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四版-答案(第三章)

合集下载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第三章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第三章

I4答案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 R 支路用I 0.5A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 )所 示。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4-1 ) Um2IU n2 40.5A1 1 6VU n 1 (1)Un234.54.5I 0.5A解得U n11V则R Um 2I答案解:(a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l i' 4答,o (a-2)3 4 8由分流公式得:I l(2) 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1A3V 14 8考虑到电桥平衡,III 0,在由分流公式得:I ; 1A — 3A1 34(3) 叠加:I I ' I " 1AI i I i' I i"2R 1 I 12.007W(b )(1) 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由图(b-1)可得,11' 3U 6AI I 2 I 1'5A(2) 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1/3)-1=1——O ------ ((a-3)U---------------- ---------------------' 2I4V(b-1)17/12A所示。

2 4V (2+2)2VU '' 2-22A=2V 2 2I I ' I " I ' kI s(1)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0 I ' k 4A 1A I k 2A1A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I , 3U 2A I , 4A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nnnI I 2 3U 0解得I " 5A (3) 叠加in11 11 111nI I IR I 12 16A 4A= 10A 5A 5A= 10A100W答案解:禾U 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如图 (b)所示。

电路-第四版-答案(第三章)

电路-第四版-答案(第三章)

电路-第四版-答案(第三章)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是指方程分析法,它是以电路元件的约束特性(VCR)和电路的拓扑约束特性(KCL,KVL)为依据,建立以支路电流或回路电流,或结点电压为变量的回路方程组,从中解出所要求的电流、电压、功率等。

方程分析法的特点是:(1)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无论线性和非线性电路都适用;(2)具有系统性,表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应用KCL,KVL,元件的VCR建立电路变量方程,方程的建立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步骤和格式,便于编程和用计算机计算。

本章的重点是会用观察电路的方法,熟练运用支路法、回路法和结点电压法的“方程通式”写出支路电流方程、回路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并加以求解。

3-1 在一下两种情况下,画出图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节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6b==n,支路数11图(b1)中节点数7b=n,支路数12(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4b=n,支路数8=图(b2)中节点数15=bn,支路数9=3-2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数各为多少?解:题3-1中的图(a)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分别为(1)51=-41-==n(2)311=6--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84b1-n+=1=1=111b(2)5+6+-n=图(b)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为(1)61=5-=1n-7n(2)41=1-=-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1=95b1-n+=-12711=+-nb(2)5+=3-3对题图(a)和(b)所示G,各画出4个不同的树,树支数各为多少?解:一个连通图G的树T是这样定义的:(1) 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支路;(2) T本身是连通的且又不包含回路。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席时达 编.doc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席时达 编.doc

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3-1-1 电路如图3-1所示,在t = 0时合上开关,已知u C (0-) =0,i L (0-)=0,则u C (0+)、i L (0+)、u L (0+)、u R (0+)各为多少?[答] 根据换路定律:u C (0+) = u C (0-) =0,;i L (0+)=i L (0-)=0。

在开关合上的一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感相当于开路,故u L (0+)=U S ;u R (0+)=0。

3-1-2 在图3-2中,如果U =10V ,R =5Ω,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则在开关S打开瞬间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答] 由于开关S打开瞬i L (0+)=i L (0-)=R U =510A=2A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电感两端的电压是u L (0+)= u D (0+)+ u R (0+)= i L (0+)×R D + i L (0+)×R =0+2A ×5Ω=10V3-3-1 电容的初始电压越高,是否放电的时间越长?[答] 不对,电容放电时间的长短只与时间常数τ=RC 有关,而与电容初始电压的高低无关。

3-3-2 已测得某电路在换路后的输出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3所示。

试指出该电路的时间常数τ大约是多少。

[答] 这是一条电流从初始值按指数规律衰减而趋于零的曲线,其时间常数τ等于初始值思考题解答 图3-3 0 2 4 6 8 2 46810i /mAt /s (a) 02 4 6 8 24 6 8 10 i /mA t /s τ 3.68(b) ii iii L 图3-1 图3-2下降了总变化量的63.2%所需的时间。

电流初始值为10mA,故下降到3.68 mA所需的时间即为时间常数τ。

据此作图如图3-3(b)所示,可知τ大约为2.7s左右。

3-3-3 在图3-4中,开关长期合在A上,如在t=0时把它合到B上。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aaaaaaaaa 第一章 绪论1-1 画出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并说出各部分的功用。

答:上图是一个语音无线电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它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以及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由话筒、音频放大器、调制器、变频器(不一定必须)、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

低频音频信号经放大后,首先进行调制后变成一个高频已调波,然后可通过变频,达到所需的发射频率,经高频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组成。

