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6.2.1图像加工处理(一)编辑图片

课题名称:6.2 图像加工处理任务1编辑图片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了解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理解图像处理的相关术语。
2.操作技能目标(1)会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获取图像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
(2)能够分析图像素材的优缺点,并利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3)学会理解应用图像语言,并能对图像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
(4)总结软件应用的规律。
面对其他的图像处理软件,知道探索软件应用的方法,并能分析评价不同软件的优劣。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在会使用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图像处理的相关术语。
(2)总结软件应用的规律,面对其他的图像处理软件,知道探索软件应用的方法。
2.教学难点(1)学会理解应用图像语言。
(2)能对图像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分析评价不同软件的优劣。
3.教学策略结合操作任务,以调整图像为实例,学习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的相关术语;学习图像修复功能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术语;学习添加图像效果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术语。
操作技能以“分析素材”→“软件应用”→“完成实例”→“评价效果”为线索展开学习。
4.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2)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备注导入已经获取的图像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例如,位置不正、曝光过度或不足、颜色不正等。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修正,而且还可以为图像添加某些特殊效果。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总结。
1.浏览照片库一、了解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使用软件浏览照片库。
(1)启动Windows Live 照片库怎样启动和退出Windows Live 照片库?软件启动后,观察软件窗口组成。
图像的合成课件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之——
do
something
学习目标
1.掌握PHOTOSHOP中选框、套索、魔棒、移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2.能够利用上述工具完成抠图及图像合成等操作3.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4.文字的添加
请同学们思考
1.刚刚欣赏的这些图像是真实场景的抓拍吗?
2.你认为这些图像是怎么来的
3.图像合成的应用
实践
【任务布置】利用所给素材结合所学创作一幅图像合成的作品,主题自定。【评价标准】1.主题明确:有文字、图片、装饰等素材,围绕突出作品主题组织;2.抠图细致:选用恰当的扣图方法,抠图细致,无多余背景、无明显缺损; 3.构图合理:图像大小恰当、图像位置合理 ;4.整体效果:图像呈现给人美的享受,看上去舒服自然; 5.作品创新:灵活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表达作品主题
任务分解(结合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任务一:背景设计任务二:抠图,合成任务三:添加文字,突出主题拓展提高:图层样式,图层混合模式的尝试应用保存并上交作品各小组评出本组最优作品
小结
各小组最优作品展示共同点评,指出优缺点本节只是学习了图像的简单合成,要想做到更细致的抠图,更加逼真的合成效果,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有关蒙版、通道及图层混合等知识的学习
共勉
photoshop软件很神奇,能够变胖为瘦,变丑为美,变腐朽为神奇,也能张冠李戴,以假乱真,这就要求我们文明上网,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要有防范意识,能够辨别真伪,提防上当受骗。网络对人们越来越重要,但网络中的美不一定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闲暇时让我们放下手机,远离“虚拟”世界,走出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相信你眼中的世界会更精彩,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回顾旧知—考考你
《图像加工与处理》上课课件

行为
能正确引用图片,避免侵犯他人 知识产权
交流体会:(在图形图像的获取、加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 交流体会:(在图形图像的获取、加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 会用哪些图形、图像的获取工具及处理工具?)
张仲制作
决?
张仲制作
PS中的难点和重点 PS中的难点和重点
操作方面:各种工具和命令的熟练操作 操作方面:各种工具和命令的熟练操作 概念方面: 1、光与色 2、图层与选区 3、通道与蒙版、图层 4、路径与选区 5、滤镜 6、动作与动画
张仲制作
已经学过的工具
1、移动和选择工具:选择和移动 各种对象 2、选区工具:在图层上画出选择 区域 3、裁剪工具:对图像整体进行各 种裁剪 4、油漆桶工具:给图层或选区涂 颜色 5、文字工具:在图像上写文字
上机练习:处理有瑕疵图像 上机练习:处理有瑕疵图像
张仲制作
上机练习
图像合成
使用图像工具,完成图片合成。
张仲制作
合成图像
张仲制作
上机练习 埃菲尔铁塔留影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完成此例图片合成。 完成此例图片合成。
张仲制作
合成图像
张仲制作
小诀窍
如果制作过程出错,可以使用CTRL+D取消 选区重做。也可以使用菜单栏上的“选择/变 换选区”命令来调整选区的大小和形状。 如果要选取正方形和圆形区域,在拖动鼠 标同时按住Shift键,会自动锁定为正方形或 圆形。
● 各小组收集图像发现存在的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张仲制作
任务一
观看素材与作品并思考:素材有哪些需要修改 的地方(色彩、对比度、亮度、特殊效果)?
