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研究
基于无源侦察幅度的相控阵雷达工作模式仿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基于无源侦察幅度的相控阵雷达工作模式仿真蔺诚毅徐伟(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100)摘要:本文通过对相控阵雷达典型工作模式及天线扫描方式的分析,构建了一套运动场景下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对单部相控阵雷达信 号幅度的截获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相控阵雷达截获幅度变化规律,为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无源侦察;相控阵雷达;工作模式;幅度分析1引言电子战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扮演着极其主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电子侦察作为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场电磁态势感知、信息融合、作战部署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随着赋予雷达观测任务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的机扫雷达己经在功能和性能上很难满足当代战争需求,而相控阵雷达以其天线波束快速扫描、波形快速截变、空间功率合成、多波束形成灵活以及多目标处理等优势,在现代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未来战场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相控阵雷达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各种工作模式在时域和空域上具有不同的天线扫描方式,对侦测目标而言,其威胁等级也不同。
为了在提高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以及电磁态势感知的能力,对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模式识别己成为电子侦察领域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模式识别是指通过无源侦察的手段获取雷达信号的特性,生成辐射源报告,再根据报告的信息去分辨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样式。
无论是频域或时域中,相控阵雷达的每一种工作模式下,天线波束的扫描方式不尽相同。
对于电子侦察方而言,这种变化直接导致其侦收雷达信号幅度产生特定的变化。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前提是要熟悉其基本工作原理、特点、性能要求,并对其进行建模仿真。
目前,雷达工作模式的建模仿真大都是站在雷达系统本身的角度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给雷达系统的设 计提供参考,模型的设计准则更多的是考虑目标特性和应用场景的 变化,并没有站在电子侦察方的角度去考虑。
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建模与仿真-Read
第二章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建模与仿真§2.1引言众所周知,雷达体制及工作环境不同,雷达杂波的特性也不同。
机载雷达工作在下视状态,地(海)杂波是影响雷达探测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AEW雷达CFAR检测算法之前,有必要获得对雷达杂波特性的充分认识。
鉴于机载雷达的杂波与反射地类有关且随时间变化,即不同的地类(如海洋和高山)有不同的分布特性,同一地类在不同时刻分布参数也有变化。
研究雷达杂波特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实际测量的杂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是结合AEW 雷达的实际体制与参数,对不同地类(如沙漠、农田、海洋、丘陵和高山等)用不同的杂波起伏模型进行建模与仿真。
相比较实测数据而言,仿真数据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情况,但其也有自身的优点,如参数可以灵活控制、代价小等。
长期以来,国内外雷达界同行在雷达杂波特性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杂波模型。
随着雷达新体制的不断涌现,对雷达杂波特性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新一代AEW雷达采用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PD)体制。
有关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仿真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已有涉及[115~117]。
其中,文献[115]对有关雷达杂波仿真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介绍,文献[116]讨论了平面相控阵机载雷达二维杂波数据仿真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到了阵元幅相误差以及载机的姿态变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但该模型只假设杂波的功率谱为高斯分布,幅度上无起伏,而没有考虑非高斯过程。
文献[117]建立了比较了完整的杂波数据库,但该文也只重点讨论了二维杂波谱的特性。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进行CFAR检测方法研究,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了杂波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我们还给出了仿真杂波数据的幅度图和概率密度图以及一些结论。
本章主要对机载相控阵雷达在不同地类和不同起伏模型下的杂波进行建模与仿真,目的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杂波仿真平台和杂波数据库,为后续的CFAR算法研究提供支撑。
相控阵雷达天线方向图仿真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中国雷达 China Radar
37
图 3 d/λ = 0. 5 时的天线方向图 图 4 d/λ = 1 时的天线方向图
参考文献
[ 1 ] 张社欣 ,李文臣 ,郭新海. 密度加权相控阵天线方向图仿真 [J ] . 舰船电子对抗 ,2006 ,29 (4)
(ψ- φ) 。按等比级数求和并运用尤拉公式 ,式(1) 化简为
E (θ)
=
E
si n [
N 2
(ψ -
φ)
]
ej[
N2
1
(ψ-
φ)
]
si n [
1 2
(ψ -
φ)
]
由式 (1) 容易看出 ,当φ = ψ时 , 各分量同相相加 , 场强
幅值最大 ,其值为
| E(θ) | max = N E
场强幅值最大时的归一化方向性函数为
φ = 0 时 , 也就是各阵元等幅同相馈电时 , 由式 (2) 可 知 ,若θ = 0 ,有 F(θ) = 1 ,即方向图最大值在阵列法线 方向 。当φ ≠0 时 , 则方向图最大值方向 (波束指向) 就 要偏移 ,偏移角θ0 由移相器相移量φ决定 。θ0 =θ时 ,应 有 F(θ0 ) = 1 ,由式 (2) 可知应满足
位为基准 ,则
N- 1
∑ E(θ) = E ejk (ψ-φ)
(1)
k=0
式中 :ψ = λ2πd sinθ———由于波程差引起的相邻阵元辐
射场的相位差 ; φ———相邻阵元激励电流相位差 ; kψ———波程差引起的 Ek 对 E0 的相位引前 ; kφ———激励电流相位差引起的 Ek 对 E0 的相位迟后。 任一阵元辐射场与前一阵元辐射场之间的相位差为
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开题报告
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相控阵雷达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的一种主流雷达系统,其在空中目标监测、空中预警、导弹防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相控阵雷达系统中,为了提高目标的截获概率,一项关键的任务是设计出低截获概率的信号处理算法。
因此,对于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主要目标和内容包括:1.建立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型,包括波束形成、距离确定、速度测量和方位角测量等几个部分。
