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 咬文嚼字
十大差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十大差错,以下是2022年的十大差错:
1. “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
2. “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3. 有的媒体将“匍匐前进”说成“葡匐前进”。
4. “二〇二二”误为“二零二二”。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奏”误为“协作”。
6. 蔡某的量刑建议,误为“法院对蔡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7.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的“以水二升渍”,错把中药经方的古代煎制表述改为了西药胶囊制剂的制法。
8. 把全军战略支柱打实的“打实”的“实”,均写成“时”。
9. “赓续”误为“庚续”。
10. 有的媒体将“心宽体胖”说成“心宽体胖(pá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章和资料获取完整版。
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
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以下是2022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及其解析:
1. “原年人”改为“元年来人”。
2. “引以为戒”误为“引以为鉴”。
3. “连花清瘟胶囊”误为“莲花清瘟胶囊”。
4. “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
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误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6. “终止”误为“中止”。
7. “二三其意”写成“二三其德”,“发扬”误为“发杨”。
8. “通货膨胀”写成“通货彭胀”,“泄洪”误为“泻洪”。
9. “核酸阳性”误为“核赛阳性”,“德尔塔毒株”写成“德尔塔毒株”,“抗原检测”误为“染原检测”。
10. “针鼹”误为“针眼”,“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说成“长江三角洲一
体化示范区”,“蒋介石故居”说成“蒋介石故园”。
以上差错都是媒体和出版物中常见的,如果您在写作或编辑时犯下这些错误,可以查阅字典或咨询语文老师进行修正。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
“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
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你都用对了吗?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你都用对了吗?近几年,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甚至在接受了多年的专业教育之后,仍然很难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不出现差错,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例外。
因此,《咬文嚼字》编辑部就预计,2022年将会出现十大最常见的中文语言差错,其中将包括:1.语错误:在许多人的语言使用中,频繁使用的成语,会很容易受到异化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反复惊叹”、“古语现象”等等这种错误。
2. 习语错误:考虑到中文习惯用法语言的多样性,有时候会受到“混淆”、“弄反”等习惯用法的影响,从而产生习语错误。
3.语语言转换:由于口语的特殊性,有时候会出现口语方言的混合,从而发生语言转换,产生句子不通的情况。
4.法不当:在文字的书写上,常常会出现疏忽或者自由发挥的情况,比如误写汉字,使用不恰当的字体等等。
5.写错误:在今天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拼写错误仍然非常常见,比如把“深度”写成“深矿”,把“综合”写成“综吉”等等。
6. 不合乎规则的标点:标点符号是文字书写的重要部分,然而,对于中文的传统标点使用规则,很多人并不熟悉,因此会有不规范的标点使用,或者在不适当的地方使用标点等等。
7.意模糊:有时候,语言的表达可能会非常模糊,不易理解,从而使得语意模糊,让读者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8.余性:有时,文字表达会非常冗长,比如在一个小句子中使用了很多副词,这些冗余性的文字并不利于文章的连贯性。
9.法错误:语法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基础,如果语法不恰当,不仅会影响文章的流畅程度,同时也会降低文章的理解性。
10.音差错:尤其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外国语音的影响,从而导致读音的差错,比如“这是一个兔子”,有些人会说成“这是一根兔子”。
以上是《咬文嚼字》编辑部预计2022年将会出现十大最常见的中文语言差错,有了以上这些预计,我们就可以加强自己的语言素养,减少这些常见的中文语言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第一,拼写错误:拼写不规范,大小写混用,字母缺省等;
第二,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不正确,从句未隔开,位置错误,说话人
口语化,句子没有完整表达意思,重复句式;
第三,句子无逻辑:句子结构不清,前后矛盾,构思不精,句法混乱;
第四,术语搭配错误:搭配词语和句子搭配不当,习惯用法不得当,
词义偏差;
第五,标点使用不规范:“,”、“。
”、“!”等使用不当,漏写
及多写等;
第六,语意不精准:没有使用相应的词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意思
的转换不合理;
第七,重复使用词语:重复使用同一个或几个词语使得句子变得索然
无味;
第八,滥用俗语及简称:使用过多的口头语,成语及简称;
第九,倒装不当:倒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第十,口语习惯使用:口头语使用不当,地道表达缺失,口语习惯难
以识别。
作文材料-《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精品
《字斟句酌》宣布10 大语文差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世界贵宾。
但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è误读成了è。
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常常读错的字。
社会热词中简单犯错的是三聚氰胺。
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冷僻词汇三聚氰胺快速人人皆知。
氰胺应读ín’àn,但国人广泛将其误读为ī’ā。
今年高考,很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当是震惊。
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
憾为心旁,意思是心出缺失。
二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导中简单混杂的词是:狙击/阻击。
年终全世界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屡次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
狙击是攻击性的袭击,阻击才是防守性的阵地战。
旅行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旧居的说明牌,却常常将故乡误写为故裏。
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关。
社会机构称呼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余机构。
营利是指主观上牟取收益,盈余是指客观上获取收益。
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样的。
第一版物上简单用错的词是:时期,按时期,我参加了一次考试。
时期不可以独自放在句首使用,应当写成此间。
第一版物上简单混杂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瞠乎其后。
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
一些有名作家的笔下,居然也会出现只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作一谈。
