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旋切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旋切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0bad53ff111f18583d05a09.png)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旋切术一.适应症1.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2.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二.禁忌症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2.深静脉有阻塞者。
3.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三.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
四.手术体位:仰卧位,膝部稍屈曲外旋。
五.手术切口:腹股沟韧带内下方斜切口。
六.用物:除常规大隐.脉剥脱术器械、敷料及用物外,另备微创器械及静脉旋切系统。
还应备好输血器两副,无菌保护套l个,冲洗生理盐水两瓶,条枕1个,灭菌液体石蜡油一瓶,加压输液装置一套,充盈灌注液约1000ml及弹力绷带、双氧水等。
旋切器刀头和镜头、冷光源线用无菌保护套隔离,其他常规器械高压燕汽灭菌。
七.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1.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递擦皮钳夹小纱布蘸碘酒、乙醇消毒皮肤。
铺治疗巾,贴手术膜,铺大单、中单。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切口两侧各置一块干纱布,递 22 号刀、有齿镊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3.显露、游离大隐静脉,切断其分支(旋髂浅静脉、腹壁静脉、股外侧、股内侧及阴部外浅静脉)。
递乳突撑开器、甲状腺拉钩显露术野。
递血管镊、直角钳分离大隐静脉主干,递血管镊、中弯血管钳分离钳夹大隐静脉主干分支,血管剪剪断,钳带 4 号丝线结扎、线剪剪线。
4.结扎大隐静脉。
递中弯血管钳于汇入股静脉处钳夹、血管剪剪断;递 7 号丝线结扎、线剪剪线或递6×17 圆针、4 号丝线缝扎近端。
5.插入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
递 10 号刀、有齿镊于内踝静脉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蚊式钳钳夹大隐静脉,血管剪剪断,钳带 7 号丝线结扎远端血管,递剥离器自近端静脉口插入 7 号丝线结扎、向上推进自腹股沟处切口缓慢抽出大隐静脉,压迫止血。
6.切除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递10号或 11号刀切开皮肤,递血管镊、小弯血管钳分离钳夹,血管剪剪断,4号丝线结扎。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剥脱术的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剥脱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0cca7faf1ffc4ffe47ac4c.png)
[ 1 ] 马丹薇 , 张春 红, 陈兵. 大 隐静脉 高位 结 扎点 状剥 脱 术 的护理 [ J ] , 护 理 园地 ,
2 0 1 3. 7: 4 6 6— 4 6 7 .
[ 2 ] 杜 娟, 高翠霞.大隐静脉 高位 结扎联合 泡沫硬 化剂注射治疗下肢 静脉 曲张的护理 [ J ] , 金科 护理, 2 0 1 3 , l 1 ( 6 ) : 1 6 8 1 —1 6 8 2 . [ 3 ] 沈 燕.大隐静脉 曲张术前术后 的护理[ J ] , 现代护理, 2 0 1 3 , 1 2 ( 1 0 ) : 5 0 9 .
2 0 1 5年第 2期
大 隐静 脉 高位 结 扎 点 状 剥 脱 术 的护 理
徐 佳 佳 徐 新 华 董 峻峰 ( 杭 州市余杭 区第二人 民医院 外一科 浙 江 杭 州
【 中图分 类号l 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 B
长期站立工作 , 特别是重体力劳动 , 是该病的诱因。犬隐静脉 曲张发病机 理是大隐 静脉瓣膜处扩 张, 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 的瓣膜失去 “ 单 向阀门” 的作用 , 下肢血 液 回流障碍 , 静脉血液倒流 , 大隐静 脉瘀 血 , 使静脉迂 曲、 扩张 。主要症状表现 为腿部不 适、 疼痛和肿胀等 , 若治疗 不及时可导致下肢软组织溃疡和坏死 。传统的手 术方法风 险 大, 感染概率高 , 术后 活动受限且瘢痕大。微创治疗下肢大隐静 脉曲张是我 院采用的新 治疗方法 。我科 自2 0 1 2年 1 月一 2 0 1 4年 6月以来 , 实施了大隐静脉点状剥脱术 6 8侧 , 临床疗 效满意 , 现将 护理要点介 绍如下。 1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 择 2 0 1 2年 1 月 ~ 2 0 1 4年 6月入 院的 6 8例下肢大 隐静脉 曲张患 者, 其 中男性 4 8例 , 女性 2 0例 , 年龄 4 5— 8 0岁, 其 中左下肢 2 0 例、 右下肢 1 5 例、 双下肢 3 3 例 。患者 中合 并小腿溃疡 l 5 例, 高血压 4 5 例。 1 . 2手术方法 本组 采用硬膜外 或全身麻醉 , 在股动脉 内侧 0 . 5 c m做 一 1 . 0 c m直 切 口, 分离 出大 隐静脉 主干, 不必分离结扎 分支 , 从 内踝 上方 切开皮肤 找出大 隐静脉 主干 后切断 , 从近 心端 插入抽剥器至大腿根部后 从下肢 足背上 驱血带 至大腿 中上段后将 大 隐静脉主干抽剥后 , 下肢迂曲血管标记处做 点式小 切 口, 依次 剥脱迂 曲浅静脉 、 切 口覆 盖纱布敷料 , 以弹力绷带 自足背加压包扎 至大腿 , 大腿 根部切 口依次缝 台关 闭, 并 用可 吸收线做皮 内缝合 , 切 口包扎。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dfa5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8.png)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3d9fdf4ad51f01dc281f1e8.png)
②驱血 将驱血带卷好后递给手术医生进行驱血。
③抽除大隐静脉
将剥离子从小腿处平顺拉出,避免使用强力。
如遇较强阻力说明
该处有较粗大的分支,
应递刀片另作一切口
将其切断。
8.切断交通支 严重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常合并交通支瓣膜功能 不全,高位结扎及抽剥后并不能消除曲张的静脉, 应该予以分段剥离切除。 根据手术需要递刀片在曲张静脉处作多个切口,血 管钳作皮下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1号线结扎。
物品准备
器械及敷料 阑尾包、综合包、手术衣包、持物钳、驱血带、大隐 静脉剥离子 一次性物品 1号、4号丝线;甲状腺缝针;无菌手套;电刀手 柄;吸引器及吸引器头;敷贴;20号、10号手术刀片 仪器 电刀、吸引器装置一套
麻醉方式
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手术步骤和配合
