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胺纤维的定性鉴别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作者:陈佩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2期摘要:纺织品中的纤维含量是判断纺织品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加强对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而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来开展定量定性分析的,从而对不同纤维进行不同的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为此本文就对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进行了专门的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含量;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TS107.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2-0067-021 浅析纺织品纤维含量检验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分为检验和管理两部分,前者的步骤为:登记、定性、开样、样品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确认;后者的步骤为:根据任务单核查样品、登记系统、记录未完成样品及原因、记录复杂样品。
整个检验过程主要依靠丙酮法、碱性次氯酸钠法、甲酸/氯化锌法、盐酸法、二氯甲烷法进行定量定性检验。
其中,丙酮法主要用于醋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对于含有变性聚丙烯腈以及表面经脱乙酰基的醋酯纤维的混纺产品不适用,整个检验流程是在室温下将经过丙酮处理的不溶纤维进行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碱性次氯酸钠法主要用于各种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整个检验流程依靠次氯酸钠溶剂将纺织品样品浸湿并搅拌过滤,再经过水洗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以作分析;甲酸/氯化锌法主要用于粘胶、某些类型铜氨、MODAL纤维和棉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试样中有铜氨纤维或MODAL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实验是否溶于试剂。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先将纺织品样品烘干至恒重,再加入甲酸/氯化锌溶液摇匀过滤,最后用热水清洗并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盐酸法主要用于聚酰胺6、聚酰胺66和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也适用于羊毛混纺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当样品含量超过25%时最好使用甲酸/氯化锌法。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20%盐酸溶液与经过烘干至恒重的纺织品样品融合震荡摇匀,最后用冷水洗涤得到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即可;二氯甲烷法主要用于已除去非纤维物质的三醋酯纤维与羊毛、再生蛋白质纤维、棉、粘胶、铜氨纤维、MODEL、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混纺产品。
5-鉴别规则与步骤:先定性再定量

中纺培训
中纺培训
2020
定性分析-实操与技巧
中纺培训
中纺培训
鉴别规则
先定性,后定量
中纺培训
鉴别规则:先定性,后定量
兔 毛
方法:
蚕
1、显微镜法将待测纤维进行大致分类:
丝
(1)天然纤维素纤维(如棉、麻); (2)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纤等); (3)动物纤维(如 羊毛、羊绒、兔毛、驼绒、羊驼毛、马海毛、牦牛绒、蚕丝等); (4)化学纤维;
羊 毛
骆 驼 绒
羊 驼
羊 绒
中纺培训
鉴别规则:先定性,后定量
2、化学纤维采用燃烧法、溶解法等一种或几种方法 确定待测纤维的种类
中纺培训
鉴别规则:先定性,后定量
二、详细步骤(样品未知)
1、拉伸 如可拉伸2倍以上,放入70%硫酸:溶解(氨纶);不溶解(橡胶); 如不可拉伸2倍以上(进入第2步);
中纺培训
AATCC 20-2007纤维分析:定性

-
-
-
细度(μm)
平均
26-28
18
15-18.5
-
26-28
-
13-14
-
18-22
范围
10-50
9-40
5-30
-
10-40
10-90
6-25
10-70
8-50
鳞片数/100μm
-
-
6-7
-
-
<5.5
-
>5.5
>7
注a)冠状指像花冠样的鳞片,并且可见鳞片边缘全部环抱纤维。
