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一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一、教材概述《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围绕核心主题“我在成长”展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共设立了七个单元,分别是:1. 我和我的同学2. 我要安全地成长3. 我的成长与家庭4. 我的邻里生活5. 我的成长与学校6. 我的成长与他人7. 家乡的养育这些单元涵盖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社会互动关系,如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教材的后四个单元为主要内容,依次涵盖了邻里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及热爱家乡的教育。
“我的成长与他人”单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最终培养他们爱护公共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成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和社会有初步的认知,已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对社会和品德的理解需求日益增强。
由于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学生普遍对本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乐于合作、思考和表达。
四个班级的学生普遍具有集体荣誉感,大多数积极进取,勤奋好学,他们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善于思考,勇于发言,接受指导,遵守纪律和课堂规范,对错误有自我反思和改正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品质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1.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和有责任心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表达、倾听、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 初步理解个人权利和义务,认识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理解规则和法律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5.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理解和平共处对全球社会的重要性。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一、单元设计构想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
我们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针对儿童缺乏经验,容易在独立活动时出现危险而设计。
侧重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附带相互救助,不涉及社会组织与国际救援。
2.“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生灵万物到人类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
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生命献出爱心是延展。
“安全的生活”,既有横向的空间分工,又有纵向的能力递进。
根据具体情况,既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展开,也可以交叉。
相对来说,儿童在活动的时候出现各种险情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教育性。
“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这一课应给予适当突出。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片面强调学科(材料)系统性的传统。
课题涵盖范围涉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去,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
(2)目标取向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作为个体自己的生命。
(3)教材呈现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儿童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4)理念上以回归生活为旨。
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更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
(5)注重学生思考方法与相应意识获得,而不是给出现成条目,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二、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2.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
3.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且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生命献出爱心的人。
4.初步具备安全防范意识。
5.初步具备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设施,注意公共安全。
6.具备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授课时数 12——14课时主题一:美丽的生命 4课时主题二:我们的生命 4课时主题三:安全的生活 5课时。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介绍:品德与社会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了解并践行文明礼仪,提高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3.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如何教育学生文明礼仪,提高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3.如何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第一阶段:健康生活(共4课时)1. 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1课时)-介绍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身体需要合理营养和适当运动;-通过PPT、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引发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思考。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课时)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让学生了解规律作息和科学饮食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生活习惯;-设计生活习惯培养计划表,让学生自主制定并执行。
3. 健康生活实践(1课时)-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市场、健康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制作健康食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二阶段:文明礼仪(共5课时)1. 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课时)-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规范;-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
2. 提高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3课时)-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如问候、鞠躬、握手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模拟社交场合的情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一课家人的爱一、主题目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活动一: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这也是爱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2023年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版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一、教学目旳:1、体会时间旳宝贵,懂得爱惜时间,学会科学安排合理运用时间,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效率。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3、协助学生掌握某些适合自己旳学习措施。
4、独立完毕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5、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懂得从不一样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
6、使养成良好旳学习习惯,体验学习旳乐趣,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二、教材分析:学习是一种永恒旳话题,学生应从小养成良好旳学习习惯,逐渐掌握科学旳学习措施,并能感受到学习旳快乐。
“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设计了“时光老人对我说”、“我有一把金钥匙”、“今天我进步了吗”三个主题,这三个活动主题分别从爱惜时间,讲究学习措施,激发学习爱好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良好旳学习习惯。
三个主题成并列关系且互相照应,融为一体。
1、“时光老人对我说”安排了“一分钟能做什么”“谁把时间偷走了”和“我旳学习时间表”三部分内容,重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懂得爱惜时间,能有计划地科学地安排和运用时间。
2、“我有一把金钥匙”包括“锦囊妙计”、“记忆快车”和“身边旳学问”三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发现并积极采用某些好旳学习措施,懂得好旳学习措施是进入知识殿堂旳金钥匙;在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懂得通过不一样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
3、“今天我进步了吗”活动主题包括“今天又有新发现”、“每天进步一点点”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学习旳乐趣,进而激起学生不停求知和不停学习旳欲望,养成良好旳学习习惯。
三、教学提议:1要尊重学生旳生活,根据其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绕有爱好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快乐地生活、成长2、分运用多种课程资源,发明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提供旳范例只是一种提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这些提醒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运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旳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旳教学需要进行合理旳取舍,或加以合适旳拓展。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遵守规则,共建和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内容:1. 规则的种类及作用2. 遵守规则的方法与技巧3. 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4. 和谐社会的概念与建设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2.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如排队、交通规则等。
3. 小组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章:热爱祖国,感恩生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 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基本国情及发展成就2. 感恩的意义及表现3. 品德素养的重要性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感恩、品德的良好行为教学活动:1. 观看有关祖国发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取得的成就。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怀,如尊重国旗、国徽等。
3. 讲述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
4. 角色扮演,模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品德素养的场景。
第三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危害2. 环保知识及方法3.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4. 环保活动的开展及参与方式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讨论环保的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第四章: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
2. 引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传递正能量。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及表现2. 助人为乐的方法与技巧3. 正能量的传递与影响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讨论关爱他人的方式,如关心同学、帮助他人等。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祖国课时1:祖国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目标:•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古老历史;•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探究祖国古老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尊重。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对祖国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2.探究:介绍祖国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增进对祖国的认知。