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瞄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最近几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每每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
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再三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
索隐是指钩沉索隐,研究故事背后的事实。
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
二者堪称风马牛不相及。
《字斟句酌》部负责人郝明鉴还表示,年,该杂志将集中精力,对《士兵突击》、《五星大饭馆》等一批高收视率优异电视剧的字幕进行纠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首先,我想指出,“咬文嚼字”一词本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追求文字的准确和精细,有时候过分追求字句的准确而显得矫揉造作。
而“十大语文差错”则是指在语文学习和应用中常见的错误。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语文错误:
1. 语病,包括虚词、多词、漏词、重复、词语搭配不当、成语用错等。
2. 词语使用错误,例如“麻木不仁”误写成“麻木不认”。
3. 语序不当,句子结构混乱,造成表达不清晰。
4. 标点符号错误,包括错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5.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误用、语态错误等。
6. 用词不当,例如“脱颖而出”误写成“脱颖而进”。
7. 拼写错误,常见的错别字和生僻字的错误使用。
8. 语气不当,表达过于生硬或者过于随意,不符合语境。
9. 修辞错误,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当。
10. 缺乏逻辑性,表达的内容缺乏逻辑性,不易理解。
这些都是在语文学习和应用中常见的错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语文学习,避免犯这些错误。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2006-2013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06-2013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一、央视比赛节目中的出题错误:“鸡(土从)菌”(由于无法输入该字,暂用“土从”括注,下同,望谅解)误为“鸡枞菌”。
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īcōngjūn,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
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从)菌”,“(土从)”应读“zōng”。
鸡(土从)菌,食用菌的一种,由于生长在泥土中,所以字从“土”。
味美如鸡,俗称“鸡”。
后来为表示生物类别写成了“鸡(土从)菌”。
“枞”有两读。
读“cōng”,木名,冷杉;读“zōng”,地名用字,安徽省有“枞阳县”。
二者都与食用菌无关。
二、浙江高考作文命题中的知识差错:“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浙江省2013年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里有一句名言:“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
”试题把说这句名言的“英国作家戈尔丁”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知悉这一情况后,迅即召开高考情况通报会,承认了这一差错,并向全体考生道歉。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的小说家、诗人,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三、“王立军叛逃”案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服法”误为“伏法”。
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有媒体在报道中说:“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
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
“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是一种客观事实;“服法”指犯人服从判决,是一种主观态度。
四、“棱镜门”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泄密”误为“泄秘”。
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泄密”是一个高频用词,但多家媒体把“泄密”误为“泄秘”。
“秘”和“密”都有秘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秘”强调内容隐蔽,客观上不为人所知,如“秘方”“秘史”“揭秘”等;“密”强调隐蔽内容,主观上不让人知道,如“密谈”“机密”“泄密”等。
《咬文嚼字》每年的十大语文错误
《咬文嚼字》每年十大语文错误2006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10.“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2007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家父”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属于谦辞。
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中曾出现此类错误。
2.“无间道”是常用错的佛教词语。
随着电影《无间道》的问世,原本冷僻的“无间道”频频见诸报纸标题,用来表示失败、痛苦或者灾难。
不过,佛教当中“无间道”只是信徒修炼的第二个阶段,并无磨难的含义。
“无间地狱”或者“阿鼻地狱”,才对应着“永受痛苦、无有间断”的处境。
3.“戴上紧箍咒”,这是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
紧箍咒只能念,不能戴。
4.将代表中国的“九州”,错写成了“九洲”。
“州”是行政区划名称,而“洲”的意思是水中陆地。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字斟句酌》宣布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字斟句酌》昨宣布“20年十大语文差错”:自2006年以来,《字斟句酌》编写部都会在年末宣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首当年的热门事件。
昨天,《字斟句酌》编写部宣布的“20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了常读错的字“酵”,也有媒体常会搞混的“酒驾”和“醉驾”,还有明星们常常犯的错,比方大S 误用的“贱内”等。
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字(应读xuān),因其平时适用性不高最后躲过了“十大”榜单,《字斟句酌》总编郝铭鉴开玩笑说,“人家还要拍第二季,就不泼冷水了。
”一堂“语文公然课”在郝铭鉴看来,每年评比“十大语文差错”就是给全民上一堂语文公然课,看看哪些字用错了、念错了。
关于造成各种“语文差错”层见迭出的原由,在《字斟句酌》总编郝铭鉴看来,这跟现代人的语言态度相关,“主要表此刻4个方面,好多人的语言态度庸俗,音禁止、形不辨、意不究、典不检;对待语言,好多人感觉兴趣至上;传统文化缺失;以及规范意识淡泊。
”今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一、在讨论新闻事件时,常常用到“发酵”一词,比方“垂钓岛争端再次发酵”。
“发酵”的“酵”常常误读成xiào。
郝铭鉴昨天介绍说,自1985年公布《一般话异读词审音表》后,“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但几十年来,该字再三被念错。
二、在报导黄岩岛事件时,媒体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
昨年日本大地震时,曾把日当地名“新潟”误为“新泻”;今年又把“潟湖”误为“泻湖”。
“潟”音xì,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
黄岩岛的潟湖,属于后一种状况。
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致使误读误用。
