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文明”与“文化”》word教案
《文明与文化》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明与文化》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明与文化》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材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针对《文明与文化》这门课程,设计一份合理的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好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文明与文化》这门课程主要是介绍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应注重以下目标:1、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灿烂成就,熟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认识和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教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文明与文化》这门课程涵盖范围较广,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兴衰变迁等方面。
基于学生接受的程度和学科性质,教学设计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文明的起源。
介绍人类文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研究各类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2、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影响,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化、科技发明等方面。
3、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兴衰变迁。
介绍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和内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于《文明与文化》这门课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讲解和讲授各种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相关文化概念和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派发课前预习材料、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丰富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增强学生的文化感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和内涵。
2、探究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探究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价值和作用。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的导入,可以用一个简短的视频来展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2、讲解(1)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中出发,辅以具体的案例来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2)文化传统的作用和价值通过阐释文化传统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大团结、塑造人们优秀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让他们了解文化传统的传承对于推动现代化进程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3、探究(1)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探究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
(2)小结展示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4、评价(1)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汇报、同桌互评等方式进行本节课的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一次或多次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现代转化的调查,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并记录,以此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文化传统传承的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认识不够全面,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环节时,我发现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最新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1课《讲文明,懂礼貌》教案
最新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1课《讲文明,懂礼貌》教案丢东西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文明的重要性,掌握常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在各种环境中如何做到讲文明,讲礼貌。
1、掌握一些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同时体会文明的重要性;2、在生活当中能运用这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提高学生文明交往的能力。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讨论以及结合生活等方式,使同学们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文明的与人交际和社会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增强家庭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学会文明礼貌用语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老师提前准备资料做成课件。
一、故事屋熊小弟丢了什么?1、出示熊小弟的图片,让生讨论熊小弟丢了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熊小弟没有对身边的人使用文明用语。
3、提出问题:熊小弟要怎么做才没有丢东西?使学生体会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二、交流会1、小组讨论:你会使用那些文明用语?2、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肯定总结。
3、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和老师谈话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撞翻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离开家的时候应该怎么做?4、学生回答,老师肯定。
三、体验馆1、演一演:怎么做一个文明的小客人。
2、整理文明做法:做客敲门时应该怎么做;与主人见面时应该怎么做;大人谈话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在别人家用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与小主人一起玩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与主人告别时应该怎么做。
3、交流讨论:自己做小主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4、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老师肯定。
四、实践园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在公共产所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列举以下四种场合:观看电影时;参观博物馆时;等公交车时;商店购物时。
2、阅读论语“不学礼,无为立”,老师总结。
略。
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精华回顾探索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
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精华回顾探索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文明的传承至今已经有千年之久。
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
本文将回顾并探索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的精华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壮丽之处。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等重要历史时期开始,教材清晰地展示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形成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传承之道。
二、华夏文明的瑰宝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重点呈现了华夏文明的瑰宝。
如《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这些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教材通过精心挑选的文本,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经典著作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在品味文学之美的同时,深入思考并感悟其中所表达的中华文明精神。
三、帝王之道与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帝王之道与政治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通过详细描述和分析,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治国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特点。
例如,教材中对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汉武帝的开拓精神以及唐太宗的仁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
四、科技与农业的进步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中,详细呈现了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的进步历程。
教材通过阐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伟大发明的起源和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如田园综合经营、水利工程等,使学生意识到古代农民智慧的价值,并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苏教版高一历史教材通过详实的历史记载和精彩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2彬彬有礼
2 彬彬有礼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礼仪,进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2、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仪表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注重仪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礼仪。指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着装和仪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
根据角色需要,每组推荐一到几名同学上台表演。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小朋友,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呢?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学生?
3.总结:我们在各方面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要学习努力,更要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
板板书设计
2.小组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礼仪?同学间互相交流一下。
板块(三)注重仪表
1.仪容仪表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修养。穿戴干净整洁、举止大方得体不仅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2.请你来评判
看图,说一说他们的仪表过关吗?
总结:我们时时处处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3.教师总结
我们要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澡。当众剔牙齿、挖鼻孔、掏耳朵等行为很不雅,也显得没礼貌。
3.全班交流:
图1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
图2中的4个人在干什么?
