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欧洲中世纪建筑
早期基督教建筑与拜占庭建筑讲课文档
2、装饰、雕刻也精心,外立面装修处理比以前精致。
格拉尼查茨教堂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拜占庭筑
类别 年代 国家地区 结构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 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 庭,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 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 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拜占庭帝国存在于 330~1453年,4~6世 纪为建筑繁荣期。
且矮,叫侧廊(Aisle)。所以厅堂的横 截面就呈“山”字形。在大厅的两头 或者一头,有一个半圆形的龛(Apse
)。厅堂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主要是用作 法庭、市场或者会场,龛就是安置法官 或者会议主持人的座位的地方。和万神 庙以及浴场不同,厅堂里面没有造价昂 贵的穹窿或者精巧的十字拱,而是采用 了简单的梁柱结构——标准的科林斯式 柱加木屋顶。应该说厅堂在那时是不算 高档次建筑的。
第三页,共27页。
1、前期: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按古 罗马城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 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
圣索菲亚大教堂。
2、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入侵,国 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 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 隆没有了,改为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 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3、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东征 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 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 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第二十六页,共27页。
法官坐的地方变成成了主教的位子。从此厅堂的型制也就部分地决定了后世所有教 堂的型制。后世教堂的中厅——有一排排长椅让信徒们在一起听道、祈祷的地方,两侧 总是各有一排撑起整个大厅的柱子,柱子再往外就是窄而低的侧廊。这样的布局明显是 受厅堂的影响所致。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西欧庄园
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
活动探究
庄园土地的主人是谁?
领主
从图中建筑物判断,庄园 有哪些不同身份的居民?
教士、领主、村民
教堂的耕地
领主的直领地 份 土地从 农民的条田 地 哪来?
从材料分析,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
一个维兰到庄园来定居,领主要为他提供一海得( 面积)份地;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包括犁地所需的两头 牛、一匹马、部分大麦、燕麦和种子。
材料一 “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 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 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 而被扣押财物。
材料二 “从秋末到圣·马丁节期间,无论领主的 牧羊人是谁,都不能在佃农的耕地上放牧,因为这 些耕地应该保留给佃农们放牧使用,以维持和放养 他们自己的牲畜。”
1
的纠纷
庄园法庭起到什么作用?(一)
维护领主的利益
材料一 法庭记录了农奴威廉姆死了,他的土地依 旧属于领主所有, 在农奴买卖交换租种庄园主土地的 合同中,必须写清楚赋役转移的准确时间内容等。保 证领主的土地不随着农奴身份的变更而受侵害。
材料二 约克福德法庭记录了莱姆布克从她姐姐那获 得一间房子却没有购买许可证,因此她被罚款6第纳尔 ……亚当花费2里拉向领主购买特许状与安格尼斯卡斯 特奥结婚。
中世纪西欧农民的生活情况
人们睡在爬满害虫的草堆上。汗味和排泄物的味道 一直飘逸在空气里……到处都有苍蝇嗡嗡乱飞。草屋里 不仅住着人,还住着家禽家畜,比如鸡、狗鹅牛等…… 为了保暖,很多人会睡在同张草垫上。
房间里如果有窗,也没几扇,还非常小,当然也没 有玻璃。“地板”通常就是土地,在冬天会结冰,冰融 化,地面就化成一滩泥。关节炎和风湿病司空见惯,还 有其他无数种在当时还不能治愈的疾病。
第三节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图文
第三节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图文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是独立发展的,水平很高。
意大利中世纪建筑特色很强。
又因意大利是古罗马中心,建筑传统因素很强。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1世纪,比萨是海上强国。
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
钟塔在主教堂圣坛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m,高55m,分为8层。
它在建造时有倾斜,工匠们曾企图用砌体本身校正,没有成功。
主教堂前面约60m处是洗礼堂,圆形,直径35.4m。
比萨主教堂钟塔意大利罗马风教堂,公元1174年。
这3座建筑物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镇慑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和谐、宁静的。
佛罗伦萨主教堂和旧宫佛罗伦萨在13世纪是意大利最强大的城市共和国之一。
1293年,行会起义,把贵族完全摈斥在政权之外。
