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站楼建设指引-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规则的通知-民航规〔2021〕32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规则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规则的通知民航规〔2021〕32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机场(集团)公司,空管局:为规范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工作,民航局制定了《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报告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并结合换季工作,加强《规则》宣贯培训,完善协调机制和协议,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1年9月3日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运输机场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工作,确保航空器起降安全,依据《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工作。
第三条跑道表面状况分为干跑道、湿跑道和污染跑道。
干跑道是指跑道正在或计划使用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内的表面区域内,其表面无可见湿气且未被压实的雪、干雪、湿雪、雪浆、霜、冰和积水等污染物(见附件1)污染。
湿跑道是指跑道正在或计划使用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内的表面区域内,覆盖有任何明显的湿气或不超过3毫米深的水。
污染跑道是指跑道正在或计划使用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内的表面区域,有很大一部分(不管是否为孤立区域)都覆盖有压实的雪、干雪、湿雪、雪浆、霜、冰和积水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
第四条跑道表面状况具体包括跑道状况代码以及跑道表面污染物的种类、深度和覆盖范围等。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开展跑道表面状况的评估和通报及污染物清除工作。
第六条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管制单位和航空情报单位应当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或协议,加强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跑道表面状况评估和通报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的通知-民航发〔2022〕1号
制定机关
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
2022.01.06
施行日期
2022.01.06
文号
民航发〔2022〕1号
主题类别
民航
效力等级
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022〕1号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机场公司、服务保障公司,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部门:
为加强智慧民航建设顶层设计,落实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要求,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民航局组织编制了《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2年1月6日
——结束——
关于某支线机场客运航站楼设计的需求分析新思路
关于某支线机场客运航站楼设计的需求分析新思路发表时间:2020-12-28T06:31:44.05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马鹏[导读] 客运航站楼作为机场的标志性建筑,提供旅客转换路上交通与空中交通作用,其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为其改变运输方式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使航空运输安全有序。
近几年,随着民用运输机场的新改扩建项目与日俱增,尤其是新建支线机场的数量越来越多,客运航站楼的设计需求不仅限于其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其地区文化特色、注重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马鹏北京中航建研航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4摘要:客运航站楼作为机场的标志性建筑,提供旅客转换路上交通与空中交通作用,其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为其改变运输方式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使航空运输安全有序。
近几年,随着民用运输机场的新改扩建项目与日俱增,尤其是新建支线机场的数量越来越多,客运航站楼的设计需求不仅限于其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其地区文化特色、注重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本文以某支线机场为例对客运航站楼设计需求进行分析,从旅客特征角度方面,提出支线机场客运航站楼设计的需求分析思路。
关键词: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需求分析客运航站楼设计般需要先明确机场定位,考虑航站楼设计参数及影响因素,结合机场服务范围旅客群体构成和特点的分析,根据IATA 《机场开发手册》推演出机场的航站楼设计规模、设计特点、服务等级的需求,并结合当地的发展条件,对机场客运航站楼的设计提出建议。
本文以某支线机场(以下简称“A机场”)近期业务量95万人(高峰日集中率1.15、高峰小时比率0.11),机位4个(3C1E)为基础,创新型的以旅客的联通信息调查结果为分析依据,对该机场航站楼设计需求中旅客特征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的更加精确的设计思路。
1一般客运航站楼设计总体影响因素分析客运航站楼设计需要考虑旅客、航空公司、机场的关注点,具体如下表:表1 旅客、航空公司、机场运营方的关注点机场预测年旅客吞吐量可以表示机场规模。
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5—20082008北京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2008北京关于批准发布《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60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号)的要求,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编制的《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八年三月十一日前言《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根据计委《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计标[1987]2323号)和建设部、计委《关于印发〈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编制。
本建设标准在大量统计、分析、总结、论证民用机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和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额、指标及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并参考国际民航组织各附件的规定编制完成,以规民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合理确定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使得民用机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本建设标准共分八章,主要容包括:总则、机场分级及工程项目构成、机场场址、机场生产主体设施、机场生产辅助设施、机场地面交通及公用设施、机场环境保护、机场项目建设用地。
