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附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3 王 艮意 , 陈德玉 , 郭永飞 , 颈椎病前路减 等. 压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变化对 功能改善率 的影 响 . 国 临床 康 复 ,O4, 2 1 中 2O 8:0 .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 、 生活模式现 代化 以及人 口老龄化 ,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 我们健康 的主要杀手 , 死亡率 已上升至继
术方法 以颈前路减 压 、 植骨融合 为主 J 。 颈 椎 前 路 手 术 主要 适 应 症 为 颈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大的椎体后骨赘 , 较 颈椎 不稳 , 局限 性椎管狭窄及局 限性后纵韧带骨化等 , 而 广泛 围的椎管狭窄及后纵韧带骨化 、 颈椎 病多节段后 骨赘 、 黄韧带肥厚等从后方压 迫脊髓者宜行 后路手术 。对 于椎 间孔 狭 窄型颈椎病 , 椎间孔的后壁磨开使神经根 充 分 减 压 非 常重 要 。 恢 复 颈椎 的生 理 曲度 及椎 间高 度 : 颈 椎生理曲度 的恢复 可使椎管 容积得 以恢 复 , 同样达到间接减压 的 目的 。对脊髓 可 型颈椎病患者维持 或重建颈 椎生理前 凸 至 关 重 要 。 内 固 定 及 植 骨 融 合 采 用 颈 前 路 内 固定 系 统 , 得 良好 疗 效 。而 最终 目 取 的是获得坚强骨性 愈合 , 获得较 高合率 。 植骨融合作为获得 颈椎远期 稳定性 的保 证仍为标准手术 。 总之 , 颈前路 内固定 系统强度 较大 , 固定牢靠 , 对组织 相容性好 , 设计合理 , 具 有操作方便 , 充分减 压, 除对 脊髓 的 可 解
论 著 ・ 临 床
论 坛
CH I E N S£ C 0 M ¨ U ~l Do C T W O S
颈 椎 前 路 椎 体 次 全 切 植 骨 钢 板 内 固定 治 疗 多节 段 颈 椎 病 的 临 床 分 析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入钛板内固定术
手术目的
03
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
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促进颈椎融合和愈合
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颈椎椎体,解除脊髓 和神经根受到的压迫,缓解患者的疼痛和 神经症状。
植入钛笼和钛板可以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防止颈椎进一步畸形和不稳定。
钛笼和钛板的植入可以为颈椎提供良好的 融合环境,促进颈椎融合和愈合。
手术适用范围
必要的并发症。
04
术后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 ,观察颈椎的愈合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术后康复与护理
01
02
03
04
颈部制动
手术后需对颈部进行制动,避 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颈椎的
愈合。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颈部功能 锻炼,促进颈椎的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炎、止 痛、营养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
。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康
复效果。
04
手术案例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李先生,45岁,因颈椎骨折 压迫神经导致四肢瘫痪,经过颈 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入钛板 内固定术,成功恢复四肢功能。
手术过程
手术历时3小时,医生在患者颈 部切开一个适当大小的切口,显 露病变的颈椎椎体,然后进行次 全切除,植入钛笼并使用钛板进
患者反馈与评价
01
02
李先生表示,手术过程中医生非常专业,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对治疗 效果非常满意。
其他患者也反馈说,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得 到了显著提高。
THANKS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解除压迫后,有利于脊髓 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1300· E-mail:zgqkyx@313008 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通信作者:詹碧水,副主任医师;E-mail:zhanbishui@ ·论著·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姬亚锋【摘要】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前路组(37例)和后路组(30例)。
前路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后路组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路组,住院时间短于后路组(P<0.05)。
两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升高,颈痛VAS较术前降低(P<0.05)。
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痛VAS均低于后路组,颈椎曲度均高于后路组(P<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神经血管并发症。
结论 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改善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功能,但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能够减少术中损伤,更好恢复并改善颈椎曲度,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优先选择方案。