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必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修长的茎;“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
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6日公布了2012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一、容易被写错的汉字数字:“二〇一二年”经常被误为“二零一二年”。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两者不能混用,涉及编号时应该写作“〇”,用作计量时该写成“零”。
二、容易被写错的书名是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蒜薹是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
而“苔”则是苔藓植物。
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三、容易纠缠不清的法律词语是:“酒驾”和“醉驾”。
人们常常把“酒驾”误为“醉驾”。
“酒驾”是酒后驾驶,指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
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四、经常被写错的引语是“兄弟阋于墙”。
今年中日钓鱼岛之争发生后,网民纷纷引用古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情势,但不少网文都写成了“兄弟隙于墙”。
这句古语出自《诗经》,一般用于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
“阋”音xì,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
五、容易被滥用的网络词语是“某某哥”。
“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原本含有亲热调侃的味道,眼下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
例如,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有媒体就将其称为“爆头哥”,化残忍为一笑,显得很不得体。
六、新闻报道中容易读错的词是“发酵”。
“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例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
“酵”字历史上有两种读音“jiào”和“xiào”,现在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jiào。
七、法制新闻报道常被混淆的是“囹圄”和“囫囵”。
词形相近所致。
今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就表示儿子“目前身陷囫囵”。
咬文嚼字2022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十大语文差错
一年一度发布的咬文嚼字发布了的十大语文差错,内容涵盖有社会的
热点事件以及新闻报道等内容中的语文差错。
下面就是来自的咬文嚼字的
十大语文差错。
来看看吧。
1、口角
2、鸿鹄
3、青睐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有媒体称外国企业“青睐”中
国营商环境,实际应为“青睐”。
4、捅娄子
5、不知所终
6、争夺冠亚军
7、反戈一击
8、寂寂无名
9、360度大转弯
10、惠赠
社交用词错误,惠赠是指对方有恩于自己。
有人送书写上“惠赠
×××”的题词,某店铺开张,有“惠赠礼品”等告示,可改为“敬赠”。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
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者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对提案的提出、审查、办理、监督等有详细规定。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住”与“驻”都有停留的意思;但是“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
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许多媒体在宣传报道这一新政时,提出了“单独二胎”的说法。
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简称“单独”没有问题,但把“两个孩子”简称为“二胎”,是不准确的。
“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
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
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2019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
际,即彼此之间。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一、引言《咬文嚼字》是一档备受关注的语文节目,每年都会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
语文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基础,正确的语法和用词对于沟通和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进行评估,并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评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1.错别字《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中,错别字是其中一个常见问题。
错别字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内容表达的准确性。
比如“气愤”与“欺负”、“免费”与“没收”等。
这些常见的错别字不仅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也降低了文章的专业性和信誉度。
2.词语搭配不当另外,词语搭配不当也是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一大问题。
比如“心血来潮”应该是用来形容突发奇想,而不是用来形容动物的新陈代谢。
类似的词语搭配错误让文章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也影响了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语法错误除了错别字和词语搭配不当,语法错误也是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重要问题之一。
比如“不能带有任何编辑、修改、增减”,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不能带有任何编辑、修改或增减”。
语法错误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在不同的语境下,标点符号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句号用在疑问句后面、逗号的使用不当等问题,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5.歧义表达歧义表达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有时候文章中的表达会存在歧义,让读者产生误解。
比如“我不爱你这个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不是爱你这个人”,但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是”,就让句子的意思发生了负向的转变。
三、总结语文错误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无论是错别字、词语搭配不当、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还是歧义表达,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需要重视语文的学习和规范,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语文写手,我深刻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和良好表达对于文章的影响。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语文是中国人每天所必须面对的一门学科,虽然有许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文,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一些语文学习上的误区和错误。