素材名称 需要加工的方面
学习指导:按要求讨论出各项内容。完成学习报告中相应内容。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3. 提高学生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像采集与加工的概念及意义2. 图像采集的方法与技巧3. 图像加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5. 图像创作的实践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图像加工的高级技巧,图像创作的实践与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演示法:展示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和图像创作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像采集、加工和创作。
4.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图像采集与加工的相关资料、图像处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教程。
2. 学生准备:安装好图像处理软件,准备好相关图像素材。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请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像作品,引发学生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概念、方法与技巧,重点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3. 演示:演示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和图像创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像采集、加工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互动: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互相交流学习。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给定的图像进行基本的采集与加工处理。
2.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高级技巧,创作具有个性的图像作品。
3. 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一个图像创作项目。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兴趣。
图像的编辑与加工

教师
演示
一、三种抠图工具的使用
师:打开Photoshop,打开需要制作封面的三张素材,我们现在需要把这些元素放在新建的空白图像上怎么做?
教师演示:三种常用的抠图工具使用方法
1.首先我们需要把“爱心灯笼”做为背景,我们用什么工具比较合适?
2.对于背景为白色的“蝴蝶”图片我们如何把蝴蝶完整的抠出来?
2.使用渐变工具,对背景色彩进行柔和过度
3.单击“灯笼背景”图片,调整图层的透明度,使背景虚化。
三、美化作品
为了使图像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1.蝴蝶是比较灵动的,所以我们可以右键单击“蝴蝶”图层,选择“混合选项”命令,在“图层样式”窗口中根据需要选择各种图层样式,如外发光,内发光,斜面,浮雕等。
2.利用画笔工具中自带的一些图案,为添加渐变效果后的背景图层做一些修饰和点缀。
本节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引导学生经历杂志封面创作或者其他设计方案制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
对象
分析
在上节课中,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并学会了几种简单的抠图工具,如矩形选框,魔术棒,磁性套索工具,但对于做品的后期美化以及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能力还是缺乏。
如何利用图像加工软件加工信息,学会使用抠图工具、文字工具、画笔工具,渐变工具,以及图像的调整,变换大小,图层样式的设置。
教学
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像加工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教学
方法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图像采集与加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1.1 图像采集的概念及方法1.2 图像加工的概念及目的2. 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技巧2.1 图像采集技巧2.1.1 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2.1.2 调整采集参数2.2 图像加工技巧2.2.1 调整图像亮度与对比度2.2.2 裁剪与旋转图像2.2.3 图像色彩调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1.2 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技巧2. 教学难点:2.1 图像采集参数的调整2.2 图像加工技巧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图像采集与加工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操作方法。
3. 演示:展示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操作评价:安排一次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图像采集与加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设备:准备图像采集与加工所需的硬件设备,如摄像头、图像处理软件等。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如何获取图像数据以及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从图像的采集方式、图像采集设备、图像信息的加工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一、图像信息的采集方式图像信息的采集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两种方式。
1. 直接采集:直接采集是指通过图像传感器等设备直接获取物体的光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种方式适用于实时采集、实时处理的应用场景。
常见的直接采集设备有摄像机、扫描仪等。
摄像机可以通过透镜来聚焦光线,然后通过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
扫描仪则是通过使用光源和感光器来扫描物体表面,并将扫描结果转化为数字信号。
2. 间接采集:间接采集是指通过对已有的图像进行扫描、拍摄等方式获取图像信息。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对已有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应用场景。
二、图像采集设备1. 摄像机:摄像机是最常见的图像采集设备之一,它可以实时采集物体的图像信息,并输出为视频信号。
摄像机通常由透镜、感光器、电路等组成,其中透镜负责光线的聚焦,感光器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负责信号处理和输出。
三、图像信息的加工方法1.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图像处理前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过程,它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平滑等操作。
常见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有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直方图均衡化等。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和可区分性的特征,以便于后续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等操作。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有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纹理特征提取等。