本建设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尽快告知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155号,邮政编码:100710),以便及时修订。
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主要起草人:立安绮华建萍聂国屏亚杰洪涛赞辉桂明成畴夫黄龙生主要审核人:光辉刁永海海云淑萍中国民用航空局2008年3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机场分级及工程项目成……………………………………………………………………(2)第三章机场场址………………………………………………………………………………………(3)第四章机场生产主体设施……………………………………………………………………………(5)第一节飞行区……………………………………………………………………………………(5)第二节目视助航设施……………………………………………………………………………(6)第三节旅客航站区………………………………………………………………………………(6)第四节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设施…………………………………………………………………(9)第五节货运区……………………………………………………………………………………(10)第六节机务维修区及设施………………………………………………………………………(11)第七节机场供油设施……………………………………………………………………………(11)第八节机场应急救援及安全保卫设施…………………………………………………………(12)第五章机场生产辅助设施……………………………………………………………………………(13)第一节航空食品及机上供应品设施……………………………………………………………(13)第二节服务保障设施……………………………………………………………………………(13)第三节信息管理设施……………………………………………………………………………(14)第六章机场地面交通及公用设施……………………………………………………………………(15)第一节机场地面交通设施………………………………………………………………………(15)第二节机场供电设施……………………………………………………………………………(15)第三节机场供水设施……………………………………………………………………………(16)第四节机场雨水排放系统………………………………………………………………………(16)第五节机场排污及污水污物处理系统…………………………………………………………(17)第六节机场供热及制冷设施……………………………………………………………………(17)第七节机场燃气供应设施………………………………………………………………………(18)第八节机场通信设施……………………………………………………………………………(18)第七章机场环境保护…………………………………………………………………………………(19)第八章机场项目建设用地……………………………………………………………………………(20)《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2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促进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民航规〔2021〕3号
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民航规〔2021〕3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机场公司,空管局: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场净空环境源头管控,统一规范全国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工作,民航局制定了《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1年1月21日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运输机场净空管理,进一步规范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工作,保障飞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及有关规章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运输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工作。
第三条机场净空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对机场障碍物限制面、目视助航设施保护区、飞行程序及运行最低标准、最低监视引导高度、通信导航监视台(站)场地保护和机场电磁环境要求及气象探测设备场地等影响的审核。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净空审核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工作。
第五条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指派其派出机构负责对所辖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进行净空审核。
以下情形,应当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机关进行净空审核:(一)拟使用遮蔽原则的建设项目;(二)建(构)筑物最高点绝对标高超过原地面标高250米(含)以上的建设项目。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96号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正文:---------------------------------------------------------------------------------------------------------------------------------------------------- 民用机场总体规则管理规定(2000年12月18日民航总局令第96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机场发展规划的管理,保障机场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机场总体规划(简称总体规划)管理。
机场总体规划包括机场总平面规划。
第三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本规定的要求编制和报批本机场总体规划。
新建机场的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初步设计工作;运行中的机场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经审定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是机场建设及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机场总体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二章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第五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满足近期和远期发展的要求;机场总体规划目标年,近期为10年,远期为30年。
第六条机场总体规划在满足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遵循以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为辅的原则;功能分区及设施系统应当布局合理,容量平衡,满足航空业务量的发展需要。
第七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及民航行业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国防要求。