3.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祖国古老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奠基作用。
4.延伸:通过展示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5.:让学生识记并理解本课的重难点,回顾祖国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
6.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祖国的作文,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
课时2:祖国的优秀人物与感人事迹目标:•了解祖国优秀人物的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学习榜样的意识和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优秀人物;•认识祖国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学习榜样的意识和学习的动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祖国优秀人物的贡献;•培养学生以优秀人物为榜样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祖国优秀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了解:介绍祖国的优秀人物,如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3.探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祖国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小组活动或故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4.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位优秀人物进行讨论,分析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点和行为方式。
5.应用:通过课外作业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优秀人物的品质和行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6.:让学生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优秀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是社会的一员第1课:我们的学校第2课: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合作共赢第3课:团结就是力量第4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合作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具体的社会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品德教育。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尊重他人等方面的表现。
2.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将所学品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如家庭作业、日常行为等。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进步。
4.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我是社会的一员第1周:我们的学校第2周: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合作共赢第3周:团结就是力量第4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七、教学活动设计第1课:我们的学校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学校的印象,引导他们认识到学校是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2. 活动一: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设施和规则,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3. 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中的收获和成长,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
第2课:我们的社区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社区的了解,引导他们关注社区环境和文化。
2. 活动一:调查社区,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居民,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3. 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区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关爱集体的品质。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学校、社区的照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短视频。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1课:尊重他人第2课:公平竞争第3课:诚信为本2.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第4课:我爱我家第5课:友好相处第6课:共建美好社区3.第三单元:我们的生态环境第7课:绿色生活第8课:保护大自然第9课:环保行动4.第四单元:我们的传统节日第10课:春节的传说第11课:清明节的习俗第12课:端午节的由来5.第五单元:我们的祖国第13课:认识我们的祖国第14课:我爱祖国第15课:我为祖国骄傲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第1课:尊重他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2.第2课:公平竞争教学方法:游戏竞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3.第3课:诚信为本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诚信实践活动(二)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4.第4课:我爱我家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教学方法:亲情故事分享、小组讨论、家庭作业5.第5课:友好相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6.第6课:共建美好社区教学内容:让学生关注社区环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方法:社区参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三)第三单元:我们的生态环境7.第7课:绿色生活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意义,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环保故事、小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8.第8课:保护大自然教学内容:让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学会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自然观察、小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9.第9课:环保行动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传统节日10.第10课:春节的传说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说,传承传统文化。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家乡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3 教学活动:观看家乡的图片,让学生对家乡有更直观的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乡的介绍者,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乡。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2.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
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学校的了解。
讲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校的归属感。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参观,让学生对学校的各个方面有更直观的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校的归属感。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学校的介绍者,向其他同学介绍学校。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3.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自己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讲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爱好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己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向其他同学介绍家庭成员。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照片展示,让学生对家庭成员有更直观的了解。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附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一)设计思路和主题思想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
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
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针对上述情况,本单元确定的主题思想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体会学校里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学会尊敬学校的一切工作人员。
感受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知道国家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条文和法规。
(二)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
主题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课家人的爱一、主题目标: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李方玉2017.2一、学情分析:本人执教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任务。
本班共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有9人,女生有14人。
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有三节教材: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两节教材: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自己处在一个集体中,能快乐的在集体中生活。
2、知道家乡的集体位置能在地图上找出来。
3、能说出家乡的一些故事和历史名人。
4、使学生知道垃圾的危害,知道爱护环境的必要性。
5、使学生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有实际行动。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并邀请来做客。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识读较复杂地图的能力,并能通过地图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5、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总目标《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____热爱。
、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要学生明白,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
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些虽然学生并不注意,但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
4、了解我国的经济开放的政策、历程,以及现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
重难点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
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
它的综合性非常强。
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
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学生情况分析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措施(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
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如何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学习尊敬师长、关心父母、爱护同学等。
2. 学习法律常识- 介绍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法规等。
- 学习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学习社会规则和公共礼仪- 学习社会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规则等。
- 学习公共场合的礼仪,如用餐礼仪、交往礼仪等。
