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

合集下载

林分密度对土壤水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林分密度对土壤水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2 0 l 3. 4 1 ( 8) . 一 6 1—6 4
An e x p e r i me n t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e f e c t s o f s t a n d d e n s i t y o n p h y s i c a l nd a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o i l mo i s .
mi x e d f o r e s t .t h e s o i l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i s i n t h e o r d e r o f l o w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mo d e r a t e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d e n s i t i e s o f o a k p i n e mi x e d f o r e s t .T h e mo d e r a t e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h a s l o w e r b u l k d e n s i t y t h a n t h a t o f l o w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T h e s o i l or f mo d e r a t e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i s s o f t e r .T h e o r d e r o f t o t a l p o r o s i t y a n d c o n t e n t o f o r g a n . i c ma t t e r a r e mo d e r a t e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s t n d> a l o w d e n s i t y s t a n d .I n t h e o a k — p i n e mi x e d f o r e s t wi t h mo d e r a t e s t a n d d e n s i t y.t h e s o i l b u l k d e n s i t y i s l o we r ,wh i l e t h e s o i l p o r o s i t y nd a c o n t e n t o f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a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o v e r do s i n g s t a n d a n d s p a se r s t nd a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o a k . p i n e mi x e d f o r e s t wi t h mo d e r a t e s t a n d d e n s i t y i s b e n e i f t t o i mp r o v e t h e p h y s i c l a a n d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ti r e s o f s o i l a n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s o i l f e t r i l i t y .T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a n d d e n s i t y a n d s o i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r e v e r y c l o s e .I n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p r o c e s s o f o a k . p i n e mi x e d f o r e s t f o r Hu o d i t ng a f o r e s t r e g i o n.t h e s t a n d d e n s i —

林分结构参数

林分结构参数

林分结构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林分结构参数是指森林中不同层次及不同空间中林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是描述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

林分结构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森林的生长状态、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林分结构参数的种类1.树冠密度:树冠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树冠所占的空间比例。

树冠密度高表示林木生长茂密,树冠形成了连续的覆盖层,有利于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2.胸径分布:胸径是指树木干部地下1.3米处的直径,胸径分布描述了不同胸径级别的树木在林分中的分布情况。

合理的胸径分布有利于优胜劣汰,保持林分的生长繁茂和稳定。

3.树高结构:树高结构是指不同高度层次上树木的分布情况。

良好的树高结构有利于森林内部的光照、空气流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4.径阶结构:径阶是指不同胸径级别的树木在林分中的分布。

合理的径阶结构有利于树木间的竞争和协作,维持森林内部生态平衡,促进森林的持续生长和更新。

1.生态功能:林分结构参数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态环境和功能。

合理的树冠密度、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径阶结构可以促进森林内部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生长状态:通过观测和分析林分结构参数,可以了解森林的生长情况和生长趋势,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和林木病虫害,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经济效益:良好的林分结构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调整树冠密度、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径阶结构,可以实现森林的持续经营和利用。

4.生物多样性:林分结构参数对森林内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促进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林分结构,可以增加不同树种和树龄层次的分布,创造更多的生态位和生境条件,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1.间伐和更新:通过定期的间伐和更新,可以调整树冠密度和胸径分布,促进树木的生长和更新,增加林分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本章提要]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高低除与林地固有的生长潜力及其生长潜力的充分利用程度有关系外,还与林分年龄(异龄林的年龄分布) 、林分经营措施(如施肥、疏伐等)等因子相关。

因此,本章将重点介绍立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以及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和单木竞争指标,为研究林分生长收获预估模型奠定基础。

4.1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4.1.1立地和立地质量立地(Site)和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立地在生态学上又称作“生境”,指的是“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美国林学会,1971)。

更确切地说,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马建路,1993)。

它有两个含义,第一,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第二,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地文)的综合(Clutter J.L.,1983)。

因此,可以认为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但是,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

一般来说,具体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地理区域而言的,因此,在测树学中关于这部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4.1.2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立地质量的直接评定法及间接评定法。

4.1.2.1直接评定法直接评定法(method of direct evaluation)指直接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又可分为:⑴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进行立地质量评定①根据固定标准地的长期观测或历史记录资料的评定方法。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2015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2015

《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

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种子安全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含水率。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的过程。

适地适树:使培育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达到培育目标。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纯林: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