【关键词】 颈椎病;颈椎前路融合术;椎体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 682.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00.159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等.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300-1304.[]ZHAN B S,JIANG X S,ZHOU G S,et al.Outcome of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four-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using the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approach[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8,21(11):1300-1304.Outcome of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Four-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Using the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Approach ZHAN Bi-shui*,JIANG Xue-sheng,ZHOU Guo-shun,JI Ya-fe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Huzhou Central Hospital,Huzhou 313008,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N Bi-shui,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E-mail:zhanbishui@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nterior cervical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HDF)vs posterior laminoplasty (LP)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 fixation for four-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June 2015,6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four-level CSM treated in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approach:37 patients (anterior group) underwent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using three-level plate fixation and self-locking cage hybrid fixation,30 patients (posterior group) underwent LP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 fixation.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duration of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amount of postoperative drainage,and length of stay(LOS)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s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Neck Pain(VASNP) scores measured before surgery,and at 3 periods of follow-up (3,6 months after surgery,and in June 2016).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P>0.05).Compared with posterior group,anterior group had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amount of postoperative drainage,and shorter LOS (P<0.05).At each period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the JOA scores and VASNP scor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both groups(P<0.05),but the VASNP scores and cervical curvature were better in anterior group than in posterior group (P<0.05).No obvious complications of nerve and vascular were foun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Both ACHDF and LP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 fixation provide satisfactory clin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four-level CSM.ACHDF is associated with less intraoperative lesions and better cervical curvature improvement than LP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 fixation.The choice of·1301· E-mail:zgqkyx@ surgical approach should depend on the conditions of patients and surgeon 's experience,but ACHDF should be concerned priority to LP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 fixation.