b)瓦状指重叠搭接的鳞片,并且可见边缘像屋顶上的瓦一样重叠的鳞片,而且覆盖纤维表面的一部分。
表1表面有鳞片的纤维特征
显微镜下外观
羊驼毛
驼毛
羊绒d,e
马毛
美洲驼毛
马海毛
骆马毛
羊毛c
牦牛毛
纵向
表面:
有无鳞片
-
-
-
-
-
-
-
X
-
颜色暗淡
x
x
X
x
x
X
x
-
x
冠状鳞片a
-
x
x
X
-
-
x
x
x
瓦状鳞片b
x
x
-
-
x
x
-
x
x
边缘平滑度
-
x
x
x
-
x
x
x
-
锯齿状边缘
X
-
-
x
X
-
-
-
X
毛髓情况
存在:
通常存在
x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目的:认识纤维定性的常用方法,了解常用方法的操作。
了解常见纤维的相关特征。
样品的准备。
定性分析方法1、燃烧鉴别法。
2、显微镜法。
3、溶解法。
4、其他。
1、燃烧鉴别法燃烧鉴别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燃烧现象及特征的不同而进行的,各种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现象以及燃烧气味、灰烬特征等来分辨纤维类别。
燃烧鉴别法针对单一纤维成分时候特别有效,但是在多种纤维混纺时候,这种鉴别方法仅供参考用,也不适用于经过阻燃处理的纤维。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2、纤维纵横截面形态特征显微镜观察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的种类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但用于观察化学纤维时必须谨慎,因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纤维的改性,而这些改性会引起纤维纵向或横向截面的外观发生改变。
常见纤维的横截面及纵横向形态特征:棉:偏平带状,有天然转曲亚麻:长带状,无转曲,有横节,竖纹羊毛:细长柱状,有自然卷曲,表面有鳞片粘纤:表面光滑,有清晰条纹桑蚕丝:有光泽平直光滑棉纤维纵、横截面棉羊毛纵、横截面3、化学分析法(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溶解性能的不同来鉴别纤维。
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试剂准备容易,准确性较高,且不受混纺、染色等影响,在纤维鉴别,混纺比例的测定与织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部分纤维在不同试剂的溶解特性加入硝酸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变化纤维定性分析方法:4、其他鉴别方法着色法不同纤维遇到着色剂会呈不同颜色熔点法根据不同的合成纤维不同的熔点鉴别纤维的类别密度梯度法适用于除中空纤维外各类纺织纤维的鉴别红外光谱法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双折射率法根据不同纤维的折射率不同来鉴别纤维样品准备←样品一定要完整,不得有残缺损坏。
←多数情况下未知纤维的定性鉴别可以不需预处理。
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

细、 色泽 白、 有光泽等 . 纺丝工艺可简单描述如下 :
甲壳胺经酸 软化一助剂 溶解一聚合 物溶液一经 湿 法纺丝 ( 一般选 择圆形喷丝孔 ) —烘干一切断
三、 甲壳 胺 纤 维 的 特 性
2 2 *1 中 国纤榆 ・ 9 0 0 蜘・ 3
甲壳胺的提取 : 甲壳 质用 强碱溶 液在加热条件下 将 脱去乙酰基可得到可溶性 甲壳素—— 甲壳胺。
甲壳胺纤维与其它纤维区别开来 。 五、 甲壳胺纤维 的优 缺点
时易染花。这些缺点 , 相信会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 步
得以克服。 1 尤 : 甲壳胺 制成 的纤 维 , 自然 界唯一带 正 _点 用 f 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海洋资源将会得到更加 电荷 的动物纤维 ,具有相 当的生物 活性和生物相 容性 . 广泛的利用 , 甲壳胺纤维也将 因为其独具的绿色环保性 能有效地保持人体肌肤干净 、 无味。f 于它的纤维 结构 能更加受到人类的喜爱。 i f = 性质 , 其保 健功能具有永久性。甲壳胺纤维是一种环保 型纤维 ,由它制成的纤维埋在地下 5 厘米 处 , 个 月可 3 参考文献
壳 和蘑 菇菌类 的细胞 壁 中 ,每 年生 物合 成资 源 高达 均得 到优化 , 具有 10 0 %水溶 、 成膜 及极强的重金属螯 合 10 亿 吨,约每 1 吨 甲壳原料 可生产一 吨 甲壳胺纤 作用 00 0
维. 是地球上仅 次于植物纤 维的第二大 生物资源 , 被科 学 家誉 为继蛋 白质 、 、 糖 脂肪 、 维生素 、 矿物质 以外的第 六生命要素 。 这些物质是纯 天然 活性物质 , 无毒副作用, 对 人体 有 良好的亲 和性 、 螯合重金属 , 广泛应用于 可 被
指: 解毒 的虫类 。1 1 年 , 国学者布拉诺首先在蘑菇 81 法 用 。在甲壳 素被发 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一直 把甲 壳素 当作废物, 因为 甲壳素不溶 于水 、 稀酸 、 稀碱 和某些 有机溶剂 , 开发 的成本要 比纤维 素直接利用高得多 。 2甲壳胺 .
