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模式的优化及信息化文献综述
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改进研究中期报告
![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改进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cef1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6.png)
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改进研究中期报告一、前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诸多新型服务,在港口物流领域的实现,亦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服务。
其中,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能够提高吞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对于港口物流行业相当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的改进,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分析、瓶颈点的识别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可实施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管理水平。
二、研究背景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是港口物流的重要枢纽之一,而精益管理的推进,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对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精益管理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三、现状分析1. 流程分析集装箱码头堆场主要分为进场、出场、转运、监管等环节。
其中,进场和出场环节涉及到前期的通关手续、车辆登记以及货物入库、出库等工作。
转运环节则是将集装箱转移到码头的货运船上,以及从货运船上转移到集装箱码头堆场上。
监管环节则主要负责对集装箱运输和箱内货物的安全进行检查。
2. 瓶颈点识别根据流程分析所得,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瓶颈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转车辆的库房位置导致的等待时间过长;(2)待装卸货量较大时,处理速度不够快导致的滞留;(3)操作人员因疲劳、人为原因等导致的操作准确率下降;(4)集装箱内货物的损坏率较高。
3. 数据分析对DL公司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堆场内部、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瓶颈点。
因此,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可行性研究针对现存的问题,在市场需求以及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改善方案:1. 优化作业计划,提高作业效率。
通过优化作业计划,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根据客户需求以及货运船的作业情况,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
2. 优化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af23b98a45177232e60a2cf.png)
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探讨港口作为开放经济环境下,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开始了转型的过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也大幅度上升,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堆场散货的有效管理,并优化作业流程成为港口转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问题入手,探究信息化背景下,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应用效果。
标签:信息技术;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优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港口综合物流体系的建设也逐渐完善,但是,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对港口在货物装卸、堆存、理货、分装、加工、集疏运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人工管理以及作业模式中难以适应其发展需求,所以,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模式,并实现作业流程的优化也逐渐成为现代港口转型的主要趋势。
一、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着货物吞吐量的逐渐增加,我国一些港口在转型中逐渐暴露了问题,其中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是目前港口堆场散货管理问题的集中体现。
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堆场散货管理的作业流程过于复杂,且缺乏对码头泊位的信息化管理,造成港口管理结构不合理,例如一些港口码头的泊位不足,或者存在在调度中不合理,一些散货缺少专业的卸货深水泊位,而一些泊位却处于闲置状态,这种资源使用中失衡情况严重影响了港口的运营管理效率;2.集疏运网络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影响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效率,在港口物流体系建设中,公路、铁路也是其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门,但是一些港口在与内地交通系统联系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造成了彼此之间沟通障碍,如在恶劣天气或者交通管制等不可控的条件下,交通系统的瘫痪会严重影响港口散货的运输,进而影响了港口堆場散货管理水平;3.库场系统不健全,在堆场散货管理中,由于码头泊位以及集装箱、液体化工罐区缺乏,港口的生产能力大打折扣,在物流运输中增加了短倒费用,尤其是在港口繁忙的情况下,港口的集疏运能力难以满足堆场散货管理要求,从而抬高了港口的运输成本;4.管理体制不完善,在港口堆场散货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体制的构建是信息技术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港口无论是在组织建设还是职能发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智能化生产流程的构建中,缺乏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分析,且体系内部各部门缺乏大局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尤其是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情况下,各部门都会以自身专业为重,进一步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冲突,从而影响了智能操作效果;5.港口堆场散货管理的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目前多数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主体还是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调度、货运、理货、生产、数据传输等环节缺乏信息素养,缺乏灵活采用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在工作中人为失误较多,从而影响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效果。
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与优化
![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4be4e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4.png)
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与优化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承担着货物装卸、仓储、运输、配送等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和优化的挑战、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复杂的业务流程。
港口作为一个大型的物流枢纽,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包括船公司、货代、承运人、海关等。
协调和沟通各方的利益,确保货物在港口内的流转畅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是分散的港口资源。