由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放大后,再经过混频器,变成一中频已调波,然后检波,恢复出原来的信息,经低频功放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1-2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 答: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

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 (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1-3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凋制?如何进行调制? 答:因为基带调制信号都是频率比较低的信号,为了达到较高的发射效率和接收效率,减小天线的尺寸,可以通过调制,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附近;另外,由于调制后的音频放大器调制器激励放大输出功率放大载波振荡器天线开关高频放大混频器中频放大与滤波解调器音频放大器话筒本地振荡器扬声器变频器信号是高频信号,所以也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实现了信道复用。

调制方式有模拟调调制和数字调制。

在模拟调制中,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

在调幅方式中,AM 普通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 )、单边带调幅(SSB )、残留单边带调幅(VSSB );在调频方式中,有调频(FM )和调相(PM )。

习题册答案-《数字逻辑电路(第四版)》-A05-3096

习题册答案-《数字逻辑电路(第四版)》-A05-3096

第一章逻辑门电路§1-1 基本门电路一、填空题1.与逻辑;Y=A·B2.或逻辑;Y=A+B3.非逻辑;Y=4.与;或;非二、选择题1. A2. C3. D三、综合题1.2.真值表逻辑函数式Y=ABC§1-2 复合门电路一、填空题1.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取值;相应的函数值排列在一起2.两输入信号在它们;异或门电路3.并;外接电阻R;线与;线与;电平4.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二、选择题1. C2. B3. C4. D5. B三、综合题1.2.真值表逻辑表达式Y1=ABY2=Y3==A+B 逻辑符号3.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一、填空题1.代数;卡诺图2.n;n;原变量;反变量;一;一3.与或式;1;04.组合逻辑电路;组合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时序电路5.该时刻的输入信号;先前的状态二、选择题1. D2. C3. C4. A5. A三、判断题1. ×2. √3. √4. √5. ×6. √四、综合题1.略2.(1)Y=A+B(2)Y=A B+A B(3) Y=ABC+A+B+C+D=A+B+C+D3. (1) Y=A B C+A B C+ A B C + ABC=A C+AC(2) Y=A CD+A B D+AB D+AC D(3) Y=C+A B+ A B4. (a)逻辑函数式Y= Y=AB+A B真值表逻辑功能:相同出1,不同出0 (b)逻辑函数式Y=AB+BC+AC真值表逻辑功能:三人表决器5.状态表逻辑功能:相同出1,不同出0逻辑图1. 6.Y=A ABC+B ABC+C ABC判不一致电路,输入不同,输出为1,;输入相同,输出为0。

§2-2 加法器一、填空题1.加数与被加数;低位产生的进位2.加数与被加数;低位产生的进位3.加法运算二、选择题1. A2. C三、综合题1.略2.略3.§2-3 编码器与比较器一、填空题1. 编码2. 101011;010000113. 十;二;八;十六4. 0;1;逢二进一;10;逢十进一5. 二进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6. 两个数大小或相等7. 高位二、选择题1. A2. B3. C4. B三、综合题1.略2.(1)10111;00100011(2)00011001;19(3)583. (1)三位二进制(2)1,1,0(3)1,1,14.§2-4 译码器与显示器一、填空题1. 编码器;特定含意的二进制代码按其原意;输出信号;电位;解码器2. 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显示译码器3. LED数字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荧光数码管显示器4. 1.5~3;10mA/段左右5. 共阴极显示译码器;共阳极显示译码器;液晶显示译码器二、选择题1. A;D2. A三、判断题1.√2.×3.×4.√5.√四、综合题七段显示译码器真值表f=D C B A +D C B A +D C B A+D CB A +D C B A +D C B A =D+B A +C A +C B =DB AC AC B§2-5 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一、填空题1.多路调制器;一只单刀多掷选择开关;地址输入;数字信息;输出端2.从四路数据中,选择一路进行传输的数据选择器3.地址选择;输出端二、选择题1. D2. A;C三、判断题1. √2. ×四、综合题1.略2. Y=A B D0+A BD1+A B D2+ABD3第三章触发器§3-1 基本RS触发器与同步RS触发器一、填空题1.两个;已转换的稳定状态2.R S+RSQ n;R+S=13. R S Q n+ R S;RS=04.置0;置15.相同;低电平;高电平6.时钟信号CP7.D触发器8.空翻二、选择题1.D2.B3.A4.B5.B6.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四、综合题1.略2.3.4.5.略§3-2主从触发器与边沿触发器一、填空题1.空翻2.置0、置1、保持、翻转3.D、J Q n+K Q n4.保持、置1、清0、翻转5.电平、主从6.一次变化7.边沿触发器8.不同、做成9.置0、置1、时钟脉冲二、选择题1.A2.A3.D4.B5.A6.C7.D8.B9.A10.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综合题1.2.3.4.略5.略6.§3-3触发器的分类与转换一、填空题1.T、T'2. T Q n+ T Q n、Q n3.1、04. Q n、Q n5. 16. T'7. T8. T'二、选择题1.D2.D3.D4.B5.B三、判断题1. ×2. ×3. ×4. ×四、分析解答题1.2.3.略4.略5.略第四章时序逻辑电路§4-1 寄存器一、填空题1.输入信号;锁存信号2.接收;暂存;传递;数码;移位二、选择题1. C2. B;A三、判断题1. √2. ×3. √四、综合题1.JK触发器构成D触发器,即Q n+1= D。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电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A05-3255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电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A05-3255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7 §4—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和工作特点 .............................................................17 §4—2 信号运算电路 .............................................................................................18 §4—3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19 §4—4 使用集成运放应注意的问题 .....................................................................21
第六章 功率放大器.................................................................................................. 27
2
§6—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 27 §6—2 OTL 和 OCL 功率放大器..............................................................................27 §6—3 集成功率放大器 .........................................................................................28 第七章 直流稳压电源..............................................................................................30 §7—1 整流电路 .....................................................................................................30 §7—2 滤波电路 .....................................................................................................31 §7—3 分立元件直流稳压电源 .............................................................................32 §7—4 集成稳压器 .................................................................................................34 §7—5 开关型稳压电源 .........................................................................................35 第八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 37 §8—1 普通晶闸管 ................................................................................................. 37 §8—2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38 §8—3 特殊晶闸管及其应用 .................................................................................38

