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当代中国史研究学科前沿论坛综述_叶张瑜

合集下载

第1次作业_文献综述范例

第1次作业_文献综述范例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分析的文献述评一、会展活动发展史简介最早出现会展活动的是希腊,由最原始的物物交换不断演化发展而来。

纵观全世界会展的发展史,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活动的发展步骤是这样的[2]:物物交换(原始社会)—集市(封建社会)—工业展览会(近代)——博览会和贸易展览会(现代)。

总的来说,我们将世界会展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1、萌芽期(原始社会末期—1640年)2、发展期(1640年—1945年)一、1640年以后,人类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经济逐渐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早期的会长形式也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二、1667年,法国举办了第一个艺术展览会,这是一个纯展示性质的展览会,不以商品交换为目的。

三、1798年,法国举办了工业产品大众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但其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四、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3]”。

国力大增,为了显耀自己的强大,1851年,英国在伦敦首次举办了“万国工业展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Industries of All Nations)这是第一个发展到国际规模的工业展览会,亦称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这次展览会历时141天,展出面积约为10平方米,展品10万件,参观人次达630万。

这次博览会是展览会历史的里程碑,后来的各类展览会都是以之为基础发展成型的。

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一战后,综合性质的贸易展览会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成为展览的主导型式。

3、成熟期(1945年—)20世纪60年代,专业展览会已经成为展览业的主导型式。

70年代之后,会展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会展业日趋国际性二、国内外对于会展业研究的成果1、国外研究成果国外对会展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早,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会展经济已经出具规模,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和日本、德国的崛起这些地区的会展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会展经济的中心,这些发达国家的学者非常注重研究会展业,经过众多学者的共同研究,逐步形成了对会展业的定义。

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

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

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年(卷),期】2005(7)4
【总页数】1页(P53-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再铸辉煌--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百年庆典暨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J], 刘大群
2.敬告广大读者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 [J],
3.变"隔岸观火"为"落地生根"——中国报刊"走出去"研讨会在京举行/在创新中提升竞争力中国首届期刊创新年会在京召开石峰做主题报告 [J],
4.首届中国科技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农业大学召开 [J], 鲍萱
5.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市举行 [J], 亢小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学前沿著作的研读

史学前沿著作的研读

史学前沿著作的研读作者:吴琦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2年第07期【摘要】史学前沿著作具有学术指向意义、引领意义和代表意义,研读史学前沿著作应该成为高校学子们的常态,而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子们阅读前沿性成果,对于其选题、立项、学术积累、完善学术素养、确立学术目标、成为创新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门课程,师生双方都应该明确,史学前沿著作的研读主要应该读出其中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范武的建构、学科交叉研究、学术规范、叙史方式等等。

这些方面均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条件,相互关联,构成整体,既是优秀学术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又是现代优秀学人必须具备的学术素养。

【关键词】史学前沿,著作,研读【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4—0065—05国际学术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学科交合点上、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而学术前沿的成果最能反映这一学术特性。

在国家一再强调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反复申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殊意义的时代背景之下,引领和指导学生阅读好的学术成果十分必要,因此,学术前沿著作研读课程的开设、理论探讨及教学实践具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校各层次人才形成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

所谓“史学前沿”,即指史学研究中代表史学发展趋势,引领史学发展方向,汇集史学研究的新范式、新方法、新观点、新视角等的学术领域,史学前沿是史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学术力量。

而“史学前沿著作”自然便是史学前沿这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

史学前沿通常集合了这个学科领域最具指向意义的理论、方法和学术动向,汇聚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学术成果。

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史学的发展与变化是巨大的,在不断地吸纳、反思与批判中蹒跚而行,仔细辨析,史学前沿的发展路线应该还是十分清晰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是史学界最能体现创新和变革的前沿性领域,当然,前沿性领域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边缘状态到今天的主流位置的过程。

【大学】我国历史教学发展状况及前沿问题

【大学】我国历史教学发展状况及前沿问题
聂幼犁: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编制及 其在学习评价上的应用 ,历史教学, 1989/02
在教育学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历史 教学是卡尔曹夫的《中学历史教学法》。
成熟的方法是“五段教学法”——讲述法。 研究重点是历史教材教法。
杂志有《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
2021/6/18
3
1980 年代至90年代初的历史教学研究
著作涌现较多,质量明显提高,内容亦能 兼顾教学理论和实际情况。
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历史
概念的形成;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怎样讲世界、地点和人
物;怎样讲文化史方面的教材;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和文
艺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材;历
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历史课的复习和检查;历史课的课
外活动;历史教师的备课;历史教师的进修和教学经验的
叶小兵: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的教学实践 ,历史教学,1991/07
聂幼犁: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问题初 探 ,历史教学问题,1984/01
2021/6/18
12
聂幼犁:中学历史学科的客观性命题研 究——兼论客观性命题在历史学科能力测 试中的功能 ,历史教学,1987/05
聂幼犁:中学历史标准化考试选择题题型 研究 ,历史教学,1988/06
质;(五)历史知识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六)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和方法;(七)怎样
讲人物地点和时间;(八)乡土史教学;(九)中学
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十)中学历史课的课外教
学活动;(十一)历史知识的复习和检查;(十二)
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十三)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
(十四)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指导。

改革初期政治问题讨论历史文献

改革初期政治问题讨论历史文献

改革初期政治问题讨论历史文献
[1]政治改革的启动与清朝的覆亡.喻大华,2012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晚清太子党”:改革先锋及其局限.马勇,2012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3]软实力建设与中国的*转型.孙哲,20092009年软实力与政府传播国际研讨会
[4]试析清政府地方自治改革的取向.颜军,2012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5]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构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龚国庆,2007“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
[6]“中国特色理论”:一种新的模式?.李正男.宋月红,2009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7]从中俄改革历史比较两国改革特点.吴恩远,2004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8]中国政策中的继承性问题.玛玛耶娃,2004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9]欧洲福利国家的未来.如德·莫伊,2006第三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
[10]社会管理创新:意义、特征与重心所在.肖金明,20122012年山东社科论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

