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象学背景中意向性分析
现象学的动态意向分析及其问题
在第六研究中进行的, 即是说, 认识如何可能的问 题是在这里才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的回答。 “ 认识一个对象 ” 所谓的 , 在胡塞尔那里就意 “ 充实一个含义意向 ” “ 这两种说法 味着 。 他认为, 所表述的是同一个事态, 区别仅仅在于立足点的 不同而已。 前者的立足点在于被意指的对象, 而后
)!* ” 者则只是要把握两方面行为的关系点。 他甚至
) "( * ‘有关的名称在显现的对象上得到运用 ’ ” 者, 。
二、 现象学的动态意向分析的基本特征
《 逻 辑研 究 》 胡 塞尔 在 中 的意 向 分析 带有 一 个基本的划分: 静态的和动态的意向分析的划 “ 我们可以轻易地证明在静态 分。 胡塞尔自己说, 的和动 态的充实或 认识之 间的无 可置疑的 现象 学区别。 在动态关系中, 各个关系环节与那个将 它们联 系在一起的 认识行 为是在 时间上相 互分 离的。 在作为这个时间过程之持恒结果的静态关
),* 系中, 它们处在时间的和实事的相合性中 ” 。 这
意味着, 静态的分析是一种共时性的分析, 动态 分析则是一种历时性的分析; 前者是在同一个时 间点的设定下完成的, 后者则是在对时间过程的 “ 静态 设定下完成的。 这些含义, 当然已经包含在 “ 动态的 ” 的” 和 这个概念本身的涵义中。 那么, 当 这两个概念被用语现象学的意向分析时, 它们又 具体地意味着什么呢? 第五逻辑研究中的现象学意向分析, 主要涉 及各种意识行为之间的奠基关系, 以及“含义 ” 与 “ 直观 ” 的相合关系问题。 胡塞尔在第五研究中大 “静态” “充盈” “质 - ./001 2 与 都是从 的方面探讨
这些补充文字, 而 只 能 关 注 胡 塞 尔 本 人 于 "#’" 年发表的第六研究修改版。 与第一版相比, 这个修改版的基本变动可以 “ 客体化的意向与充实。 概括如下: 第一篇 认识作 为充实的综合以及综合的各个阶段 ” 没有受到多 “ 几乎是得到了逐字 少改动, 用胡塞尔的话来说, “ 感性与知性 ” “ 得到了深 逐句的重印 ” 。 第二篇 则 入的加工, 它在文字结构上得到了多重的改善 ” 。 “ 对引导性问题的澄清 ” 第三篇 的文字同样没有 “ 外感知与内感知 ” 受到改动。 最后, 关于 附录的
现象学视域中“教育学意向”的解读
现象学视域中“教育学意向”的解读关键词:现象学;意向性;教育学意向我们通过意识与世界相联系。
教育意识使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行为具有“出于向善的、为儿童好的动机”,这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教育学意向关系。
意向性是意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意向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们的指向性,即意识总是对某物的认识,它必定指向某个对象。
教育学意向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尽最大可能地加强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积极意向和品质。
教育学意向不仅是我们生活哲学的表现,也体现了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如何以积极思考的方式面对世界的,它是教育关系存在的前提。
一、教育学意向的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一)现象学中的意向性布伦坦诺认为,价值的产生与意义的生成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在人的精神指向某个对象时产生的。
所以,人的一切行为离开了意向性、指向性就不会产生意义与价值。
另外,价值的生成首先要形成价值关系,即周围的人和物必须进入到意向关系之中。
可见,布伦坦诺对意向性的理解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意向主体(“能知”的意识主体)、意向对象(“所知”的意识对象)和意向关系。
(二)何为教育学意向范梅南认为教育学是迷恋孩子成长的学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要求教育者的心向着孩子,关心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即教育学意向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尽最大可能地加强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积极意向和品质。
首先,教育学使我们的心向着孩子,这句话已表明了教育学意向的主体、对象和意向关系。
教育活动中“我们”即教育者(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教育者),是教育学意向的主要承担者,即教育学意向的主体;“心向着”是意识的指向性、方向性,也是一种具有构造能力的意向关系;“孩子”则是受教育者,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意向对象。
“当孩子出生时,父母由此经历抱着孩子、保护孩子、自我牺牲和即使一切顺利也不断为孩子担忧的种种喜怒哀乐。
我们的行为已具有教育意义。
”其次,教育学意向的内容是加强受教育者的自身及其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范梅南认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替代父母的关系”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关于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认识
浅谈胡塞尔现象学之意向性行为摘要: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笛卡尔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
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可以说,不了解现象学的哲学家,在欧陆哲学中几乎不可能站到思想的前沿。
本文借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基础意向性行为的着重梳理,为以后现象学的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打下基础。
关键字:胡塞尔现象学现象学理论的基石意向性行为现象学在20世纪的西方产生发展并十分流行,与其他一些思潮,比如生命哲学、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一起极深刻地影响了欧陆哲学的发展。
但是,在这些思想中,广义的现象学最有方法论的新鲜含义和纯思维的穿透力。
