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享文献_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_社会幸福感_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
曹瑞1,李芳2,张海霞3
(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2.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泰安271021;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2)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两种倾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过去一段时间幸福感测量的主流理论,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主观幸福感的垄断地位,使得当前幸福感的研究由侧重主观体验和感受向追求自我实现以及社会存在价值对人存在价值的意义转变。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
幸福感研究的上述趋势促进了积极心理学从关注情感体验的幸福观向关注人生丰盈蓬勃发展的幸福观转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中图分类号]G8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3)05-0068-0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是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宾西法尼亚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塞利格曼
(Seligman )教授1997年就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时就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1998年,他在美国心理协会大会上的发言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行动的号角;2000年,塞利格曼及其同事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
一、积极心理学:关注幸福的科学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
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
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的解释是积极
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因此又被称为“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焦点。
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关注少部分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消极方面的倾向不同,积极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积极的情绪体验、性格优势、积极的人际关系、心流体验等。塞利格曼曾经指出:“心理学家热衷于把-8的人提
高到-2,而我的目标是把+2的人提升到+6。”
[1]二、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心理学“幸福1.0理论”
(一)主观幸福感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威尔逊(Wilson )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
的发表,标志着对幸福感研究的开始。之后,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瑞安(Ryan )、德西(Deci )、沃特曼(Watermon )和里夫(Ryff )等成为幸福感研究的代表人物。坎贝尔(Campbell )等提出将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指标,生活满意度即为个体对现实与愿望的主观差异感觉,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快乐感则是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一种情感平衡,是情感成分。这种界定得到大多数持快乐论观点的研究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幸福就
是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2]
迪纳认为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有三:(1)主观性。根据评价者主观的标准而不是别人标准来评估,一个人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体会到的才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也许不同人作出的评价结果会相同,但其心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评价过程、依据的评估标准、评价过程中的对各中问题的衡量却大相径庭。所以主观性是幸福感最主要的一个特点。(2)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包括三个部分: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3)相对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表明主观幸福感是一个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第5期2013年10月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o.5Oct.2013
68
相对稳定的值。[3]
但是,主观幸福感仅仅从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总体评价来定义幸福感,认为幸福就是对生活满意,这样来界定幸福难免会有所偏颇,因为情感总是带有即时性、情境性的,往往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总体的生活评价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二)“幸福1.0理论”的提出
塞利格曼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幸福感的三个黄金要素:积极的情绪、投入和意义。塞利格曼在2002年出版的《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将幸福分为三类:美好的生活、愉快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积极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温暖、舒适等。在这一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投入与心流(flow)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以此为目标的人生称为“投入的人生”。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意味着归属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这就是塞利格曼教授的“幸福1.0理论”。[4]“幸福1.0理论”幸福的测量指标是主观幸福感,幸福关注的是感觉上的幸福。衡量幸福的黄金标准是生活满意度。
对于以主观幸福感为主要测量手段的“幸福1.0理论”,人们发现,这一理论牢牢地把“幸福”与快乐情绪联系在一起,积极的情绪成了幸福的代名词。但是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景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的判断”的立场。而且生活满意度不能诠释幸福的全部涵义。在大量实证研究和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塞利格曼提出了“幸福2.0理论”,同时幸福感的研究也由主观幸福感向着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延伸。
三、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与积极心理学“幸福2.0理论”
(一)心理幸福感的提出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先于心理幸福感,发展也较为成熟,拥有较为一致的结构和测量方法,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里夫等人对幸福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心理幸福感进行了界定,他们批评了主观幸福感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正向的感受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健康向上的生活。他们认为心理幸福感指人的心理机能状态良好,是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里夫还对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提出了一个心理幸福感的多维模型。该模型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六个维度。[5]
关于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些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无任何联系,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体验,也可能只有微乎其微的相关。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两者是有联系的。里夫等对两种幸福感进行研究,得出心理幸福感自我接受和环境控制这两个因子与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呈中度相关,而心理幸福感的自主性、个人成长、积极关系、生活目标这四大因子则与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弱相关的混合关系。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这两种幸福感既有比较大的区别,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6]
(二)社会幸福感的提出
虽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模型都强调了幸福感的个人特征,但是个体是根植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体的个体,需要面对大量难以回避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挑战。要真正完善幸福感的概念,心理学家还必须了解个人的社会特征,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人的社会幸福感。
20世纪末期,凯斯提出了幸福感的第三种研究思路——
—社会幸福感。凯斯认为主观幸福感忽略了认知,因为个体会根据社会标准评估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机能。积极心理功能包括了挑战和社会任务。凯斯试图从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去探索人的良好存在状态,实现了幸福感研究的重大转变,其提出的社会幸福感包括五个维度: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7]这五个维度反映了人们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在现代双因素论的提出、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凯斯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没有心理疾病,并且获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全面繁荣(flourishing)。由此Keyes构建了包括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功能(心理幸福感)和积极社会功能(社会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健康模型。[8]主观幸福感立足于快乐论,注重人的感性,强调个体的幸福即是快乐;心理幸福感跟智育实现论,侧重于人的理性,认为幸福是人完美潜力的实现;社会幸福感从人的社会存在考察人的良好存在,关注公共领域。不同幸福感取向的研究增进了对幸福感的实质理解,体现了幸福感是快乐与愉悦、享受与发展、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三种幸福感模型的整合,构建了全方位的测量平台,成为现代幸福感测量的标准测量框架,积极心理学走向了“幸福2.0理论”。
(三)幸福2.0理论
很明显,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幸福2.0理论”。塞利格曼指出:“真正有用的公共政策衡量标准应该是既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成分,包括积极情绪、投入、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发展丰盈蓬勃的人生。”[9]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2.0理论”,衡量幸福的黄金标准是人生的丰盈蓬勃程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人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