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文化三个一之一座都城一堆圣火一缕曙光
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二、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文化源远流长,“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中华文明腹心地带浓郁的文化积淀和表里山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三晋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使三晋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一)山西文化的精髓山西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她的先进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而不枯,,她的艺术精神播撒了千万里而不散,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成果结晶,是先祖赐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山西文化的精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平阳府席铭,“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
”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家乡的历史人文地理3000字

家乡的历史人文地理3000字案例一:山西是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
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
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考古还表明:最早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火烧骨,把我国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万年;约在10~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
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山西南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已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约在45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
史传“尧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舜都蒲坂(今运城永济市西南),禹都安邑(今运城夏县西北)”,记载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
今临汾市尧都区南部有尧庙、东部有尧陵,运城市盐湖区北中部有舜帝陵庙。
《禹贡》载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一带。
近年来,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
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我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的夏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开启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夏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晋南夏县一带,后随着地域扩大,统治中心才转入河南豫西一带。
今夏县东下冯遗址是重要的夏墟。
商朝时,山西南部在其“邦畿千里”之内,其余地方则散布着十几个方国部落。
今运城垣曲县古城南关和夏县东下冯等地发现有商代前期完整城址,以及运城平陆县和长治长子县等地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
介绍山西名胜古迹的宣传语

介绍山西名胜古迹的宣传语
针对山西的名胜古迹,有以下的宣传语:
1.探索山西,历史与你同行。
风格:简洁明了
2.一砖一瓦,皆是历史;一山一水,皆是故事。
风格:对仗工整
3.在山西,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
风格:幽默诙谐
4.来山西,赴一场与历史的浪漫约会。
风格:感性浪漫
5.山西,千年文明的博物馆。
风格:权威专业
6.重温古迹,山西邀您共赴时光之旅。
风格:怀旧复古
7.晋见未来,不忘过去,感受山西的今日辉煌。
风格:创新启发式
8.走遍山西,听风赏雨看历史。
风格:对仗工整
9.山川壮丽,人文荟萃;古今交汇,魅力山西。
风格:对仗工整
10.龙腾虎跃是山西,古韵今风两相宜。
风格:地域文化。
山西旅游文化导游词

山西旅游文化导游词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作为旅游导游,如何讲好山西的旅游文化导游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较为经典的山西旅游文化导游词,以供参考。
一、太原——古都名城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在太原,游客可以参观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景点。
其中最有名的是岳阳楼和双塔寺。
岳阳楼是一座古代楼阁,位于岳阳街上,双塔寺是一座盛名的佛教寺庙,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
这两个景点都是太原的地标性景观,在夜晚也会点亮,非常漂亮,可别错过。
二、平遥——明清古城平遥是一个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城,位于山西中部。
平遥城内有众多晚明清代的古建筑和街市,如古钟楼、古城墙、古街、古店、古庙等。
平遥古城是一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景点,被誉为"明清古城千古一绝"。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古代的建筑艺术,还可以领略到古代商业文化的魅力。
三、绵山大佛——名副其实的"石刻之最"绵山大佛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绵山之巅,紧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曲天下第一观。
绵山大佛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中规模最大的佛像之一,是中国现存塑像石刻之最。
大佛面对太行山,背靠华山,造型雄伟,线条流畅,细节精致,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木塔寺——历史上的一座古代佛寺木塔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岳阳镇境内。
它是历史上的一座古代佛寺,建于隋朝,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寺内塔林亭台、殿堂庭院俱佳,建筑规模宏大。
游客可在寺内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领略到佛教艺术的魅力。
五、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北部的云冈山下,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云冈石窟是中国北方古代造像艺术的代表性作品,艺术风格与大雁塔相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世界一流的石窟艺术和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作文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作文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染红了整个山西。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之乡,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风景。
山西也是中国有名的煤都,煤炭资源丰富。
这些都是山西独有的资源优势。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如: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
这些旅游胜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山西的风景名胜也是十分有名的,有:恒山悬空寺、五台山佛光寺等。
我最喜欢悬空寺了。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下,距离大同市60公里,我们从大同坐大巴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悬空寺。
悬空寺是一座三层寺庙建筑,它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53年)由云岗石窟正前方下望悬崖很低、只有三层房屋的小寺庙发展而来的。
这座寺庙不是用一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寺庙,而是用三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寺庙。
这座寺庙也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神猴来到了这里,为了报答当地人对它的恩惠。
—— 1 —1 —。
关于山西建都的神话故事