【Key words 】 Cervical spondylosis;Anterior cervical fusion;Vertebroplast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手术减压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已得到一定的共识[1],但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存在较多的手术方式,效果各异,目前临床上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哪种方式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椎间盘切除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结合颈前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 间盘 退变突 出以及 由此产 生 的脊髓 型颈 椎病 ,
临床非常 多见 。而多节段 的颈 椎间盘突 出,临床上也 并 不少见 。脊髓 型颈椎 病通 过前 路手 术 治疗 是有 效 的 … , 颈 椎前路 间盘切 除和 椎体次全切 除术结合前 路长节段钢
颈椎病 患者采 用颈椎前路 间盘切 除和 椎体次全 切除结合
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术联合 治疗 ,观察 治疗的 临床 效果满
意,现报道如下 。
图1 6 男,4岁 , Ⅲ 、 4 , 多节 段椎 间盘突 出 C C/ C/ 5 图 2C /椎 间盘摘 除植 骨 融合 , 3 4 C 椎体 次全 切钛 笼植骨 融合 , 椎 颈
手术 一直存在争论 。 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因 为 多 个 水 。多 平 脊 髓 的 受 压 , 而 且 受 压 多 来 自于 脊 髓 前 方 , 因此 最 直 接 的减 压 方 式 是 前 路 减 压 。颈 前 路 减 压 植 骨 恢 复 椎 间 隙 高度 ,使 神 经 根 孔 增 大 , 融合 稳 定 了颈 椎 ,消 除 椎 体 间 不 稳 定 导 致 的神 经 根 受 刺 激 水 肿 从 而 缓 解 根 性 症 状 , 同 时 解 除 了 椎 间 盘 对 脊 髓 的 压 迫 从 而 缓 解 了相 应 节 段 的 中 枢 神 经 受 损 的 症 状 。多 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行 多 个 椎 间 隙 入 路 行 多 节 段 椎 问 融 合 术 , 能有 效 去 除 直 接 致 压 因 素 , 有 利 于 恢 复 颈 椎 生 理 曲度 , 稳 定 性 亦 较 好 “ 是 多 个 。但 椎 间 盘切 除 植 骨 亦 因 有 多 个 植 骨 界 面 而 降低 了其 融合 率
颈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正侧 、 伸屈 侧 位 x线 片 、 螺旋 C T及 MR检查 。影像 学 表 现为 椎 间 隙变 窄 , 椎体 前 、 后 缘 或 钩 椎 关 节 骨 质增 生 , 椎 间 孔狭 窄 , 后 纵韧 带 肥 厚 、 骨化 等 退行 性 表 现征 象 , 其 中生 理 曲度 变 直或 反 屈 者 2 6例 , 椎 体 后缘 骨赘 形 成 3 2例 , MR均提 示 2个 或 2个 以上椎 间 盘退 变 突 出 , 后 纵 韧带 肥 厚或 骨 化致 相 应 节段 脊
和 上 肢 牵 拉 试 验 阳 性 。采 用 日本 矫 形 外 科 协 会
( J a p a n e s e Or t h o p a e d i c As s o c i a t i o n S c o r e s f o r
1 . 3 手术方法
气 管 内插 管 全 身 麻 醉 ,患 者仰 卧
2 5例 , 颈5 — 7 1 1 例, 颈 6 一 胸 1 1 例; 累及 3个 节段
6 例。
1 . 1 一般 资 料
本组 5 1 例 ,男 性 4 l 例 ,女 性 1 O
例; 年龄 4 8 ~ 7 2 岁, 平均 5 7 . 3岁 ; 病程 2 ~ 1 6 2个月 ,
平均 2 6个 月 。患 者 主要 临床 表现 为颈 部疼 痛 不适 , 手 部 精 细动 作 失灵 , 持 物不 稳 , 四肢 乏 力僵 硬 , 步态 不稳 , 易跌倒 , 胸腹部束带感 , 肌张力增 高 , 腱 反 射 亢进 , H o f f m a n n征 阳性 等 ;其 中合 并神 经 根压 迫 l 6 例, 表 现 为 颈肩 部 酸 痛 , 并 放射 到前 臂 和手 指 , 多数 伴 有皮 肤 麻 木 感 , 重 者 呈刀 割 样 、 针 刺样 疼 痛 , 压 颈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p r o v e me n t r a t e 3 mo n t h s f a t e r t r e a t me n t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l a s t f o l l o w e d — u p( P <0 . 0 5 ) ; T h e r e w a s n o
wi t h t i t a n i u m p l a t e i n t r e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vi r c a l s p o n d y l o t i c my e l o p a t h y . Me t ho d s A t o t a l o f 4 3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t i c my e l o p a t h y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a n t e r i o r c e r v i c a l v e t r e b r a s u b e x c i s i o n,D v a l u e o f c e vi r c a l