主要通过它,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欧陆思潮与传统的西方哲学保持了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的词源可以追溯至18世界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中,但其含义与后来有所不同。
在新的视野和语境中理解老的问题,现象学被赋予了特殊且意义深远的新时期含义,比如传统的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和美学问题。
而对现象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便是德国犹太裔哲学家----胡塞尔。
Edmund Husserl,(1859-1938)23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并从事过短期的数学方面的工作。
1884年至1886年,他在维也纳听到了F. 布伦塔诺(Brentano, 1838-1911)的课,后者关于“意向性”的讲述使得他的思路大开,从此决定献身于哲学事业。
1891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一书,对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从意识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它的“心理主义”倾向受到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的批评。
1900年至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对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现象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现象学心理学视角下独特意向性的心理本质观
于事 实本 质 的必然 性和 普遍 性 。要进 一步 考察 心理
特征 必须 先解 决心 理 的这一 本质 问题 。现 象学 心理 学 的方法 是直 观或 纯 粹 描 述 , 现 象 学 认 为 要想 达 到
大 地影 响 了心 理学倾 向的现 象学 心理 学 。他们 不仅
心 理学 流派 研究 中的现 象学取 向 , 二是 2 O世纪 中后 期 在美 国心 理学 界流 行 的现象 学 心理学 _ 2 ] 。就 大部 分 心理 学概 念 和理 论 而 言 ,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心理 学 极
胡塞 尔 曾在佛 莱堡 讲座 中提 出现 象心 理学 具有 先验 性、 直 观 或纯粹 描 述 、 意 向性 、 超 越 态 度 四 个 基本 特 征 。这些 特征 事 实上指 代 了现象 学心 理学 的 四个方
目前 , 包 括 心理 学 在 内的诸 多学 科 都 受 到 了现
分 。它 以现象 学 为理 论 基 础 , 否 认 自然 主 义 和二 元
论, 坚 本 质 。现象 学 心理学 通过使 用 经验 层面 的 现象学
方法 , 研 究现实 世 界 的 心理 现象 , 来获得知识 , 并 彰 显 出世界 的原 本意 义 。
它 的 目的必须 通过 直观 的观 看或 纯粹 的描 述 。在此
次讲 座 中 , 胡 塞尔 同时强 调 自由变更 的方 法 , 通 过想 象对 对象 进行 自由变 化 加 工 , 借 此 摆 脱 对 现 实世 界
把 胡塞 尔 的现 象学 心理 学及其 后 续 的研究 结果 当作
自己理论 的来 源 , 而且 将 从 中汲 取 的 理论 具 体地 应 用 到 心理学 的实践 当 中 。 现象学 心 理学 是一 个心 理学 流派 。从 现象 学视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简答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简答一、啥是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呀。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研究意识和经验的独特方式。
胡塞尔觉得呀,传统哲学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老是受到各种预设和偏见的干扰,没办法真正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所以呢,他就想出了这个现象学方法,想要把那些干扰都排除掉,直接去面对和把握我们的意识体验本身。
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不去管这幅画是谁画的、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专注于画本身的色彩、线条这些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二、现象学方法的主要步骤。
1. 现象学还原。
这可是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关键一步哟。
它又可以分成几个小部分呢。
悬搁。
这就像是我们把平时对世界的那些习惯性看法、信念啥的都先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们是对是错。
比如说,我们平常觉得太阳绕着地球转,这是一种习惯性的看法。
但在现象学还原里,我们就先不考虑这个看法对不对,把它悬置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更纯粹地去关注我们对太阳和地球的直接感知啦。
本质还原。
这一步呢,就是要从我们的意识体验中找出那些不变的、本质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苹果,有红的、绿的、大的、小的,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本质特征,像形状大概是圆圆的,有果皮、果肉这些。
通过本质还原,我们就能把握到苹果的本质啦。
先验还原。
这一步就更深入啦,它要把我们的经验自我也排除掉,去探寻那个先验的、纯粹的自我。
简单说,就是要找到那个不依赖于具体经验的、更根本的自我意识。
2. 意向性分析。
胡塞尔认为意识都是关于某个对象的意识,这就是意向性啦。
比如说,我们想到一朵花,我们的意识就指向了这朵花。
意向性分析就是要分析意识和它所指向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怎么通过意识去构造和理解这个对象的。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红色的花,“红色”这个感觉就是我们意识对花的一种构造,通过这种构造,我们才认识到花是红色的。
3. 描述现象学。
这就是要对我们的意识体验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啦。
