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VII)
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72b149ec3d5bbfc0a74c0.png)
【精品】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
”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
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
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
”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
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
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https://img.taocdn.com/s3/m/898dd2ec0912a216157929be.png)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1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诗庄词媚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史上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所谓“诗庄”,取字面意思就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就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
这种说法看似简单而概括,实则一语道破诗与词的风格之异。
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
词则不然。
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数要求。
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
唐代科举取士需要考诗赋,这也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
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而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
诗也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
《尚书•尧典》中有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滥郑声”,它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依靠风尘女子来传播,多被唱作艳曲。
2021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826a0528ea81c758f578d2.png)
2021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道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朝.暮/朝.拜处.理/处.置宁.可/宁.愿门槛./直栏横槛.B.绮筵./宴.席脉脉./湮没.扁.豆/扁.舟横.行/横.暴不法C.砧.声/粘.贴蹉.跎/嗟.叹斗.兵/刁斗.责难./大难.临头D.玉箸./执著.草檄./缴.获殷.切/殷.红丧.事/垂头丧.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煽情水蒸汽心心相印治标不治本B.装璜乌龙球突如其来一言以蔽之C.链接可怜相耳濡目染万变不离其宗D.演绎露马脚淡装浓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
B.看来,美英当局要想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境,还得及早改头换面....,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呢!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D.因为中亚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挥而就....。
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亚,打通丝绸之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xx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荷花淀”作小说的标题,既点出了小说的环境,又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语文
![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1add3919e8b8f67d1cb96a.png)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语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狞.笑nín 镜框.kuàng 偌.大nuò 肩胛.骨jiǎ 卷帙.浩繁zhìB.媲.美pì洁癖pì蠲.免juān 文绉.绉zōu 遒劲.有力jìng C.庇.佑pì果脯.fǔ 踮.脚diàn 黑黢.黢xū 晶莹剔.透tīD.崭.新zhǎn 僭.越jiàn 炽.热zhì半爿.天pán 穷村陋闾.lǘ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摩挲勇跃蜾蠃震摄磕磕拌拌B.佝偻摽紧倾欹兵燹日渐式微C.壁龛砻糠震憾纤弱各行其事D.麇集蛰针繁缛揣摩心照不喧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
《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荀子》有言,国将兴,贵师而重傅。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第一次将“教育公平”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
今天,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A.薪火相传理论铭刻B.薪火相传理念镌刻C.衣钵相传理念镌刻D.衣钵相传理论铭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B.生活从来都是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努力了,奋斗了,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C.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D.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xx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20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2020061501105
![xx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20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2020061501105](https://img.taocdn.com/s3/m/3b603a1076eeaeaad0f33064.png)
下学期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07满分120分,考试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胜券.在握(juàn)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uó)步履蹒.跚(pán)C.膏腴.(yú) 劲.敌(jìn) 矢志不渝.(yú) 斐.然成章(fěi)D.黏.膜(nián) 囊.括(náng) 笃.信(dǔ) 同仇敌忾.(k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周立波,在2009年掀起了一股“海派清口”的旋风,他在舞台上嘻笑怒骂社会上各种人物,短短时间内就与郭德纲等著名笑星“排排坐”,演出门票甚至让黄牛也赚翻。
B.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
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
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
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C.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却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D.在这过程中,很可能是“奥迪男”过于趾高气扬,激怒了老实本份的清洁工;但也可能是清洁工看“奥迪男”不爽,因此不愿作出让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是口头检讨,又是书面检讨,还要登在媒体的头版上,这样的大“动作”,未免有些用力过猛,更像是权力意志之下的一种刻意..表演。
B.在天灾面前,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恐怕是最正确而有效的措施,只是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该采取的手段都应当毫不犹豫地采取。
C.经过这一轮欧债危机的折腾,目前市场气氛低落,有的公司股价大幅下挫,直接影响其融资能力,未来欧美公司的裁员潮将不绝如缕....。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c59fc555270722182ef796.png)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高二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c8db247c1cfad6195fa7f6.png)
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一词特指古代风尚,古人风度。
时下所说的“古风”,是近年来因网络传播而流行起来的一个新鲜词汇。
其以时间为标识,试图凸显“古今”之分。
古风作品是部分小众群体对传统文化产生向往后,结合现代元素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较为直接和表面的仿古风格作品的统称。
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诗词、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方面。
其中,音乐以其受众面广等诸多优势,成为古风作品中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