mo n t h s a f t e r s u r g e y r a n d l a s t f o l l o w e d — u p w e r e ll a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b e f o r e( P<0 . O 1 ) ; T h e n e ve r f u n c t i o n i m—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作者:钟炯彪李捷一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 0.01);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略低于末次随访时(P < 0.05);颈椎弧度D值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间差异不显著(P > 0.05),但均高于术前(P < 0.01)。
本组患者术后总优良率为86.0%。
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椎管减压充分,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可达到迅速而持久的固定效果。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30-03脊髓型颈椎病(CSM)是指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产生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临床骨科常见的脊柱疾病,约占颈椎病的5%~10%左右,好发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1]。
CSM常累及脊髓周围骨与软组织,极易诱发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造成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2]。
目前手术治疗仍为CSM最有效的方法,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临床应用较早、目前国内公认的疗效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式之一[3]。
本院对2007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了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12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并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51~66岁,平均(58.5±6.3)岁,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24例,3个椎间隙19例。
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31例分析
讨
论
33 0 4 00江 西 吉 安 市 井 冈 山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脊髓型颈椎病起 病隐匿 , 易误诊为其 他疾病 , 误 治疗 时 机 , 致残 率 较 高 。 耽 且 目前针对该病 采取 的措施是 早诊 断和早
治 疗 M 。手 术 治 疗 的 目 的是 消 除 后 突 的 J
生活可 自理 ; ③无效 : 症状体征无改善 , 甚
至加重 。
述 目的。赵 筑川进行 了前路 椎体 次全 切
除后钛 网植 骨和髂 骨植 骨在 不同颈椎 阶 段 中的生 物力 学 测试 J结 果表 明钛 网 , 较单纯髂骨植 骨在抗前 屈 、 侧弯 、 后伸 及 旋转等方 面具 有 更好 的生 物力 学 特性 。 且钛网植骨 比大块植骨 可获得 更多 的松 质骨与周边骨的接触 面积 , 更有利于植骨 融合 , 钛质材料不干扰 术后 MR 检查 。 I 此外钛 网植骨无 需另外取 骨 , 减少手术步 骤、 手术 时间, 免供骨 区疼 痛 、 染 、 避 感 意 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过 程 6个月复查颈椎 x
线片 。 了解 内 固定 和植 骨融合 等情 况 , 也
颈椎 退行性变 引起 的脊髓 型颈 椎病
颈椎 的稳定性大大下降 , 故前路手术需 附
加 钢板 内固定系统 , 以提高手术 阶段 的内 在 力学稳 定性 和即刻稳 定效 应。钛质 网
笼植 骨是 以纯钛 制作 的圆柱形 空心 网笼
作为支架 , 以减压之碎骨块充 填以替代 植 骨块 , 再辅 以钛板 固定 , 因此 可 以达到 上
碍, 甚至肢体瘫 痪 , 大地降低 患者 的生 极
活质量… 。现 阶段 , 疗这 一 类 型 颈椎 治 病常见术式多 为前路 椎体 次全切 除植骨
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6例疗效
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简要报告如下。
切口。
1 临床资料
1.3 疗效评价: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16 个月,观察患者植骨融
1.1 一般资Βιβλιοθήκη :本组资料选自 2010 年 3 月~2011 年 8 月入住我 合及内固定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
院的 46 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融 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及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术后功能
有效的处理方案。为了安全地施行一期切除吻合,除了术前积极 [5]Bretagnol F,Panis Y,Rullier E,et al. Rectal cancer surgery with
准备外,术中梗阻近端肠道减压和清洁灌洗至关重要。研究结果 or without bowel preparation:The French GRECCAR Ⅲ multicenter
除和分期切除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30%-46%和 21%-43%,差异 [3]Conrad JK,Ferry KM,Foreman ML,et al.Changing management
有显著性[4]。分期手术有反复手术的痛苦、造瘘口对病人心理、 trends in penetrating colon trauma. Dis Colon Rectum.2000;43 (4):
生活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老年病人承受第二次手术的能力差。 466-471.
