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与《高老头》 PPT

合集下载

巴尔扎克-PPT课件.ppt

巴尔扎克-PPT课件.ppt

《家族复仇》(1830) 短篇《高布赛克》(1830) 中篇《苏镇舞会》(1830) 中篇《夏倍上校》(1832) 《图尔的本堂神甫》(1832) 《十三人故事》(1833-1834)
1847年开始,巴尔扎克 已经感到身心交瘁。
1850 年 3 月 14 日 在 乌 克 兰与韩斯卡男爵夫人举行婚 礼。
伏脱冷被逮捕
如今,毫无疑问了:高老头是个老色鬼。要不是医生医术高明, 他的眼睛早就保不住了,因为治他这种病的药是有副作用的。他的 头发所以颜色那么丑恶,也是由于他纵欲无度和服用那些使他继续 纵欲的药物之故。可怜虫的精神和他的身体情况使那些无稽之谈凿 凿有据。漂亮的被褥衣物用旧了,他买十四铜子一码的棉布来代替。 金刚钻、金刚匣、金链条等饰物,一样样不见了。他脱下那宝蓝的 大褂跟那些华丽的衣服,不分冬夏只穿一件栗色粗呢大褂,羊毛背 心,灰色毛料长裤。他越来越瘦,腿肚子掉了下来;从前因心满意 足而肥胖的脸不知打了多少褶皱;脑门上有了沟槽,牙床骨突了出 来。他住到圣日内维新街的第四年上完全变了样,六十二岁的面条 商看上去好像不到四十,又胖又肥的小财主,仿佛不久才荒唐过, 雄赳赳、气昂昂,叫路人看了也痛快,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而如 今突然像七十老翁,龙龙钟钟,摇摇晃晃,面如死灰。当初那么生 气勃勃的蓝眼睛,变成了黯淡的铁灰色,眼泪水也不淌了,殷红的 眼眶好像在淌血。有些人觉得他可恨,有些人觉得他可怜。
《高老头》、《弃妇》、《幻灭》、《农民》。 B、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高利贷者》、《欧也妮·葛
朗台》、《纽沁根银行》、《幻灭》等。 C、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
金钱关系。《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夏培上校》 等。
(D、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乡村医生》、《图尔的本堂神 甫》等等。)

《高老头》

《高老头》

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
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
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
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
望的最高峰。”
第二课:逃犯伏脱冷的教导:心变黑
伏脱冷说:“你知道巴黎 的人怎么打天下的吗?不是靠 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烂的本 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 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 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 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 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 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 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 点。”
人物形象
高里奥(退休的面条商) 伏盖太太 拉斯蒂涅(法律大学生) 皮安训 伏托冷(在逃苦役犯) (医科大学生) 鲍赛昂子爵夫人 米旭诺(老姑娘) 泰伊番(维多莉小姐) 娜齐(雷斯多伯爵夫人 但斐娜(纽沁根太太 )
《高老头》的四条线索
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被两个女儿榨干,悲惨地死 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
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
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
从而有力控诉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通
过高老头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
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
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
后一滴眼泪。面对巴黎,气
概非凡地说了句:“现在咱
们俩来拼一拼吧!”他去纽
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从此
拉斯蒂涅与巴黎上流社会同
流合污,平步青云。“现在咱们两来拼一拼吧”拉斯蒂涅形象及其意义
拉斯涅蒂是《高老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是 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和野心家 的典型。鲍赛昂夫人培养了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 传授他以牙还牙的对付社会的伎俩。伏脱冷叫他不 择手段地获取金钱。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教育了他。 对权力和黄金的饥渴使他决心泯灭良心,走一条不 顾一切向上爬的道路。他从一个较清白的贵族青年, 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野心家,其后逐 步飞黄腾达官至副国务秘书。拉斯蒂涅的堕落是资 产阶级金钱至上原则对贵族子弟腐蚀吞噬的结果, 同样表明了贵族阶级的没落。

巴尔扎克与《高老头》

巴尔扎克与《高老头》


4、情节线索-双线结构 1)高老头的父爱线索-突出高老头对两个忘 恩负义的女儿的一片痴情,揭露金钱对人心的 腐蚀和毒化。 2)拉斯蒂涅的闯荡线索-突出拉斯蒂涅在灯 红酒绿的巴黎一显身手的勃勃野心,拉斯蒂涅 的精神蜕变深刻揭示了物质主义对正常人性的 异化。 两条线索从拉斯蒂涅去鲍赛昂府第回到伏盖 公寓后交织到一起。

