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利己主义道德观
利己主义者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大家可能都不愿意面对的话题——利己主义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利己主义者似乎无处不在。
今天,我就要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出:利己主义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利己主义者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利己主义者。
利己主义者是指那些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人。
他们追求个人成功、财富和地位,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二、利己主义者的存在原因1. 社会竞争加剧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人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利益,从而产生了利己主义者。
2. 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
有些人追求个人利益,有些人注重集体利益,这就导致了利己主义者的产生。
3. 利益驱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往往会选择利己主义。
毕竟,谁不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呢?三、利己主义者的利弊1. 利益(1)个人成长:利己主义者往往注重个人发展,通过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2)创新精神: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利己主义者会不断寻求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 弊端(1)道德沦丧:利己主义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
(2)社会矛盾:过度追求个人利益,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
四、如何应对利己主义者1.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2. 强化道德教育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抵制利己主义。
3. 完善法律法规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利己主义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结语总之,利己主义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他们,也不能任其泛滥。
我们要正视利己主义,合理引导,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
利己/利他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1.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简介利他主义(altruism)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
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
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
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
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
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
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
所谓道德,就是使前者从属于后者。
又说,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
利他主义,只局限于超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回避了道德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因此,利他主义实质上仍然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道德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已经包含并远远超过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内涵,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再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意为“我”。
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利己主义想的典型。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利己主义被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道德学说。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维尔、C.A.爱尔维修等人,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几千年来剥削阶级信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观念,看作是人的不变的利己本性,并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
2.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利他主义包括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利他主义,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原则,它们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和谐一致,人和人之间的普遍同情和相爱,掩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对立,否定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深刻的话题——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即以他人利益为先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体应该为社会整体利益而奉献自己。
而利己主义,则是以自身利益为先的价值观,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两种价值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利己主义。
在现代社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屡见不鲜。
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顾他人感受,甚至不顾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利己主义的行为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让社会陷入利益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而且,只注重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会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的冷漠。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更应该考虑到长远的社会利益和整体的福祉。