港口的资源如码头、堆场、仓库等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运营效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此外,还有动态的市场需求和不稳定的货运量,需要港口及时调整运力和资源分配,以应对市场变化。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和优化的方法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可以加快业务处理速度,减少错误和纠纷。
其次是优化港口的运作流程。
通过精细化的规划和优化,减少货物在港口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装卸效率。
同时,可以采用智能化的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人员成本。
此外,还可以进行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港口还可以通过开展跨界合作和创新业务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
未来,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和优化还有一些发展方向。
首先是强化风险管理。
港口物流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货物丢失、货损、海上交通事故等。
港口管理者应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其次是推动绿色物流。
港口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减少碳排放和优化交通运输。
同时,加强与货主和承运人的合作,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最后是加强国际合作。
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空间的优化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空间的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81196af121dd36a22d827e.png)
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空间的优化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的加强,使集装箱运输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码头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烈起来,对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空间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码头的工作效率。
运用两阶段法对堆场的空间资源进行优化,达到平衡各箱区贝位的作业量和集卡在泊位与集装箱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为目标,进而提高整个码头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空间优化两阶段法一、引言为了满足当今由于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快速化的发展导致的集装箱堆场吞吐量的提高的目标,对码头的工作效率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的热点之一。
根据集装箱码头的工艺流程,对集装箱的码头堆场工作效率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研究: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资源计划问题研究、用费用模型对堆场面积和操作机械数进行优化研究、堆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和物流路径优化研究等。
由于集装箱码头堆场一旦建成,在一定时间内是不会变动的,在堆场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已存在的资源,只能对其现有的物流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物流空间进行优化是提高集装箱码头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混合堆存模式下堆场物流空间资源的配置模型(一)问题描述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码头的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码头作业的核心。
作为集作装箱堆场,主要功能包括集装箱的交接,集装箱的堆存,集装箱的检验和修理等功能。
在集装箱码头对集装箱的装卸和运输构成了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作业任务,根据对集装箱的作业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作业过程:卸船、疏港、集港和装船,四个集装箱流分别对应的是卸船箱(U)、待提箱(O)、装船箱(L)和进场箱(P)这四种类型。
集装箱码头一年365天连续不断的运作,这就要求选择一个固定的计划周期,运用滚动计划的方法解决问题。
场内需要进行操作的各种集装箱数量。
由于集装箱重箱堆存在堆场的时间越长,所存在的风险就越大,因此超过箱重箱在对场中堆存期都不会超过3 天,所以,本文将3d作为一个计划周期来进行研究,将4h为一个时段,将一天拆分为6个时段,进而得出3d 一共是18 个时段。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模式的优化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模式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06a2a9284ac850ad0242cc.png)
船拖 车 和龙 门 吊。 采 用该模 式 作业 时 ,堆 场计 划 不 线 的 出 口订 舱信 息 ,计 算机 管理 系统 能 实时核 对 出
再针 对每 艘船 分 别安 排进 口卸 箱计 划 ,所有 的进 口 口订舱 信 息与 出口备 箱 计 划模 型 ,一旦 订舱 量超 过
计划均由计算机 系统在事先划定的进 口箱 区内 自 动 出 口备 箱计 划预 留量就 立刻 发 出预 警 。从 出 口订舱 进 行 派位 。计 算机 派 位 的原 则是 寻找 进 1箱 区 内龙 到集 装 箱进 场一般 至 少需要 半 天时 间 ,堆 场 策 划人 : 7
是 解 决 问题 的上 策 。
场 内全部 作业 情 况 实时确 定 的 ,因此 可 以解决 目前
2 堆 场 管理 模 式优 化 建议
场 内作 业遇 到 的 多个 难题 : 多路 卸船 作 业 同时进 ①
行 时 ,程序 会将 卸船 拖 车 平均 分 派给进 口箱 区 内所
码 头计 算机 管理 系统 的 不断 完善 和无 线 终端指 有 处 于作业 状 态 中的龙 门 吊 , 免 将 卸船 箱 集 中分 避 挥技 术的广 泛应 用 ,为码 头堆 场 管理提供 高效 的 工 派到 某个场 区 ,不但 可 以通 过 多路 龙 门吊的配合 来 具 。在 目前 的技 术条 件 下 ,要 进 一 步提 高集装 箱码 保 障桥 吊的 卸 箱效 率 ,而且 也 能避 免 因卸船拖 车过 头堆 场 管理水 平 , 可以从 以下几 个方 面着手进 行 : 于集 中而造成 的彼 此 占道 影 响卸 箱 效率 的现 象。②
的码 头 平面 图不仅 可 以为堆 场计 划 、船 舶 配载 和 泊 航 次或 集装 箱属性 来 安排 卸船 计 划的 方式 所带 来的 位 计 划提供 更 为 准确 的 时 间和 空 间参 考 ,还 可 以精 各 种 弊端 都将 迎 刃 而解 ,并将 大大提 高堆 场 和龙 门
港口集装箱装卸流程优化研究 [文献综述]
![港口集装箱装卸流程优化研究 [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951423ba0d4a7303763a4b.png)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集装箱装卸流程优化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大型集装箱港口都对码头的硬件设施进行不断地创新改造,同时致力于提高码头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以最大限度提高码头效率。
如果说装卸工艺现代化是港口现代化的关健,那么科学的决策和流程控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杠杆,是港口扩大再生产的另一个主要手段。
北仑作为宁波的集装箱主战场,随着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装卸桥,堆场机械在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要求,从早期的北仑一期二期港到现在的五期港,硬件的更新一直做到了国内的先进行列,如要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装卸效率,就要可以在装卸流程、装卸方法上下功夫。
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Daganzo(1989)年提出首先研究了在静态与动态条件下针对多集装箱船的岸桥调度问题。
他将每艘集装箱船划分成一系列货位,规定一台岸边吊桥同时只在一个货位上工作,但是可以在不同货位之间移动并进行作业。
一艘集装箱船必须要等到所有货位上的集装箱均被被处理后才能离港。
他研究的目标函数是最小化延迟成本。
