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复习资料

1、资源的含义: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

物质的要素。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我们理解的资源有两层含义:首先,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其次,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在国土开发利用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4)多用性。

3、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

4、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连续或往复供应的资源。包括:①恒定性的环境资源,如太阳辐射能、风力、水力、海潮、径流、地热、温泉等。②可循环再生的环境资源,如一个地区由光热、年降水量、年光照时间、年积温、年无霜期等构成的气候资源,及主要由年降水量决定的区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③人类劳动的产物,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种社会资源。以上资源都能连续或往复地供应人类的需要,因此,都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的再生产及人类的经济再生产的周期而言是不能再生的各种地质和半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有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赋存于地表和地壳中,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能够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资源。从矿藏成因角度看,矿产大致可分为外生、内生和变质矿产三大类。

(1)外生矿。通过外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与地球外营力有关,即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以及太阳能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物资源。

(2)内生矿。通过内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熔融体及其派生物——气水溶液,随着地壳运动和造山作用而发生的岩浆活动所富集成的。(3)变质矿。变质矿是由岩浆侵人围岩后引起的接触热变质作用、气成一热液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6、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向环境排放“三废”带来的环境污染;另一类是不合理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但更为严重的是生态破坏问题。

7、资源开发与全球变化: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几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史上,全球变化呈明显的渐变性。直到300万年前人类出现时,全球变化的渐变性都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全球系统演变的主要力量,当代全球变化的速度加快,呈明显的突变性。

特别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矿产资源,并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质,大气中的C0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的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潜在的威胁;产生了大气污染、酸雨及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人口增长造成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使土地受到的

压力增大,人类不顾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高对现有耕地、草场等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加速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森林大面积减少,物种加速灭绝,耕地、牧场等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显著改变等全球性变化。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需求性。

10、所谓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

11、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资源的地位观、资源的前景观、环境资源观、资源的系统观、资源的辩证观、资源的价值观、

资源的伦理观、资源的法制观。

12、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因地制宜的原则;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

13、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性政策措施:1.产权管理、2.贸易管理、 3.财政政策、4.战略资源储备。

14、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资源产权制度、资源勘查与调查制度、资源登记制度、资源开发审批与许可证制度、资源有偿使用与征收税费制度、资源保护制度等。

15、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与基本含义:所谓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16、资源安全内涵丰富,有5种基本含义(谷树忠等2002):

1)数量的含义,即量要充裕,既有总量的充裕,也有人均量的充裕,但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

2)质量的含义,即质量要有保证,于是产生了最低质量的概念,例如最低生活用水质量。

3)结构的含义,即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保证资源供给的稳定,要发展资源贸易伙伴关系,特别要注意建立资源共同体。

4)均衡的含义,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两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亦即资源的非遍布同质性,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特别是收人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安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供求的地区均衡和人群均衡。

5)经济或价格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如较低价格)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这一点在常态(非战争状态)下非常重要,因为一般而言,任何国家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其所需的资源,只是其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不同而已。资源安全所要追求的是以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

17、按资源重要性划分: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安全和非战略性资源安全。战略或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从国际市场可贸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