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1944年3月,郭沫若同志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史论著作《甲申三百年祭》,至今这篇名著已经发表六十多年了。
虽然当时与现在的国情不大相同,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优秀的政治品德。
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聚人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六十多年来,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活与环境的不断改善,在艰苦奋斗的内容和要求上,虽然与过去不同,但绝对不能说过时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宏大而又艰辛的伟大事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这只是富国强军征途上的一大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与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平均经济指标、占有的资源、教育水平等都还不高。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总体还比较落后,这种情况下,我国靠什么改变这种状况?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邓小平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奋斗。
”“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奋斗。
”这就告诉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艰苦奋斗是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的形势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育艰苦奋斗精神,提升艰苦创业能力。
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认清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肩负任务的艰巨性,既看到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更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警惕和防止骄傲自满情绪、不思进取情绪、贪图享受情绪,自觉以艰苦奋斗为荣,工作顺利时不头脑发热,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丧气,取得成就时不为其所累,脚踏实地做工作,开拓创新干事业。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演讲稿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演讲稿
相比于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环境,今天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
唯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在新时代继续开拓奋进。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迎难而上。
虽然今天各方面的条件变好了,但是面对的困难并没有减少,处理困难时需要吃苦的情况并没有改变,若是干部都不能吃苦、不愿吃苦,实现理想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所以要拿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气势,勇敢地迎难而上,主动吃苦,奋力拼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廉洁奉公。
“大丈夫以正立心,以光明行事,终不为邪暗小人所惑而易其所守。
”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抵制物质贪欲,才能拒绝各种诱惑。
恪守廉洁奉公的准则,就要摒弃私心,坚守初心,保持定力,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廉洁底线。
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本,厚植为民情怀,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做到永葆底色。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敢于斗争。
从发展历程看,在内忧外患的近代环境中历经磨难顽强成长,成功应对了各类风险挑战,最终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敢于斗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从个人层面而言,更要发挥斗争精神,要自觉挑起工作中的重担、苦担、险担,面对风险挑战绝不退缩,面对原则问题绝不让步,始终以先锋姿态扛住压力,奋勇向前。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廉洁从政的人一、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时代内涵艰苦奋斗,简单地说就是不畏艰难困苦,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努力干。
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
对于我们的党来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坚持和发扬这个作风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时代内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涵义着重体现为:(一)艰苦奋斗的核心在“奋斗”两字,主要是指精神状态过去,人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往往放在“艰苦”两字上。
胡锦涛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这就说明,艰苦奋斗的内涵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它的内涵是不追求安逸、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不以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不片面以物质利益获取的多少为筹码的奉献精神,不等靠要的开拓创业精神,和勇于实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屡败屡战、顽强战斗的作风。
在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物质条件比过去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倡艰苦奋斗,主要是要全党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求共产党人干事业时,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止的满足感,树立新形势下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破除困惑、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抓机遇和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胡锦涛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知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
党的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王曰安党的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党能否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已成为需要引起关注的大问题。
现在,我们的条件固然好,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对工作和生活的设施与环境只要能过得去就心满意足,但也不能像有些人认为的,不讲排场就难以开展工作。
甚至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不追求时髦就是寒酸,就是保守。
因此在全社会,尤其是全体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作风,是有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所占比重大,教育科技总体水平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居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仍处于低收入国家。
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决非易事,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
”“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更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与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制度、市场体系、价格体系、社会分配和保障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经济法律体系等各方面都有待完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当前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有一大堆难题需要我们来解决。
我们既要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中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还要高度警惕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定因素,正确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维护好社会稳定,这无疑使改革增加了复杂性。
这就要求广大共产党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头艰苦奋斗,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加快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继承艰苦奋斗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继承艰苦奋斗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承艰苦奋斗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物质生活愈加富裕艰苦奋斗貌似以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
