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调查研究【第一章】农民工文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探究绪论【第二章】国内外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文献综述【第三章】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农民工文化服务正式调研过程与分析【- 】农民工文化服务质量多元方差分析【第五章】提升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建议【结论/参考文献】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与完善结论与参考文献3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模型基础SERVQUAL 和SERVPERF 是两种较为成熟的服务质量测评模型。

SERVQUAL 是在顾客感知和差距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SERVPERF 是对SERVQUAL 的批判和改善,下面详细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介绍。

SERVQUAL 模型1988 年,美国学者Parasuraman、Zeithamal 和Berry 三人首次提出SERVQUAL 模型,并在其文章中对其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了阐释。

SERVQUAL 是“Service Quality”的缩写。

PZB“期望-感知”评估框架的提出是以“期望-感知”差距模型为雏形,通过反复纠正,确立了最终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包含 5 个维度、22 个指标),利用7 点尺度法进行量表的测量,即SERVQUAL 评价方法。

SERVQUAL 纯粹是基于顾客的主观感受来测量服务质量。

它通过计算差值作为测评结果,取实际感知的与期望的服务质量之差,即:服务质量=服务感知-服务期望。

当SQ 为正值时,即认为其水平高,反之则低;当其为零时,视为尚可。

注:※代表问题评分反向,应转为正向得分再进行数据分析。

SERVQUAL 模型的五个维度具体包括:①有形性是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因素。

②可靠性指及时、准确地提供服务的能力。

③响应性是指快速提供顾客所需服务的意愿。

④保证性指服务人员具备的专业素养以满足顾客所需服务的能力。

⑤移情性是真诚关心顾客、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的核心内容。

本文运用因子和信度分析,在确保每项指标对公众评价结果影响显著及指标分类合理的前提下,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检验,并据此解释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体系中的公因子,分别计算出4个公因子的指标权重和14个评价项目变量的权重,最后得出服务内容和服务条件的满意度影响整体满意度权重最大。

因此,为加强政府提供服务满意度,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条件改善的力度,提高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标签: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因子分析一、引言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地不断增长,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具有特别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就上海市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仍以硬件设施、制度建设等客观指标的考核为准,而作为主观指标的服务对象满意度量化考核是缺位的,绩效考核仍以“服务提供机构”为导向,而非“公众导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公众满意度这个主要评价标准,是新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1]。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体现人民需要与期望的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改善提供客观的测量工具,为公共服务部门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研究发展和指标体系初选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2]。

而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可以认为是公众消费公共文化服务之前的预期效用与消费后的实际体验的差距认知。

当公众的实际体验与预期一致时,服务接受者就会满足。

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开发了用于评价公共部门满意度的测评模型和方法。

石景山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石景山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石景山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服务覆盖率:评价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区域内的覆盖
情况,以及服务的人群范围是否广泛。

2.服务质量:评价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服务的水平,
包括活动的丰富性、设施的完备性、环境的美观性等方面。

3.居民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社会化运
营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包括对设施环境、服务质量、活动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4.运营效率:评价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在资源利用、成本
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5.社会影响力:评价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对社区文化建设
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6.创新与发展:评价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创新发展和未
来规划方面的考虑,以及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上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权重分配和细化,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评价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阅读资源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阅读资源,评价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首先需要从阅读资源角度出发。

指标体系应包括图书馆收藏图书的数量和质量、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的数量和更新速度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考虑收藏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少数民族文献、地方特色文献等,以丰富阅读资源。

二、服务设施评价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考虑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图书馆建筑的舒适性、开放时间的灵活性、阅览室的座位数、电子阅览设备的数量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图书馆是否提供无障碍设施,以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

三、信息技术应用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必须积极转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

评价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考量其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

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图书馆网站的设计和功能、数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图书馆是否提供电子书籍借阅服务、网络查询服务等,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四、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离不开读者的参与和支持。