1.消毒 提前15分钟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等 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递卵圆钳钳夹碘 伏棉球消毒皮肤 器械台铺置双层开刀 巾,用于放置缝线等
2.铺巾
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
手术床尾部再加盖一层手术衣 开刀巾将大腿根部包裹,巾钳固定
开刀巾将足部包裹住,绷带固定
再铺置大腿部开刀巾及中单和大洞单
3. 递电刀,吸引器,巾钳固定,再次消毒,20号刀
片在腹股沟卵圆窝处作一纵切口,递长条止血,
电刀一次切开皮下组织,递甲状腺拉钩,显示大
隐静脉。
4. 切断大隐静脉末端及所属支 递血管钳2把将要切断的大隐静脉夹闭,分离剪 刀剪断。
近心端4号线结扎,递 7×17号圆针4号线缝扎。
远心端暂时用血管钳 夹闭等待剥离。
5.显露小腿部大隐静脉
递20号刀片在内踝上作一切口,文氏钳游离显 露大隐静脉,钳夹切断,远端1号线结扎,近端暂 时血管钳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55420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4.png)
手术步骤和配合
5.分离并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分离大隐静脉近端各分支,逐一结扎、切断,再向上游离 大隐静脉至股静脉交界处,在静脉的远心侧夹一血管钳,在结扎线与血管钳之间间断 大隐静脉近端结扎并缝扎,远端放入剥离子。
递血管钳、3/0号丝线结扎大隐静脉主干,递剥离子放入大隐静脉。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大隐静脉曲张
禁忌症: 1. 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盆腔肿瘤等压迫所致的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2. 深静脉或浅静脉急性静脉炎 3. 布-加综合征同时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应先治疗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导致的运动神经障碍症状,表 现为四肢肌肉僵硬、抽搐、拘挛等。
● 仰卧位,髋、膝关节略屈曲,大腿稍外展、外旋。
手术步骤和配合
1.消毒 ● 提前15分钟洗手,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
敷料等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递卵圆钳 钳夹碘伏纱布消毒皮肤,巡回护士悬吊手术肢体
● 器械台铺置2~6层无菌巾,用于各类无菌器械、 物品等。
手术步骤和配合
2.铺巾
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
6、剥脱大隐静脉:用0号丝线将远端静脉结扎在剥离子上,将剥离子向小腿方向徐徐推 进,在剥离子尖端处切一小口,抽出剥离子,静脉随之抽出。
递0号丝线结扎大隐静脉上端,递刀片切开剥离子尖端处皮肤。
手术步骤和配合
7、分段结扎小腿各曲张静脉。 递血管钳,3/0号丝线结扎血管。
8、腹股沟处切口逐层缝合。 清点用物,冲洗消毒、递缝针、丝线等用物逐层缝合腹股沟处切口。
概述
●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系统,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他们的分支处 于伸长、蜿蜒和扩张状态。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125337998fcc22bdd10d08.png)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大隐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脚”,是外科常见病。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标签: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护理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
我院普外三科从2012年1月至9月收治了103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通过采取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均康复出院。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9月收治的10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46名,女性57名,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5岁。
1.2手术方法:本组手术均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
在股动脉内侧,自腹股沟韧带向下作弯向内侧的纵行或斜行切口,长约6cm;再分离大隐静脉;继而切断大隐静脉分支;结扎大隐静脉插入;推进大隐静脉剥离器;抽出静脉;继续分段切除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最后缝合各切口,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均匀用力包扎,以防剥脱部位出血。
1.3结果:本组103例均无感染,所有病人均满意出院,6—12个月内回访,均没有复发,也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往往出现焦虑或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患者情绪,让其配合治疗。
一是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二是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生活压力;三是向患者介绍手术原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效果,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让患者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患肢护理: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清洁患肢,术前一天备皮,并用肥皂水清洗患肢。
2.2术后护理2.2.1体位和患肢护理: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目的、重要性,并注意弹力绷带松紧度是否合适[1]。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61d658be1e650e52ea9979.png)
⑵鼓励患者积极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 ⑶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 2、⑴评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予以健康宣教; ⑵介绍其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等;