然而作为绿色军营中的一名军人始终都需要铭记艰苦奋斗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党我军由弱到强、攻坚克难、出奇制胜的法宝。
军人始终都要知道不艰苦奋斗就难逃衰亡。
大到一个政权小到一个单位概莫能外。
纵览中国各朝各代其衰败之因都与腐败、奢侈之风的牵连甚深从未听说那个政权是因为发扬艰苦奋斗而堕落的。
所以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始终如一长期坚持。
一、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十分必要。
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保持革命军人政治本色的重要保证。
全体官兵都要把这个传家宝接过来传下去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发扬光大。
(1)何谓“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指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队的特有风格体现了革命军人的优良品质和崇高形象;艰苦奋斗精神指为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不畏艰苦、知难而进、乐于吃苦的精神。
政治__想上有旺盛的斗志为实现远__想而战斗不息;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与人民同甘共苦在困难时甘愿忍饥受冻在任何情况下不铺张、不奢侈、不特殊。
艰苦奋斗精神在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
红军长征时红军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无后方依托”的险恶的条件下孤军奋战绝处求生他们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奋斗纵横11个省长驱25000里进行了100多次大小战斗击溃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翻雪山、过草地、历尽人世艰辛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
在延安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进攻和扫荡以及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其为严重的困难解放区处于没有油盐、没有纸张、没有衣被的穷困境地。
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粉碎敌人企图不饿死困死边区军民的阴谋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直贯穿着民族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这种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们的先辈就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从长城上的烽火台到黄河边的拓荒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到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
进入现代社会,艰苦奋斗的传统依然在我们身边闪烁着光芒。
无论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还是那些在科研领域奋斗的科学家,他们都在艰苦奋斗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在工地上,他们冒着酷暑严寒,挥洒着汗水,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美丽家园;在实验室里,他们日以继夜,钻研科学,探索未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
在面对挫折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正如毛泽东所说:“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却显得愈发珍贵。
我们需要时刻铭记这种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这种精神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勇往直前。
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让我们在传承这种传统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风采,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世界舞台上闪耀。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心得体会据刘少奇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刘少奇最爱穿布衣布鞋。
他的一双旧袜子穿破了,补一补再穿,穿到无法再补了才肯换新的。
洗脸毛巾中间破了,他就让人从中间剪断,把边上的两头接起来再用。
刘少奇生前也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
人无信不立。
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像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刘少奇一生俭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曾经受到过莫须有的迫害,但他始终没有背离宗旨,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
从刘少奇补了又补的旧袜子中,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促进和保持作风建设新常态的重要性、紧迫性。
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讲党性、求奉献、淡物欲、轻享受”。
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涯,锻造了刘少奇吃苦耐劳的品格。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然而,现如今,在党内有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社会进步了,适当讲究一点物质享受是正常的,过去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便抛在了脑后,放在了一边。
个别领导干部,还将自己的干部身份当作了享乐、享受的条件和资本。
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艰苦奋斗、洁身自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克己奉公,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积微成著的道理不能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习惯的形成、好作风的养成、好形象的树立,不是一日之功,有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强化的过程。
同样,坏习惯、坏作风、坏形象,也是渐变、蜕变的结果。
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本色,关键取决于他们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严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思想作风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思想作风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思想作风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2017-01-22浏览:分享人:邱林玲手机版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什么是艰苦奋斗?顾名思义,就是既要艰苦,又要奋斗;既要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又要在事业上奋发开拓、不断进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思想作风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希望本文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作风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地税部门的一大优良传统。
正如方志敏烈士在《清贫》一文中写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邓小平也说过,“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在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艰苦奋斗,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候也需要艰苦奋斗。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早在1997年,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地税系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中就提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主张,强烈要求地税部门的同志秉着勤俭节约的作风,反对奢侈浪费。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更新,格局在变化,结合全省地税系统实际,地税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出发点,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和困难挫折前锻炼自己,扎扎实实工作,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福牟利。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洪流中,此起彼伏,历经兴亡盛衰,从抗日战争期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精神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地税事业也日益蓬勃发展,人民应当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如何坚持这一优良传统?由经验教训可得要加强对地税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平遥地税局组织税干开展军训拉练活动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徒步70多公里进老区慰问了宋家庄张守惠,王风英两户贫困农户,通过访贫问苦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和干预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法宝。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仍不能丢,不但要坚持,而且还要发扬光大。