近十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成果综述

近十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成果综述

99近十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成果综述郑于湄(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对2011年至2021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这十年间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点研究方向,并从近现代音乐史分期标准与阶段划分切入,归纳探讨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史分期;史料建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2)02-099-07收稿日期:2021-11-01项目基金: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徽州祭祀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YJC760049)阶段性研究成果及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项目《厦门“万国租界”时期城市音乐生活研究》 (目编号:JAS19700)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于湄(1988-),女,福建省泉州市人。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研究。

一、近十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问题研究近十年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无法绕过的话题便是历史分期,这是音乐史研究的基础,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都必然遵循一定的音乐史分期标准,从而为研究议题提供必要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渊源。

由此形成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阶段、分期标准以及分期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划分的研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三阶段分期成果上,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陈秉义,在其所著《中国音乐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一书中,将中国音乐史由古至今整体上分为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其中,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开端是1840年,此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音乐艺术也被赋予了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属性;而近代与现代划分的标志是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国音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进入现代史范畴;当代音乐发展则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共同前行在历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恭贺《历史教学》杂志创刊70周年

共同前行在历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恭贺《历史教学》杂志创刊70周年

2021年第01期 No.01,2021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总第854期Sum No.854•七十唤新•共同前行額M韩酸機合随路上—恭贺《历史教学》杂志创刊70周年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与研究,教学相长f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21 )01-0027-03《历史教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一个创刊的历史学研究方面的刊物,也是第 一个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刊物,如今已经走过 了70年的历程。

70年来,《历史教学》一直是以 刊载历史教育研究和历史教学实践探索的文章 为己任,为历史教育的研究开辟出一个高地,为 历史教学的改革前行拓展了一个阵地,为历史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园地。

尤其是在 引领和推动中学历史教师将史学研究、教育理 论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方面,始终秉承《历 史教学》的办刊宗旨,并持续地推出历史教学研 究的成果和优秀的教学案例。

在《历史教学》创刊 70周年之际,我们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献上 衷心的祝贺,祝这个刊物越办越好,长青不老。

我是《历史教学》的一名老读者了,可以说, 《历史教学》伴随着我的教学工作生涯。

我自大 学毕业留校从事历史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 后,每期《历史教学》都要阅读,坚持至今,从未 中断。

40多年来,我从《历史教学》发表的各类文 章中,了解到历史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知晓了 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走向,把握了历史教材 编写的具体变化,看到了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 一线创造的优秀成果。

而且,我还在阅读《历史 教学》发表的文章中,关注到很多有志于历史教 育研究的同行和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记住了这些作者的名字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由此结识 了他们,与很多人还成为很好的朋友。

《历史教 学》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打开了窗口,提供了平 台,我写的第一篇研究历史教学问题的文章,就 是刊登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9期上。

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综述

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综述

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综述2014年01月18日 16:36:43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4期【作者简介】乔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成果显著,专著和论文数量较为可观。

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专题讨论较多,学科前沿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第二,史家和史著研究依然占据史学史研究的主导地位,尤以司马迁和《史记》、班固和《汉书》以及乾嘉史学为热点;第三,经史关系和民族史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史学批评受到重视,中外史学比较、中外史学交流呈发展之势;第四,两汉史学和明清史学继续得到关注,隋唐史学和宋元史学的研究有待加强。

一、学术会议和著作9月7日至8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前沿理论”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以及当代史学的使命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所涉及的论题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价值论以及古今中外史学界的相关论述等,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年度的研究专著,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方面,张文生《史学要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就史学理论中主要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史学理论的内容和性质、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

钱茂伟《史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分为十五章,详细论述了史学研究、史学著述和史学思考的各个方面。

王振红《中国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研究》(黄山书社)论述了中国古典史学求真精神的内容体现及其产生的思想背景,分析了《春秋》《左传》《史记》和《汉书》的求真精神,并与西方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进行了比较。

廉敏《明代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明代历史理论的发展情况做了系统研究,展示了明人在历史运动、中国古代社会演变和历史认识方法三个方面提出的丰富而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中国当代史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ppt课件

中国当代史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ppt课件
23
3、注重国际史与国内史的 互动 4、现在关注地方史
24
5、注重晚清史、民国史和共和国 史三个历史时段之间的延续和联系
25
(一)历史的延续性:从中华 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1、从国民党到共产党 2、从“训政”到“新民主主义”
26
3、从“统制经济”到“计划经 济”
4、对多民族国家的坚持和维护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 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 依据。(8分)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 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3分)
19
2、由于缺乏一个大一统的历史 解释框架,教材的设定出现了分 散化倾向:政治、经济、文化部 分被进行分割处理而未作整体系 统处理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3
(1)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 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 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 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复杂关系
36
5、中国对外战争的国际影响
朝鲜战争 中印战争 越南战争
37
5
2008年华国锋去世后:
在逮捕四人帮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 用
在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 循”)和压制“真理标准”讨论中 并不是主要任务

