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
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一、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督查、指导、考核与评价工作。
二、临床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三、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给药时间、方法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严禁在使用过程中违反配伍禁忌滥用、超过正常规定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使用。
(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率进行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 (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五、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20份处方、医嘱,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六、已确定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菌药物。
七、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菌药物,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
八、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尤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
九、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严格的指征: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使用三联或三联以上抗菌药物,必须由院长签字方可使用。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如无签字,与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十、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十一、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十二、药剂科应定期统计抗菌药物消耗量及使用类型,调整用药,以保证抗菌药物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生素合理应用检查标准
无备案表扣10分;未及时更新扣5分
2-3-2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考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内容、相关会议记录
5
无相关制度不得分,无相关内容扣3分,无会议记录扣2分
2-3-3 建立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程序。特殊感染患者临时采购,须按临时采购程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
1-1-3临床科室成立合理用药评价小组,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管理、指导工作。
抽查科室;查活动记录
10
有一个科室缺评价小组扣5分;有一个科室评价小组无活动记录扣2分;对存在的问题整改效果不明显扣1分
1-1-4抗菌药物收入占医院药品收入的比例比去年下降10%。
查阅资料
20
下降比例不足10%扣10分,不足10%,每少1个百分点再扣1分
山东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估标准
项目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检查方法
标准分
扣分标准
1 组织管理部分 100分
1-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院、科二级抗感染药物管理组织,各级管理组织职能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1-1-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医务、药学、护理、医院感染、教育、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现场考查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2-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现场考查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医院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抗生素滥用引发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抗生素使用的科室和医务人员。
三、抗生素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2. 多学科协作: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抗生素使用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
3. 防止细菌耐药性:选择及时有效的抗生素,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发生。
4. 监测疗效: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的疗效进行监测,随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5. 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用药合理性。
四、抗生素使用管理程序1.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生在开展抗生素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因素,评估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性和适宜性;同时,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 开具抗生素处方: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用药剂量和频次等必要信息,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开具处方。
3. 药师审方:抗生素处方需由药师进行审方,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 抗生素使用监测:医生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评估机制,对每位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
六、抗生素使用管理要求1.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团队,包括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多学科人员,共同制定和监督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2. 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3.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随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护士应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护士应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为加强抗生素的使用与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此制度。
1、使用抗生素必须现用现配,配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并核对皮试结果;
2、正确执行医嘱并根据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正确配制抗生素;
3、输入抗生素液体过程中,如有不良反应,护士要保留原药液,执行有关封存制度,及时送有关部门检验,及时上报护理部;
4、使用前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根据医嘱、药物性质、要求、注意事项及患者病情,调整静脉输液滴速;
5、护士严格执行抗生素给药时间,给药时间与医嘱所要求时间前后相差小于1小时;
6、术前抗生素给药时间按医嘱执行;
7、使用抗生素时,护士认真检查药物质量,有效期,是
季有沉淀、混浊、变色、变质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停止使
用。
2013.12制订。
抗生素使用审批管理制度及流程
抗生素使用审批管理制度及流程1. 临床科室提出抗生素使用申请当临床科室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填写《抗生素使用申请表》,并提交至抗生素使用审核小组进行审核。
2. 抗生素使用审核小组审核抗生素使用审核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审核小组应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对申请使用的抗生素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1)检查申请抗菌药物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2)检查申请抗菌药物的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症;(3)检查所选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是否适合所患疾病的治疗;(4)检查重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3. 抗生素使用审批经过审核小组审核同意使用抗生素后,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在《抗生素使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1)审核申请抗菌药物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2)审核申请抗菌药物的理由是否充分;(3)审核申请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
4. 抗生素医嘱开具与执行经过审批同意使用抗生素后,临床科室医生应在处方或医嘱中明确写出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信息,并由药师进行复核。
护士应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治疗。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给抗生素使用审核小组。
审核小组负责收集、分析、评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6. 抗生素使用情况监测与评价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信息化手段,如药品使用监测与评价系统,实时掌握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总之《抗生素使用审批管理制度及流程》旨在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各相关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使用审批管理制度及流程(1)一、总则1. 为了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防止抗生素滥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抗生素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各临床科室:为了规范目前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现象,更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并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我院特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现下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
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
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为此,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特制定《祁东县妇幼保健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望各临床科室、药剂科严格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应用抗生素;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任意采用抗生素;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2.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或发现后)首先采取标本送检,然后根据病情估计可能的感染菌,试用一至三种抗生素。
