祝可能削弱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逐渐磨灭其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③文化保护与文化 开放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春节的全球化不仅可以激发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 认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④我们在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的同时也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应对春节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不利 影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专项训练
3.春节(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
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
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
①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促进世界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5.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春节成为“地球节”的意义。 提示:①春节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有利于赓续中华 文脉,融通各种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春节 成为“地球节”有利于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和交融,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繁荣。③春节成为“地球节”,能 够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④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春节成为“地球节”将带动与春节相关的文化消费品 的市场发展,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国人民欢度春节,有利于密切各国人 民的友好关系。

2020年10月时事政治考点(国内+国际)

2020年10月时事政治考点(国内+国际)

2020年10月时事政治考点(国内+国际)一、国内部分:1.10月1日是新中国71岁华诞,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2.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国庆中秋8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

3.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

△图像中拍摄到了天问一号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

4.当地时间10月1日,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苏丹达尔富尔联合特派团授予中国第3批维和直升机分队的140名官兵“和平荣誉勋章”。

5.3日,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在钓鱼岛专题网站正式开通上线。

6.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方案提出,2025年深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7.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组织实施“迅雷-2020”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台湾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破坏活动,破获数百起间谍窃密案件,打掉台湾间谍情报机关针对祖国大陆布建的间谍情报网络。

8.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于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9.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2020“清朗”专项行动,多款学习教育类APP因推送低俗色情内容被处罚。

10.第128届广交会15日开幕,本届广交会继续在网上举办。

△本届广交会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6万家,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参会。

目前参展的约70万件新产品中,不少是全球首发。

11.16日,教育部召开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中考体育要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同分值的水平。

12.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纪念日,届时圆明园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13.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由降转升,主要指标增速由负转正。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同比增长0.7%。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共49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共49张PPT)
藏于人民之中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创造改天换 地的成就,十八大以来,年轻的航天团队开启星辰大海 的征途,近20万“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第一线......
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依靠人民的奋斗和拼搏,中华民族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迈上了新征程,“人民时美好
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了党和国家的庄重 誓言,共和国的成长和壮大,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 人民,力量源于人民。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
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发晨之路,必须扭 住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和产业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提 高关键核心技术对促进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作用。
①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 展实体经济,开拓新的市场,满足我国消 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4分) ②有利于降低产业风险,保障产业链、供 应链安全;(3分) ③有利于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发展国防 军事工业;(3分) ④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对外经 济发展方式,提高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 力。(4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 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两个方面。
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满足农民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
元) 元) 速

153 124 14.2% 15407 31584 6.9%
321 602 。
164 140 9.7% 17658 34744 11.5%
177 874

2020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政背景+习题训练)

2020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政背景+习题训练)

2020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政背景+习题训练)一、【背景材料】黄河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千百年养育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既是母亲河,同时也是英雄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黄河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既可以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可以加速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9月18日上午,主席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可以预见又一个国家级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我国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等9个省、区,必将迎来国家的政策红利,一些城市群和主要城市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二、【必备知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流域地位:生态地位。

黄河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廊道”,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

黄河河源区是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黄河上中游横贯世界最大也是生态最脆弱的黄土高原和荒漠戈壁,黄河用其有限的水资源为改善流域生态,防止土地荒漠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也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回补地下水提供了重要的客水资源。

其流域内有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12个。

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等均位于或穿越黄河流域。

国家相关部门在黄河流域建立涉水类保护区近100个。

黄河已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2020年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汇总

2020年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汇总

【导语】备考是⼀种经历,也是⼀种体验。

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忧考为您提供2020年⾼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起看看吧。

2020年⾼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推动社会主义⽂化⼤发展⼤繁荣 经济⽣活 1.推动⽂化产业成为国民⽀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民⽇益增长的精神⽂化需要,提⾼⼈民⽣活⽔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软实⼒、综合国⼒。

2.怎样推动⽂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经济、法律、⾏政⼿段进⾏宏调,保证财政收⼊⼒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提⾼⽂化产业消费⽔平,推动⽂化产业发展。

⑥扩⼤对外开放,推动⽂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才,学习优秀⽂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信⽤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权益。

4.经济⽣活分析我国⽂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主创新能⼒,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产⾼质量产品。

政治⽣活 1.加快⽂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较量,发展社义⽂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提⾼综合国⼒。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2020高考时政热点:政治新经济7大考点+例题“新经济”是伴随新技术应运而生的。

新经济新在什么地方?不应当把新经济仅仅理解为网络经济,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新经济正在把人类带入一场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革命之中,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根本的转折。

对于新业态、新形式,考生必须保持足够的敏感度,除了多留意,更重要的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辩证思考。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通过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工具,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人类处理大数据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形态转化,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为落后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超越性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注意目前,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数字经济或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中长期的增长动力。

以此为切入点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体现了高考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特点。

思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

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现。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

我国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世界同步发展,局部有领先态势。

从数字经济“追随者”到“引领者”,“中国快车”出海造船,不断将方案与经验反哺海外,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世界级企业成为行业领跑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时事政治
【考纲原文】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 4月至考试当年 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预测视角】
视角1 智能制造
【例题】“智能制造”唱响“以人为本”主旋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智能制造”优化了产业结构、改善着生活方式,在聚焦富民、服务于民方面大有可为。

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广泛应用,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

站在科技创新的时代风口,我们要紧扣“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等各领域科技成果应用,助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公共服务,从而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高端、更智能、更便利、更幸福。

材料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20年12月8日正式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0~2020年)》指出,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

“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智能制造强调以人为本,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新的产销格局,除了提升制造能力,还需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智能制造是“以人为本、以产品为核心”全产业链过程。

(1)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智能制造”是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感的?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智能制造”除了提升制造能力,还
需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参考答案】(1)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老百姓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切实把党中央关于“智能制造”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完善政策体系,把“智能制造”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③履行组织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从而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高端、更智能、更便利、更幸福。

④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智能制造”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活方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2)①通过“智能制造”大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开展节能减碳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中国特色“智能制造”道路。

④通过“智能制造”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智能制造”属于高考的热门考点题材,考生习时应重点关注,本题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
第(1)问考查我国政府职能、责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政府是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感的,属于分析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措施角度回答。

涉及知识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的职能、经济建设的职能及公共职能、政府责任。

依据材料内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术语,可以写出创造性的答案来。

第(2)问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时应结合材料
信息,主要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考查考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视角2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例题】2020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在谈到民生问题时,李克强总理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材料二在谈简政放权时,李克强总理表示: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

(2)有人认为,政府向市场放权会导致经济运行不稳定。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重视民生问题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重视民生保障问题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③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重视就业、教育、脱贫等问题,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

④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重视民生问题也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负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督,以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②政府履行其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政府向市场放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在向市场放权的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认为政府向市场放权会导致经济运行不稳定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解析】本题以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政府工作要坚持的原则、政府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等知识的把握程度。

(1)本问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是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应该为人民服务。

结合材料,学生
(2)回答本问,首先要说明政府向市场放权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其次要说明政府向市场放权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次要说明政府向市场放权不意味着政府放任市场不管,而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以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

最后总体说明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认为政府向市场放权会导致经济运行不稳定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视角3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例题】202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特色桥梁。

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本身蕴含的精神,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传统文化,树立全民族正确价值观都至关重要。

社会各界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守住民族根与魂的同时,鼓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让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多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阐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点。

【参考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历史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树立全民族正确价值观至关重要。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繁荣意义重大。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就谈不上保护。

③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树立全局观念。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整体,在守住民族根与魂的同时,鼓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

【解析】本题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第(1)问,解题关键在于把握设问中“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然后考生再调动运用《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