_中国史研究_杂志的三十年历程_彭卫

_中国史研究_杂志的三十年历程_彭卫



2009 年第 4 期
顾和展望,是促进学术进步的一个因素。 《 中 国 史 研究》 刊 登 了 对 孟 森、 陈 垣、 吕思 勉、郭沫若、侯外庐、吕振羽、顾颉刚、汤用彤、尚钺、齐思和、郑天挺、尹 达、 谭 其骧等史学家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的研究论文。1999 年是新中国历史学 50 年,《 中 国史研究》连续刊发了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考古学、古代思想史、社会 史 研 究的研究论文,对五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为了推进专门史研究, 《 中 国 史 研究》用 专 号、 专 栏、笔 谈 等 形 式, 刊发 国 内 外 学者的成果,内容包括敦煌文书研究专号、中国古代礼制研究课题、关于中国城 市 史 研究和关于中日两国古代城市比较研究笔谈、纪念黑水城文献发现 100 周年笔谈等。 ( 三)提倡利用新资料,推进研究工作 最近 二三十 年 中中 国 新发 见之 1925 年王国维先生在清 华 大 学 暑 期 所 做 的 题 为 《 学 问》 演 讲 中 提 出 “ 古来新学问起,大 都 由于 新发 现” 这 一 命 题 ①, 这个表 述 在 学术 史上的价值正可与王氏的 “ 二重证据法”相表里。在 《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 见之 学问》演讲中,王国维先生列举了自汉代以来 “ 中国学问上”的一系列重大发 现, 即 西汉孔壁中书、西晋汲冢书和包括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书卷、内阁大库书籍 档 案 以及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在内的近代发现。可以说这些发现对中国历史研究工 作 产 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史研究》自 创 刊 之 日 就 很 重视 出 土 资 料 的 整 理 和 研究 工 作,1979 年第 3 期发表的陈直先生 《 谈谈秦汉史和秦汉考古的研究》一文强调了新出 土的文物资料对于古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出土和发现了大量文物资 料 以 及其他一些新资料,包括新发现的甲骨文和先秦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和三国简 牍 以 及唐宋以后的资料,不言而喻,这些发现对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早期历史研究, 具 有 十分重要的价值。我刊对新资料的发现以及学界相关研究高度关注,陆续发表一 批 有 较高学术质量论文,包括殷墟花东卜辞,西周青铜器铭文,郭店简的编联和命 名, 尹 湾汉简与西汉官制,张家山汉简与战国秦汉土地制度、汉代课役身份、汉代法典 以 及 二十等爵制和官制,明抄本天圣 《 田令》的复原、新发现的 旧 本 《 老 乞 大》 等。2007 年 12 月和 2008 年 7 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清 华 大 学 分 别 收藏 了两 批 流 失 海 外 的 秦 简和战国简各二千余枚,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刊约请从事这两批简整理的专 家 学 者撰写了 “ 清华简 ” 和 “ 岳 麓 简 ”的研究文 章, 并 公 布了 岳 麓 书 院 藏 秦 简 的 部分 图 版。体现了我刊对新出资料的重视。 ( 四)提倡学术争鸣和学术评论 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保证这种创造性成为可能和合理的一个重要 途径

历史的选择第一届中共学前沿论坛综述

历史的选择第一届中共学前沿论坛综述

作者: 王凛然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共党史研究
页码: 156-15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摘要:数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在学术化进程中不断发展,但也浮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和不足,给学科发展带来一些困惑和挑战.恰在此时,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强调贯通性、整体性研究的"中共学"有呼之欲出之势,其学术路向对党史研究似有补苴罅隙之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有鉴于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南开史学》编辑部、天津市历史学学会于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在津联合举办"历史的选择:第一届中共学前沿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河北学刊》编辑部等学术刊物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党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共商新研究路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对数十篇参会的党史论文进行了报告和评议.与会学者的众多发言,广泛且深刻地触及"中共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核心议题,碰撞出的很多思想火花对未来深化党史研究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启迪.。

新世纪历史文献学发展的思考——记“新世纪历史文献前沿论坛”

新世纪历史文献学发展的思考——记“新世纪历史文献前沿论坛”

新世纪历史文献学发展的思考——记“新世纪历史文献前沿
论坛”
张金铣
【期刊名称】《史学史研究》
【年(卷),期】2002()4
【总页数】2页(P77-78)
【关键词】历史文献学;敦煌文书;历史系;殷墟卜辞;战国秦汉;汉简;内阁;安徽大学;契约;丰富
【作者】张金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7;K825
【相关文献】
1.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共谋发展——记“海峡两岸新世纪高校全人教育论坛” [J], 张秋红;
2.跨入新世纪的石油、能源和经济发展记"2001·北京--世纪石油论坛" [J], 卢怀宾
3.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家新世纪高峰论坛提出: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更大发展 [J], 王建农;朱卫卫
4.发展环保型能源终端产品迎接新世纪中国能源变革——记“远大论坛——能源与环境”之迎接能源变革 [J], 罗丽芬;钟卫红
5.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及理论思考——第二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J], 孙良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变迁

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变迁

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变迁张萍[内容提要] 中苏友好协会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针对具体国家的友好组织。

伴随着中苏关系从友好、分歧、恶化、分裂到恢复正常化的全过程,中苏友好协会经过数次调整,逐渐从一个会员人数庞大、组织严密的群众组织转变为党的宣传工具,又从党的宣传工具演变为政府外交的辅助性机构,最终在苏联解体的历史转变中走完了它的历程。

厘清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沿革,可以更好地认识中苏友好协会在新中国内政外交中发挥的作用,把握中苏关系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中苏友好协会组织结构变迁[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1-0150-05 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后,伴随着中苏关系从友好、分歧、恶化、分裂到恢复正常化的全过程,中苏友好协会经过数次调整,逐渐从一个会员人数庞大、组织严密的群众组织演变为政府外交的辅助性机构,最终在苏联解体的历史转变中走完了它的历程。

厘清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沿革,可以为更好地认识中苏友好协会在新中国内政外交中发挥的作用、把握中苏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1949年7月16日,中苏友好协会发起大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来自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方面民主人士的代表689人,选出了包括宋庆龄、刘少奇、周恩来、郭沫若在内的81人共同组成中苏友好协会筹委会,并推举了钱俊瑞等18人组成干事会,为中苏友好协会的成立做准备工作。

[1]此后,筹委会组成了临时工作机构,进入北平御河桥2号(今正义路2号)开始办公。

就这样,一部“宣传苏联、学习苏联”的机器运转起来了。

从这时起到1953年初,中苏友好协会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

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机构共分五级:全国设总会,负责领导全国的工作;各大行政区设立总分会;省、直属市、行署区、省属市、区、县设立分会;县、市及直属市所属的企业、工厂、机关和学校设支会;村庄及县级市所属的企业、工厂机关、学校设立支分会。

