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讲义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八章:8.3摩擦力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八章:8.3摩擦力共26张PPT

变式、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砝码的滑块通过细线与 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 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的重力,滑块和砝码的总重记作G. ②将放有砝码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 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砝码的个数,并重复步骤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砝码个数 滑块和砝码的总重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5 0.6 2 2.0 0.8 3 2.5 4 3.0 1.2 5 3.5 1.4
1.0 (1)上面表格中滑块和砝码的总重为2.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__________ .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F﹣G的图象. (3)经分析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必匀速拉动木板 (4)实验过程中,是否必须匀速拉动木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2.6 2.1 4.2
例2、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 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⑴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 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答: 很难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若拉着木块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 > 摩擦力(填<、=或>) (3)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 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静止 答: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 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等于_____________ 的大小. 摩擦力 (4)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都处于______________ 答: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______________ 静止状态 ,都 ______________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读数. 容易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 牌。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中
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时,球和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
5. 的是( A )
a.系安全带 b.旋转生、熟鸡蛋
6.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当铅球在飞
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都消失,则铅球将会( A )
A.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B.静止在该点
C.仍会掉在b点
D.竖直掉下来
7.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了,它将( A )
A.仍保持静止 B.加速运动起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也会不改变
惯性
惯性的应用 惯性的防止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受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D)
D.落到地面上
A.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B.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C.高速公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D.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小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人的惯性
B.运动物体在阻力作用下会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消除惯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木板表面
在同一斜面的同 一高度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大 小 更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 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结论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____,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___长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 。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F=G G
物体只受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非平衡力。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讲授新课
一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第八章运动和力(共3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第八章运动和力(共3节)
A
自我检测
8.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在密闭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一支香,则车里乘客看到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无法确定
C
自我检测
BC
自我检测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D
自我检测
(多选)6、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惯性
问题一: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问题二: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就大呢?
问题三:“惯性”是不是就是“惯性定律”?
不是,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惯性定律是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问题四: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吗?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A.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绳的拉力B.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C.绳对球的拉力和球所受的重力D.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课堂练习
c
6、在图2所示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课堂练习
c
7.当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 )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 D.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乙图:原来木块是运动的,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小车和木块底部由于受摩擦停止运动,但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小木块会向前倾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8.2 二力平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8.2 二力平衡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你将不再会有精力 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 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 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 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 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 洗脑和摧残。
【猜想假设】认识力要从力的三要素入手,请同学们结合 刚才对受到平衡力的物体的受力分析,从力的三要素出发进行 大胆的猜想.
【实验器材】桌面水平光滑的小桌、小车、质量相等的砝 码若干、绳子、小盘、两个定滑轮.
【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展示. 【进行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表格中记 录现象.
(2)如图丙所示,把两端的细绳分别系于 b、d 两个挂钩上, 在两个盘中各放一个砝码,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直到 F1 和 F2 在同一条直线上.



(3)把两吊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两盘中的砝码不
变,让两吊盘都朝左拉小车时,会发现小车将向左运动.
实验数据:
小车两端 小车两端 小车受力是否 小车受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注意避免不切合实际地强调 概念的准确,重在对生活中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 的分析,尝试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知识点区和实例区。标题区位于黑板顶部,标注课程标题和子标题;知识点区按照教学内容依次列出二力平衡的定义、条件、应用等关键信息;实例区展示二力平衡的典型实例,与知识点区对应。板书内容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不同类别信息。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我会耐心解答,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包括计算题、分析题和应用题,旨在巩固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2.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二力平衡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报告。
3.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思考二力平衡的原理,并尝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反馈。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二力平衡的实例,共同分析并得出结论。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二力平衡现象,通过实验验证理论。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操作,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探讨不满足条件时的现象。
4.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动画和视频,展示二力平衡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5.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在现实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巩固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2012·陕西中考)如图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
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
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
将做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小车应从斜面同 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使其到达斜面底端的初始速度相等,比较 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或路程)。从实验中可以看 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 度减小得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 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牛 顿就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对理想状态的想象与推理,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种方法叫 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 答案: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精讲精析】选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瓶塞向右冲出时,若一切外力全部 消失,则瓶塞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瓶塞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 【方法归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方法。牛顿第一定 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 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经过推论得出的。故选D。
5.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吗?它是怎么得出的? 提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得出来的, 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 参考答案:不能 在实验基础上,再合理推理得出的。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_没__有__受__到__力__的作用时,总保持_静__止__状态或_匀__ 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经__验__事__实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的_推__理__而概括出来的,因此它_不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实 验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第2课时 惯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第2课时 惯性

A.甲、丙 C.乙、丙
B.甲、丁 D.乙、丁
14 . (2018· 嘉兴 ) 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 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D )5 . (2018· 武汉 )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 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 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 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解:前车司机在说谎.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 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司机的 头不会撞在前面的玻璃上,故是前车司机在说谎.保持 车距.
◎拓展思维 13.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 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 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C )
A.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B.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8. 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 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 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 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 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A )
A
B
C
D
9. 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 车厢里的 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这是由 于小球具有 惯性 列车是向 的缘故. 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 则 (填“东”或“西”)运动的.
【解析】当汽车向前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 原来的静止状态, 因此会向后挤, 从而将气泡向前挤压, 使气泡向前运动.
12.交警在处理一起两车追尾事故时,前车司机说: “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导致我的 头撞到前方玻璃.”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突然刹车, 我来不及刹车就撞上了”. 你判断哪个司机在说谎?理由 是什么?并写出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说课稿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3.教师反馈: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改进计划:与学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结果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3.设计互动环节,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报告,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4.视觉辅助: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演示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变化。
5.互动讨论: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以便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摩擦力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假设、验证等步骤,自主探究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它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二)教学目标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第1课时)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第1课时)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8.2 二力平衡(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点梳理1.平衡状态:状态和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2.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称为二力平衡。