本组病例一期切除吻合痊愈率 96%,合并肠漏仅 4%,死亡率 [4]Bretagnol F,Alves A,Ricci A,et al.Rectal cancer surgery without
0%。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在老年低位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积极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Br J Surg.2007;94(10):1266-1271.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E ] 游 纯 秋 , 擎 , 国 强 .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髌 骨 骨 折 6 7 蒋 陈 中 O 例 E] 福建 中 医药 ,05 3 ( )3 —2 J. 2 0 ,6 3 :13 .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受累间隙变窄伴椎体缘骨赘形成。 颈椎间盘突出, 颈髓受压,
如有黄韧带增厚时可见“ 钳夹样” 改变, 2 T 加权像有时见颈 髓水肿变性形成的高信号影 , 伴或不伴后纵韧带钙化。
12 方法 .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患者仰卧位, 肩背部垫薄枕, 使头部 轻度后仰并向左侧偏斜, 对颈部短粗的患者, 可用宽胶布将 两肩与额部相向牵拉粘贴于手术台上, 以利于手术操作。按 体表标志选定颈椎节段, 取颈部右侧横切口, 切开皮肤、 颈阔 肌, 钝性分离将胸锁乳突肌和颈血管鞘牵向外侧 , 气管食道
年龄4 ~7 8 ; 9 6 受累颈椎单节段c ~ 2 , 例 , 。 例 c ~ 3 C~ 5例; 两节段C ~和c ~ l 例, 。 5 三节段脊 。 l C~和C ~ 1 例。 髓受压病例未采用此种术式, 不在此次观察之列。患者有颈 部酸困或疼痛病史多年, 最终出现四肢麻木无力 , 尤其手部 握力下降, 精细活动能力障碍, 有时伴有持物掉落现象。 下肢 僵硬, 行走不稳, 有明显的踩棉花感。部分患者排尿功能障
收 稿 日期 : O 1 O — O 2 l-42 ( 文编辑 : 本 张 红)
作 者 简 介 : 海 林 ( 9 7 ) 男 , 苏省 江都 市人 , 治 医 师 , 杨 17一 , 江 主 主要 从 事 骨 科 临 床 工 作 。
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如 下
椎体 后 壁 , 用 磨钻 打磨 椎 体后 壁如 蛋壳 厚后 , 再 用椎 管 咬骨 钳 彻 底 刮 除 或 咬 除椎 体后 壁 以 及 残 留椎 间
・
6 8 ・
中 国现 代 医 药 杂 志 2 0 1 4年 2月 第 1 6卷 第 2期 MMJ C, F e b 2 0 1 4 , V o l 1 6 , N o . 2
・
临床经验 ・
椎体次全切除钛 笼植骨 内固定治疗 脊髓 型 颈 椎病 临床 分 析
邵青伟 张开放 杨 大钊 苏波
节 段椎节 的高度 和生 理 曲度方 面均 有一 定 的不 足和 肥厚 呈现 脊髓 前后 钳夹 样病变 4例 。
展 颈椎 前 路 手术 以来 , 前 路 减压 手 术 已被认 为是 治 确 定 具体 切 口大小 和 位置 , 沿 右侧 颈 动 脉 鞘 和 内脏 鞘之 间进 入 , 显露病 变节 段及 其相邻 上下 椎体 。 X线
机 透视 , C臂 定位 目的节段 , 在 病 变节 段 两端 椎 体植
为进 一 步 研 究 椎 体 次 全 切 除联 合 钛 笼 植 骨 内 固定 入撑 开器 , 适 当撑 开 , 切 除与 目的椎 体 相邻 的 2个或 技 术 在脊 髓 型 颈椎 病 的应 用 价值 , 本 研 究 回顾 性 分 3个椎 间 盘 。以颈长 肌 内侧缘 为界 限 . 咬除 目的椎 至
通 过 术 后 1年 内患 者 的 X 片情
况, 对 钢 板 螺钉 位 置 、 椎 体 序列 的恢 复程 度 、 颈椎 生 理 曲度 和高 度 、 植 骨融 合 情况 进行 分 析 , 同时检 查 患
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作者简介 陈竞轩(1991-),硕士在读,医师;chenjingxuan0521@通信作者陈雄生 ***********************.com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并单节段颈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陈竞轩,张志超,石 维,唐一饥,周盛源,贾连顺,陈雄生*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 )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 )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 )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2018年本院收治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 患者379例,其中133例采用传统单节段ACCF 并ACDF 治疗,并以长钛板 固定ACCF 和ACDF 节段(传统组);246例采用改良单节段ACCF 并ACDF 治疗,以短钛板固定ACCF 手术节段,采用单纯椎间融合器重建ACDF 节段(改良组)o 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评分、融合器与钛网相对位置、术后并发症、颈椎活动度(ROM )、ACDF 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术后症状复发情况。
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
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年。
2组术后 JOA 评分及V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0.05)。
改良组术前VAS 评分M2分者术后1年JOA 评分改善率高于术前VAS 评分<2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结论 改良单节段ACCF 并ACDF 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 安全有效,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更低。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21 术前 护 理 .