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引领正气、激发活力、促进和谐,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也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了重要论述。
胡锦涛在西柏坡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因此,宏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对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条件艰苦情况下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长期奋斗的永恒主题。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我国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历史上,执政者是节俭还是奢侈,往往直接影响政权的兴亡。
在今天,执政党能不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是社会兴盛和安定的前提。
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艰苦朴素
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丢不得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李国文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高尚品质与优良作风的体现。
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教育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英勇奋斗。
可以这样说是延安精神成就了中国革命,他不但培育和陶冶了一代国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她还用丰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实的思想基础。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之一,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提倡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的意识;是为达到既定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
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观念渐渐淡薄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许多人认为延安精神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小家子气””。
这种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增强,同时也反映了部分人开始出现享乐主义的不良倾向。
今天的青少年,特别是80、90 后这一代人,过着安逸、舒适、平静的生活,陶醉于“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知道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更缺少艰苦实践的磨练。
他们超前消费,盲目攀比,贪图安逸,养尊处优。
有的自理能力很差,在学校住宿从来不洗衣服,每星期打包回让家人洗,不会自己去买日用品,全靠父母提供,;有的追求服装的潮流和品牌,攀比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有的经常吃喝玩乐,还会到高消费的场所消费。
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逸环境中容易滋长惰性,丧失斗志。
他们追求物质生活、贪图安逸享乐,而我们有些家庭和学校又往往注重物质营养,轻精神营养;重智力培养,轻思想品德培养,忽视艰苦奋斗作风培养教育的正确导向。
结果在一些青年中出现了享乐主义,他们人生无动力,生活无规律,节奏拖沓,意志消沉,花钱如流水,抽烟、喝酒、追求新潮。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心得体会据刘少奇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刘少奇最爱穿布衣布鞋。
他的一双旧袜子穿破了,补一补再穿,穿到无法再补了才肯换新的。
洗脸毛巾中间破了,他就让人从中间剪断,把边上的两头接起来再用。
刘少奇生前也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
人无信不立。
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像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刘少奇一生俭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曾经受到过莫须有的迫害,但他始终没有背离宗旨,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
从刘少奇补了又补的旧袜子中,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促进和保持作风建设新常态的重要性、紧迫性。
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讲党性、求奉献、淡物欲、轻享受”。
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涯,锻造了刘少奇吃苦耐劳的品格。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然而,现如今,在党内有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社会进步了,适当讲究一点物质享受是正常的,过去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便抛在了脑后,放在了一边。
个别领导干部,还将自己的干部身份当作了享乐、享受的条件和资本。
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艰苦奋斗、洁身自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克己奉公,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积微成著的道理不能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习惯的形成、好作风的养成、好形象的树立,不是一日之功,有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强化的过程。
同样,坏习惯、坏作风、坏形象,也是渐变、蜕变的结果。
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本色,关键取决于他们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严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心得体会: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能丢
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能丢中央政治局在29日的会议上,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中央历来强调,各级党政机关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何把这一成果很好的巩固下来,就必须长期树立“ 过紧日子”的思想。
曾几何时,在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浪费之风广泛流行,其根源是在不少人思想上认为:现在国家GDP排第二了,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紧日子过惯了,应该好好享受享受了。
于是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有的人看见先富起来的煤老板、矿老板等给儿子结婚办喜事一花就是好几百万,自己打肿脸冲胖子,也要搞上几十万;有的基层单位看见领导座的办公室比较大,不管有没有条件,也要折腾出个大办公享受;有的看见一些领导的小车不断更新,而且一次比一次高档,自己单位也要弄辆高档的座座;有的看到领导抽的是中华牌烟,觉得与领导交谈抽的烟太次了拿不出手;几此种种,你再艰苦奋斗没人知道,但那些单位讲排场、比阔气很快就有人知道了。
其实细心想想,办公室小点也能办公,车座普通一点,也能代步,办喜事钱少花一点也见得丢人。
但为什么在社会上就流行这种奢侈呢?这里除了“三公”消费的因素外,主要是人们已经淡化了“过紧日子”的思想。
只看到国家富了,却没有看到我国还有七、八千万贫困人口;只看到住别墅的人越来越多,没有看到在栅湖区、窑洞里还住着不少群众,只看到满大街汽车越来越多,却没有看到“希望小学”的贫困学生还需要资助。
由此助推了奢靡之风泛滥,浪费现象普遍,大家看见了也习以为常。
对于坚持艰苦奋斗作风的人被别人看作思想老化、跟不上形势;对于勤俭节约的人被认为是“土老帽”,对于“吃不了兜着走”的节约行为被人称作“小气”,在餐馆落实“光盘行动”被人瞧不起,领导下基层座普通车觉得“掉价”,座小办公室觉得“不大气”,吃自助餐觉得“不排场”。
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优良作风
思想报告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优良作风,一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经验和不朽瑰宝。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党员干部必须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无论我们如今的生活物质条件有多么优越,艰苦奋斗依然少不了,目前我们正处在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就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现象。
我们要面对现实,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矫正不良倾向。
它有助于我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助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更有助于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持续快速科学发展。
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
才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万劫不灭,不断发展。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也必须随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它不等于要我们小米加步枪,爬雪山、过草地、一切回到吃苦受罪的时代。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依靠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