就像我们在描述一幅画的时候,要把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出来一样。
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
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研究导言:现象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旨在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
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脉络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和解读世界的新视角。
本文将探讨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以及含义充实这一研究内容,旨在深入理解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一、现象学的含义意向现象学前身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康德,他对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现象学的真正创始人被认为是法国哲学家胡塞尔。
胡塞尔强调,思维的目的是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现象学的含义意向可以概括为追求真实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
首先,现象学的含义意向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真实本质。
现象所展现的是事物的表象,而现象学的目的在于超越表象,揭示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例如,在审美学领域,现象学研究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的本质,力图揭示美的本质是如何产生和感知的。
其次,现象学的含义意向体现在对思维的本质进行探究。
胡塞尔认为,思维是对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
因此,现象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是揭示思维的本质和思维活动的规律。
这意味着现象学不仅研究事物的本质,还要从思维的角度来剖析现象。
总之,现象学的含义意向是对真实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现象学试图揭示事物背后的内在本质和人类思维的本质。
二、含义充实的研究现象学的含义充实是指通过理论和实践,对现象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索和丰富。
含义充实的研究方法和途径非常多样,以下将从现象学的不同领域进行阐述。
1. 对人类行为和经验的含义充实现象学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经验,探索其中的内在含义和意义。
例如,现象学研究人们的情感经验,试图揭示情感背后的意义以及情感在个体及社会中的作用。
同时,现象学还关注人类行为背后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解释,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含义。
2. 对语言和符号的含义充实语言和符号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现象学通过对语言和符号的研究,丰富了它们的含义和运用。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与现象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词项是“意向性”。
意向性学说宣布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
它首先表示的是心灵的或者认知的意向,而不是实践的意图。
在现象学里,“意向”(intending)指的是我们所拥有的与对象意识的关系。
意向性是现象学里必不可少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它始终是前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的共同主题。
意向性学说对胡塞尔的哲学具有重大意义,是因为他看到了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契机。
标签:胡塞尔;意识;意向性一、什么是“现象学”?现象学作为哲学概念最早是由康德同时代的哲学家朗伯尔特提出的,他将人类经验的虚幻称为“现象”,把现象学定义为“关于假象的理论”[1]。
康德的“现象”意指实实在在意识中的显现,黑格尔哲学从一种历史视野中视现象学为一门科学,它描述了自然的现象性的意识通过科学与哲学的方式,达到绝对知识的发展过程。
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
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可以说,不了解现象学的哲学家,在欧陆哲学中几乎不可能站到思想的前沿。
“现象学”字面上就是“关于现象的学问”,胡塞尔爱说“科学”,所以现象学对于他就是关于纯现象的科学。
正如他所说:“现象学是一门关于现象的学问。
”[2]二、意向性的形成基础胡塞尔认为:“我时代的真正的唯一有意义的斗争,是在已经崩溃的人性和尚有根基并为之保持这种根基,或为新的根基而奋斗的人性之间的斗争。
”[3]这是支配胡塞尔一生思想发展的基本理念。
他首先使逻辑和数学被确定为纯粹的先验科学,将它们奠定在相同的意识结构的基础上。
然后逐渐扩大意识内容的本质,阐明对象性的构成及其意识的相关性。
意向性首先表示的是心灵的或认知的意向,而不是实践的意图。
简单地说,意向性就是我们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意识。
现象学视域下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
104《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在当今中西哲学研究中,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是受到关注的研究重点。
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最深刻地体现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之间的关联。