五、作品的启示意义: 巴尔扎克通过《高老头》深刻展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 人与物的矛盾关系,表现了物对人的异化,也充分揭 示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同时,他又表现出了对人 类前景的深深忧虑。作品中高老头的惨死、拉斯蒂涅 的堕落展现了‚遍地腐化堕落‛的情景。这个情景所 昭示的不是人类的光明与希望,而是危机与死亡。巴 尔扎克通过他的创作告诉人们,不可沉湎于物质的追 求而忘却人的精神本质,在推进社会进步中必须保持 人类的心灵自由。巴尔扎克小说中所表现的这种对人 类生命本体的思考,在20世纪现代作家的创作中得到 了延续和深化。
3、善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五、《高老头》赏析
《高老头》原版封面
高老头和两个女儿

1、《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 1)从人物体系看:序幕 2)从思想内容看:中心图画 3)从艺术成就看:巴尔扎克现实主义风 格成熟。

2、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复辟时期


生活环境-伏盖公寓



4、人物分析 1)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

高老头是19世纪最初30年间,旧有宗法观 念在日益得势的金融势力无情冲击下出现的一 个悲剧人物。他爱女儿是真诚的,但他只懂得 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和维系父女的感情, 结果女儿们变成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他自 己也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高老头的悲剧, 是一个精通资产阶级业务而未曾学会资产阶级 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高老头ppt

高老头ppt

《高老头》之思想意义
着重揭露批判的 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 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 钱关系。
对封建贵族权势 的得而复失、盛而复 衰的历史趋势,做了 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课外拓展
• 1.从高老头的角度思考:怎样看待“父爱”? • 2.从拉斯蒂涅的角度思考:在当今社会形势下,
我he houses of Goriot’s daughters---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houses, filing expensive
implements, but there have not aristocratic felling, the drawing room decorate like a coffee shop.
Group B
组员:
1.巴尔扎克人物介绍 2.《高老头》故事梗概 3. 主要人物形象 4.《高老头》主题及思想意义 5.思维拓展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 The description of environment • The typical character • delicate composition (精致的结构) • By contrast
Masterly structure
The main clues of the novel:
•Father Goriot is bleed white by his daughters finally, he is put away.
•The university man’s daily life between the upper society and the lower society.
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随 之埋葬了他作为年轻人的最后 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大 课的教育。他良心泯灭,欲火 炎炎的投向“利己拜金”的赌 场,由贵族青年蜕变为资产阶 级野心家。

第9讲_《高老头》

第9讲_《高老头》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名家论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 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 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 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 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 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巴尔扎克最重大 的特点之一。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
3.人生三课:
• 伏脱冷的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 金钱,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 原则。
• 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 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 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
• 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 使他深深知道了“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 个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高老头》之人物形象
■高老头
• 暴发户:精明强干,大革命时靠
粮食投机发了大财,家产近二百万。
• “父爱的典型”:有着传统宗法
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对亡妻和女 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 的地步 • 高老头的悲剧表明宗法观念在金钱冲击下的破灭;他的父爱 反衬出金钱腐蚀人心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伏脱冷语录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3、深刻地揭示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 特征和金钱的罪恶
■《高老头》、《夏倍上校》、 《禁治产》、《幻灭》
4、客观地描述了人民群众 的生活和斗争
■《幻灭》、《农民》、《海滨 惨剧》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1、庞大的规模和严密的结构
• 《人间喜剧》内容涉及城市、乡村、巴黎、外省、 军事、政治诸方面,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 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 巴尔扎克一方面通过分类编目的方法,使近百部 小说所反映的法国各方面的社会生活构成一个完 整的、广阔的画面。另一方面采用人物再现的手 法把自己所有的各个独立的作品连接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名著导读《高老头》PPT【优秀课件】