⑶指导其休息或卧床时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 回流。
护理评价
O 1、患者能面对手术。----7月20号 O 2、患者基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7月20日
简要病史
患者于7月21日10︰00在腰麻下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 扎+抽剥术”。术程顺利,术毕安返,术后遵医嘱给予 吸氧、心电监护、止血、护胃、补液等对症处理。 嘱其去枕平卧6小时,下肢抬高30°~40°。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末梢循环状况,皮温等。 患者现一般情况可
辅诊
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
禁忌症:1.年老体弱,有 心、肺、肝、肾等重要器 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 差者。 2.深静脉有阻塞者。 oto 3.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 身化脓性感染。
术前护理问题
P1:焦虑与恐惧
与担心术后恢复有关
.P2:知识缺乏
缺乏关于大隐静脉曲张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恐惧和紧张的心理;
I
1、⑴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解除焦虑、
8、饮食护理
1)、要有足够的蛋白质: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 物,如鱼、牛、羊肉等,大豆以及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也 应多吃。充足的蛋白质可以维持体内所有营养物质的平衡,增强免疫 力,保护细胞,还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血液循环。
2)、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少: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 矿物质,可以改善组织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C ,可以通过降低血凝倾向,改善血 液循环,促进康复,预防淤伤。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纤维素,能避免便 秘,保持肠道清洁,改善肛周围的血液循环,预防末梢静脉曲张和痔 疮的形成。
大隐静脉术后护理措施
![大隐静脉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394b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5.png)
大隐静脉术后护理措施引言大隐静脉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手术,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促进患者康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大隐静脉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伤口护理、止痛、预防感染等方面。
伤口护理1.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换绷带,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2.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每天洗澡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3.如果伤口有明显感染的迹象,如红肿、渗液或发热,应立即就医。
止痛1.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2.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止痛药,并注意不要超量使用。
3.如果疼痛无法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伤口积水或受到污染。
2.手术后患者应定期更换绷带,并在更换绷带前洗手,以避免细菌感染。
3.患者应维持身体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4.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免交叉感染。
限制活动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对伤口造成冲击或拉力。
2.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可以适当休息,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坐着。
3.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活动限制指导,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
药物治疗1.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来预防感染,患者应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
2.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或需要其他药物维持治疗,应按照医生的嘱咐继续进行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均衡营养。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油炸食品,以免刺激伤口。
3.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恢复健康。
注意观察1.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伤口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心率、呼吸等指标,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定期复查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并及时汇报自身的情况。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病人的护理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a19e4aa0116c175e0e4847.png)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病人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7例(27条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
结果本组27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
