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案例
晋师附小闫芳玲
一、案例背景: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数学的内容,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有关搭配的知识。《标准》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创设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强化动手操作,既会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与创造性,也能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欲望,同学们的应用意识、能力加强了,创新思维也最终得到发展,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课堂活动就更精彩。
二、设计思路:
本课在具体的认知目标方面要求不高,不要求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搭配问题,也不要求学生发现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而是重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落实数学思考,培养有序思考、符号化思想。教学时不能急于归结算式,应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活动体验:一是体验有序操作、有序思考的必要性,体会有序思维的价值;二是体验符号化表达的必要性,体会数学方法的优越性。
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但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数学化”,强调数学活动,不能因此忽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把握,不能因此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根据这一理解,本节课我们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借助直观材料进行搭配以及无序操作与有序操作的对比,初步感知搭配有序化的数学本质;接着,创设不平衡的情境——如果没有衣服卡片,你能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吗?让学生创作个性符号来表示搭配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跳出具体直观的方法,从相对抽象、更为一般的层面上认识数学方法,让学生在亲历数学化的过程中体会符号化表达的必要性,体会数学方法的优越性;紧接着,借助“配菜”“路线搭配”等典型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运用数学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
魅力。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中,遵循从物化到内化,由具体到抽象,由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认知过程,逐步经历了“操作水平——表象水平——符号水平”的数学化过程。学生的体验因充分而深厚,因有序而有效。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单元内容,教材安排了“搭配问题”这个探索活动。设计了3个问题:一是2顶帽子、3条裤子,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有机种搭配方法;二是2样主食、4种炒菜按要求搭配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其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了很多和搭配有关的事情,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不过孩子们不能把生活中的这些事上升到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问题。并且学生自己能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掌握寻找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并用符号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符号化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
六、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七、教学难点
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情境:“搭配服装”。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出示马戏团小丑图片),这是马戏团的小丑奇奇,他今天来这边是想请咱班的同学给他帮帮忙,事情是这样的,小丑奇奇接到动物园的邀请要去作表演,他可高兴了,难题出现了,他有一堆服装(出示服装图片),他想搭配一套服装去演出,他该怎样穿呢?他有多少种穿法呢?咱们帮帮他,好吗?咱们先来给这些服装分分类,你想怎么分?
(2)学生回答。
师:奇奇想从这些服装中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该怎样搭配呢?在你们桌面上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服装的图片,现在就请你们把它拿出来,我们来动手操作一下,看怎样搭配?
生动手操作。
师:一共有2顶帽子,3条裤子,看看你们都能搭配出几种方法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你搭配了几种方法呢?
生:6种。
2.揭题:有这么多搭配的方法,看来搭配里有很大的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用“真性”的学习任务去开启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自主探究
1.设疑。刚才同学们在帮助奇奇解决穿的问题,大家搭配出了那么多的方法,现在如果没有这些图片,你们该怎样把自己的搭配方法展示给大家呢?
2.操作探究
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发的纸张上写一写、画一画,注意老师是有要求的,你的方法不但要自己看得懂,而且要让别人也看得懂。
(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全面了解活动情况,及时捕捉资源)。
【教学策略: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活动自主空间比较大,学生出现的搭配方法可能是比较原生态的,有无序摆的,有有序搭配的。如果个别学生不能有序搭配,教师不要急于提示学生更正,要给学生留下观察比
较、发现问题的机会,使之成为教学的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目的、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搭配过程和搭配方法。】
3.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搭配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倾听,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评价,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
(1)对比:
无序与有序搭配的对比,引导学生有序展示、交流、搭配。
展示无序搭配,说说你是怎么搭配的,其他学生说说对这种搭配方法的意见。
展示有序搭配,说说你是怎么搭配的,其他学生发表看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讨论:除了先选帽子,再搭配下装,还可以先选什么,再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倾听、交流,以及在有序搭配和无序搭配的比较中,初步体验有序搭配、有序思考的必要性。】(2)小结
结合课件演示,教师小结:可以先选定帽子用下装搭配,或者先选定下装再用帽子去搭配。像这样就可以有条理、有顺序地找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4、符号化表达
(1)请学生将衣服卡片收入信封。如果没有衣服卡片,你能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吗?可以用什么方法代表衣服卡片?
(2)学生思考后动笔,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3)学生交流方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出现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在学生的比较与评价中体会各种方法的特点,体会符号化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有序思想。
【设计意图:强调动手操作,不能因此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依托表象,借助符号来思考可能存在的搭配情况,比单纯依靠实物来分析搭配的现象更有教育价值。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摆法记录下来,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洁性,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去抚摸数学的脉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5、归纳:图形和字母的作用还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