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饶子正李宁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2期
摘要经教育部批准,武汉大学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本文具体阐述了,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领跑者的理念构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选”和“鉴”结合的思路探索学生选拔方式;实施导师制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探索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学生国际化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实践探索武汉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眼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超前开发,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该计划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一流科学家队伍。
武汉大学于2010年参与此项计划,并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弘毅学堂”,以此开启了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工作。
1以领跑者”的理念构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领头雁”,在成立之初学校就以“领跑者”的理念为学堂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合理的运行机制,在制度层面强化学堂的拔尖地位。“弘毅学堂”设立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大分散、小集中”。学校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宏观层面做好规划设计与组织协调相关工作,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微观层面负责各学科班级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相关工作。为保证“弘毅学堂”的顺利运行,学校成立“弘毅学堂”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其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弘毅学堂”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弘毅学堂”的行政事务、组织协调和沟通联络工作;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有效途径,制定拔尖学生选拔原则和拔尖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织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科专家分委员会则在学校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各学科实际,制定各学科学生培养方案和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学计划,具体负责学生选拔、教师聘任、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
2以“选”和“鉴”结合的思路探索学生选拔方式
拔尖人才培养,选才、鉴才是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弘毅学堂”形成了初次选拔、二次选拔、动态调整三位一体的学生选拔和动态进出方式。在初次选拔阶段,学校通过自主招生与高考统一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方法将高考成绩优秀、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录取进入相关学科基地班。当年新生入校后,以相关学科基地班学生为主体,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开展二次选拔工作。在二次选拔中,各学科专家委员会科学制定选拔标准,注重多方面考察,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科学地看待“偏才”、“怪才”,同时不断总结、凝练,形成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选拔方式。目前,“弘毅学堂”已采用群体面试与个人面试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综合知识相结合、笔试与实验相结合、中文与英文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遴选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进入“弘毅学堂”各学科班级。
在学生培养的第一、第二学年,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在不同阶段从学生身心健康、努力程度、钻研精神、天赋、潜质和学习状况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进行动态管理,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弘毅学堂”学习。具体实践中,各学科研究制定学生考核分流方案,对因学习兴趣转移或培养模式不适应而自愿转出的、多门核心课程不及格的、核心课程GPA排名过低的、综合考察不合格的学生调整出“弘毅学堂”。调整出“弘毅学堂”的学生被安排到学院普通班级学习,课程学分经由本科生院认定后转换。同时,在二次选拔中没有入选“弘毅学堂”,但经过1-2个学期学习后学术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在经过学科专家分委员会考核后,也可吸纳到“弘毅学堂”学习。
3实施导师制培养
“弘毅学堂”在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导师制培养,将各院系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引入“弘毅学堂”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了“首席责任教授—学科责任教授—任课教师—科研导师—年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导师队伍。其中首席责任教授从学校层面整体上规划“弘毅学堂”建设与发展,组织、协调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学科责任教授则具体落实各学科“弘毅学堂”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组织学科专家制定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负责教师聘任、教学、学生选拔和中期分流等工作;任课教师由学院选拔优秀教师构成,并根据情况适时聘请国内外专家兼职授课,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研讨课和实验课教学;科研导师则从科研内容、研究方法、技术操作等层面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年级导师(班主任)则聘请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专业介绍与学业引导工作;辅导员则主要负责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思想引领。
4优化课程设置,探索课程体系改革
“弘毅学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抓手,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凸显“弘毅学堂”个性化、小班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方案总学时从150学时减少到130学时,保证“弘毅学堂”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的同时能拥有更多自主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自主规划,包括与导师交流、参加科研工作、参加实验室组会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为提升“弘毅学堂”课程建设水平,推动“弘毅学堂”课程教学模式深度改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于2015年启动“弘毅学堂”荣誉课程建设。组织各学科专家专门为“弘毅学堂”学生设计个性化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价值判断与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创造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对于普通课程,荣誉课程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程则加大课堂学生讨论发言比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化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多次就拔尖学生课程体系进行讨论,认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馈,有必要恢复原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的讲授,可采用“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增加讨论课程的学时。以理论课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讨论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教学重点引向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艰深知识的传授;同时可以邀请学院二级学科不同方向的专家学者给学生讲授其研究内容和前沿进展,拓展学生思路,开阔眼界。
5重视学生国际化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弘毅学堂”学生国际化培养,积极邀请海外专家,通过世界级科学家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形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
2015年五个理科班共61名学生镜外学习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座报告两百多场,同时聘请国外专家给学生针对性授课。例如,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邀请美国Molecular Biology 公司研发部主管、美籍日裔KENJI老师为“弘毅学堂”生物班学生讲授《人类遗传学研讨》课程。2015年5月6日至7日期间,邀请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大学教授Steve Rokita为“弘毅学堂”化学班学生讲授《生物有机化学》课程部分内容,10月13日至17日期间,邀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Sidney Hecht为“弘毅学堂”化学班学生讲授《生物化学》课程部分内容。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弘毅学堂”取得了可喜成绩。2015年6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2015届112名学生顺利毕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计算机五个理科班76名毕业生全部选择了赴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求学深造,升学率达到100%,其中36人前往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
“弘毅学堂”生物班学生积极参加“三创”项目,2015年3
个项目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两个项目获批为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为主要作者发表了3篇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弘毅学堂”化学班2012级学生余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期刊上发表两篇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领域科研论文,陆文心以第二作者身份在《Organic Letters》期刊上发表论文。“弘毅学堂”计算机班学生代表武汉大学参加全国信息安全大赛、物联网竞赛、ACM竞赛均取得了二等奖以上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