4. 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社会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等。
-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服务等。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观察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安排第一周: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了解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教学内容:- 如何尊敬师长,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 尊敬父母,关心家人。
- 教学活动:- 观看相关教育片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身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生的实际经验和问题,老师给出指导和建议。
第二周:学习法律常识-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 教学内容:- 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 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教学活动:- 通过讲故事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 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教材。
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分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校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地方,共分为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二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
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2、学习过程活动化。
活动以探究为核心。
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分为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以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为主,倡导个人研究和小组分工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重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责任感。
2、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与挫折。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4、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5、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一单元教案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 58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未来城市主人品质。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全册教材分为五个主题单元:“我学习,我快乐”从珍惜时间、掌握学习方法、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等角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家人,为自己的家庭作贡献;“共享友爱阳光”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如何珍惜友情,正确对待朋友;“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者和他们默默地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自己的传统和习惯,了解民俗文化,热爱我们共同拥有的多民族大家庭。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2.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实生活范围内,扩大视野,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3.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与社会生活不断融合,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的目标。
4.让学生了解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5.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
四、教学措施:1.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以丰富的课堂信息、充分的课前准备、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情境。
灵活选用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需要为基础,为绝大部分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3.充分利用和发掘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以教材为基础,将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如学校、家庭、周边环境等,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4.重视生活实践,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对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检查与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5.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密切结合,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六、教学检测与评价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段特征,结合本课程开放性、生活性强的特点,采用期末检测与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即平时习惯占15%、课堂表现占20%、期末检测占60%,班委干部评定占5%,综合评定学生本期的《品德与社会》成绩。
六、教学进度表课前:静候老师的到来一、书和学习用具置于课桌。
二、静息: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课堂学习。
三、⑴⑵坐直,准备上课。
上课:认真学习,思维随知识飞扬一、精力集中,不开小差。
拓展思路,求新求真。
二、积极回答问题,学会倾听,坚持说普通话。
三、作业认真,不懂就问;发散思维,创新方法。
四、学会尊重课堂环境和老师,讨论有序,交流有度。
课外:文明有礼一、学会主动问候老师、同学,有礼貌。
二、尊敬老人,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谐相处。
三、轻声慢步过走廊,绝不追逐打闹,安全第一。
四、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公共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单元简介: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内容而设置的。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一、教学目标:1、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效率。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5、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知道从不同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
6、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二、教材分析: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应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设计了“时光老人对我说”、“我有一把金钥匙”、“今天我进步了吗”三个主题,这三个活动主题分别从珍惜时间,讲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个主题成并列关系且相互照应,融为一体。
1、“时光老人对我说”安排了“一分钟能做什么”“谁把时间偷走了”和“我的学习时间表”三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懂得珍惜时间,能有计划地科学地安排和运用时间。
2、“我有一把金钥匙”包括“锦囊妙计”、“记忆快车”和“身边的学问”三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发现并主动采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懂得好的学习方法是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在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知道通过不同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
3、“今天我进步了吗”活动主题包括“今天又有新发现”、“每天进步一点点”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激起学生不断求知和不断学习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1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其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绕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
2、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提供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3、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激起学生想学、乐学的欲望。
4、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发现并主动采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
活动主题一时光老人对我说教学目标: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课时:三课时一分钟能做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
2、体会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合理运用时间。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诗歌等。
23、短绳、皮筋、皮球、毽子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想猜谜语吗?(想),今天我给大学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听好: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时间)2、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公正的,它不可能给这个人的一分钟长,给那个人的一分钟短,在一分钟内能做什么呢?板书课题:一分钟能做什么二、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活动一:“全体总动员”(出示短绳、皮筋、皮球、毽子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可以跳绳、踢毽子、拍皮球、写字、画画、折纸、背诵等。
1、学生展示。
2、学生汇报:我一分钟能()3、小组交流,针对自己一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想。
活动二: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1、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行各业,各种工具一分钟能做什么。
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可生产1600枝铅笔喷气式客机一分钟飞行18公里。
3、交流活动体会活动三:“小小观察家”观察课本第3页“看看这样的一分钟意味着什么”的3幅插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1、学生观察2、指生汇报①手术室门口,病人如果晚来一分钟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②专利局门口,由于迟去一分钟,专利被别人注册了;③工厂里,一分钟生产的铅笔是1600枝。
3、小结:这样的一分钟真是作用太大,太珍贵了。
人生不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分钟组成的吗!活动四、交流、感悟格言警句课前大家已搜集了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诗歌、谚语等,现在我们来比比谁搜集得多,谁理解的多,谁背得多。
1、学生交流2、小结: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好时间。
活动五:交流:如果每天多一分钟,如果每天多给你一分钟,你会用它来干什么?1、小组交流2、学生谈感受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指生谈3、小结: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果我们都能够好好地利用并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在一生中能做多少事啊!三、我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谈四、拓展延伸结合自己以前利用时间方面的做法或周围的人浪费时间的事例,想一想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并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合理地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教学反思:谁把时间偷走了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争当时间小主人。
2、让学生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究效率。
教学准备1、搜集身边珍惜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人或事例。
2、搜集古今名人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寻找偷时贼。
1、谈话导入: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她不会偏袒任何人,可不同的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