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

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

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一总 论2005年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柯惕.抗日战争研究,4抗日战争:八年还是十四年?.张振昆鸟.抗日战争研究,1论“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刘庭华.抗日战争研究,1关于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岳思平.近代中国与文物,2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现代嬗变与实践表达.高巍翔.云南社会科学,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胡和勤.西北师大学报,3抗日战争胜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姜宏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4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刘新华.湖北社会科学,4二二六事件、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金卫星.安徽史学,5新抗战史观.吕明灼.齐鲁学刊,3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口述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徐国利.抗日战争研究,3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袁成毅等.抗日战争研究,3太平洋战争与中国的大国地位.隋淑英.齐鲁学刊,5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研究述评.韩永利.武汉大学学报,4武汉大学与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赵文亮.武汉大学学报,4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田伯伏、吴克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4甘以血躯筑长城———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在史学家中的表现.牛润珍、杜学霞.高校理论战线,1近十年来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述评.张太原.党史研究与教学,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综述.简妮.世界历史,1・622・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进展———“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董佳、阎晓静、岳谦厚.晋阳学刊,1“东北抗日联一军在天桥沟地区抗日活动”学术研讨会简介.张洪军.抗日战争研究,4近10年关于日军侵华罪行和遗留问题研究综述.郭德宏、陈亚杰、胡尚元.安徽史学,1南京大屠杀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曾明.民国档案,1“南京大屠杀史料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易青、姜良芹.抗日战争研究,1“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万立明.民国档案,3宋子文与战时中国研究———“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国际学术会议综述.李强.社会科学,9二日本侵华与暴行关于日本割占台湾的几个问题.戚其章.学术月刊,4近代日本“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中的侵华图谋———以内藤湖南的《支那论》《新支那论》为中心.王向远.华侨大学学报,4日本亚洲观的近代转换———从“华夷变态”到亚洲侵略主义.章益国.社会科学家,2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渠长根.江海学刊,6日本侵占中国西、南沙群岛及后果.张明亮.历史教学,3日本对华侵略与所谓“支那国民性研究”.王向远.江海学刊,3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基础与思想渊源.翟文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6“兴亚院”与战时日本的“东亚新秩序”.臧运祜.日本学刊,2《支那语军用会话》研究———日本侵华“军用”中国语教科书铁证.陈珊珊、王宇宏.延边大学学报,3论近代日本对华文化教育侵略.王春英.齐齐哈尔大学学报,4我所知道的“中村事件”.董建成.近代史资料,总112日本外务省与1933年中的华北危局———以应对黄郛北上为中心.陈群元.近代史研究,3试述“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原因的分析.赵文.晋阳学刊,1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的认识及其抵御主张.赵文.安徽史学,4二战结束前日本地缘政治视野中的新疆.朱永彪、杨恕.新疆大学学报,3・722・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制度的国际化倾向.华强.抗日战争研究,2上海四川北路区域慰安所研究.姚霏.抗日战争研究,2利用口述史料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可能性———以山西省盂县日军性暴力研究为例.〔日〕小浜正子著,葛涛译.史林,3关于云南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连春的口述调查.陈丽菲、苏智良采访.史林,增刊我研究“慰安妇”问题的历程.苏智良口述,陈礼茂整理.史林,增刊日本军人的性心理与慰安妇制度.高凡夫、赵德芹.南京社会科学,8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张连红.江海学刊,3日本学术界“南京大屠杀”论争及各派论点评析.王希亮.抗日战争研究,4口述史学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朱成山、袁志秀.南京社会科学,4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经盛鸿.长白学刊,5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概论.程兆奇.社会科学,9近十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述评.张卫波.中共党史资料,3论章开沅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高峻、林伟荤.党史研究与教学,5论侵华日军对南京的毒品毒化政策.经盛鸿.求是学刊,5重庆大隧道惨案始末.张守广.历史教学问题,4重庆大轰炸涉讼问题的宏观探讨.张正德.重庆社会科学,11日军常德细菌战致死城区居民人数的研究.陈致远.民国档案,2日军掠童档案:质疑、调研与解读.郑泽隆.民国档案,1沦陷时期日本在吉林建立“集团部落”剖析.李倩.东北师大学报,3日本侵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破坏———以上海闸北为例.蔡亮、苏智良.民国档案,4三抗日救亡与局部抗战“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郑大华.求索,3“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郑大华.学术月刊,4“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的请愿示威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左双文、郭秀文、栾成.学术研究,7《申报》与一二八事变.徐煜、向开斌.民国档案,31933年国防作战计划.戚厚杰选辑.民国档案,4・822・《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长城抗战研讨二题.曾景忠.历史教学,7论东北抗联战斗特点及经验.孔强、孔令波.军事历史研究,1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组建始末.彭施鲁.中共党史资料,2论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抗战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刘贵田.党史研究与教学,2东北人民与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比较研究.田克勤、李倩.社会科学战线,3在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日日夜夜.郝沛霖.中共党史资料,3论1931-1937年江苏抗日救亡运动.李峻.南京社会科学,12镇江人民抗日文化教育活动评述.马红霞、孙燕.江苏大学学报,2论浙西地区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邓金松.党史研究与教学,5略论华南敌后游击战场军民的抗日斗争.周兴.历史教学,4云南抗战与知识分子.李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关于上海敌后抗战的几个问题.洪小夏.军事历史研究,1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在新疆.赵彦恒、孟楠.历史教学问题,4基督教与战时西部边疆社会改良———中华基督教会学生暑期服务团活动考察.邓杰.社会科学研究,6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抗日青年统一战线方针的形成.王连弟.党的文献,1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李赫亚.青海社会科学,1论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的外在原因.杨汉强.党史文苑,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蕴含的民族精神.胡永华.党史文苑,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山西的形成及其意义.景占魁.晋阳学刊,5西安事变“善后”结局的认识.郝银侠.历史档案,2西安事变“主战派”与“主和派”互动情形探析.于夕红.长白学刊,2西安事变与粤省舆论界动向.洪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军事因素.张春、陈合理.文史杂志,6西安事变后的南京讨伐派———以戴季陶、何应钦为中心的再探讨.左双闻.近代史研究,6西安事变及其对青海的影响.苟格林.青海社会科学,6从《宋子文档案》看西安事变.郭岱君、・922・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林孝庭.民国档案,2近十年西安事变研究述评.廖良初、郭燕海.湖南社会科学,6西安事变研究的新史料.左双文.历史教学,10威权主义政治下政治话语的双重性分析———以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为例.王建华.江苏社会科学,2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杨奎松.抗日战争研究,2抗战时期国共关系与《新华日报》中的工农女性形象.方红姣、周锦涛.求索,8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之共性.高鸣.江苏社会科学,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土地政策上的合作与互动.刘一民.贵州社会科学,3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内部关于“中间路线”的论战.陈永忠.浙江学刊,1再论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特点.宋连胜.社会科学战线,2中间势力与第二次国共合作述评.罗大正、袁素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关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几件事.朱正.新文学史料,2五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与敌后战场11政 治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新起点.林丽仙、李宝艳.党史文苑,3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时期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陈雷.长白学刊,2抗日民主政权的民主建设.秦富平.晋阳学刊,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经验.王炎、姚洪亮.北京党史,3抗战时期中共干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龚大明.贵州社会科学,3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主宪政的思考及斗争策略.刘秋阳.党史文苑,31937年—1945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周良书.北京党史,4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刘颖.兰州学刊,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实践.郭秋光.江西社会科学,5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抗战时期的山东共产党.李里峰.江苏社会科学,6略论抗战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变迁.王荣阁、孟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6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增・032・《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强之必然.郑淑芬.黑龙江社会科学,6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周韬、谭献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6中国共产党与湖南抗战.罗玉明.湘潭大学学报,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经验.李蓉.重庆社会科学,7抗战时期党的政治制度建设的实践与启示.邵宁、白莹.党史文苑,7中共七大与中国革命规律之研究.傅明、黄海涛.西北大学学报,1再论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李君.广西社会科学,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白文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3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高浦棠.延安大学学报,2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石云霞、程伟.武汉大学学报,4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度论析.刘琳.党史研究与教学,4试论中共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和经验.梁星亮、宋炜.党史研究与教学,4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构建.苏顺娇.党史文苑,11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黄正林.中共党史研究,2略论党在陕甘宁边区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肖芳林、张雄.社会科学家,2陕甘宁边区法官队伍建设.律璞.宁夏社会科学,3论陕甘宁边区法治实践的构建和谐社会之维.侯欣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4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监督制度体系.韩裕庆.学术论坛,4陕甘宁边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窥视.王振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5陕甘宁边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历史经验.张秀丽.党史文苑,6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制度及其对农村选举的历史启迪.蔡素星.湖北社会科学,9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惩治汉奸的立法和政策研究.翁有为.中共党史研究,2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人权建设.贾孔会、杨春华.兰州学刊,2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丁俊萍、邓旭峰.浙江大学学报, 3・132・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浅析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李克胜.