关于山西建都的神话故事古老的山西,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述着关于山西建都的神话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西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人们生活在贫困的边缘。
然而,一个英勇的年轻人为了改变这一切,展开了一段寻找国都的奇妙旅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怀仁,他聪明勇敢,有着异于常人的洞察力。
一天,李怀仁在山坡上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个古老的地名——「京华」。
这个地名让李怀仁陷入了思考,他决定寻找神秘的京华所在,为山西寻找一个新的希望。
李怀仁告别了家人和朋友,开始了他的旅程。
他走遍了山西的每一个角落,登山涉水,穿越无垠的大漠,跋山涉水,历经磨难。
他遇到了许多令人生畏的困难和障碍,但他从未放弃。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传奇。
在旅程的最后,当李怀仁经过一座华丽的山谷时,他发现了一个宏伟而壮丽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高大的城墙、宫殿、庙宇,还有蓬勃的商业活动。
李怀仁心生喜悦,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京华,也发现了山西的未来。
这座城市美丽而繁荣,人民幸福安康。
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山西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吸引了无数商人和旅行者。
人们都惊叹于李怀仁的智慧和毅力,他被尊为山西的王,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创始人。
然而,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建都的神话故事。
它背后还蕴含着更深刻的寓意。
李怀仁以他的勇气和坚持,为山西的人民带来了改变。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座繁荣的城市,为山西打开了一个新的未来。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我们伸出双手,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就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保护我们的家园。
山西自古以来就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但也面临着环境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李怀仁一样,努力保护山西这片宝贵的土地,使其永远保持绿色和纯净。
在今天,山西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这座城市吸引了众多的人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为山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工商业的繁荣,还是文化艺术的繁荣,都离不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努力。
山西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文化遗产介绍山西文化遗产介绍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饶繁华的地方,因为其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优美的景色等因素得以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值得介绍的文化遗产:一、阳城古城墙阳城古城墙屹立于山西省晋城市,全长14里,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城墙之一。
该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时期,采用砖木结构,历经数代人的修建、增筑和扩建,形成了现今的宏伟壮观的风貌。
阳城古城墙是山西古代城池防线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城墙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太原古城墙太原古城墙始建于公元584年,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古老建筑之一。
该城墙本身长6.5公里,均采用灰砖石墙结构,既体现了中国城墙典型的军事防御思想,又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技艺。
太原古城墙是中国城墙修建史上的一个重要象征,具有非常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三、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大同,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名城。
平遥古城的建造始于公元1370年,是一个汇集着中国古代建筑、城市规划和文化的宝库。
平遥古城区域内有许多古建筑群,其中尤为著名的有神功庙、景泰庄、县署衙门等等。
四、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奇特的建筑风格以及神秘的历史传说,使得它成为了山西省著名的文化景观之一。
悬空寺环境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分为三个层次。
整个庙宇悬挂在绝壁上,层层叠加,构造独特,引人入胜,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千年古老的文化和建筑奇迹。
总的来说,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遗产也非常令人赞叹。
以上介绍的文化遗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能列尽所有遗产。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些古迹在现代社会中发光发热。
“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

“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欢迎来到“三晋之地”山西!山西位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土高原的中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特色最为鲜明的省份之一。
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重要子节点,山西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旅游体验。
一、太原古城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偏北,是省会城市。
太原古城保留了汉、魏、晋、宋以来的许多文化与历史遗迹,是中国深厚文化的代表。
太原古城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游客可以参观庙会、古建筑、景观、文艺演出等。
太原天龙山石窟、双塔寺、晋阳湖、太原老城区等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二、平遥古城平遥是一座中国的小镇,距离太原市约100公里。
平遥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是中国现存古城之一。
古城被誉为“中国明清商业文化之都”,有着“中国第一古城”之称。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商业街道、古代机构、古代建筑和石刻文化等。
古城西部景区主要有平遥影视城、赵家祠堂、孟家大院等景点。
在平遥,可以获得一份清静与感性的体验。
三、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太原市南面约16公里的山峰上,是中国早期石窟之一,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云岗石窟有西岳寺和东岳寺两处造像,保存了大量的北魏至唐代佛像和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工艺的重要资料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以及优美的自然山风光。
四、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境内,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五台山最早修建佛寺,大约在三国时期,汉、魏、宋、金、元、明、清等时代,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广泛传布,如佛教经典及音乐、佛事法会、旅游和文艺盛会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文物和建筑都保存完好,游客可以体验到佛教文化的深层意义和历史价值。
五、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境内,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三大古石窟。
悬空寺融合了汉文化、藏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以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石刻艺术,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道丰厚景观。
介绍山西名胜古迹的宣传语

