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新定义与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眼泪蒸发型干眼:此型干眼主要是由于眼泪的蒸发速度过快所引起,通常与局部角膜病变、眼表炎症等有关。

2. 泪液分泌型干眼:此型干眼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下降引起,通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3. 混合型干眼:此型干眼既包括眼泪蒸发型干眼,又包括泪液分泌型干眼。

诊断标准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根据症状、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2. Tear Film & 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非Sjögren 型干眼和Sjögren型干眼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问诊、泪液检测、角膜染色和结膜观察等多个方面。

干眼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而目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美国眼科学会和TFOS 制定的标准。

在诊断干眼时,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针对干眼的其他分类方式和诊断标准还有以下几种:1. 换液循环动力学标准:该标准从泪液供给和排泄两个方面考虑,分为泪液分泌/供给不足型干眼和泪液排泄不畅型干眼两类。

2. 国际干眼工作坊(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标准:该标准主要是针对由于睑板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干眼(即睑板腺功能紊乱性干眼),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3. 日本角膜学会(The Cornea Society of Japan, CSJ)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基本型干眼和多成分干眼两类,通过评估泪液成分来确定干眼类型。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

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引言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缺乏足够的润滑和保护。

干眼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还可能导致视力受损。

为了提高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和保证治疗的规范性,制定了一套干眼治疗流程及规范。

流程干眼治疗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就诊和诊断当出现眼睛干涩、刺痛、红肿等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史。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和眼部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干眼症,以及干眼症的程度和原因。

2. 分层治疗根据患者干眼症的程度和原因,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干眼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眼表保湿剂、抗炎药物等。

对于严重的干眼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热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等。

3. 治疗效果评估干眼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检查症状和眼部指标的改善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 长期管理和维护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维护。

患者在治疗过后,应定期复诊,接受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避免长时间用眼、适度休息、合理饮食等,以维护眼部健康。

规范为了保证干眼治疗的规范性和疗效,以下是一些干眼治疗的规范要求:1. 医生资质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干眼治疗。

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干眼病症。

2. 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干眼症状和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并经过医生充分沟通和解释。

3. 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根据患者的干眼症状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在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时,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使用抗炎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质量和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一、干眼症的定义干眼症是一种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成分异常,导致眼睛表面湿润度不足的疾病。

其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

常见的干眼症病因包括年龄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二、传统干眼症诊断标准的局限性1. 受访者的症状描述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指标。

2. 检查手段有限,往往只依赖于泪液量和泪液质量的检测。

3. 部分患者症状轻微,但眼部检查结果明显异常。

三、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内容基于以上问题,近年来关于干眼症诊断的标准也在不断改进。

目前,干眼症诊断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

2. 引入新的检查手段,如泪液蛋白组学检测、泪液蒸发率检测等。

3. 明确干眼症分型,在诊断时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疾病因素等。

四、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重要意义1.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新标准的引入,使得干眼症的诊断更加客观和科学。

2.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类型的干眼症,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3. 促进干眼症治疗效果的评估。

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踪监测。

五、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应用1. 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相关内容,提高对干眼症的认识。

2. 患者在就诊时也应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3. 科研人员需深入研究干眼症诊断新技术和新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干眼症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引入对于提高干眼症的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评估以及科研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干眼症的治疗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干眼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

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干眼症,不断有专家学者致力于改进诊断标准。

近年来,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提出,为医生提供了更科学、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

本文将从干眼症疾病特点、现有诊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干眼症诊断新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首先,来看一下干眼症的疾病特点。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泪膜分泌物减少、泪液蒸发速度增加、眼表组织发生炎症等。

患者常常感到眼部干涩、疼痛、灼热、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此外,干眼症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然而,由于干眼症症状与其他眼部疾病重叠,且缺乏特异性,因此存在一定的诊断困难。

其次,现有的干眼症诊断标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常用的干眼症诊断标准主要是基于病史询问、眼部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如Schirmer试验、蒸发率测定、角膜染色等。

然而,这些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易受检测条件、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因此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另外,现有的诊断标准没有考虑到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诊断结果不够准确。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是基于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方面制定的,包括了更具体的诊断依据和评分标准。