党史文苑,5简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朱江、张希民.历史教学,1中国革命的重要喉舌:《晋察冀日报》社论.冯杰、夏松涛.河北学刊,3论东江纵队的政治动员.林伟京.党史文苑,821军 事保持“战略支点”与“武装退却”思想的形成.温雪勇.党史研究与教学,1关于平型关战斗的史实重建问题.杨奎松.社会科学论坛,1山东八路军没有参加百团大战的原因.陈金光.党史文苑,12新四军争取帮会抗日的方针与实践.周建超.安徽史学,5新四军及其所属各部主要领导关系的沿革.汪谦干.中共党史研究,6皖南事变“新编营”血战白山亲历记.洪季凯、罗德宝.史林,增刊对《皖南事变若干文电考证》一文的订正.陈标.抗日战争研究,3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新探.刘喜发、李亮.南京社会科学,10论抗战后期“绾毂中原”决策的形成及其影响.徐有礼.郑州大学学报,6抗战胜利初中共让出南方解放区战略研究.唐洪森.中共党史研究,231经济 社会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公债述论.潘国旗.抗日战争研究,1华北抗日根据地银行在产业革命中的角色转换.江旺龙.中共党史研究,4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生产与政府干预.李自典.抗日战争研究,2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村财政建设简析.关翠霞、柳敏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4生产博览会与抗日根据地经济.严清华、杜长征.中国经济史研究,3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探析.刘学礼.党史研究与教学,5简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减租减息工作的主要特点.杜景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5减租减息与淮北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李柏林.抗日战争研究,2中国共产党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宋炜.广西社会科学,12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权益问题研究.曲晓鹏.抗日战争研究,2解放区文学女性“翻身”话语.杜霞.河北学刊,2・232・《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特征考察.何黎萍.安徽史学,3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黄正林.抗日战争研究,2整风前的延安生活面面观.何方口述、邢小群整理.新文学史料,2婚姻自由原则背后的矛盾冲突———抗战根据地婚姻变革的分析.徐静莉.晋阳学刊,3革命与医疗———太行根据地医疗卫生体系的初步建立.刘轶强.史林,3山西抗日根据地同日伪毒化政策的斗争.高春平.晋阳学刊,2论抗日根据地对社会不良职业的整治.郭晓平.求索,841思想 文化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之理论溯源.魏延秋.军事历史研究,2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内容、特色与主要经验.钱和辉.安徽史学,5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许厚今.安徽史学,6中国共产党与西部抗战文化的繁荣.吴珏.学术界,4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建设.李晓华.长白学刊,6抗战时期中共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龚大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宣传———以西北战地服务团为考察中心.袁桂海.党史研究与教学,2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及历史作用.杨洪.西北大学学报,5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何满仓.学术界,6同根而生的两枝奇葩———浅谈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抗战文学与圣地延安的关系.刘莺.重庆社会科学,2延安文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关于延安文学研究的再思考.黄科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4试论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耿化敏.党史研究与教学,4延安解放区新秧歌兴盛缘由探析.谢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5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韩晓莉.近代史研究,6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报的发展与历史作用.梁家贵.中共党史研究,2《抗战文艺》的版本问题.彭玉斌.新文学史料,2论延安时期史学机构的产生、沿革及特点.林国华、陈峰.山东大学学报, 3・332・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国民教育.刘椿.史学集刊,1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房列曙、姚尚右.中共党史资料,3六国民党统治区与正面战场11政 治国家权力和乡村势力间的调适与冲突———抗战时期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透视.沈成飞.中山大学学报,2提升女权抑或压制?———试析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妇女政策.颜小华、张翠方.兰州学刊,2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党员监察网.李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试论抗战前国民党地方党部的边缘化.李巨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国民政府十年(1939-1949)基层民意机关调查.周玉玲、陆建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抗战时期中国政党关系的演变与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王树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3抗战期中的人权诉求———重温《时代批评》的“人权运动专号”.文卫勇.江汉论坛,3行政三联制之考察.陈雷、汪增相.历史档案,4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对东北问题的关注———以关于东北问题的提案为中心.黄利新.辽宁大学学报,4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王奇生.历史研究,41939-1940年知识界关于“宪政与抗战”的讨论及其价值体现.李翠艳.抗日战争研究,4简析抗战时期国民党推行的道德修养.荣晓燕.东岳论丛,5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若干问题的再研究.闻黎明.近代史研究,5抗战时期国内公众舆论与国民党对日政策.王强、张森林.社会科学战线,6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郭昭昭.安徽大学学报,6官与民:对《中央日报》《大公报》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徐思彦.学术界,6抗战初期“萧振瀛工作”缘起.聂翔雁.历史档案,4中日矛盾与国民党的派系整合.崔巍.学海,6抗战“时评”的特点与局限性析.苑银和.首都师范大学学报,6从武汉“七七献金”运动解读中华民族凝聚力.李燕.党史文苑,12抗战期间的档案工作———以国民政府・432・《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交通部为中心.廖建夏、戚如高.民国档案,121军 事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刘庭华.抗日战争研究,2关于卢沟桥之战的几个问题(上).魏宏运.南开学报,6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参战部队考.张建基.军事历史研究,1抗日战争中期之国民党战场简评.李鹏.江西社会科学,12珍珠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对策.黄金凤.云南社会科学,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一役———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李跃新、孙颖.延安大学学报,1抗战时期怒江战争的若干思考.魏宏运.历史教学问题,3略论抗战时期四川兵力动员.汤梓军.人文杂志,1略论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侯德础.民国档案,2民团体制与抗战时期广西的军事动员.刘文俊.学术论坛,9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风纪问题———读国民政府军事执法要员何成浚的日记.李重华.长白学刊,431经济 社会华洋之争与抗战前的广州煤油市场.张小欣.中山大学学报,3抗战以前广东与赣南钨业的开发.肖自力.江西社会科学,6抗战前期国统区的南方外贸运输线.张晓辉.民国档案,4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樊瑛华.人文杂志,3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吴景平、何旭艳.抗日战争研究,1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朱荫贵.中国经济史研究,4抗战时期的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李嘉谷.北京档案史料,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工业化思想述论.杨红伟.史学月刊,1抗战时期西北工业合作运动述论.张哲.延安大学学报,2试论抗战时期中国西部工业之进步.叶春红.民国档案,3抗战时期鄂西地区手工业的兴衰.徐凯希.江汉论坛,10要解决当前的问题(1938.1.17).卢作孚.卢作孚研究,3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概况(1938年4月).民生公司编印.卢作孚研究,3未来的民生公司(1938年).赖彦于.・532・2006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卢作孚研究,4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1944年5月).民生公司.卢作孚研究,4从邵氏置业契约看抗战时期景德镇瓷业的衰落.刘禄山.近代中国与文物,2战后工业化的努力:乡村工业示范的兴起与发展.黄小彤.中国农史,1资金构成与合作社的“异化”———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考察.赵泉民、忻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关于抗战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几个问题.张书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郑会欣.南京大学学报,1略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尹红群.中国经济史研究,2中国银行与代兑中法实业银行钞票案———中国银行处理金融风潮的个案研究.董昕.辽宁大学学报,2太平洋战事发生后国统区金融经济变动情形.唐润明选辑.民国档案,4珍珠港事件后国民政府的经济调整.黄金凤、赵修磊.重庆社会科学,5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的通货膨胀.王红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4论“邮发合一”体制的确立.武志勇.历史档案,3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统制.魏文享.中国经济史研究,1外债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金普森.抗日战争研究,1南京国民政府国营经济管理体制透析———以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业的产品定价与销售为例.郭红娟.河南大学学报,1试论抗日战争对西北地区灾荒之影响.温艳.甘肃社会科学,2略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宫炳成.社会科学辑刊,2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的影响.范立君.史学集刊,3民国“开发西北”中一次未竣的移民计划———1942年至1944年的新疆移民.阎东凯、张莉.民国档案,3《大公报》对长沙抢米风潮的报道特点浅论.范文明.山西师大学报,5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精英的生活状况及其报国途径———以迁滇文化精英为分析案例.何斯民.学术探索,6抗战后期的通货膨胀与大后方知识分子的转变———以大后方的教授学者群体为论述中心.严海建.重庆社会科学,820世纪40年代初关于“妇女回家”问题的论战.何黎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3・632・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王国红.广西社会科学,12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述略.古为明.抗日战争研究,4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述评.董根明.抗日战争研究,4抗战后中华民国伤后联合会简论.郑成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5抗战期间的疫病救治述论.张海梅.历史档案,2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秘密社会.梁家贵.贵州师范大学学报,6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1940.9第二期).陈晓敏选辑.民国档案,1、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署述论.孙宝根.学术界,6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整修城区道路改善交通设施史料.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441思想 文化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的“民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王天根.厦门大学学报,3抗战初期中国知识界关于文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李小尉.历史教学,8在自由与公道之间———1940年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陈永忠.社会科学战线,11943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论战.刘会军.长白学刊,2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立慧.郑州大学学报,6论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的民主政治思潮.李荣臣.郑州大学学报,4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性相遇———在西南大后方文学活动与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钱理群.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战时东南文化运动成因探析.王嘉良.福建论坛,2试论陪都重庆的文化建构两维度.郝明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3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成立始末.伯亮.北京档案史料,4文化视域中的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李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4关于建立桂林抗战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思考.郭志高等.社会科学家,1抗战爆发与文学观的变移.朱丕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4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吴伟强、李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抗战文学对正面战场问题的表现———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研究.秦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西南大后方抗战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记“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文学・・732・。