介绍山西名胜古迹的宣传语山西是中国的五个省级行政区之一,位于华北地区中部。
它以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
山西的宣传语可以概括为“千年古都,瑰丽山河”,这里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山西的著名名胜古迹。
汾阳古城:山西的历史名城,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城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如演武殿、天广阁、龙泉亭等,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之处。
此外,汾阳古城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如烟波浩渺的汾河,以及青山绿水环绕的城郊风光,让人陶醉其中。
五台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遗址之一。
五台山以其壮丽的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而闻名,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众多的佛教寺庙和塔庙,如普救寺、文殊院等。
无论您是信佛的朝圣者,还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五台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被誉为“北方的丽江”。
这里有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古城墙、古城门、古街道等,这些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独特之处。
此外,平遥古城还是中国著名的金融古城,是中国古代金融业的发源地之一,如今的古商城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银号、钱庄等金融机构的遗址,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境内的云冈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它以其壮丽的造型和精湛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
石窟内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和石雕造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佛像,高达17米,造型庄严肃穆,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云冈石窟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艺术宝库,让人们领略到了古代艺术的卓越之处。
山西的名胜古迹众多,上述只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在这片土地上融合出了独特的魅力。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灿烂的文化遗产,每一个名胜古迹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都值得一去。
山西太原煤炭之都的历史名城

山西太原煤炭之都的历史名城山西太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太原成为了中国的煤炭之都。
然而,太原并不仅仅是一个煤炭城市,它还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底蕴和迷人的景观。
太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太原地区就有人类的居住。
然而,真正使太原成为历史名城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
晋国的都城原本是平阳(今山西临汾),但后来迁至太原,并始终保持其地位,成为当地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太原曾多次成为重要的政治中心。
例如,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太原是北魏的都城,这个时期对太原以及整个山西地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北魏时期的太原城规模宏大,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萧王庙和九龙壁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太原的繁荣和辉煌。
太原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太原的历史建筑和遗址展示了多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比如,清代的双塔寺、榆次古城等,都是太原得意的历史遗迹。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太原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这座城市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如晋商、晋剧等,都为太原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太原的晋商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商业经验和智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晋剧则是中国戏曲中一种独特的剧种,它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然而,太原并非只有历史和文化,它还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太原城市周围环绕着山脉和河流,这些自然景观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青山绿水的美丽风光。
太原的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石雕而闻名于世。
此外,太原周边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这些地方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到太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总而言之,太原作为山西煤炭之都,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于世。
然而,这座城市并非只有煤炭产业,它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创意