古风音乐最初是由古风爱好者和仙侠游戏粉丝群体以音乐为载体抒发怀古之情而进行的自发性创作,是当今网络盛行的一种具有新型音乐风格的音乐。
其依附于游戏、小说和古典诗词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画面感。
古风音乐的创作手法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
近日,一些90后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谱曲演唱并上传于网络之后,获得大批青少年网友点赞。
甚至有网友留言说,能不能将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全部演绎成歌。
但这首歌曲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应试的帮助,这种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创新,适应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范围。
移动网络的便捷,切实弥补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不足,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空间。
在网络音乐界,有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人和音乐团队致力于融合古体与现代诗词的文字精华,打造出富有现代气息并不失古韵的音乐作品,呈现创作者所理解的中国式美感。
这些青年创作人对古风的推崇,体现了其对于民族自信心的追寻,是一种渴望通过“尚古”而完成的自我建构与文化认同。
网络不是将电脑连在一起,而是将人连在了一起。
健康的大众文化能以通俗的形式承载高雅的内容。
在知识界探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时,正如古风歌曲《琵琶行》所呈现的那样,网友的“自发”“自转”行为,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2021-2022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82a36665ce0508773213c9.png)
2021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高二5月月考试题 13(共27页)
![高二5月月考试题 13(共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53f18c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png)
2021~2021学年度第二(dìèr)学期5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2021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HY。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行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háo fàng bù jī)、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那么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那么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大方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b99960cc175527072208ae.png)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高二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
![高二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24919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c.png)
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套试卷一共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上在答题卡上。
3.本套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构成艺术美不可或者缺的因素,既是中国山水绘画中的最高审美法那么,也是每位山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潜心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品评、鉴赏山水画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特征的主要法那么。
山水画在元代绘画中成就最高。
画家从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进展创作。
元代的山水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入。
画家之中,有的学道,有的参禅,有的啸傲山林,所谓“卧青山,望白云〞,成为山水画家一时的风气。
山水画艺术,尤其是在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很大的开展。
元代山水画注重勾、效、点、染、擦等技法,在讲求中规中矩的前代绘画根底上有了很大开展。
从外在形象转向重心源、重意象,变院体画严紧工整的风格为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
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由于对抒情因素的强调和民族矛盾的锋利带来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宋代所推崇的人品论,被元代钱选开展为“士气〞说,所谓“士气〞是要求以超然、脱俗的隶体入画来表现清高的节操。
于是,文人画早期的观念与元初大盛的书画结合之风,形成了文人画新的、特定的审美HY。
这种创作价值取向,在每一个元代的文人画家的身上都不难找到。
元代山水画,不管是赵孟频“水墨浑染点草草,绿荫环绕清高雅〞的?鹊华秋色图?,黄公望“层峦叠章碧山青,杂木莽林气宏伟〞的?天池石壁图?,还是倪云林“江上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的?江岸望山图?都表现出了一种“简逸恬淡〞的意境。
以书入画是元代文人画的一大特色。
书画结合虽然在唐代已经提出,但在唐、宋付诸理论的并不多。
到元代,由于钱选、赵孟频等人的强调,以书入画已经从唐、宋时的泛泛而论开展成从气质表现到详细运用,即从理论到理论都有特定内涵的审美HY。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卷(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卷(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f931cec5727a5e9846a61b7.png)
【最新】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美俄等海上强国的濒海战略带动下,亚太地区沿海各国也纷纷扩大各自的海洋权益,濒海争夺风声鹤唳,日益显见。
B.权威专家预测,推动内地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增无减,今后一段时间可能步入温和通胀周期,人民币再次调息已是箭在弦上。
C.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D.吹面不寒杨柳风,漫步于郊野,感受着满面春风的惬意,领略着大千世界的无限生机,他内心顿时宁静了下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赛罗悲剧的直接起因是小人的挑唆而致,但细细品味又会发现,他本人轻信、嫉妒而冲动的弱点是灾祸更主要的根源。
B.这些令很多消费者深感权益受损的新型竞争方式是否正当合法,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
C.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西北部等地域,占整个汉语地区的四分之三。
D.长篇小说和同名电影《林海雪原》中的主角——侦察英雄杨子荣,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在深山老林剿匪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英雄形象。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
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高二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c07e2b0242a8956aece4c5.png)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恽寿平的花鸟画________北宋徐崇嗣,________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________。
A.取法融汇精妙绝伦B.效法融汇美轮美奂C.效法融会美轮美奂D.取法融会精妙绝伦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________,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①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②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③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④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⑤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⑥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A.⑥①④②③⑤B.⑥①③⑤④②C.③⑤⑥①④②D.③⑤④②⑥①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惟孝,字仲友,襄阳人。
2020-2021学年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8f533f102de2bd97058888.png)
【最新】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河南省南阳市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考试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b8f05b960590c69fc3767e.png)