而利他主义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人在路上帮助老人过马路、有人在公共场所让座给需要的人、有人义务参加社区活动等等。
这些都是利他主义的具体体现。
利他主义者以他人利益为先,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大众,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们的行为不仅带给他人温暖和帮助,也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
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秉持利他主义的精神。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等。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心怀利他主义的精神,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利他主义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谢谢大家!。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利益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利己出发的。人们只要按照这种“合理”理解
的自己利益去组织社会,个人利益就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
2.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也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是 为了自我,认为社会和他人对自己利轻害重。 一个人只要生活于社会和他人乊中,便不能 不失去自由、听任他人摆布,从而所造就的 便是他人为自己选择的自我,便是没有独特 个性的、非本己的、非本真的自我;而不是 自己为自己选择的自我,不是具有独特个性 的、本己的、本真的自我:他人和社会是自 我发生异化的根源。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1.合理利己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是一种把“为己利他”奉为 评价人们行为善恶唯一准则的道德总原则的 理论。这种伦理观成熟于十八、十九世纪, 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 夫斯基是其公认的代表。
1.合理利己主义
在人性上,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利 己,却又不可能依靠自己单独实现,而只有 依靠社会通过利他手段才能实现;在道德目 的上认为,道德目的完全是他律的,全在于 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在善恶原则上认为,就 其利己目的而言,以利人手段实现,便是善; 如以害人手段实现,便是恶。
3.二者的异同
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虽然互相反对,但 从根本上说完全一致,都同样与利他主义对 立而以利己为行为的惟一目的、出发点和最 终归宿,因而便都属于利己主义。
二者的真正分歧,不过在于以什么为实现 利己目的的手段:合理利己主义主张以利他 为手段,倡导为己利他,显然符合人的社会 本性,是合乎情理、合乎理性、合乎理智的, 因此才叫做合理利己主义;而个人主义却主 张既不利人又不损人地单纯利己,显然违背 人的社会本性,是不合情理、不合理性、不 合理智的,是非理性的,是不合理利己主义。
安·兰德 客观主义哲学
安·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
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同时也写下了《源泉》(The Fountainhead)、《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等数本畅销的小说。
她的哲学和小说里强调个人主义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义(“理性的私利”)、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她相信人们必须透过理性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个人有绝对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透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透过暴力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人。
她的政治理念可以被形容为小政府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虽然她从来没有使用第一个称呼自称过、而且相当厌恶第二个称呼。
兰德的小说所要表达的目标是要展示她理想中的英雄:一个因为其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但却依然奋斗不懈朝他的理想迈进。
她也接触了尼采的哲学理念,极为欣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里所表达的,对信奉利己主义、并反对利他主义的独立个人的英雄式崇拜。
但后来在她接触了更多尼采的作品、发现他的哲学中心是“力量即为真理”后,便相当厌恶他的哲学观。
作品:《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
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
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
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书的主题讲述人类的自由意志在生活和社会中起的作用。
兰德认为,自由思考、创造力和发明能力是维持这个世界运转的动力。
书中兰德展示了如果人类丧失了自由意志,世界将无法前进,文明也将毁灭。
合理利己主义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性
然后认 可 了人 的理性 存 在 , 将 人类 的利 己心 置于 并
形态 的控制下 , 种抵 制 与批 判 的合 法 性 显得 不 容 这
利益 的生 活 , 没 有 抛 开 利 益 而 独 立 产 生 的 道德 。 更
不同角度 , 为合理利 己主义道德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 。
合 理利 己主义 的基 本 观 点是 , 人性 的 自利倾 向决 定
了每个 人的行 为 目的 , 从根 本 上来说 是利 己 , 但人 又 是 社会性 的动物 , 可 能 依靠 损 害他 人 与社 会 的利 不
、
合 理利 己主义 的 由来
合理 利 己主义 发 端 于十 七世 纪 的欧洲 大 陆 , 成 熟 于 十八 九世纪 , 以霍 布 斯 、 尔维 修 、 爱 费尔 巴哈 等
人 为代表 。休谟 、 密 、 斯 以及边 沁和穆 勒都从 人性 的
的对 立 , 以至 于人 与社 会 之间 的对立 , 都最 终 由利益 所 引起 , 都是 一种 利 益 的对 立 。利 益 原 则 既符 合人 类 的生 存经验 , 符合 人 类 生 存 的需 要 。没有 离 开 也
益来实现 自己的利益 , 而只有依靠社会通过 利他手 段才 能实现 。因此 , 尔 巴赫将 合理 利 己主 义 的理 霍
论概括 为一 句 名 言 : 德 行 不 过 是 一 种 用 别 人 的福 “ 利来使 自己成 为幸 福 的艺术 ” 。】
如果有 , 那也是虚假的道德, 而虚假的道德又恰恰不 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的约束力。尽管爱尔维修强 调人趋乐避苦 的自然本性 , 但他也意识到, 任何个人
自私能否有“德性”?——读《自私的德性》有感
自私能否有“德性”?——读《自私的德性》有感摘要:《自私的德性》集中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的安·兰德的思想。
它宣传的是个人主义、理性利己主义道德观,安·兰德本人称之为客观主义伦理学,其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赞美自私的“德性”。
这种自私的“德性”是建立在她所谓的“理性”基础之上的。