电工电子第四版答案(最新)

电工电子第四版答案(最新)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3 I 1的实际方向向下,I 2的实际方向向左,I 3的实际方向向上;U 1的实际方向下正上负,U 2的实际方向向右正左负,U 3的实际方向下正上负;W 360111-==I U P 释放功率 W 210222=-=I U P 吸收功率 W 150333==I U P 吸收功率1-4 (a )W 162A V 8=⨯=P(b )W 123A V 4-=⨯-=P (c )W 51A V 5=⨯=P (d )W 183A V 6-=⨯-=P 1-6 V 600==RI U W 1802==RI P 1-7 []900kWh kWh 30)(3100)10100(3=⨯⨯⨯⨯==-Pt W1-8 (a )A 1A 268=-=I V 2V )12(bc -=⨯-=U (b )8V V )152512(S =⨯++-⨯+U 4V S =U 1-9 (a )V 1V 2V 3ab =-=U(b )1)V 2(V 5⨯+-=R Ω=7R1-10 (a )A 2)A 221(=+=I电压源功率:W 42)W 2(US -=⨯-=P 电流源功率:W 21)W 2(IS =⨯=P电阻功率:W 2W 222R =⎥⎦⎤⎢⎣⎡=P(b )1V V )211(=⨯+-=U电压源功率:W 22)W 1(US -=⨯-=P电流源功率:[]W 2W 2)1(2)W (IS -=⨯--=⨯-=U P 电阻功率:[]W 4W 122R =⨯=P 1-11 0521=-+I I I0645=--I I I 0236=-+I I I0134=--I I I0S11144S455=-++-U I R I R U I R 0S44433S366=+--+U I R I R U I R05566S222=--+-I R I R U I R 其他回路电压方程略1-12 5V 2)V 756366(-=⨯-+⨯+=U 1-13 0321=-+I I I0S13311=-+U I R I R0S23322=-+U I R I R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得:A 121=I ,A 42-=I ,A 83=I 以b 点位参考点, 0b =V0V 1233a ==I R V 0V 18S1c ==U V 0V 8S2d ==U V 0V 10d c cd =-=V V U以d 点位参考点, 0d =V0V 422a =-=I R V 0V 8S2b -=-=U V 0V 10S2S1c =-=U U V 0V 10d c cd =-=V V U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2-1 (a )图中四个电阻并联,Ω=2R(b )图中两个2Ω电阻并联后与3Ω电阻串联,然后与4Ω电阻并联,再与6Ω电阻串联,最后与 8Ω电阻并联,Ω=4R 2-2 开关打开A 91.2A 2624)2(6)2(410=++++⨯+=I开关闭合A 94.2A 2222646410=+⨯++⨯=I2-3 (a )(b )6V(c2-4 将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可求出电流。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第3章习题讨论课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第3章习题讨论课

零状态响应:电路的起始状态为零,仅由t≥0所加的输入信号
作用在电路中所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西

对全响应作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分解是着眼于响应函数形式
电 子
与输入函数形式之间的依从关系,是“自由”的或是“强迫”的?