新标准将干眼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考虑到患者的全面情况,从病因、病程、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干眼症的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干眼症诊断新标准的提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科学、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

然而,新标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推广,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需要积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V2-0912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V2-0912

---------------------------------------------------------------最新资料推荐------------------------------------------------------干眼临床诊疗规范V2-0912干眼临床诊疗规范(讨论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一、前言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

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但其诊疗规范尚未建立,各级眼科医师对于干眼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临床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干眼临床工作,提高干眼诊治水平,急需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干眼临床问题,建立我国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 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三、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 5. 5-33. 7%左右,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

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较美国及欧洲高,其发生率约在 21%-30%。

其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1 / 12药水滥用、使用视频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

四、干眼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眼分类标准,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方法。

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是目前分类尚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参考目前的分类方法,对我国现有基于眼表面泪膜结构与功能的干眼分类标准进行了改进,同时基于 Delphi 小组报告提出了我国干眼的严重程度的分类标准。

1. 干眼的分类标准(1)水液缺乏型干眼(Aqueous Tear Deficiency, ATD) :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 Sjgren 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2)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3)粘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包括眼表的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导致的动力学异常等;(5)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作者:张志勇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7期摘要:目的分析干眼的常用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提出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干眼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汇总每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方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眼的诊断主要从以下几个项目入手,其他慢性症状;眼表损伤情况;泪液分泌量;泪膜的稳定情况;乳铁蛋白的变化。

对干眼的治疗采用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非药物治疗治愈率100%,药物治疗治愈率97.5%,手术治疗治愈率85.7%。

结论临床进行干眼诊断须多方面诊断配合进行最终诊断,对干眼的治疗要因症施治,对症下药。

不同程度的患者使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可较大程度的提高干眼治愈率。

关键词:干眼;诊断;治疗;规范常用的有虎红和丽丝胺绿染色。

虎红与结膜的结合力通常强于角膜,对其检查结果的判断可将眼表分为鼻侧球结膜、颞侧球结膜和角膜三个区域,各区域依照染色程度不同分为0,1,2,3级[1]。

丽丝胺临床上通常定义干眼为不同原因造成的人泪液量或其组成和分泌动力学发生的异常,进而导致眼表面出现异常或者泪膜不稳定,常合并有眼部不适、异物感等临床症状的眼疾。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干眼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75岁,平均(52.6±8.9)岁。

其中男18例,女32例。

1.2诊断方法1.2.1泪液分泌量检测①可用SchimerⅠ和SchimerⅡ实验进行泪液分泌实验的测量。

SchimerⅠ实验主要用来评价泪液的基础分泌状况,SchimerⅡ实验主要用来评价刺激泪腺后的泪液反射性分泌状况。

②干眼病情与泪河线高度半径的和程负相关,可通过泪河线高度和半径的测定诊断干眼的严重程度。

1.2.2泪膜稳定情况检查采取破裂时程检查(BUT)对泪膜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应在滴用滴眼液等保护治疗措施之前进行,防止出现假阴性,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使角膜表面光滑,成为理想的光学界面 湿润及保护结膜角膜上皮面 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润滑眼睑运动 机械冲刷异物、细胞碎屑及细菌 构成角膜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媒介 营养角膜上皮,保护角膜表面相对无菌状态
13
形成稳定泪膜的必要条件
泪膜三层结构质和量的正常
眼表上皮完整
眼睑结构功能正常
泪液动力学正常
泪腺神经和角膜反射弧完整
泪膜是非常薄的,厚度只有
6-10微米。
泪膜
9
传统概念:
脂质层--减少蒸发
水样层--湿润眼表,屈光
作用,代谢营养,维持正常渗 透压
粘蛋白层--降低表面张力
泪膜的构造
10
泪膜的构造
新观念:以粘蛋白为主体的水化粘液胶,外层覆盖着脂质 层
11
泪膜的功能
维护正常视功能 保持眼舒服感觉 防御功能
12
泪膜的生理作用
32
泪河高度
≤0.35mm
89
22
78
42
32
干眼的诊断标准 干干眼眼
任何干眼主观症状
BUT≤5s或 Schirmer-I<5mm/ 5min
任何干眼主观症状
5s<BUT≤10s或5mm/ 5min<Schirmer-I≤10
mm/5min
角膜染色阳性 33
干眼的分类
34
主观症状
干眼的严重程度
轻度
中度
中重度
角膜荧光素 染色