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市政当局决定兴建和\市民的财富......相称\的主教堂。
这座教堂1296年动工,建筑师是坎皮奥。
在它的东、南、北三面各凸出大半个8角形,呈现了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式平面。
这是一个形制上的重要创新。
这个建筑群也包括主教堂、洗礼堂和钟塔3座独立建筑物。
它们以各色大理石贴面,在意大利城市广场中是最壮丽的。
主教堂歌坛上的穹顶,与钟塔一起是城市外轮廓线的制高中心。
(图)离主教堂不远,坎皮奥建造了市政厅,叫\旧宫\。
它是一所3层的四合院,有一座94m高的钟塔。
旧宫侧面是议会广场,是佛罗伦萨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后来安置了许多杰出的雕像。
威尼斯的总督府威尼斯的总督府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
威尼斯当时是海上强国,地中海贸易之王。
总督府是威尼斯打败劲敌的重大胜利的纪念物。
平面是四合院式的,南面临海,西面朝广场,东面是一条狭长的河。
主要的房间在南边,大会议厅在第二层,宽敞华丽。
结构都是拱券的。
总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
立面高约25m,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券廊,圆柱粗壮有力。
综述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艺术
综述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艺术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和艺术主要包括两大类:罗马是建筑和艺术与哥特式建筑和艺术。
罗马式即英语中的额“Romanesque”,他现在为我们所使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美术风格而存在,主要指欧洲10世纪末开始出现,并兴盛于11世纪中后期,结束于哥特式的普遍出现的艺术。
因为主要是表现基督教的题材,所以罗马式艺术也主要指代这时期的西欧宗教艺术。
罗马式的建筑厚重,庄严,罗马式的雕塑变形、夸张、极赋表现力。
罗马式艺术出现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几百年,与欧洲传统的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第一次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欧洲本土的历史上,并于哥特式共同构造了西欧本土文明。
罗马式建筑庄严隆重和雄壮。
这种印象的形成,既同内部空间的体积和比例有关,又同它的石造外壳的结构设计、艺术装饰有关。
建筑内部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面貌,强调了顶部和顶部光线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意义,并间接暗示着天空的存在,而天空在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世界观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罗马式建筑:9—12世纪罗马式建筑的主流的基本特点是:半圆形拱门,拱窗,穹顶,厚壁,窄窗,圆柱。
罗马式教堂大量使用雕刻、装饰,特别是开始使用浮雕和圆雕,其题材也更加广泛,如常常出现民间寓言和具有讽刺性的题材库,且多采用寓意象征夸张、变形等非真实性手法。
细密画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作书籍和插图和封面、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体上的宝石,象牙首饰上的装饰图案,尺幅较小,刻画精细入微。
比如《圣约翰》插图哥特式建筑艺术:在欧洲大地上,12——13世纪开出了一朵一朵的哥特式之花,这种艺术形式的教堂从法国开始蔓延,最终覆盖了整个欧洲大地。
哥特式建筑无论在整体视觉造型上还是建筑背后承载的精神层面上,都凸显出强烈的独特气质。
哥特式主要以建筑为基准,但在哥特式盛行的中世纪,这种艺术形式以各种艺术手段呈现出来,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等,但是众多的表现形式都屈服于一个原则,那就是都共同的追求一种最高的神性,他们都要彰显出上帝的“至美”,并且要让这样的“至美”成为引领世俗之人感受到上帝,最终的目的在于要让世俗之人放弃对于尘埃之美的追求转而去追求上帝的美,而后能够摆脱人的“原罪”,达到无限永恒的世界。
拜占庭的建筑 ppt课件
早期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中东地区,时值罗马 帝国盛期,基督教尚无合法地位。公元四世纪初,罗 马皇帝君士坦丁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宣布它为 “国教”,此后,各地开始兴建教堂。罗马帝国在4世 纪时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西方其它 文化现象一样,处于停顿时期。因为当时的基督徒认 为基督随时可能重新降临,天国的门就要打开了。这 样,尘世间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太在乎。不过有一种建 筑,虽然最早出现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一直没有什么 影响,这时却崭露头角。这就是“巴西利卡式” (Basilica)。
东欧中世纪拜占庭建筑
一、时代背景: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 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步分。东罗马帝 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二、独特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吸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区 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
鼓座 帆拱(抹角拱)
帆拱(抹角拱)
帆拱(抹角拱)
• 穹顶与帆拱——它的做法是,沿
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 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这个穹 顶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
进步:1.穹顶和方形平面承接过渡 2.去掉连续的承重墙
