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标题: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想:按新《课标》的要求,物理的知识、方法、能力、科学态度等都是教学的要素,如果把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则物理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新《课标》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对于一些物理规律的学习过程,教材中特意设计成了探究式的实验,以便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课本中提供的实验参考方案由于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理解两方面难度较大,鉴于实验器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采用打点计时器打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贯彻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了解并在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3) 会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并知道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Excel 软件)协助完成;从数据结果能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计算机处理数据,认识数学工具和信息技术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采集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相互交流、讨论,勇于改进实验方法。
(2)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能体验探究过程的艰辛和严谨;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提问1:从牛顿第一定律里可以得出力和运动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提问2:从该定律中能不能得出物体受力后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改变?
引入新课,(进入多媒体课件)
2、观察现象。
观看短片:一台小汽车与一台大货车从同一地点同时起动。
3、提出问题。
问题1:从运动性质来看,两车有什么不同?(两车加速度不同。)
问题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什么因素有关?(跟物体质量和受力有关。)
问题3: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有什么定性关系?
探究1: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受力之间的定性关系。
问:用什么方法可使探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回忆欧姆定
律中的实验方法,进一步认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举例:骑自行车时,用不同的力踩踏板;同一人分别去拉空拖车和装满重物的拖车;
问:这些现象反映了加速度跟受力、质量之间有什么定性关系?
结论: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探究2: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4、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有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如在前面学过的《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中,正因为伽利略有了合理而大胆的猜想,从而为后面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建议学生借鉴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猜想方法: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并将猜想的几种可能结果归纳在屏幕上)。孰是孰非,让事实说话。
5、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实际上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或假设具体化、程序化。根据探究假设来确定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来思考实验的原理,按照实验的原理,来设计实验的程序和步骤,这是构思实验方案的基本线索。
问:在实验室里利用常见的器材,要达到这个实验目的,比较可行的方案有哪些?
学生讨论,总结出方案。
方案一:直接测量出a、F、m 的数值,从结果找出规律。
方案二:由于此实验是探究三者的比例关系,可不用测出具体数值,可以控制两车在受不同的拉力情况下同时由静止运动,又同时停止,由位移之比得出加速度之比,然后分析加速度之比与受力之比有什么关系。
说明:考虑到操作性方面,本节课采用方案一。
问1:在用方案一进行实验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选器材。
教师演示方案一,目的是为了讲解实验中注意事项。
问2:小车质量不变时,如何给小车施加一个已知的拉力,又如何改变这拉力大小?(绳子下端挂物体,拉力可认为是物体的重力,改变物体的质量即可改变对小车的拉力。)说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所挂物体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有关这个问题的原因,鼓励学生课余去查阅相关资料。教师提供该实验中关于质量如何改变的一些参考数据。
问3:有时加一个质量较小的砝码,小车不会动,这是为什么?(因为小车与木板间有摩擦力。)
问4:如何将这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减小或消除呢?(垫高木板一端,以此来平衡摩擦力。)问5:垫高一端为什么就能平衡摩擦力呢?(利用重力的分解解释)
教师演示。
强调:做该实验时,动手操作方面,数据计算方面比较繁琐,要求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各人所长,如可以两人动手操作,一人处理数据。同时也应注意安全和保护实验器材。
6、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调控。)
7、分析与论证。
搜集;
请2~3个实验小组的代表上台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以及结论利用展示仪展现在屏幕上,并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做简单陈述。
数据处理方法可能出现有:
A、计算列表法;优点:操作简单,数据间的简单数学关系一目了然。
B、图表法处理;做出a-F 图象(直线)和a -m 图象(双曲线)。
C、图表法处理;做出a-F 图象(直线)和a –1/m 图象(直线)。
教师点评,提出几点建议:
1、实验数据处理最好运用图表、图线及拟合线性方程。
2、应灵活运用数学工具处理非线性关系的数据。如变a -m 图象为a –1/m 图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