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以及对“意”“物”以及心物关系的现象学解读,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物关系,并阐发心物关系的伦理学意义。
[关 键 词] 现象学;阳明心学;意向性理论;心物关系 现象学视域下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江 弘在当今中西哲学研究中,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是受到关注的研究重点。
瑞士学者耿宁(Iso Kern)的专著《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①和《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②在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
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陈来老师所著的《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③一书中就包含了从现象学角度对阳明心学进行诠释的内容。
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最深刻地体现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之间的关联。
意向性理论是现象学的核心,认为意识活动以朝向对象的意向性为根本特征,意识活动的对象是在意向行为中被构造的;而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强调“心外无物”,“物”不能脱离于“心”存在,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具有某种不谋而合的关联,这为从现象学角度解读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
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可以由《传习录》中的“四句理”概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四句理”中的最后一句“意之所在便是物”,是阳明心学心物关系的核心观点,解释了“心外无物”的心物关系何以可能,也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关联最紧密。
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以及对“意”“物”以及心物关系的现象学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物关系,并阐发心物关系的伦理学意义。
意向性问题浅谈----以胡塞尔为例
意向性问题浅谈——以胡塞尔为例摘要:意向性可以说是现象学的核心学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意识哲学,如果用一个词汇来概括其哲学思想,这就是“意向性”。
意向性是纯粹意识的本质特性。
胡塞尔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即认识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
本文以胡塞尔为例,主要阐明了三个问题,即:一,何谓意向性问题?二,意向性问题为何重要?三,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
力图对意向性所涉及的问题做出扼要准确的说明。
关键词:胡塞尔、意向性、现象学、认识论一.什么是意向性问题?与现象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词项是“意向性”。
这里准备讨论的意向性,首先应当是作为哲学问题的意向性。
我们应当注意,在这种意义上的“意向”不应该与“意图”即我们行动的时候心存的“目的”相混淆,现象学中的“意向”是指意识构造,或指向对象的活动或能力。
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只适用于意识理论,而不是适用于有关人的活动的理论。
意向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ndere ,意思是“指向”。
最早将“意向的”一词引入哲学并赋予它特殊蕴涵的是布伦塔诺, 他在《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经院哲学用关于某个对象的意向(或精神) 中存在这个概念来指示任何心理现象,而我们则把它称为———尽管如下说法不无含糊之处———对于某内容的关联性,对于某对象的指向性(在这里,它不应被理解为某种实在物) ,或一种内在的对象性。
每个心理现象都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包含着作为其自身内部对象的某物:在一个表象中某物被呈现着,在一个判断中某物被肯定或否定着,在爱中某物被爱着,在恨中某物被恨着,在欲望中某物被渴望着,诸如此类”。
[1]即他认为,意识参照对象的方式(意向体验) 中有三种最重要, 它们是: 表象、判断、情感。
“意向的”一词,在他那里代表着心理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心理现象都“在自身中意向地含有一个对象”。
他认为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重要标识,是区别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根本。
现象学意向性转向及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意义
现象学意向性转向及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意义作者:仇晓春肖龙海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21年第05期[摘要] 近一個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有助于引导教育技术研究更为关注技术现象的情境意义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借鉴指向社会变革的后意向现象学方法论,探索研究者范式思维、学习设计建构和技术调节实证探索的新路径。
[关键词] 现象学; 意向性理解视角; 后意向现象学; 教育技术研究; 方法论[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仇晓春(1979—),男,山西临汾人。
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在线教学设计研究。
E-mail:*****************。
一、引言一个世纪以来,传统教学设计思路和学习科学思路的学习设计概念,从分立开始走向交叉和融合[1]。
学习设计重新受到关注。