2.基于建立的信号处理模型,仿真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发射信号、接收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等各个环节,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3.建立低截获概率处理算法的仿真模型,包括匹配滤波、空间滤波、谱分析、目标跟踪等算法,并对模型的仿真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4.分析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比较和评价不同处理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了完成本文所述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采用如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资料收集:收集与相控阵雷达系统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理解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性能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信号处理模型建立:结合文献资料和系统性能要求,建立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型,并对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仿真验证。
3.系统仿真:基于信号处理模型,搭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仿真平台,使用Matlab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
4.算法仿真:对常用的低截获概率处理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算法的性能和优劣,并挑选最优算法进行综合仿真。
5.实验验证:在相应的实验环境下,对仿真结果进行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如下成果:1.建立低截获概率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型,深入理解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
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模型研究_李钦富
2 主要模型
本文结 合相控阵 雷达系 统功能 仿真
流程, 主要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天线模 型 、接收机 噪声功率 计算模 型 、干扰 功率 计算模型 、杂波功率 计算模 型 、目标 回波 功率计算模型 、误差模型 、航迹管理模型 、 跟踪滤波模 型进行介 绍 ;另 外 , 在所 描述 的模型中 , 相关变量的单位均为国际标准 单位 。
对于杂波功率的具体计算模型 , 详见参考文献
[ 8, 11] 。
在进行相控阵雷达系统功能仿真时 , 应结合实 际的仿真应用背景 , 来考虑如何在仿真模型中体现 杂波功率对整个系统仿真效果的影响 。 2. 3. 4 干扰功率计算模型
目前最常见的干扰为压制式干扰 , 根据雷达方 程[ 8] 知 , 压制式干扰到达雷达接收机的干扰功率的
(6)随机对一服从 [ 0, 1] 均匀分布的 变量取值 P0 , 通过比较 P 0 与探测概率的 大小关系来判断雷达能否发现此目标 ;
(7)对于雷达已发 现的目标 , 根据雷 达相关参数 计算雷达距离 和角度测 量标 准差 , 并进 一步产生 观测误 差 , 叠加 到真 实值上形成雷达测量值 ;
(8)经过上述过程 后 , 对目标 进行确 认 、跟踪 、稳定跟踪等航迹管理过程 。
Pr
=P
tGtG r λ2 σDN (4π)3R 4LLt
γ
(3)
式中 , P r 为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目标回波功率 ;P av
为雷达的平均发射功率 ;G t 为雷达发射天线增益 ;
Gr 为雷达接收天线增益 ;σ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积 ;λ为雷达工作波长 ;D 为雷达脉压系 数 ;N 为雷
达脉冲积累因子 ;L 为雷达综合损耗 ;L r 为雷达电磁 波传输损耗 (双程损耗 );γ为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 ;
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
ANG J � � � � � � (U E S T C C 61 005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 � R�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条理,调试 方便。而且,对于雷达 系统的仿 真而 言,各种雷达体制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只需 对少数模块进行修改或替换,就可实现别的雷达体 制的仿真。若仿真的雷达模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建立一个雷达系统的仿真程序库,为更快、 更好、更系统地进行雷达系统的仿真建立基础。
� � � � � � � � � � � � � � � � � E S & T
2006 年 6 月 第 3期
大学生实验园地
相 控 阵 雷 达 系 统 仿 真
王 (电子科技大学
* * 晶
*
成都 61 005 4 )
摘要:对雷达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可以高效地完成系统的方案论证和性能评估,使雷达系统 的设计更加方便、高效和优化,能够大大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并可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 本。文章根据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方式、数据处理对相控阵雷达进行了系统 仿真。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系统;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T N95 8,TP 391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 -45 5 0 (2006) 03-01 1 8 -04
�
代价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为接收天线方向图; 为雷达工作波长; 为目标 � � � � � � ( )= H ( ) H ( ) 的雷达截面积; F 为射频滤波器放大倍数;( ) � 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函数 是 未知的,只 能 为复调制函数,它是 个宽度为 的矩形脉冲构 � � � � � 由有限的快照数据 { ( 1), (2) , …, ( )}得到 成的脉冲串。其中
基于SystemVue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技术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17日,修回日期:2018年11月7日作者简介:姚国国,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导引技术。
∗1引言近年来,随着建模仿真技术的进步,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更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同时对于仿真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在雷达领域,数字化装备、相控阵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雷达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
数字化仿真手段作为雷达系统设计提供分析、研究、评判和决策的重要手段,提前预知、发现系统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雷达装备系统越来越复杂,雷达数字仿真要求其仿真精细程度越来越细化和深入,在仿真某一属性的同时要兼顾到多种属性,对仿真平台和仿真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大多的仿真软件很难做到同时兼顾。
现有的支持雷达系统仿真软件有SPW (Signal Processing Work System )软件、Simu⁃link 软件包等。
SPW 软件是基于Unix 、Linux 等系统,普及程度不高,应用范围有限。
而Simulink 软件包是Matlab 平台下的一个仿真子平台,适用于动态系统模型的建模和仿真,但它不具备雷达专业模型库,需要结合其它软件才能实现端口控制和实时控制等[3~5]。
SystemVue 是KeySight 公司开发的用于电子系统级(ESL )设计的专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环境,可支持系统架构师和算法开发人员在无线、航空航天、国防和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上进行创新设计,为射频、DSP 和FPGA/ASIC 的设计人员提供独特的仿真平台。