技 大
对全响应作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分解是从响应随时间的变化
学 规律看作分解的,响应是随时间增长而衰减呢?还是为稳定有界函
第3章习题讨论课
Ⅰ无源电路元件R、L、C的VCR及性能比较
项目Leabharlann 西 名称安电

科 技
R


ZYR
制L

C
时域模型
VCR
耗能
储能
记忆性
u i
u Ri
t Ri2d 0
0

u
u L di
电流记忆
i
dt
i 1
t
u( )d
L
0
wL
(t)
1 2
Li2
(t)
电压
u i
i C du dt
u 1
t
i( )d
西 的内因所决定,所以称它为固有响应也言之有理。


强迫响应:这部分响应是在输入信号强迫下电路所作出的反响,
子 科
它与输入信号有相同的函数形式,所以赋于它强迫响应之名。


暂态响应:顾名思义,暂态响应就是暂时存在之意。它是在一

定条件約束下的自由响应。当自由响应的指数项均为随时间增长而
ZYR
制 呈现衰减;当强迫响应在t→∞时仍为稳定有界的函数。将这种情况 作 时的自由响应称为暂态响应。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答案

+ 42V

i1
18Ω
i2 3Ω
i3
gu
2−5

设网孔电流为 i1, i2 , i3 ,则 i3 = −guA = −0.1uA ,所以只要列出两个网孔方程
27i1 −18i2 = 42 −18i1 + 21i2 − 3(−0.1uA ) = 20
因 uA = 9i1 ,代入上式整理得
−15.3i1 + 21i2 = 20
⎪⎩i3 = 4A
第二章部分习题及解答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 和电压 uab 。


i2
+
7V

i1

i3 i
+ 3V


设网孔电流为 i1, i2 ,i3 ,列网孔方程
⎪⎨⎧3−ii11
− i2 − 2i3 = 7 + 8i2 − 3i3 = 9
⎪⎩−2i1 − 3i2 + 5i3 = −12
解得
i1 = 4.26A uA = (9× 4.26)V = 38.34V i3 = −0.1uA = −3.83A
2-8 含 CCVS 电路如图题 2-6 所示,试求受控源功率。
1Ω i3

+
i 4Ω
+
50V i1 −
20Ω i2
15i −
2−6

标出网孔电流及方向,
⎧⎪⎨2−52i01i−1 +202i42i−2 −5i43 i=3
50 = −15i
⎪⎩−5i1 − 4i2 +10i3 = 0
又受控源控制量 i 与网孔电流的关系为 i = i1 − i2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张永瑞)-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张永瑞)-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wL
t
t
p
d
t
L
i
di
d
d
L it i di 1 Li2 t
i
2
第 3-4 页 前一 下一 返回本章
3.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综上所述,对于电感元件有以下重要结论:
(1)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是微积分关系,因此,电感元
件是动态元件。而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是代数关系,它是
u t 1 C
t i d
u
0
1 C
t i d
0
t0
西
安 电
式中


u
0
1 C
0 i d
是t=0-时刻电容元件上的 电压,称为电容起始电压。
ZYR
技 大 学
3、电容上吸收的功率与贮
能 p
t
u
t
i
t
Cu
t
du
t
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的条 件下,电容元件的吸收功率和储 能分别为
制 作
dt
wC t
t p d
t Cu u d
d
ut Cu du
u
1 Cu2 t 1 Cu2 1 Cu2 t 式中 u(-∞)=0
2
2
2
第 3-13 前一 下一 返回本章
3.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对于电容元件,也有与电感元件概念上相对称的5点重要结论:
(1)与电感元件一样,电容元件也是一种动态元件。电感是电流
uC
(5) 如图 7 所示,若电容上的电压、电 图 7 电容上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非关联,则相应的微、积分
式分别改写为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圣才出品】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圣才出品】

时,uX 是多少?(2)若所示网
络 N 含有一个电源,当
时,uX=-40V;所有(1)年的数据仍有效。求: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uX 是多少?
图 3-14 解: (1)设 iS1=1 A 能产生 uX 为 a,而 iS2=1A 能产生 uX 为 b,则可列出方程
解得

(2)设当 N 内含电源
能产生 uX 为 c,则可列出方程
3-5 电路如图 3-6 所示,试求转移电阻
已知 g=2S。
图 3-6 解:为找到 U0 和 is 的关系,只要列出节点方程
整理得
所以
§3-2 叠加原理 3-6 电路如图 3-7 所示,用叠加原理求 iX。
图 3-7
5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所以 (2)应用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3-3 (1)求图 3-4(a)所示网络的转移电压比
,设所有电阻均为 1Ω。
(2)某同学认为图 3-4(a)所示网络可看成是网络级联而成,若以
2 / 21
分别表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第 k 节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则
解得
网络函数 H 反映出 i 与 is 的比例性。当

