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保护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摘要:网络虚拟财产是区别于民法上其他的财产而言,新出现的一种财产类型,由于它和普通意义上的财产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具有很大的争议。
计算机届,法学界,电子信息界,商业界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有各自的理解,这样的现象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研究以及保护十分不利,因此一个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通说为社会所急需,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公约数成为各方努力的焦点之一。
而这个通说的提说也能够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现实的法律手段。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性质立法保护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述(一)网络虚拟财产的起源与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又称”虚拟财产”或者”网络财产”,目前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id,电子邮箱的使用权,虚拟货币,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以及装备,网络用户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和照片,经过注册的域名等。
①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财产形式,关于其具体的形式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最早的网络虚拟财产出现在早期网上的论坛bbs中,早期的论坛为了鼓励会员发帖,或者积极参加论坛组织的活动,而设立了一定的等级机制。
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不同等级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例如可以上传照片,或者是可以阅读一定等级的文章;其次或者给予论坛使用者一定的虚拟财产的奖励,例如虚拟金币,或者是金豆之类的东西。
当然网络运营商的需要盈利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早期论坛给予参与者的奖励慢慢变成可以用现实金钱购买的东西,而用于处于各种需要也很热意通过直接支付现实货币获得在论坛当中的高级权限或者是更多的金币。
由此,当运营商开始出售论坛的权限或者虚拟货币时,也就导致了虚拟财产与现实社会的商品产生了互换,网络虚拟财产也就正式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内了。
网络虚拟财产的迅猛发展是伴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而开始的。
以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为例。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权利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权利保护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虚拟性:网络虚拟财产并非现实世界中的实物,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生成的数字化产品。
这些虚拟财产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实体形态,只存在于网络空间中。
非物质性:网络虚拟财产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
这使得网络虚拟财产的获取、传输和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可复制性:网络虚拟财产可以通过复制、传播等技术手段迅速扩散,从而实现价值的快速传递和增值。
一款热门游戏的虚拟道具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玩家购买和使用,从而带动游戏经济的发展。
稀缺性: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生产成本较低,且不受地域限制,导致其供应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使得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从而影响其价值。
交易性:网络虚拟财产可以通过在线交易平台进行买卖交易,与其他现实世界的有形商品一样具有交换价值。
这种交易性使得网络虚拟财产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
法律保护: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其法律属性和权利保护问题。
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和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
1. 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及分类虚拟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是由网络平台发行和管理的数字货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流通性。
游戏装备:包括游戏中的角色、道具、装备等,这些虚拟物品通常需要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价值。
虚拟服务:如虚拟现实体验、在线教育、虚拟社交等,这些服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用户,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消费需求。
其他虚拟商品和服务:如虚拟艺术品、虚拟土地、虚拟股票等,这些商品和服务同样是基于网络环境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产物。
2. 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可复制性:网络虚拟财产可以被无限次地复制、传播和分享,这使得其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
稀缺性: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因此其数量有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和民法保护模式

目录
01 一、虚拟财产的范畴 界定
03 三、结论
02 二、民法保护模式 04 参考内容
一、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
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虚拟空间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数字化财产。虚拟财产具 有虚拟性、独立性、价值性等特点,既包括游戏道具、虚拟货币等,也包括粉丝 等。在法律范畴内,虚拟财产主要被归类为物权客体、知识产权客体和债权客体 这三种类型。
感谢观看
在困难,亟待完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增强虚拟财产保护的可执行性。
为完善虚拟财产保护模式,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加强虚拟财产 法律保护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对虚拟财产的 保护和管理,如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最后,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虚拟财产 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 数字化的世界里,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然而,对于这些虚拟 财产的法律性质,以及如何通过民法对其进行保护,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次演示 将就互联网虚拟
财产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民法保护的建议。
一、互联网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三、结论
本次演示对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和民法保护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从特点、 类型、形态等方面对虚拟财产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判断虚拟财产归属的标准。 其次,分析了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虚拟财产的立法现状,并指出了现有保护模式 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财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 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应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虚拟财产的价值和作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促进虚拟 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包括游戏币、装备、道具、市场卡等,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可以购买和交易的真实财富。
由此,对于这些虚拟财产应该如何保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虚拟财产的性质虚拟财产指的是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装备、道具、市场卡等虚拟物品。
这些虚拟物品是由游戏开发商通过游戏规则设定而生成的,其价值本质上是由游戏规则所赋予的。
虚拟财产的生成、管理和交易完全在游戏平台内完成,与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并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是一种权利或一种使用权,而不是一种物权或财产权。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法律没有对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地位进行确切的规定,甚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提及虚拟财产的名称。
然而,虚拟财产的实质就是一种虚拟商品和服务,其交易和使用也与现实财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虚拟财产的交易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应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
1.民事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权利人有权签订法律规定的合同。
因此,玩家在游戏平台上所获得的虚拟财产,都应当视为将要签订的一种合同。
如果游戏平台缺乏监管,虚拟财产的产权争端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法律纠纷。
因此,游戏平台应当明确规定虚拟财产产权制度和交易规则。
同时,游戏平台运营商应当加强监管,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游戏平台内的合同、侵权纠纷等问题予以维护和解决。
虚拟财产的产权纠纷可能会升级为刑事犯罪,如盗窃、诈骗等。
对于虚拟财产的诈骗犯罪,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虚构或者隐瞒事实,骗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对于盗窃虚拟财产,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盗窃行为构成刑事犯罪。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娱乐方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虚拟物品、虚拟货币等。
然而,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权利以及其法律属性却鲜为人知。