本文认为,她所说的“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所谓自私的“德性”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关键词:自私德性理性Past is selfish has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Reads“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to have feelingXu LianmeiAbstract:“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concentrates has manifested of a peaceful · Rander s the American present ag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thinkers thought.It propagandizes is the individualism,the rational egotism moraloutlook,peaceful · Rander called it the objectivism ethics,its core thought summarizes with a speech is praises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selfishly.This kind selfish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is the establishment in her so called “the rationality” above the foundation.This article believed,she said “the rationality” is not impossible to exist in the reality,therefore so called selfish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also is not impossible to be established.Keywords: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Rationality【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115-02 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在美国,她的作品销量仅次于《圣经》。
利己主义名词解释
利己主义名词解释利己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类别来解释一些与利己主义相关的名词。
一、哲学1.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点通常与道德和伦理问题有关。
利己主义者认为,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2.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行为的价值应该根据其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贡献来衡量。
这种观点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但它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经济学1. 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认为市场应该自由运作,而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
这种经济体系通常与利己主义有关,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利益。
2. 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企业应该追求最大的利润。
这种概念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或组织的自我利益。
三、政治学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认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这种政治哲学通常与利己主义有关,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利益。
2. 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认为社会应该像自然界一样竞争和进化。
这种政治哲学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自我利益。
四、心理学1. 利己主义心理学利己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就是自私的。
这种理论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我利益。
2. 利他主义心理学利他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就是关心他人的。
这种理论与利己主义相反,因为它强调个人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总结利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与利己主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利己主义的本质和影响。
利己主义道德哲学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会地位的性质有所转变,但对罗马社会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受制于笔者能力与所收集到的材料的限制,本文关于帝国时期骑士活动及其影响均讨论不足,而这一部分也是学术界目前研究薄弱之处。
另外,在有关骑士活动的探讨中,多关注于骑士在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骑士社会生活的关注。
除上文中提到的骑士身份,还存在一部分既是医生又是骑士的群体,可见骑士身份的复杂性,因此罗马骑士研究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1]李维.建城以来史:前言·卷一[M].穆启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阿庇安.罗马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陈其.罗马共和国的骑士阶层[J].历史教学,1986(10).[5]唐陶华.古代罗马骑士阶层的演变[J].历史教学,1962(12).[6]D.Armstrong.Juvenalis Eques:A Dissident Voice from theLower Tier of the Roman Elite[M]//S.Braund and J.Osgood.A Companion to Persius and Juvenal.London:Blackwell,2012. [7]M.I.Henders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quester Ordo[J].TheJournal of Roman Studies,1963(53).[8]徐国栋.罗马的包税人——公务承包制、两合公司在古罗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作者简介:邵逸舒(1998—),女,满族,河北尚义人,单位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责任编辑:御夫)利己主义道德哲学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柴 琳摘要:利己主义认为只有将“利己”作为道德哲学的基础才是最合理的道德原则。
利己主义对个人的影响表现
利己主义对个人的影响表现
利己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它让个人的自私心强势,将自己
的兴趣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对周围的生活以及与社会有关的各种问
题置之不理。
利己主义的表现有很多,下面是其主要的影响:首先,利己主义会影响个人的自利力和能力,使他们失去贡献社
会的热情,只关系自己的收获,这将引起他们受到他人以及社会中完
全不尊重的情况,这个影响是非常消极的。
其次,利己主义对个人的处事态度也是一种不好的影响,它使个