名著导读《高老头》PPT【优秀课件】

典型人物分析——高老头
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形象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 钱。可是,在家庭内,他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 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 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 因而钱尽情绝,最终惨死在公寓里。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 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 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 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 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典型人物分析——伏脱冷
邪恶的化身,是反面人物的代表。
他凶狠、狡诈、野心勃勃,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
揭发者,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对社会的 破坏性极大。
作为邪恶化身的伏脱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
当时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土壤滋养了他,二是以人性 遭到出卖,伏脱冷被捕
问 题 讨 论(二)
金钱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
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 情,这两者构成了高老头的矛盾 性格。
如何看待高老头 的矛盾性格?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
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的时 代产物。他的惨死,是金钱毁灭 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 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 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 胜的悲剧。
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专心
从事文学创作,揭开了《人间喜剧》的
创作序
幕。
1829年,他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了
第一部长篇小说《舒昂党人》。
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
写 作 背 景(一)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4年, 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波旁王朝卷土重来,封 建政权复辟。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于1830年七 月革命时被推翻。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 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了权势。 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贵族的重新得势,并 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两个 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 步步进逼。

名著导读《高老头》PPT演示课件

名著导读《高老头》PPT演示课件

典型人物分析——高老头
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形象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 钱。可是,在家庭内,他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 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 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 因而钱尽情绝,最终惨死在公寓里。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 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 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 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 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第一晚谁会扛不住最先哭泣,最有权威的老犯人阿瑞看他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样子,押了他两盒烟的赌注,第一次就让阿瑞输了赌
注。因为长得帅气,在狱中他还经常被有姐妹花之称的同性恋犯人骚扰。因为他懂得法律,金融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替其中一位狱
兵按排了免税的一笔遗产,从此成为众多士兵偷税漏税的免费会计师;因为出色的才干,他最终被监狱长相中,替他打断了姐妹花的
的最高追求,永无止境,与此相比,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或者特定阶段的某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痕迹,能激起浪花,那一
酷爱文学创作,又去巴黎大学文科班旁 定是很了不起的,读了赵玉平老师著的《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
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
和友谊,从那些无所不能的狱友们弄到一把铁捶和一张明星的海报。一年又一年的监狱生活,带走了
1829年,他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了 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希望和救星,他找到监狱长,救他,说这是他可以翻案的机会,只要找到那名犯人,再加上他的学生做证,他就
可以重见天日。可惜他太异想天开了,社会是黑暗的,监狱里更黑暗,监狱长制造一次越狱的假象,将唯一可以做证的,他最抱希望