评价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还需从读者参与的角度进行考量。

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活动的种类和数量、读者俱乐部的规模和活跃度、读者培训和教育的覆盖面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考虑图书馆是否定期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五、社会影响力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考虑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图书馆的社会声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程度、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程度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统计图书馆的年度借阅量、读者数量等指标,以评估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September2 2No.17TotalNo.4592 02 0年9月第17期总第459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公务质蜃\价指絲俸系构建——运用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刘里洋(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 0 5)摘 要:本文在LibQual + R 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点及其质量评价的 实际需要,初步构建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调研,通过信度分析和因子 分析,最终确)了由数字资源、设施设备、服务方式、服务人员和服务效果这5个范畴构成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合理性在于增补设施设备指标、反映新型服务方式、注 重公众需求与体验。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艮务质量;德尔菲法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7—6921(2 0 2 0 )17—0 0 25—0 51【可题的提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 时期的重点建设内容,以文化共享工程为核心,在缩 小数字鸿沟、促进落后地区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推动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然而由于重初期投入轻中后期管理维护、重硬件设施轻无形服务等现 象的存在,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之一为供给质量不高,尚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对于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质量定义为+—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这可以视为关于质量定义智慧的凝结’陈振明和李德国认为公共服务质量是指“终端使用者获得、享用公共服务的实际水平、可 获得性、及时性、经济性、准确性和响应性等-2&而公共数 字文化服务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文化相结合 而成的一种新的技术运行管理模式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等特点°综上所述,可以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界定为:公 众对在接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对公共数字文化效果的总体认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过程及结果中的固有文化特性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和社会公众要求的程度°数 文化服务 是 数 文化服务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体系的“灵魂”所在°数 文化服务 是 我国 数 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而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指是 数 文化服务 的关键环节,不仅有利于拓宽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让用户及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做出全 面、系统、客观的评价与判断,还有利 于不断发现服 务中的问题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定服务重点,合理调配服务资源,及时改进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水平与服务效能,促进供需对接,提高公众利用率与满意度°笔者在LibQual + R 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数字 文化自身的特点,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问卷调 查,尝试建立一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2公共数宇文化服务质C 评价指标设计目前尚缺乏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为直接对象的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中也没有给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的要素或指标,未实施完整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无法从现有研究成果、政策文件和实践中得到直接参考°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 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质量评价有着许多共性,可以参考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研究等°因此,笔者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数 图书 服务 的相关 内容,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点及其质量评价的实际需要,分析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0 相关研究中的评价指标2. 1. 1 基于LibQual + R 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 1999年12月,ARL (美国图书馆研究学会) 依据德克萨斯州 AGM 大学(TeXas AGM Univer-sity )图书馆对于SERVQUAL 研究和改进的丰富收稿日期!0 20 — 04 — 26作者简介:刘里洋(1996 — ),女,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5・总第459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经验,联合两者发起了大规模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活动,这至今也是学术界内最有影响力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活动’在陆续进行4次大规模调研实验之后,最终把LibQual+R定义为一个由3维度22指标构成的测量模型’由于LibQual+R主要运用于学术性图书馆和研究性图书馆,因此不能生搬硬套直接用来评价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⑶’为了有效评价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全面了解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建设情况,已有学者我们对LibQual+R的指标进行了探讨与修改°施国洪、刘凯⑶在LibQual+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特性,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确定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终确定了信息资源,图书馆环境,图书馆员和社会责任4项一级指标’刘凤娟⑷通过对LibQual+R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指出该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获得用户对图书馆实际服务质量的评估,而且还能获得用户对服务的期望,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王静一、毕强囚基于LibQual+R建立了以用户为基本特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确立了服务满意度、服务环境、服务能力、服务可靠性4项一级指标以及服务设施、资源分配、个性化服务、数字资源等12项二级指标,得出图书馆可以从用户角度出发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的办馆思想°桂煜航、熊涛时基于LibQual+R评价模型,设计出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先后对量表进行实证研究,获得由馆服务、员服务和图书环境3一级指成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刘敏⑦以LibQual+R为工具,结合公共图书馆实际,设计了涵盖4个范畴的问卷调查指标,并针对调研报告期望从调查中发现问题,以指导实际工作、完善服务°2.12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虞乐结合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的发展趋势,从多媒体载体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认为LibQual+TM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相较于SER-QUAL更具科学性、精准性和客观性’王萍通过对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内容的分析,构建了较科学的数图书服务指标体系’涵盖硬件条件、数字资源、服务手段、服务内和服务5'中环境、网络管理等,数字资源包括资源更新、资源类型、资源使用情况等;服务手段包括服务态度、人员素养、资源安全等;服务内容包括个性化服务、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效果包括服务效率、用户满足率等’赵杨%10&基于多维度层次法构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确定了服务环境、服务交互性、信息控制、服务效果4项一级指标和网络环境、交互渠道、服务态度、个性化、满足需求等12项二级指标,并通过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因子结构的合理性,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提供有效工具’胡媛、曹阳%口等认为数字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感知,通过构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得用户个性化,交互能力,知识服务,检索服务,动态通知,易用程度,主动推送7项一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服务质量评价与服务改进提供参考°廖皤、许智敏%12&等参考LibQual+R模型建立了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移动及网络环境#言息获取和服务效果3个范畴,该体系构建特色及合理性在于新建移动及网络环境范畴的指标并突出关注个性化服务°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要素和指标主要是信息获取、服务效果、用户需求、数字资源、移动阅读资源等,这些评价要素和指标能够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2.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2.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设计要依据评价的含义和范围,客观反映评价结果,体现每个指标的适用性与实用科学原则求指计我国际出发#艮据公众需求适当调整指标,确保评价指标体的2.2.2可原则可在指的设计能够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体系实践中切实可行,能够获得明确的评价结果和结论°可操作性可以综合考虑定性、定量指标的选取,定量指标的相关数据要易于获取,易于计算,例如可以采用统计SPSS可对于法化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评价°2.2.3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多方面涵盖数字资源,设施设备和服务效果等重要范畴,体现全面性°但是,考虑到可操作性原则,不可能将相关的全部指标都纳入评价之中°必须进行识别、选择和取舍,优先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核心内容的指标°20指标体系的内容遵循以上原则,初步设计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构成,见表1°3调查的开展3.1选择测评专家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专家集体意见预测方法的发展°它是以匿名方式多轮函询征集专家意见,通过定量处理,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法,是应用较广的定性预测方法之一%13&°由于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函询法,选择合适的专家需要考虑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工作内容等因素,些家的调查确定专家13名,包括: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3名,均具有博士学历和实践经验,从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高•26•刘里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2020年第17期校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工作人员7名,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馆员职称,均从事图书馆工作10年以上,其中有1名是档案馆馆长。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构建研究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构建研究