• 穹顶与帆拱
后来,为了进一步 完善集中式型制的外部 形象,又在四个券的顶 点之上作水平切口,在 这切口之上再砌半圆的 穹顶。
更晚一步,则先在 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 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 座上端。
这样,穹顶在构图 上的统率作用大大突出, 明确而肯定,主要的结 构因素获得了相应的艺 术表现。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详解
格拉查尼茨教堂(1321年,南斯拉夫)
诺 夫 哥 罗 德 的 圣 索 菲 亚 主 教 堂
诺夫哥罗德的圣索菲亚主教堂的穹顶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555~1560年)与 克里姆林宫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整座教堂由9个墩式形体组合, 中央的一个最高,近五十米。在其周围,簇拥着8个稍小的墩体,都冠戴色彩各 异的圆葱顶。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它与克 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
法国,喀尔卡松堡局部
法国,部什市的 葛合府邸。自由 布局内院式,螺 旋式楼梯,雉堞、 碉楼之类的东西 当作装饰品,偶 尔点缀一两件小 尖塔、华盖或者 尖券的彩色玻璃。
教堂建筑循拜占庭 风格,呈希腊十字形, 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 为融拜占庭式、哥特 式、伊斯兰式、文艺 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 体的综合艺术杰作。 教堂正面长51.8米, 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 门。顶部有东方式与 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 理石塑像、浮雕与花 形图案。
圣马克教堂
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 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镶嵌画 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 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 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 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 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 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 色大教堂”。
▪ 石雕: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檐口和其 它承重或转折的部位用石头砌筑,并在上面做雕 刻装饰。雕刻的手法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 状,用镂空和三角形截面的凹槽来形成图案。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拜占庭的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 PPT
1、5-6世纪
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拜占庭艺术的形成期。拜占
庭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汲取了亚美尼亚、波斯、
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形成了独特卓越的建筑体系。 2、7世纪-15世纪中叶
外
7世纪以后封建分裂,帝国瓦解,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
国 后遭受西欧十字军的蹂躏,气息奄奄,于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外
国
建 筑
东南半圆形空间
史
→
三、圣索菲亚大教堂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圣索菲亚 大教堂
大穹顶内景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圣马可主 教堂 四、圣马可主教堂(St. Mark’s,1063-1094年),威尼斯,意大 利 圣马可主教堂是一个较晚期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位于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东端,与威尼斯总督府相连。
位于君 士坦丁堡的 圣索菲亚大 教堂是东正 教的中心教 堂,是拜占 庭1、帝结国构极盛 时2、代内的部纪空念间 碑。 3、灿烂的色
彩
外 国 建 筑 史
圣索菲亚大教堂( Santa Sophia,532-537 年),
伊斯坦布尔(Istanbul),土耳其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圣索菲亚 三、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 Sop大hi教a,堂532-537年)
1、结构 内殿东西长77.0m、南北宽
71.7m。正中穹顶直径32.6m,高 15m,40个肋。穹顶中心距地55m。
大小穹顶及拱顶结构关系明确, 层次井然。 2、内部空间
延展复合 的空间既集中 统一又曲折多 外 变。
国 建 筑 史
圣索菲亚大教堂平面图,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圣索菲亚 大教堂 三、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 Sophia,532-537年)
欧洲建筑赏析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欧洲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到中世纪的哥特式、文艺复兴的复兴,再到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欧洲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篇章。