明显
治疗后体征
消失
不完全消失
35
干眼的治疗目标
轻度干眼→缓解眼部症状 重度干眼→保护视功能
36
干眼的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课件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课件

01
询问病史:了 解患者症状、 病程、用药史 等
02
眼部检查:包 括裂隙灯显微 镜检查、泪液 分泌试验、泪 膜破裂时间试 验等
03
辅助检查:如 泪液渗透压测 定、泪液成分 分析、角膜地 形图等
04
诊断标准:根 据检查结果和 临床表现,综 合判断是否为 干眼,并确定 干眼的类型和 程度。
3
干眼的治疗和预防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01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症 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
诊断
02
03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04
规范更新和优化
更新时间:2020 年
更新内容:增加了 新的诊断标准和治 疗方法
优化方向: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治疗效 果
更新原因:随着医 学技术的发展和临 床经验的积累,需 要对干眼临床诊疗 规范进行更新和优 化。
睑板腺功能障 碍:睑板腺功 能障碍是干眼 的常见原因之 一,如睑板腺 堵塞、睑板腺
炎等。
04
05
06
眼部疾病:眼 部疾病也是干 眼的原因之一, 如结膜炎、角
膜炎等。
环境因素:环 境因素也是干 眼的原因之一, 如长期处于干 燥、高温、低 湿度的环境中, 导致泪液蒸发
过快。
药物因素:药 物因素也是干 眼的原因之一, 如长期使用某 些药物,导致 泪液分泌减少。
定期进行眼部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干眼 问题
治、泪膜稳定性、角膜上皮完整性等
02
评估方法: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3
评估标准:根据不同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04
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有助于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老龄、女性 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 激素替代治疗:应用雌激素 使用影响支配泪液分泌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的药物
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抗 抑郁药物等,以及视黄醛和异维甲酸等
不合理应用眼药水:局部长期滴用抗生素、抗病毒 等眼药 环境因素:如多风、强气流,气温升高和气候干燥; 长期使用空调或除湿机 用眼过度: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 其他因素:经常熬夜、维生素A缺乏症等
介绍本病的基本医药常识及长期用药的必要性 告知经治疗可实现的预期目标 讲解正确性经过
指导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每天实施眼部物 理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 –先热敷眼睑5-10分钟 –之后进行眼睑按摩,手指在睑缘作旋转动作, 最后用棉签蘸无刺激的淋浴液擦洗睑缘 –应同时涂用抗生素眼膏
诊断要点
干眼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日本的诊断标准可供我国 参考,同时具备以下3项阳性者可确立诊断:
慢性症状(有1项以上阳性):视疲劳、分泌物增多、
异物感、眼皮沉重感、眼睛干涩、不适、疼痛、流泪、视 物模糊、痒感、畏光及眼红; 眼表染色:虎红染色评分≥3,或荧光素染色评分≥1; 泪液功能试验:泪膜破裂时间<5秒;SIt≤5mm。
过度用眼、干燥高温、烟尘环境及其他眼部刺激 可使症状加重
应询问患者症状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 -睑板腺炎患者症状在早晨加重,原因为随着时间延长, 泪液冲去了眼表的脂质分解产物 -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症状在晚上加重,原因为夜晚闭合 眼睑使患者早晨感觉舒服,在白天睁眼会使干眼症状加剧
应询问患者是否同时有口干、关节痛等症状,以便判断引 发干眼的潜在原因
病史
了解患者的工作环境及性质:如长期在空调开放 的环境里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或驾车。 询问局部及全身用药情况。 了解眼部外伤史、手术史、是否长期佩戴隐形眼 睛,以及既往全身性疾病史。 -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2021修订版)一、概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干眼临床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虽然目前临床干眼检查和诊断方法多样化,但是多数方法均存在主观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和分析的局限性。