第九条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飞行区设施和净空应符合安全运行要求;(二)航站区位置适中,并具备分期实施建设的方案;站坪机位与航站楼相协调,航空器地面运行顺畅;陆侧交通便捷、有序;(三)空域规划可行,飞行程序设计合理,目视助航、通信、导航、航管、雷达和气象设施配置适当;(四)航空器维修、货运、供油等辅助生产设施及消防、救援、安全保卫设施布局合理,直接为航空器运行、客货服务的设施靠近飞行区或站坪;(五)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制冷、排水、通信等公用设施与城市公用设施相衔接,各系统规模及路由能够满足机场发展需求;(六)机场与城市间的交通连接顺畅、便捷;机场内供旅客、货运、航空器维修、供油等不同使用要求的道路设置合理,避免相互干扰;(七)根据机场噪声影响预测,做好机场内及邻近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保持机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八)在满足机场运行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尽可能少占耕地,减少拆迁;(九)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布局,竖向设计结合地形,公用设施管线布置合理;注意建筑群的相对集中和群体效果。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民航发〔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24〕28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民航局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际航空枢纽是航空运输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便捷高效航空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我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谋划不深、枢纽竞争力不强、协同运行效率不高、国际运输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民航国际竞争力,更好发挥民航国家重要战略产业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国家对特定地区的战略定位,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以推进一批夯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重要政策实施为抓手,以推动国际航空枢纽顶层设计更加完善、规划建设更加优化、运行管理更加协同、运输服务更加高效为重点任务,推动国际航空枢纽资源优化配置,打造2-3家世界级超级航空承运人,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打造一批面向特定区域的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航空枢纽,为更好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机场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SMGCS)建设及运行指南实施细则》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机场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SMGCS)建设及运行指南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04.11•【文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用机场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SMGCS)建设及运行指南实施细则1总则1.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民用机场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以下简称SMGCS)的建设及运行实施工作,确保机场在特定的机场布局及预期的能见度条件、交通密度下安全、有序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在用的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
1.3编制依据依据《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运输机场仪表着陆系统(ILS)低能见度运行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并参考《机场-机场设计和运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第I卷)《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手册》(ICAO Doc9476)《机场设计手册》(ICAO Doc9157第四部分目视助航设施)《先进的场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A-SMGCS)手册》(ICAO Doc9830),制定本细则。
2一般要求2.1系统内涵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Surface Movement Guidance and Control System,以下简称SMGCS)是一个由目视助航设施、非目视助航设施、运行程序、管制服务、维护管理和信息设施等部分组成的活动区交通运行体系,以满足机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活动区内所有航空器、地面车辆及人员的地面交通引导及控制要求。
2.2设置要求2.2.1机场应当设置SMGCS。
2.2.2SMGCS应当有助于防止航空器、车辆及人员未经许可侵入使用中的跑道。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5—20082008北京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2008北京关于批准发布《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60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号)的要求,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编制的《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八年三月十一日前言《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计标[1987]2323号)和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编制。
本建设标准在大量统计、分析、总结、论证民用机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定额、指标及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并参考国际民航组织各附件的规定编制完成,以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合理确定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使得民用机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本建设标准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机场分级及工程项目构成、机场场址、机场生产主体设施、机场生产辅助设施、机场地面交通及公用设施、机场环境保护、机场项目建设用地。
本建设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尽快告知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155号,邮政编码:100710),以便及时修订。
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国民用航空局
旅客摆渡车
机坪旅客摆渡用团体客车,具有载客量大,上下方便的特点。
旅客登机梯
具有自行式和手推式两种形式,通常作业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适应不同机型。
残疾人登机车
运送各种行动不便的旅客并与飞机舱门对接以供旅客上下飞机。
旅客登机桥
连接飞机与航站楼之间的活动通道,供旅客从中通行,接口及桥身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以实现与飞机的对接。
第二十一条对人员服务的设施应与其服务流程相适应,并根据相关要求设置引导标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消防设施、盥洗室等,以满足人员通行、等候、休息等需要;必要时可设置餐饮、过夜用房等设施。
第二十二条对人员外对象服务的设施,应设置固定的安置区域,并提供适当的保护。
第二十三条如建设停车场,其面积指标按照大型车60㎡/辆、中型车40㎡/辆、小型车30㎡/辆执行。