为了考察应试者对欧洲建筑的了解程度,以下提供一份欧洲建筑赏析面试题目,旨在全面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面试题目1. 古希腊建筑(1)请简要介绍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说明其代表作品。
(2)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有哪些?请分别阐述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克林斯柱式的特点。
(3)古希腊建筑在世界上有哪些重要影响?2. 罗马式建筑(1)罗马式建筑是欧洲建筑常见的建筑式样之一,请简述其建筑特征。
(2)罗马式教堂内外一般都饰有雕塑,请举例说明。
(3)罗马式建筑与拜占庭式建筑有何区别?3. 哥特式建筑(1)哥特式建筑起源于哪个国家?其主要特点有哪些?(2)哥特式建筑中的尖形拱门、多重柱廊、飞扶壁、肋状拱顶和彩色玻璃等元素有何意义?(3)请列举一座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4. 拜占庭式建筑(1)拜占庭式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拜占庭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有何区别?(3)请列举一座著名的拜占庭式建筑,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5. 巴洛克建筑(1)巴洛克建筑是哪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有哪些?(2)巴洛克建筑中的曲线、雕塑和光影有何作用?(3)请列举一座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6. 洛可可风格(1)洛可可风格是哪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有哪些?(2)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元素有哪些?(3)请列举一座著名的洛可可建筑,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7. 新古典主义建筑(1)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哪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有哪些?(2)新古典主义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有何区别?(3)请列举一座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8. 欧洲现代建筑(1)欧洲现代建筑的特点有哪些?(2)请列举一位著名的现代建筑师及其代表作。
(3)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有何区别?9. 欧洲建筑艺术价值(1)欧洲建筑在艺术价值方面有哪些体现?(2)欧洲建筑对世界建筑发展有何影响?(3)请谈谈你对欧洲建筑艺术价值的看法。
第6拜占庭的建筑
正教——集中形制——穹窿顶——希腊十 字
基本特征:集中式平面布局+中央穹顶
集中式形制东正教教堂
1、构图手法:即以一个
大穹顶为统率,为中心, 搭配一些小的穹顶或其他 形式衬托的构图形式
2、原因:
(1)宗教:内部空间向 心性,接近信徒
二、石雕
多用于发券、拱脚、 穹顶底角、柱头、檐 口和其它承重或转折 的部位,因为这些部 位是石头砌筑的。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柱 式
圣维达尔教堂内部装饰
Sanctuary 祭坛
雕饰:失去柱式。
装饰艺术 室内与室外角色的转换: 马赛克的大量应用。 体积感和透视感的消失, 重新回到了原始文明。 辐射形式和中心式布局的 对应。
圣索非亚大教堂成就
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集中统一 装饰效果—色彩绚丽、灿烂夺目
一、结构 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穹顶直径32.6米、高15米、40个肋窗、中心距地55米高
圣索菲亚教堂结构
圣索菲亚教堂的结构体系是它的一个巨大的成就。教堂正中是直径 32.6m,高15m的穹顶,有40个肋,通过帆拱架在4个7.6m宽的墩子上。 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面由半个穹顶扣在大券上抵挡,它们的侧推 力又各由斜角上两个更小的半穹顶和东、西两端的各两个墩子抵挡。这 两个小半穹顶的力又传到两侧更矮的拱顶上去。中央穹顶的南北方向则 以18.3m深的四爿墙抵住侧推力。
圣 索 菲 亚 大 教 堂 ( Hagia Sophia Constantinople ) ,
532-537
Section 侧推力的层层传递。 曾经倾覆,后增加扶壁。
欧洲中世纪建筑全解
I.
历史背景
欧洲中世纪地 图
历史背景
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 部分,从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 制度的萌芽出现的这段欧洲封建制度时期被 称为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段时期主要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基督 教,随着基督教的分化,东西欧建筑也产生 了很大的不同,东欧发展的是古罗马的穹顶 结构和集中式形制,而西欧发展的则是古罗 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两种类型的 建筑都各有各的特点,并且都对建筑的发展 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拜占庭建筑装饰艺术
圣阿波里纳雷教堂的室内马赛克壁画(6世纪上半叶)
拜占庭建筑装饰艺术
石雕: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檐口和其它承重或转折的部位用石头砌筑, 并在上面做雕刻装饰。雕刻的手法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状,用镂空和三角 形截面的凹槽来形成图案。
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圣索菲亚大教堂于公元537年由查士丁尼 大帝兴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前, 此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采用拜占 庭式的建筑风格,圆顶,室内无柱.教堂前 庭高悬着巨大的圆形牌碑,上面刻有古兰 经文,教堂本来没有拜望塔的,但转为伊 斯兰教寺后,便在教堂四角加建四座拜望塔。