1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3-2 电路如图 3-3 所示,(1)若
u2。
10V,求 u2。
,求 i1 及 us;(2)若 10V,求
图 3-3 解: (1)应从输出端向输人端计算,标出节点编号,应用分压、分流关系可得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思考与练习3-3解答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思考与练习3-3解答

思考与练习(3-3)3-3-1 (4-3-1)图示3-20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读数是6A 、○A2的读数是4A ,求○A 的读数。

图3-20 思考与练习3-3-1解:设端电压︒∠=0U U&V 选定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3-20所示,则A I ︒-∠=9061& (滞后电压︒90) ︒∠=9042I & A (超前电压︒90)由KCL24690490621j j j I I I -=+-=︒∠+︒-∠=+=&&& A 所以,电流表A的读数为2A 。

3-3-2(4-3-2)图示3-21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读数是8V 、○V2读数是6V 、○V3的读数是12V ,试求电路中○V 的读数。

图3-21 思考与练习3-3-2 解:选定i 、1u 、2u 、3u 的参考方向如图3-21所示,则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应选择电流为参考相量,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同相,电压表○V1读数是8V ;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电压表○V2读数是6V ;电容电压滞后电流90°,电压表○V3的读数是12V ,电路中总电压○V 的读数为10V 。

如图所示。

+ u 3 -CV 3+ u 2 -+ u 1 - + u -RV 1V 2 VL+u -iA 1A 2Ai 1i 2CL相量图分析法3-3-3(4-3-3) RLC 串联电路,已知R =X L =X C =10Ω,I =1A ,求电路两端电压的有效值是多少?解:因为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22)(Z C L X X R -+=则22)1010(10Z -+==10Ω,而I =1A ,所以U =10V , 3-3-4(4-3-4)RLC 串联电路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CL R Z U U U U CL R ωω1(b) (a)-+=++= CL R CL R U U U U U U U U &&&&&&&&-+=++= (d) c)( 222Z e)(C L X X R ++=答:(a )错,正确的为CL R U U U U &&&&++=; (b )错,正确的为)1( CL j R Z ωω-+=; (C )正确;(d )错,正确的为CL R U U U U &&&&++= (e )错,正确的为22)(Z C L X X R -+=3-3-5(4-3-5)某电器两端所加电压为V t u )60314sin(80︒+=,其中电流为A t i )30314sin(4︒-=,试确定该电器的阻抗,并指出该电器属于那种性质的负载?解:ui ϕ=︒=︒--︒90)30(60,电压超前电流︒90,所以该电器为电感元件。

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Uo = = =15(V)
Io = = =10(A)
Imax= =10.13(A)
Imin= =9.873(A)
4.简述图3-2a所示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假设电路中电感L值很大,电容C值也很大。当V处于通态时,电源E向电感L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I1,同时电容C上的电压向负载R供电,因C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为恒值Uo。设V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on,此阶段电感L上积蓄的能量为 。当V处于断态时E和L共同向电容C充电并向负载R提供能量。设V处于断态的时间为toff,则在此期间电感L释放的能量为 。当电路工作于稳态时,一个周期T中电感L积蓄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即:
Sepic斩波电路
在V导通ton期间,
uL1=E
uL2= uC1
在V关断toff期间
uL1=EuouC1
uL2= uo
当电路工作于稳态时,电感L1、L2的电压平均值均为零,则下面的式子成立
E ton + (EuouC1) toff =0
uC1 tonuo toff=0
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
1.简述图3-1a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答:降压斩波器的原理是:在一个控制周期中,让V导通一段时间ton,由电源E向L、R、M供电,在此期间,uo=E。然后使V关断一段时间toff,此时电感L通过二极管VD向R和M供电,uo=0。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压Uo= 。输出电压小于电源电压,起到降压的作用。
3.在图3-1a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E=100V, L=1mH,R=0.5Ω,EM=10V,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T=20μs,当ton=5μs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o,输出电流平均值Io,计算输出电流的最大和最小值瞬时值并判断负载电流是否连续。当ton=3μs时,重新进行上述计算。

电路第四版答案解析(第三章)

电路第四版答案解析(第三章)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是指方程分析法,它是以电路元件的约束特性(VCR)和电路的拓扑约束特性(KCL,KVL)为依据,建立以支路电流或回路电流,或结点电压为变量的回路方程组,从中解出所要求的电流、电压、功率等。

方程分析法的特点是:(1)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无论线性和非线性电路都适用;(2)具有系统性,表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应用KCL,KVL,元件的VCR建立电路变量方程,方程的建立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步骤和格式,便于编程和用计算机计算。