Peterkofskyetal (1990)在Daganzo(1959)所提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多艘船作业的情况,以船离港时间及最小延误惩罚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发展模型,将作业中的桥吊视为平行作业的同种机械,采用分支定界法求解。
Kim 和Park (2004)年研究了在不考虑位置约束条件下的静态岸桥调度问题他们的目标是最小化make span 和总处理时间的加权和,并在提出一种GRASP 算法(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来解决此问题。
Ebru K.Bish(2003)提出了泊位有限个装卸桥限制条件下的装卸桥调度问题,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
Imai(2003)建立了泊位分配与装卸桥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
Avriel(1993)以最小化吊箱作业的数量为目标,不考虑稳定性目标的前提下,为每一个bay建立线性模型Tabernacle(1995)将学习理论应用到岸桥分析中以提高岸桥对时间的效率。
关于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的文献综述
![关于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855b1852d380eb62946dfc.png)
关于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的文献综述一、前言码头堆场是水陆集装箱的集散中转地,是连结码头前沿和后方大门的纽带,是整个码头物流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保障,堆场的建设与管理是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
建设自动化码头,将最大限度的提高堆场和码头的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差错,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加大港口码头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降低运营成本,为港口带来新的效益。
因此,实现自动化堆场是现代集装箱港口装卸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排队网络理论: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生产作业是一类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排队网络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考虑实际DEDS问题中不可避免的随机因素,并且从统计平均的角度来分析DEDS的过程性能,属于在统计性能层次上研究DEDS的建模与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Witness仿真软件,是一款由英国Lanner Group公司开发的数值仿真软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模,主要用于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人力资源规划、邮政系统规划、资产投资评估、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等领域[03]。
Witness仿真软件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模型单元丰富、交互式面向对象建模、工程友好性强、执行策略灵活、实时动画显示、输入输出方式灵活、模型柔性好、提供软件间的数据接口、模块化建模、统计性能参数动态显示等优点。
二.国内研究现状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持续发展,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不断高速增长,这对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和装卸技术装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给码头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利用码头有限的资源设施,高效地实现港口装卸作业,已经是码头建设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为国际运输链与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运输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装箱运输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为国内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的全球化、跨国经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国际集装箱与现代物流进一步融合发展[01]。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5b349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d.png)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能够提高港口的运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和物流成本,为全球化贸易做出重要贡献。
下面将讨论一些关键的设计优化与实践。
首先,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需要考虑到港口的规模和容量。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增加,港口的容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因此,港口管理者需要根据预测的集装箱流量和船舶数量,进行合理的港口布局和设备配置。
同时,优化港口的流程安排,比如船舶靠泊和离泊时间的安排,以及集装箱堆放和存储的规划等,都可以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
其次,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还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港口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集装箱的进出港情况,了解集装箱的位置和状态,从而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
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与供应链的紧密合作,提高物流的协同性和可视性。
例如,港口可以与货主和物流公司共享信息和数据,以便在提前预测货物需求和调配资源。
这些信息化的实践对于优化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还需要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港口作为货物流通的重要节点,通常需要大量能源和资源来支撑其运行。
因此,应该优化港口的能源利用和物料消耗,减少港口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新型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如电动集装箱吊等,来减少港口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港口的资源循环利用,如将废弃的集装箱重新利用或回收,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最后,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还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配置。
现代化的港口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运营和管理。
因此,港口管理者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同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如船舶操作员和堆场工人的数量和职责分工,能够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总之,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新形势下集装箱码头公司内信息化管理探讨
![新形势下集装箱码头公司内信息化管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a1451f5dd36a32d72758185.png)
新形势下集装箱码头公司内信息化管理探讨本文针对信息化管理模式变化,提出SUPPER USER团队建设的管理模式,从基层入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
标签:信息化管理;SUPPER USER;建设;团队天津港自2009年实行全港内信息资源的整合新的管理模式,使全港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引起的资金浪费。