6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和鉴别

6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和鉴别摘要:介绍了Lyocel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对这6种新型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和综述,并与几种容易混淆的常见纤维的相应特征进行了区别,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棉签受到广泛关注的、发展较快且有着广阔前景的新型纤维主要有Lyocell纤维、Modal 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等、目前人们对这些新型纤维的性能的认识尚不全面系统,对这些新型纤维产品进行鉴别还没有统一的新标准、本文对这些纤维的性能和鉴别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综合分析。
16种新型纤维概述1.1Lyocell纤维Lyocell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的新生代,采用干喷湿法纺丝,生产周期短,溶剂循环使用,生产过程无污染,是典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Lyocell纤维兼具天然、合成纤维两者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尤其是湿强和湿模量接近于合成纤维,同时具有棉纤维的舒适性,粘胶纤维的悬垂性和色彩鲜艳性,真丝的柔软手感和优雅光泽。
1.2Modal纤维Modal纤维也是新一代再生纤维素纤维,其面料吸湿性能强、透气性能、染色性能,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均优于纯棉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色泽光亮,有天然的丝光效果。
目前Modal纤维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功能性产品、1.3大豆蛋白纤维我国是大豆蛋白纤维工业化生产的首创国、其原料大豆废粕资源丰富,而且生产过程对环境人体等无污染。
大豆蛋白纤维不仅单丝细度小,密度小的特点,还具有羊绒般柔软手感,蚕丝般柔和光泽,如棉纤维的吸湿导湿性和羊毛的保暖性。
1.4竹纤维竹纤维也是我国自行开发并产业化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许多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良好的可纺性、染色性及吸湿性。
此外,竹纤维具有较好的天然抗菌、防霉、防蛀和防紫外线的功能,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纤维、竹纤维面料最大的优点是舒适凉爽,是夏季服装及床上用品的理想面料1.5牛奶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具有生物保健功能和天然持久抑菌功效,好友多种氨基酸,其质地轻盈,柔软,穿着透气,导湿、爽身。
服用纤维原料的定性鉴别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任 务 书1.实验名称:服用纤维原料的定性鉴别2.实验要求:根据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特征和内在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认识并区别各种未知纤维。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鉴别纺织纤维的几种常用方法。
3.实验仪器及试样: 试验仪器为普通生物显微镜;酒精灯、镊子、剪刀、试样为各种未知纤维、纱线或织物;使用的化学试剂有冰醋酸、盐酸、硫酸、间甲酚、氢氧化钠、二甲基甲酰胺(DMF )。
同时备有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甘油、火棉胶和试管等。
试样4. 实验内容步骤(1)通过感官初步判定纤维、织物。
(2)燃烧鉴别法 将纤维用手捻成细束(一小段纱或一小块织物)用镊子夹住,徐徐靠近酒精灯,观察纤维接近火焰时状态。
再将纤维移入火焰中,观察纤维在火焰中的燃烧状态。
然后离开火焰,观察纤维的燃烧状态,闻火焰刚熄灭时的气味。
待试样冷却后观察残留物灰烬的状态。
(3)根据燃烧情况,判定纤维、织物属于某一纤维大类。
(4) 显微镜鉴别 若纤维为纤维素纤维,则用显微镜观察其外观特征与形装订线态结构区别。
将纤维并向排齐,置于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甘油,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带入气泡),放在100-500倍生物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其形态,与标准照片或标准资料对比并加以判断。
(5)化学试剂鉴别未知纤维和样品,根据纤维及织物对于不同化学试剂的反应对其进行鉴别,由弱酸到强酸(冰HAC、沸HAC、20%HCL、浓硝酸、浓硫酸、沸DMF、PP)依次鉴别。
5.现象记录与处理(精确至0.1g)纤维(1)纤维在燃烧状态下发出臭味,为黑色灰烬,一捻就碎。
