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革命岁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课文结构。

4、感受作者对景岗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备课时间:2016-02-26 授课时间:2016-03-0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山吗?见过井冈山竹子吗?今天,我们就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学生汇报预习资料)

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边读其他同学边帮忙找出字音错误。

2、汇报交流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落实基础知识

1、小组交流课后生字的组词,写法,易错点,形近字,多音字。

2、汇报生字学习结果,用“郁郁苍苍、殷切”练习说话。

3、听写生字,课后词。

四、再次读文,疏理课文层次

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

生:1-2井冈翠竹的神采;3-9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板书与作业设计

作业

写生字,课后词牢记基础知识。

板书

课后生字:匪、嗥、硝、锁、粮、腥、茨、殷。

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比较开放,学生能够充分自习,自己交流基础知识易错点,基础知识落实得比较扎实,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高年级学生有一些耽误时间,教学环节上可以更为精简一些,给学生更多写练记的时间,使课堂更有效。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课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2、学习本文丰富的表达方式。背诵2、5、8自然段

3、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学习毛竹坚强乐观的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备课时间:2016-02-26 授课时间:2016-03-01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

生:1-2井冈翠竹的神采;3-9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二、品读感悟,探究交流

1、井冈山的毛竹是怎样的?

(1)学生谈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远处”“近处”“有的……好似……”的词语在本句中的表达效果。

(3)指导朗读,引导背诵。

2.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1)静心默读课文3-9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2)用“————”勾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搭、做、盛、蒸、摆”。

用~~~~~~画出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明修辞手法。排比、反问、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重点理解下列句子:

①出示:“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借助手中资料理解。

②出示:“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的毛竹在革命年代里所起到的作用,体会作者对毛竹的赞美之情。

板书: 当年——坚贞不屈默默奉献

③出示:“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加点词语体会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不懈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提升,情感升华。

1、感悟文章主旨。

出示:“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

2、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3、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4、说说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

板书与作业设计

作业:

背诵2、5、8自然段。

板书:

抗敌的武器

贡献大援军的工具

深远的意义

远看革命战争年代

井冈翠竹

革命的竹子(过去)生命力顽强(叶、枝鞭、根)

近看(外形)(功绩)↓

(现在)开发宝山(“踩、攀、盛、蒸”)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修竹滑道(搭起、翻越、找寻、踏遍)

走上征途(滑、转、流、挤)

教学反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但缺乏对历史背景的系统化,使学生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以后教学中应当注重文章背景的讲解。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一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查与延安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共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6-2-27 授课时间:2016-3-3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口述目标。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