3.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区域,以便于对图像的局部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有阈值分割、区域生长、边缘检测等。
4. 目标检测与识别: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指在图像中检测和识别出特定的目标,这在图像处理技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
常见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有模板匹配、特征匹配、神经网络等。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图像采集与加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像采集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 图像加工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3. 图像采集与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具体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并进行相关操作的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讨论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像采集与加工技术进行实际操作。
3. 学生能够分析图像采集与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的讲解。
2.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图像采集与加工的案例和实际应用,以便学生进行参考和拓展。
3. 实践操作材料:如相机、扫描仪等图像采集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软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第二课时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
九、课后作业1. 学生需要复习课堂上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图像采集与加工的小项目,如拍摄一张照片并进行后期处理。
图像的加工教案

图像的加工教案教案标题:图像的加工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像加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和工具。
3. 学生能够应用图像加工技术,改善和增强图像质量。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图像加工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如摄影、广告设计等。
2. 展示一些经过图像加工处理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图像加工的效果和可能性。
知识讲解:1. 解释图像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
2. 介绍常用的图像加工软件和工具,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
3. 讲解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如裁剪、调整曲线、添加滤镜等。
实践操作:1. 分发一些原始图片给学生,要求他们使用图像加工软件进行处理。
2. 指导学生如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以改善图片的质量。
3.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图像加工技巧,如添加特效、修复瑕疵等。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他们处理后的图片,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评价。
2. 教师和同学们对学生的图像加工效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图像加工技巧。
总结:1. 总结图像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强调图像加工在摄影、设计等领域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图像加工技术,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图像加工软件和工具,比较它们的功能和效果。
2. 引导学生研究和学习专业的图像加工技术,如HDR合成、图片修复等。
3. 组织学生参与图像加工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创造性的发挥。
2. 评估学生对图像加工概念和技巧的理解程度,通过口头或书面测试。
3. 评估学生展示的图像加工作品,包括对图像质量改善的程度和创意的发挥。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2. 鼓励学生合作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技巧。
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 (1)像素:数码相机工作时,将影像信息 转换为许多的点,并记录下这些点的颜色 状态,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些点就 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Pixel )
二、用扫描仪采集图像
• 对于一些传统照相机拍摄后冲印出来的相 片或报纸杂志上的图像,怎样才可以把也 保存到电脑上呢?这就要使用到扫描仪, 通过它可以把这些相片变成数学化的图像 文件。
• (1)在ACDSee中打开要调整色彩的图像文件,在 工具栏上选择“编辑器图像”。
• (2)在右边编辑面板主菜单中选择“曝光”命令, 在“自动曝光”、“亮度”、“对比度”等设置 窗口,通过拉伸移动滑块,从而改变原图像的效 果。 • (3)调整好后,按下编辑面板下的“完成”即可 以把调整固定下来的,最后保存图像。
操作方法 • (1)如果第一次使用扫描仪要先安装扫描仪驱动 程序; • (2)与计算机连接好并打开扫描仪电源; • (3)装要扫描的图像正面朝下放入扫描中,并合 上盖子; • (4)运行扫描仪配备的扫描程序;(要设置扫描 模式、扫描尺寸、图像分辨率、输出比例等参数)
• (5)在扫描窗口,单击“预览(Preview)”按 钮进行预扫描;(目的是了为能够用鼠标选取合 适的扫描范围) • (6)预览后,选定扫描范围,按“扫描(Scan) “按钮开始扫描。
• (7)选择图像文件的保存格式。(常见的文件格 式有:.jpg、.bmp、.tif、.gif等)
• 用扫描Leabharlann 得到的图像一般为BMP点阵位图格 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 辑: • 操作:从“文件”——“另存为”——选择 存放位置,并输入新的文件名和文件类型。
下面就说说如何用ACDSee软件进行处理的操作过程:
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实践探究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图形图像是信息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对图像的处理、加工和优化,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形图像加工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需要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本文拟对《图形图像的加工》进行一次教学设计实践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图形图像加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1)掌握图形图像的格式和特点;(2)学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形图像进行基本处理和优化;(3)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图形图像加工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内容设计1. 教学内容安排序号内容讲解时间备注1 图形图像的格式和特点20分钟介绍图形图像的常见格式和特点2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0分钟演示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 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0分钟介绍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学生实践操作60分钟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图像处理软件5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比 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比2. 活动设计(1)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经过图像处理的作品或者一些有趣的图像,引起学生对图形图像加工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图像处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基础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图形图像的格式和特点,使学生了解图像的基本知识。