判断为蛋白质纤维。
(2)纤维在35%的盐酸中逐渐溶解,称絮状,最终变透明。
判断该纤维为蚕丝。
(3)显微镜下纤维结构:未知织物1(1)织物在燃烧状态下是跳跃性火焰,黑烟并且滴落,灰烬为黑色硬状物,并且捻不动,判定为合成纤维。
(2)织物最终溶于浓硫酸,溶液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并且逐渐浑浊,溶解后为浑浊的、乳白色液体。
纤维检测基本知识

纤维检测基本知识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
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科标检测拥有多年的纤维检测和分析经验,是国家认可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可根据检测和分析结果,科标检测出具权威CMA、CNAS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及分析报告。
检测产品: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等;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等;1.人造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再生合成纤维。
2.合成纤维: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等。
3.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纤维等。
检测项目:成分分析:化纤成分鉴别、化纤用化学品成分、定量化学分析、定性化学分析等;理化指标检测:纤维双折射率、熔点、溶解性、纯度、含油率、密度梯度等;阻燃性能:燃烧性能、燃烧等级、阻燃性能等;电学性能:防静电、导电性能等。
检测标准:DB23/T 1333-2009 纤维用亚麻良种繁育技术规程DB32/T 1269-2008 ESR波谱法-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检测DB32/T 1339-2009 纸浆纤维内部超微结构变化的检验方法DB32/T 1549-2010 杨树纤维用材林造林技术规程DB32/T 1550-2010 柳树纤维用材林造林技术规程DB32/T 2611-2013 纤维用光叶楮造林技术规程DB32/T 2770-2015 活性炭纤维通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DB33/ 678-2015 粘胶(长、短)纤维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33/ 683-2012 涤纶(长、短)纤维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33/ 706-2008 再加工纤维制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DB33/ 765-2009 玻璃纤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33/T 773-2009 纺织品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DB33/T 791-2010 耐火陶瓷纤维及制品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4/T 2194-2014 无机纤维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506-2015 再生纺织纤维装饰板DB35/T 1105-2011 竹浆莱赛尔短纤维DB35/T 1190-2011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DB35/T 1269-2012 竹原纤维DB35/T 1352-2013 低密度纤维板。
两种甲壳胺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比较

两种甲壳胺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比较
樊迅;周颖;唐人成;胡晓莉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对2种甲壳胺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企业生产的甲壳胺纤维的脱乙酰度、分子质量、结晶度、可染性和对双氧水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别,脱乙酰度程度大和分子质量商的甲壳胺纤维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更好的可染性和对双氧水的稳定性,在氧漂时的失重率更低.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樊迅;周颖;唐人成;胡晓莉
【作者单位】中国化纤总公司,北京,100020;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1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2.3
【相关文献】
1.氧化降解制备蝇蛆壳甲壳胺低聚糖及其与虾壳甲壳胺降解的比较 [J], 王冬洁;张灿;陈一;曹小红