摘要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做了重新论述,社会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1]。

这一转变更凸显出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性作用。

有益于真正保障实现公众文化权利,激发产生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发现,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凸显;可及程度不高;亟需构建并优化可及评价等。

究其问题本源是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与服务对象间的适合度,即可及。

目前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可及评价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领域,少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

而且可及评价存在着维度构建不精确、不完善、有偏差、反馈滞后等问题。

因此,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且供需适配的可及评价维度与框架体系,以此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关键问题。

所以,本文将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进行构建性研究。

本文将以公共管理学为研究视角,构建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相关理论问题,整合学习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系统性构建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实证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维度设计—维度分析—维度实证探索”的逻辑思路从八个章节展开。

首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可及性理论、系统评价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确定可及的概念和目前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可及评价维度的实践情况。

理清公共文化服务可及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其次,设计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

通过借鉴现有在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成熟的可及评价框架,再以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内涵特点为基础,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具体评价维度--可获得维是公共文化服务可及评价的基础维度;可接受维是关键维度,可适应维是核心维度。

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一、前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生活与发展的基石,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保障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交流、传承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创新的关键工具。

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现状、文化产业、文化需求等情况各异,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成为了当代公共文化建设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从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入手,以研究成果及现状为基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

它主要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及网络、电视、广播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公民提供开放、平等、便捷的文化资源和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行为,以公共经费为支撑,目的是满足全体公民的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

2.服务性:公共文化服务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行为,旨在满足公民获取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

3.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是针对全体公民的需求而设立的,无论种族、地域、经济状况等差异,都可以平等享受。

