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次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三次作业
省梁丰高级中学何琴丽
一、学习专题九《高中语文评价与测试》,请你说说:当前既要应对高考,更
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样的努力?
答:首先,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是注重有效的阅读和感悟思考,而不是成为做题机器
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地阅读完语文课选修和必修课文,立足于文本进行有的放矢的语文训练的话,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自不必说,应对高考也是学有余力的了。今天,语文设置了选修与必修,力图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但如果学生没有时间看,有时间看又没有认真看,认真看了又没有自我认真的思考,有了认真的思考又没有拓展阅读的条件话,这种课本的设置方式也会流于形式。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文字材料真地感兴趣。有效的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或许要比花许多节课去努力分析许多篇令学生老师都叫苦的文章要有效果的多。
其次,注重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努力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语文考试归根结底还是能力、素养的考试。所以紧紧抓住素养培养的总目标应该没有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随时或分阶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和训练。这种训练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要与高考有很好的联系。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写放胆文,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再通过训练告诉他们,考试作文和随性写作的区别,让他们明白,高考作文的要求和自己平时的训练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高考作文要求更规一些。相信,经过指导,学生们应该都能接受,同时又不影响他们课外创作的积极性。
再次,选修课的开设不宜过宽、过泛,应有一定的集中度。根据目前的现实,文化文学类的选修课的开设当然能有重大意义,但也不应该弃高考情况于不顾。选修课的开设尽可能地和高考的知识板块一致,既要注重文学知识,也要密切注意语言类的选修课的开设,让选修课成为一个整体,既服务与课程改革。又能很好地与考试衔接。
最后,从教师而言,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要进一步提高。
身为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有一个系统的再次培训的思路。曾有位专家提倡我们每位教师最好能通读完某位古代文学家的所有作品,或是某部古文集。这其实也是针对语文教师现状提出的一个比较可行的现实建议。毕竟现在的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古文阅读水平除了学生时代的积累外,就是在大量的给学生的文言阅读训练中的自我提高,而这种提高就如同一座什么都未能验收的危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的修补一样,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况且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是一栋简装房子可以比拟的。因此,教师的文学素养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并可操作性的进行系统提高。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一句空谈。
二、学习专题八《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请你说说实施选修课的教学要关注
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怎样在高中阶段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并了解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常识,只单纯地依靠必修课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的,因此,在必修科的基础上选修专题式的课程是具有科学性的。我认为实施选修课教学一定要根据课程的特征结合必修科,联系学校学生的特点,实事地安排进行。
具体地说实施选修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入研究必修课教材,要以必修科教材为蓝本合理安排选修课容的讲述,使得选修课知识成为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强化,使得高中语文、语文知识成为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系统,凸显素质教育理念。
第二、实际研究学生,根据地方和学校特色设置选修课的讲述。新课程的选修课有十几门,不是每一门都要设置课时来上的,要以地方和学生的特点实事地讲述。比如,在讲述必修课的时候,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比较感兴趣或是不足,我们就可以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夯实基础,并形成研究式学习的习惯;比如,目前某个知识话题比较受世人关注,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设置选修课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分析能力;再比如,必修课程中有一些重
点和难点就可以设置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总而言之,让选修课成为必修科知识的有益补充,不仅适应考场要求,还能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第三、严肃对待,灵活开展。选修课要上,上选修课要端正态度严肃对待,不能流于形式,要因地制宜,实事,形式多样地灵活开展,更不能代替必修科,本末倒置,甚至形成一种游戏课程都是不应该的。
总而言之,实施选修课教学要有大局意识,要有创新意识,要以基础知识为基,要以学生为本,实事,使其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三、阅读第十专题,请回答:在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你主要遇
到了哪些挑战并做出了哪些努力?(推荐新京报的一篇访谈文章,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师——曾在常青藤高中工作的史金霞老师——是如何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实现专业化成长的。/html/2012-01/21/conten t_311742.htm?div=-1 )
答:语文课程目标的设置,及实施过程的定位,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向专业化发展。
作为一名高三青年教师,我深有感触。
笔者在一次组随堂听课时,讲评清代学者汪琬的《申甫传》,力求字字落实,一讲到底。整节课下来,学生被动地听讲、记录。课后有同事提出,不妨开展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否则,长此以往,学生会衍生惰性。
同事的一席话,令我反思良久。笔者后来在文言文复习时,一方面采取分组研习的方式。分好组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老师适时点拨、强调知识点,我发现学生中有很好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还开展了学生出题互考活动。
以往,很多教师视出题为“专利”。然而,通过这一事件,我深切感受到:教师的“权力”放了,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出题互考活动确实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方式的影响,转变学习方式,首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在大量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