我公司作为第一个试点单位,如何适应天津港新的信息化管理政策,在公司初期信息化多层次建设中已体验出由新管理政策给码头公司带来种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一个课题时时围绕我们的思绪,即码头公司内部旧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模式将要打破,如何结合天津港的新信息管理模式创建欧亚公司信息化管理模式,来指导与建设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为公司生产与管理服务。
通过对前期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方法进行总结,得出某阶段一种松散组织形态,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很好作用,结合我司的现今信息化管理实际特点,值得合法的推广,即建立欧亚公司级信息化推动组织——SUPPER USER 团队。
1 公司级SUPPER USER团队建设必要性一方面信息化重要系统是码头经营管理生命线,需多层次人员精心管理。
此次天津港全港内集装箱码头计算机信息资源整合的重点,为各个集装箱码头公司业务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简称业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人员的整合。
从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地位层面来讲,天津港范围内的集装箱码头公司业务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已作为业务人员组织与执行装卸生产的重要工具,且随着吞吐量的增加作用会更加明显,就业务人员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关系,打个比喻为“人与空气”的关系。
从公司经营管理层面来讲,码头装卸生产是公司经营管理重要内容。
现今码头业务的装卸生产工作均由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统筹安排,指导实施,码头公司的经营理念与策略均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下体现出来,为此可以讲集装箱码头公司的业务信息系统是公司经营管理生命线。
另一方面天津港信息资源整合执行主体能力,需码头信息化管理人员多方准备。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资源优化与设计实现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资源优化与设计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825931cf78a6529647d53f3.png)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资源优化与设计实现【摘要】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大,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合理配置集装箱码头作业资源,实现综合调运的资源优化是一种提高码头作业效率的途径,本文将以上海某集装箱码头为背景,对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资源优化设计实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作业资源;优化1.背景港口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集装箱在提高港口作业标准化、作业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集装箱码头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重点。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愈加密切,对外贸易额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集装箱的进出口量也逐年递增,从而成为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然而随着集装箱码头的规模日益增大,吞吐量的急速递增,由于港口作业自身受环境影响大、建设期码头规模估计不足等因素,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成为制约发挥集装箱码头效能的瓶颈,因此合理调配码头作业资源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以集装箱码头日常生产实践为基础、以xx港资源优化设计为背景,从集装箱码头作业资源优化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
2.作业资源优化问题概述集装箱码头作业资源的优化问题可分解为三个部分的问题:岸边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水平运输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场内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见图2.1)图2.1 码头作业资源分类图岸边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这其中包括泊位资源分配问题和桥吊资源分配问题。
泊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决定着港口岸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船舶进港的靠泊时间;桥吊资源分配问题则主要是桥吊调度问题的研究,合理提高装卸效率和提高桥吊的使用率。
水平运输资源是指将集装箱从堆场运到岸边或由岸边运到堆场的集卡、AGV等运输设备,目前学者对水平运输资源优化问题的研究中,多贴近于路径优化网络模型的建立,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路径规划不合理、调配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局部拥堵现象是理论研究中无法反应的,此外在于岸边资源衔接方面,随着桥吊规模增大,目前洋山港已有13台双起重吊投入生产,这对水平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极大的考验。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与优化研究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与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5a0e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7.png)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与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物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港口集装箱堆场的高效管理和合理优化变得愈加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的方法和优化研究, 以期为改善港口运营效率提供一些启示。
一、堆场布局与空间利用优化港口集装箱堆场作为货物暂时存放的场所,其布局和空间利用对于运营效率有着重大影响。
合理的堆场布局既能提高装卸效率,又能保证货物顺利运输。
一种推荐的方法是基于操作流程和货物流向来进行布局,将货物分类摆放并确保堆场内道路畅通,减少堵塞。
此外,利用现代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模拟仿真等,来研究不同布局方式的优劣势,也是进一步优化堆场布局的方向。
二、自动化设备与信息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于港口集装箱堆场。
例如,自动化堆垛机和输送带等设备能够提高装卸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港口运营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集装箱追踪系统和数据分析,港口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因此,合理利用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术,是提高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多模式运输与联合配送优化随着海陆空多模式运输的发展,港口集装箱堆场需要与不同运输模式相衔接,形成无缝的货物流转。
为此,港口管理者可以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优化联合配送方案,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准时性。
此外,通过预测货物流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可以合理规划货物的运输路线,避免堆场拥堵和路段拥挤。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培训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离不开合适的人力资源和员工培训。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港口管理者应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
此外,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也是进一步优化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的重要手段。