429摘要:本文用“空间正义”重新梳理了都市实践北京办公室近年来设计实践中的基本立场,并通过列举七个方面的案例,作为设计伦理基石的“空间正义”,也完全可以转化为设计灵感的出发点,并可以物化为设计工具。
近两年,我以“空间正义”为视角,通过写作几篇学术文章的机会[1-3],重新梳理了URBANUS 都市实践北京办公室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设计立场,明确了坚持“空间正义”这一信念应成为我们可持续创作的基石。
“正义”是20世纪以来政治哲学的重大议题,“空间”也是20世纪以来建筑学的重要概念,两者合一的“空间正义”是建筑学和政治哲学在20世纪以来时间框架上在社会空间领域的交集。
思考这个时-空坐标下的交叉点,也是URBANUS 都市实践一而贯之的设计宗旨:“都市实践既是一个事务所,更是一种理念,旨在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紧扣中国的城市现实,以研究不断涌现的当下城市问题为基础致力于建筑学领域的探索。
”中国当下建筑创作异彩纷呈,中国社会Abstract: This article employs the concept of “spatial justice” to theorize the stance of recent practices by URBANUS Beijing office. By enumerating seven projects to illustrate their relevant categories where “spatialjustice” could be applied to appropriately, it helps to prove that not only the notion of “spatial justice” can be set as the foundation of design ethics, but also can be utilized as the fountainhead of design inspiration, and as the crutch of design technique.Design Crea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Justice”“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创意关键词:空间正义;都市实践Keywords: spatial justice; URBANUS对建筑的需求更是五花八门,坚持任何一条创作道路,都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专业结果;反之,任何一种专业上极致的追求,都是对一个社会需求的响应。
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山西,简称“晋”,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中西部。
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千古冀中一犁牛”的山谷韵味、“青山白水人家好”的农村古村、以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木塔等等。
以下是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一、历史文化悠久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山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国时期的晋国发源地,以及古代山西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西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敦煌壁画、五台山石窟、嘉峪关长城等等,这些都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集中体现了华北文化的特点山西地处华北地区,其文化特色与华北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
山西既承袭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
山西的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华北文化的特点,充满古朴、庄重、纯朴的风格。
三、山西的建筑文化山西的建筑文化以木构建筑为主,并且以风格独特著称于世。
山西的古建筑以梁、柱、门、窗等部件的雕刻工艺独具特色,常见的有梁柱的书法字体和纹饰雕刻。
山西的古建筑以木塔著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誉为“国宝”的木塔,木塔寺。
该塔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木结构最完整、保存最好的木塔之一四、山西的民俗文化山西的民俗文化也是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之一、山西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舞狮、皮肤鼓、高跷、秧歌等等。
山西的民俗活动通常与传统节日和庆典有关,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代表了山西人民的生活习俗,也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五、山西的文学艺术山西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山西是中国文学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古代就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
山西文学的特点体现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
山西的文艺作品大多从山西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展开,以及对人情世故的真实描写,描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状况、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山西名胜古迹说明文

山西名胜古迹说明文山西:历史与文化的璀璨明珠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山河,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山西的古建筑。
山西的古建筑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更是山西古建筑的代表。
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街道、古民居,以及古市楼、古寺庙等建筑,无不展示着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
此外,大同的云冈石窟、太原的晋祠等也是山西的著名古建筑景点,它们以精美的雕刻、壁画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古建筑,山西的古文化遗址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临汾的陶寺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彩绘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以及古老的宫殿、祭祀建筑等遗迹,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晋中的侯马晋国遗址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古建筑和古文化遗址,山西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值得一游。
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峰、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山西的壶口瀑布则是中国著名的瀑布之一,滔滔黄河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壮丽的瀑布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山西,你不仅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山西的面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刀削面、烩面、饸烙面等面食独具特色,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山西的名胜古迹繁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无论是古建筑、古文化遗址,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展现着山西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山西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山西历史文化古迹

山西历史文化古迹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
这里拥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古迹,以下是其中一些:1.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晋国的宗祠。
晋祠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如圣母殿、鱼沼飞梁等。
2.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华严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壁画,是大同市的文化地标之一。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街道布局完整,被誉为“中国的古都”。
4.永济黄河老桥: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黄河大桥,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黄河大桥之一。
永济黄河老桥始建于唐朝,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5.芮城古城: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也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之一。
芮城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城墙高大坚固,城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
6.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中国著名的寻根祭祖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移民的历史见证之一。
洪洞大槐树始建于明代,是许多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7.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朝,塔身高大雄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8.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关帝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朝,是许多华人信仰的中心之一。
9.晋商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中国第一个以晋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晋商博物馆内展示了晋商文化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活动等,是了解晋商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10.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展示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的抗日战争历程和革命精神。
以上仅是山西历史文化古迹的代表之一,山西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值得探索和发现。
山西文化的美篇