,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 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
罗马风建筑特点
墙壁 罗曼式建筑的墙壁通常厚度很大,开口部分极少并相对较小,因 此显得沉重封闭。它们通常为双层壁体、填以碎石。 在欧洲 各处其建造材料差异很大,取决于当地的石材和建造传统。在意 大利、波兰、德国的大部分以及荷兰的一部分地区通常会使用砖 块。其他地区可见大量的石灰石,花岗岩和燧石。用于砌筑的石 头常常相对较小并且呈不规则的块状,置于厚厚的灰浆中。平整 的方石墙并非是这一风格区别性的特色,特别是在早期,但是会 主要出现在那些可以获得宜于加工的石灰岩的地区。
浅谈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第三,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附图)
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主教堂的形制基本是拉丁十字式的。在法国,东端的小礼拜室比较多,自从解决了结构困难之后,布局更加复杂,外轮廓是半圆的。西端有一对大塔。横厅的两个尽头都开着门,有小塔做装饰。在英国,正厅很长,通常有两个横厅,钟塔只有一个,在偏东的纵横两个中厅的交点之上。西面如有双塔,也比中央的小,处于次要的位置。侧廊的楼层没有了,但保留着一条小小的走廊,它向中厅的一面,每间用一套轻巧的三联券敞开。东端很简单,大多是方的。在德国有一些的主教堂在西端只有一个塔。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的教堂,侧廊的高度接近于中厅的,也是广厅式。结构方法比较保守,常用木椼架。虽说都是哥特式的建筑,但是因为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的不同所形成的建筑风格和结构都不同,这是建筑的活力和魅力,他们因地制宜,随遇而安,逐渐代表了这一个地方,成为了地标。
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的体现方式之一,它们反映不只是工匠的审美理想,更是社会的理想,折射着社会的发展之中的特点和一些病态,它们的文化气息太过浓厚。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它是真真正正的存在,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建筑史的一部分,是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数不胜数的建筑师们的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的血液,是他们的精华,是他们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存在。生命是有限。但创造是无限的,只有创造才能久远,只有存在才能永恒。建筑是时代的骄傲,就像哥特式教堂是文艺复兴的骄傲,尽管在那样动乱和混乱的年代它依旧闪烁着光芒,宛如砂砾中的金子。让人无法不注视到它,爱上,甚至是迷恋它,只因为太太闪耀!
(NEW)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柱式。坦比哀多礼拜堂被称为文艺复兴盛期的纲领性作品。
7券柱式[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券柱式是古罗马人在继承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柱式,柱子 凸出于墙面大约3/4个柱径,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 础到檐口,一一具备,同时,把柱式的开间放宽,其他的细节比例不 变,贴在券洞的表面,券脚券面也用柱式线脚。
4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答: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指17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18世纪初法国建造的众多古典主义 风格的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纵横三 段对称,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大多是规模巨 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凡尔赛宫是其中最杰 出的代表作。
能夸大道路的长度以及方尖碑和石墙的高度。
(4)色彩
石墙上满布彩色浮雕,墙前圆雕也着彩色。方尖碑的锥形顶子上包着金 箔。檐头彩旗猎猎。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 主”。
(5)院落
院落三面围着柱廊,从侧高窗进来的光线被窗棂撕碎,散落在柱子上和 地面上,缓缓移动,增强大厅的神秘气氛。
(6)大厅
图3-3 帕提农神庙平面图
图3-4 帕提农神庙立面图 4巴黎圣母院立面图[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研][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研] 答:
图3-5 巴黎圣母院立面图 5凡尔赛宫平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图3-6 凡尔赛宫总平面图 6水晶宫立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图3-7 水晶宫立面图 7包豪斯校舍平面图[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二、绘图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 高原的建筑 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外国建筑史全集
外国建筑史全集第一篇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世界文明五大发源地 1、尼罗河流域——古埃及2、两河流域——福需布远粞3、印度河流域——古印度4、爱琴海域——希腊(前2600年)5、黄河流域——(前2030年)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一)古王国时期:崇拜物为:神鸟和神蛇。
氏族公社的成员是主要劳动力。
迷信死人会复活并可永生。
著名建筑物为:字塔。
此时的建筑物单纯而廓。
(二)中王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
建筑上出现了神庙和陵墓。