21 术前 访 视 .. 1
手术 护 士 于术 前 1d 到病 房 阅读 病 历 ,了解 病
1 一般资料 . 1
本 组患者2 例 , 中男 1 例 , 例 , 0 其 4 女6 年龄3 ~ 0 7 7
情,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 、 麻醉方式 、 手术体位 、 术前 禁食 与用 药的 目的 , 与患者交流 , 建立互信感 。 必要时介绍成 功病例 , 减轻
2 护理
颈椎 前 路椎 体 次 全 切 除术 应 用 于脊 髓 型颈 椎 病 、 椎 后 纵 韧 颈 带骨化 、 椎体不稳定性骨折等伤病 的前路减压 , 手术难度较 高, 有
加重脊髓损伤的风险【 对手术配合的要求高 , l J , 须由有经验的脊柱
外 科 医 师实 施 。 术 护 士术 中的 良好 配合 , 手 对提 高 手 术 成 功率 、 缩 短 手术 时 间起 到十 分重 要 的作 用 。 院 自2 0年 1月 一0 1 1月 本 0 7 O 2 1年 0 间 施 行 了2 例 颈 椎 椎 体 次 全 切 除术 , 得 了 满 意效 果 , 将 护理 O 取 现 体 会报 告 如 下 。
患 者 的心 理压 力 , 其 克服 恐 惧感 , 使 积极 配 合手 术 。 意 术 前 检查 注 手 术部 位皮 肤 情况 。
岁 ; 例有高血压病外 , 除2 其余均无严重 内科疾病。 外伤导致颈椎 骨 折 伴 脊髓 损 伤 者5 、 例 颈椎 病 1例 、 3 后纵 韧 带 骨 化 2 。 行 前 路 例 均
病 变 椎 体 次全 切 除加 钛 网植 骨 融 合 、 钛板 内 固定术 。 次全 切 除 1 个 椎 体 1例 ,个 椎 体4 。 6 2 例 采用 颈部 横 切 口1例 , 切 口7 。 3 斜 例 1 手术 方 法 . 2 气管 插 管全 麻 , 仰 卧位 , 取 肩背 部 垫 薄枕 , 颈 用 头 硅 胶 垫 固定 , 部 保 持正 常 颈 伸位 , 颈 双肩 用 胶布 向下 牵 拉 固定 。 常 规 消 毒 , 无菌 巾 , 层 切 开皮 肤 , 内 脏鞘 与 胸锁 乳 突肌 间 隙进 铺 逐 从
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例, 胸部束带感 8 , 例 感觉障碍 2 O例。生理反射亢进 1 O例, 上肢病理征阳性 2 2例, 下肢病理征阳性 1 例。 O 12 影像学检查 3 . 2例全部行 C T及 MR 检查 2 I 个节段
颈前人路 显露椎体 前方 , 臂 X线机 透视定 位 , C型 于切 除椎
过度后移, 可能引起的神经根牵张损害, 使有些病例疗效欠
佳, 甚至 出现症状加重 。 椎体次全切 、 网植骨融合术 的优点 钛
有:) a解除脊髓腹侧致压物, 减压直接, 对脊髓干扰小, 有利 于脊髓在相对正常生理环境下恢复功能.) b 直接解除压迫 物, 避免了脊髓迟发性损伤;) c减压范围除椎问盘及增生的 骨赘外 , 同时可解除合并的后纵韧带骨化及发育不良椎管狭
2 椎体) 个 。
13 . 神经功能评估 依照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u 。严重 ]
(-4 )四肢大部分 或完全瘫 , 活不能 自理 ; 0 分 : 生 重度 (~8 5
分)四肢有部分功能, : 但丧失工作能力; 中度(~1 分)有 9 2 : 运动及感觉等改变, 可做一般的轻工作; 轻度(3 6 : 1~I 分)有 轻度运动及感觉等改变 , 可做一般的轻工作 。 本组严重 1例, 重度 3例, 中度 2 2例, 轻度 6 例。 14 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颈丛加局部麻醉, . 右侧横形切 口行椎体次全切、 相邻椎间盘切除减压。经 S i oisn mt R b o h n
3 讨 论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 例, 2 例, 1 例; . 2 男 2 女 0 年龄 4 ~ 5
6 岁, 5 平均 5 。病程 6 年 , 均 3 。上肢放 射疼 1 5岁 ~8 平 年 4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rcr n l yga n r jr , oit a f ao oe boe , obn rfw s o itgao .C nl- eur ta nel ev i uy n e li tnl s , rkn n oega a ntnert n o cu e r en n r x i o n t i s n T eat o e ia vr ba u t a ecs ni et a et e i p n ̄o em eoa ya d i h ne r r cl e eresb tl xio t et n cr c sod t yl t n o i r ev t o i nh r m f o v a l i ph
或钛笼 , 开椎 间撑开器适 当加压 , 松 上合 适长度 之锁定 钛板 ,
冲洗伤 口, 放置引流 , 层缝 合伤 口, 毕。 逐 术
2 结 果
对本病 的术后 效果 , 着重要 影 响 , 有 现就本 院 自 20 2 0 0 5— 0 8
年采用颈 前路椎 体次全切除治疗 的 4 2例脊 髓型颈椎 病 的患 者, 报告如下 。
p so e ai e efc s b te . o tp r tv fe ti et r
【 ywod 】 A t o; opco yMoi em n;ui Ke rs ne rC retm ; t nsg etF s n i r o o