(3)操作演示演示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4)理论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5)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际的图像处理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理解图片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图片信息进行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 图片信息的观察与分析方法3. 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技巧4. 图片信息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5. 图片信息处理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加工处理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图片信息处理软件和工具,演示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实践。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图片信息处理心得和创意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图片信息处理软件和工具,如Photoshop、Pnt等。
2. 准备相关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和实践操作。
3. 准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演示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加工处理方法。
3. 演示:演示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实践。
5.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图片信息处理心得和创意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片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图片信息加工处理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了解他们对于图片信息处理心得和创意应用的理解。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摄影师或图像处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图片信息处理的专业知识。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声音的采集与处理视频的处理

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初二级科目:信息技术
教案用纸
教学过程
六、教师演示图像的浏览和加工
1、演示用ACDSee浏览图像
2、演示图像色彩的调整
七、学生练习图像的浏览和加工
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任务]
任务一:在D盘建文件夹名为:“图像”的文件夹,各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数码相机拍摄3张照片分辨率不同,存入所建文件夹中。
任务二:将自己带来的照片扫描输入电脑存入D盘“图像”的文件夹中。
任务三:什么是像素、分辨率?了解图像格式及不同格式图像的用途。
任务四:用ACDSee浏览“图像”文件夹中的图片;练习使用ACDSee的图像编辑功能加工图片。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Pnt等。
3. 掌握图片的裁剪、缩放、调整颜色、添加文字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图片编辑软件的选择和使用3. 图片的裁剪和缩放4. 调整图片的颜色和亮度5. 在图片上添加文字和图形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过加工和处理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图片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图片编辑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片编辑软件进行图片的裁剪、缩放、调整颜色和添加文字等基本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
四、教学资源: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Pnt等)3. 图片素材库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图片的加工和处理能力,如裁剪、缩放、调整颜色、添加文字等。
4. 学生对加工和处理后的图片信息传递效果的改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图片处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图片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图片处理设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处理技巧。
七、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为学生设定具体的图片处理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图片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图片处理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后,再进行高级技巧的教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九、教学拓展:1. 学习更多高级的图片处理技巧,如图像合成、色彩校正等。
6.2.2 图像加工处理(二)人像照片修饰

课题名称:6.2 图像加工处理任务2人像照片修饰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了解美图秀秀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会使用美图秀秀软件对人像照片进行加工美化处理。
(3)学会使用美图秀秀给照片添加修饰和文字,制作艺术照片。
2.操作技能目标
(1)会根据设计方案对人像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2)熟练进行美图秀秀和ACDsee 15的操作。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在会使用美图秀秀进行人像处理,进一步学会评价人像作品的优劣。
(2)使用美图秀秀添加修饰,制作艺术人像作品。
2.教学难点
(1)人像作品的评价。
(2)能对人像照片进行后期加工,美化照片。
(3)能使用不同的软件完成作品后期。
3.教学策略
结合操作任务,以人像照片修饰为例,学习美图秀秀的基本操作和人像处理的相关术语;学习人像的瘦脸瘦身、祛斑美白、添加修饰和文字、添加边框和场景等操作。
提高操作技能。
以“分析素材”→“软件应用”→“完成实例”→“评价效果”为线索展开实训。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本课学习美图秀秀在人像处理中的应用,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并通过实例操作掌握其对人像作品进行瘦脸瘦身、祛斑美白、添加修饰和文字、添加边框和场景等操作。
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PPT课件