结论深入了解此类病人的病情特点,加强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指导,并做好康复功能指导,是治疗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331-02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内血流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
多发生于体力劳动强度大、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久坐少动、妊娠、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的人群,此外,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凡是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经过超声检查确定深静脉通畅者,只要能耐受手术,均应采用手术治疗。
然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有创伤大、出血多、病人痛苦、康复慢等缺点。
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27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病人共27条患肢,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30岁~56岁,平均年龄40.3岁;病史7~23年。
本组病例均有明显的下肢静脉曲张,其中24例患者下肢活动后有明显的酸胀感及疲劳感,3例有明显的足背皮肤色素沉着;本组病例术前均已行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或行下肢深静脉造影,且均显示深静脉通畅。
1.2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外科医生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腹股沟区采用斜行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后,慢慢分离并显露大隐静脉小分支,将其结扎、切断,然后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再于内踝部切开,显露大隐静脉,并切开,顺行或逆行将剥脱器轻轻的插入大隐静脉,行大隐静脉剥脱术。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
![大隐静脉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63f8a12168884868762d697.png)
大隐静脉曲张旋切治疗手术配合一、血管外科概述我国血管外科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积极探索和诊治,1983年成立了全国首届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从此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二、血管外科常见疾病(1)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是静脉曲张的一种。
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
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的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大隐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后,腿酸胀不适,容易疲劳、乏力;一般来说早晨起床时症状较轻,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症状加重;有的患者在足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的疼痛感;双小腿有类似蚯蚓状蓝色的曲张静脉团块。
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站立时患者酸张不适和疼痛,行走或平卧位时消失。
病程进展到后期,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甚至影响工作;下肢皮肤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营养障碍,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逐渐出现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尤其是足背、踝部、小腿下段,严重时或外伤后皮肤溃烂,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脚”。
哪些人更易患大隐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与职业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些需要长期站立或者久坐工作的人群,如:1每天站立或坐位的时间超过2小时2正在怀孕期间3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双腿酸胀、疲劳4腿上有可见的、不突出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如何早期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的关键在于健康用腿,也就是说,需要长期站立或坐位的人群,不能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不活动。
应当每隔20分钟左右活动活动双腿,或者换一个姿势。
另外,骑车、快走、跑步都可以促使小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缓解静脉压力。
早期的静脉曲张,应该如何治疗?早期静脉曲张一般选择保守治疗:1 穿医用弹力袜,它根据下肢的生理压力梯度制作,从而在站立时起到保护下肢静脉的作用2 平时抬高患肢,避免长期站立或坐位3 如果出于美容考虑或者想完全消除静脉曲张的症状,手术是唯一有效的办法(2)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09b3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c.png)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1. 伤口护理可太重要啦!你想想啊,就好比你有个宝贝得细心呵护一样。
就像你刚买了个新手机,是不是得给它贴膜保护呀!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伤口也一样,要保持清洁,别沾到水哦,不然感染了可就麻烦啦!
2. 活动也要注意哦!别以为手术完了就能随便乱动啦。
这就好像你跑马拉松,也得循序渐进不是。
术后要适当活动下肢,但别过度劳累,不然腿会不舒服的呀!
3. 穿弹力袜也是很关键的哟!这就跟你冬天穿厚袜子保暖一样。
它能帮助下肢的血液循环,可别不当回事啊,不然到时候腿肿起来有你受的呢!
4. 饮食也不能马虎呢!可不是啥都能随便吃的呀。
你想想,要是汽车没加好油能跑得顺畅吗?要多吃蔬菜水果,营养得跟上,这样伤口才能好得快呀!
5. 自己多留意观察腿的情况呀!这就好比你每天照镜子看看自己漂不漂亮一样。
如果发现腿有啥异常,比如肿胀得更厉害了,或者伤口有啥不对,赶紧告诉医生呀,可别拖着哟!