名著导读《高老头》读书分享PPT模板

名著导读《高老头》读书分享PPT模板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或复制粘贴具体文 本、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此项内容。
PART.3
请输入您的标题内容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谢您使用千库网PPT模板。请在此 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谢您使用千库网PPT模板…
请输入标题内容
Efficiently pontificate B2B imperatives …
小说的社会意义
➢ 通过高老头的悲剧,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 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丑恶,抨击 了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
➢ 高老头临终前的长篇独白,有力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 的父女之间那种“金钱=感情”的罪恶关系,揭露了人 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
高老头对女儿畸形的爱
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典型人物分析——高老头
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形象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 时代,追逐金钱。可是,在家庭内, 他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还保留着 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 态的、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 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 最终惨死在公寓里。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 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 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 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 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 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 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问 题 讨 论(二)
如何看待高老头 的矛盾性格?
金钱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 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了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 转变的时代产物。他的惨死,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 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 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PPT课件
、《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 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 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资产者发迹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3.具有垄断时期 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
花家
拉斯蒂涅第一次进 入巴黎生活
拉斯蒂涅泡到了银 行家的老婆
介绍高老头的两个 女儿
高老头之死
高老头的主要内容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
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 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 寓的阁楼上;
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 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 持着正义与道德。
• 她的客厅是贵族社会中最有意义的地方,谁能在她的客厅露面,“就等于有了一 封贵族世家的证书”,在上流社会通行无阻。
• 巴黎的资产阶级妇女,做梦都想挤进去。但实际上她表面虽然显赫一时,内心 却有衰落的感觉。
• 她意识到 钱才是社会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图即道德原则。 • 但是她自己却因袭着贵族的传统和傲慢,诋誉资产阶级妇女。
作品影响
《高老头》是《人间喜剧》中一部深具影响力的小说。也是《人间喜剧》的序幕,从这部作品开始, 巴尔扎克对《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作了统一的精心安排,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标志着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也是他小说创作的最高峰,是现实主义作品的 重要特色。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整理课件
28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巴尔扎克说:“典型是类的样本。”他注重人 物性格对环境的依存关系。他也注意到典型环境 的描写,通过对人物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的逼真描绘,为典型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和性 格发展的依据,也展示了特定时代的风貌。在人 物塑造上,巴尔扎克运用人物再现法,使一些人 物的性格在不同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 通过精细的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夸张的手 法,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注重写人物性格形成、 发展、变化的过程。
• 通过《风俗研究》,描写形形色色的社 会现象。
• 归入《风俗研究》的作品最多,也是构 成《人间喜剧》的主体。
整理课件
17
风俗研究
1.私人生活场景:《高老头》 《高利贷者》 《夏倍上校》 “描写童年、少年和他们的过失。”
2.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 《幽 谷百合》《幻灭》 “表现热情、盘算、利欲和野心的时代”, 揭露外省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拜金主义。
整理课件
29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③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巴尔扎克注重写物, 包括日常生活的一切物质条件(房屋、 家具、陈设、衣服、器皿等),把写物 和写人结合起来,把物视为人物性格的 外在表现。
整理课件
10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
• 是一个唯物论者,但又夹杂着唯灵论的成分。 • 反对金融资产阶级,对贵族的败落充满同情。 • 同情下层人民,却又维护私有制。 • 认识到宗教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作用,但又认
为宗教可以遏止人欲横流。
整理课件
11
• 《人间喜剧》前言
• “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 “要把作品联系起来,调整成为一篇完整的历史, 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 个时代。”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渴望光荣
巴尔扎克一生渴望光荣,当他20岁从索尔本学 院法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律师,却选择 了当作家的自由职业,发誓要作“文坛的国 王”。
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 做出版人。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铸造厂,他 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6万法郎的债务,陷入极 度贫困之中。这6万债务中,有4万是欠他母亲 的。这笔钱迟迟未还,他母亲也从未勾销。
《十九世纪文学主》,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一、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简介
奥诺瑞·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法国杜尔城的中产资产阶级家 庭。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迹的商人。 1844年全家迁往巴黎,1816年进法律学校; 1819年不顾家庭反对从事文学创作; 1825-1828年从事出版和印刷事业,失败,债台高筑达10万 法郎,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万法郎。 1832年2月开始与韩斯卡夫人书信往来, 1841年11月韩斯伯爵病逝,1850年3月14日在乌克兰与韩斯 卡夫人举行婚礼,5月病倒,8月17日病逝。
缺失母爱
巴尔扎克的母亲很专横,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 何情爱的表示。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 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 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
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我 从来不曾有过母亲。”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 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妖精般的 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难 的根源。”(司蒂芬·茨威格:《巴尔扎克》)
活在5万杯咖啡上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 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 5点半睡觉,到半夜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 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 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 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 黑咖啡。

第18讲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第18讲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Your company slogan
艺术魅力
四,小说采用全知全能叙述视角,作者知道人物的过去、现 在与未来,所思所想;同时,他常采用一种有节制的全知视 角,动用人物自身视角,使小说悬念迭生。 伏盖太太眼中的高老头:她的困惑、他的变化 大家眼中的高老头:漂亮女人来访 “他的面貌被暗中的忧患磨得一天比一天难看,似乎成了饭 桌上最忧郁的一张脸。如今是毫无疑问了:高老头是一个老 色鬼。要不是医生本领高强,他的眼睛早就保不住,因为治 他那种病的药品是有副作用的。他的头发所以颜色那么丑恶, 也是由于纵欲无度,和服用那些使他继续纵欲的药物之故。” 拉斯蒂涅:“他是一个贼还是一个窝赃的?是不是为了遮人 耳目,故意装疯作傻,过着叫花子般的生活?”
Your company slogan
《人间喜剧全集》目录
第十七卷 人间喜剧· 风俗研究· 军旅生活场景 舒昂党人 沙漠里的爱情 第十八卷 人间喜剧· 风俗研究· 乡村生活场景〔Ⅰ〕 农民 乡村医生 第十九卷 人间喜剧· 风俗研究· 乡村生活场景〔Ⅱ〕 乡村教士 幽谷百合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参考书目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991年。 贝芝泉:《巴尔扎克研究资料目录》。南京:江苏图书馆学会, 1981年。 郑克鲁主编:《巴尔扎克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年。 金嗣峰:《一个伟大作家的足迹:巴尔扎克的生活、思想和创作》。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法]莫洛亚:《巴尔扎克传:普罗米修斯或巴尔扎克的一生》, 艾珉、俞芷倩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奥]斯蒂芬· 茨威格:《巴尔扎克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情书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3.2巴尔扎克《高老头》