分离出病原菌并且测定其药敏或联合药敏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品种选择一类为主,总体品种不得超过三种);3.结合临床诊断、感染轻重、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药物副作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药物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抗生素;4.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停药过早而引起复发;5.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耳、肾毒性,严格控制用量及其疗程,对于儿童尤加谨慎。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等),提倡不用。
若应用,品种不得超过二种,并且以一类为主。
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在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肝、肾毒性;8.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使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9.静脉滴注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10.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以防止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无关作用,副作用的发生。
抗菌素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抗菌素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在当今医疗环境中,抗菌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关
键作用。
然而,不当使用抗菌素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的加剧,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严格的抗菌素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1. 抗菌素使用规范
•医院制定抗菌素使用指南,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使用频率等方面的规定。
•严格执行医院内部的抗菌素使用流程,确保医生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抗菌素。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病原体类型等情况合理选择抗菌素种类及疗程。
•鼓励使用抗菌素的时候,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
2. 抗菌素管理制度
•医院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内抗菌素使用的政策和标准。
•设立抗菌素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医生开具抗菌素处方进行审查及反馈。
•提供抗菌素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素的正确使用认识。
•设置抗菌素库房,保障药品存储和使用的质量。
3. 抗菌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应当遵循医嘱使用抗菌素,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未经医生评估,患者不得私自购买或服用抗菌素。
•完成全程治疗,不得在症状缓解后擅自停药。
•抗菌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通过建立严格的抗菌素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能够有效降低抗菌素滥
用和耐药性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并加强对抗菌素的规范使用管理,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
医院抗生素三级管理制度
一、引言为加强医院抗生素管理,确保抗生素合理、安全、有效使用,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根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实施。
2. 药剂科负责抗菌药物采购、储存、调剂、供应等工作,并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负责抗菌药物使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3. 临床科室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三、管理制度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将抗菌药物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二线药物,科主任以上人员处方权限为三线药物。
(2)一线药物主要用于常见细菌感染的治疗;二线药物主要用于一线药物疗效不佳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的治疗;三线药物主要用于罕见病原体感染或严重并发症的治疗。
2. 抗菌药物采购和使用管理(1)抗菌药物采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药品质量。
(2)抗菌药物使用前,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根据临床指南和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医师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不得越权使用。
3. 抗菌药物监测与评估(1)医院设立抗菌药物监测中心,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分析和反馈。
(2)定期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进行整改。
(3)对特殊病例,如需使用医院未确定的抗菌药物,需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 抗菌药物培训与宣传(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
(2)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普及抗菌药物知识,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四、监督检查1. 医院定期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抗生素药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抗生素药品的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储存、供应抗生素药品的部门及个人。
三、管理职责1. 医院药剂科负责全院抗生素药品的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工作。
2. 临床科室负责合理使用抗生素药品,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范。
3. 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评估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情况。
四、采购管理1. 抗生素药品的采购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确保药品质量。
2. 采购前,药剂科应充分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3. 采购员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执行,不得擅自采购。
4. 采购的抗生素药品应具有合法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并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五、储存管理1. 抗生素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剂科应设立专用仓库,实行分区储存,分类管理。
3. 抗生素药品应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4. 抗生素药品应定期检查库存,确保库存量合理。
六、供应管理1. 抗生素药品的供应应遵循“先产先出、先进先出”的原则。
2. 药剂科应根据临床科室的需求,及时供应抗生素药品。
3. 供应抗生素药品时,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4. 供应抗生素药品时,应确保药品质量。
七、使用管理1. 临床科室在使用抗生素药品时,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药品。
3. 临床护士应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执行抗生素药品的给药。
4. 临床科室应定期对使用抗生素药品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八、监督检查1. 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对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药剂科负责对采购、储存、供应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抗生素使用制度》
《抗生素使用制度》为规范、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沁源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1、各级医师应熟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各种理论和知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
在临床确定适应证的基础上,要尽量贯彻先送培养标本作药敏试验,后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2、各级医师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可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病毒感染。
一般不使用抗菌素。
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如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时应有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
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上能用窄谱药物,就不用广谱药物,能用价廉药物,就不用昂贵药物,能用一种药物,就不联合用药。
3、无论医院感染还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当经验治疗用药72小时,临床治疗有效时,不管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何,都应坚持用原有方案治疗,直至治愈或用药至2周。
4、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一般不应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
5、各级医师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以及患者的生理特点(如高龄、q',/l、孕产妇等)、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损害、过敏体质等)、感染部位等具体情况制定经验性给药方案(包括种类、剂型、剂量、途径、间隔时间、配伍等),如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则调整为个体化给药方案。
更换抗菌药物要慎重,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三天以上无效时方可考虑。
i-q 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存在菌群失衡情况。
6、对于严重、特殊的感染病人,应及时外送标本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院外会诊,必要时将病人转院治疗。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范本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范本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遍性增加,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为一份:一、调查研究阶段在制定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前,需要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包括当前抗生素使用情况、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态度、耐药性监测情况等。
通过调查研究为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制度的建立与修订1. 机构领导成员应明确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建立相关制度。
2. 制定抗生素使用策略,包括临床指南、用药原则、抗生素选择和使用原则等。
3. 制定抗生素使用监测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和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