SystemVue 作为ESL 设计和信号处理的专用平台,可替代通用的数字、模拟和数学环基于SystemVue 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技术∗姚国国(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471009)摘要针对传统武器装备雷达系统数字仿真手段的不足,阐述了使用SystemVue 进行雷达系统仿真的优越性。
结合某相控阵雷达系统实例,利用SystemVue 仿真软件完成了系统接收链路的模型构建与设计,介绍了主要仿真模块,并给出了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利用SystemVue 实现相控阵雷达系统设计和仿真的可行性,同时也体现出SystemVue 在复杂雷达系统设计与仿真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对相控阵雷达系统设计与数字系统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控阵雷达系统并行仿真技术分析45
相控阵雷达系统并行仿真技术分析摘要: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是在集群环境下衍生出来的,以实现雷达的有效设计为主要基础,将整个雷达技术及相应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突出雷达技术的合理性,进而在雷达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将相干视频仿真、信号的幅度信息及相应的相干视频信号进行分析,使得其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断的提升。
本文结合现有的雷达仿真技术,从相控雷达仿真技术发展背景及原理上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进而分析了雷达系统并行结构及并行的算法分析,从而对其雷达仿真技术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公式进行有效总结,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突出体现了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相干仿真技术;算法;公式0引言从概念上分析,雷达仿真指的是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下,结合现有的雷达技术,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雷达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
从功能上分析,雷达仿真技术能够根据雷达运行周期及频率,将相应的发射目标信息及相应的干扰信号进行相应幅度的信息调节,逼真的将实际的相干视频信号进行有效复现,从而实现雷达信号能够在多种硬件设备相互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对雷达信号处理情况进行有效分析。
其研究结果及结论可大量应用于天气预报、石油勘探、海洋工程、航天工程等世界主要发展的几大影响力。
1 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发展背景及原理1.1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优势对于整个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的系统化、高效化进行设计,可以将雷达技术对整个计算机仿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利用最短的周期实现最高效的效率,从而使雷达系统的仿真设计及相应内容分配合理,缩短相应的设计周期,降低相应的设计成本成为现阶段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
使得雷达系统在使用及应用过程中效率更高、设计更加方便、进而实现对整个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技术的高效率应用。
1.2点扫描法应用从扫描方式上分析,其是雷达系统工作有效运转的主要方式,也可实现相应波束的扫描。
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相应的相移量,进而改变各个振元的激励相位,实现整体算法的需求。
舰载相控阵雷达建模与仿真
2 8
方位角 锥伸舟 海 明窗瘁 列天蛙方 向圉
了天象方向图和滤波误 差。
J 由于 K a l ma n滤波算法的增益系数是动态得到,
可 实 时 估 计 目标 的滤 波 信 息 和 预测 信 息 ,将 此 结果输 出。
5 o 七 ’ 。
l
. . .
.
假设 阵元数 4 0 * 4 0 ,方位和俯仰维扫描 范
围均是 ( 一 2 O 。 , 2 0 。 ) ,天线 中 心指 向 为 ( 0 。 , 0 。 ) 。 载频 f c = l e 9 Hz 。 如图 l ,分 别 加 了 矩 形 窗 和 海 明 窗 ,看 出
f p u b l i c : / / 基 本 函数
嚣 &
上进行雷达模块建模和仿真则是对实 际系统进
行部分理论 研究的有效手段 。本文使用 V i s u a l S t u d i o 2 0 0 5平 台 则 能 生 成 模 块 的 动 态 链 接 库
MO DE L( ) ;/ / 构造 函数,对 模块进
行 初 始 化 v o i d i n i t i a l ( ) ;/ / 初 始 化 函数 ,读 取 初 始 化 参 数 v o i d八 l n ( ) ; / / 运 行 函 数 ,完 成 组 件 的 运 行 工作
DL L文件 ,仿真速度快 、兼容性好 。
2 舰 载 相 控 阵模 型
.
。 f T ■ r 下 I
I l _ . 1 t 跚 f I 『 l 1 n _ _
・
1 .
h
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跟踪模型研究
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跟踪模型研究一、绪论A.研究背景和意义B.国内外研究现状C.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二、基础理论A.雷达原理与工作原理B.相控阵雷达技术C.预警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三、跟踪模型算法A.预警目标信息的获取B.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C.基于UKF的跟踪算法D.基于多目标跟踪的算法四、实验与仿真A.参数设置和模拟环境B.对比不同模型算法的实验结果C.模型性能评估和优化五、结论与展望A.本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B.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C.相控阵雷达跟踪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绪论A.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雷达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远程预警雷达更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升级,保障国家安全防范和打击意外袭击成为了各国军队的重点任务。
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技术,实现了对远距离目标的快速发现和跟踪,已经逐渐成为了军事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因此,开展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跟踪模型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保障国家安全,防范和打击意外袭击,以及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B.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关于远程预警雷达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比如美国的E-2C/D预警机,中国的KJ-200/500预警机等等。
但是,远程预警雷达跟踪模型研究,特别是在算法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在国际上,对于远程预警雷达跟踪模型算法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等进行的。
但是,这些算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够等。
在国内,远程预警雷达跟踪模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军航空兵部队的KJ-200/500预警机,其跟踪模型算法已经逐渐成熟,具有一定的性能和优势。
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仿真研究
认。航迹的终结规则类似于新航迹的确认规则,
采用“K/M”准则。另外,当终结一条航迹时,必 须调用失跟处理,即:在该航迹最新的滤波位置附