人在劳动和发言时失去考虑他人和社会的概念,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甚至是偏执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做,而不去想其他人有什么需求,也不
去考虑他人是否也受到了伤害。
再者,利己主义对个人形象也有不利影响,例如,自私自利对事
情的处理方式,表现出一种拘谨自私和睚眦必报的态度,让其他人厌恶,而形象也受到影响。
最后,利己主义还会影响个人工作的合作性,使其不能和人合作
分享,不能共同取得成果,抛弃社会的利益,甚至会有抗争的表现,
这些都将影响个人的效率和成绩。
以上是利己主义对个人的影响,可以看出,它在涉及到个人形象、能力和工作的实际效果等方面具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正确
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建设,建立一种真正的合作意识,让个人和社
会同步发展。
人性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人性的名词解释有哪些人性,是一个长久以来被人们争论和思考的概念,它关注的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人性的定义和相关的名词解释,旨在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这个复杂而独特的存在。
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和理解。
它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与其他生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自我意识使人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并通过思考和反思来认识世界。
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基础。
二、情感情感是人类内心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他人和外部世界相连的桥梁。
情感包括各种复杂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爱恨情欲等。
人性中的情感使人能够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三、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人性中的一种认知和行为准则,指引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选择和行动。
它是人们根据内心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来评判和决定行为的标准。
道德观念反映了人性的善恶之辨,促使人们追求正义、公平和真实。
四、理性与冲动人性中存在着理性和冲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
理性是人类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它使人们可以通过推理和逻辑思考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理性也是人类科学、艺术和文化等领域发展的基础。
然而,人类内心中也存在着冲动的力量,指代那些源于本能和欲望的行动和决策。
理性和冲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人类的行为和个性。
五、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人性中两种相对立的价值取向。
利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利和利益最大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人们的自私和冷漠。
而利他主义则强调个人应关注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社会的公正。
这两种主义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不同的行为和社会结构,也是人性中复杂的一面。
六、压力和恐惧人性中的压力和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
人们常常面临各种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这使人们在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之间不断挣扎。
同时,恐惧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它使人们对潜在的危险和威胁产生警觉和保护反应。
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
然而,利己主义并不是没有受到挑战。批评者认为,利己主义可能会导致短 视、自私和不公平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对更大的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 如,如果每个人都只自己的利益,那么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从而引发社 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相比之下,集体主义认为,个人的行为应基于更大的社会或集体的利益。集 体主义强调的是合作、和谐与共同的价值观。在集体主义者的眼中,个人的行为 应该服务于更大的社会目标,如公平、平等和共同的福祉。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念,即个人应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c.芥川龙之介个人利己主义的启 示
芥川龙之介的个人利己主义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首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 的生活和思想。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我们是否选择了逃避?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 我们是否选择了抱怨?在面对人性的弱点时,我们是否选择了忽视?这些都是我 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借鉴芥川龙之介的个人经历和文学表现,来完善自己的思考 方式和文学素养。芥川龙之介在面对人生的悲观和困境时,选择了深入思考和文 学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借鉴他的这种精神,通过思考和 表达来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个人利己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个 人利己主义是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主义在他的生活经历、文学 风格和创作思想等方面得到了体现。其次,个人利己主义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风 格和思想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和哲理。最后,芥川龙之介的个人利己主义 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并借鉴他的文学表现, 来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文学素养。
一、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指一种行为原则,强调个人在行为决策中应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 而非自己的利益。利他主义的概念源于拉丁语“alter”,意为“其他人”,强 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奉献。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话题。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也是人们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