4.多元性:公共文化服务是多种文化形态的集合,涵盖了文化资源、文化产品以及相关的文化服务。

5.开放性: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平台,不仅向公民提供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服务,还要积极开展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其中,国内主要集中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单一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而国外则更加注重探索跨类型、跨地域、跨文化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

总体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众多学者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规模、服务效果、服务质量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如Griffiths 模型、硕士梅墨里亚克(Moomeric)评价模型等。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社会的重大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满足群众对文化艺术、历史文化、科技文化和自然文化等各类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评价成为了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指标的意义评价指标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不同的指标需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服务项目建设、群众满意度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它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掌握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的构成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质量:这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文化产品的质量、创新性、社会效益等因素,评价模型可以考虑采用投票、问卷、分组等方式进行打分。

2、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为广大民众提供,因此评价指标一方面考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区域,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服务方式是否便捷,同时还需要考虑文化服务机构的规模、设施、人员素质等。

3、用户体验: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和意愿,因此这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用户感受和服务的个性化,主要采用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

4、文化服务机构的绩效:文化服务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因此其绩效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主要考虑其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效益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三、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基于绩效管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质量水平,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这一环节。

通过制定具体的绩效指标和目标,评估机构能否实现任务,分析机构的管理、资源投入、组织效应等情况,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高。

2、基于民众需求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民众的需求和服务期望,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的显性和隐性需求,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往往以受众体验为主。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探究【第一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优化分析引言【第二章】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方法【5.1 5.2】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5.3】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结果分析【第六章】改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结论/参考文献】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是由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利益选择决定的,它影响和制约着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前提。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应树立这样的价值取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结合;以人为本;社会公平。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应坚持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要尽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之外,还要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公众设计便利通畅的表达意见的渠道,使得供需相匹配,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盲目迎合公众的需求,提倡科学、先进的文化熏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最后,坚持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中,政府必须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改善公共文化投入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与基本维度3.2.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既涉及责任主体,也涉及实施主体,即广大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博物馆等)和一部分文化企业单位(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场馆),也包括群众业余文艺团体。

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思路、原理与指标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思路、原理与指标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思路、原理与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评估,就是通过一套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测,以反映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

科学的运行评估是一种评价,但这种评价不应该是一种仅仅面向过去的总结性或奖惩性评价(显然,这种评价也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

也就是说,公共文化服务运行评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总结,而是着眼于发展。

在这一意义上,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评估,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工具。

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运行评估对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拟编制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本文的主要任务是阐释这一指数编制的思路、原理以及指标体系的开发问题。

一编制公共文化服务指数的基本思路指数,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状况的相对数,因其在帮助决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一种被普遍使用的成熟方法。

正是指数的这种特点和功能,特别是其在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将指数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构造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其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测度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状态,为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各层次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坚实基础,为社会、各种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广大民众了解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必要信息。

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至少应该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功能:一是能够描述和反映某一时期内某一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水平和状态;二是能够评价和监测该时期内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三是能够综合判断和揭示该时期内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向和途径。

将公共文化服务状态指数化,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及其应用的挑战。

挑战之一是考量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成熟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和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要素、服务效能、公众满意度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我们将立足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解析相关政策背景及目标导向,明确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提炼关键指标与评价方法,旨在构建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接轨国际标准的评价框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尝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索如何运用该体系有效指导和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力求通过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2. 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在这一部分,作者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以治理要素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TSDEP理论分析框架。

该框架旨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的构建和分析。

TSDEP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基础。

作者对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该理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要素,包括目标(Target)、策略(Strategy)、设计(Design)、执行(Execution)和绩效(Performance)。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

作者详细阐述了TSDEP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

该框架通过整合治理要素,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不同维度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具体而言,TSDEP框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目标设定(Target):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确保绩效评价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L u n y u a n一、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涉及到许多方面,从基本服务的角度来看,至少应包括中小学教育以及社会保障三个方面,而对每一个方面的评价则需要更多的指标来进行描述。

因此,评价我国基本城乡公共服务水平首先应该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我国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从宏观至微观的层面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同时也为分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奠定了实证基础。