(教师逐图出示重要的故事情节,组织分析、交流)
4.教师小结:
中国被誉为君子之国,即使是在与人争论时,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少仪》中的“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Βιβλιοθήκη 吐文雅。板块(二)传统文化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 “文明”与“文化”》
论述类文本之抓住重点整合转换1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文本的根本观点和重要根本信息和概念内容;2、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快速确定答案区域〔定位〕;3、根据问题具体要求,对文本信息提炼、整合、转换。
【阅读指要】1.整体阅读:抓住文段的首句、尾句、转折句,读懂语段;抓住第一段、最后一段和其他关键段落,把握论述思路,读懂文章。
2.标记文本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关键句〕,并划出关联词、顺序词及表示范围、已然、未然等标志性词语〔关键词〕。
3.标记问题:阅读题目,研究“问什么〞,找出答题区域。
【课前预习】1 阅读下面文本,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題,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错误订正反思小结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
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
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
“文明”与“文化”-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文明”与“文化”-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及其区别;2.了解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3.能够理解并进行身体力行的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1.学生认识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及其区别;2.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3.学生掌握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2.问答教学法;3.互动教学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文明”和“文化”的思考和观察,并积极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认识文明和文化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历,描述“文明”和“文化”的概念;2.解释两个概念的区别,注意让学生能够明白文化对于文明的作用。
第三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1.谈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仁爱”、“和谐”、“礼仪”等;2.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分析这些精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第四步:学习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1.呈现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例如:“让位礼”、“遵守地铁乘坐规定”、“尊重老人”、“爱护公物”等;2.讲解这些礼仪和规范的由来,说明其重要性和实际意义;3.提出现实中遇到的文明问题,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行为才算文明。
第五步: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所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勇于行动,把文明和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真正的文明人。
五、教学评估1.学生个人思考作业:请学生思考自己认为“文明”和“文化”是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教师提出的文明问题,讨论并展示讨论出的解决方案。
六、教学拓展1.观察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礼仪差异,了解其背景;2.了解当下时尚元素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例如“中国红”等。
七、教学实录教师在课堂上以“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的行为习惯。
教师首先让学生区别“文明”和“文化”并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每天在文明行为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再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明与文化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重点:1. “文明”与“文化”的概念。
2.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文明”与“文化”的概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文明与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明”与“文化”的理解,讨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强调“文明”与“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教学反思:1. 是否讲清楚了“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2.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3.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明与文化现象?第二章:文明的定义与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明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文明现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重点:1. 文明的定义。
2. 文明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文明的特征的理解与运用。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辨别文明现象?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案例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文明的定义及其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文明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明的特征。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明现象的观察,讨论如何辨别文明现象。
5. 总结:强调文明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教学反思:1. 是否讲清楚了文明的定义及其特征?2. 学生是否能够辨别生活中的文明现象?3.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明现象?第三章: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掌握分辨“文明”与“文化”的方法。
(3)能够运用“文明”与“文化”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2)利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文明”与“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文明的态度。
(2)提高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分辨“文明”与“文化”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文明”与“文化”的联系与差异。
(2)运用“文明”与“文化”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文明”与“文化”的内涵。
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体案例,分析“文明”与“文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理论知识储备,案例材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文明”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明”与“文化”相关知识。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文明”与“文化”的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小组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讨话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讨“文明”与“文化”的联系与差异。
(2)各小组汇报探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明”与“文化”的重要性和联系。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明”与“文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掌握“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明”与“文化”的内涵。
(2)运用比较法,探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结合实例,分析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我国文明成果的情感。
(2)提高学生对文明与文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掌握“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明”与“文化”的内涵。
(2)准备我国文明发展的相关实例。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
(2)搜集有关我国文明发展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文明发展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文明的思考。