2.两种扩径空心导线结构和性能的比较 [J], 王丽
3.海藻酸和甲壳胺纤维的性能比较 [J], 秦益民
4.两种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J], 苏茂尧;王双一;董思民
5.甲壳胺纤维和含银甲壳胺纤维的抗菌性能比较 [J], 朱长俊;秦益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壳素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甲壳素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作者:金安李延平姜华强姜芸刘卫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05期摘要根据纤维的外观特性及化学溶解性鉴别甲壳素纤维,同时利用甲壳素纤维溶解于稀冰乙酸的性质分析各种试验条件下纤维的溶解性,筛选出最佳的甲壳素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定量方法。
关键词:甲壳素纤维;冰乙酸;定性定量方法Abstract: Identifying the chitosan fibers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 or solubility and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chitosan fibers can be dissolved by the diluted acetic acid to analyse the fibers solubility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o sieve out the best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mixtures.Key Words: Chitosan Fibers;Acetic Acid;The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甲壳素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纤维,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由于其特有的抗菌性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纺织品中,尤其用来生产内衣、袜子等产品,但因其产量相对较少,价格比较昂贵,多用于其他纤维素纤维,如棉、莱赛尔、粘胶、竹浆纤维等混纺产品,本文旨在研究探讨甲壳素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定性定量方法。
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甲壳素纤维,一种是完全由甲壳质(甲壳胺)经纺丝工艺生产的纯甲壳素纤维,另一种是由甲壳质(甲壳胺)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液共混生产的纤维,严格来讲,后一种纤维不是真正的甲壳素纤维。
常见的纤维定性分析方法

常见的纤维定性分析方法
纤维的一般定性鉴别方法主要是手感目测法、燃烧法、试剂显色法、显微镜法和溶解法。
手感目测法是依靠人眼看(颜色、质地、光泽等)、手摸(质感、厚薄等)、耳听(摩擦声)来鉴别纤维的一种方法,可靠性较差。
燃烧法是依据纤维接近火焰时,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不同燃烧和熔融情况、燃烧时的气味以及燃烧剩余物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来鉴别纤维。
试剂显色法是依据试剂对纤维的作用不同,使纤维呈现不同的色泽,借此鉴别纤维。
显微镜法是应用生物显微镜,在适宜的倍数下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的形状,以此鉴别纤维。
在显微镜下天然纤维的特征比较明显;合成纤维因合成工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时需要以其它辅助方法加以确认。
溶解法是利用纤维对各种溶剂的不同溶解性来鉴别纤维类别,这种方法简易可行,准确性也较高。
总结纤维的鉴别方法

纤维的鉴别方法纺织品织物从品种上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
丝、棉、麻、羊毛这四大家族属于天然纤维,粘胶人丝、锦纶丝、涤纶丝、维纶丝则属于用化学品合成的化学纤维。
鉴别织品或服饰是用何种原料制成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即手感目测法、燃烧鉴别法、显微镜法和化学药品着色鉴别法。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种鉴别织物的方法。
一、手感目测方法手感目测方法是用手触摸,眼睛观察,凭经验来判断纤维的类别。
这种方法简便,不需要任何仪器,但需要鉴别人员有丰富的经验。
对服装面料进行鉴别时,除对面料进行触摸和观察外,还可从面料边缘拆下纱线进行鉴别。
1、手感及强度棉、麻手感较硬,羊毛很软,蚕丝、粘胶纤维、锦纶则手感适中。
用手拉断时,感到蚕丝、麻、棉、合成纤维很强;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则较弱。
