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天人合一”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的发掘越来越深刻,在古代对自然的敬畏被看做迂腐。在文明进步的同时,人与自然问题日益严重,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对西方哲学主客观二分思维方式的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渐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包含深邃的生态伦理意蕴 ,对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字:科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儒家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的面临着生态失调,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挑战,同时也使得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就是人类在社会的巨大进步过程中,产生的骄傲心态,认为人定胜天,自认为已经全面的认识了自然,进而忽视现代科技与自然、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到后工业化社会
和大科学时代的今天,一些学者重新对现代科技和西方文明进行反思,认为21 世纪的世界文化应该吸收中国“天人合一”的智慧。对于“天人合一”,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法国学者施韦泽也盛赞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和无所不包的哲学”。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在中国的著述中最先提到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个方面,其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易经的核心理论。《周易》是道家起源学说,在后来的《道德经》中所提出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暗含大道无情,只依照历史轨迹运行。《周易》不仅对道家影响深远,儒家也是汲取其所长,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家又不致相同。[ 4 ]
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追求人类和自然共存的大智慧,所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认为人不能以自然为仆人,应把天地视为父母,把所有生命视为与自己相通。它以天、地、人的统一为基本点,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沟通、相类和统一,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以此作为最高的伦理价值目标。[ 7 ]具体内涵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张人与万物一体,高扬生命一体化。在“天人合一”观念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彼此相通、血肉相连。儒家从“性天同一”思想出发,竭力主张天人一体,反对人与自然的分割和对立。认为天赋人以道德萌芽,经过人在后天的努力和修炼,日臻完备,达到人天相参“、下上与天地同流”的人生境界。张载《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认为人与万物都得之于自然和宇宙,与自然和宇宙浑然一体,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只是自然和宇宙间存在的一物。民众百姓都是我同胞兄弟,应以仁爱相待;宇宙万物都是我的亲密朋友,应该爱护他们。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和谐、均衡和统一之中。儒家这种万物交融、并育不害的思想,正是“天人合一”所提供的生存大智慧。
第二,人与天地合其德,强调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 人道与自然之道有着共同性,即人与天地均依“道”而生成与发展。人要与自然合其德。人尽心知性始,进而知天命,把握天道。儒家“天人合一”的内在要求就是以天道观人道,以人道合天道。《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
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发展。儒家“天人合一”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裁成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在此基础上,自觉与天地参赞化育,和谐共生。《周易·系辞》明确指出:“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圣人的职责在于调节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犯其本能,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天地相合,天人和谐,是人生最高境界。[ 5 ]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现代新儒学的一代宗师唐君毅指出“:孔孟之精神,为一继天而体仁,并实现天人合一于人伦,乃人文之精神。”“天人合一”的观点可以说起源于殷周时期,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故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以天地的生生不息为准则“,生生之谓易”,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子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他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主张敬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他的这一思想为“天人合一”命题奠定了基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这里孟子把心、性、天连为一体,表达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的系统论证。他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亦有喜
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认为“人副天数”“、天人同类”,因此天人合一,天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感应。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们从心性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在《正蒙·乾称》中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而未始遗人!”。对这种从道德角度论证的“天人合一”,程颢、程颐深为赞同,并走得更远。程颢论天人关系时说:
“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陆王心学则从心本论的角度论证天人合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则声称“: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启发
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它对反思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疏离等负面效应,重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启发我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天”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权威地位“,天”能主宰一切“,天”有自己的人格,在这种情形下“,天”是人们生活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人们的内心对于周围世界有一种敬畏之心,易于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共存。然而,在当代“,上帝已死”“,天”的神性、道德的权威消失了,人们的行为好像失去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而变得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其结局必然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滥用,大自然生态受到严重毁坏而失衡。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所以,我们可以从古代“天”的权威作用中得到启示,填补原始的作为道德和法律基础的“天”的缺位,以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天”也有“法”。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辩证法办事,以使人类免受自然界的惩罚。天人合一”观要求建立生态伦理,生态伦理既重人又重自然,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人们自觉依照神圣的生态伦理道德行为,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总之,上述“法”与“天”得到重塑,人们在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受到了如上的约束,人类生存环境才有可能在根源上得到保护。
(二)“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必须共同正视和认真处理的全球性问题。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