脊髓型颈椎病是 引起 四肢 麻木 、 治疗不 灵 的常见 原 因, 该病是 因颈椎 间盘的退 变、 出、 间隙变 窄、 刺产 生、 突 椎 骨 黄 韧带的增 生、 肥厚 、 皱褶的产生致脊髓 受压 , 缺血所 致 。本病 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 手术 入路 的选 择 , 而 手术 方式 的采用 软骨板磨 除 , 并于一 下端椎 后 15许磨 出 “ / 门槛 ” 植入 髂骨 ,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e t t l,cii ut i! v u t ! utt ! eo eyo ev r v u t u ! l w —u s p rt ey .Re u t Alte6 ai!sw r slai! s o l a f! ol ea ai l,f! i l r vr fn reweee a ae d r i f l cl t l c a l o eoa c l l d i g oo pp te ai l o o v s ls l h 3p t l ee et
i t l n vlaetetea e t e et f altad eau l h h rp ui f cs .M e h d 6 a ̄ fcria p t yoi ef ̄ty w r rae i evc neird cmpes  ̄ x o c to s 3e sso evclsot lt myl a ee t td w t cria a tro e o rsi l d c h e h l o,
h u ci fs p t ga d sa lz gt etb as me t en p r n e v re r g nsb i go e ae ,id c n e o t g n s .T ei sa t t n s fc r ia e tb a i g o d o e i i h e d n u ig t se e e i h o s h t i e so e c v r r s o d a n n sf v l e n
钛网植骨或 自体髂骨植 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 固定术 。术后随访观察颈椎 X线片 、 自我感觉 、 I 床功能评价 、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果 结
6 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 随访 时间 1 4个月 ( 2~2 平均 1 月 ) 6个 。手术后恢 复满意 , 患者 生活基本可 自理。神经功能 改善依据 J A评定标 O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皮质 自体髂骨或钛质 网经切除病椎的松质骨植骨 ,并置入减压
在本组的资料中 , 对2 0例 三节段脊髓 型颈椎 病患者应用颈
槽 内。选 择合适 的颈前路钢板 , 并固定于上下相邻 椎体 , 同时还 前路椎间隙减压 +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方法治疗 ,术后无一例患
床活动 。 在手术 的过程 中 , 对患者 进行彻底减压 , 解除神 经根压迫 , 恢 复 1 . 3观察指标 术前和术后对 患者进行常规颈椎 正 、 侧位 x 患者颈椎 的正 常生理弧度 ,是提高三节段脊髓 型颈椎病患者治 线拍摄 以了解 融合节段 C o b b角情况 ;治疗 前后应用 J O A评分 疗效果 的关键1 3 ] , 且在充分减压 的同时还 应尽可能多 的保 留颈椎
有 患者术后 3个月的 C o b b角明显大于术前, I OA得分 明显高于术前, 且P < 0 . 0 5 。 结论 颈前路椎 间隙减压联合椎体 次全切除术治疗三 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减压彻底 、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良好优 势, 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椎间隙减压; 椎体 次全切 除术 ; 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中图分类号 l R 6 8 1 【 文献标识码 】 B
应注意的是应将钢板跨越植骨块或钛 网 , 应用 C臂 x线机下透 者 出现并发症 , 所有患者术后 3个月 的 C o b 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 P < O . 0 5 ) , 且所 有患者术后神经 功能情况 明显改善 ( P < 0 . 0 5 ) , 视确认固定牢靠 , 打人螺钉。 并应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对切 口进 善 ( 行彻底冲洗 , 并 留置引流管 , 最后逐层缝合切 口。 提示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 可彻底减压 , 并且可显著恢复患者 的神经 1 . 2 . 2术后处理 术后 常规应用抗 生素以防感染 ,引流管可 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 , 且并发症少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时值得一提 的是 于术后 2 4 h拔除 ,术后 2 4 h 患者 可在 颈托保护 下进 行坐起 和离 功能情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键 词】 关 颈椎 体 次全 切除 ; 髓 型颈椎 病 ; 网植 骨 内固定 脊 钛 【 图分 类号】R 8 . 中 6 73 f 文献标 识码 1B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1 — 1 0 0 6 3 9 0 (0 2) 4 0 — 2 1
