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通过Excel 2003 和SPSS13.0 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船山区2006-201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89例,确诊735例,排除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86/10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北固、南强、仁里共发病522例,发病率为21.75/10万,占71.02%;农村共发病213例,发病率为11.83/10万,占28.98%,城市地区发病高于农村地区。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3—7 月的春夏季,占全年总发病数的86.67%;学龄前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92.38%病例的年龄<10岁,职业分布多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占86.26%;在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32.11%,接种1剂次的占6.26%,接种2剂次及以上的占7.21%,免疫史不详的占54.42%;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2006年有1起暴发疫情,发病14例。结论2006-2011年船山区麻疹发病人群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发病模式,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绝大多数,应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MV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保证在人群中形成针对麻疹的免疫屏障。
麻疹( measlcs)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我国以6 个月至5 岁幼儿高发; 冬春季多见,全年均可发病。麻疹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第3个可能被消除的传染病[1] , 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为了解遂宁市船山区麻疹流行特征,掌握麻疹的流行规律,抓住重点防控人群,为科学的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实现2012 年消除麻疹的目标,现将船山区2006—2011年麻疹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个案资料来源于麻疹病例个案流行病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船山区统计局。1.2 检测方法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
1.3 病例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方案(试行)》规定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按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及不同地区特征分组,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
方法对船山区2006—2011 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通过Excel 2003 和SPSS 13.0 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报告船山区2006-201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89例,确诊735例,排除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86/10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其中实验室确诊203例,占27.62%;临床诊断518例,占70.48%;疑似14例,占1.90%,见图1。
2.2.5 免疫史在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32.11%,有明确免疫史的占1
3.47%(接种1剂次的占6.26%,接种2剂次及以上的占7.21%),免疫史不详的占5
4.42%,见图6。
图6 船山区2006-2011年麻疹病例免疫史分布
2.2.6 流行形式2006-2011年船山区麻疹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但2006年有1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14例。
3 讨论
3.1发病情况2006-2011年船山区麻疹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但2006年有1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14例。船山区2006年麻疹发病率最高,年平均发病率为90.38/10万,在实行《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后,2006-04采取麻疹多个年龄组强化免疫等措施,逐年下降,但是2011年又升高,年平均发病率1.3/10万,这离国家要求的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年平均发病率<1/100万)[1],也给麻疹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船山区的麻疹接种率一直较高,MV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95%[2],但仍未达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水平,这可能与疫苗的有效储存、冷链运输、规范注射等有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在做好常规免疫、初始强化免疫、后续加强免疫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疫苗的储存、冷链运输、注射工作,使之真正达到规范接种、有效预防的目的[3]。
3.2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发病模式2006-2011年麻疹发病主要以小年龄为主,其中<10岁病例占92.38%。麻疹病例的年龄构成不但反映了当地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免疫状况,也反映了该地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同时也提示该地麻疹的发病水平和传播强度[2]。针对船山区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现状,建议在育龄妇女中推广麻疹疫苗接种,通过提高母传抗体水平保护初免前小月龄儿童[4]。
3.3季节性明显,春夏季高发发病季节高峰在3-7月,占全年总发病数的86.67%。这与有
关报道的一致,发病高峰后移,形成明显的春夏季发病高峰[5]。通常认为,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但是随着疫苗时代的到来,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及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不断提高,使麻疹流行的季节高峰发生变化,出现流行高峰的后移。职业分布多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占86.26%。因此应在每年春季前做好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同时与学校一起做好每年9月份的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于无预防接种证,未完成2剂次接种工作麻疹接种儿童及时开展补种,提高适龄儿童2剂次麻疹接种率,预防幼儿园、学校等集体机构的麻疹爆发[6]。
3.4地区分布城区和城乡结合的北固、南强、仁里共发病522例,发病率为21.75/10万,占71.02%,农村共发病213例,发病率为11.83/10万,占28.98%。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易造成免疫空白,同时由于居住拥挤,卫生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对麻疹发病率的影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仍是今后我区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将流动人口纳入属地管理,加强与医院产科、公安、计生、村( 居) 委等多部门的联系,准确掌握出生儿童数及流动儿童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档案,对0 ~7 岁( 常住3 个月及以上) 非本地儿童,均建卡补证,并录入全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联合管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