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的意义,为学习分析、学习设计和学习技术寻求融合发展方向。
而大致同一时期,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也逐渐从描述、解释,发展到后结构,以及后意向[2]。
这种发展,恰恰呼应着学习的意义发展趋势,能够提供一个方法论借鉴思路。
现象学一直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基础方法论之一。
但从现象学应用于技术研究之初[3]到当前研究[4],部分研究对现象学的理解较为滞后,或局限于“事物本质”,或止步于伊德技术哲学,甚至将不同现象学流派思想杂糅使用,导致其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模糊和逻辑错误。
同时,部分研究者由于范式方法论较为滞后,面对教育技术研究范式的快速发展,陷入范式抉择困境。
现象学恰恰可以提供所需的哲学思辨和方法论指引。
意向性是现象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意向性视角及其现象解读逻辑的差异,是理解不同现象学流派方法论的关键之一。
因此,本文在对比分析现象学意向性理解视角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描述、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现象解读逻辑及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意义,旨在推动教育技术研究者从多角度,尤其是后意向现象学视角,探索研究方法论发展路径。
意向性、绝对流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西方哲学史论文-哲学论文
意向性、绝对流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西方哲学史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胡塞尔将意向性概念概括为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
按照他的理解,这里的某物即客体,对它的意识就是一种客体化的意识: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这样一个行为为基础。
对意向性的这种客体化的理解模式,或者说,立义模式,在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理解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但是,在对胡塞尔的内时间以及先验现象学的一系列著作的研读中,我们发现,最迟在观念时期,胡塞尔就已经突破了这种立义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非立义的意向作用的(neeticsche)流形体的先天结构。
本文将证明,只有在这种全新的意向结构中,先验现象学才能获得真正的基础和展示自身的可能性。
一、立义模式的若干问题《逻辑研究》,尤其是第五、第六研究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布伦塔诺式研究。
当然,胡塞尔并未止于布伦塔诺,通过对意向的内存在与内在客体性的批评,在精细地区分了意向性的各个本质因素的基础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本质直观和范畴直观这两种全新的认识样式。
在对立义模式静态考察中,胡塞尔将整个意向行为的本质区分为非意向的实项内容和意向体验,前者提供了意向的体现性内容,后者则与意向的本质相关,它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行为的质料、质性等本质要素,其中质性与指向对象的方式相关:表象还是意愿,而质料则标明了对象的相关性以及被意指的方式。
动态考察主要着眼于意向与充实,确切地说,具有相同行为质料的空乏意向与直观的充盈之间的关联,范畴直观和本质直观作为认识和真理的最高的本质事态就展示在这一动态的关联中。
在空乏意向或符号行为中,行为质料是意向体验的本质要素。
由此,人们很容易认为,尽管实项被体验内容在立义行为中被解释为行为对象的客观显现的承载者,但它对行为的意向指向并无贡献。
但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直观行为与空乏意向并不相同,作为认同因素,充实行为在它那里承载了一种空乏意向所缺乏的特殊的直观性,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空乏意向的动态的充实过程中,行为质料在充盈因素中被具身化了。
02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
胡塞尔关于感知的三种看法郑辟瑞论文关键词感知/意向性/意义中图分类号:B516.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7)01-0030-06 根据胡塞尔研究者通行的看法,感知不仅是胡塞尔思想的起点,而且是现象学的起点。
感知作为一种直观行为不仅是意向行为的典范,而且是最终奠基性的意向行为,它构成胡塞尔意识分析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1] (P54~P61)然而,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处,他对感知和意向性的关系并不具有如此明确的观点,而是存在着诸多含混和矛盾之处。
感知是意向行为吗?如果感知是意向行为,它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它是典型的意向行为吗?对于这些问题,胡塞尔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明确的答案,恰恰相反,在其现象学前期著作,尤其是《逻辑研究》中,他对感知的意向性问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艰辛的探索过程留下了值得重温的痕迹,本文是这种重温的一次尝试。
一、什么是意向行为为了解释感知和意向行为的关系,我们首先分析,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意向行为是什么?以何种标准能够判定一个行为是意向行为?众所周知,为了确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
胡塞尔给出了区分的六个规定,并采取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规定,它表明了心理现象的本质。
布伦塔诺认为,在感知中有某物被感知,在陈述中有某物被陈述,这一规定适合一切心理现象,这最终归结为一句格言式的命题,即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