本章的重点是会用观察电路的方法,熟练运用支路法、回路法和结点电压法的“方程通式”写出支路电流方程、回路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并加以求解。

3-1 在一下两种情况下,画出图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节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6b==n,支路数11图(b1)中节点数7b==n,支路数12(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4b=n,支路数8=图(b2)中节点数15n,支路数9=b=3-2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数各为多少?解:题3-1中的图(a)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分别为(1)51=-4-n1==61=-1-n(2)3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41=8-b1-n+=+1=111b(2)5+6+--n=图(b)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为(1)651=-=1-n7-n(2)41=1-=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1=95b1-n+=-=12711=+-nb(2)5+-3-3对题图(a)和(b)所示G,各画出4个不同的树,树支数各为多少?解:一个连通图G的树T是这样定义的:(1) 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支路;(2) T本身是连通的且又不包含回路。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4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4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 解析式 i Im sint i
i
▪ 波形图
t
▪ 相量
重点
因前两种不便于运算,所以引出相量表示法。
准备 知识
复数及其运算
1.复数的四种表示形式 实部
概念复习
虚部
▪ 代数形式 A a jb
▪ 三角形式A r cos jr sin
▪ 指数形式 A re j
T0
T0
平均功率计算式 P UI RI 2 U 2
R
附加题 一个标称值为“220V,75W”的电烙铁, 它的电压为 ,试求它的电流和功率,并计算它 使用20小时所耗电能的度数。
解: 电流的有效值为
I P 75 0.34A U 220
因所加电压即为额定电压,功率为75W,
所以 20小时所耗电能为
3.初相位与相位差
t
▪相位:正弦波的相位(t )
▪初相位:t = 0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
▪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 正弦量间的初相位之差。
说明:Im反映了正弦量变化的幅度,ω反映了正弦 量变化的快慢,ψ反映了正弦量在t =0时的状态,要
完整的确定一个正弦量,必须知道它的Im 、ω、ψ
,称这三个量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W=75×20=1500W=1.5KWh=1.5 度
3-2-2 纯电感电路
1.电感的概念
磁链
定义: L N L
ii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磁链单位为韦伯(Wb) 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感单位为亨利(H)
u L di dt
电感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电 感中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uN +
i
ψL=N
L
2.纯电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第四版电路孙立山第3章电路定理答案

第四版电路孙立山第3章电路定理答案
+
5W
3A
5W
5W
Ri
U OC
5V
10V
(a-1)
(a-2)
(a-3)
图(b)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10A
5W
10A
+
5W
5W
U OC
Ri
90V
40V
-
(b-1)
(b-3)
(b-2)
U OC = 10A ´ 5W + 40V = 90V
Ri = 5W
图(c)电路等效过程如下:
5W
5W
1A
1A
10V
+
5W
答案 3.1
书后答案不对
置换定理
但 ab 间有电流。
用节点电压法做。

答案 3.2
解:
(a)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 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8W
2W
6W
I1' 1W
3W
(1 / 3)W3VI'I'
4W
(1 / 3)W
(a-1)
(a-2)
由图(a-2)可得
3V
I' =
= 1A
1
4´8
W+
W
3
4+8
由分流公式得:
8W
2
I1' = - I ' ´
=- A
4W + 8W
3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2W
3V
1A
I1" 1W
6W
3W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

三、选择题
1.B 2.C
四、简答题
1.(1)通电长直导线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
一致,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
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N 极的方向.
一个月节约 816×0.8=652.8 元
§1—4 复杂电路的分析
4
一、填空题 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节点电流定律 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 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电流连续性原理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回路电压定律 闭合回路 各段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 电动势的代 数和 4.升高或降低 5.正号 负号 6.电桥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7.热线式空气流量 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A 3.B 四、简答题 1.(1)合理选取节点,这样可以简化对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规定,如果计算的结果为负值,则表明实际电流的方向与电流的参 考方向相反. 2.(1)沿选定的回路绕行方向所经过的电路电位升高,反之,则电路电位下降. (2)回路的“绕行方向”是任意选定的,一般以虚线表示.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具体回路,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想回 路. 五、综合题 1.解:设流进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 I+3-4-3=0 I=4A 2.解:设绕行方向为逆时针 -E1+IR1+IR2+IR3+E2+IR4=0 -12+0.2×10+0.2×5+0.2×10+ E2+0.2×5=0 E2=12-0.2×30=6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是指方程分析法,它是以电路元件的约束特性(VCR)和电路的拓扑约束特性(KCL,KVL)为依据,建立以支路电流或回路电流,或结点电压为变量的回路方程组,从中解出所要求的电流、电压、功率等。