构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明确各级指标。

对于本文而言,评价的一级指标即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用中小学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三个指标来说明和刻画一级指标。

因此,这三个指标就构成了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而言,三级指标的每个指标都是二级指标的分指标,它们同样是由说明二级指标的子指标构成,用来构成二级指标的评价基础。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构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为了能够简洁地描述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将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三个层次。

为了能够更好你地描述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下面对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进行解释。

三级指标是描述均等化水平最微观地指标,由于涉及到城乡对比,因此本文的三级指标全部采用比率的形式,即以城市的相关指标除以乡村的相关指标。

若指标大于1,这说明城市的相关公共服务水平好于乡村,如果指标小于1、大于0,则说明乡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好于城市。

其中,中小学教育均等化指标包括:城乡中小学生师比比率、城乡万名学生拥有学校比率以及城乡人均教育教育经费比率;医疗卫生均等化指标包括:城乡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比率、城乡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比率和人均医疗救助支出比率;社会保障均等化指标包括: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率、城乡百人拥有养老机构数比率和城乡养老保险参险比率。

总体来看,每个二级指标都有三个三级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考虑了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5》;另一方面本文力求从科学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使三级指标能够描述现象,反映现实,同时又保证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2024年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范文

《2024年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范文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其应用,以期为提升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应反映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和特点;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应便于数据收集和计算;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应涵盖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动态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动态变化。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原则,本文构建了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服务供给、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满意度五个维度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设施的覆盖率和设施质量;文化活动开展包括各类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文化服务供给包括公共图书借阅、文化咨询等服务;文化队伍建设包括文化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文化满意度则是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评价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一)数据收集与处理在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

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统计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数据等。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标准化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评价方法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进行评价。

首先,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然后,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最后,将各指标的评分与权重相乘,得到综合评分。

(三)应用实例以某县为例,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县的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进行评价。

《2024年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范文

《2024年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范文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成为衡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实用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了解并评估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水平,还能为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以期为提升我国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理论,反映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2. 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应涵盖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设施、活动、服务等内容。

3.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简洁明了,数据易于收集和处理。

4. 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能够反映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动态变化。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成1. 设施指标: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

2. 活动指标:包括各类文化活动的数量、种类、参与人数等。

3. 服务指标: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等。

4. 效益指标: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等。

(三)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

三、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一)政策制定依据通过分析评价结果,了解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水平和需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资源配置优化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评价结果反馈,引导各县域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四、案例分析以某县为例,通过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县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毛少莹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估的首要环节和核心任务,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绩效评估的成败。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评估体系的原则、评估模式、指标设计及相关指标要素的拟订、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规则的制定等环节。

根据前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结合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要求和国内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我们尝试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模式的一般思路,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一些通用指标。

一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关乎宏旨的基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

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财务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受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理论的影响,公共服务部门的绩效评估十分关注财务方面的绩效审计。

如较早开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英国,其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正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②。

第二阶段以“目标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以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为标志③,基于目标管理思想的绩效管理与评估模式可以称为“目标型绩效管理”。

随着这一管理理论的提①魏钧:《绩效指标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卓越主编:《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③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1954年,他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随后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

出,以及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一种以公共部门目标职责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得到发展。

如美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以重视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

