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83831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2.png)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5.动静结合:通过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7.拟人: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8.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以上都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和人性。
经典课件,独创!!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经典课件,独创!!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e6b330d10a6f524ccbf8593.png)
练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②古 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 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注意区分借景抒情 与托物言志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托物言志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 疾苦、怨愤。 2、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 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 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托物言志,用蝉来警戒自己,要 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 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①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高树,餐风饮露,所 以难以饱腹。 ②“徒劳”句——虽带恨声,但也徒然(没有人 同情)。 ③疏欲断——蝉通宵悲鸣,最后鸣声稀疏、无法 继续下去。 ④碧无情——碧树对蝉的悲鸣无动于衷。 ⑥“薄宦”句——薄宦:微薄的官职。梗:树枝。 泛:漂浮。喻行踪依然漂泊无定。 ⑥芜已平——杂草丛生,荒芜到快要平没了。 ⑦举家清——全家清苦。连上句意谓:多劳你的 鸣声使我警觉,使我全家也和你一样坚守操守, 过着清苦的生活。
问:这首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 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唯有如 此美景,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 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 情更加浓厚。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ppt课件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6b9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a.png)
作者同情人民,告诫当今统治者。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借古讽今(抒怀)与用典息息相关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翻译] 你要是爱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河。你要是不思 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喜欢我?轻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 拙!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 诗。作者以石灰作 比喻,抒发自己坚 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品质和不同流合 污与恶势力斗争到 底的思想感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事,眉间心上,无计 相回避”,意思是算来 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 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 就是在眉头攒聚。
【注】①香砌:指花坛。 ②欹:倾斜。③都来: 算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299f93dd88d0d233d46acf.png)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 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 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悲愤相呼应,构成了 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二)哀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 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 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 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 加浓厚。
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在作 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莺争”“燕 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 体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乐景 ,借景抒发 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乐景写乐情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 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表达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三)乐景写哀情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 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绝句二首 (其一)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甫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这是一幅 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 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在这里既是写“景”, 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 “情”。
(宗悫的典故
)
2、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韩信的典故)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 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 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运用了什么抒情 方式?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诗运用了用典抒情的抒情方式《后庭》遗曲,是陈后 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这三句是化用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怪商女无 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在唱着亡国之音, 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 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继续六朝悲恨。
古诗词鉴赏:8种抒情手法(附例句+练习)
![古诗词鉴赏:8种抒情手法(附例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bfe8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5.png)
几种常见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指的是抒发情感的方法,大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感。
#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①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
③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
借景抒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具体可分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景、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
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碧蓝的天空和茫茫的江水,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情谊。
寓情于景常常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人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着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即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虽暂时受到压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
这正是欧阳修这种政治家的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86e6a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
19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19托物言志
20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0 借史抒情
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 托物言志 ③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咏史抒怀)
④借典抒情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常见提问方式:
1、说说下面的诗歌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 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的
1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
12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3残灯无焰影幢幢,12此借夕景闻抒君情谪(九江乐。景垂写死哀病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感慨。
课外练习6 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技巧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参考答案:本诗的抒情方式为怀古伤今。以今昔对比的 手法着重渲染昔日的繁华,而衬托出今日的凄凉, 以此表达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慨。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56张-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56张-高考语文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dfc7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 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 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 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 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 心。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 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 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 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
移情于景
• 劳劳亭 • 李白 • 天下伤心处, • 劳劳送客亭。 • 春风知别苦, • 不遣柳条青。 • 问题:如何表达离别之意? • 直抒胸臆,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
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 惜别伤别之心。
5、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 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 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 尽而意犹未尽。
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 言志,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_借__景_抒__情___ 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__物__言__志___
④移情于景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 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f50cff19e8b8f67c1cb98d.png)
C借事抒情(细节刻画)
1、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 于叙事之中,多细节描写
•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 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 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 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细节刻画(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哀景乐情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哀景衬乐情: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
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 奋勇杀敌的豪情。二者对比明显衬托了将 士们的英勇形象。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
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 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 国。
(2)诗的第二、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 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某种感情看 待某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 伤怀惜别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姻笼日暗神州。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f5b5bfb0717fd5360cdc2f.png)
3、即事感怀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 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 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等。如: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借物抒情
1、借物抒情
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 情。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 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 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 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 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 怨。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 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 明皎洁。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 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 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 佛天上一轮月亮。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 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 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 绝了。 本诗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 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 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借事抒情
1、叙事抒情
秋
张籍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641fd4a58da0116c17495c.png)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 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 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借古讽今)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 金陵怀古 王珪
• • • •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 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 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其抒情手法
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冷寂静的画面中 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思念之情。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未到,先成泪”“谙 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长期客居他乡 的忧愁。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亭① 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 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 有道, 迷楼还似景阳楼②。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 条运河。 ②迷楼:隋炀帝筑。 景阳楼:南陈后主筑。 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4分)