而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更不是要人们再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
我们所要反对的是那种脱离国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反对的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
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小康社会,我们还需要艰苦朴素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结束,小黄同学查看录取大学的住宿、食堂,发现条件比想象中差得多,闷闷不乐。
爷爷告诉他,他们读书的时候是自己背着被子等去外地上学,有时甚至吃不饱,但生活照样多姿多彩,同学们都学业有成。
爷爷告诉小黄,这所大学的校训是“艰苦朴素”。
小黄同学把他在大学里看到的情况及这句校训发到班级群里,引起群里同学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条件这么差还怎么安心读书;有人说,都快进入小康社会了,还要什么艰苦朴素;有人说,艰苦朴素是优良传统,我们不可以忘本;有人说,在新环境里会遇到新的困难、新的问题,艰苦朴素不可或缺……假如你是该班级群中的一员,你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小康社会,我们还需要艰苦朴素吗?小黄因为大学的住宿、食堂条件比想象中差得多而闷闷不乐。
爷爷告诉他要艰苦朴素,把心思放在读书成才上,对此同学们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条件差很难安心读书;有人认为,小康社会,要什么艰苦朴素?我认为,那种看重物质享受,一味抱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任何情况下,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
如今社会发展了,青年人之中盛行享乐之风——沉溺游戏、不顾条件追求名牌、消费攀比等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过多在意物质享受,只会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思想,最终将使人一事无成。
犹如惧怕风雨的鸟儿,无法在天地之间自由飞翔一样,喜欢安逸生活的人,也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磨炼意志、充实自己等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斤斤计较校园物质条件的好坏。
契诃夫说过:“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强者不会无谓地怨叹。
当前,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代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怎么可以丢掉?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在艰苦的环境里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艰苦奋斗是党员干部最鲜亮的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是党员干部最鲜亮的政治本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同时指出,全党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毫无置疑,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理应是党员干部最鲜亮的政治本色。
从建党之日起,艰苦奋斗就是我们党始终秉承的历史责任。
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苦创业,直到改革开放成就辉煌的今天,艰苦奋斗可以说是我们党名符其实的“传家宝”,也正是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熏陶下,磨砺和锻炼出一批又一批党的优秀儿女和党的模范干部。
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新时期党的好干部、好儿女焦裕禄、牛玉儒、雷锋、李国安等等,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高贵品格和伟大党性的光辉,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无论何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艰苦奋斗的高贵品格决不能丢。
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更应该继往开来,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社会全面建设形势喜人,繁荣、富强、文明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日益形成,人民的生活也从温饱逐渐走向富足。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淡化优良传统,越是发展形势良好,越不能忽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是否真正掌握艰苦奋斗的实质内涵,是否真正理解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是否真正自觉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即是党性的根本体现,也是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
艰苦奋斗,贵在奋斗。
今天重提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固守清贫而去自找苦吃、自找罪受。
其实就是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学会忆苦思甜,学会珍惜各种资源,珍惜现在的发展机遇并把握美好未来。
尤其是对年轻的党员干部来说,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利益调整形成的新格局,很容易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从而丢掉党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232019年第4期2019年全国两会/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的时代内涵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
第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的恩赐,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继续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干事创业。
第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味着崇尚节约,反对浪费。
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节制地索取和浪费最终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之一。
第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味着统筹规划、开源节流。
既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有限的,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不能光喊口号,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无论国家、单位还是家庭、个人,都要有一种统筹规划、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的精神。
没有计划、寅吃卯粮,难免坐吃山空、停滞不前。
第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味着审慎决策、科学管理。
事半功倍是最好的节约方式,事倍功半是最严重的浪费。
当下,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用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决策的目标、工作的方向。
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书中摘编的一条,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次全会上指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讲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当时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大家只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现在是2014年,建国已经60多年了,当今国内也是物质极大丰富,但吃喝之风却也在党内盛行起来,挥霍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
所有这句话一点也没有过时,反而更有重新好好学习领悟的必要。
针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个话题,我结合个人感受,谈两点感受:第一: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
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党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铺张浪费之风不可长。
艰苦奋斗是我们攻坚克难、负重奋进,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法宝。
身为机关一名党员,我们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紧紧依靠群众永远是根本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在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书中例举了很多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无不深刻的说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否,永远是我党的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根本,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从胜利走向辉煌。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作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换位思考,用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和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朱华仙