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胜任复杂的工作环境,提高运营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与优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与优化
![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7f926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0.png)
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与优化港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贸易节点,承载着货物流通的重要任务。
在港口中,集装箱运输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是现代贸易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管理和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确保港口运输的高效畅通。
本文将从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管理和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管理1. 货物的装卸管理货物的装卸是集装箱运输中的重要环节。
港口需要建立高效的货物装卸作业流程,合理安排装卸车辆和作业人员,保证货物的及时装货和卸货。
此外,还要加强货物的装卸安全管理,确保装卸过程中不发生货物损毁和人员伤亡事件。
2. 集装箱的堆放管理为了提高港口集装箱的库存利用率,需要合理安排集装箱的堆放。
港口可以采用智能化的集装箱堆放系统,通过自动化堆放和电子监控来管理集装箱的位置和数量。
同时,还要做好集装箱的维护和检查工作,防止集装箱受损或出现安全问题。
3. 运输车辆的调度管理港口集装箱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车辆调度管理体系。
通过有效的调度,合理分配运输车辆的数量和时间,可以避免车辆的拥堵和浪费,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4. 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现代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港口可以建立信息化平台,对集装箱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跟踪、调度管理等功能,提高港口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化1. 运输线路的优化港口集装箱运输需要确定合适的运输线路,以确保货物的快速到达目的地。
在选择运输线路时,要考虑时间成本、运输距离、运输能力等因素,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
同时,还要关注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等情况,避免交通拥堵和延误。
2. 货物装载的优化港口集装箱运输中,货物的装载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运输效率。
合理的货物装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集装箱的空间,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管理-精选文档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管理-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8563feb376baf1ffd4fad6b.png)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管理天津港是中国最早拥有集装箱专用码头的港口(1980 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她的集装箱码头运作日趋成熟。
特别是2000年以来,天津港(集团)XX公司为了实现“与全球同步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战略目标,天津港(集团)XX公司大力推进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除了增加集装箱码头泊位之外,其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天津港(集团)XX公司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理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实现集装箱码头生产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本文的目的即是总结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展望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理的未来,以期对天津港及其它港口的集装箱码头的发展规划有所参考。
目前,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大门信息管理,堆场信息管理和码头前沿信息管理。
大门信息管理包括外部信息管理、内部信息管理和内外部信息交换三个部分,外部信息管理又有进、出闸之分,外部进闸信息系指船公司将集港信息以EDI 报文的形式通过局信息中心传输至码头,码头将这些信息分类、保存,并在需要时调出,通过接口程序将它们转换成码头生产系统可以识别的进闸信息传输至闸口,闸口以这些进闸信息和集港单据为依据,办理集装箱的进闸业务。
外部进闸信息是由船公司统一发送的,具有信息集中、时效相对较长(覆盖整个集港时间段)的特点。
而外部出闸信息则不同,由于出闸业务多是由货主委托的车队办理的,原则上货主委托的车队可以申请在完船后的任何时间提箱,而外部出闸信息只有在车队申请提箱时,才会为码头公司所知晓,码头公司会将这一信息以码头生产系统可以识别的出闸预约信息传输至闸口,闸口工作人员在外部车队到达时根据票据和出闸信息办理提箱业务。
所以它的特点是信息分散到达,时效相对较短(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预约时段)。
同样的,内部闸口信息管理也是分为进闸和出闸两个部分, 内部进闸闸口信息管理须将进闸集装箱的拖运车号、箱子状态、闸口经办人、入闸时间等信息留存备查。
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优化管理
![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优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cea6de28ea81c758f57850.png)
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增加。
物流与交通运输尤其是海运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来,集装箱运输量取得迅猛的发展,这种发展给港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现有的不少港口出现资源不足的现象。
目前集装箱码头较之以往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营运成本越低、运作效率越高集装箱码头所处的竞争地位就越有利。
关键字:集装箱堆场空间资源优化管理一、绪论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增加,以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的合理化和系统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及信息管理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不仅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先进国家由于建立和完善了集装箱的综合运输系统,使集装箱运输突破了传统运输方式的“港到港”概念,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为货主提供“门到门”的优质运输服务,从而使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门到门”运输是一项复杂的国际性综合运输系统工程,先进国家为了发展集装箱运输,将此作为专门学科,培养了大批集装箱运输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及操作人员,使集装箱运输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适箱货占外贸出口、外贸进口和沿海运输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达90%以上。
集装箱运输己经形成了海运、陆运、空运的相互紧密衔接配合,而这种衔接配合越来越多需要无缝连接的运输链作为支撑。
集装箱运输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和环保等特点,备受客户和商家的青睐,发展势头良好。
自开展集装箱运输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大陆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已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面对集装箱码头的大型化和作业的复杂化、高效化,传统的基于人工经验的计划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提供一个合理优化的作业方案,因此对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的集装箱码头资源管理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我国正在加速发展的集装箱码头行业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