(直接抒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节选自杜甫《登高》
(借景抒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乐景反衬哀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4937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1.png)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
抒情是一种诗歌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作者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抒发,以达到与读者共鸣的目的。
抒情方式常常以个人感受和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变化。
以下是一些抒情方式的典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1. 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力。
比如用"你是我心头的明月"来表达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2. 夸张手法:通过夸张的方式来突出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
比如"我的心已被你的爱深深震撼"。
3. 感叹和倾诉:通过感叹词语和倾诉式的叙述,将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
比如"啊,我多么渴望你的拥抱"。
4. 修辞手法:在语言的运用上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以增强抒情效果,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比如"花开一季,芬芳满溢,似你娇媚的笑容"。
5. 音韵和节奏:通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动感。
比如采用明快的韵律和流畅的诗句来表达喜悦之情。
总之,抒情方式通过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情感
变化,以及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节奏来增强表达效果,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抒情方式的鉴赏方法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抒情方式的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2d2f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a.png)
●9.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 )( )诗。(2分)
●1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 B. “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 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 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1.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 角度加以赏析。(4分)
●①出身寒门,地位低微;有才难施,仕途坎坷。(任选一首) ①(其四)先以水流各向喻贵贱穷达不同,寄哀叹于其中; 又言人生有命、不必哀叹,似自宽之语;最后以反问来强化 自己心非木石,从而来表达“吞声不敢言”的“有感”,在 无声处更见深切的悲愤。
●②(其六)先于拔剑击柱中直抒哀叹——人生苦短,有志难 展;又于悲情中强作欢乐,在无奈中回归家庭平静生活;最 后表面自嘲,实则将个人失意升华到控诉时世不公的高度, 迸发出满腔愁怨与愤懑。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动”字不仅写出心思的萌动,还表明门人出 游的念头不断滋长,愈来愈强烈。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把门人游江西 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
●C.诗中用凤凰比喻门人,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 同时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
2.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2.这首词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 历史,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流露了对北 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例题1:
高考真题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 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鉴赏诗歌之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之抒情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d5a0e45ef7ba0d4a733b54.png)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ຫໍສະໝຸດ 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 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 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作者借赞扬历史上的刘裕,讽刺南宋王 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 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托物言志,(第一步)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 答: (第二步)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第三步)《南园》直抒胸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一步)连用两个反问句,(第二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技巧鉴赏之
抒情方式鉴赏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 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 事抒情、用典抒情、对写等。
1、直接抒情
常用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df9e4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5.png)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fe8a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3.png)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① 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②懒,兀兀③仍添宁武④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注】①卢中丞:字子强,歙州刺史。酝:指酒。②嵇康:嗜酒,工诗文,谓已 “性复疏懒”。③兀兀:昏沉貌。④宁武: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谥号为“武”。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 不可及也。”
送杨山人归嵩阳高适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 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 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
忘帝力。②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春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 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 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 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
现B(出“诗景人象对凄杨凉山残人败自”在错超,然从的诗田歌园看隐,此居处生描活写的欣的羡是D初.本春诗春写景诗,并人无与“友凄人分凉别残时, 祝败友”人之前感路) 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三山:地点,今福建泉州。 端仁:即陈岘[xiàn],字端仁,闽县人。 状元陈诚之之子,绍兴二十七年(1157 年)王十朋榜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 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 (1198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给事:官名,陈端仁。 题意:在壬子年间,辛弃疾在三山被召, 给事陈端仁为他设宴饯行,辛弃疾在饯 行宴上所作之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 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 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 词、句。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区别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 冯词主要是间接抒情,通过景物、人物动作 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盼夫之情。 李词多直接抒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却上心头”五句酣畅淋漓地抒写了自己对丈夫 的思念之苦和情爱之深。
间接抒情
• 1、借景抒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 “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 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 的人生态度。
练习巩固:
• •
• •
• 绝句二首 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 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 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常见错误:对诗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 法的运用的。
技巧类诗歌答题规范
• 【答题步骤】 •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 法。 •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 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析作用:此手法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 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可 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答题格式:采用了××手法,借物的××特 点,表现了诗人××的志向(追求)
例: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抒情特点。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三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 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 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 径。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六 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城曾经的繁华奢靡 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感慨。
课外练习6
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技巧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参考答案:本诗的抒情方式为怀古伤今。以今昔对比的
手法着重渲染昔日的繁华,而衬托出今日的凄凉,
以此表达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 南的追忆? 间接抒情,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 “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练习: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 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 重院莺啼觅谢家[注]。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 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 谢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 家。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家。 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情怀,并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怀的。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考试常出现类型
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结构技巧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提问变体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
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 方面来解答。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寓情于景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7托物言志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 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8直接抒情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 用典抒情 1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 12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 1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 暗风吹雨入寒窗。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14托物言志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5乐景哀景写哀情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6 直接抒情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7 借史抒情 18借景抒情(乐景写 征人离乡之哀 //以哀景写哀) 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 托物言志 ③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咏史抒怀) ④借典抒情
⑤借事抒情
常见提问方式: 1、说说下面的诗歌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 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 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
2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
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
19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19托物言志
20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0 借史抒情
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以苍凉的秋景写对 国运艰难的关注和沦落他乡的凄苦。 2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练习: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上的特点。
答: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作 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 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借 典 抒 情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答案:本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 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 亡的痛惜心情。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答巧 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来抒情:借“刘郎” 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 “桃花依旧笑春 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 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 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 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的感慨。
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 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 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 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 词、句。
如: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 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 人哉?《诗经》 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触景生情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 4直接抒情 5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借事抒情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简述结句与前三句写法的不同,有什么作用? 前三句借事抒情,通过叙写“琵琶换新声、旧 别情、听不尽”,表现了无法排遣的思乡愁绪 一波三折,最后一句写景,以“长城、秋月” 这壮阔而悲凉之景,寓情于景,表达了戍边将 士的浓浓思乡之情。
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
直接抒情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 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 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