4. 建立抗生素使用宣教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医师处方管理1. 严格执行抗生素开具规范,按照药物使用指南和临床指南的规定使用抗生素。
2. 医师要求在患者病历中明确注明抗生素使用的原因、用药时间和剂量等相关信息。
3.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超量使用抗生素的医师,要及时进行沟通和纠正。
四、护士用药管理1. 护士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反馈患者的用药反应和效果。
2. 对于静脉给药的抗生素,护士应密切监测用药速度和用量,避免药物浪费和滥用。
五、药师的药物管理1. 药师在药品审核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抗生素的开具情况,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 药师要定期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抗生素使用的专业水平。
六、患者教育管理1. 医院应参考临床指南,向患者提供关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知识,包括用药方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
2. 医院可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式,引导患者科学用药。
七、监测评估与质量控制1. 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评估制度,定期进行用药效果和质量的评估。
2. 对于抗生素使用超标、超量的情况,要进行督促和整改。
抗生素使用PDCA
抗生素使用PDCAPDCA是一种管理方法,由四个步骤组成: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
在抗生素的使用中,PDCA可用于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计划,确保执行符合计划,检查使用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1. 计划(Plan):在制定抗生素使用计划时,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有关患者的信息,例如患者的病情、诊断、抗生素敏感性等。
基于这些信息,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确定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
此外,还应制定预防措施,例如对高危患者实施抗生素预防,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2.执行(Do):在执行计划时,医生应确保正确且适当地使用抗生素。
这包括正确地编写和执行抗生素处方,并确保患者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
此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用量或更换药物。
3.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评估抗生素使用效果的关键。
医生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估,以判断抗生素的疗效。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可能需要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4. 行动(Act):基于检查阶段的分析结果,医生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可能包括调整抗生素的剂量、更换药物、延长或缩短用药时间,以及加强抗生素预防措施。
此外,还应将所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在以后的抗生素使用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PDCA可有效地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它通过不断的循环和反馈,使医生能够实时评估和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外,PDCA还可以帮助医院或医疗机构制定和更新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并减少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然而,PDCA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以收集和分析抗生素使用的数据,并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估结果。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控细菌耐药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原则一、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病原菌类型等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类。
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包括:科学合理用药、精准用药、足量用药、规范用药。
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守医嘱,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进行服用,不得擅自减少或增加药量。
第三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经过医师开具处方,患者在药房购药时需出示有效处方。
二、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慎重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格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三、医院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做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督管理,防止非法销售抗菌药物。
第四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检查一、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检查,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三、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生产的抗菌药物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一、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抗菌药物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水平。
三、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社会广泛的认知度。
第六章应急响应和处置一、发生抗菌药物过敏反应、药品误服等应急情况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急救和救治。
二、当医疗机构出现抗菌药物滥用和其他违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处罚规定一、对违反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责令整改、罚款等。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科室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合理使用:按照抗生素的品种、病原学、临床症状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和用药原则。
2. 个体化使用: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考虑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使用方式。
3. 有针对性地使用:根据病原学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4. 避免过度使用: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
第四章抗生素使用管理流程1. 抗生素选择:根据病情和病原学分析结果,医师应当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不得随意更换或增减抗生素种类。
2. 抗生素处方:医师在开具抗生素处方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合理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不得滥用抗生素。
3. 抗生素使用监测: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院质控部门应当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建立抗生素使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第五章抗生素使用的禁忌1. 未经有效证实的抗生素过敏史者禁止使用同一类抗生素。
2. 妊娠期妇女、哺乳中的母亲和婴幼儿禁止滥用抗生素。
3.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骨髓抑制性疾病者禁止使用对肝肾和骨髓损害较大的抗生素。
4. 未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敏感性测试的情况下禁止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第六章抗生素耐药监测1. 医院应当建立抗生素耐药监测制度,定期对临床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疗效和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二、研究目的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制定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抗生素的疗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第二章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的概述一、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合理使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合适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3. 适当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确定合理的疗程长度,避免抗生素治疗时间过长或过短。
4. 防范耐药性: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二、抗生素使用的监管1. 设立专门委员会: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委员会,负责制定抗生素使用制度,监督和指导医院抗生素的使用。
2. 建立档案记录:医院建立抗生素使用档案记录,对每位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进行记录和审查,保证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3. 定期评估:医院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制度的实施一、临床应用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敏感性,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 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3. 抗生素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防止过量使用抗生素。
4. 不良反应监测:对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定期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并调整用药方案。
二、药师参与1. 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委员会由多学科组成,如感染科、药学科、微生物科等。
药学师在抗生素使用委员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药品使用查对
一、抗生素的给药查对制度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当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十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批号、阳性结果。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一次性医用材料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无异物,包装有无损坏、漏气。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若患者抗生素过敏,要及时告知医生,在病人的床头卡、手腕带、病例本、床尾巡视单及护士交接班留言版上注明。
6、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7、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二、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及特殊药物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双人床旁核对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人是高级责任护士。
