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构建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预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构建高效课堂摘要:实施中学物理新课标后,在教学中如何巧设情境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应紧贴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求思维;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运用知识“通感”创设人文情境,启迪学生跨越思维;利用多媒体创设活泼生动立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情境教学激活思维
一、紧贴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求思维。
朱熹提出:“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取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对于新课程模块教学,要十分清晰每一章节教学的目标要求,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设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课堂提问。例如世博会的开幕式水与火为何能交相辉映?奥运火炬燃烧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
化?奥运火炬的燃烧是使用什么燃料的?为什么不使用其他燃烧呢?切开的苹果的水果刀为什么都使用锋利的这一边?为什么不
用刀背呢?小石头投进江河中立即就会沉入河底,而大型航空母舰却能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等等问题,带领学生一起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存在,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道理,懂得物理知识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实践、科技发展、环境环保、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问题
的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积极思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探究式教学,旨在强化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巧设情境,促使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能针对提出的问题,通过实验找到答案,培养多向度的思维。在课堂设计方面,要以问题为中心设置探究性的学习课题,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把探究性学习和物理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分组合作探究进行,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联想、讨论,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如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实验,把一根导线放进磁铁周围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吗?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将导线换成闭合线圈,又会产生感应电流吗?是否磁性太弱了,我们换用磁性强的磁铁,应该会产生感应电流了吧?有点灰心,合作小组中某同学无意间触动了磁铁或线圈,其他同学发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是否是闭合线圈要在磁场中运动才能产生出感应电流呢?闭合线圈在磁场中无论怎样运动都能产生感应电流吗?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做与磁场方向平行的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吗?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做与磁场方向不平行的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吗?学生边观察边议论边小结,把本节要学的物理知识如剥春笋般层层剥开,真正把学生思维之窗打开。
在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养成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操作兴趣,又要侧重通过物理实验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竞争兴
趣、探索兴趣和创造兴趣。例如,在进行“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知识的教学时,如冬天,学生用口对手背哈气,感觉到暖和;夏天,学生用口对手背吹气,又感觉到有点凉,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找出原因——液化放热和汽化
吸热。进一步设问,冬天哈气,周围空气流速较慢,小水珠汽化吸热较少,而冬天,室外温度较低,哈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室外高,遇冷发生液化,放出热量,手背皮肤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感觉到暖和;夏天,学生用口对手背吹气,因室外温度与人体温相差不大,不易发生液化,而吹气,周围空气流速较快,小水珠易发生汽化,向周围吸热较多,手背皮肤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感觉到有点凉。经过类似的实验探索,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大大培养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兴趣,形成欲罢不能的兴致。
三、运用知识“通感”创设人文情境,启迪学生跨越思维。
“物理是理科中的文科”,增加物理教学的文化底蕴更可彰显“人文关怀”。在物理教学中,列举古代诗词、生活中的歇后语、成语、生活现象和歌词等作为讨论的对象,实现文理科知识和思维的跨越,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的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一叶障目,海市蜃楼,月亮走、我也走”说明了什么物理原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诗词中的“烟”是物理意义上真正的“烟”?进而联想到1943年美国的“洛杉矶烟雾”的物理污染典型事件和1952年的“伦敦烟雾”惨剧,播放精彩的ppt,能激活
学生的物理潜质,实现学生跳跃式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活泼立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要使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教学流程有创意、效果好,可充分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营造具体生动立体的教学氛围。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的现象和本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有的实验危险性大、污染大、受条件限制,实验室很难实现,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可有效弥补这方面的缺失。而对于太快或太慢的物理反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扩散现象;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等,课堂上难以演示;生活中电路短路会造成什么危害,会带来什么后果?如在高速公路上装载物理危险品的车子发生交通事故,面对手持硫酸瓶的歹徒刑侦人员怎样解决等,这都是不太好用实验来演示的,却可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模拟和声音来解决,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情境创设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正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情境教学设计要注意几个问题。
1.情境的可操作性
既要紧扣教学大纲,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实际与学校实验设备的实际,使学生有情而动。如“大气压强的测定”问题情境的设计,因水银有毒,不能由学生自主操作,可播放测定大气压强的视频或动画,以及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做些简易的大气压强的测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气压性质的归纳。
2.情境的现实性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表述,更重要的是能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和进一步解释,使知识发生迁移和生长,自我实现“最近发展区”。教学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内化和迁移。如对“流体压强”问题情境的设计,可运用“龙卷风”真实场景,进一步升华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3.情境的“变式”问题环境
新课程要求的“探究式教学”总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变式”问题环境应当具有“变式”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变式性问题往往注重揭示条件性知识,注重的是方法。在设计时,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切入点、引入方式、预设解决方法、延伸引发新问题的角度、方式等,启发学生去延伸、拓展“问题链”,引导学生相互质疑、解疑,创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