第十六条根据管制和飞行需要可配置甚高频通信系统电报自动处理系统气象航行情报信息终端多声道通信记录仪手机或车第十四条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和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装备配备mht70022006主要针对运输机场编制其所提指标对于通用机场而言过高在此建议按照附件十四的规定实行
一类通用机场应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能见度仪和机场预报制作系统。
第二十条通用机场应在准确定位和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建设与其功能、规模相适应的机场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场务用房、机务用房、经营业务用房、驻场单位用房、车库、仓库等经营、服务及保障设施,以及配套的供电、给排水、供冷、供暖、燃气、通信、场内道路等设施。
飞机服务设备
航空地面电源
飞机供电用燃油发电机组(通常为柴油),根据服务机型的不同,有交流400Hz/115V和直流28.5V之分,可不受位置限制,提供飞机泊位现场供电。
第三部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附流程图)初稿2018
第三部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附流程图)初稿2018第三部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附流程图)一、通用航空机场发展产业政策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发布多个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的政策性文件,鼓励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及兴建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网络。
民航局制订《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民用航空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规范和指导通用航空机场的布局、规划和建设。
(一)《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 年,建成500 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 级旅游景区。
《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规划布局。
在偏远地区、地面交通不便的地区以及年旅客吞吐量1000 万人次以上的枢纽运输机场周边建设通用机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在自然灾害多发等地区以及大型城市等人口密集、地面交通拥堵严重地区建设通用机场,满足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反恐处突与公共管理等需要。
在航空制造等重点产业集聚区以及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国有林区等地区建设通用机场,服务于工农林等通用航空活动。
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等地区建设通用机场,促进空中游览、航空体育、飞行培训等发展。
合理确定标准,综合考虑人口、土地、空域资源、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条件,立足市场需求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合理确定通用机场建设规模和标准,通用机场设施要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绿色的原则,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
加强区域协作,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和重点城市群的综合型通用机场建设,保障通用航空运营服务,打造区域通用航空网络重要节点。
鼓励枢纽运输机场所在城市建设综合型通用机场,疏解枢纽运输机场非核心业务。
优先支持支线机场增设通用航空设施,拓展业务范围,兼顾区域通用航空运营服务综合保障。
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策略研究——以春秋航空为例
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策略研究——以春秋航空为例 □谢 颖 朱家林航空运输业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国内民航运输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占比较低,与国际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此,本文以国内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秋航空”)为例,分析了其低成本运营模式,进而提出了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策略,以期为相关航空公司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前我国航空市场现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由于亚洲地区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加,全球航空客运市场重心也逐渐呈现出东移的趋势。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运输规模排名第二的民航大国,但是与位居第一的美国相比,人均乘机次数仍有差距。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潜在乘机需求较大,民航发展前景向好。
航空公司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低利润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航空公司才能依靠获取更高的利润来抵消高昂的运行成本,这也是我国大型国有航空公司积极开发与抢占国内一线城市航空市场的根本原因。
在此背景下,低成本运营策略应运而生,更多航空公司希望通过采取低成本运营模式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提高盈利能力。
二、全服务型与低成本运营模式的区别全服务型运行模式是指为乘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舒适乘机感的运营模式。
全服务型机舱被划分为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三种,对应着相应的座舱价格、机供品和服务体验。
低成本运行模式是指通过简化或取消全服务型模式的一些服务项目,严控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创造更多利润点来支撑航空公司的运营。
由于上述两种运营模式的特点、理念不尽相同,航空公司所服务群体也各有侧重。
全服务型航空企业主要承运常旅客、商务型旅客以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旅客;低成本航空企业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票价敏感型、年轻旅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摒弃高端化,采用大众化、经济型、便捷化的服务定位,打造亲民的价格优势,以此来满足特定群体对购买实惠机票的需求。
民航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
民航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指在民航机场航站楼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通过规划和设计,以确保航站楼能够满足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需求,并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
本文将针对民航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包括空间规划、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
一、空间规划民航机场航站楼的空间规划是确保旅客流线通畅,各功能区域合理布置的关键。
