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年总结和年计划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年总结和年计划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年总结和年计划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年总结和年计划

我院就医疗技术相关管理作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xxxx年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职责。

二、制订了涉及医疗技术管理的相关制度:《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医疗技术损害处置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人体植入物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与质量保障制度》、《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管理机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追踪管理制度》、《禁止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与评估流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析评估管理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三、医务部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部门,负责对每一位在岗人员的所有资质、资格进行审核,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能进行相应授权。

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实行:人资部及医务部资格审查——相应培训——个人申请——科主任审查——医务部审核——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授权。授权期限为二年,周期满后进行重新复核和再授权。

五、建立了我院开展临床应用技术目录,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妇产科手术目录;高风险诊疗技术自定项目;重点手术目录;麻醉技术目录;影像技术目录;产科诊疗技术目录;检验技术目录;限制临床应用技术(目前暂无)。

六、授权范围包括:诊疗项目及操作权限、处方、抗生素分级授权、麻精药品处方权、局部麻醉授权、二及三线医师授权等。麻精药品、抗生素分级授权要提高天府新区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先由天府新区予以授权,我院根据天府新区授权文件,再进行院内第二次授权。通过系统设置,精麻药品权限、抗生素分级权限,医师只能按照授权范围开具相应药物,不能越级开具,从源头上管控了药品的流出。

七、截止 xxxx年年底,我院先后对妇产科、儿科、麻醉、影像、助产等专业进行了 49 人次授权,并对相关人员动态监管,建立了《医疗技术项目操作人员技能及资质数据库》,便于统筹全面管理和对照监管,及时更新其数据库。

八、医务部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工作督查作为日常工作进行监管,对妇产科手术分级、母婴保健、高风险诊疗技术、麻

醉技术、非计划再次手术等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将建成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xxxx年我院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工作中没有发生超授权范围开展诊疗工作,没有非计划再次手术,各项诊疗技术开展顺利平稳,没有发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事件。 xxxx年开展新项目为“水中分娩”,作为医院开展的新项目,医务部进行了重点监管,从 3 月开展以来,共计实施水中分娩 30 例,均产程进展顺利,没有采用辅助助产技术,没有发生产后出血,没有发生Ⅱ 及以上会阴撕伤。

九、更新了产科诊疗技术目录及重新授权。根据《成都市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规范(xxxx年版)》要求,原来使用的高危妊娠评分及等级取消,改为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将妊娠期有关风险按照疾病分类及其程度不同按照颜色分类,“规范” 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医院可以接诊的范围。医务部根据要求,结合医院综合能力和医师水平,明确了不同医师可以接诊的颜色疾病,并对医师进行不同授权。

十、为每起专技人员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和年终评价。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天府新区麻精药品、抗生素分级管理的专题培训间隔时间较长,我院新进人员因此不能得到及时培训,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2、我院医技人员进出流动性较大,给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带来一些不便,可能因一些原因导致授权没有及时进行;根据我院近一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工作不断的改进和提升,现制定 xxxx年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1、加大学习及培训力度,提升应用管理能力及成效。医务部要提高不同形式的学习、会议等,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想相关政策、工作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知晓率,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规范开展医疗技术诊疗活动

2、至少梳理一次医疗技术目录,根据各级卫计委要求进行完善;

3、动态更新《医疗技术项目操作人员技能及资质数据库》,确保信息的准确;

4、严格入离职办理流程,认真审核相关资质。医务部对每位新入职人员要对其所有资质进行审核,备案相关资料。及时录入和更新相关信息;

5、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医疗安全。医务部将增加检查督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加大督查力度,对查出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注重实效。每月将督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利用每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各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保障持续改进;

6、完善和增加督查方式,包括:定期和不定期、资料和现场、抽问和发现、流程和环节、考试和考核等方面,医务部将进行多种形式的监管。旨在主动和及时发现问题、杜绝违规一切违反诊疗常规行为;

7、加强对重点监管类、高风险类医疗技术进行监管,加强督查,对科室开展情况、不良事件等进行密切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对开展的医疗技术、尤其是高风险手术、重点手术和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对于需要变动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审议;对开展医疗技术的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对于能力和相关因素不能胜任的人员要降级授权,保障服务质量;

8、严格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规范管理流程,加强监管;

9、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切实履行审议医疗技术目录、审核和审批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审议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专技人员进行评价。

医务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