下面,就来一一介绍语文学习中的“十大错误”。
一、妄图凭借死记硬背来掌握文言文。
文言文的学习不可能凭借死记硬背来掌握,要正确理解文言文,需要经过一定步骤的思考,以及运用一些语言、文学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够搞定的。
二、养成拼音读诗的坏习惯。
有些学生容易把汉语拼音用来读诗,这是一种坏习惯,读诗应该把重点放在把字词及句子读出真正的语义和实际意义上,而不是节奏和单音节的表达上。
三、孤注一掷,与考题无关。
有些学生在练习语文题时,往往考虑与考题无关的事情,例如同学之间的友谊等,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正确地解决语文题目上。
四、把篇章视为字句。
有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上,忽略了篇章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五、孤立学习偏读熟读。
有些学生只把重点放在新课文上,而忽视了历年来旧课文的学习,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新课文时,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不能够正确地理解新课文的含义。
六、把翻译当做语文学习的一切。
有的学生以为学习语文只需要翻译,把翻译当做是一切,然而实际上,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联想、分析,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翻译上。
七、不能正确运用语法。
有些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知识,但是在语文写作时,却不能正确地运用语法,但是没有一定的语法功底,语文写作也是无从谈起的。
八、不注重拼音和声调。
拼音和声调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忽视了拼音和声调的学习,只是把重点放在字词的掌握上,这样就无法正确地朗读课文。
九、缺乏反思意识。
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缺乏反思意识,他们更倾向于新旧资料的记忆、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理解、合理应用所学知识,导致最终对语文学习的结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十、不重视演讲能力。
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演讲能力的提升,只把重点放在练习试题上,而不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很难把学到的知识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展示出来。
《咬文嚼字》公布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18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2018年12月27日21:10新华网我要评论(126)字号:T|T新华网上海12月27日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7日公布了201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8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8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8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2018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M,“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M,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在中国,咬文嚼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咬文嚼字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很多人在掌握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会犯一些典型的错误。
下面就来谈谈这十大典型的咬文嚼字语文错误。
第一,把同音词搞混淆。
在学习咬文嚼字的时候,有些同音词是容易混淆的,比如“道”和“刀”,“西”和“禧”,“任”和“认”等。
同音词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它们搞混淆了,会出现意思完全不同的句子,这样就会影响咬文嚼字的效果。
第二,将轻声混淆。
有些字的读音可以分轻重声,熟悉汉语语音的人都知道,轻重音是有不同的意义的,比如“明”和“名”,“青”和“情”,“浓”和“农”,“头”和“投”等。
所以,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把握轻重声,避免将轻声混淆。
第三,不能准确拼写字词。
有些字发音相近,但是拼写却完全不同,比如“路”和“陆”,“苗”和“庙”,“简”和“笺”,“死”和“思”等。
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不能将它们拼写混淆。
第四,不恰当地使用偏旁拼写字词。
有些字的偏旁虽然相近,但是意思可能却完全不同,比如“往”和“望”,“民”和“敏”,“常”和“尝”,“求”和“球”等。
要想学好咬文嚼字,就要恰当地使用偏旁来拼写字词,不能将它们拼写混淆。
第五,不能准确地识别同拼字。
有些字可以用同样的拼写来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江”可以表示“江河”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姓氏的意思;“虫”可以表示“昆虫”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毒虫”的意思。
在学习咬文嚼字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地识别这些同拼字,不能将它们混淆起来。
第六,没有准确地把握汉字的词语词义。
汉字不仅仅可以表示某个词语的意思,它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义,需要人们准确地把握它们的词义,比如“活”可以表示“活动”,也可以表示“活泼”的意思;“气”可以表示“气体”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气势”的意思。
因此,在学习咬文嚼字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汉字的词义,以免造成误解。
第七,没有正确理解汉字的蕴涵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1、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奂”的意思是众多。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书”(书)或“画”(画)。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8、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
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这一差错在2010年出现频率较高。
10、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使用。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
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
“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
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
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
“位”也不应用于自称。
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
汉代,人们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
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
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
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