集装箱码头堆场优化问题
![集装箱码头堆场优化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64d36027d3240c8447ef12.png)
200810612079 姓名:陆莉静集装箱码头管理课程论文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优化问题陆莉静物流083班200810612079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作为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实体,集装箱码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是集装箱码头的必要保证,更关系到企业成本控制和客户需求的满足,如何有效的提高集装箱码头堆场的通过能力,影响着港口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作业效率;装卸工具Optimization of Container YardLogistics Management083 200810612079 *******************Abstract: Accompanied by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ainer throughput is entering a high-speed growth momentum. As a capital-intensive economic entity, container terminal of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and scheduling is a box of the need to ensure a smooth flow of, and it is also related to cost control and customer business needs to mee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ainer terminal yard, through the ability to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ort enterprise.Key words:The Yard System of Container Terminal, The Utility of the Work in Yard,The Tool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对外贸易量的增加,集装箱吞吐量也在逐年增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速度。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c3e80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0.png)
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贸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口的物流运作也显得愈发重要。
而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优化与实践,也是港口物流能力提升的重点之一。
一、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现状目前,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主要设计在于提高集装箱的操作效率和提高信息共享的能力。
在操作效率方面,港口通过引进各种自动化设备,优化集装箱的装卸、堆垛和转移等环节,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而在信息共享方面,港口则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集装箱信息在港口各个部门间的流动。
不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设计仍然不够完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操作效率提高不够明显:自动化设备虽然可以提高集装箱的操作效率,但它们的使用成本昂贵,维护费用也高。
因此许多中小港口难以承担这样的费用,使得他们在集装箱操作方面遇到了瓶颈。
2. 操作环节短板仍然存在:目前港口针对集装箱的操作主要集中在装卸、堆垛和转移方面,但其他环节也十分重要,如集装箱存储和出库等。
这方面的短板也影响了整个操作效率。
3. 信息共享平台瓶颈:虽然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立,但其与其他平台的数据接口并不完善,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难以做得很顺畅。
这也影响了港口物流操作的高效性。
二、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优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港口集装箱处理机制的设计上做出以下优化:1. 引入双重自动化设备: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港口可以引入双重自动化设备,即即时操作和时间操作的设备同时使用。
这样一来,中小港口也可以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集装箱的操作效率。
2. 特别关注操作环节的短板:集装箱操作环节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而现在操作环节的瓶颈在于存储和出库环节。
港口可以通过建立智能仓库,引进自动化存储设备和物流机器人等技术手段,优化集装箱的存储和出库流程。
3.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接口:信息共享平台需要与其他平台的数据接口做得很完善,各个部门间才能方便地共享信息。
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
![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bfc4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c.png)
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港口集装箱物流也迎来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
在传统的港口物流中,信息交流不畅、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凸显。
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成为当前热点领域。
一、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化的意义港口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信息流的畅通与效率直接关系着整个物流行业的顺畅运作。
信息化的实施可以提高港口物流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信息化手段,港口可以实时掌握货物流向、存储情况和运输状况,减少物流环节中的人为操作和错误,提升物流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化的应用1. 港口货物追踪系统港口集装箱货物追踪系统是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基础,通过采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集装箱内货物的追踪与监控。
这种系统可以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实时获取数据,并将其传回港口物流管理中心,方便货物的管理和统计,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
2. 港口信息平台港口信息平台是港口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装箱物流信息的汇总和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港口信息平台,港口可以实现货物和车辆调度、货运计划的优化、动态交通信息的实时更新等功能,提高港口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精确度。
三、港口集装箱物流智能化的实践1. 人工智能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可以加快物流操作的速度和提升监控的精度。
例如,通过图像识别和视频监控技术,港口可以实现对集装箱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港口货物的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估,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
2. 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环节中各个节点的实时通信和数据共享。
通过在集装箱和运输工具上加装传感器和通信设备,港口可以实现对集装箱内环境、货物状态和运输状况等数据的监控和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港口优化物流流程、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可以为整个物流行业构建一个更高效、更可靠的信息网络。