(三)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古埃及最强盛时期,重要建筑物是神庙。
第一节埃及的建筑活动一、建筑技术的发展府抵和宫殿的发展,主指:贵州府第二节金字塔的演化一、金字塔:发展:1、台墓(砖砌)2、向高处发展形成了马列斯塔巴3、再向前发展形成了多层金字塔(石)4、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为:斯奈佛鲁北金字塔5、金字塔群开罗、吉萨金字塔,齐奥普斯金字塔。
6、小结:(1)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精神上的要求;(2)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艺术的精炼过程;(3)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埃及人设计中与大自然的结合。
(4)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建筑是社会的反映。
6、小结:(1)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精神上的要求;(2)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艺术的精炼过程;(3)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埃及人设计中与大自然的结合。
(4)从以上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从物质要求到建筑是社会的反映二、崖墓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埃及的底比斯。
峡谷窄狭、悬崖峭壁,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
特点:以厅堂的主体型制扩展到寺庙,作为纪念性建筑,内部空间有所发展,纵深式布局与山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例: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第三节太阳神庙特点:1、都有非常雄伟壮观的大门。
2、都有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
3、个设计中注意了空间的序列,为整个祭祀活动创造威压,神秘的气氛。
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艺术
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艺术在中世纪,艺术是以基督教及其信仰为中⼼的,所不同的只是形式⽽已:哲学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对上帝的敬畏,艺术则以形象的形式来表达对上帝的崇拜。
中世纪的诸艺术形式,⽆论建筑、绘画、雕刻⽆不如此。
中世纪欧洲教堂当我们在欧洲各国旅游时,去逛的主要名胜古迹之⼀即是教堂,从意⼤利到法国、从英国到德国再到俄罗斯,⽆不如此,例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巴黎的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教堂,等等。
这些教堂集西⽅的宗教、哲学与艺术的内涵于⼀体,是西⽅⼈的精神家园,是西⽅⽂明的主要象征之⼀,他们将对此⽣的幸福与来世的得救都寄托于此。
基督教教堂的建筑更体现了西⽅建筑艺术的⾄⾼境界,它们是凝固的《圣经》,也是凝固的诗篇,其艺术之美不亚于任何其他形式的艺术。
欧洲古罗马式基督教堂教堂奠基于穹隆的使⽤总体⽽⾔,基督教的教堂有两⼤类型:罗马式和哥特式。
就像我们上节在⼤⽃兽场中看到的⼀样,古罗马建筑最⼤的特⾊之⼀就是⼤量使⽤拱门。
拱门本来是罗马⼈的邻居伊特鲁斯堪⼈采⽤的,罗马⼈借⽤过来并加以发扬光⼤。
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后,罗马的基督徒们建教堂时,⼀开始⾃然采⽤了帝国原有的建筑基本特征,于是这些教堂被称为罗马式的。
这些罗马式教堂最⼤的特点就是沿⽤了罗马建筑的拱门,罗马⼈先搭好⼀个⽊架⼦,然后⽤楔形⽯块建筑拱门,等拱门组建完毕后架⼦就可以撤掉,拱门就可以靠⾃⾝来挺⽴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拱门。
后来由之还产⽣了三种⽐较复杂的拱门或者说穹隆结构,它们就是穹顶、筒形拱顶、棱形拱顶。
后⼆者⼜可称为筒形穹隆与交叉穹隆,也是在罗马式教堂中⽤得最多的。
交叉穹隆简⽽⾔之就是两个穹隆的交叉,它乃是由两个筒形穹隆呈垂直相交⽽成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它从原来只有两头能透光变成了四⾯都可以透光,穹隆内的光线⾃然要好得多。
在两个穹隆交叉处,⼆者共⽤的地⽅被称为拱肋或者穹棱。
教堂中央的穹隆拱顶“野蛮”的哥特式教堂“哥特”这个字眼我们不陌⽣,哥特⼈属于⽇⽿曼⼈,由于在⽂化上远远落后于罗马⼈,被罗马⼈看作是野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索菲亚大教堂室内
六、东欧等东正教国家的教堂 采用改进了的拜占庭式风
格。一般教堂规模都较小,其 特点是外部造型多为饱满的穹 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 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成 为集中式构图。
头盔式穹顶
七、建筑成就及特点:
1、继承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 (后期柱头变化很大)、古罗马建筑宏伟的规模及穹 顶技术;
罗 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 的 圣 保 罗 教 堂
二、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 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建筑最初诞生于以巴黎为中 心的法国北方,法兰西地区,以天主教教会所在的主 教堂为最高代表,然后从法国流传英国,德国,西班 牙北部和意大利北部。
在哥特建筑成形时期,雕刻绘画,各种工艺美术 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也叫哥特式,所以是一种成熟 的艺术风格,建筑则是这种风格的主导者。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主教堂局部
五、代表实例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拜占庭帝国 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 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 局属于以穹隆覆盖为中心的巴西利卡式。