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做为确定采种期的标志。

生理后熟:还有少数树种,如银杏的种实,虽然在形态上已呈现出成熟的特征,但种胚还未发育完全,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伸长至正常的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用材林(timber forest):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森林。

经济林(economic forest):以生产除木材之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fuel forest):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摘要对林分密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确定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林分密度;确定方法;经验法;试验法;调查法;查图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是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林分密度是林业工作者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适宜的密度可以直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最大的功能[1]。

在森林的不同发育阶段,林分密度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区别,将林分密度分为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

初始密度是指森林形成时的密度或单位面积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其中后者也称为人工林的造林密度。

经营密度指林分在某个生长发育时期,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为了合理确定森林密度,一般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密度的作用机理。

因为人工纯林结构简单,影响因子较少,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可在其他类型的森林培育工程中借鉴。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和确定密度的原则,在确定林分密度时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1-4],其所具备的条件可参照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1 经验法借鉴以往取得经营成效的林分密度,分析判断密度的合理性以及需要调整的地方,以此确定新条件下的林分密度[1-2]。

采用经验法时,为了防止出现主观随意性,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及生产经验[1-2]。

2 试验法一般来说,最可靠的确定方法应该是通过造林试验确定的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但是当前大部分试验所选的密度间隔不合理,致使得出的结论存在矛盾。

吴增志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指出,密度试验首先应遵循指数(或几何级数)原则,其次是供试林分必须同种、同龄,苗木质量和立地条件应保持一致[1-3]。

由于密度试验耗时较长,一般需要半个至一个轮伐期的时间,且营造试验林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所以不可能兼顾每一个树种,只能研究几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典型生长条件下的密度规律。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

第五章林分结构的设计本章着重说明有关人工林结构的设计问题,在主要造林树种确定以后,人工林结构主要决定于密度、配置、组成等因素。

林木群体结构――指林木群体的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式。

下面逐项介绍林分结构设计的主要项目:林分密度、种植点配置、树种组成第一节林分密度一、概念和意义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的数量。

林分密度是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也是形成一定林分水平结构的数量基础,对林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林分的稳定性都有深刻的影响,探索合理密度是森林培育研究及生产的中心课题之一。

由于密度在森林一生中不断变化,就冠以不同名称来称之。

将森林起源时形成的密度称之“初始密度”,它是森林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密度变化的基础,而将其它时期的密度称为“经营密度”。

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穴)数。

如:杉100~300株/亩;油茶3~5粒/穴;油桐2~3粒/穴,70~80穴/亩。

二、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造林密度以及由它发展成的后期林分密度在人工林整个成林成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些作用规律,将有助于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密度对林木的作用,从幼林接近郁闭时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成熟收获期,尤以在干材林阶段及中龄阶段最为突出。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说明密度与树冠、胸径、树高的关系,并说明其原因)1. 密度与树冠的关系随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密度与树冠呈反比。

说明密度大小明显影响树冠的发育即冠幅CW、冠长、树冠表面积或体积。

原因:随着密度增加,林分郁闭提前,树冠之间的矛盾就来得早,相互之间抑制也早,因此,冠幅就越小。

2. 密度与直径生长的关系密度对直径生长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即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与直径呈反比关系。

密度倒数式:D-1=A+BN(密度效应曲线)原因:随着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叶面积指数减小,制造的光合产物减少。

对一个树种来说,一定的胸径与一定的密度相对应,而与年龄和立地无关。

造林密度对林分的影响

造林密度对林分的影响

造林密度对林分的影响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以及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分郁闭度、生长量、抚育、间伐及木材材质的影响,供生产单位借鉴。

标签:林分;生长量;造林密度;原则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亩(公顷)表示。

林分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每株的产量和总株数决定的,只有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用材林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才能提高,防护林的防护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林才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

1.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合理的造林密度,应根据造林的目的、林种、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及经营条件等项因子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并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

1.1根据造林目的、林种确定造林密度不同的造林目的、林种因其要求材种的规格不同,营造的林分结构不同,造林密度必然有异,防护林密度应大些,一般可采用株行距1m×1.5m或1m×1m的初植密度,加快郁闭成林,增加防护作用;用材林中培育大径材的密度应小些,一般可用株行距2m×2m或1.5m×5m的初植密度培育小径材,如作杆材、纸浆材及薪炭材的可用株行距1m×1m、1m×2m等初植密度;經济林要合理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树体的生长及果实成熟,更有利于果实的丰收,可用株行距3m×4m、2m×5m等初植密度。