c lmo t e e rco e h iu n ia i m s a e b n u in a d itr a x to .M eho ve d t e a sl v r b e tmy tc nq e a d t nu meh c g o e f so n n en f ain y t t l i t ds Re iwe h
te t n f 1 a e h t e vc ls o d lss my lp t y i a u r 0 7 t c mb r2 1 y a tro e vc r ame to 8 c ss w o wi c r ia p n yo i h eo ah n J n ay 2 0 o De e e 0 0 b neirc r ia l
根据 J A分级方 法 对脊 髓 功能 评 分 , 后 患者脊 髓 功 能均有 不 同 程度 好转 或 恢 复 。其 中优 1 O 术 4例 (77 %) 良 3例 7 .8 ,
(6 7 , 1 (. %) 1. %) 中 例 5 5 。术前 平均 (.  ̄ . ) , 平均 (6 ± . ) ,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00 ) 结论 6 5 98 1 2 分 术后 9 6 1. 1 8 分 差 o 2 P< . 。 5
21 0 0年 1 2月期 间诊 治脊髓 型 颈椎 病患 者 1 例 , 8 进行 颈前 路椎 体 次全 切除 减压术 和 前路 钛 网植 骨 内 固定术 。 结果
随访 l 个 月 ,8 患者 在 6 2 1例 个月 时 植骨 均 全部 融合 , 无钛 网移位 脱 落或 螺 钉松 动 , 经功 能 得 到 了不 同程 度 恢复 。 神
・
临床 探 讨 ・
22 5 第0 第4 0年 月 5 1 1 卷 期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附
吴坤芳 余永 壮 韩 春 覃 文报
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覃 浩然 刘付胜 华 余 海龙
广西 壮 族 自治 区河池 市第 三 人 民医 院骨科 , 广西河 池
570 4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我院 20 年 1 07 月~
mo t etb e tmy tc n q e a d ta im s a e b n u in a d itra x t n sl v re r co e h iu n i nu meh c g o ef so n ne l f ai .Reu t ih a n p ito 2 y t n i o s l W I n e d on f1 s mo t s tte 6- n h fl w- p e a n t n l t e 1 ain so o e pa td wee i u in i nu me h s e — nh ,a h mo t ol o u x miai ,al h 8 p t t fb n lne r n f so .T t i m s h d o e a dn ,sr w lo e a d pae b e k n r o o n .Th u cin o e e h d b e mp o e .Ac o dn o t e J ig c e o s n lt ra ig wee n tfu d e fn t fn r a e n i rv d o v c ri g t h OA ca sf ain meh d frs ia od f n t n ls oe o tp rt efn t n i ainswi p n od weedfee td — lsi c t to o pn lc r u ci a c r,p so eai u ci n p t t t s ia c r r i rn e i o o v o e h l f
Th r a m e to e vc l p n y o i y l p t y b n e i r c r ia sl e t e t n fc r ia o d l ssm eo a h y a t ro e v c lmo t s y
v r e e t m y t c ni e a ia u e h a e b ne f i n nd i e n l e t br c o e h qu nd tt ni m m s c g o uso a nt r a
Hale Waihona Puke [ sr c]Obe t eT n lz ecii le et o et ame t f evc p n y ssm eo a yb nei ev— Ab ta t jci oa ayet l c f cs f h et n ria so dl i ylp t ya tr rcri v h na t r oc l o h o
i to f a in x
WUK n n U Yn r ag H N C u I na l ar I uhnh a Y a og uf g Y ogh n A hn Q NWebo Q NH oa LUFseg u UH i n a u n l
De a t n f Orh p d c,t e Thr o l' Ho ptlo c iCi n Gu n x u n tn mo s Re in p rme to to e is h id Pe pes s i fHe h t i a g iZh a g Auo o u go ,He h a y ci 5 7 0 ,C ia 4 0 0 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