2、伸长度拉伸纤维时感到棉、麻的伸长度较小;毛、醋酯纤维的伸长度较大;蚕丝、粘胶纤维、大部分合成纤维伸长度适中。
3、长度与整齐度天然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差、化学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好。
棉纤维纤细柔软,长度很短。
羊毛较长且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
蚕丝则长而纤细,且有特殊光泽。
麻纤维含胶质且硬。
4、重量棉、麻、粘胶纤维比蚕丝重;锦纶、腈纶、丙纶比蚕丝轻;羊毛、涤纶、维纶、醋酯纤维与蚕丝重量相近。
二、燃烧法常用纺织纤维燃烧特征纤维近焰时现象在焰中离焰以后嗅觉灰烬形状棉近焰即燃燃烧续燃较快,有余辉燃纸味极少、柔软、黑色或灰色毛熔离火焰熔并燃难续燃,会自熄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丝熔离火焰燃时有丝丝声难续燃,会自熄,且燃时飞溅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麻近焰即燃燃时有爆裂声续燃冒烟有余辉同棉同棉粘胶近焰即燃燃烧续燃极快无余辉烧纸夹杂化学品味除无光者外均无灰,间有少量黑色灰锦纶近焰即熔缩熔燃,滴落并起泡不直接续燃似芹菜味硬、圆、轻、棕到灰色,珠状涤纶同上同上能续燃,少数有烟极弱的甜味硬圆,黑或淡褐色腈纶熔,近焰即灼烧熔并燃速燃、飞溅弱辛辣味硬黑,不规则或珠状三、显微镜观察法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纵向外形和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区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纤维快速鉴(定性、定量)别法

纤维快速鉴别方法一、鉴别还要借助燃烧法.燃烧鉴别法:剪一块小布条或扯几根纤维点着燃烧,根据观察纤维燃烧时,有无收缩及熔融,燃烧难易,火焰颜色,燃烧速度,味道,灰烬颜色和性状来判断。
选布料时,在其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
棉麻: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
麻类纤维在火焰中燃烧时有爆裂声。
羊毛: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后有蛋白质臭味,灰烬呈卷曲状,黑褐色结晶,膨松易碎。
涤纶:燃烧时纤维卷缩,一面燃烧,一面冒烟,火焰呈黄色,有微弱甜味,燃烧后留下黑褐色硬块。
腈纶:边熔化边缓慢燃烧,白色火焰较明亮,有时略有黑烟,并有微弱鱼腥味,灰为黑色圆球状。
维纶:燃烧时纤维熔融迅速收缩,燃烧缓慢,火焰小,呈红色,有花甜味,灰为褐色硬块。
氯纶:难燃烧,接近火焰时收缩,燃烧时出火即熄灭,有氯气刺鼻臭味,灰为不规则的黑色硬块。
丙纶:一面卷缩,一面熔化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有略似燃沥青气味,燃烧后灰烬成浅黄褐色棉纤维与麻纤维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
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毛纤维与真丝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锦纶与涤纶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甲壳质纤维的应用及检验

物呈 细而柔 的灰 白絮状 。 2) 显微 镜观 察试验
按 照 F / 0 0 731 9 《 Z T 1 5 ..9 9 纺织 纤维 鉴别
维普资讯
T s E H OL Y E TT C N 0G
鲜 缓 的应 用及 检 写
囊 —
1 甲壳 质 纤 维 的应 用 .
青 纺维 所 少 岛 织 检 姜 市 纤验 华
着 后感 觉非 常舒适 , 是纤 维织 品 中的环保 型
2 甲壳 质 纤 维 的 检 验 .
4棉 花 的 “ . 四分 ”
面所属 3个 乡镇供 销社 收花站 交售 的籽棉 , 一部分试 有
3) 扯过 程 中 , 易受 表 面现象 的迷惑 。 手 还 使主 观感 轧后棉纤维长度参差不齐 , 到收花站 了解情况后 。 才知 觉产 生误 差 。如 整 齐度 差 的棉 花手 扯 时 头几 层 纤维 较 有部 分棉 农 种植 了湘杂 1 和湘 杂 l 号 0号(76 8两个 长, 8—1) 较湿 的棉花纤维内的磨擦力大等 , 这些均易产生纤 品种 。湘 杂 l 长度好 , 般在 2mm 左 右 ; 号 一 9 而湘 杂 l 维较长的印象 。 0 因此, 手扯长度时不能刚整理几把+ 就认 号 长度短 , 只有 2mm.5 7 2mm。部 分棉 农 在 交售时 把 这 为 已经掌握 了该 棉样 的长 度 ; 能根据 主观猜 测断 定纤 不
和其他 人员 核对 、 分析 , 重确 定棉纤维 的手扯 长度 ; 慎 必 要 时 , 与长度 检验测 试仪 测试结 果进 行对 照分 析 应 5 主观 判断 . 在测量 棉花手 扯 长度时 , 注意 取样 , 手扯方 法 , 合 结 棉花 的品 质 、 长期 、 生 产地 + 免主 观 因素 的 干扰 , 常 避 经
甲壳质和甲壳胺的化学改性和应用

甲壳质和甲壳胺的化学改性和应用
曾名勇
【期刊名称】《渔业机械仪器》
【年(卷),期】1994(021)006
