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 摩尔的概念和摩尔质量3. 物质的量浓度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5.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减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和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3. 开展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4.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等。

4.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概念图、公式、实验操作步骤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案例分析:介绍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如溶液配制、气体体积计算等。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5. 误差分析: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2.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反馈和指导。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会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进行物质的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及应用。

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及应用。

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请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并修改教案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实验案例,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物质的量计算:介绍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4. 实验操作:讲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如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5.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介绍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何进行误差分析,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教学步骤1. 通过一个具体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实际应用。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物质的量的计算。

3. 溶液的配制。

4. 化学反应的计算。

5. 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方法。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化学试剂:NaOH、HCl、NaCl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4. 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与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配制溶液。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验心得。

6.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遇到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化学计量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化学计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物质的量计算、溶液配制、化学反应计算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验技能。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实验室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化学计量的应用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直观感受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化学计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

3. 能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实验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

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学习化学计量知识。

2. 使用实例分析法,以实际实验案例为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计量的应用,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等。

4.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4.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实验中化学计量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完成练习题。

2. 运用化学方程式平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实验问题。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化学计量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化学计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和工具。

3. 化学实验中计量方法的选取和应用。

4. 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5. 化学实验中计量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化学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和工具。

3. 示范: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展示计量方法的选取和应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实践计量方法和技巧。

5.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讨论。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演示法: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展示计量方法的选取和应用。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实践计量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能进行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5. 学生能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计量基础知识教程。

2.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电子天平等。

3. 课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PT。

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计量实验视频和案例。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具备通风、照明、稳定的实验台。

2. 计算机教室:具备投影仪和网络连接。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实验室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化学计量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第一章:计量基础1.1 计量单位1.2 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第二章:化学实验中的计量2.1 实验药品的计量2.2 实验仪器的计量2.3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第三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计量3.1 称量操作的计量3.2 量取操作的计量3.3 配制溶液的计量第四章:化学实验误差分析4.1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4.2 减小误差的策略4.3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价第五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1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5.2 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5.3 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第六章:常见计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6.1 电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6.2 容量瓶的使用与维护6.3 滴定管的使用与维护第七章: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7.1 酸碱滴定法7.2 沉淀滴定法7.3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八章:实验案例分析8.1 案例一: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测定8.2 案例二:食盐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8.3 案例三: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测定第九章: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防护9.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9.2 化学实验中的个人防护9.3 实验室环境保护10.1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10.3 实验报告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计量基础重点关注内容: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以及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 第二章:化学实验中的计量重点关注内容:实验药品和仪器的计量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补充和说明:实验药品和仪器的计量方法是实验的基础,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熟练掌握。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是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3. 第三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计量重点关注内容:称量、量取、配制溶液的计量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定义与基本概念2.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概念及计算3.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4. 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与实际操作5. 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与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计量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讲解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讲解摩尔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掌握化学反应的摩尔比。

4. 演示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技巧。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计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物质的量与摩尔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关系的理解。

4. 评价学生对实验中常用计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5.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运用化学计量知识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化学计量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计算、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数关系等知识点。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6篇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6篇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6篇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①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②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争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③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④通过对1 mol物质体积的争论,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⑤通过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把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⑦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把握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根本要领和技巧;⑧通过沟通争论,让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熟悉化学反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熟悉物质,体会定量讨论方法对讨论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②通过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体验以试验为根底的实例讨论方法,能独立地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展讨论争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亲自试验配制溶液,体验化学试验的严谨性,培育端正急躁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②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争论,培育学生敬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③在探究中学会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合作,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④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依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规律方法,帮忙学生理解概念,把握概念,并敏捷应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由于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化学计量的概念与意义1.1 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定义与作用;(2) 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3) 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场景。

1.2 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概念与定义;(2) 物质的量与摩尔;(3) 摩尔质量与化学计量数;(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2) 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3)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4)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化学计量的计算与应用2.1 学习目标:(1) 掌握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2) 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重要应用。

2.2 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3) 化学计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活动:(1) 复习上章内容,引入本章话题;(2) 讲解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3)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4)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实际应用3.1 学习目标:(1) 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2) 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实际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思维。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化学计量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

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应用。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的兴趣,如:“为什么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计量?”【新课导入】一、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所含粒子数量的多少。

2. 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等于12克的碳-12原子数目。

3. 摩尔质量的概念:物质的质量与其物质的量的比值。

4.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相互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反应物与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方法:利用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实验案例,让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计算和分析。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对化学计量的理解。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化学计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应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及重要性;2. 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3. 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兴趣;2. 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解释摩尔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关系:讲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以实验为例,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5. 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引导学生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2. 化学计量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难点:1.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2. 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案例引入化学计量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3. 实验操作与观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数据分析。

