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的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学的真实性
showing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巨大而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真实是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应该具备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素质,但是文学创作中的真实并不是指原封不动地照搬现实中的一切现象和事物。
我们所谓的“文学的真实性”,是就艺术真实而言的。
这就牵涉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了。
所谓生活真实,是指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也就是供文艺创作使用的素材和原型;所谓的艺术真实,则是指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艺术家的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它能够显现出显示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就是,艺术真实依托于艺术的假定性。
一方面,艺术的假定性处于在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中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对于客观规律的干涉和扭曲。
另一方面,艺术的假定性也出于文学艺术夫人形式规律对于生活规律的限制和修正。
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是不同的。
生活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事,而艺术真实是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上,作家再创造出来的一个假定的真实世界,是主观的理想世界,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情景之中。
鲁迅论文艺的真实性说过“艺术真实非历史上的真实,创造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
”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又是紧密联系的。
文学作品的原材料都是符合生活真实性的客观现实的碎片,这也是文学真实性的一个基础。
文学作品不管想象力多丰富,有多天马行空,都无法脱离这个基础。
而且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甚至只言片语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来的,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例外。
生活真实为文学提供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例如,意大利作家皮兰德罗,他自称是一位“幽默作家”,他的作品深刻的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病态和畸形,诉说出普通人在法西斯统治的岁月里孤独和绝望的心态,其作品的幽默感充溢在其所揭示的事物的荒谬和滑稽可笑之中,包涵在作者对艰辛的人生的亲身体验之中,这是一种深沉的幽默、苦涩的嘲讽。
1903年皮兰德罗因矿山倒闭、妻子风瘫而一度陷入困境,在绝望中挑起一家五口的生机,心力交瘁的他曾有过自杀的念头。
然而,正是这种不济的命运使他心灵深处迸发出惊人的创作灵感。
他的作品《被抛弃的女人》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和封建宗法势力的罪恶。
《一个摄影师的日记》进一步揭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严重危机,以及他们无法逃遁显示的悲剧。
这样一来,在文学真实性的问题上,文学作品便具有了双重品格。
一方面,它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种虚构,不可能与现实机械应对,在这个意义上它只不过是一些美好的海市蜃楼。
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真实性,因为它反映着现实,人们总是会根据自己对真实的理解与要求,对它的真实性作出评价。
因此,巴尔扎克一方面称文学是庄严的谎话,一方面又要求其细节的真实性。
钱中文先生曾经指出:“所谓真实与不真实,这是一种艺术的假定现象。
艺术的画面所以能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觉,或是虚假的感觉,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度或规定性,艺术描写只有不断接近这个度或规定性,才能获得真实的品格,而任何形式的超越,都将导致艺术的失败。
”
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得读者全情投入,完全融入作家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这便关乎到文学的真实性。
作家应当尽量塑造一套可靠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和规则,并且在创造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要和这套逻辑想吻合,人物的性格,细节的布置需要遵循于内在的这种逻辑。
就好像《树上的男爵》中,柯希莫与薇莪拉重逢后在树上的那段对话,
若切换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便会显得极其不真实。
这种真实性一定程度局限在作家创作的假定性的且特定性的世界中。
例如,沈从文在小说《边城》里给我们展示了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
虽然这篇文章很多显示湘西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的假定,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融合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借此来表达对人性的善良美好的讴歌和对和谐美好的生存世界的追求。
作家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上而创造出来的审美真实,它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但它来源于生活真实表达着作者进行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它能够家里在符合事理逻辑或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它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并能令读者对其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