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40e17ff5335a8102d2208c.png)
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研究作者:王薪诚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船舶开始向大型化、高速化方向深化,但现阶段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仍不能满足运输系统的实际需要,使整个物流链的运行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受到社会物流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资源管理优化展开研究,为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中图分类号:U16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097-01前言码头装卸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保证船舶按计划开船,而装卸速度会受到码头箱位、箱区、场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相关因素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有效的提升机械利用率等指标时,会使码头的生产成本缩减,提升码头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所以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是针对堆场空间资源和装卸资源的优化。
一、我国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在港停留的时间随着集装箱船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长,这导致船舶在港期间产生的费用消耗要随之提升,可见现阶段缩减船舶在港费用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提升港口集装箱装卸速度和相关服务的质量,以此在提升码头的利用率的同时缩短其在港停留时间,扩大经济效益空间。
现阶段集装箱码头主要由泊位、堆场、水平搬运、人机系统等独立系统构成,涉及的环节和程度都较多,系统之间的衔接调度以及各系统的工作效率等都会对其整体运作效率产生影响,可见要提升整体运作效率的难度非常大,而我国由于集装箱码头运输业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较落后,现阶段仍以人工劳动力为装卸的主要力量,机械化水平较低,导致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和调度组织手段都难以满足实际要求,另外,受不同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影响,我国集装箱码头各环节的衔接和调节的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模式的优化及信息化-文献综述摘要:港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显而易见,港口集装箱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不仅要在硬件上与之配套,更要从软件环境上满足其需求.本文就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关于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集装箱堆场管理模式优化及信息化的背景,接着指出目前堆场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在堆场堆存策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而讨论了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并指出堆场管理信息化是势不可挡的。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堆场;堆场管理;空间分配;信息化0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由于海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相对便宜并且航道可以通往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优点,所以海路运输也成为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运输方式。
集装箱码头是来往于各个国家之间的集装箱船停靠的场所,即是集装箱船进行装卸作业的地点,更是实现海路联运的中心枢纽.集装箱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最近建造的当今世界上60%以上的海路运输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特别是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之间,集装箱化已达到100%[1].因此,集装箱码头在整个海运过程中作用十分重大。
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几大海运运输国之一,海上集装箱吞吐量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速度,使得不少集装箱码头出现了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有时集装箱码头内上网作业过渡繁忙,比如在码头的所有泊位内都有集装箱船在进行装卸作业,这样就会使得新到来的船舶不能及时的得到服务,从而降低了整个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
海运贸易量也在日益增大,快速的增长为我国的集装箱港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除了加大力度建设新的码头之外,在现有的港口规模下,如何挖掘潜力,改进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是港口面临的共同问题。
而且,我国的港口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港口有较大的差距,相同规模的港口,其吞吐能力远逊于国外,单纯地依靠增加设备投入并不是最经济的办法[2],因此只能通过加强对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1 研究背景分析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集成港口相关的信息,通过分析、控制港口相关信息流来管理和控制物流、商流和资金流,通过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港口物流运作的自动化程度和港口物流决策水平,达到合理配置港口物流资源、降低港口物流成本、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
钱小江[3]指出信息化是世界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物流活动相结合,对企业而言,可以挖掘到更多的资源,并创造利润。
近几年来,许多港口都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水平有所提高,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仍相对落后,需要对其进行建设和完善。
滇虹[4]认为港口物流中的信息处理是物流的伴生功能。
任何货物在实现空间位移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动,因此,港口在实现货物流动的同时,必须有效地处理大量信息。
港口信息化程度越好,港口物流的效率便越高。
李向文[5]提到港口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突出区域物流枢纽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特点,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港口物流经济信息资源,支持港口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运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潘丽[6]提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作为一个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上占据前茅的港口、世界级集装箱转运中心,怎么样才能有条不紊地管理好港口的日常运作,是十分重要的议题。
进而YunJiong[7]提出港口不再仅仅是货物转运中心和工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港口物流具有国际化、系统化、多功能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特点。