他说:‚……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东西而得到描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将这种东西称作一个对象的意向的(或心灵的)内存在(Inextistenz),而我们——虽然我们所用的表述也并非完全单义——则将它称作与一个内容的关系、向一个客体(在这里不应被理解为一个实在)的朝向,或内在的对象性。
任何一个心理现象自身都含有作为客体的某物,尽管不是以同样的方式。
‛[2] (A347/B[,1]366~367)、[3] (P408) 布伦塔诺时常使用心灵的、内在的客体之类的概念来表示意向对象,尽管布伦塔诺所使用的术语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我们仍然可以将意向关系确定为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定性,即心理现象就是在其自身中意向地包含着一个对象的现象。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笔记《逻辑研究》:意向性概念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笔记《逻辑研究》:意向性概念(接前文)本文主要介绍胡塞尔现象学非常核心的一个思想组成部分:意向性,这是整个现象学哲学的根本概念,很好的理解这个部分对理解他的整个现象学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意向性概念现在,让我们继续来看《逻辑研究》的第二部分,即以《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为标题的那部分。
在第五和第六研究里,胡塞尔主要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題,即究竟有意识是什么意思。
正如已经提到的,这并不是要对使智人有意识而须满足的经验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拥有充分发展的脑,完整的感觉器官等等,而是要对意识本身进行分析,无论它属于人类,动物还是外星人。
胡寒尔对感觉生理学和神经学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认识论里,他认为对于像“想象一只独角兽竞味着什么”,“期盼将要来到的丰收”,或者“思考4的平方根”等问题的回答,即使脱离可能经验性地或者事实性地牵涉进来的物理和因果性元素,也可以发生。
情况确实如此,这是因为,胡塞尔所感兴趣的只是意识的严格不变的部分和本性,而不是可能经验地伴随意识的神经过程的本性,这也是因为,他所感兴趣的是意识的认知维度,而非其生物学基础。
胡塞尔想就第一人称视角被给予的经验进行描述,并且,例如,我对一棵落叶橡树有所经验,但此时我头脑中发生什么却不是这个经验的一部分。
因此,胡塞尔早就强调现象学的 (形而上学的)无前提性。
现象学应该是对所显现之物(无论是主观行为还是世俗对象)恰到好处的忠实描述,并且应该避免形而上学的和科学的预设和玄思。
在对经验结构的分析中,胡塞尔特別关注这样的经验,它们以“意识到……”这样的结构为特征,也就是说,他们都有对象一指向性。
这个属性也被称为意向性。
人们并不是纯粹地爱,害怕,看见,判断;而是爰所爱的,害怕可怕的,看见某个对象,判断某个事态。
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感知、思想、判断、幻想、怀疑、期待、还是回忆,所有这些形式的意识都有这个特征,即这些意识总是意向着某些对象。
如果不考虑它们的相关物,即那些被感知的、被怀疑的和被期待的对象,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那些意识。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N o e ma一般译为 “ 意 向相关项 ” ,当然也有译作 “ 意 向 对象” 的 ,但其 意义 指 的是既在 我 之 中又不是 实体 性 的东 西 ,本身就是一种非实项的东西 ,据倪梁康先生的考证 ,这 个概念在胡塞尔那里本身就有相当大的含糊性和矛盾性。 因 此 ,关于 N o e m a的争 论还 是 比较 多 的 ,有 的认为 N o e m a是 直接与实在对象发生关系 ,进一步说就是将其等同于实在对
N o e ma了 。
在这种联结 中如何实现 主体 与客体的 同一 ,则使意 向性 发挥
其功能作用 ,但是 ,这 种意向性又是依靠 什么来保证 联结 的
主客体达到同一 ,这是在描述现象学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 。
首先 ,胡塞尔认为 ,意识是从直 观行为开 始的 ,而直观
行为又是 由感知和想象两部 分组成的 ,其 中又 以感 知行为为
内涵结构 的差异 。文章通过对描述现 象学和先验现 象学两个阶段 的分析 ,展 现 出意向性结构的变化 ,从 中清理 出意向性 理论
发 展 的脉 络 。
[ 关键词 】 胡塞尔现 象学 ;意向性 ;意向活动 ;直观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6 . 4 5 . 2 0 8
的成分 ,这些成分将 “ 感 觉材 料 ”激 活 ,并 且作 为 意义 给 予的层次而附在感觉材料之上 ,从而使感觉材料具有意向性 的功能 ( 狭义上的意 向活动 ) 。这也 即上面讨论 过 的立 义等 概念。 由 N o e s i s引 出的是 “ 质 素 ”概念 。所 谓 的质 素 ,是 指包括 了感觉材料和一些体验 ,例如空间位置感觉等。在一 个完整 的意 向体 验 中,包 括 了 N o e s i s 、N o e m a和质 素 三 要 素 ,缺一不可 ,质素是其 中的必要条件 ,没有了质素 ,整个 基 底 就 空 虚 了。而 在 这 三 个 要 素 中 ,最 麻 烦 的 也 就 是
萨特论现象学意向性理论
萨特论现象学意向性理论鲍俊晓【摘要】胡塞尔针对以往哲学主客体分裂的缺陷,运用现象学的悬置与还原方法重新发现与世界的多重联系,意向性就是重要的构成性概念.萨特继承了胡塞尔的方法论,并对意向性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对于事物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前人的错误在于把一切事物心灵化,以自身为标准安排世界,从而把认识作为一种消化.他相信认知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朝外界事物的绽开,摆脱了自身投向世界,世界与意识同时呈现,从而否认了那种内在哲学的封闭性,直接面对充满崎岖的外在世界.意向性的流溢伴随的情绪体验包含了多种关系的总和,与世界、他者都息息相关.因此,萨特认为意向性概念中包含了艺术与生命的真谛,就是打破了单一的认识论,把各种丰富的体验置入事物之中,从而组成现象学的多层次世界.【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6页(P34-39)【关键词】意向性;萨特;现象学;情绪体验【作者】鲍俊晓【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胡塞尔的现象学把作为先验纯粹意识的描述建立在本质直观的基础之上,通过悬置和还原等现象学的方法来把握各种本质,并以此建立一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来作为各种经验科学的基础。