方程分析法的特点是:(1)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无论线性和非线性电路都适用;(2)具有系统性,表现在不改变电路结构,应用KCL,KVL,元件的VCR建立电路变量方程,方程的建立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步骤和格式,便于编程和用计算机计算。

本章的重点是会用观察电路的方法,熟练运用支路法、回路法和结点电压法的“方程通式”写出支路电流方程、回路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并加以求解。

3-1 在一下两种情况下,画出图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节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6b==n,支路数11图(b1)中节点数7b==n,支路数12(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4b=n,支路数8=图(b2)中节点数15=bn,支路数9=3-2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数各为多少?解:题3-1中的图(a)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分别为(1)51=-4n1-==n(2)311=6--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84b1-n+=1=1=111b(2)5+6+--n=图(b)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为(1)61=5-=1n-7n(2)41=1-=-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1=95b1-n+=--12711=+-nb(2)5+=3-3对题图(a)和(b)所示G,各画出4个不同的树,树支数各为多少?解:一个连通图G的树T是这样定义的:(1) 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支路;(2) T本身是连通的且又不包含回路。

根据定义,画出图(a)和(b)所示图G的4个树如题解3-3图(a)和(b)所示。

树支数为结点数减一。

故图(a)的数有树支,图(b)的树有树支n-=-=o16153-4图示桥形电路共可画出16个不同的树,试一一列出(由于节点树为4,故树支为3,可按支路号递减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如123,124,…,126,134,135,…等,从中选出树)。

解:图示电路,16个不同的树的支路组合为:(123),(124),(125),(136),(145),(146),(156),(234),(235),(236),(246),(256),(345),(346),(456)3-5 对题图3-3所示的1G 和2G ,任选一树并确认其基本回路组,同时指出独立回路数和网孔数各为多少?解:在连通图G 中,由树支和一个连支组成的回路称为G 的基本回路(或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是独立回路,网孔也是独立回路,因此,基本回路数=独立回路数+网孔数。

对一个节点数为n ,支路数为b 的连通网,其独立回路数)1(+-=n b l 。

从题图3-3所示的1G 和2G 中任选一树,(见题解3-5图(a)和(b)中粗线所示),对应于这一树的基本回路分别为6,521==l l 。

3-6 对图示非平面图,设:(1)选择支路(1,2,3,4)为树;(2)选择支路(5,6,7,8)为树,问独立回路各有多少?求其基本回路组。

解:图中有结点数5=n ,支路数10=b ,故独立回路树为615101=+-=+-n b(1)选择支路(1,2,3,4)为树,对应的基本回路组为:(1,2,3,4,5),(1,2,3,7),(1,2,6),(2,3,4,8),(2,3,9),(3,4,10)(2)选择支路(5,6,7,8)为树,对应的基本回路组为:(1,5,8),(2,5,6,8),(3,6,7),(4,5,7),(5,7,8,9),(5,6,10)3-7 图示电路中V u V u R R R R R R s s 40,20,2,8,4,1063654321==Ω=Ω==Ω=Ω==,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5i 。

解:本题电路有4个节点,6条支路,独立回路数为6-4+1=3。

设各支路电流和独立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由KCL 列方程,设流出节点的电流取正号。

节点① 0621=++i i i节点② 0432=++-i i i节点③ 0654=-+-i i i由KVL 列方程回路Ⅰ 401082246-=--i i i回路Ⅱ 2041010321-=++-i i i回路Ⅲ 20884543=++-i i i联立求解以上方程组,得电流 A i 956.05-=注:由本题的求解过程可以归纳出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步骤如下:(1)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2)任取(n-1)个结点,依 KCL 列独立结点电流方程;(3)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平面回路可选网孔),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根据KVL 列写独立回路电压方程;(4)求解联立方程组,得到个支路电流,需要明确:以上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步骤只适用于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电压都能用支路电流表示的情况,若电路中含有独立电流源或受控电流源,因其电压不能用支路电流表示,故不能直接使用上述步骤。

此外,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还应将控制量用支路电流表示,即要多加一个辅助方程。

3-8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题图3-7中电流5i 。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l l l i i i ,其绕行方向如题图3-7中所标。

列写网孔方程⎪⎩⎪⎨⎧=+---=-+--=--20204820424104081020321321321l l 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i i应用行列式法解上面方程组48802048202410401020,5104204842410810203-=------=∆=------=∆ 所以 A i i l 956.051044880335-=-=∆∆== 注:网孔电流法是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作为求解量,它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从本题的求解可以归纳出用网孔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步骤是:(1)选取网孔电流1,23,l l l i i i ,如网孔电流方向即认为是列网孔 KVL 方程的绕行方向。