某某省某某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文学史及美学研究,对于“意象”的运用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
“意象”这个概念的泛化使用,是美学从认识论到价值论偏移的表现,必须引起注意。
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
其实,“意象”和“形象”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
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或学术研究来说,未必是好事。
概念术语的趋同化使用使批评话语在模糊的含义上重复,也使批评显得无的放矢。
尽管“意象”的内涵和用法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有所变化和漂移,但其本原性的内涵并未失去活力,仍然担负着与“形象”不同的功能。
从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意象”又常常与“物象”混用。
这种不加区别的混用也许对当下的文艺批评影响不大,却使中国的审美心理研究流于粗放,以致很难深入下去。
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中,对“意象”的研究颇具本体意义,但是对“意象”和“物象”的混同则缺少进一步的分析,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文艺创作及审美心理研究的向前推进。
因此,从本体的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及“物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
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X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论家X勰。
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命题:“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X勰此语是对作家的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
“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VII)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
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
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
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
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
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
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于是六义尽去矣。
”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
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
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的一项是A.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B.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
C.屈原的《湘夫人》、姜夔的《扬州慢》、雎景臣的《高祖还乡》等都是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作品。
D.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影响的表现的一项是 A.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
B.认为统治者应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C.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D.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为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提供了理论论证。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是脱离社会生活的诗歌。
B.白居易认为唐代李白、杜甫的许多诗和梁、陈的诗一样,嘲风雪、弄花草,所以被他砍得所剩无几。
C.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D.“诗言志”的诗歌本质决定了诗歌必然能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4-6题每小题3分,7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大铁椎传清·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 B.引之长丈许引:拉开C.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丑陋 D.方期我决斗某所期:期待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顷之..田于伊、颍之上..,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当求数顷之B.人以.其雄健不赂者以.赂者丧C.众贼环而.进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扣其.乡及姓字其.间一日阻风不行6.下列对《大铁椎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和“雄健”,就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
B.文中通过描写大铁椎的食量、容貌、言谈之“异”,表现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具有传奇色彩。
C.文中三次写到“吾去矣”,语气坚决,感情沉郁,都表达了大铁椎频频失望于现实而又执著于理想追求的复杂情感。
D.尽管大铁椎得出宋将军“不足用”的结论,但仍有“久居,祸且及汝”之虑,他行事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2)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8.“归”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请结合诗歌分条表述。
(5分)9.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
”简析颔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情”。
(6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人生亦有命,▲ 。
(鲍照《拟行路难》)(2)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3)▲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5)小楫轻舟,▲ 。
(周邦彦《苏幕遮》)(6)▲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依偎——重庆街景黄济人“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
他显然来自农村。
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
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
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
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
“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
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衣着褴褛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
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
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
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
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
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
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
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
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
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
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
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
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
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
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段中,作者想象弱小的年轻人扛货上楼的情景,表现了年轻人谋生的艰难;他承担起养家的重担,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B.第三段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如“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等)、神态描写(“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等)等手法,细腻真实地描写出父子相依的温馨动人的情景,催人泪下。
C.此文一至三段都有细致传神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年轻人的顽强与下文所描写的他依偎在父亲怀中所显现的稚气、娇气形成强烈的反差,读来让人心碎。
D.“重庆街景”主要描写父子俩,“我”这个人物纯属多余,而且由于“我”的存在,不利于父子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