1.2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生物特性,造林时要根据树种的喜光程度、生长快慢、树冠生长特点等确定造林密度。

喜光、速生、分枝多的树种可稀些,如杨树等;耐荫、生长慢、分枝少的树种密度可大些,如云杉等。

1.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影响林木生长速度,一般在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上密度应较条件差的地方小些,但在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林密度宜小些。

1.4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交通方便木材缺乏的地方造林密度可适当大些,以便及早间伐,反之造林密度则应小些。

森林培育学名词解释

森林培育学名词解释

《森林培育学》名词解释林种: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森林生产力: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森林所生产的生物量。

森林潜在生产力(气候生产力):一定气候条件下森林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森林现实生产力:现实的森林植被所具备的实际生产力。

立地(site):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物的总和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综合。

森林立地: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物生产潜力,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立地质量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生产力进为判断或预测。

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多用立地指数(site index)。

立地指数(site index):也称地位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立地分类(site classification):把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成的单位称为立地。

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site type),立地类型是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

森林立地条件类型(植物条件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森林立地的构成:主要是指与林木生长发育相关的立地因子(site factors),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主导因子:对造林成活及林木生长起主导作用的因子。

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条件的一致性,社会经济条件的一致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和林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的划分。

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浅谈确定林分密度与混交

浅谈确定林分密度与混交
1确定 林分 密度 多用 于防护 林 。 1 . 2 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根据上述原则, 在确定选林密度时可采用 1 . 1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密度既影响林木个体的生长 , 也影响林 分的单位面积产量。通常密度对林木个体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规律 以下几种方法 : 1 . 2 . I 经验方法。分析过去不同造林密度的人工林的效 确定新的条件下的造林密度。采用这种方法时 , 决策者应当有足够 为: ①密度与直径生长和单株材积生长呈负相关 ; ②密度对树高生长几 益, 生的弊病。1 . 2 . 2 试验方 乎没有影响; ③适当增加密度树木可以形成通直饱满的干形 ; ④各个生 的理论知识及生产经验,否则会产生主观随意l
农 林 科 研
Hale Waihona Puke ・ 2 5 1 ・ 浅谈确 定林分 密度与混交
李 铁 林 ( 迎春 林 业局 , 黑龙江 虎林 1 5 8 4 0 3 )
摘 要: 森林 因其具有生产效益 、 生态效益和社 会效益等 多种功能 ,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随着我 国社会 多元化 发展 的需要 , 人 口剧增 、 环境污染、 森林利 用过度等一 系列 问题摆在 了眼前 , 本文主要对林分密度和树种 混交进行分析。 关键词 : 林分密度 ; 混 交; 浅谈
确定合适 的造林密度。这种方法虽 长阶段的森林都存在一个合理密度 ,在这个密度下林分的单位面积产 法。通过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结果 , 量较高。最适 的林分密度不是一个常数 , 而是—个随经营目的、 培育树 然最为可靠 , 但所需时间长( 一般应至少达到半个轮伐期 以上 , 最好是一 , 其成本高 , 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因此 , 一般只能 种、 立地条件 、 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造 个完整的轮伏期) 林密度f 即初始密度) 是形成林分各个时期密度的基础 , 其大小不但影响 对几个主要造林树种 , 在其典型的生长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 , 从这些试 以便指导生产。1 - 2 | 3 调查方法 。 林分形成的速度和状态 ,而且后期林分密度的延续关系影响林分的生 验中得出密度效应规律及其主要参数 , 长、 发育和稳定性 , 从而对林分的产量 、 质量和生态效益产生明显的作 调查现有林分密度 、 各项生长指标的关系, 如胸径 、 树高、 蓄积量 、 树冠 然后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 得 出类似密度试验林 用。此外 , 造林密度的大小还与种苗需用量 、 造林用工量及造林成度密 以及经济成本的关系 , 以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1 . 2 . 4 查图 切相关 。