4. 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讲解减小误差的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概念的剖析,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通过介绍容量瓶的特点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分析实验误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对概念、实验误差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过程一、物质的量浓度的引入【新课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提到实验,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溶液,因为我们最习惯把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来进行化学实验。

【温故】而我们知道,溶液是有浓、稀之分的,初三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一种定量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什么?[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家回答得非常好,那我们是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呢?[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非常正确。

由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溶质还是溶液,我们利用的都是质量的数据。

我们由此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次做实验前都要用托盘天平来称量所需的溶液,方便吗?如果用量筒,涉及到的是溶液的什么数据呢?【推新】好,为了实验的方便,我们今天来学习另一个跟溶液体积有关的定量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剖析【展示图片】其实,物质的量浓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的很多场合中都会用到。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化学计量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化学计量的定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几个实验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操作(25分钟)教师示范实验操作,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3. 实验观察与分析(15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及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刻理解化学计量的应用。

2.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化学计量进行物质的量计算,能够运用化学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能够进行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计算。

4. 能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化学计量的应用:物质的量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

3.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物的物质的量比。

4.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误差分析、数据校正。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化学计量的应用:物质的量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

3.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物的物质的量比。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化学计量的应用:物质的量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

3.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物的物质的量比。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应用。

2. 利用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计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理解。

4. 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实验情境,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化学计量的应用,如物质的量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

4.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讲解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物的物质的量比的概念,并进行实例分析。

5. 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化学计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高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高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高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教案:高中高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 能够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进行计量计算4. 提高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计量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实验中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进行计量计算的应用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实例引入化学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例如:化学反应的计量比、化学实验的计量计算等。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原子和分子的计量关系、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步骤三:实验案例解析(15分钟)选择一到两个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化学实验案例,详细讲解其中的计量计算过程,如:溶液浓度的计算、反应物的质量计算等。

步骤四:实验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例如:酸碱滴定实验、溶液配制实验等。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进行计量计算,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步骤五: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可能产生差异的原因。

步骤六:总结和延伸(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化学计量在实际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准备:1. 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2. 讲义和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要求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资料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的评估2. 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评估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能力的评估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例引入化学计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案例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计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通过对化学实验中计量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2. 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4. 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5.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与减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中的测量技巧。

3.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处理和分析化学实验数据。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及减小方法。

1. 导入:以化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3. 演示:进行实物演示或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量工具的使用和化学实验中的测量过程。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测量数据,并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及减小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 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计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误差减小方法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实验中的计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分类2.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3. 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4.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5.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4. 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分类2.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3. 第三课时: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4. 第四课时: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5. 第五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案例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详细安排:第一课时:化学计量的概念和分类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学中的计量概念,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2. 提问:在化学中,我们如何计量物质的多少呢?二、新课内容1. 讲解化学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克、升等。

3. 讲解化学计量分类:宏观计量和微观计量。

三、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区分宏观计量和微观计量的例子。

2. 练习题:已知1摩尔的氧气质量为32克,求1摩尔的氮气质量。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什么是摩尔?摩尔与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内容1. 讲解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2. 介绍摩尔与物质的量的关系:1摩尔等于一定数量的粒子,如原子、分子等。

3. 讲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认识各种计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 通过对化学实验中计量工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2. 常见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 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常见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试管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3. 教案、PPT、实验讲义等教学资料。

4. 实验报告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常见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实验操作规范。

3. 演示:演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实验报告,让学生课后完成。

8.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实验报告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报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计量在化学实验中重要性的理解和常见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计量工具。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化学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计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化学计量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化学计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概念,引出化学计量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化学计量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验案例,让学生分析实验中如何运用化学计量方法,如反应物的配比、产物的产量计算等。

4. 实验操作: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化学计量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高中化学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根据所安排的实验,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3.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案例。

五、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实验操作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化学计量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其应用能力。

5.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计量的兴趣,导入新课。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人教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人教版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本节课将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本节课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也将与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学到的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与实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3. 对问题解答进行批改,检查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并给出改进建议。
重点题型整理
1. 物质的量的计算
例题1:
某物质的质量为10g,其摩尔质量为28g/mol,求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答案:
物质的量 = 质量 / 摩尔质量 = 10g / 28g/mol = 0.355mol
例题2:
某溶液的体积为1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求该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7. 练习题和作业: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和作业,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和作业应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同时,可以准备一些与实验操作和误差分析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答案:
物质的量 = 化学方程式系数 × 反应物物质的量 = 3 × 1mol = 3mol (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非选择题第二部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A.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解析:A.钠和水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现象,错误;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热,防止液体飞溅,正确;D.水和酒精互溶,酒精在桌上着火时不用水扑火,应立即用湿毛巾盖灭,正确。