山西文化的美篇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叹不已的文化名胜和传统手工艺品,这些都是山西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山西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文明。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晋国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隋唐时期,山西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如今,山西依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平遥古城、雁门关、恒山、乔家大院等等。
平遥古城是山西文化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这座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城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古街道、古城墙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平遥古城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雁门关是山西文化的又一代表性景点。
它位于太原市北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在西汉时期,雁门关曾是中国与匈奴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唐代,雁门关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如今,雁门关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除了景点之外,山西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窑洞、窑烧、刺绣等等。
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其中,剪纸是山西的代表性手工艺品之一。
山西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它是中国剪纸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山西,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如花鸟、人物、景物等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总的来说,山西文化是一个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文化。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文化景点和传统手工艺品,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城市文化】山西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城市文化】山西历史文化知识大全山西因为居住在太行山之西因此而得名。
山西是一个具有很多传奇色彩以及传说故事的地方,据说“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与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方。
留学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山西的文化历史知识吧!山西的民族文化:山西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4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0.3%。
在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满族与蒙古族。
山西文化:山西的八大文化品牌:“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
山西的民间文化代表:山西民间社火、跑旱船、踩高跷、放烟火、放烟火、跑竹马、小车舞、狮子舞、挑椅舞、龙舞、倒悬花鼓、中黄高台、龙舟舞、太原铁棍和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山西民间锣鼓、山西民间木版画、炕围画、山西民间刺绣、太原曲艺、绛州鼓乐、山西民间剪纸等。
方言文化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
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
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
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
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
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戏曲文化:演变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
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
山西历史文化导游词(2篇)

山西历史文化导游词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____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
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
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
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
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
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
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
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
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
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
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
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
运城文化0.1之欧阳学创编