3.2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 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 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
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 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作者 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来。
三是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 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
第三单元 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经典(一)
四、巴尔扎克&《高老头》
1. 生平与创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 20日—1850年8月18日),生于法国 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 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 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巴尔扎克读大学期间,曾在诉讼代理 人和一位公证人的事务所见习。几年 的见习生活让他受益匪浅,熟悉了民 事诉讼程序,还从这个法律窗口窥见 了巴黎社会的种种奥秘,看到了繁荣 景象下的罪恶,为未来的创作积累大 量素材。
4.《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 之一。在《人间喜剧》《高老头》 中最先开始使用人物再现法。在思 想内容上,它展示了《人间喜剧》 的中心图画,在艺术上,它标志着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
小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和拉斯蒂涅 走向堕落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资 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真 相,深刻的揭示了金钱腐蚀人的灵 魂、毁灭人的天然情感、破坏人的 一切正常关系的严峻事实,象征性 地表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文明进步 与人性异化的悖谬的现象。
③ 金钱罪恶史,人被异化的历史悲剧。
在巴尔扎克时代,人们供奉的上帝是金钱。因此,在 他小说中,金钱是社会的杠杆和枢纽,把金钱当作头等大 事加以处理,写出金钱的罪恶史,这是巴尔扎克对小说艺 术的一个新发展。围绕金钱展开了一幕幕惨剧。

《高老头》赏析解析

《高老头》赏析解析

❖ 19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 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朝复辟, 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 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 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 了政权。《高老头》发表于1835年,也即七月王朝初 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 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 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 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 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 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 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 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 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 势已去。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 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 伏盖太太——
❖ 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 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出一个 鹦鹉嘴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 材,膨胀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气十足而 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 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 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 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 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示她的人品。
20
❖ 人的环境——人生的三个导师 鲍赛昂夫人的指点;鲍赛昂夫人成为弃妇的遭遇 伏脱冷的指点;伏脱冷的谋财害命计划;伏脱冷的被捕 高老头被女儿抛弃、死在公寓的悲惨遭遇。
❖ 这三次 “人生大课”,实际上都是在向拉斯蒂涅宣扬资产阶级 极端利己主义哲学。拉斯蒂涅在良心与野心、诚实与虚伪、爱情 与情欲、善良与凶残等等矛盾漩涡中苦苦挣扎。他在亲眼目睹了 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引退、特别是高老头之死三幕惊心 动魄的惨剧后,彻底领略了社会的冷酷。经过艰难的抉择,他决 心抛开一切道德观念,走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

高老头人物分析及人物关系PPT

高老头人物分析及人物关系PPT

全球化背景下家庭观念的变迁与融合
全球化对家庭观念的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家庭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趋势。
家庭观念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家庭的认知和期待也在不断变化,如晚婚晚育、丁克家庭 等新型家庭形态的出现。
高老头的家庭观念与全球化的冲突与融合
高老头的传统家庭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但他也在努力适应和理解新的家庭形态和 观念,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逃避现实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高老头常常选择逃避现实,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
矛盾与挣扎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高老头对女儿抱有美好的期望,但现实却让他失望。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他内心充满矛盾。
自尊与自卑的挣扎
高老头一方面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自卑。这种自尊与自卑 的挣扎让他痛苦不堪。
社会道德与个体责任
高老头的行为虽然受到了社会道德沦丧的影响,但他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意识到个体在 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与拉斯蒂涅的关系
亦师亦友
拉斯蒂涅是高老头的朋友,同 时也是他的学生。高老头在拉 斯蒂涅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 的影子,对他寄予厚望。
相互影响
拉斯蒂涅在高老头的熏陶下, 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爱 的力量。同时,他也以自己的 善良和真诚影响了高老头,让 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共同追求
二人都追求真爱和人生的意义 ,他们的关系超越了年龄和身 份的界限,成为了一种精神上 的契合。
东西方家庭伦理观比较
1 2 3
家庭伦理观的定义
家庭伦理观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和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法观念的商业资 产者的典型。 2、高老头爱女儿是十分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
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 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 金主义的牺牲品。 3、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 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 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 4、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们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 反衬出社会的残忍。 5、他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 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 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
???讨
论: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的实质?
“******就算太爱她们是我的罪过,我受的刑罚也 足够补赎了。我对她们的慈爱,她们都狠狠地报复 了,像刽子手一般把我上过毒刑了。唉!做老子的 多蠢!我太爱她们了,每次都回头迁就她们,好像 赌徒离不开赌场。我的嗜好,我的情妇,我的一切, 便是两个女儿,她们俩想要一点儿装饰品什么的, 老妈子告诉了我,我就去买来送给她们,巴望得到 些好款待!可是她们看了我在人前的态度,照样来 一番教训。而且等不到第二天!嗬,她们为着我脸 红了。这是给儿女受好教育的报应。我活了这把年 纪,可不能再上学校啦。(我痛死了,天哪!医生 呀!医生呀!把我脑袋劈开来,也许会好些。)我 的女儿呀,我的女儿呀,娜齐,但裴纳!我要看她 们。叫警察去找她们来,抓她们来!法律应该帮我 的,天性、民法,都应该帮我。我要抗议!”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一)拉斯蒂涅:

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人生三课”: 鲍赛昂夫人--利己主义哲学:驿马骑 伏脱冷--强盗哲学(偷、抢) 高老头--金钱关系(买亲情、父女) 在巴黎的大染缸中,丧失青年人的最后 良知,“成长”起来。
1、从家乡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
3、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拉斯蒂
涅的社会教育。 “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当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后,也埋掉了他最 后一点人性。这个曾经清白的青年,已堕落 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意义:小说通过拉斯蒂涅的演变,反映了贵 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 钱的罪恶。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它采 用分类整理编目和人物再现的办法,把众多的人物 和篇章连成一个整体。全部作品分成那个三大类:
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是主干 部分,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 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 “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部分。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的独创,指同一人物在不同 作品反复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 个阶段,多部作品才构成这一人物的全貌。据统计, 《人间喜剧》中再现过的人物有四百多人,人物再 现的作品有七十几部,人物再现从情节和人物两个 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的内在联系。
多产作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人
间喜剧》有96篇,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 迹。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 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 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无论是贵族衰亡、 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囊括其中, 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 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人间喜剧》作品分类:风俗研究(最多)、 哲理研究、分析研究(最少)
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 会的诱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 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 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 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2、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蒂涅开始 了明显的蜕变。 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 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 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你越没心肝,越高 升得快。你得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 你…...”)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 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
韩斯卡夫人
勤奋的一生:工作18小时,睡眠5小时。
“工作!总是工作!灯火通明的夜晚紧接着灯
火通明的夜晚,思考的白天紧接着思考的白 天!”
莫洛亚把他比作为人类盗取天火,带来人间
幸福而自身却在受苦的普罗米修斯。
在巴尔扎克的葬礼
上,雨果发表了演 说,赞扬巴尔扎克 是伟大的“革命作 家”、“作品比岁 月还多”,真实地 反映了法国的“当 时现实” 。
作家介绍:巴尔扎克的生平与创作
出生: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从 古城图尔到巴黎 学习生活:寄宿学校生活(从 小独立)、法律系攻读、索邦 学院旁听。 社会经验丰富:律师事务所 (公证人、诉讼代理人)、经 商(出版业、印刷业--债台 高筑) 写作:终身不渝(贫困、潦倒, 疾病缠身、身心交瘁)
《高老头》分析
一、情节内容
两线发展: A 高老头故事:发迹、破落、惨死伏盖公
寓的故事。(他与两个女儿的故事)。 B 拉斯蒂涅成长史:三位教师的教育下成 长:鲍赛昂夫人、高老头、逃役犯伏脱冷)
二、主题思想--深刻的思想内容: 1、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
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 (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 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 头之死) 3、揭露了政治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 的个人奋斗之路,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 实。(拉斯蒂涅的奋斗历程)
伏脱冷则直接教会了他往上爬的途径:谋财
害命:“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要 不就完事大吉”。他要求拉斯蒂涅同自己合 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 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他还用赤裸裸 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伏脱冷后来的结局 (被米旭诺以3000法郎卖给当局)使拉斯蒂涅 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