(2)提问:“文明”与“文化”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总结“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 思考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促进文明互动的教育教案
促进文明互动的教育教案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各种形式的文明互动。
在重视多元文化、尊重他人和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促进文明互动对于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强和谐社会、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教育是促进文明互动的“破门石”——它不仅有责任教育下一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和拥抱各种文化,同时也要帮助当前的成人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高中学生的促进文明互动的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和民族交流中的重要性2.学会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之间的差异3.掌握跨文化交流中需要考虑的一些细节和技巧4.提高自身对于不同文化和群体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二、教学内容1.开门见山:引言2.发散性思维:你认为文明互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听,看,想:学习民族文化习俗4.辩证法思考:如何将不同习俗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5.表达自己:讲述自己的传统习俗并理解他人习俗6.演练与实践:校内多元文化活动7.拓展思路:将文明互动的理念应用到全球文化交流三、教学设计1.开门见山:引言通过展示素材,介绍文明互动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要话题。
2.发散性思维:你认为文明互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明互动的重要性,从而对本课的主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3.听,看,想:学习民族文化习俗通过让老师展示民族文化习俗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听取老师的讲解,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习俗的特点和背景,了解文明互动背后的文化博大精深。
4.辩证法思考:如何将不同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针对不同习俗和文化,让学生分组和老师展开深入的讨论,探索如何将不同文化习俗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
5.表达自己:讲述自己的传统习俗并理解他人习俗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同时也要了解其他同学的习俗和文化,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送考》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送考》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送考》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送考》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送考》是苏教版高中选修2的课程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教学设计实施对象为高二学生,主要教学内容为散文阅读及议论文写作。
该课文描绘了乡村教育中与高考相关的显现问题,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教育资源的支配、高考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农村与城市二十一世纪初的巨大差异,以及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2.学习散文阅读技巧,提高对于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
3.学习写作技巧,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4.鼓励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散文阅读:首先,老师可以简要介绍庾信的生平和其作品理念,预测教育话题将在课文中被探讨,加深学生对散文创作的理解。
其次,放松学生,让学生放下书,After Reading听一遍庾信《送考》文中的背景音乐,感受庾信对于教育的思考。
然后,老师指导学生深入揣摩全篇文章的主题与思想,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其作用。
最后,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该课文的基本语法点,提高汉语语言表达水平。
当前大众化的孕期意外保障计划可以在课堂中同样被讲解。
2. 议论文写作:首先,老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或批判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教育现象,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可以将这些素材罗列在黑板上,确保各组学生全面了解整个问题的性质。
其次,教师对于高考及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相应的立场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思考过程、探究原因,并梳理构成论点的证据。
然后,教师可以独立指导每个学生或小组,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的草稿,以此确保历时24小时内完成的动画制图出现的严谨性。
最后,可以在课堂上边评边纠正同学们的论文例子,发现并纠正错误,共同分享心得体会。
四、作业:学生可以依据老师的指引和讲解,撰写一篇议论文,旨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现象,其要求内容应涵盖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源,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力求全面性以及逻辑性。
苏教版实用阅读《“文明”与“文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实用阅读《“文明”与“文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材简介《苏教版实用阅读》是对于目前小学生语文素养缺失、关注度降低的现状而编写的一套课本。
其中,本篇要介绍的教案是《“文明”与“文化”》。
这篇教案将“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作为阅读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对语文的敏感度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区分它们的特点和相关用法;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小故事,在学生的想象中强调“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
2. 正文(30分钟)(1)概念辨析通过“文明”和“文化”的对比,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用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反复重复、肢体语言化等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并理解。
(2)学生阅读及讨论1.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2.分组讨论策略及答案,教师可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开展讨论。
(3)个性化拓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了解,教师运用个性化拓展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体验。
3. 总结(5分钟)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及归纳,深入思考“文明”和“文化”的内涵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该篇教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教师也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趣味性和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引入故事、提问等,提高学生关注度,增加学习兴趣;2.考虑个性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规划、组织教学和评价过程。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 “文明”与“文化”》1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论述思路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论述思路。
2掌握论述思路题解题方法,规范答题。
教学重难点:1.掌握解答论述思路题方法。
2.正确概括答案要点,规范答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分析其结构。
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张颐武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
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也解的片面化。
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
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也会碰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让人觉得更难以化解。
如剧烈竞争产生的巨大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毕竟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许多焦虑和困扰。
“戾气”之作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
有“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
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
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
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
“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