【摘要】本文简述了甲壳质和甲壳胺的特性及其应用情况,综述了几种较为重要的甲壳质和甲壳胺的衍生物性能及制备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它们在食品工业,农业及日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总页数】5页(P35-39)
【作者】曾名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9.12
【相关文献】
1.新型生态材料—甲壳质及甲壳胺纤维综述 [J], 张鑫;刘建
2.甲壳质和甲壳糖的化学改性及应用 [J], 李慧晟
3.改性甲壳胺添加剂在钠盐镀锌中的应用 [J], 杨晓静;钱倚剑;于文霞;王战群;符晓乔
4.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3.纤维的化学改性 [J], 秦益民;朱长俊
5.甲壳质、甲壳胺衍生物保护的贵金属胶体 [J], 卢华;王惠;刘汉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壳素纤维鉴别

・ 牧穑 日期 20 —1 —1 /1 2 9 ] 作 者简 舟 : 常威 (97 , . 师 刘 16 一) 女 讲
维普资讯
第 2卷 2
刘常威 . 周衡书. 李青山: 甲壳索纤维鉴别
5 %氢氧化钠 7 %虢酸 5 常 温 煮 沸 %盐酸 8%甲酸 间甲酚 8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苯 常 温 煮 沸 常 煮 温 沸
纤
甲壳 素 棉 羊 毛
常 煮 温 煮 温 煮 常 煮 温 沸 常 沸 常 沸 温 沸
— —
S
l 4l
4。 )
l5 4 1 3 .2 15 .1 12 .8
6 红外光谱吸收法
甲壳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图如图 2所示, 图中可以发 从
现甲壳素纤维的特征吸收峰: 5 m 1 0r , 3 0 ~、 1 a 甲壳素纤 _ J 4c 6 e~ 】 维的 脱乙酰化度不同. 其特征吸收峰会有所差异…。 i
性质对 甲壳素纤维进行鉴别 。
1 燃烧 法
当用酒精灯对纤维进行燃烧试验 时 , 纤维束靠 近火 焰受热后 , 纤维不 收缩不熔 , 遇火立 即燃烧 , 燃烧速度很快 , 出淡黄色 火焰 , 发 稍有灰 白色烟 雾 , 有烧 毛 的腥臭 味 , 稍 离开 火焰不 继续燃烧 , 燃烧后能保持原纤维束缄形状 , 易碎成松 散的灰。灰烬呈黑色细微粉末。 手触 甲壳素 、 、 棉 羊毛 、 粘胶 、 大豆纤维 的燃烧特 性见表 1
关键词 : 素 ; 甲壳 纤维 ; 鉴别
中图分类号 :S 0 T 123 文献标 识码 : A
甲壳 素纤维是 以虾 、 蟹等 的 甲壳 为原料 , 纯和化学处理后纺丝。纤 维有极好 的生物 经提 相容 性 , 是理想 的卫生 、 保健纺 织 品和 医用材料 , 于做 内衣和 医用敷料 , 适 我国 已经开始产业 化。纤维颜色 为 白色 , 手感 较脆 , 有一定卷 曲 , 鉴别 所用 纤维细度为 12 , 为 3r 。 .4旦 长度 8 m a 以下 用燃烧法 、 显微镜法 、 溶解 法 、 品着色法 、 药 密度法 和红外光谱吸收法从外观形态和 内在
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 4.纤维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 4.纤维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秦益民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
【年(卷),期】2004(33)5
【摘要】甲壳素和甲壳胺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这两个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对伤口愈合的促进性能和其它一些优异性能在生物医药领域引起了重视。
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既具有天然高分子的生物活性,又有纤维材料的特性,在手术缝合线、医用敷料、人工皮肤、硬组织修复材料、人工肾膜、抗菌材料、保健内衣面料、药物缓释等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甲壳素;甲壳胺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药物缓释;生物医药;纤维材料;生物
可降解性;保健内衣;医用敷料;手术缝合线
【作者】秦益民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生化材料研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1;TS941
【相关文献】
1.甲壳素和甲壳胺纤维的技术进展 [J], 江文
2.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 2.纤维的性能 [J], 秦益民
3.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1.纤维的制备 [J], 秦益民
4.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3.纤维的化学改性 [J], 秦益民;朱长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lrn t d c ld u s d so u in me h d a d ifae a ito pe t oo i g wih me i a r g , is l t t o n n r r d r d ain s cr o um eh d, a d c mp r s m to n o a e