改革开放以来隋唐史研究若干问题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隋唐史研究若干问题综述
Keywords :Research of Tang history ;t he t heory of Tang and Song t ransfo rmation ; scholar2bureaucrat ;marriage and fami2 ly ;imperial examinatio n system ;rit ual system Abstract :alt hough t he academic st udy is not t he barometer of t he political weat her ,it is still no doubt t hat bright politics and emancipated minds are t he base conditio ns to develop t he academic career. Since t he refo rm and opening up , t he channel of Sino2fo reign academic interco urse is smoot h , and t he t ranslatio n and int roduction of t he foreign academic works are increased ,and t he st udy met hods and t heo ries f rom t he foreign scholars have also o bviously influenced t he domestic st udy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 ry. It is st riking t hat many scholars have paid attentio n to t he Theo ry of Tang and Song Transformatio n. Great p 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 he st udies of t he social history o n t he stat us of S hi (士) , t he grass2root s community ,and t he marriage and family histo ry. The st udies o n t he realms of t he political instit ution history ,t he rit ual system and t he law system , t he Sino2fo reign relationship have also made great breakt hro ugh. All t hese achievement s are att ributed not only to t he mut ual p ro mpting of t he Sino2fo reign academia ,but also to t he clean2 ing up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p ublicatio n of t he excavated literat ures. Furt hermore ,a number of graduate st udent s wit h doctoral and master degrees have enriched t he team of t he Tang st udy.