同时,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需要联合应用更多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特异性。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多方法组合须基于干眼的发病因素、机制及具体病情。

虽然治疗方法多元化给医师带来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在干眼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不会改变。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了干眼属于慢性疾病。

“眼表微环境”强调眼表是统一整体,是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平衡,一旦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会造成眼表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眼表功能失衡。

“神经异常”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部分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能障碍,使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或缺如等。

三、干眼的分类根据我国临床治疗和疗效判定的需要,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种分类方法。

(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 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ö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

干眼的诊疗新进展与相关疾病ppt课件

干眼的诊疗新进展与相关疾病ppt课件

只治疗急性结膜炎不治疗干眼的结果
本试验只治疗感染,不使用干眼治疗药物
细菌感染患者应用抗菌滴眼剂治疗。 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
本试验没有应用治疗干眼药物,急性结膜炎合并 干眼的症状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可以缓解。
Ting Huang et al:Investigation of tear film change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Cornea.Vol.26,2007
口服药
眼睑闭合困难 手术
角结膜上皮损伤
外伤 糖尿病
戴隐型眼镜
结膜松弛
睑板腺炎
手术源性干眼
指接受眼部或其他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状,并伴 液分泌异常或泪膜稳定性下降的眼表疾病。
可引起医源性干眼的手术几乎涵盖大部分眼科 角膜移植、LASIK、眼睑手术、结膜手术、白内 术、 青光眼外过滤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眼肌手术
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
过敏性结膜炎的分型及流行病学
过敏性结膜炎的分型:
1、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2、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3、春季角结膜炎; 4、特应性角结膜炎; 5、巨乳头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
1、约5%以上人因过敏性眼病就诊,其中50%为过敏性结膜炎; 2、各种亚型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 3、总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 4、常年过敏性结膜炎及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最高, 5、儿童以春季角结膜炎为主(常于青春期起病,持续5~10年,
临床检查所见:
1、SchirmerⅠ减少、BUT明显缩短 2、荧光素染色阳性、角膜上皮受损伴有泪液分布不均。 3、和正常人相比,所有检查项目的数值均为 P<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

干眼症诊疗新进展

干眼症诊疗新进展

泪膜破裂时间检测
通过观察泪膜破裂时间,评估泪 膜稳定性,进而判断干眼症的严
重程度。
眼表活体染色
使用荧光素钠等染料对眼表进行 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细胞的缺损 程度,评估干眼症对角膜的损伤

泪液渗透压检测
通过测量泪液渗透压,了解泪液 中离子浓度,有助于判断干眼症
的类型和程度。
创新治疗方法
人工泪液治疗
开发新型人工泪液,如聚乙烯醇、透明质酸等,以模拟天然泪液 的成分和功能,缓解干眼症状。
抗炎治疗
针对干眼症的炎症反应,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 疗,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眼表。
自体血清治疗
利用自体血清制成滴眼液,为角膜提供营养和滋润,促进角膜修复 。
干细胞治疗研究
干细胞来源
01
研究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等,探
索其在干眼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干细胞分化与移植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干眼症的临床实践 中取得了突破性疗效。通过将健康的干细 胞移植到患者的眼表,可以促进眼表的修 复和再生,从根本上改善干眼症的症状。 一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接受干细胞治疗后 ,患者的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眼表功 能得到明显改善。
新技术三
01
总结词:长期随访
02
详细描述:为了评估干细胞治疗的长期疗效,需要对患者 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治疗在 改善干眼症状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对人工泪液的依赖 程度。然而,干细胞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需 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02
研究如何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或泪腺腺细胞,并
将其移植到病变部位,以修复受损的眼表或分泌泪液。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定义和分类解读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定义和分类解读