6. 定期复查可别忘了哈!就像你定期给车做保养一样。
医生能看看恢复得咋样,有没有啥问题,这多重要呀!可别偷懒不去哦!
总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一定要重视起来,每个方面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恢复得又好又快!。
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后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3b471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3.png)
03
饮水时注意水温,避免过冷或过热
04
饮水时注意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呛咳
术后康复锻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3
适度活动
术后早期:以床上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深呼吸等
术后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边站立、室内行走等
术后后期:根据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慢跑等
3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破裂;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抬高患肢
目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方法: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时间:每次至少30分钟,每天多次
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血栓形成
按摩腿部肌肉
目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01
01
02
03
04
方法: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按压腿部肌肉,由下往上,由内往外
02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03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04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01
避免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02
避免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
清洁伤口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如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出血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感染
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7c336627284b73f2425075.png)
3 3 1 7 ・
第3 0卷 第 4期 2 0 1 7 年 8月
当代临床医刊
V0 l _ 3 0 NO . 4
Aug . 2 01 7
大 隐静脉 高位 结扎剥脱术 的临床 护理
曹 春钰 ( 南 通市第 三 人 民医 院 , 江苏 南 通 2 2 6 0 0 6 )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9 5 5 9 . 2 0 1 7 , 0 4 . 0 9 5 文章 编 码 : 2 0 9 5 —9 5 5 9 ( 2 0 1 7 ) o 4 —3 3 1 7 —0 2
贴患者 , 针 对 不 同患 者 加 以指 导 , 并 介绍 手 术 成 功 的 经验 , 增 强 患 者 的安 全 感 和信 心 , 逐 步 消 除患 者 的顾 虑, 减轻 其心 理 负担 , 从 而愉 快地 接受 治疗 。 ( 2 ) 体位 的护理 : 站立 时 两腿 轮流 承 重 , 不能 用两 腿 同时 支撑 身 体重 量 , 平 时 经常 踮脚 , 合 并 有小 腿 溃疡 者且 有 急 性感染时 , 应 卧床休息 , 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 2 O ~ 3 0 c m, 嘱患 者掌 握小 腿肌 肉收缩 运动 训练 的方法 。待感 染 控制后 再 行手 术 , 下床 活动 时指 导 患者穿 弹力 袜 或 弹力绷带 。( 3 ) 自我保健 : 经常运动 , 每天早上起床 后, 先做热身运动 , 按摩一下小腿 , 然后踢腿 , 站立踏 步的运动 , 也可以快速步行 , 这些锻炼都有可 以加速 血液 循 环 , 减 轻 静 脉淤 血 症状 , 运动 后 可 抬高 肢 体 或 做 向心性按摩 , 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 另外 , 每天 睡觉前 , 要 养成 热水 泡脚 的习惯 , 改善 静 脉淤血 症状 , 也能 消除疲 劳 , 有助 睡 眠 , 忌 用 冷水洗 脚 。( 4 ) 皮肤 准 备 : 手术 前 2 d , 至至 脐部 , 下至 足趾 , 每 天用肥 皂水 洗 净 大 腿和 腹 股沟 部 , 以减 少术 后感 染 机会 。在 术 前 1 d用 记 号笔 画 出 曲张静 脉 的范 围 ,标记 切 口部 位 , 然 后消 毒包 扎 。( 5 ) 饮食 : 戒烟, 因吸烟 能使血 液黏滞 度 改变 , 血液 变 黏稠 , 易 淤积 ; 给 高蛋 白、 高 维生 素饮 食 , 以提 高机 体抵 抗力 。术前 要 求禁食 l 0 h 、 禁饮 6 h 。 3 . 2 术后护理 ( 1 ) 体位护理 : 按 硬 膜 外麻 醉 或 腰 麻术 后护 理 常规 、 去 枕平 卧 6 h , 垫 软枕 抬高 患肢 2 0 ~ 3 O 。 , 清 醒 后 鼓励 患 者 在 床 上伸 屈 膝 并 节 , 如未清醒 , 可 指 导家 属 帮 助 活动 , 以利 静 脉 回流 , 减 少 静 脉血 栓 形 成及肺 动 脉栓塞 的发 生 。 ( 2 ) 注意病 情变 化 : 术 后应 注 意 观察 患 者 腹股 沟 区 切 口有 无渗 血 、敷 料是 否 整 洁, 患 肢 弹力 绷 带 包 扎是 否 松 紧适 宜 , 密 切 观察 患肢 末 梢 血运 情 况 , 如 皮 肤颜 色 、 温度 、 感觉 、 足 背 动 脉搏 动 等情 况 , 如 出现 肢 体肿 胀 、 剧烈疼痛 、 麻木 、 皮肤 温 度 降低 、 颜 色苍 白 、 肢 体末 梢发 绀 、 发 白应立 即报 告 医 师。( 3 ) 饮食护理 因吸烟能使血液变黏稠 , 故对有吸 烟 习惯 的患 者 , 应 劝 其戒 烟 ;给 以高 蛋 白、高 维 生素 饮食 , 提 高 患者机 体抵抗 力 。术前 禁食 1 0 h 、 禁水 6 h 。