2、责任护士必须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物、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对医嘱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核对者必须在执行单上写明日期、时间、签名。
4、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剂量,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培、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或者絮状物,不符合要求或者标签不清者,不可使用。
5、摆药后必须经双人查对方可执行。
6、用药时严格床旁交接,静脉给药者,床旁挂“血管活性药物”或者“防外渗”等警示标志。
7、高浓度的血管活性药物禁止从外周静脉给药输入,化疗药物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
8、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
三、发放口服药物查对制度1、对口服药的查对应有原来的一次增加到多次,各班护士在发药前要对已摆好的药物进行查对,同时对已发过的口服药进行核查,做到微机—医嘱单—服药本三项核对。
医院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药事委员会全面负责抗生素管理,业务院长(或分管院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由药剂科全面负责日常工作。
2.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负责,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反馈。
三、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1. 将常用抗生素划分为一、二、三线,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处方三线药物。
2. 严格执行抗生素处方权限,未经授权不得开具处方。
四、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管理办法,根据病情、药敏试验结果、患者体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2. 优先选用一线药物,尽量避免使用二线、三线药物。
3. 避免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防止过度使用。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等工作,确保抗生素质量。
2. 医院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4. 医院医务部门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六、抗生素耐药性监测1. 检验科负责全院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体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
2. 定期总结、分析监测结果,向药事委员会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 加强院内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1. 医院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抗生素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确保抗生素合理应用。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三、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 根据患者病情、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药物抗菌谱、抗菌作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3. 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单药不联合、能短疗程不长期”的原则。
4.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5.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行为。
四、抗生素使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供应。
2. 医务人员应具备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规定程序开具抗生素处方。
3. 门诊、急诊、住院等科室应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定,对病情进行评估后,方可开具抗生素处方。
4. 住院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5. 医师应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6.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执行抗生素给药,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五、抗生素使用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抗生素使用情况。
2. 定期对临床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4.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
抗生素使用调查报告
抗生素使用调查报告抗生素使用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抗生素使用调查。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人群,旨在了解他们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方式。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首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受访者对抗生素有一定的了解,其中70%的人知道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只有30%的人知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这说明虽然人们对抗生素有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
因此,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我们发现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与年龄和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年轻人和职业人群更倾向于频繁使用抗生素,而老年人和学生群体使用较少。
这可能与年轻人和职业人群的生活节奏较快,容易忽视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关。
然而,频繁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时慎重考虑,并避免滥用。
此外,我们的调查还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式。
有近40%的受访者在感冒、发烧等症状出现时会自行购买抗生素使用,而不是先就医咨询。
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准确判断病因,还可能导致抗生素的滥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受访者在使用抗生素时不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疗程,这同样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因此,我们呼吁公众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按照规定的疗程完成治疗。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地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
城市地区的抗生素使用率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有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抗生素管理制度
抗生素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抗生素的管理,规范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抗生素管理制度。
3.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药学部门,负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技术指导。
4.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负责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感染控制工作。
四、管理措施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生素采购、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安全。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不同疾病和情况的抗生素使用指征、剂量、疗程等。
4.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能力。
5.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抗生素使用指导,提高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和能力。
五、使用规范1.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 医务人员应当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按照规定的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使用抗生素。
3. 医务人员应当尽量避免联合使用抗生素,确需联合使用的,应当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
4. 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评估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六、监督与检查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抗生素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对违规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抗生素使用情况,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法律责任1. 医疗机构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会同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和咨询,使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
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使用量及类型,按规定对某
些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4、检验科和药委会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向临
床医护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临床科室根据公布的最新药物信息,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选用。
5、临床医师应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接
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感染部位合理选用药物。
6、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选用毒副作用
小的抗感染药物,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对其的依赖性。
7、严格掌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
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地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一般情况不因
预防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
9、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预防和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10、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
求,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1、医院感染管理部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
测和耐药菌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