首先,入口大厅应宽敞明亮,提供舒适的等候和接待区域。
其次,值机、安检和登机口等区域应根据旅客流量进行合理划分,方便旅客快速办理手续。
此外,商业区、休息区、餐饮区等服务设施也需要合理分布,满足旅客的需求。
二、建筑外观民航机场航站楼的建筑外观应根据地域特色和航空元素进行设计。
首先,航站楼的外观应简洁大气,突出现代感。
其次,可以借鉴航空器的形状和元素,如机翼、垂直尾翼等,来增加与航空相关的特色。
此外,透明玻璃幕墙的运用可以增加采光效果,提升空间的亮度和通透感。
三、功能布局民航机场航站楼的功能布局需要考虑旅客流线、服务设施、运营效率等因素。
首先,根据旅客流量和航线类型,合理划分出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登机区,并设置相应的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确保各功能区域互不干扰。
其次,商业区、休息区、卫生间、餐饮区等服务设施应合理布置,方便旅客的使用。
此外,航站楼内的行李传送带、地面交通通道等设施也要考虑到效率和便利性。
四、设施设备民航机场航站楼的设施设备对于提升旅客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配置先进的安检设备和值机系统,提高安全性和办理效率。
其次,适度地设置自助值机、自助安检等设备,以减少人工排队的时间和繁琐过程。
此外,需要配备充足的电梯和扶梯,确保旅客能够方便快速地到达不同层面。
最后,必须安装现代化的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援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总结:民航机场航站楼设计方案涵盖了空间规划、建筑外观、功能布局和设施设备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确保航站楼能够满足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需求,并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2.02.22•【文号】民航发〔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航局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22〕15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机场公司、服务保障公司,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部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交通局,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对标世界一流,成都、重庆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不强,机场群综合保障能力不足,区域民航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高等短板较为突出,战略支撑能力亟待加快提升。
面向新时代新要求,为加快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高质量发展,民航局与重庆市、四川省认真研究并充分协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动力,紧扣“两中心两地”发展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性思维,以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建设为牵引,加快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空中大通道,加快拓展航空服务市场新空间,加快塑造民航创新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协同发展体系,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努力将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成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为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低成本航空的经营之道
低成本航空的经营之道作者:郭颂来源:《经营者》2019年第24期摘要未来20年,中国航空客运量年增速将达到6.2%,并将在20年内国内市场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单一国家。
但是中国的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却饱受诟病。
探寻航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之道显得极为必要与急迫。
关键词低成本价值链亚洲航空一、引言前不久,所有国内上市航空公司都公布了三季报,尽管与去年相比,油价上涨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影响在减弱,但大部分国内航企的净利润仍同比下滑。
不过,依然有上市航司在盈利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逆势增长。
比如作为低成本航空的春秋航空(601021.SH)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19%。
上述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低成本模式在当今航空领域的先进性,尤其是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航空市场。
下面我们以低成本航空界的领军企业亚洲航空为例,探寻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经营之道。
二、亚洲航空的启示(一)公司简介亚洲航空,简称亚航,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总部坐落于马来西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同时也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航点最多的航空公司,也是亚洲地区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亚航的航线覆盖了全球25个国家的165个目的地。
旗下拥有亚洲航空(泰国)公司、亚洲航空(印度尼西亚)公司、亚洲航空(印度)公司、亚洲航空飞龙(菲律宾)公司四家子公司。
并于2007年11月和Fly Asian Express(fax)合组成立亚洲航空长途公司(Air AsiaX)。
目前,亚航保持着每公里座位成本(ASK)0.023美元的世界最低纪录和世界最低盈亏平衡客座率52%。
2007年,亚航被纽约时报评为“亚洲低成本航空公司领导者”,[1]并连续11年被评选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
那么,亚航是如何实现上述壮举的呢?亚航的崛起之路给中国的航空公司又能带来什么启示?(二)低成本战略的运用深入分析亚航的经营之道不难发现,对低成本战略的极致运用是亚航从负债累累(成立初负债1100万美元)到扭亏为盈的关键。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2012年修订)-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15号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2012年修订)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15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R1)已经2012年 10 月 29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机场运行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及相关空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建设程序。
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空管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运输机场工程按照机场飞行区指标及投资规模划分为A类和B类。
A 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 4E(含)以上、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2亿元(含)以上的工程。
中国机场航站楼商业空间问题与对策思考