手术室常规手术配合用物准备全集
![手术室常规手术配合用物准备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473281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c.png)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配合常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三)物品准备:大隐静脉包、剥脱器、基础包、敷料包、23#圆刀片、小敷贴、普外套针、各号编织线、套管针、弹力绷带。
(四)手术配合:1.清点物品。
2.患肢及同侧下腹股沟区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单,足部反套无菌手套或无菌巾包裹。
3.切皮前用艾利斯夹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4.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由腹股沟韧带向下纵行切开皮肤一皮下组织一浅筋膜,4#线结扎之血。
甲状腺拉钩牵拉切口、用止血钳分离大隐静脉,暴露其分支并切断,2-0钳带线结扎。
5.剥脱大隐静脉:于大隐静脉远端插入剥脱器至内踝上方,在剥脱器到达的部位,用刀切开皮肤,此处静脉切断并止血。
自上而下抽出剥脱器和大隐静脉主干,同时紧压静脉行走部位。
6.分段切除小腿曲张的静脉,在曲张的静脉上做小切口,分离切除,结扎静脉。
7•清点物品,缝合线逐层缝合切口。
8.再次清点物品,纱布覆盖切口。
9.脚踝至腹股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五)注意事项L患肢消毒注意抬起的高度适宜,保证输液架的稳定性。
10.术中随时注意调节灯光。
1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提供所需物品。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配合常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二)手术体位:仰卧位。
(三)物品准备:持物钳、常规器械包、开腹包、手术衣、高频电刀、一次性负极板、疝补片、23#刀片、3-0可吸收线、2-0无创伤缝合线、0慕丝线、3-0慕丝线、纱布块、套针(四)手术配合L清点物品。
2.常规消毒铺巾。
3.骼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线上2~3cm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
4.切开腹外斜肌建模。
5.分离提睾肌,暴露疝囊并分离,0慕丝线结扎缝合疝囊。
6.修剪补片,用2-0无创伤线缝合固定疝补片。
7.清点物品,逐层关闭切口。
3-0可吸收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3-0慕丝线皮肤。
8.再次清点物品,覆盖包扎切口。
(五)注意事项L注意保暖和舒适,调节好温湿度,操作尽量减少暴露,防止受凉咳嗽,影响术后康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后注意事项知识宣教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后注意事项知识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486e76b5cf84b9d529ea7a70.png)
适量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05
PART
术后重点观察的 情况
术后重点观察的情况
> 腿部肿胀和疼痛的情况。术后腿部轻度肿胀是正常现象。但如 果肿胀明显、疼痛剧烈,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如果渗血、渗液较多,打湿了伤口敷 料,请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更换。
E 术后初期进行功能锻炼 时可能会有伤口疼痛、 腿部肌肉牵拉感、肌肉
疼痛等不适。
C
慢慢将腿抬起至30度左 右,在这个高度稍微停
留片刻。
E
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循 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
量。
汇报完毕 感谢观看
A
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 全者。
B
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PART
术后休息注意
术后休息注意
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 医护人员协助病人平躺 在床上。同时将病人的 手术侧腿抬高,以促进 下肢静脉回流。经医生 允许后,再由平躺改为 半卧位。
医护人员会每隔一段时 间协助病人翻身。通常 以平卧和非手术侧卧交 替进行,以防产生压疮。
手术后24小时内,未经 医生允许不要随意大幅 度活动手术侧腿 。
03
PART
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
01
02
03
经医生同意可坐起来,在医 生的指导下做手术侧勾脚和 脚踝旋转运动,以减轻肢体 肿胀。此时仍需保持手术侧
腿不能大幅度活动。
如果病情允许,手术24小时 后医生会要求病人下床练习 行走。通常每次练习5~15分 钟,每1~2小时练习1次。
病人根据自身状况,循序渐 进地活动,不要久站。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89104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f.png)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应用解剖】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起源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圆窝,汇入股静脉。