萨特的想象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来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尤其是意向性的理论。
近代哲学有一种不正确的倾向,就是认为世界首先是在我周围展现,亦即一开始就是为我而存在的。
笛卡尔的哲学的特征就是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用反省的分析来重建世界,但却忽略了对体验的阐述。
康德的哲学把世界建立在主体的综合思维活动基础上,建立了先验哲学体系。
从这种认识论起点出发,割裂了人们与认识前的世界的联系,将主体与客体之间划了一道鸿沟。
实际上主体始终处于客体之中,属于同一个世界。
对思维对象的反省是必要的步骤,但我们不能够认同客体产生于这种反省之中。
以往的哲学注重反省分析,主要是沿着已经存在的客观的世界何以综合地形成的思路向反方向回溯,这样只在主体性中作出的分析有很多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分析1.虽然早在中世纪哲学中就有对“意向”(intentio)问题的最初讨论,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就把用它来定义有意图的精神行为,但真正将它作为哲学术语加以运用的首先是深喑中世纪哲学的弗兰茨•布伦塔诺。
他将“意向的”、“意向的内存在”这样一些概念引入到哲学和心理学中,并赋予它以一种特殊的哲学或心理学蕴涵。
“意向的”一词,在他那里并从他开始而代表着心理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心理现象都“在自身中意向地含有一个对象”。
他认为可以通过对意向性或意向内存在(Inexistenz)的指明来区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
“意向性”是心理现象所独有的一个基本特征。
以后他的学生埃德蒙德•胡塞尔曾对此评价说:“在描述心理学的类别划分中,没有什么比布伦塔诺在‘心理现象’的标题下所做的、并且被他用来进行著名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之划分的分类更为奇特,并且在哲学上更有意义的分类了。
”[①]这里准备讨论的意向性,首先应当是作为哲学问题的意向性。
当意向性作为哲学问题被提出来时,它的日常含义在哲学讨论中就退回到背景里。
“意向”此时不再是指“意图”或“倾向”意义上的意向,而是指意识构造或指向对象的活动或能力。
2.意向性对胡塞尔之所以具有哲学意义,乃是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契机。
此后,无论是在他1907年完成的超越论转向之前还是之后,意向性都构成胡塞尔意识分析的核心课题。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曾对此精辟地概括说:“意向性可以在现象学还原之前和之后被描述:在还原之前时,它是一种交遇,在还原之后时,它是一种构成。
它始终是前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的共同主题”[②]就交遇而言,意向性所体现的自然观点中的心物二元的原则,是自我与他人、内心与外界、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就构成而言,意向性所体现的是哲学观点中的或超越论的主体性原则,是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显现活动与显现者、构造与被构造的关系。
在此双重方向上的意向性问题,通过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开。
意向性成为现象学的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
因此,胡塞尔的整个哲学工作,即对意识体验的分析工作,都可以合理地、但不尽全面地被称作“意向分析”。
无论如何,意向性分析的工作主要是从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开始的。
具体地说,胡塞尔在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三分(表象、判断和情感活动)的基础上,用“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的两分来开始自己的意识体验分析。
这样,布伦塔诺的“心理现象或者本身是表象,或者以表象为基础”的命题,就被胡塞尔改造为“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这样一个行为为基础”。
[③]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
这也意味着,意识就是意向体验。
意向性标志着所有意识的本己特性。
但若仔细分析起来,“每个意识都是意向的”这个说法有两重涵义:一个涵义在于:意识构造对象;另一个涵义是:意识指向对象。
意向性既意味着意识构造客体的能力,也意味着意识指向客体的能力。
前者专指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后者可以指所有的意识行为,即是说,非客体化的行为虽然不构造对象,但也指向对象。
例如,爱是一个非客体化的行为,但它仍然有自己的对象。
被爱者作为对象首先是通过表象的客体化行为被构造出来,而后才有可能被爱,即成为爱的行为的所指。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胡塞尔为什么要说:“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这样一个行为为基础”。
非客体化行为(如爱、快乐、悲哀等等)自己不具有构造对象的能力,因此必须倚赖于客体化行为(感知、想象、符号行为等等),更确切地说,倚赖客体化行为构造的对象。
即便是像“无名的悲哀”、“末名的喜悦”这样一些现象,在胡塞尔看来也有其确定的对象。
据此,客体化行为是奠基性的,非客体化行为必须建立在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上。
这样一种对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的区分与定性,事实上为自古代哲学以来就有的并在近代哲学中得到极度弘扬的一个基本取向提供了依据:将哲学首先视为理论哲学,视为知识论。
而情感活动、意愿活动作为非客体化行为只有在表象和判断等知识行为得到分析和探讨之后才有可能获得解释和澄清。
这个将理论哲学定位为第一哲学,将实践哲学定位为第二哲学的意图,与笛卡尔、康德、布伦塔诺等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它通过胡塞尔的细致扎实的意向分析而获得了更为严格缜密的依据和更为令人信服的实施。
因而马丁•海德格尔在为胡塞尔《内意识时间现象学讲座》所写的“编者引言”中有理由说,通过胡塞尔的分析,意向性获得了“一种原则性的揭示”。
但是,海德格尔同时挑明:“意向性”这个表达即便在胡塞尔之后也仍然“不是一个口令,而是一个中心问题的称号”[④]。
