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第一节包气带与饱水带

一、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水面: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一个自由水面,称为地下水面。

地下水位:地下水面至基准面的高度,一般用海拔高程来表示。

地下水面通过打井或地下开挖来确定(图3-1)。

包气带:地表以下到地下水面之上,岩石中的空隙未被重力水所充满。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的带。

二、包气带

特点:①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②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

水的存在形式多样:结合水、毛细水(各种)、重力水、气态水土层含水量垂直分带:

图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作用: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重力水”通

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

输,蒸发,消耗出去。

三、饱水带

特点: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是二相介质(固相+液相水)

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①重力水,②结合水

重力水:连续分布(孔隙是连续的)→ 传递压力→ 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

(空隙中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意义:地下开挖,坑道,巷道,基坑,打井在此带均有重力水涌出来!

第二节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一、基本概念

划分原则:在地下水位以下,饱水岩层中,根据岩层给水与透水能力而进行划分

含水层:是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如各类砂土、砂岩等。

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如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弱透水层: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驱动),如各种粘土,泥质粉砂岩。

二、概念的相对性

上述的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的划分,有几个模糊概念“相当水量,微不足道,较大水力梯度”等。

在“地质学”思考问题中,通常很难用严格的“是与非”的逻辑思维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和模糊的概念,这样更切合实际。

(1)从理论意义来看

微不足道,有时空尺度的制约。如华北平原早期地下水开采就是典型的例子,深层水与浅层水的开采与评价,以中间的粘性土层视为“隔水层”,分别使用与开采深层水与浅层水;在最先开采深层水时发现,深层水水量大、水位高(部分自流),开采一段时间后,深层水位下降很快,浅层水开始向深层水“越流”。显然,在时间空间足够长和大时,被视为隔水的粘土层变为了“透水层”。(2)从概念应用来看,相对性的意义在于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划分是相对的,满足需要就可以了,在某处打一口井,出水量80,作为小规模的供水,不能满足需要,地层定为隔水层;但作为饮料厂的装瓶生产,水量又能够满足需要,该地层就会定为含水层。再如,某种岩层的渗透性比较低,从供水的角度,它可能被看作隔水层,而从水库渗漏的角度,由于水库的周界长,渗漏时间长,此类岩层的渗漏水量不能忽视,这时又必须将它看作含水层。

严格地说,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绝对不发生渗透的岩层,只不过某些岩层(如缺少裂隙的致密结晶岩)的渗透性特别低罢了。从这个角度说,岩层之是否透水(即地下水在其中是否发生具有实际意义的运移)还取决于时间尺度。当我们所研究的某些水文地质过程涉及的时间尺度相当长时,任何岩层都可视为可渗透的。

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现代水文地质学在分析与模拟时,不再将地层简单的划

分为“含水或隔水层”的了,采用模糊数学的研究方法,给个相当于隶属度的1和0之间的任一个数,如0.8,0.75,0.7,……0.3等等;引用地层的“透水性”描述地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地下水分类

广义地下水: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称之,包括包气带中和饱水带中的所有水。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岩层空隙中的水(饱水带中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依据

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包气带(上层滞水)、饱水带(潜水和承压水)

表3-1是根据含水介质三类与埋藏条件(三类)划分的9类地下水。

表3—1 地下水分类表

图3—3是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与埋藏条件划分地下水的图示。

图3—3 潜水、承压水及上层滞水

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承压水

第四节潜水与潜水含水层

一、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稳定含水层中的水

自由表面——即没有隔水层限制,与大气直接相通,水面不承受大气压强以外的任何附加压强。

稳定——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范围),以区分上层滞水。

潜水含水层:赋存潜水的岩层。一般地,房屋建筑时的基坑排水,大堤堤角处的散浸渗漏多为潜水。

二、基本要素(专业术语)

潜水含水层的基本构成:(参见图3-4)(以下要素结合图制作动画)

图3—4 潜水

1—含水层;2—隔水层;3—高水位期潜水面;4—低水位期潜水面;5—大气降水入渗;6—蒸发;7—潜水流向;8—泉

三、主要特征

潜水的基本特征:

1)补给:降水入渗,河湖入渗

2)排泄:泉,河,蒸发

3)动态:补给或排泄通过含水层厚度变化而储水与释水!

4)水循环交替迅速:水循环周期短,更新恢复快

5)影响因素:

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明显,变化快(水量、水位季节性变化)

受人为因素影响也显著,易污染

潜水的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决定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其埋藏特征——位置浅且上面没有连续的隔水层。

第五节承压水与承压含水层

一、定义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承压含水层:赋存承压水的岩层。图3-6

图3—6 基岩自流盆地中的承压水

1—隔水层;2—含水层;3—潜水位及承压水测压水位;4—地下水流向;5—泉;6—钻孔,虚线为进水部分;7—自喷井;8—大气降水补给;H—承压高度;M—含水层厚度

二、基本要素与特征

结合图3-6,认真理解承压水和承压含水层的组成要素:

承压含水层:赋存承压水的岩层

隔水顶板

隔水底板

承压含水层厚度(H)

埋深(D)

⑥测压水位线(面):测压水位线的连线(面),此线是虚拟的(如图有压管)

⑦承压高度:含水层某点的承压高度数值上等于该点的测压高度

⑧补给区:仅分布于出露区

⑨承压区:含水层中具有承压高度的分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