①第三阶段为“战略导向”为主。

这一阶段以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发表《平衡计分卡——提高绩效的衡量方法》为标志,强调绩效管理与评估要符合评估对象的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可持续 、 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量的分析 , 并进行评价和决策优化 。
一、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原则
( 一) 目标导向原则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 于为科学 、 合理地衡 量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的 整 体 水 平 提 供依据 , 找出影响公 共 文 化 服 务 水 平 发 挥 的 瓶 颈 所 在, 提出改进和提高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水 平 的 具 体 方 法 和举措 , 提升公共文 化 服 务 效 能 并 促 进 社 会 的 和 谐 发展 。 为了达到研 究 目 的 , 必须在目标导向的指引 下进行相应的指标体系构建 。 ( 二) 系统性原则 公共 文 化 服 务 水 平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层 次 多 样 , 维 度复杂 , 应当理清各 个 指 标 要 素 内 部 之 间 的 逻 辑 关 系,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 因此 , 在指标体系评 价的过程中 , 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遵从系统性原则 , 从问题的整体出发 。 ( 三) 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原则 。 这里的全 面性是指在构建指 标 体 系 时 , 应最大限度的反应公 共文化服务各方 面 特 征 , 不 存 在 遗 漏 或 者 缺 陷。这 里全面性并不是将所有的相关指标进行简单的罗列
第1 6卷 第5期 2 0 社会科学版 )
o l . 1 6 N o . 5 V e 2 0 1 6 S p.
( )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J g y y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被确 认后 , 如何构建一套 科 学 合 理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就 成 为迫切需要 。 现阶 段 国 内 部 分 省 、 市对公共文化服 务评价已经进行了 有 益 尝 试 , 并先后制订出台了一 些相关规定 , 如广东省制定了 《 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 , 浙江省 出 台 了 《 促进条例 》 浙江省文化厅系统文化 , 深圳市也结合自身情 大省统计指标评价体系方案 》 况提出了初步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指标 。 这些地方 相关规定的出台为我国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 设提供了 一 种 思 路 和 框 架 , 具 有 一 定 的 示 范 意 义。 然而从总体上来说 ,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的 研究还仅仅处于起 步 阶 段 , 国内大部分地区尚未建 立和颁布相应的建 设 标 准 和 要 求 , 尚无权威的评价 指标体系和评价 方 法 , 亟 需 构 建 科 学 化、 规 范 化、 标 准化的指标体系 , 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行系统定
3] 。 少各项指标之间的交叉重叠 [
而是要形成 一 个 相 互 之 间 紧 密 联 系 的 统 一 和组合 , 的有机整体 。 ( 四) 科学性原则 科学 性 主 要 涵 盖 两 方 面 的 内 容 : 一是评价指标 的选取要与评价目标相一致 , 即在指标设计 、 数据收 集及评价的整个过 程 中 均 要 遵 循 科 学 性 原 则 , 确保 指标体系内在逻辑 的 严 密 性 与 合 理 性 , 以此确保公 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的信度和效度 。 ( 五) 客观性原则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应该准确反映出公 共文化服务质量的 内 涵 , 指标要在保证完备性的前 提下也要尽量做好简明扼要 , 即选定明确 、 界限清晰 并具有代表性的指 标 集 合 , 尽量减少各项指标之间 的相关性 , 避免因人而异而带来的各项主观因素 。 ( 六)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包含两方面内容 , 首先 , 为了保证各个地
收稿日期 : 2 0 1 6 5 7 0 2 - - ( 基金项目 : 本文系 2 河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课题编号 : 0 1 4 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研项目 “ HBWY 2 0 1 4 -Y - ) ( 和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课 题 编 号: B 0 1 3 0 1 5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 题 “ ) 。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2 0 1 5 0 3 1 2 1 1
7 4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实际水平可以通过横向和纵 向比较评价结果来获得 , 数据应在统计口径 、 涵义以 及适用范围等方 面 保 持 一 致 性 。 其 次 , 公共文化服 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必须相互独 立, 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应保持很小 , 以减
( ) 文章编号 : 0 9 5 7 0 8 2 0 1 6 0 5 0 7 3 7 2 2 0 0 - - -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娟 , 梅国宏
( ) 华北理工大学 以升创新教育基地 , 河北 唐山 0 6 3 0 0 9
公共文化服务 ; 指标体系 ; 构建 关键词 : 摘 要: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身特点 , 在借鉴西奥多 · H· 波伊斯特的 “ 投入 -过 程 -产 出 -效 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进行构建 , 并运用定性 、 定 果” 模型基础上 , 量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 , 为有效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合理评估政府的服务 能力提供简单 、 便捷 、 科学合理的测量标准 。 中图分类号 : 2 4 9. 2 0 文献标识码 : G A 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我国民生 建 设 的 不 断 推 进 , 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党中央 、 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 党的十八大提出 到 2 0 2 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的战略目标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 “ 构建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体 系 ”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 任务之一 。 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测 度对我国积极 、 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促进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