因此 , 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技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 可提供的密度效应规律和有关参数 , 造林密度的总原则是 : 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 , 根据 表的方法。对于某些主要造林树种( 女 口 落叶松 、 杉木 、 油松等) , 已进行了 并制定了各种地 区性的密度管理 图( 表) , 可通 经营目的, 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 , 大量 的密度规律的研究, 表) , 即为应采用的合理的造林密度 。 1 . I . I 经营 目的与造林密度。 经营 目的首 过查阅相应的图表来确定造林密度 。但现在 的大多数密度管理 图( 还是在实际应用上 , 都还存在不完善 的地方 , 需要继续 先反映在林种上。林种不同 , 在培育过程中所需的群体结构不同, 林分 无论在理论上 , 密度也不同 、 因此造林密度也应有所不同 , 如选用材林 , 一般培育大径 深入研究。以上 4种方法根据所具备的条件可参照使用 ,也可同时使 材船 材 、 枕木 、 胶合板等) 的造林密度宜小一些 , 以使林木个体有较大的 用 , 相 互检 验 。 2树 种混 交 营养空间; 培育中小径材 , 可适当密一些 , 以追求更大的材积生长量 , 培 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为混交林 ,目前人们积极提倡 育防护林则应根据林种类型的不同要求确定林分密度 ,水土保持林密 营造混交林 , 主要是因为} 昆 交林和纯林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①能够充 度应大一些 ; 防风林密度稀一些 , 利于防风。农 田防护林密度和所需透 分地利用营养空间。如耐阴和喜光树种 、 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搭配 , 能 光系数相适应 。 改造经济林的密度, 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其它的产 生, 因此密度要小一些 , 使林冠得到充足的光照。营造以利用生物量为 够充分地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 ②改善立地条件作用强。 一般混交林的 分解速度较 陕, 改善土壤作用明显。 ③木材产量高、 质 主要 目的的薪炭林 和超短轮伐 的纸浆林 , 一般采用密栖 , 争取早期先分 枯落物数量较大, 利用 空 间。1 . I . 2 林 木 的生 长与造 林密 度 。由于森 林在 生长 过程 中 , 密度 量好。 合理的混交林产量常高于纯林的产量 , 如水曲柳和落叫北混交林 0 %以上 ,而且混交林 中的水 曲柳干形通 是不断交化的, 因此在经营森林时就要不断地调整林分密度 , 保证林木 的产量一般高出水曲柳纯林 7 圆满 , 分权少 , 干材质量好 。④抵抗 自然灾害的能力强。一般混交林 个体生长 良好 、 林分群体具有较高的产量。在人工造林时, 最初栽植的 直 、 密度也称为造林密度, 即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株数或种植穴数 。 造 中害虫的食物不像纯林那样集中,而且混交林内的小气候环境不同于 不利于病虫害发生 , 因此混交林 中的病虫害发生次数少 , 受害程 林密度既影 响林木生长和产量 , 也影响林分郁闭时问的早晚 , 因此 , 确 纯林 , 深根和浅根树种搭配可降低风倒率 , 易燃树种和不易燃树 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 I _ 3 树种特 f 生与造林密度。 造林密 度轻。另外 , 度的大小与树种的喜光性、 速生性 、 树冠特征 、 干形和分枝 特点等一系 种混交可以降低火灾危害。 ⑤防护效益大。 混交林树冠浓密, 根系深广 , 因而其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比纯 列生物学特 『 生 有很大关系, 阳性树种 、 速生树种宜稀一些 , 如杨树 、 落叶 枯落物丰富, 松等; 阴性树种 、 慢生树种宜密 一 些, 如云杉 、 侧柏等 ; 干形通直而 自然 林显著。虽然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具有较多的优 点, 但这是对成功的混交 如造林难度 比纯林大 , 在经营过程中要 整枝良好的宜稀 , 如杉木 、 棕树等 ; 树形易弯曲而且 自然整枝不 良的宜 林而言的。混交林也有其缺点, 生 等。 密, 如马尾松 、 部分材类树种 ; 树冠宽 阔而且根系庞大 的宜稀 , 如毛 白 不断地调整种间关系从而增加了营林的复杂 f 杨、 团花等; 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凑的宜密。 1 . 1 4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 在营造混交林时,确定合理的混交方法和 比例是混交能否成功 的 ①株间混交 , 在同一种植行 内 立地条件好( 气候条件适宜 、 土层深厚 、 土壤湿润 、 肥沃的造林地) , 有利 关键。常用 的混交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 这种混交方法种问作用 出现早, 表 于林木的生长 , 其造林密度小一些; 气候条件恶劣 、 土壤干旱 、 贫瘠 的造 隔株种植两个 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 。 林地 , 不利于林木生长发育 , 造林密度应大一些 , 增强对不 良环境条件 现激烈 。 ②行间混交 , 一个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 种间矛盾比株间矛盾易调整 , 施工也较简单 。 ③带状混交 , —个 的抵抗力 , 提高幼树的保存株数 ; 但在干旱贫瘠 的土壤上 , 有限的水分 交方法 。 和养分只能满足一定量的树木生长的要求 , 密度可以小一些。 1 . 1 - 5 经营 树种连续种植 2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另一树种构成的带依次种植 的混交 条件与造林密度。造林密度适当与否还与经营条件有关。交通方便 , 离 方法。 种间关系先在边行出现 , 易调节。 ④块状混交, 将一个树种栽成小 居 民点 比较近 , 且小径材有销路的造林地 , 造林密度可大一些以间伐利 片与另一栽成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块状混交种间关系易 用; 偏远的山区, 离居 民 比较远 , 技术力量薄弱, 小径材不进行间伐利 调整 , 施工简单 。 混交 比例是混交林中每一树种的株数 占混交林 株数 用, 密度应小一些。I . I . 6 排列方式与造林密度。同样密度的林木在造林 的百分 比,一树种在混交林中所 占比例 的大小 ,决定该树种的发展趋 该树种在混交林中占优势的可能性越大 , 因此在造 地上的排列方式不 同,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分的产量。我们把播种点 向。混交比例越大 , 或�

4第四章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

4第四章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
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 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一个既定 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立 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类,一个是立地质量 的评价。一般来说,具体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 一定的地理区域而言的,因此,在测树学中关于这部分内容是以 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二、林分密度指标
林分密度指标(Stand density index)是评定林分内林木 间拥挤程度的尺度。林分中林木间的拥挤程度取决于单位面积上 的林木株数、林木平均大小以及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对于人工 林,林分内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相对均匀,因此,单位面积上的 林木株数和平均林木大小是经常采用的林分密度指标。另外,随 着营林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林分密度指标。当 前,常用的林分密度指标有以下几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
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分类 ➢ 直接评定法
(1)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评定立地质量; (2)根据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 间接评定法
(1)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的方法; (2)多元地位指数法; (3)植被指数法。
这种方法对于造林区划非常有用,但是,由于一些立地因 子难以测定,使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
3、植被指示法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一定的植物生长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 此,可以利用植被类型评定其立地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 林下地被某些植物及其林分特征结合起来较准确地评定立地质量 。在利用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立地质量评定中,以荷兰林 学家所倡导的森林立地类型分类和美国林学家提出的生境类型分 类为代表。前者是以林下植物种作为立地分类的基础;后者则是 强调整个群落对立地的指示作用作为立地分类的基础。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林分密度与森林的生产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必须要知道,要对林分密度进行一个较为准确地测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林分密度不是一个常值,而是一个会变化的范围。

它是随着森林中树种的培育时间、树种还有一些经营目的变化的。

在对林分密度进行测算之前必须弄清楚这些因素。

除此之外,基于不同时期林分密度的基础是初始密度,所以对初始密度的关注度要更高。

1林分密度的影响1.1密度对胸径和树高生长的作用密度通过影响冠幅来促进胸径生长。

冠幅的生长程度和胸径的生长程度密切相关。

相关数据表明,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密度和树高的生长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但是他们存在的联系并不简单,我们对他们之间关系的认识还不够系统。

由于研究森林的各种特性和环境不同,所以关于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总结出相对统一的理论,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那些在幼林时就比较密的林分平均高度总要比稀疏林分平均高度增长得快一些。

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比较密的林分它的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而过高的生长素会使得侧枝的生长受到抑制。

与此同时,有很多枝条因为强烈光照的原因而枯萎,但主干反而被促进生长。

另外,根据生物进化理论,植林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密集的林分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它的林分平均高度也会增长得更快。

林分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密集林分的各种特性也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变强。

但是这也意味着密集林分中每个个体的竞争力也变强了,这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林分高度增长,无法达到预期高度。

稀疏林分虽然也在生长,但它各特性都相对弱一些,因此增长趋势并没有那么明显。

综合种种因素,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平均树高的增长与其年龄和密度的关系是呈反方向变动的。

具体情况如下图1:1.2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根系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林分密度就是其中一个。