利他主义是指个体以他人利益为重,乐于帮助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而利己主义则是指个体以自身利益为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取向。
这两种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也在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利己主义似乎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追求个人利益似乎是人之常情。
然而,如果我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相反,利他主义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教导我们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
正是这种利他主义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需要关心自己的利益,也需要考虑他人的需要。
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可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可以关心他人的需要,愿意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只有当我们能够在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间取得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弘扬利他主义的精神。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践行利他主义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伦理学原理+第二章
⑺文化人:卡西尔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创造 者,文化也铸造了人本身,因此,文化是人的 本质,人是从事文化活动的生物和符号动物; 人的改造活动的结果就是人的文化世界,包括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形式。
日裔美国社会学家威廉· 大内认为,人是文化的产物, 人的心理与行为归根结底由人的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决 定;人格塑造最核心的是对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 培养和训练,由此提出“文化人”概念。(《Z理 论——日本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⑶集体利益的至上性和首要性。集体利益与个 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体赖以立足的基础:集体利 益。在真实的集体中,集体是个人得以存在的 条件和方式,所以集体主义的核心和重点应该 是对“集体”的建设。 ⑷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和结合性:努 力找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制 定切实可行的约束集体和个人以维护集体利益 和个人利益和谐发展的具体行为规范和法律。 ⑸集体主义原则中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利益 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及其解决:强调个人利益在 必要的前提下为集体利益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⑵集体主义原则的由来及其确立
集体主义思想与原则的提出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时代。 比较系统地阐述集体主义思想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 想家卢梭,认为个人服从团体的一般意愿,才能获得 真正的存在和自由;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指出个人 只有绝对服从国家的法律制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 存在和自由; 马克思没有用专门的集体主义这一术语表述自己的思 想体系,但马克思主义却有明确的集体主义思想。恩 格斯在1877年《英国工人联合会和农村的集体主义运 动》,把英国农业工人联合发动的以“赎买”的方法 争取土地集体所有的斗争称作“农村的集体主义运 动”,并称土地归集体所有为“集体主义所有制”, 而这一运动所体现的思想为“集体主义思想”。
道德起源的四种观点
道德起源的四种观点道德起源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了关于道德价值和规范的根源。
不同的学派和哲学家对于道德起源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道德起源的四种主要观点,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神秘主义观点神秘主义观点认为道德起源来自于神灵或超自然的力量。
根据这种观点,道德规范和价值是神或宗教所赋予的。
基督教中的十诫被视为上帝的旨意,是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神秘主义观点强调道德的超自然性和绝对性,主张道德是普遍适用的,超越了人类的个人或社会利益。
然而,神秘主义观点存在一些问题。
不同宗教之间的道德规范可能存在冲突,这使得神秘主义观点难以解释道德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神秘主义观点并不具有说服力。
我们需要考虑其他观点来解释道德起源。
二、进化主义观点进化主义观点认为道德起源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
根据这种观点,道德规范和价值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产物。
进化主义观点强调道德的相对性和可塑性,认为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化而逐渐形成的。
社会进化中,为了保持群体的凝聚力和合作性,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助、公平和道德规范的认同。
然而,进化主义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它难以解释一些跨文化的共同道德规范,或者某些特定行为的道德普遍性。
进化主义观点无法解释一些不符合人类利己主义本性的道德行为,例如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
我们需要探索其他观点来理解道德起源。
三、社会约定主义观点社会约定主义观点认为道德起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约定和协商结果。
根据这种观点,道德规范和价值是社会为了维持秩序和公正而制定的。
社会约定主义观点强调道德的相对性和历史性,认为道德是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社会约定主义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它无法解释一些普遍的道德价值和规范,或者一些超越特定社会背景的道德准则。
社会约定主义观点容易导致相对主义和道德混乱,因为不同社会或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可以有很大差异。
道德利己主义的观点
道德利己主义的观点
道德利己主义是一种伦理观点,主张个人利益最大化,即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考虑他人的利益。
这种观点认为,个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应该优先考虑。
然而,这种观点也常常被批评为不道德或道德上有争议的。
因为道德涉及到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责任,而道德利己主义则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通常会忽视其他人的权益和福利。