图1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统计 大多数机场的目标以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方式处理乘客及其 行李,而航站楼的设计都是为了方便乘客从办理登记手续一 通过安检——岀发候机——登记。然而,近几十年来,商业发展 对机场的利润变得越发重要。机场商业化成为机场提升其形 象,提升其收入的核心问题。 2机场商业化发展原因探讨 过去的二十年,全球机场的非航空业务收人占总收入的比 例大幅增长,与航空收入相当甚至超过,究其发展的原因,主要 包括机场业务发展中的成本压力、机场所有权的变化,以及消费 者不断变化的需求2。 2.1成本压力 机场业具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多重 特点,存在着建设投资数额大、固定费用和财务费用高,投资回
阻隔等两种情况。旅客往往很难快速定位方向,引发焦虑的情
绪,无法高效完成交通行为,同时,商业空间的吸引力也因此受
到影响。
4机场商业空间发展建议 结合国内外的文献研究与国内机场的现状考察,对于未来
绿色环保建材
DOI:10.16767/ki.10-1213/tu.2019.02.039
中国机场航站楼商业空间问题与对策思考
姜黎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21世纪的机场由公共交通设施成为战略商业基础 设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新城镇发展,全面布局机场建设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空域资源的紧张下对机场的业务发展提出 新的要求——商业化。本文结合我国机场的商业空间发展现 状,对机场商业发展的原因、研究现状和商业空间设计要点进行 了探讨与研究,旨在对大量化建设中的机场设计做出一些贡献。
置。在调研我国现有的机场中,部分商业空间布置过于零散,未
形成规模效应。 3.3业态规划过于传统,缺乏地域特色
业态,是为了满足机场旅客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通过预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1.10.14•【文号】•【施行日期】2021.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航局关于印发《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场建设“四个工程”和“四型机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我局制定了《关于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现向全行业印发。
《意见》是切实提高民用机场工程建设水平,推进民用机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请各单位以此为指引,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1年10月14日关于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2017年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莅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机场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打造“ 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 ,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 ,为中国机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作为“ 四型机场” 、“ 四个工程” 的综合体现和建设成果,推动新时代机场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民航强国建设,现就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四个工程”和“四型机场”发展要求,按照新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强化民用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提供中国机场建设方案,形成中国机场建设标准,塑造中国机场建设品牌,为实现质量强国和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定义内涵民用机场品质工程是将“以人为本、优质安全、功能适用、绿色低碳、智慧高效” 作为目标和成果,以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为抓手,以机场建设实践为载体,实现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有机结合、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有机统一的机场工程。
机场历史建筑保护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建筑经济CONSTRUCTION ECONOMY第 42 卷第 3 期2021 年 3 月Vol.42 No.3Mar. 2021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历史悠久的机场在不同时期修建的机场建筑设施普遍遭受闲置、废弃,甚至被拆毁的困境,因此亟待从行业角度对其予以保护利用。
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典型机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结合历史建筑特征及其保护利用的经济效益,总结出机场历史建筑更新保护的主要模式。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对机场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价值评定,最后以天津机场历史建筑为例,提出适用于天津机场历史建筑总体保护模式。
关键词:历史建筑;航站楼;保护模式;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 (2021)03-0075-05DOI :10.14181/ki.1002-851x.202103075[引用本文] 吕鸿,郜佳琳,马乂琳.机场历史建筑保护及其经济效益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3):75-79.Study on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Airport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LV Hong 1,GAO Jialin 2,MA Yili 1(1.Airport Engineering &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618300,China ;2.HubCommand Fligh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Yunnan Airport Group Limited ,Kunming 650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built by the airport with a long history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generally idle ,abandoned ,and even demolished ,so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and utiliz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hrough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cases of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ypical airport historical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modes of renewal and protection of airport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n ,carries out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evaluation of airport historical buildings by mean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 Finally ,taking Tianjin airport historica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protection mode of Tianjin airport historical buildings.Keywords :historic buildings ;terminal buildings ;protection models ;economic benefits 我国航空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遗留下不少优秀的机场历史建筑,但鲜有得到保护,特别是自建国以来,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机场先后经历了多次搬迁、废弃或闲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 行李系统中各单机设备的驱动装置应当采用能效等级 不低于Ⅱ级的动力装置,行李系统、安检设备中应当有节能模式的 应用。