文字工具组
PHOTOSHOP7.0中的菜单命令
对画布的旋转
对选区图像的变换
任务一:
请把给出的图1与图2两幅图片合成右图。并将最终合成图
片进行保存。
(图片文件位置:D:\学生用\任务一素材)
图1
图2
展示动画1
请欣赏.swf
1、选择魔棒选择工具
操
2、选中对象后反选作ຫໍສະໝຸດ 3、编辑菜单——复制、粘帖
步
骤
菜单命令
放大镜工具 文字工具 工具箱
进行“画图”与“PHOTOSHOP7.0”工作界面 的比较,请在PHOTOSHOP中找出与画图软件中 如下图相类似的工具和菜单命令:
矩形选框工具 移动工具
图1
PHOTOSHOP工具箱
放大镜工具
矩形选择工具
移动工具
使用移动工具可以将整幅图像或选区内
的图像移动到图像的其他位置或另一幅 图像文件中。
4、移动对象
:
5、图像菜单——缩放,旋转
注意:撤消与移动命令的使用。
自已动手操作 任务一
任务二:利用给出的图1制作出右 边的图2的图样出来。
(图片位置:D:\学生用\任务二素材)
图4 图3
图章工具的使用
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是将取样图像应用到其他图像或同一图像的其他位置。
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复制图像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三节 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
请欣赏. s w f
工具箱
画图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标题栏 、菜单栏 、 工具箱、工作区 、 状态栏 标题栏
菜单栏
工作区
状态栏
Photoshop 7.0的工作界面
Photoshop 7.0的工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箱、工作区 、 状态栏 、工具属性栏 、 控制面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图片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第二章计算机中的图世界的内容。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而本案就涉及图片素材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处理方式。
图片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是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以前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合成。
学生通过对photoshop工具的实践操作,初步了解图片素材再加工的一般步骤,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后面图片的再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对图像的色彩、结构和整体性都能够很好地把握,并且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作品的创造比较有兴趣。
所以设计让学生通过学习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来表达一个主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在发挥学生长处的基础上注重技能和道德规范这一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photoshop的一些常用工具,能熟练使用魔棒工具;
2、能利用photoshop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等基本操作。
3、能对图片进行亮度、对比度的修改。
(二)过程与方法:
模仿教师进行操作,以此了解图像素材加工的一般步骤,并根据特点进行探索研究,逐步理解图片素材的合成方法,最终能利用photoshop初步完成作品来表达一个主题,并能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像编辑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
念。
2、学会利用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喜
悦;
3、通过教育学生规范使用他人的图片以及主题的表述,让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像素材的合成及对图像大小、亮度的调整。
教学难点:图像的结构、色彩的协调美观以及整体的设计和主题的表述,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教师讲述:“同学们,前面我
们已经学习了,并且熟悉了
pohotoshop cs 7的软件环境
和常用的工具,那么现在同学
们是不是该动手处理图片了
呢?(学生回答)那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将会是什么呢?请
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
展示三张图片(两张素材图,
一张处理后的合成图),引导
学生发现它们的联系和差异,
导出本课内容——图片的合
成
欣赏并讨论这些图所富含的寓
意。
认真观察两张图片,分组讨论分
析它们的联系和差异,总结回答
教师的提问。
因学生对图片感兴
趣,于是开门见山展
示富有创意的图片
以快速地引起学生
的视觉共鸣,激发创
作的欲望。
同时这些
公益类图片也引发
学生的创造思路
新课教师举例说明图片合成在生
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图片的合成就是将处于不同
环境不同光照等各种不同条
件下的多张图片或者多张图
片里的某个部分组合成一张
新的图片。
合成的目的:美化画面;创意设
计;表达某一主题思想。
明确任务
一开始就知道这节
课的任务有利于学
生进行整体设计作
品
示范:利用魔棒—反选—复制
—拷贝—粘贴完成图像的合成观察教师操作
了解简单图像合成
的基本步骤
布置任务: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或者自己从网上下载素材,利用图像合成来完
成一个主题鲜明、画面美观的作品
巡视并指导模仿教师完成图像的简单合成
通过实践进一步熟
悉简单图像合成的
基本步骤
问:发现合成的图像整体大小结构不合理,怎么处理?小组合作并讨论完成自由变换
通过自主探究的方
式,掌握自由变换的
方法,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和图像结构
合理的安排
展示学生作品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操作中存在的技
术问题,特别是那些对图像严重变形损害他人形象的作品以及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的一些公益类作品观察作品并发现同学作品中存在
的问题
通过学习作品中的
问题折射部分学生
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注意,同
时提醒学生应遵守
道德规范
发现大家作品中的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作品的明暗及对
比度普遍有问题,应如何解决?
提示:调整亮度、对比度对作品中一些明暗不协调的图像
元素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
知道亮度、对比度的
调整,实现图像的协
调美观
上传作品至指定位置便于教师评价
小结:对学生操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做到查漏补缺。
对比教师的讲解检查自己学习中
存在的问题,得到能力提升
解决课堂中存在的
问题,完善教学效果
提供评价指标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对作品
进行自评,并对小组成员中的其
它成员作品进行公正合理地评价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能力,并从
他人作品中启发自
己,学会欣赏别人
附:作品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自评他评教师评需努力一般优秀
内容(30 %) 所合成的图像能表现一定的主题,并能适当添加文字表现主题。
画面美观,色彩协调,整体感觉好,给人以美的感受。
所选择的素材能恰当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技术(40 %) 能将不同的图像合成到同一幅图像中。
能对图像进行自由变换。
能对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修改。
能将图像保存为正确的格式。
创造性(20 %) 素材之间的搭配有创意。
主题构思独特,有创意。
道德价值(10 %) 所合成的图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道德规范。
不侵犯他人的尊严与人格。
综合评价及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