高中历史苏教版《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教案
高中历史苏教版《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世界各个文明古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历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案目标:1. 了解并分析世界各个文明古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历史;2. 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并理解其背后的交流与融合意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4. 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 着重介绍古代文明古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历史;2. 引导学生理解交流与融合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性;3. 解读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内涵。
教学难点:1. 分析交流与融合历史中不同文明古国的互动关系;2. 探究交流与融合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明古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2. 引发学生对于世界文明交流与融合话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25分钟)1.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古代文明古国之间交流与融合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使用多媒体资料,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深入讲解交流与融合的具体表现;3.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三、案例分析与解读(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案例分析和解读;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分析中的交流与融合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四、合作探究与讨论(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任务;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古代丝绸之路、欧洲文艺复兴等,深入研究该主题的交流与融合历史;3. 学生使用各种资源,如书籍、互联网等,整理并分析研究成果;4. 小组间进行讨论互动,分享研究成果。
五、总结与输出(15分钟)1. 教师进行内容总结,回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2. 学生完成课堂输出任务,可以是一篇小结、一篇短文、一个PPT或其他创新形式;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分享,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 “文明”与“文化”》0
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论述类文本“论述思路题〞答题方法举隅【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勾画关键词、关键句来帮助把握文章的结构及思路的方法。
2、养成学生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关键句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分析结构、思路到达读懂文章的目的。
【重点、难点】关键词、关键句的筛选及确定【教学过程】一、导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根本,也是读懂文章最根本的方法。
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那么“目张〞,思路把握住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论述类文本贵在把所论问题一步一步说清楚,所以我们阅读时要特别重视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和理解。
江苏高考自10年至14年五年间四次考查,凸显了这一考点的重要性。
〔模拟练习题再现〕我们这次期中考试也出现了这样的题型,大家回忆一下题目,小声阅读答案。
〔考题回忆〕这条6分的题目我们的均分才2分左右,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学习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根本方法,进而读懂文章,答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解说〔齐读考纲阐释〕江苏卷命题角度有二:整体概括全文论述思路和局局部析某段的论述层次。
二、考点稳固以?宽以待人??人总要有点锋芒??做人与做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找关键词,勾画关键句,进一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呈现学生答案讨论1、?宽以待人?答题问题:1、缺少概括,分层不明,照抄原文。
〔吴鹏答案〕2、答题不标准、表述不清、论证方法混淆〔叶思壕黄梓乐唐园园〕。
补充论证方法的介绍:常见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
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观点,具体实在,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②引用论证。
即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③比照论证。
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所论述的主要的事物的特点,更为突出。
④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喻体,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明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⑤类比论证。
是从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使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 更加鲜明突出。
5.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2. 板书内容
- 重点事件:列出本节课介绍的重要人类文明里程碑事件,如工业革命、互联网的发明等。
- 事件影响:简要阐述每个事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如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全球交流等。
- 事件时间:标注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使用了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比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析事件的影响。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事件的整体影响。下次,我打算在课堂讨论中,更加引导学生们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念。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类文明里程碑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人类文明里程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人类文明里程碑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人类文明里程碑。
- 《文明的脚步》:一本探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文明的发展。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阅读《人类文明史》和《历史上的今天》,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 学生可以观看《文明的脚步》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加深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理解。
- 学生可以查阅网络资源,了解与自己感兴趣的文明里程碑事件相关的更多信息,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精品教学案:第7课 “文明”与“文化”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精品教学案
第7课“文明”与“文化”
秋夜
黄景仁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诗歌鉴赏】本诗开头两句,诗人描绘秋风萧瑟的景象,形象地写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天景象。
“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写秋高气爽、轻云飘荡的景色,明月沉海,繁星闪烁,天空与大地的秋色相互呼应,极力渲染秋夜幽静的气氛。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写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子夜歌》的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撩人情思,使人难以入眠,更增添一种悲秋的气氛。
《子夜歌》是南朝时在江南流行的民间歌曲,曲调多哀怨。
本诗用“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两句作结,描写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夜幕逐渐隐退的景象,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
【白话诗歌】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蒙的烟雾,络纬的啼鸣声时断时续,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霜,寒彻无边的大地。
轻云飘荡,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繁星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选修教材《实用阅读》课文:“文明”与“文化”(教案)淮安市楚州中学金国春[学习目标]:1.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学习文章层进式的议论结构和多种论述方法与说明方法并用的写法。