定义更新点解析
多因素
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个 病人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 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 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神经异常
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上一些 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 比如有些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 能障碍,使得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 或缺如等。
考虑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的需要,进行干眼的分类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原因 与危险因素分类
泪液主要成分
2
或功能异常分类
3
严重程度分类
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分类
干眼病因复杂:
• 全身性因素 • 眼局部性因素 • 环境性因素 • 生活方式相关性因素 • 手术相关性因素 • 药物相关性因素 • 其他因素
• 干眼是多因素导致或在病情进展过程 中另有一些因素加入,有些病人很难 用一种原因完全解释。
DEWS I:第一次国际干眼工作小组报告
干眼定义(2020年)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 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组织损 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干眼定义(2020年)解析
核心特征
多因素疾病 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
临床表现
眼部多种不适症状 视功能障碍 眼表组织损伤
中国干眼定义更新
2013年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 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 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 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2020年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 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 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 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 炎症、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 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 视功能障碍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

干眼症诊断新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眼新定义与诊疗规范编者按:“2015眼科诊疗新进展”会议于2015年1月24日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眼表干眼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干眼诊疗的新进展。

大会对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定义及其诊疗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加强泪膜稳定性这一概念在干眼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对干眼中重要的一型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的诊疗规范从一个更高、更广、更新的角度进行深刻的讲解,提出关于针对性用药的指导性建议,期望能有助于干眼诊疗的管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亚洲干眼新定义刘祖国教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眼表疾病。

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35%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

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约21%~30%。

我国2013年版专家共识对干眼的定义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诊断标准:有干眼的症状,同时泪膜破裂时间(BUT)≤5s即可诊断干眼。

我国采用的干眼诊断标准是: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s或Schirmer Ⅰ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n可诊断干眼;或者有上述主观症状之一和5s<BUT≤10s或5mm/5min<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10 mm/5min时,同时伴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诊断干眼。

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诊断标准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诊断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涵盖大部分患者。

Schirmer试验≤5mm/5min的大部分患者一般BUT≤5s;对于有角膜染色的大部分患者其BUT通常≤5s。

所以BUT≤5s可涵盖大部分干眼的患者,BUT代表的是泪膜稳定性,BUT≤5s说明泪膜的稳定性差,而泪膜稳定差既是干眼的发病启动因子,也是干眼的发病结果,泪膜稳定性在干眼疾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眼表黏蛋白与干眼病以往认为眼表泪膜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脂质层、水样层、黏液层。

现在研究证明,泪膜为二层结构:脂质层、水-黏液凝胶层。

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泪膜中的水主要由泪腺分泌,黏蛋白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

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在干眼的最新定义中着重强调,干眼伴有泪膜渗透性增加和眼表炎症,并将抗炎治疗定为干眼分级治疗中的明确内容。

炎症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炎症环节治疗干眼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是眼表渗透压增高,激活上皮的炎症信号通路,促使一系列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使得眼表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受到损害,黏蛋白分泌下降,最终造成泪膜的不稳定性,这又加重泪液的高渗透状态,这一恶性循环是如今公认的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

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所制定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将干眼分为五型:①水液缺乏型干眼: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o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②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③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灯;④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⑤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1】。

其中黏蛋白缺乏型干眼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如今也是一大研究热点。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指的是结膜杯状细胞或角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或损伤时(如手术源性上皮损伤、眼表化学伤、热烧伤,MGD,维生素A缺乏、滴眼液中的防腐剂等)造成凝胶型黏蛋白或跨膜蛋白缺乏,导致泪膜不稳定引起干眼。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BUT显著下降,并且与MUC5AC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新发现MUC19黏蛋白分泌量较大,病变时显著减少,其可能对于干眼的发病机制贡献更大患者眼表不适,结膜、角膜有损伤,主要表现为丽丝胺绿染色和荧光素染色阳性,使用增加黏蛋白层厚度的局部药物后可改善角结膜的损伤。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的检测手段有丽丝胺绿染色、虎红染色探测角结膜损伤,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观察杯状细胞的状态,印迹细胞学染色可以观察角结膜上皮细胞以及杯状细胞的状态。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的治疗主要是针对黏蛋白层的治疗。

黏蛋白是一类高度糖基化的大分子糖蛋白的总称,由肽核心和寡糖侧链组成,目前报道人黏蛋白共有23种,分为跨膜型与分泌型。

Shirai K 等人【2】将小鼠黏蛋白基因MUC16敲除后,发现小鼠眼表的炎症因子表达上调,角膜内可见更多的巨噬细胞,并且角膜上皮呈基底细胞样增殖。

干眼患者中,杯状细胞的密度显著降低,其分泌性黏蛋白MUC5AC 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