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
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
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
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帖”和“贴”。
帖,音tiě,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
贴,音tiē,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
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周期律。
这个词经常被误写为“兴亡周期率”。
“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
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
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
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
“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今年高考,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
“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
“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
两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
2008年末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频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
“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故里”误写为“故裏”。
“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
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
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
“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
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
一些著名作家的笔下,竟然也会出现“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
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近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
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
“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
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
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家父”、“无间道”、“戴上紧箍咒”、“九洲”、“娈童”、“海上升明月”、“碳烧咖啡”、“吋”、“权力”/“权利”、“唇枪舌战”比如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这个差错最典型的案例是朱军在《艺术人生》中的那次主持节目出错,其实许多文化名人的文章中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随着电影《无间道》迅速走红的佛教词语“无间道”。
现在诸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的用法比比皆是。
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来,“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
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
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报章上常见的搭配错误还有:“戴上紧箍咒”。
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另外,地名中特别容易混淆的字:州/洲。
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
“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洲”来加以区别。
“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比如:娈童。
“娈童”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其实“娈”是形容词,指“美好的样子”,而在“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等新闻中,“娈”字一律被误解为了“侵犯、猥亵”等动词含义。
还有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
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
“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
“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
如:“52吋液晶电视”。
“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
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
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还有,权力/权利;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剑”误为“唇枪舌战”。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咬文嚼字》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100例1.哀(唉)声叹气2.按(安)装3.金壁(碧)辉煌4.针贬(砭)5.惨(残)忍6.璀灿(璨)7.检察(查)作业 8.为人所不耻(齿) 9.一愁(筹)莫展10.精萃(粹) 11.看的(得)上眼 12.提心掉(吊)胆13.迭(跌)宕起伏 14.重迭(叠) 15.渡(度)假村16.防犯(范) 17.防(妨)碍 18.入不付(敷)出19.扶(抚)慰 20.一幅(副)对联 21.重蹈复(覆)辙22.竹杆(竿) 23.卑恭(躬)屈膝 24.鬼斧神功(工)25.勾(沟)通信息 26.悬梁刺骨(股) 27.全神灌(贯)注28.贵(桂)冠 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31.挖墙角(脚) 32.不径(胫)而走 33.巨(剧)烈34.中恳(肯) 35.馈(匮)乏 36.兰(蓝)天37.泛烂(滥)成灾 38.发楞(愣) 39.变本加利(厉)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 42.权利(力)斗争43.厉(利)害关系 44.姐妹俩(两)个 45.了(瞭)望46.假期邻(临)近 47.另(零)乱 48.年令(龄)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 51.揭开迷(谜)底52.神密(秘) 53.观摹(摩) 54.磨(摩)肩接踵55.买那(哪)个好呢 56.批(披)露 57.水蒸汽(气)58.欠(歉)收 59.亲(青)睐 60.一肚子委曲(屈)61.鸦鹊(雀)无声 62.冰雪熔(融)化 63.水乳交溶(融)64.垂头伤(丧)气 65.善(擅)自处理 66.伸(申)请67.出身(生)在晚上 68.寻物启示(事) 69.受(授)予奖状70.金榜提(题)名 71.品位(味)老师的话 72.情况相象(像)73.肖(萧)条 74.歪风斜(邪)气 75.模形(型)76.反醒(省) 77.生活必须(需)品 78.弦(旋)律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 81.循(徇)私舞弊82.天崖(涯)海角 83.沿(延)伸 84.流光异(溢)彩85.心心相映(印) 86.反应(映)意见 87.生死悠(攸)关88.记忆尤(犹)新 89.怨天忧(尤)人 90.始终不逾(渝)91.世外桃园(源) 92.渊(源)远流长 93.震(振)奋人心94.截止(至)年底 95.因地治(制)宜 96.置(质)疑的勇气97.德高望众(重) 98.九洲(州)大地 99.化妆(装)成乞丐100.乘座(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