近,安排搜索任务,捕获已丢失的目标。 3.1.2最近邻域法
对于干扰环境下的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有两 种典型方法:最近邻域法(NNF)和概率数据关联
法(PDAF)[1|。本系统的数据关联部分采用简单
万方数据
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仿真研究
9
(斜距)上进行,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执行 跟踪、确认事件时,角度信息和距离信息都可以利 用,因此进行坐标转换后,可以从三维空间距离上 进行更为准确的航迹关联,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3数据处理基本算法
数据处理模块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关联算法 和跟踪滤波算法。 3.1 数据关联
数据关联是相控阵雷达实现多目标跟踪的核 心算法。航迹关联的过程是将信号处理模块检测 的新点迹与已知目标航迹相比较,并给出点迹一 航迹的配对结果,用于后续的跟踪、确认处理或产 生新航迹。 3.1.1航迹管理
数据关联还包括对目标航迹的管理,对每个 目标建立航迹,相当于建立了该目标的一个档案, 便于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雷达 资源,同时保证对多目标进行高精度跟踪的能力。
性,因此,雷达对目标的跟踪采用扩展Kalman滤
波算法口]。通过对目标状态方程离散化之后,可
得到状态外推方程
x^+1/女=x女/^+,(x叭,£^)△£+△£2F,/2(13) 其中,△£为采样间隔,且
F(‰)_裴L。
(14)
而状态修正方程为 x^“/女+1=x^¨,^+K女+1[z^+1一^(x女+l/^,£女)](15) 其中Kalman增益为 K+l=P^+l/^H手+1[H^+lP^+l,女H01+R^+1]叫(16) 式中H^+1为Jacobian矩阵,且
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研究
1) 雷达接收机噪声仿真数学模型 ;
件下雷达检测过程的功能仿真试验 。雷达功能级仿真
2) 回波信号功率 、干扰功率 、杂波功率 、目标 RCS
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3所示 。
仿真数学模型 ;
3) 综合信干比模型 。
2. 2. 2. 2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相干视频仿真 (信号级
仿真 )
相干视频信号仿真的基本定义 ,就是要逼真地复现
1 相控阵雷达概述
1. 1 相控阵雷达的特点 相控阵雷达具有灵活的多波束指向及驻留时间 、
可控的空间功率分配及时间资源分配等特点 ,能够同 时完成搜索及对多目标的精确跟踪 。可在计算机控制 下通过改变相控阵天线中每个天线单元上信号的幅度 相位分布 , 高速改变天 线波 束的波 瓣宽度 , 副瓣位 置 , 副瓣电平 , 天线副瓣凹口的数目与位置等 , 使相 控阵雷达具有多种工作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 [1 ] 。
数字仿真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各种数据来模拟 实验环境和参试装备 ,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实验过程 ,通 过计算机演算得到实验结果 。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可信 度受到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
半实物仿真是一种介于全实物仿真和全数字仿真之 间的、硬件在回路中的仿真 。一部分设备使用实际设备 而其他部分采用计算机模拟和处理。由于把系统实际使 用的部分实物直接纳入了仿真回路 ,既提高了仿真的逼 真性 ,又解决了以前存在于系统中的许多复杂的建模问 题。因此是一种相对经济实用的方法 ,应用十分广泛 。 2. 2. 1 相控阵雷达的半实物仿真
既包含振幅又包含相干视频信号 ,复现这种信号的发
射、在空间传播、经散射体 、杂波与干扰信叠加、以及在
接收机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 。尽管我们无论何时都可
以利用线性叠加的方法 ,对各个单元进行组合或重新排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仿真
ie f l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f o c u s e s o n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r a s y s t e m s i mu l a t i o n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p r i n —
关键词 : 雷达 ;相控 阵 ; 信 号 处理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9 1 . 9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4 7 5 . 2 0 1 4 . 0 2 . 0 4 7
S i mul a t i o n o f Ph a s e d Ar r a y Ra da r S y s t e ms
Ab s t r a c t :T h e d i g i t a l s i mu l a t i o n o f r a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a n d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r a d a r s i mu la t i o n l i b r a i r e s h a s b e c o me r e s e a r c h h o t s p o t i n r a d a r
c i p l e f o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i t e s t a b l i s h e s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a n d ma t h e ma t i c l a mo d e l o f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T h e n,t h e p a p e r d o e s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o n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s y s t e m b y c h o o s i n g S i mu l i n k a s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
相控阵雷达空间碎片探测能力建模仿真研究
摘要 : 研究空 间碎片探测能力问题 , 由于相控阵雷达 (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P A R) 的空 间碎片探测能力不会随着最 大作用距离
a n d t h e n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i n d i c a t o r f o r t i me r e s o u r c e o c c u p a t i o n wa s g i v e n b y s e t t i n g t h r e s h o l d t o t h e c u mu l a t i v e p r o b a — b i l i t y f u n c t i o n o f RC RS,w h i c h b e c o me s t h e l i mi t t o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F i n a l l y,t h e d e t e c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mo d e l w a s s i mu l a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u s i n g o r b i t e l e me n t s a n d RCS o f a c t u a l s p a c e d e b is r .T h e r e — s u i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t i me r e s o u r c e c a n b e a n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t o l i mi t he t d e t e c t i o n c a p bi a l i t y o f p h a s e d a r r a y r a d a r , wh e n t h e ma xi mu m r a d a r r a n g e i s f a r .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接收信号模型仿真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接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模型仿真