人类远古文化。
用“一猿一火冠华夏”来概括,以运城为代表的晋南地区承担了人类文明进化许多关键环节的重要任务,参与了人类早期社会形态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
“一猿”是指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揭开了人类发源的神秘面纱,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一火”指的是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用火的痕迹,距今至少在183万年以上,开创了人类的用火先河,把人类用火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
距西侯度不远的匼河遗址群,属于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
此处出土的大量石制工具,证明当时的人类过着采集和狩猎并重的生活。
同时,匼河文化呈现为群组,表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原始人群落。
为什么说“冠华夏”,运城国保单位90处,在全国所有地级市里排名第一。
近年来,著名考古学家苏秉奇先生和刘起釪先生提出:“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的一块地方,最后得出结论:在古代夏是中国之人,而中国就是冀州,冀州就是中国。
这些丰富翔实的文化遗存、考古成果、专家论断,不仅证明了运城就是以尧舜禹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发祥地,就是“古中国”文明发源地,更为弘扬尧舜禹文化、打造人类远古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农耕源头文化。
用“一湖一祠一裴家”概括。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运城作为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
“一湖”指的是运城盐湖。
古河东盐池形成于7000万年前。
运城,因盐池而兴,因盐运而名,是一座盐务专城,全国仅此一家。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河东池盐成为人们的日常食用品、祭祀贡品、货币代用品、军需用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唐代运城池盐的收入曾占到全国赋税收入的八分之一,被历代统治者看作是“国之大宝”而予以保护和重视。
“一祠”指的是万荣后土祠,是专为祭祀后土圣母而建的祠庙,被誉为“海内祠庙之祖”。
后土祠,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联系全球华人的历史文化纽带,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座都城定位华夏文明主脉——山西古文化“三个一”之陶寺遗址•▲陶寺彩绘龙盘••▲陶寺特磬••▲陶寺扁壶朱书“文”字••▲陶寺土鼓•襄汾陶寺遗址是帝尧都城,使尧文化由传说成为信史,树起5000年中华文明的伟大丰碑。
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了“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一系列考古重大收获和研究成果的公布,让全世界开始重新认识和定位陶寺遗址。
陶寺,这个坐落于晋南襄汾县东南隅、塔儿山西麓黄土塬上的普通村落,竟令人惊讶地隐藏了一座改变中华文明起源传统认知的上古都城,一部镌刻着中国早期文明格局的历史书卷,一个从传说中穿越到我们面前可以触及的上古文明。
从1978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考古发掘,让陶寺最真实的面容和最深厚的底蕴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考古工作者们用近40年的不倦努力,在破碎的陶片和残损的遗迹中仔细而谨慎地拼对出越来越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中华文明最早、最有根据、最完整和最庞大的社会文明遗迹,就在这里。
壹陶寺,帝尧的都城陶寺遗址,一座存在于4000多年以前的城邑,一座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规模空前的城址,其由宫城和外郭组成的双城制模式,奠定了后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的构架。
现代人也许根本无法想像,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上古时代,在没有大型设备辅助的当时,如此宏大规模的都城究竟怎样构建,更无法想像这样一座上古时期的城邑,外围耸立着高大的夯土城墙,内部已经规划分明地布局着雄伟壮阔的宫殿区、规模庞大且等级森严的墓葬区,独立完善并有专门守备的大型仓储区,阶级和阶层区划严明的居住区,技艺娴熟并由官方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以及无比神圣庄严的祭坛和天文观象台……功能区划齐备合理,俨然已成气势宏大的中土“王都”,成为乡野敬仰的权力中心,四方向往的首善之地。
在陶寺的墓葬区,王级的墓葬中出土了制作精美的彩绘蟠龙纹陶盘,蟠龙以红白彩描绘,周身遍饰红鳞纹,巨口张开,利齿毕现,既是帝尧邦国的图腾,又是典籍所载“赤龙生尧”的注释,被认为是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形象之一;遗址中,考古学者找寻到书写于扁壶残片之上、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最典型的文字,“文、尧”这两个比甲骨文还早500多年的汉字,成为帝尧邦国文明的原创标志和初始记录;在宫殿群的夯土中发掘出的装饰戳印纹的白灰墙皮和陶板瓦残片,彰显了当时宫殿建筑装饰的恢弘奢华,而后者更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板瓦;除了质地精美、制作考究的玉钺、玉琮、玉圭、玉璜、玉兽面等代表着军权、王权和神权的礼器,陶寺贵族大墓中还埋藏着用以“通伦理、明礼仪”的鼍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陶埙等上古乐器,其中铸造精美的铜铃是目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金属乐器,标志着构成古代音乐文明重要内涵的“金石之声”时代的来临。
它的铸造方式表明在4000多年以前,陶寺先民就已经可以用内外模具组合铸造结构比较复杂的器物,成为后来中国青铜文明的技术基础。
陶寺城址及墓葬中的考古发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精致,是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中原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崇尚军权和王权的王国。
充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陶寺遗址不仅是目前国内文化内涵最丰富、研究期望值最高的一座古城遗址,而且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越来越多地同有关尧舜的文献记载相印证。
《水经注》言:“尧都平阳”。
没有任何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在年代、地理位置、规模和等级以及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与唐尧之都如此契合,与“古平阳城”如此一致,“尧舜禹传说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确凿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负责人王巍表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地拥有所有的文明要素和标志,“尧都平阳”已成定论。
贰陶寺,最早的中国承载着帝尧邦国的百年沧桑,陶寺遗址作为目前黄河流域发现的史前最大的城址,是黄河中游地区能够确认的最早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的都邑性遗址。
城,就是某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政治中心,在这个意义上,城就是国家的物化标志。
陶寺城址规模宏大,它的存在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氏族部落领导集团更为强大的管理机构,证实早在4300年以前,当时社会就已经突破了氏族部落阶段而进入初期国家阶段。
因此,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本初概念的政体——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据塔儿山两侧、汾河以东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调查结果判断,陶寺文化遗址群以陶寺都城为核心分为南北两大群,拱卫陶寺都城京畿。