3.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N。

4.在判断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时,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看两个力是否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②看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是否处于状态或状态。

5.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l N,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苹果大约重N。

6.用50 N的力去提一个重50 N的书包。

书包可能处于状态或状态。

三.中考考点知识点一: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带有挂钩的木块,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木块,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如图甲所示。

乙方案:在竖直放置的支架固定两个相同的滑轮,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一个硬塑料片,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钩码相连,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方案通过什么现象判断木块是否属于平衡状态?。

(2)甲方案与乙方案比较有什么不足?。

解决的办法是:。

(3)用甲方案时,如果要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怎样进行实验?。

(4)乙方案优于甲方案的原因是。

(5)用乙方案时,当组装好器材后,发现硬塑料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其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2.如图甲所示,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对平衡力作用。

(2)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电功率》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电功率》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电功率》基础知识点总复习一、电能电能是一种能量。

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

电能的单位:J(国际单位),KWh(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1kWh=3.6×106J。

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例子。

不同电能表不同)50H Z:电能表接在频率是50H 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例子。

不同电能表不同)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二、电功率电功率(P):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电流做功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1S)消耗的电能。

单位:w, kw;1kw=103w.电功率公式:(定义式);P=UI。

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用h,则P 的单位是kw。

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纯电阻电路)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 > U0时,则P > 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正常发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总结(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解析版)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这就是说物体只要不受力(受到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4.物体质量决定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越强,即惯性越大。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一种属性。

二、力的平衡1.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只受两个力时叫二力平衡。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简单称之为: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如果物体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它们接触面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当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静止状态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说课稿
(2)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时,如何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3至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简单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学习兴趣较浓,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和合作学习。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介绍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二力平衡。
2.接着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用图示和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平的使用原理。
4.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
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二力平衡的定义、二力平衡条件、实例分析等。风格上,我追求简洁明了,使用大字体和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区分不同内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提前规划板书内容,避免过度拥挤,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板书,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和条理性。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2)小车在两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 ______小_车__受_到__的_阻__力_越_小__,_小__车_运__动_的_路__程_越__长_____________ (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若__小_车_在__绝_对__光_滑__的_水_平__面_上__运_动__,_即_不__受_到__阻_力__作_用_,__小_车__将_永__远_沿_直线运动
4、分析与论证
实验器材:斜面、粗糙程度 不同的平面、滑块、刻度 尺等
自学质疑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两种不
同的表面水平运动
(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面同一高度滑下? ___为__了_让_小__车_到__达_水__平_面_就__具_有__相_同_ 的速度
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C.一般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竖直下落的雨滴,如果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
雨滴将 ( D )
A 静止在原处
B 加速直线下落
C 减速直线下落
D 匀速直线下落
巩固深化
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B、C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 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进行证实的吗?
这个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 过推理而得到的。
推理法
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吗?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那为什么在没有推力的作用下, 小车最终会停下来? 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释方法: 1、交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运动条件的改变 ;3、点出惯性并得出结论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例题 1、我们现在坐在教室中,当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时,我们将: (A ) A、保持静止;
B、飘起来;
C、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例题
2、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运动。如果到达桌
面N 端时,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时消失,则小球将: C


A、静止在N点;
B、沿a 轨迹匀速运动 ;C、沿b 轨迹匀速运动 ;D、沿b 轨迹减速运动 。
VS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思路:。逐步改变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观察比较小车运动
的距离的远近。
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相同条件:。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开动脑筋
你认为谁正确?
正方: 玩滑板车时
,人不蹬地,车 最终会停下来。 说明物体运动需 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
人没有蹬地,车还继 续前进。说明物体运 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
开动脑筋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 动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棉布
实验设计:
(1)改变平面摩擦力的措施:改变平面的粗糙程度。

(2)保证小车到平面时速度相同的措施: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也就是说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实验结论的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物体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理解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是分析事实,由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本身就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知识点3: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理解要点:(1)一切物体(固、液、气)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2)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有利也有弊。

知识点4:平衡力与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1)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

(2)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匀速圆周运动不属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
(1)物体受到两个或几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就互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的应用:平衡的两个力,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受力物体是两个物体。

知识点5: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1、二力的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1)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知识点6: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
们的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有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或要发生)相对
运动。

3、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作用点:在产生摩擦的接触面上,但力的示意图中,可将摩擦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
心上。

5、分类: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接触面滚动时产生产生的摩擦力。

理解要点:(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不一定是阻碍
物体运动的力,也就是说摩擦力不一定都是阻力。

例:汽车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是动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例:人行走时,脚受到的摩擦力向前,与运动方向相同。

知识点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具体操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物体,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度数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一对平衡力)。

实验结论: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理解要点:(1)本实验仅限于滑动摩擦力;
(3)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4)静摩擦力总与使其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相等,其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有最大值。

知识点8: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1、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弹力;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与沿接触面方向的力有关,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弹力;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与正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增大和减小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使接触面粗糙;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