2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张晓辉[8]指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以及临港工业的蓬勃发展,决定了港口物流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国内外向型产业的升级,集装箱化运输逐渐成为港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国内相关企业无论在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市场能力、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目前都与国际竞争对手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在港口物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堆场管理是港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集装箱码头之间的竞争就是效率的竞争,任何一个港口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港口,就必须提高装卸效率,而装卸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装箱堆场的管理是否合理。
在集装箱码头装卸过程中,堆场操作效率往往决定整条装卸作业线的效率.目前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9]:(1)翻箱问题(2)作业冲突问题(3)集装箱堆场管理自动化的程度不够高(4)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要使我国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信息化达到世界化标准,就必须与世界接轨,借鉴、参考国外优秀港口的集装箱堆场管理体制和运行秩序,合理安排港口堆场管理计划。
集装箱堆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堆场空间的合理分配。
集装箱堆场作为堆存集装箱的场地,是整个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在码头前沿进行的集装箱船装卸船作业,同时也影响着集装箱在集装箱码头外的陆路运输。
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致力于集装箱堆场管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案.也研究了多种数学算法和费用模型以寻找不同标准的堆存策略,以提高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效率。
Kap HwanKim等[10]在文献中对堆场面积的选择及平面和立体布置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并没有对堆存策略的选择进行深入的探讨;Bram Borgman等[11]主要利用离散事件仿真工具研究两个概念来提高效率并和其他基准算法作比较,第一个概念是用集装箱返港时间方面的知识来限制重组的次数,第二个概念是平衡后方堆场与前方堆场并接受更多的重组,得出的结论是就算所用的是不完全或者不精确的离港时间信息也能够明显的提高效率;Leilin YU等[12]为了解决存储空间分配问题和集卡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系统的集装箱堆场的方法,发展了一个基于集装箱堆场的混合堆存系统的混合计划模型,最后又经过多次试验验证了这个模型。
RommertDekker等[13]模拟了在自动化码头情况下,对几种堆场堆存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Dekker的模拟实验中的集装箱的种类多达90多种,研究结果表明了分类堆放明显优于随机堆放。
而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徐亚等[14]针对集装箱码头出口堆场的空间分配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集卡总运输距离和最小化各个箱区工作量的不平衡程度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功效系数法,将模型化为单目标整数规划进行求解;王斌[15]用滚动计划周期的方法解决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混堆问题;陶经辉等[16]在论文中建立了进出口集装箱混堆的数学模型,第一阶段解决了工作量平衡优化问题,第二阶段解决了箱组平衡优化问题,然后用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该模型和算法比港口现有堆存策略有了较大的改进;卜祥智等[17]应用收益管理的方法对不确定环境下海运集装箱的舱位分配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杨静蕾[18]等将集装箱码头龙门吊装卸工艺抽象为闭排队网络模型,采用估算均值法计算了顾客到达和服务时间分布为一般情况的闭排队网络系统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闭排队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可以为集装箱码头设备配置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集装箱堆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堆场空间的合理分配,集装箱堆场作为堆存集装箱的场地,是整个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优化堆场堆存策略来提高堆场的管理效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张庭发[19]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使得港口作为海上运输网络体系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按照时间长度分类的各项计划中,堆场计划为中期计划.具体是根据集装箱信息流预测值、船舶类型、船舶航行信息(提前几周获知)、航次、港口、吨位等,做出堆场空间堆放策略.出口箱进场堆存计划是堆场管理的重点.出口箱堆场堆存计划是根据出口船舶该行此的预配箱量,安排合适的出口堆场。
因此,对堆场计划的研究一直是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3信息化在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堆场管理优化策略上做出研究,期望在有限的堆场上面能够容纳更多的集装箱,获得最大的集装箱通过量。
国内外也有很多的研究和算法,针对堆场管理进行展开[20]。
世界上比较优秀的集装箱管理软件有Navis和Cosmos,这两个系统中的堆场管理子系统也都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目前,全球有很多港口都在用这些知名的集装箱管理系统。
包括很多中国的港口,比如说深圳盐田港使用了Navis系统,天津港使用了Cosmos 系统。
这些系统中,对堆场的管理信息化都有较好的研究,应用了这些软件后,堆场的管理能效有较大提升。
中国香港港口素以效率高见称,设施全部由私营公司投资、拥有和经营,各营办商积极引进新的货物管理技术,增强处理效率。
政府的角色是负责制订长远的策略规划,提供所需的基建配套。
ZhaoYifei[21]认为港口物流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是促使其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关键。
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港口岸物流的关键工程.在这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信息化管理是不可缺少得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不断地提升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配合,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才能达到现代化港口管理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王怡[22]指出,以企业信息化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港口集团自身的特点,优化关键流程,得出广州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流程,对一种数学模型-马尔可夫链在港口集团人力资源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YongLiang 和XiaoboBai[23]描述了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来提高操作运行效率,并且作者又提出了一些局限性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区燕娟[24]在《港口业务的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中提到,随着港口业务的不断扩展,现代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随着港口业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各种信息数据共享的需求逐步提高;对港口信息数据缺乏集成,难以为港内外用户提供全面、详细、快速、准确的信息。
如何利用现代IT技术,解决港口企业以上面临的问题,成为中国港口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利用集装箱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提高了集装箱进港通关的速度,改变了集装箱卡车在道口排队进港的现象,缩短了集卡的运输时间,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效率,为集装箱运输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