南北两大下属分布区各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地方中心聚落统领,而这些中心聚落是由自上而下的分支发展起来的,并且发现有驿站型遗址,表明了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的存在,凸显了陶寺遗址的都城性质和陶寺文化的国家性质,标示“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的地位。
陶寺贵族墓中出土的木立表和王墓中出土的漆圭尺,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
圭尺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第1号至第11号色段长约40厘米,合1.6尺,正是《周髀算经》所记载的“地中”夏至晷影标准。
以此理论夏至影长,表明陶寺很可能对外宣称其地为“地中”,使得陶寺城址顺理成章地成为“地中之都”,进而使陶寺文化所代表的邦国成为“中土之国”,开创了“中国”最初始的含义,成为“最早中国”所在。
此外,陶寺圭表还可用于大地国土的测量,以陶寺城址“中表”为中心基点,按照陶寺城址的经纬线作为测量基线,对陶寺所在大陆的东西南北四至进行夏至晷影测量,以确立陶寺文化的四表。
而基于此,圭尺也便作为王权的象征,被元首所垄断,下葬于王墓,并被先秦文献描述为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时的谆谆嘱托“允执其中”。
■著名考古学家、我国考古类型学奠基人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叁陶寺,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华文化的发展绵延不绝,从萌生至今一直环环相扣、步步相衔,特别是我们今天所沿袭的文字、历法、礼制,我们今天所遵从的道德规范和审美矩度,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早在尧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雏型。
考古发现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可知,在唐尧之时,中华早期文明的国家观念、王权观念、私有观念、礼制和历法等均已形成,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或统治模式的主源。
我们有理由认为,尧舜禹时期的华夏早期文明为后来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主脉。
陶寺遗址作为帝尧的都城,使世人看到,早至距今4300年之前,在晋南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早于夏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形成了一个具有金字塔式社会机构、有一定分布范围、拥有公共权力、工官管理手工业、拥有彩绘陶艺术、使用文字的初期文明社会。
特别是被考古发现的陶寺观象台,更显示出陶寺文化与国家社会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所达到的当时最高水平。
陶寺观象台通过1个观测点和13根石柱间间隙的12道观测缝,与东南7公里外的塔儿山山脊线构成一套完整的列石观测系统。
观测者立于观测点核心,透过石柱间的缝隙,观测早上日切于塔儿山山巅时是否在观测缝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的日子。
12道观测缝,每个缝隙为1个节令,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2号缝为冬至;12号缝为夏至……从观测点可观测到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节令,既展现了我们的祖先为农时服务,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还体现出当时王权对于天文历法的控制。
陶寺观象台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比位于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早了近500年。
而史前陶寺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当时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
观象台的发现同时也证明了《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性。
事实上,在陶寺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宫殿形制、农时节令历法的发明、汉字的使用、“天下之中”观念的确立等等,都被后来的夏、商、周王朝的王国文明所继承,都是我国年代最为久远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典型、最丰富的发现。
这些遗存,在唐尧古老王国的肌体上迸发着文化精神的光芒,有力地资证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决定着中国历史的长度和文明的时段,成为实证华夏5000年文明的重要支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认为:陶寺是目前不可多得的将历史与考古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遗址,在中国文明起源的历程中,作为帝尧陶唐氏文化遗存的陶寺文化,是中国正式踏进文明社会的界碑石,也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并由此不断推进民族发展的奠基石。
它表明晋南、陶寺才是华夏族、华夏文明的直接源头。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理由,它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和甘露。
我们找寻上古的历史,就是在发掘华夏文明的根系脉络,探索传统文化的最初起源。
尽管,帝尧和他的那个时代早已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创制于尧且沿袭至今的历法、礼制等诸多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之中。
陶寺,这片隐匿于广阔田野中的史前遗迹、尘封京华,用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尧文化的丰富遗存,给山西所拥有的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以最充分的理论诠释和最合理的历史定位。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诸多美好的词语,都是山西从远古传承、从祖辈继承、从世代秉承而来。
陶寺,便是根源,便是发端,便是始祖。
至今,我们的教科书里古老中国有信史可循的起源,仍被界定在了夏商。
唯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本能够重建中国的上古史,把帝尧所创造的文明昭告世界——告诉人们,不仅最丰富的古代文物留存在山西,最早中国在山西,华夏文明的起源也在山西。
一如国家文物局在其编撰的《文物三字经》中对陶寺遗址的描绘:北陶寺,有大墓。
出龙盘,出鼍鼓。
击石磬,配乐舞。
持玉钺,兴军旅。
古国家,正崛起……本报记者张轶慧一堆圣火照亮人类最早家园——山西西侯度遗址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朱慧在我省南部芮城县西北隅的中条山阳坡,一个叫作“西侯度”的小山村,黄河从西边和南边绕过。
上世纪60年代,一批孜孜以求、严谨细致的考古工作者来到这里,唤醒了那沉睡弥久的历史记忆。
▲石核▲刮削器▲烧过的动物化石出土▲西侯度遗址发掘地理位置图芮城西侯度遗址火烧骨的发现,把中国古人类用火的历史,推进到180万年前。
根据对西侯度遗址的地质地貌、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的相关学术研究,确立了西侯度遗址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先发现的早更新世初期人类文化遗址……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就这样从黄河岸边开始燃起。
大河滔滔,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巍峨的巴颜喀拉山孕育而出,绵亘万里,出昆仑、汇洮湟、傍大漠、驱流沙,浩浩汤汤,在晋陕峡谷中激荡而下,于山西南部急转而东。
在黄河母亲千里沃野、万世丰饶的宽厚臂弯之中,中华文明从远古而来,奏响了奔腾的序曲,揭开了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