在入股静脉之前5—7CM一段中,有3-7个分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外踝后沿小腿后外侧上行,在腘窝穿过深静脉汇入腘静脉。
在深浅静脉之间以及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静脉相互沟通。
大腿部深浅静脉的交通支,主要有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与外踝交通静脉最为重要。
内踝交通经脉有三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胫后静脉。
外踝交通支静脉较粗大,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腓静脉。
其瓣膜功能不全,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淤积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适应症】下肢静脉曲张
【麻醉与体位】硬膜外麻醉仰卧位,髋、膝关节略屈曲,大腿稍外展外旋
【用物准备】
1、器械阑尾包静脉剥脱器
2、敷料骨科腹被
3、一次性物品吸引器吸头手套 23号刀片10×20 长纱条一次性电刀笔
缝线(4、1号线)缝针(10×20角针)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脱术的消毒、铺单同下肢手术消毒铺单法。
2、术毕应加压包扎,下肢抬高防止水肿。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8bb01fcf84b9d528ea7ae2.png)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作者:林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40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3~6个月患肢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
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
在我国,发病率为8.6%, 45岁以上的可达16.4%[1],多发生从事站立或体力劳动的人[2],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为患肢浅表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如蚯蚓状突起,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严重者患肢皮肤出现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和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2岁,病程3~30年。
左下肢静脉曲张12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10例。
临床表现为大隐静脉走行区静脉迂曲、扩张,部分呈团块状,直立时明显,患者自觉患肢酸胀、沉重,皮肤脱屑、瘙痒,有时患肢出现水肿。
所有患者均经过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多普勒彩超检查,确定没有出现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
1. 2 手术方法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稍外展,取耻骨结节外下方一斜切口,长约4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大隐静脉,见其根部呈球状扩张,直径约2 cm,找出并游离大隐静脉各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骼浅静脉、阴部浅静脉、股外侧静脉、股内静脉),结扎后切断,然后高位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远心端置入一静脉剥离子,缓慢向大隐静脉远心端推进,直达内踝上方,于该处切开皮肤,显露大隐静脉并切断,远心端结扎,剥离子头端从此口穿出,将剥离子头端与大隐静脉结扎固定,然后缓慢回抽剥离子,分别于小腿中部、膝关节上4 cm处内侧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大隐静脉,结扎切断各分支,继续缓慢回抽剥离子,将大隐静脉完整抽出,然后清洗各切口并完善止血,全层间断缝合切口,棉垫敷料覆盖后用弹力绷带加压扎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应用解剖】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起源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圆窝,汇入股静脉。
在入股静脉之前5—7CM一段中,有3-7个分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外踝后沿小腿后外侧上行,在腘窝穿过深静脉汇入腘静脉。
在深浅静脉之间以及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静脉相互沟通。
大腿部深浅静脉的交通支,主要有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与外踝交通静脉最为重要。
内踝交通经脉有三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胫后静脉。
外踝交通支静脉较粗大,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腓静脉。
其瓣膜功能不全,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淤积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适应症】下肢静脉曲张
【麻醉与体位】硬膜外麻醉仰卧位,髋、膝关节略屈曲,大腿稍外展外旋
【用物准备】
1、器械阑尾包静脉剥脱器
2、敷料骨科腹被
3、一次性物品吸引器吸头手套 23号刀片 10×20 长纱条一次性电刀笔
缝线(4、1号线)缝针(10×20角针)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脱术的消毒、铺单同下肢手术消毒铺单法。
2、术毕应加压包扎,下肢抬高防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