3.2 货运设施 3.2.1 为提高航空公司的货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结合飞机 腹舱带货的业务特点,有条件的机场宜在航站楼内或附近建设货 运设施。 3.2.2 货运设施中应当有节能模式的应用,能够根据运行需要 调整输出功率。 3.3 站坪设施 3.3.1 宜设置以电能为动力的飞机地面空调、地面静变电源等 设施,尽可能减少站坪专用车辆的应用。 3.3.2 在停机位附近宜设置地面保障设备的存放区域,以保障 飞机的快速过站。 3.3.3 为飞机服务的站坪车辆宜采用绿色环保动力能源,提高 电动或助力式旅客客梯车、行李传送车等的应用比例。
抄送:局领导,计划司、运输司、公安局,质监总站。
民航局机场司
2014 年 9 月 23 日印发
前 言
为了适应低成本航空的发展需要,指导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 工作,我司委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组织编写了《 低成本 航站楼建设指南》。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组织成立编写 组,对新加坡樟宜机场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低成本航站楼以 及国内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进行了调研,并对欧美国家低成本航站 楼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研究。
目 录
1 总则…………………………………………………………… (1) 2 总平面布置…………………………………………………… (2) 3 工艺设施……………………………………………………… (2) 4 建筑…………………………………………………………… (4) 5 信息弱电……………………………………………………… (5) 6 给排水………………………………………………………… (6) 7 暖通…………………………………………………………… (7) 8 电气…………………………………………………………… (8) 9 节能环保……………………………………………………… (8) 参考文献 ……………………………………………………… (9) 其他有关说明 ………………………………………………… ( 11)
2.3 航站楼空侧与站坪应当布局紧凑,以便使飞机顺畅进出 跑道、使旅客便捷上下飞机。
2.4 陆侧宜有相对独立的交通,以便旅客快速进港和离港。 陆 侧交通应当纳入机场陆侧综合交通系统,并设置必要的停车设施。
2.5 在改扩建项目中,应当本着整合现有资源、挖掘设施设备 潜力、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进行规划。 新建பைடு நூலகம்站楼宜紧邻现有航 站楼,以便更好地共享资源。
3 工艺设施
3.1 航站楼内工艺设施 3.1.1 旅客行李处理系统应当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满足航空公司的使用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2—
3.1.2 旅客行李处理系统流程及布局设计应当安全可靠、合理 便捷,适用于不同的交运行李类型。 应当选用技术成熟、简便实 用、易于维护的系统和设备。 行李处理时间应当尽量缩短。
近年来,国外低成本航空发展迅猛,标志着世界民航正从高端 运输向大众化均享转变。 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客源定位、商业模式 等方面有别于传统航空公司,能够做大市场蛋糕,从而降低行业下 行风险。 从国外的民航发展来看,低成本航空已经成为世界民航 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低成本航空的许多经营理念已被传统航空公 司所采纳。 在我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因此,为配合这一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需求,有必要着手进行低 成本航站楼建设标准的研究。
根据调研情况,低成本航站楼与传统航站楼在设计上并无本 质区别,具体指标应根据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行模式及特点来确 定,难以给出更为详尽的量化指标要求。 编写本指南的目的在于 指导设计人员合理确定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规模和设施设备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郑晓丹 房 萍 冀晓宏 曹学明 朱永欣 曹小丹 丁子虎 静恩波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咨询通告
编 号:AC-158-CA-2014-02 下发日期:2014 年 9 月 22 日
低成本航站楼建设指南
民航机发〔 2014〕 6 号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发布《 低成本航站楼 建设指南》 的通知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 司,各机场建设指挥部,民航各设计、咨询单位:
—1—
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2 总平面布置
2.1 低成本航站楼 ( 以下简称航站楼) 选址布局应当因地制 宜,可灵活多样,尽可能利用现有机场设施,降低航站楼造价。
2.2 宜有相对独立的空陆侧区域。 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机 坪宜设置成不设登机桥的近机位,并在机坪布置人行通道供旅客 进出航站楼。 优先采用自助登机方式,设置一定数量的行动不便 旅客登机设备。 站坪机位宜按照前列式布置,机位距离航站楼不 宜过远。
为适应低成本航空发展需要,指导低成本航站楼建设工作,我 司组 织 编 写 了 《 低 成 本 航 站 楼 建 设 指 南 》 ( AC - 158 - CA - 2014 - 02) ,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该咨询通告的电子版本可在民航局政府网站“ 机场司———标 准资质” 一栏下载。
民航局机场司 2014 年 9 月 22 日
1 总 则
1.1 为指导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工作,制定本指南。 1.2 支线机场的航站楼建设可参照本指南。 1.3 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 建设规模及设施配置应当技术适宜、经济合理、节能环 保、安全简便,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行。 (2) 应当充分考虑对现有机场设施的改造,以便高效利用现 有基础设施资源。 对于没有条件改建的机场,可新建低成本航 站楼。 (3) 当一个机场同时设置低成本航站楼与传统航站楼时,应 当实现低成本航站楼与传统航站楼在同一机场内的便利衔接,以 促进机场服务体系的结构完整,满足旅客多样化的选择需求,提高 中转率。 (4) 在满足当前使用需求的同时,应考虑低成本航站楼的科 学性和前瞻性,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确保未来能够灵活调整。 (5) 应当采用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简化设施设备配置 和旅客乘机流程,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低 成本航空运输的核心需求。 (6) 应当满足飞机地面运行效率高、旅客停留时间短的要求。 (7) 在涉及运行安全、消防保障、环境保护等设施的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