论述一个近十年的历史学学术前沿或热点问题

论述一个近十年的历史学学术前沿或热点问题

论述一个近十年的历史学学术前沿或热点问题敦煌学与中外文化交流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地位突出,尤其是敦煌发现的写本、刻本、简牍、石窟图像等文献、文物资料内容丰富,堪称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宝库,故一直深受中外关系史学界的关注。

虽然敦煌学和中外关系史研究关系极为密切,但是当前两个学科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敦煌学界一般都着眼于敦煌学本身,缺乏敦煌文献对中外关系史重要性的足够重视,而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学者一般都未将敦煌学作为重点志业,在有所需时才会注目敦煌,重在利用敦煌相关资料而已。

鉴于敦煌学对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构建的特殊地位,特撰此文,旨在促进中外关系史研究者对敦煌资料、敦煌学研究成果能有更多的关注,冀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敦煌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始为中原所知的名称。

自汉代以来,这里既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镇,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既是东来僧侣、使节、商人步入中原的最初落脚点,也是西去僧侣、使臣和商人告别故国的地方。

这里不仅扼控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总绾中西交通诸道,如于阗道、龟兹道,以及由吐鲁番向北越过天山通往中亚两河流域的草原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羌中道也密切相关。

借由这些道路,来自东西方的不同文化联为一体,而又汇于敦煌。

丝绸之路虽在汉代以前早已开通,但汉代以后尤盛,敦煌遂成为连接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节点。

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生根发芽,然后继续向西传播。

由于敦煌地接西域,交通极为便利,也就较早地接受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西亚、中亚、希腊的文化接踵而至,在敦煌传播,造成了中西不同的文化都在敦煌汇聚、碰撞和交融这一局面。

没有中外关系史的深入进展,对敦煌学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缺失,而缺乏对敦煌学的研究,自然也会严重制约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进展。

所以,处理好敦煌学与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构建的关系,既是敦煌学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构建都要悉力解决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杨 扬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一史料搜集、整理,给人的印象是比较零碎的,几乎看不出每个史料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如《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4期“历史现场”栏目中的四篇文章,一篇是刘福春整理的锡金对近60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人情况的答复,一篇是高会敏、刘涛对北平《世界日报》报道胡适与协和医学院的相关信息的整理,一篇是易彬对西南联大一位名叫马芳吉的学生情况的介绍,还有一篇是邱景华对诗人蔡其矫在延安时期(1938年5月至1939年7月)情况的介绍。

a单单从这四篇文章介绍的内容看,它们各自独立,看不出有什么相关性,也组合不成文学史上的某种线索和脉络。

这种不相关的独立性,是史料客观属性的一种体现,它有时就像是一座孤岛,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孤独、单体的史料搜集、挖掘和整理工作是没有意义的。

搜集、挖掘和整理史料是一个方面的工作,阐释和建构史料价值意义是另一个方面的工作。

有时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可以在一个程序中完成的,也就是发掘、整理与研究阐释在一个研究者手中完成或是搜集的史料在短期内就引发其他研究者的关注,有阐释成果出来。

但有时是分离的,挖掘者不清楚这些史料到底有什么重要价值和意义,只是将一些从未公布于众的历史材料搜集、整理后公诸于众。

因为学术分工的关系,有些史料的价值只有专攻某一领域的专家才有能力来阐释和建构其价值意义。

像上述文章中提及的胡适与协和医学院的史料,可能在文史研究方面不一定有太多的阐释空间,但从协和医学院的校史和中国现代医学院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一份比较有价值的史料,因为以往研究一般不太会关注胡适在中国现代医学教育方面的作为。

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古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反映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在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中,对古文学的研究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1. 什么是古文学?古文学是指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传承。

它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

古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2. 古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古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古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研究古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古文学研究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阐释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3. 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在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困惑。

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展开探讨:3.1 古文学作品的保护和修复由于历史的漫长,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手抄本和碑刻已经丧失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如何保护和修复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了当代古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保存和修复古代文学作品。

例如,通过对古书籍的扫描和数字化处理,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品永久地保存在网络中,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3.2 古文学的翻译和传播古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是当代中国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另一个前沿问题。

