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诗词五首》(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 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 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12
考考你
①本诗中表现境与意会,情与景会,物我 皆忘,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或诗中借优 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 境)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 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19
颈 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不断,家书难通,此时家书是 多么珍贵呀,真是胜过万金呀!
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不 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焦急心情。
其情真意切,最能引起共鸣,成为千古 传诵的名句。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 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10
结庐在人境,陶而渊无明车马喧。只保要留心一境颗旷远远离,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世的心,就不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受。到世俗的干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揭示主旨
————————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 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 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 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 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
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修辞: 对 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借花鸟之景抒__感__伤_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 因_感__时__伤__别_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7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 俗的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 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 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心与自然的会意 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 热爱自然的情趣。
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居所自然也就偏远。
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 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
20
尾 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面对眼 前颓败之景,愁得我头发稀疏,几不胜簪。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 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浔 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 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 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 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 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 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 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 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
表现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
为「诗圣」。
15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 杜
“三吏”“三别”皆被传诵 ,作品 甫
汇为《杜工部集》。
简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 介
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
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
山气:山间的云气。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 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 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 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 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
种长处,形成了自己“沉郁顿挫”
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
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
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16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
5
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 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 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6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 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 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 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 俗烦扰后的感受。
②表现作者对权位名利否定的语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3
杜甫
14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
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
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 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 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 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 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 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的感情。
17
首 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写春望所见,满目凄凉。你会解释首联吗?
国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山河虽在, 春天降临,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 诗人__忧_国__伤_时__的感情。
18
颔 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 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 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12
考考你
①本诗中表现境与意会,情与景会,物我 皆忘,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或诗中借优 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 境)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 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19
颈 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不断,家书难通,此时家书是 多么珍贵呀,真是胜过万金呀!
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不 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焦急心情。
其情真意切,最能引起共鸣,成为千古 传诵的名句。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 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10
结庐在人境,陶而渊无明车马喧。只保要留心一境颗旷远远离,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世的心,就不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受。到世俗的干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揭示主旨
————————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 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 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 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 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
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修辞: 对 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借花鸟之景抒__感__伤_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 因_感__时__伤__别_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7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 俗的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 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 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心与自然的会意 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 热爱自然的情趣。
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居所自然也就偏远。
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 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
20
尾 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面对眼 前颓败之景,愁得我头发稀疏,几不胜簪。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 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浔 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 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 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 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 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 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 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 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
表现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
为「诗圣」。
15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 杜
“三吏”“三别”皆被传诵 ,作品 甫
汇为《杜工部集》。
简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 介
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
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
山气:山间的云气。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 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 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 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 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
种长处,形成了自己“沉郁顿挫”
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
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
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16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
5
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 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 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6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 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 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 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 俗烦扰后的感受。
②表现作者对权位名利否定的语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3
杜甫
14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
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
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 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 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 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 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 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的感情。
17
首 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写春望所见,满目凄凉。你会解释首联吗?
国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山河虽在, 春天降临,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 诗人__忧_国__伤_时__的感情。
18
颔 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