Contreras等人【3】将编码改良的MUC5AC纳米质粒运用于干眼模型的小鼠中,可见到杯状细胞密度在治疗后明显恢复,并且有效阻止干眼的炎症进程。

该实验证明MUC5AC的表达恢复能够成功改善眼表状况,及干眼病的疾病病程。

此外,对于进行治疗的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

临床上所用的药物中,思然中的HPG模拟分泌型黏蛋白在眼表形成网状结构,使双重润滑剂聚乙二醇和丙二醇持久滞留于眼表可高达44min,显著高于其它人工泪液的眼表停留时间10-20min左右,思然中的HPG具有双亲特性(亲脂,亲水),其亲脂特征可有效覆盖疏水角膜上皮,亲水特征可牢牢锁住泪膜中的水分,所以与其它人工泪液不同,我们说思然补的是有根之水。

Moon等人【4】研究发现相比于生理盐水,羧甲基纤维素(HPMC)滴眼液,透明质酸钠(HA)滴眼液,思然在增加黏液层厚度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因为作用机制不同,HPMC,HA滴眼液及生理盐水均没有增加粘蛋白厚度的功能。

Durrie等人【5】发现干眼患者在用眼时眨眼频率降低到9.02秒一次,也就是说任何治疗干眼的人工泪液,如果在使用后对于干眼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没有延长到9.02秒,那么患者的眼表就有一段时间处于无保护状态。

该研究发现思然在滴用2小时后泪膜破裂时间依然可以延长到9.2秒以上,而此时0.1%玻璃酸钠的延长时间只有6.8秒,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人工泪液在一日应用4-6次时可以全程保护眼表,重要原因在于眼表停留时间不足够长。

多数人工泪液在1h后就失去了保护作用,所以2h以后的保护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思然在滴眼后120min仍能有效延长BUT时间,与其独特的配方HPG形成的软性生物膜的“绷带”效应是有很大关系的。

此研究真正说明了说思然可以为干眼患者的眼表提供真正有效的长时间保护。

总的来说,眼表黏蛋白与干眼密切相关,对于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临床中重视结膜损伤的检测,建议虎红、丽丝绿胺染色的应用。

临床治疗干眼建议黏蛋白的补充治疗。

总结亚洲最新公布的干眼诊断标准是有干眼的症状,同时泪膜破裂时间(BUT)≤5s即可诊断干眼,该标准使干眼诊断更加便捷。

此共识与其它所有公开发表的共识相比,将BUT的作用提升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因此治疗干眼更应该应用显著提高BUT的人工泪液。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思然能够模拟分泌型黏蛋白一方面覆盖疏水角膜上皮,一方面衔接水液层,真正做到了补充有根之水,从而有效缓解干眼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PHA-MC-20150304-0001 参考文献:【1】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2】Shirai K, Okada Y, Cheon DJ, Miyajima M, Behringer RR, Yamanaka O, Saika S.Effects of the loss of conjunctival Muc16 on corneal epithelium and stroma in mic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4 May8;55(6):3626-37. doi: 10.1167/iovs.13-12955. 【3】Contreras-Ruiz L, Zorzi GK, Hileeto D, López-García A,Calonge M, Seijo B, Sánchez A, Diebold Y.A nanomedic ine to treat ocular surface inflammation: performance on an experimental dry eye murine model. Gene Ther. 2013 May;20(5):467-77. doi: 10.1038/gt.2012.56. Epub 2012 Jul 19. 【4】Moon SW, Hwang JH, Chung SH, Nam KH.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tears containing hydroxypropyl guar on mucous layer. Cornea. 2010 Dec;29(12):1430-5. doi: 10.1097/ICO.0b013e3181ca636b. 【5】Durrie D, Stahl J. A randomize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of Systane Lubricant Eye Drops for the relief of dry eye symptoms following LASIK refractive surgery. Clin Ophthalmol. 2008 Dec;2(4):973-9. 转载自:《国际眼科时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