t a hi s n fb rfu h s lk r swh n o r b te t g ih s b tefwi o tf e I a l h h tc t a e s e i e wie e n f e, u xi u s e y is l t u r . th s a si t o i l i n h i g
wi he i e t c to f b mb o f e , ic s b r a d wo 1 Th e u t h w uro s p n me o t t d n i ain o a o b r v s o e f e n o . h i f i i e r s ls s o a c iu he o n n
m ao o o s s l i e u nig ar Th lfo e i r ys b a k, t i ld r u me l k b r n h i. l e e tv r s g a ih lc h n, g n l e te, a d otn s a e n c t — h p d, o
关键词 : 甲壳 胺 纤 维 ;比较 分 析 ; 定性 鉴别 中 图分 类 号 : S 0 . 1 T 1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1 5 ( 0 0 0 -0 50 1 0 —4 6 2 1 )90 4 -4
Qu l aieie t c t n o hts n f e ai t d n i ai fc i a b r t v i f o o i
W U P iy n e—u
( at gT xi oa o a T cn l yC l g , atn 2 0 7 C i ) N no eteV ctn l eh oo o ee N no g 6 0 , hn n l i g l 2 a
Absr c : h sp p ri e tfe ht s n f e y b r i g meh d,e tmai g meh d b ir s o e, t a t T i a e d ni sc i a b rb u n n to i o i si tn t o y m c o c p
wh s e t d r cin c n an i y oe a d h lo o e lngh ie t s o t i t h l s n s alw srpe , a d t c o s e to i r i s a e o n ti s n is r s s c in s a n h p . g Be i s,id n —p t si m o d ou i n sanig o h ts n f rt r s o tt e b a k wh n i i t sde o ie oa su idie s lto t i n fc i a be u n u o b l c e t swe o i
o akbo nw e r , n o e r c c l in(h o cnr i 8 ) idso e r r rw h ni idy adi bi df mi a i s u o tecne t t ni8 % ,t i l s d ts n l o dot ao s sv i m da l.F r em r,u dr om le p rtr, ehdo h r c o t n t ocnrt n m eie t y ut r oe n e nr a t ea e i t y rc l i ai sl i (h cn et i h m u nh o c d uo e ao i 3 % 一 8 ) n o e o i yrx eslt n tecn et t ni 3 % )tec i snf e s6 3 % ad b id sdu hdoi oui (h ocnr i s 0 l m d o ao h h oa b r s t i i
第3 8卷
第a O e t e J u n 1 l .— 4 ・— - — 5 ・ —
21 0 0年 9月
甲壳胺 纤 维 的定性 鉴 别
吴 佩 云
( 通 纺 织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苏 南 通 南 江 2 60 ) 20 7
摘
要 : 用 燃 烧 法 、 微 镜 观察 法 、 品着 色 法 、 解 法 和红 外 吸 收 光 谱 法 对 甲壳 胺 纤 维 鉴 别 进 行 了试 验 研 采 显 药 溶
究 , 与 粘 胶 、 浆纤 维 及 羊 毛 进 行 了 比较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并 竹 甲壳 胺 纤 维 着 火 燃 烧 有 如 烧 铁 丝 一 样 发 红 的 奇 特 现 象 , 开 火 焰 自灭 , 有 轻 度 烧 毛 发 腥臭 味 , 留物 呈 细 而 柔 软 的 灰 黑 絮状 ; 向 有微 细 的 孔 洞 和 较 浅 的条 纹 , 面 离 并 残 纵 截 形 态 近 似米 粒 形 ; 碘 一碘化 钾溶 液 着 色 后 , 态 呈 黑 色 , 态 呈 黑褐 色 ; 煮沸 的 8 % 甲酸 溶 液 中立 即溶 解 ; 常 用 湿 于 在 8 在 温下的 3% ~ 8 6 3 %盐 酸 溶 液 和 煮 沸后 的 3 % 氢 氧 化钠 溶 液 中 出现 膨 润 现 象 ; 壳胺 纤 维 的 红 外 吸 收 光 谱 与 粘 胶 、 0 甲 竹 浆纤 维 基 本 相 似 , 9 .0 I58 2 、 7. 0c 处 的 吸收 峰 与 粘 胶 、 浆 纤 维有 明显 不 同 。 但32 5 6 、 8 .5 28 42 m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