[学习重点]:理解“文明”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化系统之间交流和渗透的普遍性,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在《拿来主义》中我们知道了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同时我们也正不断地感受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文明”与“文化”》。
二、了解作者陈炎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
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2.“文明”与“文化”彼此的关系怎样?3.为什么文化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和必然的?我们应取的原则是什么?4.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四、讨论明确1.《“文明”与“文化”》是一篇学术论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科学论文(简称“社科文”)。
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全文的论点是:文明与文化互为里表,文明是内核,文化是表现形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必要的;当今,我们要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间的交流与渗透。
2.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阐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阐述了两者的联系。
第1段,谈什么是“文明”。
作者先给文明下了个定义,从手段、方式、途径和目的等方面对它加以界定。
在陈述这个定义之中,强调了作为目的的“基本需要”和“全面发展”两点,并由此转而探究人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作的种种追求,揭示出一切文明所共有的特征和统一的价值标准。
第2段,谈什么是文化。
指出文化是实现文明创造中所体现出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第3段,列举事例,说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
“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彼此的关系怎样?一直是学术界纠缠不清的问题。
本文作者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从一点到另一点,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明——内容——统一的价值标准(例:衣料)文化——形式——多样性(例:服装样式)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了文化交流与渗透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应取的原则。
这一部分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谈起,指出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与渗透的两面性:好的一面—一使弱势文化提高文明含量;坏的一面——文化面貌日渐趋同。
进而从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中,引出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这一部分的论述,着眼于区别,作者对于文化系统进行分类,先选择了标准,即以强弱来分。
再进一步探究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第8—14段),阐述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
这一部分论述的中心是怎样进行文明对话的问题。
文章先把形成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总的概括出来,再逐一分析。
第9、10两段,着重分析文化系统的要素与功能所起的作用。
文化要素——实现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满足人类群体需要。
要素是基本点、出发点,满足需要是归结点。
由于生存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人们文化需求会有所差别,文明的功能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第11—14段,分析文化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分别论述了:1.文化要素与结构的关系;2.从结构角度看,不同文化形式的差异性与其内在价值的一致性;3.从结构角度看,注意文化要素的“代偿”作用;4.文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这一部分论述之中,作者运用了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流派的学说,对问题逐一分析,从如何认识问题谈到不这样认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正反论证,把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讲得比较透彻。
3.本文论述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层进式的,后面的论述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从弄清楚“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人手,接下去谈论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作用,再谈了如何改善文明对话。
每一部分的关系,是逐层深入。
4.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述方法和说明方法。
一是下定义、作解释,比如为文明下的定义就相当周密,由于涉及的方面多,在定义后面又作了剖析。
二是举例子,打比方。
因为所说的道理比较抽象,作者举了不少富有民俗意味的例子。
5.在语言使用上,体现了学术文体的严密性,同时又注意到深入浅出。
作者所运用的学理是属于前沿的,然而并没有简单地搬用,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
五、相关练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8题。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求、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人作为一种“类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赖和凭借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这三个基本特征,惟其如此,人类才可能有对真的探索、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创造。
反过来说,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人类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
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
人类要进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创造,就必然会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
而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
从这一意义上讲,所谓文明的尺度,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尺度。
所谓“文化”,使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我们知道,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
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
例如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不仅龙山的黑陶不同于仰韶的彩陶,而且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
华夏文明如此,整个人类文明更是如此。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民族样式,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将会显得多么的单调乏味。
若就这些不同风格、样式、特征的文化产品对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对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及历史水准而言,这些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
但就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别。
如此说来,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
(摘自陈炎《“文化”与“文明”》,见《新华文摘》2002年6期)1.下面关于“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明是借助科学、技术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达到的程度。
B. 文明是通过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上层建筑来协调人际关系、调节自身感情、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C. 文明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的解决程度。
D. 人类文明的统一价值标准就是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衡量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就看是否达到真、善、美。
2.关于“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B. “文化”一词只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是因为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尚无风格和样式的差别。
C.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
D. 各个文化本身都是平等的,都包含有人类文明的价值,并无贵贱之分。
3.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明与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文化决定文明,文明体现文化。
B.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C.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体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