这几乎是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立场进行颠覆的一个暗示性预告。
3.正因为胡塞尔的工作为理论哲学的第一性地位奠定了一个意识哲学的基础,因此要想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顺序做革命性的变革,也就需要对这个奠基做出实质性的解构。
这个解构首先是在现象学内部进行的,主要是通过马克斯•舍勒和海德格尔的——同样冠名为现象学的——分析工作。
由于舍勒在其哲学思考之初便把“精神”(不是胡塞尔的“意识”)视为一种存在形式,一种内在于行为之中的对某物的指向关系活动,因此,当他在布伦塔诺和胡塞尔那里发现意向性学说时,他立即予以积极的评价与附和。
以后的研究者也用“精神的意向性”来标示舍勒所发现的“精神的结构”。
尽管舍勒不会否认意向性分析是现象学哲学的主要工作,并且自己也以现象学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意向分析,但这些分析并不像胡塞尔那样被用来给理论哲学的第一性地位做论证,恰恰相反,他用这些分析来论证的是他的价值哲学。
与胡塞尔的结论不同,在舍勒的意向分析中,感受行为不等于非客体化行为,因为它有自己构造出来的对象。
这个对象不是借助于客体化的直观行为而被构造出来的各种实在对象和概念对象,而是通过感受行为构造出来的各种不同价值。
因此,在舍勒看来,感受活动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表象活动提供的对象,而是它本身所特有的对象,或者说,是由它自己原初地构造出来的价值对象。
也就是说,感受有其自己的对象,表象也有其自己的对象。
他写道:“我们把这个对价值的接受的感受称作意向感受功能的类别。
这样,我们就全然不能说,这种功能乃是通过所谓表象、判断等等‘客体化行为’的中介才与对象领域发生联结的。
这样的中介惟有状态的感受活动才需要,而意向感受活动却不需要。
在意向感受活动的进程中,毋宁说对象本身的世界向我们‘开启’自身,只是恰恰从它的价值方面向我们开启。
在意向感受活动中常常缺少形象客体,这正表明,这种感受活动自身原本就是一个‘客体化的行为’,它不需要以任何表象为中介。
”[⑤] 由此可见,舍勒意义上的“感受”具有比胡塞尔的“感受”概念宽泛得多的外延。
它甚至把表象和判断的活动、即舍勒所说的“认知的功能”(也是胡塞尔所说的“客体化行为”)也包含在自身之中,例如对真假的判别等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感受行为”的对象或意向相关项所决定的。
如果在舍勒这里也谈论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问题,那么这就首先要取决于被感受到的价值的等级秩序。
感受价值的意向行为是不感受价值的非意向行为的基础;感受较高价值的意向行为是感受较低价值的意向行为的基础。
由于最高的价值是神圣的价值,因而对这个价值的“极乐”感受便构成所有其他价值感受(如包括对“纯粹真理认知”价值的精神感受)的基础。
将这个分析结论推演下去,就必然会引出取消理论哲学第一地位的结论。
概而言之,由于胡塞尔和舍勒赋予意向感受和一般感受行为的奠基意义的不同,它在整个现象学意向性分析中也就占有了根本不同的位置。
感受行为的位置变更进一步导致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在胡塞尔和舍勒现象学体系中的位置变更。
4.海德格尔对此问题的思考努力属于另一个方向。
他在意向性问题上是否受舍勒的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舍勒的影响,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但海德格尔可以被纳入到主张实践哲学是第一哲学的现代哲学家行列中,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他当然也有超出这种理论-实践二分的意图。
但从总体上看,这个意图还没有如此被实施,以至于我们可以将他看作是凌驾于理论哲学家和实践哲学家之上的另类思想家。
与舍勒相似,海德格尔也是从一开始就看到了意向性的意义与问题。
虽然在1925年的《时间概念历史导引》的讲座中,他已经把意向性看作是现象学的三个决定性发现之一和之首:意向性、范畴直观和先天的原初意义[⑥],但他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他还想询问它们在本质上是何以可能的。
因此,在其随后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他已经将意向性问题置而不论,而是用作为此在结构的“烦”(Sorge)或“超越”(Transzendenz)来取代之。
这种取代并不意味着用自己的此在结构分析来排斥胡塞尔的意识结构分析(意向分析),而更多是把前者看作是后者的基础。
在公开发表的文字中,他刻意地避免对相关问题做明确的表态。
但在私下的讨论中,他对自己的立场表露再清楚不过了:“从其根本上透彻地思考意向性,这就意味着,将意向性建立在此-在的超越性基础之上。
”[⑦]“意向性建立在超越性的基础上,并且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成为可能,——人们不能相反地从意向性出发来解释超越性。
”[⑧]“从作为此在的基本结构的烦的现象出发可以看到,人们在现象学中用意向性所把握到的那些东西,以及人们在现象学中用意向性来把握这些东西的方式,都是残缺不全的,都还只是一个从外部被看到的现象。
”[⑨]所有这些说法要想表达的都是海德格尔的一个基本意图,这个意图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此在的基本结构分析所开启的那个层次与意向性分析所揭示的那个层次相比,是更为原本的和本真的。
如果胡塞尔说,所有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那么海德格尔会批评说:真正的基本情绪是没有对象的。
烦作为此在的基本结构是非客体化的、非意向的。
畏(Angst)作为基本情绪也是无意向对象的,否则它就不是畏,而是怕(Furcht)了,如此等等。
以此方式,海德格尔“暗示了一个对现象学的提问方式的原则性批判是从哪里起步的。
”[⑩]5.对上面这些可以称作“现象学意向性分析历史导引”的概述,我们可以再作一个扼要的总结:布伦塔诺和胡塞尔通过意向分析所确立的是表象和判断在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中的首要地位;舍勒则通过意向分析而得出价值感受活动在精神生活中是第一性的结论,海德格尔认为意识的意向性结构不是最根本的,而是应当建立在此在的基本结构之上。
所有这些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发点和立场的分歧所导致。
无论如何,意向性概念及其分析在现象学中发端和展开的历史,清楚而典型地折射出西方哲学在二十世纪的变化史,它是一个从以知识论为主的理论哲学向以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为主的实践哲学过渡的历史。
这个过渡或隐或显地贯穿在所有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