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利己主义可能与道德相悖,例如如果个人的利益违背了社会或环境的利益,或者如果通过欺骗、剥削或伤害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因此,虽然道德利己主义可能是一种道德观点,但是它不能被简单地视为道德的或者不道德的。
它取决于具体情境和对道德的理解。
利己主义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程考核论文课程名称:企业伦理学论文题目:利己主义合理性研究*名:***学号:**********成绩:摘要:本文通过对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两个方面分别从历史角度、人性角度以及自我实现、社会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方面探讨了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同时对当代流行的精致利己主义做了相关论述,从而对利己主义有了一个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利己主义合理性利益0.引言朱贻庭教授在其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中对利己主义下了如下定义:利己主义(“egoism”)是指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准则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学说,其词源拉丁语的“ego”,意为“我”,产生于私有制社会。
从该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利己主义是一个中性词汇,属于道德原则和道德学说的一种。
但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崇尚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中,利己主义作为与集体主义或是利他主义相对的道德理论,显然成为一种与社会主义社会格格不入的歪理,不仅不具有合理性,而且危害社会风气。
事实确实如此吗?利己主义的存在没有其合理性吗?1.利己主义概述利己主义不是风行一时的社会思潮,相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
1.1利己主义定义古今中外学者对利己主义的定义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朱贻庭教授在《伦理学大辞典》中对利己主义较为权威的定义之外,罗国杰先生在199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伦理学》中认为利己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强调个人至上、个人本位,把一己私利的至上性、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与否的唯一标准。
而为大众所知晓的更为直白的关于利己主义的解释大多为“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这些定义中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解释,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利己主义是以个人的利益为行为标准和目的,即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理论。
如何理解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
【问题研究】如何理解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李士菊(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什么是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他的利己主义“合理”在什么地方?这一直是引起争议的一个话题。
本文针对部分当代青年学生中出现的对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全盘肯定的倾向,着重分析了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已主义”的内容、性质和社会作用,指出了他的伦理学的资产阶级性质,也说明了它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1)04—0017-05什么是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这个似乎已(1)道德就是利己主义。
这应算是费尔巴哈给道被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批德下的本质定义。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以判、定论的东西,现在又随着伦理学界对有关利己主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的,但是这一唯物主义的前提义问题的讨论重新被提了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并没有保证他的伦理学的科学性和唯物主义的彻底些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对费尔巴哈合理的利己主义全性。
正像他把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崇奉为宗教,是盘肯定的倾向。
诸如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唯心主义一样,他的伦理学的贫乏同样使他陷入了坡”的现象,有人提出:费尔巴哈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唯心主义的泥潭。
恩格斯指出:“关于道德,费尔巴哈则——“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所告诉我们的东西是极其贫乏的。
”(《费尔巴哈及德爱!)”——有什么不对?它至少要比那种明目张胆地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第28~29页,以下凡宣传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利己主义不知要好多少引此书简注《费尔巴哈论》)但是这并不是影响他把倍,在假冒伪劣充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它即道德看做是人的道德,在批判宗教伦理过程中他建使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主要的道德原则,也应当成立了人本主义的伦理学,他把伦理学称为《幸福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之一。
第三讲 伦理利己主义
(2)伦理利己主义在逻辑上不一贯。
如果K阻止B跟他算帐,他的行为一定会既被 说成是不对的,又被说成不是不对的。
(3)伦理利己主义是武断的,这种武断是 不可接受的。
当我们能够救助他们的时候,为什么让他们忍饥挨 饿?
很少有人会相信我们的奢华真有那么重要。如果被 直接问到这个问题,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会觉得有 些尴尬,并且会说我们可能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
但如何解释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
伦理利己主义
一、结果论和非结果论 (一)伦理学史上的两种主要理论 1、结果论:以行为结果为基础、关心结果 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 2、非结果论:不以行为为结果、不关心结果 直觉主义、神诫论、义务论
对一些富人来说,这一状况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 的问题。我们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不仅花在生活必 需品上,也花在无数的奢侈品上——豪华的小汽车 、贵重的服装、CD 机、电影票等。
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放弃我们的奢华,而是将钱用 在救济饥饿上呢?