接收信号主要由目标回波、干扰信号、各类杂波以及接收机噪声四个子模块组成。《程序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的专栏里主要考虑目标回波、干扰信号、接收机噪声三方面。其中,目标回波和接收机噪声由系统产生,而干扰信号则需要通过与电磁干扰场景系统间接口完成雷达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参数特征交互后,在系统内部生成。
大型精密测量相控阵雷达天线座力学仿真应用研究
大型精密测量相控阵雷达天线座力学仿真应用研究
向熠;徐文华;陈亚峰
【期刊名称】《现代雷达》
【年(卷),期】2024(46)1
【摘要】超大规模雷达天线座结构系统复杂,造价高、研制周期紧张,如何保证天线座结构设计一次成功,满足雷达结构技术要求是天线座研制的难题。
文中结合工程研制,从天线座结构系统力学设计,计算模型建模原则、建模方法、轴承等关键部位连接处理、仿真模型简化与等效,有无斜梁结构方案仿真结果比较与选取,以及轨道平面度、辅助支撑力确定到最终结构优化进行了阐述,对大型雷达天线座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6页(P87-92)
【作者】向熠;徐文华;陈亚峰
【作者单位】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20.8
【相关文献】
1.大型相控阵雷达轮轨式天线座设计
2.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及设备在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标校上的应用
3.相控阵精密测量雷达天线座俯仰支承设计
4.某精密测量雷达天线座的静动力分析
5.大型相控阵雷达轮轨式天线座防滑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技术特征及干扰研究分析论文
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技术特征及干扰研究分析论文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Phased Array Fire Control Radar,简称PAFCS)是一种利用多个发射机和接收机单元实现波束的形成和控制的火控雷达系统。
相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具有更高的扫描速度、更快的目标识别和追踪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下面将对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技术特征及干扰研究进行分析。
首先,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具有以下技术特征:1.相控阵技术: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利用多个发射机和接收机单元,通过控制每个单元的相位和振幅,实现波束的形成和控制。
相控阵技术使得雷达能够实现快速的扫描和跟踪目标。
2.高速扫描:相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能够实现高速的电子扫描,从而提高目标的识别和追踪能力。
3.多波束技术: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和打击。
4.高分辨率:相控阵技术使得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精确地探测目标。
5.自适应干扰抑制: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和干扰抑制算法,能够抑制外界干扰,提高目标探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高集成度: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利用微电子技术,实现了雷达系统的高度集成,减小了雷达的体积和重量。
其次,针对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干扰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扰态势分析:研究各种类型的干扰源对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影响,分析干扰源的功率、频率、调制方式等参数,以及干扰源的工作模式和特点,进而确定相应的干扰抑制措施。
2.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研究干扰抑制的算法和方法,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波束旋转、干扰空域和自适应信号处理等技术,抑制干扰信号,提高目标探测性能。
3.干扰效果评估:通过仿真实验或者实际测试,评估不同类型干扰对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影响程度,包括目标探测的准确性、跟踪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的强弱等。
4.干扰对策研究:研究干扰对策,包括对敌方干扰源的攻击和干扰干扰信号传输链路的干扰对策。
相控阵雷达天线模型及仿真
相控阵雷达天线模型及仿真邱丽原【摘要】The importance and the main difficulty of simulation of phased array antenna were given. And a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method was proposed. This method used array factor, directional factor and sidelobe suppression factor to re-spectively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beam configurations, antenna gain and the sidelobe and its change of directional dia-gram, and then synthesized. The simulation model after synthesizing was given. This simulation model ensured the theoreti-cal precision, optimized and reduced the steps and quantities of simulating calculations. Us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a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nstance of the radar antenna of AN/SPY-1D of Aegis system was given.%阐述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重要性,指出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主要困难。
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因子、方向性因子和旁瓣抑制因子分别解决仿真波束形状、天线增益、方向图旁瓣及其变化等3大问题,并进行综合建模和仿真,给出了综合后的仿真模型。
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并行计算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13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预研项目(020045089)作者简介:徐雷(1978—),男,博士生,E 2mail :t hunder @ ;吴嗣亮(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第28卷 第6期2008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28 No.6J un.2008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并行计算研究徐雷, 吴嗣亮, 李海(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1)摘 要:针对共享存储多处理器的集群环境,研究了减少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运行时间的并行计算方法.根据相控阵雷达多个波束处理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信号处理仿真中多个距离单元采样点的计算特点,提出了一种粗粒度消息传递接口(M PI )分布式内存和细粒度O penM P 共享内存混合编程的两级并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并行计算使系统的仿真速度有较大提高.