林分的地下生长情况和地上生长情况有关联。

如果林分的地上部分生长情况比较好,那么地下根系的生长也会向良好趋势发展。

实验三:林分密度对直径

实验三:林分密度对直径
要从密度对不同树种直径、树高、材积、冠幅和竞争指数5个方面分别论述
(8)实验报告的图表要单独一页,夹在实验报告中
九 注意事项
1 选择树种时最好包括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因为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反应不同,这样在实验中可以进行比较
2 在同一树种内进行林木调查时,应该在不同密度的林木中选择对象木和竞争木,这样才能从不同距离上分析密度对树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例如,图3是采用SigmaPlot软件绘制的图
该图表示不同密度(距离)条件下,三个树种平均直径的变化
仿照该制图过程,可以得到树高、材积和冠幅的图
3 仿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绘制出不同密度(距离)上,各个树种的竞争指数的变化
竞争指数的图仅需要作出一个图,如图4
图3 不同密度(距离)上,三个树种平均直径的变化
图4 不同密度(距离)上,三个树种平均竞争指数的变化
七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密度(距离)对不同树种直径、树高、材积和冠幅生长的影响
例如,利用表1中的虚拟数据计算树号1对象木的竞争指数如下:
CI1=((23.4/31.4)×3.2-1+(22.6/31.4)×4.2-1+(21.8/31.4)×3.5-1
+(32.6/31.4)×2.9-1)=0.96
4 计算完每株对象木的竞争指数后,再计算每组平均竞争指数(平均数和标准误差)
表中数据为虚拟数据
3 计算每株对象木的竞争指数
对根据平均距离已经分成3组,计算每组树木的竞争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CIj =
其中:CIj为第j株对象木的竞争指数,Di为第i株竞争木直径(i=1
2
3

第四章 造林密度

第四章 造林密度
相邻行种植点错开,形成三角形的配置。 相邻行种植点错开,形成三角形的配置。 多用于防护林的配置,防护效果好。 多用于防护林的配置,防护效果好。正三角形是常用的配 置方法。 置方法。 正三角形配置的单位面积株数 N= A/0.866*a2 N:单位面积株数 : A:单位面积 : a :正三角形边长
3.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3.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f(树高、胸高、形数) 材积 = f(树高、胸高、形数) 密度对树高和干形的影响较弱,密度对胸径的影响最大。 密度对树高和干形的影响较弱,密度对胸径的影响最大。 密度越大,单株材积越小,主要是竞争引起的。 密度越大,单株材积越小,主要是竞争引起的。 日本学者提出描述密度和单株材积的关系式: 日本学者提出描述密度和单株材积的关系式: V = K*N-a (密度效果幂乘式) 密度效果幂乘式)
第二节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
造林密度确定除考虑生长外,要考虑其他因素。 造林密度确定除考虑生长外,要考虑其他因素。
一、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根据经营目的确定 (一)、根据经营目的确定
• 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 用材林生产的材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用材林生产的材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 (二)、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
6.密度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6.密度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1)对个体根系的影响: 对个体根系的影响 密度越大,个体根系越小。 密度越大,个体根系越小。
(2)对林分根系的影响:根总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林分根系的影响:根总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林分密度越大,根系水平、垂直分布的范围越小且浅。 林分密度越大,根系水平、垂直分布的范围越小且浅。
)、根据栽培技术确定 (四)、根据栽培技术确定

林分密度对赤松生长特征的影响

林分密度对赤松生长特征的影响

林分密度是制约林木获取资源数量的重要因子,不仅影响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还影响树木单株生物量的分配策略[1-3]。

合理的林分密度不仅能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树木生产力及物种多样性,还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对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4-5]。

林木的生长指标主要包括胸径、树高、生物量、蓄积量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密度对森林乔木层的生长指标具有重要影响[6-7]。

Woeste 等研究表明,低林分密度下美国黑核桃(Juglans nigra )的树高和地径明显高于中高林分密度[8];杜振宇等发现,在林分密度较低时,侧柏林木的胸径和树高均有大幅提高[9];李洁等研究表明,银合欢(Leucaenaleucocephala )的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胸径越大[10];张雷发现,林分密度可对树木的胸径、生物量产生影响[11]。

因此,研究林木生长特征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规律,对合理确定不同林木的林分密度,以及指导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赤松(Pinus densiflora )为常绿乔木,树皮呈橘红色,高可达30m ,其因树干可做木材、种子能食用、叶可提取芳香油等特点,在我国多地备受喜爱[12]。