我们不认为存在这样的事实:我们将我们的奢华看 得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
3、伦理利己主义:每个人都应该仅仅追求自己的 利益。
这是一个规范性的主张,认为人所应该从事的行为 ,就是对行为者最终是有利的行为。
伦理利己主义也称“规范利已主义”或“理性利已 主义”,一种认为对自己的某种欲望的满足应是我 行动的必要而又充分条件的伦理观点。
这种理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把自我放在道德 生活的中心位置。根据这个论点,人们会自然地做 不公正的事,并拒绝基本的道德原则——如果他们 这样做对自己没有消极后果的话。这就必然意味着 ,我们对于公共利益并没有出于本性的尊重,一个 有理性的人的行动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自我的 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兰德哲学:理性的利己主义道德观
我发誓,以我的生命以及对它的热爱,我永远不会为他人而活,也不会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要说“我爱你”,首先必须能够说出那个“我”字。
人世间首要的权利就是自我的权利,首要的使命就是对自己尽职尽责,首要的道德戒律就是决不将自己的目标强加在那个叫做“他人”的人的身上。
唯一合理的理解是当有牺牲,必有人获得牺牲品。
当有服务,必有人享受服务。
和你谈牺牲的人正是在和你谈奴隶和主子,而他正准备当那个主子。
问题不是谁能允许我,而是谁能阻止我。
成就你的幸福是你生命的唯一道德目的,而幸福——没有痛苦或盲目的自我放纵——是你为人诚实正直的证明,因为那是你对实现你的价值的渴望的证明。
问问自己:天堂和高尚的梦想应该是在坟墓里等待我们——还是在我们这里,就是现在,在这个地球上。
个人权利是使社会服从道德法则的唯一手段。
真相不是为所有人,只是为那些寻求它的人而存在的。
对于个人而言,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将自身的道德自主性屈从于他人。
真诚来自敢于向现实说“是”,勇气来自敢于向错误说“不”。
别人的需求不能成为你个人生活的道德负担,更不是你存在的道德前提。
利他主义的理论根源是对有能力的人的嫉恨和仇视心理。
如果大家愿意,那么我们携手共进。
如果渴望独处,那么我们独自上路。
因为在精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人。
如果你清楚现实不是你的敌人,真理和知识对你和你的生活都很重要,那么你越是热情洋溢地投入思考,你所得到的结论就越是正确,也越接近真理。
显然没有什么力量能让思想缄默,但只有武力可以长期助长荒谬理论不可挑战的地位。
承担个人行为的责任本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但许多人却选择了逃避。
他们认为义务论中那些自发的、浅薄的、不经过思考的道德比较安全可靠——他们终究会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异,但往往知道的时候都太迟了。
一切适合理性生命存在的即是善,毁灭它的即是恶。
理性与自由互为充要条件,不可分离。
一个人是理性的,他必然自由;一个人自由了,他必然是理性的。
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通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通过暴力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
如果你在自由市场中犯了错误,就应该破产,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规则。
你有失败的自由,你不应该倚仗政府帮助你。
因为你应该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到底。
这是美国非常古老也非常流行的资本主义信条。
钱只是一种工具:它会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但不会替你开车。
道德的目的要教会你的,不是痛苦和死亡,而是尽情享受自我和生活。
每种争议都分成两派:一派是正确的,另一派是错误的,但中间派永远是邪恶的。
地球上最少的少数派是个人。
那些否认个人权利的人不能自称是少数派的捍卫者。
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幸福作为自己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成就作为自己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思考作为自己唯一的主宰。
创造是一己的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尊重天赋个人的权利。
要么自由,要么死。
世界上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权威,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任何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认知。
法律之于国家犹如思想之于个人。
当人类抛弃理性时,人与人将无法相处,只剩下赤裸裸的暴力可以依托。
就现实而言,只有极少数人为捍卫真理而亡,却有千百万人因屈从谬误而亡。
追求生命和逃避死亡可不一样。
我们不要误解别人,因此也不要误解自己。
真正的选择不应该在自我牺牲和支配他人之间进行,而在于选择独立还是依赖,选择创造者的准则还是二手货的准则。
自我主义者并不为自己牺牲他人,他并不通过别人来发挥作用。
他不为他人而存在,也不要求他人为他而存在。
——这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兄弟情谊和相互尊重的形式。
文明就是朝着一个“个人”的社会前进的过程,野蛮人存在都是公开的,受制于他所在部落的约束,文明就是将个人从集体中解救出来的过程。
人类的堕落只有一种形式——没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