关键词:雷达系统仿真;消息传递接口(M PI );O penM P;加速比中图分类号:T P 39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645(2008)0620517204Parallel Computing in Phased Array R adar System SimulationXU Lei , WU Si 2liang , L I Hai(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U nder a symmetric multiprocessors (SM P )cluster environment ,parallel comp uting of p hased array radar simulation system is investigated to reduce simulation time.A coarse 2grained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 PI )distributed memory and fine 2grained OpenMP shared memory hybrid parallel comp uting met 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 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t he p hased array radar multibeam processing and t he distance unit sampling comp uting in t he signal processing simulation.Experimental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simulation speed is greatly enhanced by parallel comp uting.K ey w ords :radar system simulation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OpenM P ;speedup 雷达系统仿真是数字仿真技术和雷达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雷达系统设计和分析的有效方法[1].雷达系统仿真方法一般分为功能仿真和相干视频仿真.功能仿真只仿真雷达发射、目标、回波、杂波及干扰信号的幅度信息;相干视频仿真是逼真地复现既包括振幅又包括相位的相干视频信号,复现这种信号的发射、在空间传播、经散射体反射、杂波与干扰信号叠加以及在接收机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2].在实际的雷达系统中,雷达信号的产生和处理由大量硬件并行完成,速度快,保证实时性.相干视频信号仿真的处理过程是由软件代替了真实雷达的硬件处理,多个仿真模块只能按顺序串行执行,仿真的计算量很大,导致处理速度大幅下降.作者研究利用并行计算的方法提高雷达系统相干视频仿真的运行速度.并行计算的应用已遍布天气预报、石油勘探、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生物工程等领域,理论研究与应用普及均取得了很大进展[3].在雷达信号处理及仿真领域,并行计算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复杂目标的回波计算、多目标跟踪算法的仿真[4]、S A R 数据处理[5]、有源相控阵的设计仿真[6]等均用到了并行计算.但是在以上领域,并行计算主要解决的是大规模计算问题,对于雷达视频信号仿真而言,并不像大规模计算问题存在明显的集中耗时部分,其计算粒度(通常是一个波束指向)比较小,但由于要不断地进行多波束的空域搜索和对目标进行跟踪,循环不断运行,造成仿真时间过长.在雷达相干视频仿真中应用集群计算技术仍比较少见,是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核C PU 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普通的硬件就可以搭建小型集群系统,使得雷达视频信号仿真这样的小型计算问题可以利用集群计算技术加以解决.作者利用雷达自身算法特性,挖掘仿真中潜在的并行性,并通过消息传递接口M P I (message p assi n g i nterf ace )和O penM P 的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分布式内存和共享内存两级并行仿真,从而有效地提高雷达仿真的运行效率.1 雷达并行仿真系统结构流程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与实际的相控阵雷达组成基本一致,实际雷达的各功能模块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仿真实现模块.仿真系统主要包括资源调度、回波模拟、环境模拟、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等多个模块.雷达并行仿真系统是指根据雷达工作原理,发掘原雷达仿真系统潜在的并行性,利用并行计算的方法实现仿真.本文中所提出的雷达并行系统仿真流程如图1所示,每个进程代表一次雷达任务的运行.图1 雷达并行仿真系统流程图Fi g.1 Flow chart of parallel radar system si mulation雷达并行仿真系统在多台具有多核或多C PU 的计算机上共同运行.并行算法主要分为①基于分布式内存的多进程并行运行在多机上.②基于共享内存的多线程并行运行在多核或多C PU 的单机上.两者配合使用可以使仿真速度的提高达到最大化.2 并行算法分析211 雷达工作方式相控阵雷达在搜索过程中发现目标之后,一方面要对该目标进行跟踪;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对整个监视空域进行搜索,因此,只要监视的空域中有目标存在,相控阵雷达就将按边搜索边跟踪方式进行工作[7],图2是一种典型的模板式调度工作示意图.图2 相控阵雷达搜索加跟踪工作方式示意图Fi g.2 Phased array radar search and t racking 如图2所示,雷达在多个调度间隔内对预定空域进行调度,每个调度间隔内包括多个调度任务和跟踪任务,根据这种工作方式可以估算整体的仿真时间.设一次雷达仿真包括N 个调度间隔,每个调度间隔的运行时间分别为t 1,t 2,t 3,…,t N .总的仿真运行时间为各调度间隔运行时间的总和t =t c +∑Ni =1ti=t c +∑Ni =1(ts i+t t i ).(1)式中:t 为一次仿真总的运行时间;t c 为雷达仿真参数初始化运行时间;N 为一次仿真中总的调度间隔数;t s i 为一个调度间隔内调度任务运行时间;t t i 为一个调度间隔内跟踪任务运行时间.212 分布式内存并行算法雷达仿真运行过程就是循环运行搜索和跟踪程序,一次循环的运行时间很短,不断循环运行累加造成了仿真时间过长.理想的并行算法是把循环运行的搜索和跟踪过程全部并行化.但是由于跟踪过程的存在,不同调度间隔的数据存在因果性,它们之间是不能并行化的.在每个调度间隔内的多个搜索波束是不相关的,它们可以并行执行[8].这部分的并行算法采用适用于分布式内存结构的M P I 主从模式编程实现,一个搜索间隔内的多个搜索波束分配到多台从计算机上运行.一个搜索间隔内搜索任务执行完毕后,所有从计算机上的结果数据都传回到主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在主计算机上进行跟踪波束的运行并按同样的方法并行计算下一个搜81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28卷索间隔.雷达仿真参数初始化后,一个搜索间隔内的搜索波束数目就确定了,并行仿真运行总时间为t =t c +∑Ni =1t ′i =t c +∑Ni =1(t s i /M +t t i ), (2)即一个搜索间隔内,共有M 个搜索波束并行化.在此并行算法中,多台并行的计算机处理的都是相似的搜索波束,负载平衡比较容易满足.多机之间只是在每一个搜索间隔结束后有一个数据收集的通信开销,数据量不是很大,所以单纯看一个搜索间隔内的并行效率应该很高.但是,由于多个搜索间隔之间只能串行执行,致使可并行执行的计算机数目最多等于一个间隔内搜索波束的个数,这大大限制了仿真程序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当计算机硬件资源充足时,可以对此算法进行改进.雷达仿真刚开始运行,是搜索目标的阶段,此阶段还未发现目标,不发射跟踪波束,多个搜索间隔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要有空余的计算机资源,预定搜索空域的所有搜索波束都可以并行化.这种并行化可以持续到发现第一个目标时结束,然后程序转为一个搜索间隔内多个搜索波束的并行化.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雷达仿真程序发现目标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整个仿真程序的运行时间.213 共享内存并行算法在雷达仿真程序的一次波束处理过程中,程序依次调用回波模拟、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等模块,其中信号处理模块中,多个处理函数对于一个脉组多个距离单元采样点的计算是最耗时的部分,包括M T I/M T D 、求模、恒虚警检测(C FA R ),只要减少这些处理函数的运行时间,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仿真速度.在M P I 的环境下,对多个采样点可以采用共享内存的O penM P 进行并行计算,实现M P I 和O penM P 的混合编程.O penM P 是用在多处理器上的共享内存并行开发标准,采用多线程的方法充分利用多个处理器实现效率的提高.