圣索菲亚大教堂
教堂内部空间丰富多变,有明确地向心性,空间层次感强。穹隆底部密排着一 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使大穹顶宛如漂浮在空中。教堂内部装饰奢华,色彩艳丽。
2、建筑为小砖厚灰缝的“弹性体”建筑(形式灵 活多样);
3、建立了帆拱技术及拱券结构平衡体系;
4、发展了集中式构图;
5、彩色玻璃镶嵌画艺术和相关的技术对西欧和中 亚建筑的有较大影响。
第七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一、早期基督教建筑
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间的西欧封建时 期的教堂建筑,典型的教堂型制是由罗马的巴西利卡 发展而来的。
哥特式建筑是完全原创性的,崭新的它与古罗马 建筑的差别远远大于古罗马与古希腊和差别。
(一)结构特点
1、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围护部 分减薄,使拱顶减轻;
哥特窗
飞扶壁
(二)内部空间特点
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 坛的强烈的水平动势;中厅高度很高,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失,垂直 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 拔枝干,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 天国向往的暗示。内部空间通透开敞,完整统一。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内景
巴黎圣母院细部
英 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水平划分 突出,比较舒缓。 德 国:科隆()主教堂,乌尔姆主教堂, 立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而突出,显得 森冷峻峭。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比萨主教堂,有 较多的传统因素。 西班牙:伯各斯()主教堂,把大量伊斯 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
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在罗马巴西利卡的东端建半 圆形圣坛,用半穹顶覆盖,其前为祭坛,祭坛前是歌 坛。由于宗教仪式日渐复杂,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 空间,形成了十字形的平面,纵向比横向长得多,即 为拉丁十字平面。其形式象征着基督受难,适合仪式 需要,成为天主教堂的正统型制。
代表实例:罗马城外的圣保罗教堂。
风格特点:体型较简单,墙体厚重,砌筑较粗糙, 灰缝厚,教堂不求装饰,沉重封闭,内部阴暗,缺乏
(三)外部特点
立面典型构图是山墙被两个钟塔和中厅垂直划为三部分,水平上 也分为三段,山墙上的栏杆、门洞上的雕像带等把三部分联为整体, 三樘多层线脚的“透视门”之上的正中央是巨大的“玫瑰窗”。外部 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细部也都采用垂直划分, 整个外形充满着向着天空的升腾感。
(四)装饰特点
二、建筑成就
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 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 建筑。彩色镶嵌画和粉画装饰艺术高超。
三、结构方式
四、希腊十字式教堂的特点
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与中央穹顶平衡 的四臂的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 筒拱,外观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如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科隆主教堂局部
科隆主教堂
科隆主教堂外部装饰细节
科隆主教堂内景
二、罗马风()建筑
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又称 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罗马风建筑。在建筑技术上 恢复了古罗马的拱顶传统,形式上略有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是过渡时期的建筑。
罗马风建筑存在的问题:
1、厚重的拱顶,侧推力平衡起来比较困难,拱顶没 有明确的平衡体系,结构逻辑不强;
第三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六章 拜占庭的建筑
一、历史时期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改名君士 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 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拜占庭帝国存在于330~1453年,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 7~12世纪外敌入侵,建筑规模缩小,向高处发展;13~15 世纪西欧十字军东征多次入侵,无新建筑。
内部近似框架式结构,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 饰重点。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窗(图解圣经),极富装饰效果。
外部力求削弱重量感,一切局部和细节都减小断面,凹凸大,用 山花、龛、小尖塔等装饰外墙。
彩色玻璃镶嵌画
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镶嵌画
(五)代表性建筑 法 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 教堂()、兰斯()主教堂。
威尼斯总督府
2、中厅狭小,内部空间昏暗;
3、外观沉重、封闭。
代表实例:比萨主教堂建筑群,法国昂古莱姆主教堂。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三、世俗建筑
1、威尼斯总督府:立面造 型极富创造性。是欧洲中世纪 最美的建筑物之一。
2、露木构建筑:市民建筑 多采用将木构架的一些构件外 露涂以彩色,其间以砖石填充, 有时抹灰,表现出轻快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