古文学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欣赏古文学作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译者和传播者,他们能够将古文学作品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其他外语,并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当代中国史研究学科前沿论坛综述
体上看,国史理论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研究广度、深度 都有待加强,学科特点也不甚显著,严重滞后于国史研究的整体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 。 二、新时期国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随着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将研究领域逐渐转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新视角、 新方法等方面加强了新时期的国史研究 ,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热点,透视和分析这些热点 问题,对于进一步把握国史研究前沿、深化国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武国友研究员探讨了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问题 。他指出,依循中国共 产党领导改革开放这一核心主线的演变逻辑 ,新时期中共党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和一个过渡阶 段,即 1976 年 10 月粉碎 “四人帮” 至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过渡阶段;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 1982 年 8 月中共十二大召开前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 步阶段; 1982 年 9 月中共十二大召开至 1991 年 12 月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阶段; 1992 年 1 月邓小平 “南方谈话” 和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至 2000 年 12 月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阶段; 2001 年 1 月以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 当代中国研究所张星星研究员着重探讨了把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纳入国史研究视野的问 题,并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 。他指出,一是要充分肯定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取 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展现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等成就 和经验。二是要客观分析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和历 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以 及前进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三是要认真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这是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是十多年来推进改革、 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四是要正确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与新中国 60 多年历史、改革开放 30 多年历史的关系。 人大常委办公厅研究室万其刚研究员探讨了近年来学界关于现行 《宪法 》 的重大特征和 《宪法》 实施以来的巨大成就。他指出,目前学界将现行 《宪法》 的特征概括为超越西方自由 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探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重构民主与 集中的关系,厘清政党与政权的关系,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现行 《宪法 》 实施以来, 有 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承担了稳定国家秩序与推进社会主义转型改革的重任, 推动了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研究所张金才研究员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法制建设的研究情况 。他指出,新世纪以 来,新中国法制建设史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主要表现在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整体性研究 、对新 中国前 29 年法制建设的研究、 对新时期法制建设的研究以及对人物法制思想的研究等方面 。 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现有成果多为专业法学研究学者所写, 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不 多。二是现有著作多是部门法史,将新中国法制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和时序 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三是现有著作多是立法史,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综合起 来进行全面研究的比较少。四是把新中国法制建设放在共和国史的恢宏背景下去考察的还不多 见。五是现有成果按照法制建设自身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来划分阶段的比较少见 。 三、国史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在国史研究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国史学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与争论 ,为了进 一步深化对国史研究一些重点问题的认识 ,本次会议共有十位学者就国史研究的重点和前沿问 · 117·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题进行了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刘晶芳教授探讨了近年来学界关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 会理论的原因。她认为,近年来学界从多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比如从新中国成立后 头三年新民主主义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高层认识上的分歧和矛盾 ,从国 际环境特别是苏联模式的影响,从中共执政后所采取的工业化战略和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 ,以 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毛泽东决定放弃新民主主义 、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诸因素。 当代中国研究所刘仓副研究员考察了近年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研究情况 。他认为,中国 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建立什么性质的社会的关节点 。中国是否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及其发展方向是什么,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 ,这些涉及中国走什么路 的根本问题都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有关 ,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存在争议或者争论 ,甚至是针 锋相对的观点,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当代中国研究所郑珺副编审考察了新世纪以来国史学理论问题研究状况 。她认为,新世纪 以来国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等问题上 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对国史学科研究主线、国史分期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和认识逐渐明晰化 ,在 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认识渐趋一致 。目前国史学理论的研究仍比较薄弱 ,要进一步加强国史学理 论体系以及进一步推动国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 ; 不断开拓国史研究的视野,促进研究方 法的创新和中外学术交流; 要提高国史学研究者的责任意识与学术素养 。 当代中国研究所曹守亮副研究员考察了一年来学界对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 的研究特点: 研究更多的是从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道 的决议》 ( 以下简称 《历史决议》 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道路等理论色彩较强的角度出发进行研 究; 对 《历史决议》 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反映出国史研究的政治 性和意识形态性斗争非常激烈; 对 《历史决议 》 的研究更加注重从国史的角度来探讨其历史 作用,凸显其对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的价值 。 此外,当代中国研究所冷兆松研究员探讨了 2001 年起 “国进民退 ” 争论的兴起与展开、 存在的重大分歧以及中央的回应, 认为并不存在所谓 “国进民退 ” 的问题。 助理研究员王蕾 考察了入世后国内学界对中国外贸研究的情况 ,提出了需要深化研究的着眼点。孙丹副研究员 梳理了 2012 年中国当代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出版、 研究现状, 考察了学界有关群众文化的研究 情况。王巧荣研究员考察了 2012 年度中美关系研究的现状, 认为有关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40 年、中美战略关系、中美经贸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等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和热点。罗燕明研究员考察了香港史和香港的国史研究情况 。 与会学者认为,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历经 20 年编著完成并经中央批准出版的多卷本 《中华 ,是 2012 年国史研究最显著的成果,值得每个国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尽管 人民共和国史稿》 国史研究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学科,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很 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大力推进国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也需要进一 步拓宽。 [ 责任编辑: 郑 · 118· 珺]
2012 年 11 月 30 日,由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新进 展与前沿问题” 为主题的第一届当代中国史研究学科前沿论坛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 。 来自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 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及当代中国研究所的 50 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共邀请 有关学者撰写学术综述 28 篇,集中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以下简称国史 ) 研究在政治、 经 济、文化、社会、外交、国史理论等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新时期国史研究热点问题以及国 史研究前沿问题展开学术评述,深入探讨了国史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 一、2012 年度国史研究基本状况 国史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一门年轻的历史学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起来。 近年来, 国史研究愈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2 年在 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国史研究 。 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研究员对 2012 年度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 ,他指出, 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许多重要问题的研究都有所深入 ,其中,有关过渡过时 、“大跃进” 运动、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 、 改革开放史 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 等政治制度研究,民主与法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探讨得较为深入; 党政关系、 领导体 制、行政建制、干部制度、信访制度等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 论体系以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问题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呈现三大主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特点: 一是围绕 “南方谈话” 发表 20 周年、七千人大会召开 50 周年 的讲话》 发表 70 周年等相关主题的研究较多; 二是许多选题与现实政治、 社会热点问题密切 相关,针对性强; 三是研究视角多立足于长时段的论述 ,跨学科研究方法逐渐兴盛。 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总结了 2012 年度中国当代经济史的研究状况, 他指出, 中 国当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表现出以下特点 : 一是从内容上看,关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及独特发 展道路的讨论、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等研究成果颇为集中 ; 二是从时间上看,对计划经济时期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日益深入 ; 三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明显 ,新视野和新视角被 不断引入到对中国当代经济史的分析和讨论当中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及独特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学界对于对经济体制转型本身的回顾和解释仍然是讨论的重点 ; 注重国际视野及中外关系
2013 年 1 月 第 20 卷 第1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