由于O penM P 中生成多线程和最后线程的等待及合成都是并行计算产生的额外计算量,一次信号处理模块的运行时间相对较少,必须保证额外计算量消耗的时间要比并行计算减少的时间还要少,这样O penM P 的并行才能有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尽量减少多线程的生成次数.214 并行算法与硬件系统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分布式内存和共享内存并行算法都可以提高仿真速度.当硬件为集群系统,每台计算机只有一个C PU 时,适合单独采用分布式内存并行算法,系统中可并行的计算机最大为一个雷达搜索间隔内的搜索波束数目,此时使用该并行算法所能提高的速度达到极限值.当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有多个C PU 时,构成共享内存的集群系统,即S M P 集群系统,适合应用共享内存和分布式内存结合的并行算法,多个计算机之间用分布式内存并行算法,一个计算机的多C PU 之间用共享内存并行算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雷达仿真速度.3 仿真实验结果仿真实验中,设相控阵雷达共有20个搜索间隔,每个搜索间隔内有5个搜索波束.所使用的仿真平台为5台双核计算机组成的集群系统(共10个C PU ),操作系统采用W i ndow s.仿真设计及实现并行程序的目的是希望并行代码比相应的串行代码运行得更快.为了评估并行计算对仿真效率的提高,通常用加速比[9](s peed u p )作为衡量标准.加速比=串行程序执行时间/并行程序执行时间在实验中,测试了两种典型情况:①单纯M P I 并行,每个C PU 一个M P I 进程,最多为10个M P I 进程.②M P I 和O penM P 混合并行,每台计算机运行一个M P I 进程和两个O penM P 线程.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串行仿真时间为51.31s.其中M P I +O penM P 混合编程中,每个M P I 进程包含2个O penM P 线程.表1 集群计算机并行计算仿真时间T ab.1 Simulation time of SMP clusterCPU 个数t /sMPI 并行MPI +OpenMP 混合并行22814141.37342317719.9423.91561616016.6020.16781616016.6017.289101616016.6013.98 注:由于MPI +OpenMp 混合并行基于双核计算机测试运行,因此只能在偶数个CPU 上有测试值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种并行算法,都可以提高仿真速度.但采用M PI 并行方法,当进程数915第6期徐雷等: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并行计算研究超过搜索波束的个数后,仿真速度便不再提高.这时,使用M PI 和OpenM P 的混合编程,仿真时间可进一步减少.由图3可以看出,在处理器数目比较少时,单纯MPI 的并行加速比大于M PI +OpenM P 混合编程加速比,随着处理器数目逐渐增大,两者加速比逐渐接近.本次仿真中,当处理器数目为10个时,混合加速比已经大于单纯M PI 的加速比.图3 MPI 和MPI +OpenMP 加速比Fig.3 Speedup of MPI and MPI +OpenMP4 结 论 通过对相控阵雷达系统特点分析,研究了在SM P 集群环境下,利用M PI 和OpenM P 对雷达系统进行两级并行仿真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大地提高系统仿真速度,也可以为类似系统的并行化设计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R L 米切尔.雷达系统模拟[M ].陈训达,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Mitchell R L.Radar signal simulation[M ].Chen Xun 2da ,transl.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2.(in Chinese )[2]王国玉,肖顺平,汪连栋.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Wang Guoyu ,Xiao Shunping ,Wang Liandong.Elec 2tronic system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M ].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ce Technology Press ,1999.(in Chinese )[3]格兰马.并行计算导论[M ].2版.张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Grama A.Introduction to parallel computing [M ].2nd ed.Zhang Wu ,transl.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5.(in Chinese )[4]Popp R L ,Pattipati K R ,Bar 2Shalom Y.Multitargettracking algorithm parallelization for distributed 2memory computing systems[C]∥Proceedings of 5th IEEE Inter 2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Distributed Computing.[S.l.]:IEEE ,1996:412421.[5]G oller A ,Parallel processing strategies for large SARimage data sets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 ].Com 2puting ,1999,62(4):277291.[6]Huizing A G.Design issues of an open scalable architec 2ture for 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s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ased Array Sys 2tems and Technology.[S.l.]:IEEE ,2003:277282.[7]张光义.相控阵雷达系统[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Zhang Guangyi.Phased array radar system [M ].Bei 2jing :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1994.(in Chi 2nese )[8]赵锋.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实时性优化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200122003.Zhao Feng.Real time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phased ar 2ray radar system simulation[J ].Journal of system simu 2lation ,2005,17(18):20012003.(in Chinese )[9]Michael J Q.MPI 与OpenMP 并行程序设计[M ].陈文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Michael J Q.Parallel programming in C with MPI and OpenMP[M ].Chen Wenguang ,transl.Beijing :Tsing 2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in Chinese )(责任编辑:赵业玲)0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28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收稿日期 : 200 8201 214 修订日期 : 2 00820322 9
©
8
46
现代雷达
30 卷
参数 ;雷达的分辨率包括角度分辨率 、距离分辨率 、横 向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 [ 2 ] 。
2 相控阵雷达的仿真与建模
2. 1 相控阵雷达的系统仿真 相控阵雷达的基本组成主要有 :相控阵天线 、发射
图 1 相控阵雷达系统模块化仿真结构 在系统仿真中 ,以雷达事件为单位 ,顺序执行回波 模拟 、信号处理 、数据处理模块 ,最后由主控与调度进 行最高一级的管理 。 回波模拟的功能包括 :发射脉冲描述字 (PDW )解算 、 目标散射回波解算、干扰信号产生、三通道增益计算等。 信号处 理 的功 能 包 括 : 匹 配 滤 波 、动 目 标显 示 (M TI) 、动目标检测 (M TD ) 、恒虚 警处理 ( CFAR ) 、检 测 、点迹合并 、测距 、测角等 。 数据处理的功能包括 : 目标航迹的起始 、终结 、管 理以及点迹 ———航迹关联 、航迹跟踪滤波 、预测 、波束 请求等 。 主控与资源调度的功能包括 :仿真的开始 、中断 、 结束以及对各个仿真模块对象的管理 、控制 ;同时 ,完 成相控阵雷达资源的调度 (包括雷达事件的优先级编 排 、波位表编排 、发射波形管理等等 ) 。 2. 2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仿真方法 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按模型分类主要包括全实物 仿真 、半实物仿真和数字仿真 3种方法 。 全实物仿真使用实际设备对雷达系统进行仿真 。 其突出特点是逼真 ,但试验成本非常昂贵 ,针对性强但 缺乏通用性 。因此 ,在实际中往往受技术条件 、物质条 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既包含振幅又包含相干视频信号 ,复现这种信号的发