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D )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①③D.全部错误解析:①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②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不能在量筒中稀释,错误;③胶头滴管在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错误。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中含有的质子总数为0.85N AB.0.12 mol·L-1AlCl3溶液含有0.36N A个Cl-C.常温常压下,9 g H2O中所含原子总数为1.5N AD.O2与O3的混合物32 g,含有分子总数为N A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而1个氯气分子中含34个质子,故0.05 mol氯气中含1.7N A个质子,A错误;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B错误;9 g水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而水为三原子分子,故0.5 mol 水中含1.5N A个原子,C正确;氧气和臭氧的摩尔质量不同,故32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分子个数无法计算,D错误。

4.现有四组混合物和四种仪器①碘的水溶液②39%的乙醇水溶液③NaCl的水溶液④BaSO4和水的混合物分离四组混合物所选的方法与仪器完全正确的是( C )①②③④A 蒸发—a 萃取分液—b 蒸馏—d 过滤—cB 蒸馏—a 过滤—b 蒸发—d 萃取分液—cC 萃取分液—c 蒸馏—a 蒸发—d 过滤—bD 过滤—b 蒸发—a 萃取分液—c 蒸馏—d解析:由于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①应用萃取分液法将两者分离,选用分液漏斗(c);乙醇和水能互溶,且乙醇的沸点较低,故②应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选用蒸馏烧瓶(a);NaCl的水溶液,通过蒸发可得到NaCl,选用仪器为蒸发皿(d);由于BaSO4难溶于水,故④可用过滤法分离,应选用漏斗(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34 g H2O2中含原子总数为4N AB.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2N AC.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D.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解析:A.34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4 mol 原子,正确;B.镁离子为+2价,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 A,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所以不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L/mol,错误;D.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数目集合体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错误。

6.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C )选项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分析解析:因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即受热不均匀会导致蒸发皿破裂,A 正确;因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即不与外界连通会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B 正确;因萃取剂与水互溶会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与加入萃取剂量的多少无关,C 错误;因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即受热不均匀会使冷凝管破裂,D 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1 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 ·mol -1B.20 ℃、1.0×105 Pa 时,同体积的O 2与CO 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当1 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 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解析:A 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mol -1;B 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正确;C 项,1 mol 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 L;D 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8.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D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 mol/L的溶液D 烧杯、分液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解析: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需要用到酒精灯,A错误;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需要进行过滤,要用到漏斗,B错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C错误;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需要先滴加溴水,除去碘化钠,然后通过萃取、分液操作,用到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D 正确。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解析: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A正确;n(HCl)=0.5 L ×10 mol/L=5 mol,结合V=nV m=5 mol×22.4 L/ mol=112 L,故B正确;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n(BaCl2)=0.5 L×2 mol/L=1 mol,Ba2+和Cl-共3 mol,即3×6.02×1023,C正确;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18.4 mol/L,两者浓度相等,故D错误。

10.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C.0.5 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为0.5 N AD.N A个氯气分子的体积是22.4 L解析: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 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为N A个,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故B错误;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Al3+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未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求出氯气的体积,故D错误。

11.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13.5 g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所含电子数为N AC.500 mL 1 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N AD.0.5 mol O2和0.5 mol O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2.5N A解析:13.5 g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 0.75 mol,分子数应为0.75N A,A项错误。

12.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C )盐酸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外观:合格密度:1.18 g·cm-3HCl的质量分数:36.5%A.3 mol·L-1B.8.4 mol·L-1C.11.8 mol·L-1D.0.5 mol·L-1解析:根据c=可知该盐酸的浓度c=mol·L-1= 11.8 mol·L-1。

13.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r,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解析:设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x g,浓缩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 m)g×a%=x g×2a%,解得x=m。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g×2a%=m g×2a%=2am% g。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r,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

蒸发后所得溶液体积为V L,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0.5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5N AB.在常温下,把100 g CaCO3加到1 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数等于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常温常压下,1.9 g H3O+所含电子数为N A解析:只给了溶液的浓度而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Cl-的个数,A错误;CaCO3是难溶物,在水中不能完全溶解,所以把100 g CaCO3加到1 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数小于N A,B 错误;因题中所给条件为通常状况,所以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不是22.4 L,C错误;1个H3O+含有10个电子,1.9 g H3O+的物质的量是1.9 g÷19 g/mol=0.1 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0=1 mol,所以1.9 g H3O+所含电子数为N A,D正确。

15.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砝码为5 g(游码读数0),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ρ水=1 g/cm3)D.乙实验若按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解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即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A错误;甲实验各步操作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能够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B错误;量取的水为42.0 g,由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可知,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C正确;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造成溶剂的质量偏大,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