赤松具有抗风力强、耐贫瘠等特点,是山东省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优势碳汇树种之一[13-14]。

但由于大部分赤松人工林经营管理粗放、抚育不及时,出现林分结构不合理、生长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赤松人工林多种效应的发挥,急需对其进行改造提升[15]。

为此,本文以赤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赤松响应林分密度变化的生长特征,为赤松人工林林分结构改造和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23-07-09基金项目:山东省财政资金项目“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国有林场森林抚育技术研究)”(SDGP370000000202302001097)。

作者简介:汪晓红(1977—),女,山东莒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木生理生态。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摘要:营林生产工作要求林业生产单位必须使用科学的方式应对林业生产问题,我国很多区域都已经展开了开发森林工程的工作,过度追求林业经济效益导致不少林业环境被破坏,后续修复工作的难度极高,且需要极为漫长的修复时间。

将林分密度概念引入到营林生产活动中之后,树木可以获取更加合适的生长环境,现将营林生产工作与林分密度相结合,探讨如何利用林分密度,来控制营林资源。

关键词:林业生产;营林生产;林分密度;应用方法营林生产工作主要围绕着林业资源展开,现代林业生产工作的基本理念并改进,破坏性的生产行为逐渐减少,生产者更加注重保护森林环境的生物多样化,减少林木资源受到的损伤,在展开营林生产工作的过程中,需考虑到林业资源在被开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注重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林木资源,形成合适的林分密度,确保林木之间能够保持科学的密度,以便获取充分的成长空间。

现探讨林分密度的相关内容。

1 林分密度概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分布规律很难被探查,森林不同位置的单位面积生长的树木的数量存在差异,基于自然选择的需求,可以调整林分密度,使其保持差异性,进而获取不同的林木供应总量,如果林分密度比较大,林木之间的间隔就会缩小,林木需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以及土壤资源才能正常成长,在这种林分密度条件下,树木之间会存在比较激烈的生存竞争,其生长需求不能被满足,植株会相对比较小,同时也更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伤害,调整林分密度之后,林木间的间隔距离被延长,林木可形成粗壮的枝干,这种林木资源更加符合应用需求,但是这种种植方式会导致林区土地资源被浪费,种植的林木数量也会建好,因此可知林分密度既不宜过大,同时也不能过小,只有精准控制林分密度,才能确保林区的土地资源被充分使用,营林生产效益也可以被保障。

2 林分密度的具体作用如果种植林木的环境以及林木的具体种类存有差异,林分密度也需要被调整,否则难以实现科学种植的需求。

林分的蓄积量是其平均单株材积和株数的乘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行距
2.5m*2.5m 2.5m*3m
3m*3m
对应株数密度(单位:株/ha )
2500 2000 1667 1600 1333
1111
林分密度指标有:
1、株数密度: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单位(株/ha )。

由于株数密度作为密度指标直观、简易。

它一直是广泛用于反应人工林密度的密度指标。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株数密度来表示林分密度。

在模拟数据里,株数密度就可以很好的代表林分密度。

2、林分密度指数(stand density index ):是评定林分内林木间拥挤程度的尺寸。

林分中林木间的拥挤程度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林木株数(即,株数密度)、林木平均大小、以及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

对于人工林来说,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相对均匀,因此,株数密度和林木平均大小是经常采用的林分密度指标。

(
)
g D SDI N D β
=
其中:N 是株数密度;
g D 是现实林分平均直径;
0D 是标准平均直径,我国一般取20cm;
β是林分的自然稀疏斜率,研究发现该值一般取1.605; 则,将已知量代入上式之后,得到
1.605(
)20
g D SDI N =
林分密度指数是反映林分直径和株数密度的综合指标。

3、优势高-营养面积比:即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度和林分平均营养面积的比值。

作为一种新的林分密度指标。

010000
Z NH
=
式中,Z为优势高-营养面积比;
H是优势木平均高度;
优势木平均高
H:在标准地内选取最粗大的优势木或者亚优势木来测定树高,求算数平均值。

从适用年龄的范围的角度,实验证明Z比SDI能更好的表达林分密度,且SDI中的参数—自然稀疏斜率(β)会随着树种和区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所以Z是比SDI更理想的林分密度指标。

—《不同林分密度指标的比较研究》张连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