射、在空间传播、经散射体 、杂波与干扰信叠加、以及在
接收机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 。尽管我们无论何时都可
以利用线性叠加的方法 ,对各个单元进行组合或重新排
列 ,从而省掉某些计算 ,但我们还是可以直接对雷达系
图 3 雷达 的功仿真流程图 在进行雷达对抗试验中 ,雷达面临的目标和环境
【 Key word s】pha sed a rray radar; simula tion2with2prac tica lity; func tion2grade2sim ula tion; signal2grade2simula tion; density2 weighted antenna
0 引 言
统中实际信号的流通情况进行仿真 。只要所提供的基 本的目标模型和环境模型足够好 ,就可以使相干视频信 号仿真的精度很高 。换句话说 ,相干视频信号的逼真
是比较复杂的 。能否检测到目标回波 ,主要取决于检 度 ,主要是受目标模型和雷达环境模型的限制 [ 5 ] 。
测时的信噪比 。由雷达检测曲线可知 ,只要知道信噪
第 30卷 第 4期 2008年 4月
现代雷达
Vo l. 30 No. 4
Modern Rada r
April 2008
45
信号 /数据处理
3
相 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研究
童维健 ,蔡桂友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 , 江苏 扬州 225001)
数字仿真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各种数据来模拟 实验环境和参试装备 ,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实验过程 ,通 过计算机演算得到实验结果 。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可信 度受到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
半实物仿真是一种介于全实物仿真和全数字仿真之 间的、硬件在回路中的仿真 。一部分设备使用实际设备 而其他部分采用计算机模拟和处理。由于把系统实际使 用的部分实物直接纳入了仿真回路 ,既提高了仿真的逼 真性 ,又解决了以前存在于系统中的许多复杂的建模问 题。因此是一种相对经济实用的方法 ,应用十分广泛 。 2. 2. 1 相控阵雷达的半实物仿真
表 1 雷 达功能仿真主要模型列表 [3 ]
雷达功能仿真数学模块
功率 表达 式
【关键词 】 相控阵雷达 ;半实物仿真 ;功能级仿真 ;信号 级仿 真 ;密度加权阵 中图分类号 : TN958. 92、TN974 文献标识码 : A
Resea r ch on S im u la t ion Techn iqu es of Pha sed A r ra y Rada r
Tong W ei2jian, CA I Gui2you ( Yangzhou M arine Electronic Instrum ents Institute,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 str a ct】 Pha sed array radar is a bulky and complex system. B y ca rrying through its function decomposition and synchro2 niza tion, we can turn it into m athem atic model and change into simulation model which is suit to compute r simula tion, then ca rry on the sim ula tion and ve rifica tion. On the p rem ise of that sim ula tion precision is not affected, by predige sting it properly and sub2 stituting equiva len tly, blocking structure of simulating system is founded and the collec tive ly simulation p rocedure is discussed. Seve ra l sim ulatingm ethods aboutmode lling a re discussed and compa red for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e simulating ways of density2weighted antenna is brought forward. The re searching status of the credibility of models is a lso indroduced a swell a s popu2 la r sim ula tion techniques and emphasis.
相干视频仿真不仅包括信号的幅度信息 ,还包括相 位信息 。相干视频信号仿真模拟雷达系统的逼真程度 高、可信性强、功能完善 ,但同时也使得系统模型复杂 , 环节众多 。信号级仿真由于复现了雷达信号传播和处 理的全过程而比功能级仿真的粒度更细 ,模型更加逼 真 ,精度更高 ,但同时仿真运行所需的时间也更长 。
1) 雷达接收机噪声仿真数学模型 ;
件下雷达检测过程的功能仿真试验 。雷达功能级仿真
2) 回波信号功率 、干扰功率 、杂波功率 、目标 RCS
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3所示 。
仿真数学模型 ;
3) 综合信干比模型 。
2. 2. 2. 2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相干视频仿真 (信号级
仿真 )
相干视频信号仿真的基本定义 ,就是要逼真地复现
随着相控阵雷达的问世 ,电子对抗设备面临着更 多更加严峻的电磁威胁 。电子对抗装备结构复杂 、成 本较高 、保密性强 ,其作战环境搭建费用很高 ,且重复 性和保密性较差。运用半实物仿真技术不仅能模拟产 生较真实的电磁信号环境 ,而且由于费用低 ,重复性和 保密性好 ,还可用作电子对抗设备操作人员的日常训 练 。为了评估和提高电子对抗设备在真实复杂电磁环 境中的作战能力 ,对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的研究得到 了普遍重视和不断深入 。
雷达检测信噪比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其
以及统计模型等建立仿真 ,计算总和输出 (检测 )信噪 中包括目标回波功率 、干扰信号功率 、杂波以及噪声功
比模型 ,进而确定雷达检测时的发现概率与虚警概率 , 率等 。因此 ,雷达功能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 :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干扰 /抗干扰性能评估和电子战条
雷达电子战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是一种数学 - 物理 仿真 ,是目前各国雷达电子战研究采用较多的一种仿 真形式 。它由各种模拟器构成电磁信号的收发终端 , 并由数学模型联接成闭环回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雷达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获得 了广泛的应用 。
这种仿真试验将对象实体的动态特性通过建立数 学模型 、编程 ,在计算机上运行。由于在回路中接入实 物 ,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必须实时运行 ,因此半实物仿 真系统可以归纳为如下 : ( 1)仿真计算机系 统 (动力 学模型及程序 、数据 ) 与接口 ; ( 2)环境模拟设备 (角 运动仿真器 、目标特性仿真器 、目标运动仿真器 、负载 仿真器等 ) ; ( 3)被测实物 (传感器 、控制计算机 、执行 机构 )。半实物仿真系统框图如图 2所示 [ 4 ] 。
©
8
第 4期
童维健 ,等 :相控阵雷达仿真技术研究
47
2. 2. 2. 1 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功能级仿真 功能级仿真的基本思路是从信号功率的角度 ,运
比 ,就可以大概确定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 ,再对雷达的 检测过程进行功能仿真试验 [ 5 ] 。
用雷达方程 、干扰方程 、干扰 /抗干扰原理 、运动学方程
1 相控阵雷达概述
1. 1 相控阵雷达的特点 相控阵雷达具有灵活的多波束指向及驻留时间 、
可控的空间功率分配及时间资源分配等特点 ,能够同 时完成搜索及对多目标的精确跟踪 。可在计算机控制 下通过改变相控阵天线中每个天线单元上信号的幅度 相位分布 , 高速改变天 线波 束的波 瓣宽度 , 副瓣位 置 , 副瓣电平 , 天线副瓣凹口的数目与位置等 , 使相 控阵雷达具有多种工作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