(2)列网孔电流方程。

观察电路求自电阻1122,R R L (一个网孔中所有电阻之和称该网孔的自电阻,如本题中11223320,24,20R R R =Ω=Ω=Ω,自电阻总为正值);互电阻121323,,R R R L (两网孔公共支路上的电阻之和,如本题中12132310,8,4R R R =-=-=-,当流过互电阻的两网孔电流方向一致,互电阻为正值,否则为负值),等效电压源数值(方程右方为各回路中电压源的代数和,与网孔电流方向一致的电压源前取负号,否则取正号)。

3-9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图3-7中电流3i 。

解法一:取回路电流为网孔电流,如题图3-7中所示。

回路方程同题3-8中方程。

故有488051043-=∆=∆128002020842010840203-=------=∆所以A i i i A i A i l l l l 5517.19561.05078.29561.0510448805078.25104128003233322-=+-=-=-=-=∆∆=-=-=∆∆=解法二:取回路电流如题解3-9图所示。

仅让Ⅱ号回路电流流经3i 所在的支路。

列写回路方程。

⎪⎩⎪⎨⎧=++--=++--=--03620182020241040181020321321321l l 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i i用行列式法求上面方程组792036018202010184020,51043620182024101810202-=-----=∆=----=∆ 所以 A i i l 5517.151047920223-=-=∆∆== 显然解法二中回路电流的选取法使计算量减小。

注: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电路,比网孔法更具灵活性。

回路法分析电路时,首先要确定一组基本回路,表定回路电流的绕行方向,其余步骤与网孔法类似。

需要指出的是回路电流法中两回路的共有支路有时会有多条,因而互有电阻的确定要特别细心。

否则会发生遗漏互有电阻的错误。

3-10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图中Ω5电阻中的电流i 。

解:选取网孔为基本回路,回路电流的绕行方向如图中所示。

列回路方程⎪⎩⎪⎨⎧=+-=-+-=+-=-016848817601648326123232121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应用行列式法4608080481760612,19201680817606123=---=∆=----=∆ 所以 A i i l 4.21920460833==∆∆== 3-11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电压o U 。

解:回路电流如图中所标。

因A 3电流源仅与回路Ⅰ相关,即有,A i l 31=其余两回路的方程为865013620101813610508321321=-=++-=++-l l l l l l i i i i i i把A i l 31=带入两个方程中,加以整理得 ⎩⎨⎧=+=+140201016010503232l l l l i i i i 解得 A i l 22=电压 V i U l o 80240402=⨯=⨯=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电压U 。

解:按图示设网孔电流为回路电流。

因受控电流源仅和Ⅲ号回路相关,故有1615n -=-=,对回路Ⅰ和Ⅱ列方程,并代入131.0l l i i -=有⎩⎨⎧-=⨯++-=⨯+-4201.0510401.010*********l l l l l l i i i i i i 整理得⎩⎨⎧-=+-=-420105.304352121l l l l i i i i解得Ai i A i i i l l l l l 5.0)5(1.01.053575.43435475.4313222=-⨯-=-=-=⨯-=⨯=-= 选外层回路列KVL 方程 042012021=-+⨯+U i i l l从中解出 V U 25.276420)75.43(1)5(20=+-⨯+-⨯=3-13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图(a),(b)两电路中每个元件的功率,并做功率平衡检验。

解(a):选取(a)图中网孔为基本回路,回路电流方向如图中所标,列回路方程⎪⎪⎩⎪⎪⎨⎧==++⨯-=ϕU i i i i i l l l l l 41102311533211 )3()2()1(式中ϕU 为受控电流源的控制量,需要用回路电流加以表示,所以增补一个方程 3324)(2l l l i i i U =+⨯=ϕ )4(从中解得 32l l i i =把方程)1(和)4(代入方程)2(中,有 10231522=++-l l i i即 A i i l l 552532=== 各元件的功率分别为V 10电压源发出的功率W i p l 505101021=⨯=⨯=A 15电流源发出功率[][]Wi i i i p l l l l 105010120315 )(1)(31521312=⨯+⨯⨯=-⨯++⨯⨯=受控电流源发出功率[][]Wi i U i i U p l l l l 400)2060(54203 )(34133313=+⨯=⨯+⨯⨯=++⨯⨯=ϕϕ三个电阻消耗的功率Wi i i i i i p l l l l l l 1500203102101 )(3)(2)(12223132221=⨯+⨯+⨯=+⨯++⨯+-⨯=吸 电路共发出功率 W p p p p 1500400105050321=++=++=发满足 吸发p p =解(b):解法一:取网孔为基本回路,电路电流如图(b)中所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