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全党同志提出这一要求,对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华,激励着我们的先人艰苦劳作,开拓进取。
艰苦奋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付出前人无法比拟的艰苦努力。
从党诞生那天起,艰苦奋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革命胜利的法宝。
可以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早在1938年4月,毛泽东同志就曾生动地讲述了在同国民党争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中,建设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
他说,“为什么全国人民特别喜欢共产党呢?第一,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始终坚持了这个方向;第二,因为它有了一种作风,一种奋斗的习惯。
对于每一个党员,除了教育他们坚持政治方向以外,还要他们有一种作风。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把党的作风作为实现党的路线的保证,而二者又是同样重要的使“人心向我”的基本因素。
二、毛泽东当年提出“两个务必”,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1949年3月,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刚刚落下帷幕,蒋家王朝摇摇欲坠,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乡村转向城市,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党也即将从革命的领导主体向建设的领导主体即执政党转变。
就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了,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被胜利所陶醉,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中国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能否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能否执好政,对于全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一些人对我们党建设新中国能力的怀疑,面对历史性的转折的考验,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一方面充满自信地向世界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另一方面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感悟,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了艰苦奋斗的必要性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同志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告诫,就是要强化全党的忧患意识,认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和风险,坚定勇于胜利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激发奋斗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清醒地认识,我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赶考”。
在新世纪新阶段,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情况看,我们党都面临着新的课题,面临着新的考验。
党的三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脱离群众,防止党和人民政权蜕化变质,作为极端重要的大事来抓,特别强调党的思想建设,致力于通过思想教育和整风运动不断纠正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作风,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党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号召全党同志继承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倡导艰苦创业精神,把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推动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推动全党同志坚持艰苦奋斗。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提醒全党:“我们拥有各种有利条件,定能够赶上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但是也要认识到,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艰苦奋斗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艰苦奋斗的教育”,并使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党,执政为民,使艰苦奋斗成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党和军队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今天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末,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衰落和不垮台的。
”
正因为如此,50多年来,我们党将艰苦奋斗作为重要治党思想贯穿于党的整个执政实践。
历史证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较好地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因此党能做到拒腐防变,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
四、面对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继续坚持艰苦奋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努力,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千多年来,中国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我们完全应该感到自豪,但是我们不能自满。
因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对国情有了清醒认识,居安思危才有现实的意义。
目前,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稍微富裕一点的水平;我们的小康
是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差距、中西部的差距、大城市和县城之间的差距都很大。
从城乡差距来看:过去5年中,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达到7000多元,而农民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只有3.8%,包括粮食、秸秆等实物性收入在内,2002年人均收入仅有247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
再从东西部差距来看:西部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的40%。
举个极端的例子,上海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贵州省的人均GDP还不到400美元。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还不平衡,在不少方面还比较落后,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
这一切,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可谓是“赶考仍在继续”。
如果我们只看到成绩,看不到不足,只看到优势,看不到劣势,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丢掉了宝贵的革命热情,那是非常危险的。
胡锦涛总书记这次在西柏坡指出:“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被丢的差不多了。
”这确是指出了我们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形势任务与过去大不相同,但“考试”并未结束,艰苦奋斗仍需牢记在心。
其一,“赶考”环境更加复杂。
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霸权主义仍然威胁世界和平,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和平演变的图谋,国际纷争中的不可预测因素增多,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社会环境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许多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改革和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新情况、新问题。
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艰苦奋斗,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二,“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使命无比神圣,责任更为重大,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都可能出现。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自觉地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其三,“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主体。
他们具有文化素质较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等长处,但同时缺乏对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
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所滋长。
党的队伍的重大变化表明,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持艰苦奋斗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探索解题规律即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即党的执政能力,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