本文将探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并阐明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与规范。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游戏中通过游戏系统所创造的、不具有实际物质形态的财产。
虚拟财产可以包括虚拟物品、虚拟货币等。
虚拟物品是指在游戏内部存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品,如道具、武器等。
虚拟货币则是指网络游戏内部使用的一种交换媒介,用于购买虚拟物品或服务。
二、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1. 虚拟财产与实际财产的区别虚拟财产与实际财产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虚拟财产是在游戏环境中产生的,不存在与现实世界直接对应的实物。
其次,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是通过游戏系统规定和约定,而非真实的法律制度。
再次,虚拟财产的价值往往相对不稳定,可能受到游戏运营商的调控和变动影响。
2. 虚拟财产权利的主体虚拟财产权利的主体可以被分为三类:游戏玩家、游戏运营商和国家。
首先,游戏玩家作为虚拟财产的使用者和获取者,享有一定的权利。
其次,游戏运营商作为虚拟财产的创造者和提供者,拥有对财产的管理和控制权。
最后,国家作为整个网络游戏产业的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则,保护虚拟财产权益并监管游戏运营商的行为。
3. 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与交易行为虚拟财产的合法性是指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合法的所有权及交易属性。
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财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而另一些观点认为,虚拟财产仅仅是游戏环境中的一种服务,不具备实质性的财产特征。
对于虚拟财产的交易行为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网络游戏运营商对虚拟财产的交易往往设有一系列的规则和限制,使得部分交易存在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争议。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网络世界中的一种虚拟财产,包括各种游戏币、点券、装备、道具等。
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特性,其产生的法律问题也与传统财产有所不同。
因此,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方面,对于民法的保护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和形成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游戏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网络虚拟财产不同于传统的实物财产,它不占据实际物体,而是在网络空间中存储的一种数字信息,具备可交易性和增值性。
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打怪升级等游戏行为,获取虚拟财产。
此外,还有一些玩家通过充值等手段,进行虚拟货币购买,取得更多的虚拟财产。
在网络虚拟财产中,虚拟货币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虚拟货币的本质是数字货币,其价值来源于玩家对其需求和赋予的价值。
一些网络游戏还允许玩家将虚拟货币换取真实货币,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属性网络虚拟财产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物件,但其也具有一定的民法属性。
首先,虚拟财产具有价值。
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数字信息存储和交易的形式,其在游戏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玩家可以通过虚拟财产进行交易、购买游戏装备等。
其次,虚拟财产具有可支配权。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支配虚拟财产,包括使用、出售或者赠与他人等。
再次,虚拟财产也具有财产权保护的需要。
在虚拟财产中存在着种种风险,例如账号被盗、游戏官方禁止任何虚拟财产交易等情况。
因此,需要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保证其所有权和交易权益的合法性。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权益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权益保护既包括了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和交易权益的保护,也包括了虚拟财产的使用权的保护。
下面对这些权益进行具体阐述:1.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是指对虚拟财产的占有和支配权。
相比于传统财产,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存在着更多的争议和纠纷。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和流通的数字化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货币、游戏道具、虚拟商品等。
随着虚拟财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法律保护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虚拟财产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资产,其法律属性不同于传统财产。
传统财产通常是有形的、可以触摸和看到的物品,而虚拟财产是无形的、只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数字化资产。
由于其特殊的属性,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亟需明确。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财产权属性:虚拟财产具有明确的财产权属性,其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可以通过网络交易、游戏获得或者投资获得,其所有权与传统财产的所有权并无本质差异,因此应当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2. 合同权属性:在虚拟世界中,虚拟财产的交易通常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虚拟合同进行规范。
虚拟合同是一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合同,其效力与传统合同一样,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3. 行为权属性:虚拟财产的交易和流通通常需要依靠特定的网络平台进行,因此其交易行为受到网络法律和网站规则的约束。
虚拟财产的使用和处置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应当遵守网络平台的相关规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虚拟财产具有明确的财产权、合同权和行为权属性,其法律保护应当充分保障其所有权、交易权和使用权等合法权益。
1. 立法保护:应当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虚拟财产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虚拟财产的交易和流通行为。
立法保护应当包括《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范围。
2. 司法保护:应当通过司法手段,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侵权虚拟财产的打击和维权。
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虚拟财产的民事案件,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
《2024年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范文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如网络游戏中的装备、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虚拟财产的普及,如何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二、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1. 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义虚拟财产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具有独立价值并能被人们所认知、支配的财产。
在法律上,虚拟财产具有与现实财产相似的属性,包括价值性、可支配性等。
2.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财产权的刑法保护对象上。
根据我国刑法,财产权是受到刑法保护的。
因此,虚拟财产在刑法上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具有与现实财产相同的法律地位和保护力度。
三、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1. 完善立法,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为了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首先需要在立法上明确其法律地位。
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明确其所有权、使用权等权利内容。
同时,还应明确虚拟财产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为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
2.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虚拟财产犯罪行为执法机关应加大对虚拟财产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侵犯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
同时,应加强与网络监管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3. 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针对虚拟财产纠纷案件,应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及时解决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应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强化技术手段支持为了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需要强化技术手段支持。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等手段的应用,提高虚拟财产的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提高对虚拟财产的监管和追踪能力。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民法保护问题研究》范文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民法保护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游戏中的装备到电子货币,再到数字藏品,这些形式的虚拟财产都体现出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投资与交换需求。
但同时,也产生了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民法保护的问题讨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民法中的保护问题,以期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一)定义与分类虚拟财产是指在数字环境中存在并具备价值,能被用户以电子方式控制和利用的数字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虚拟货币,社交网络上的虚拟商品以及电子账户等。
按照功能和使用目的,虚拟财产可分为使用型和投资型两类。
(二)法律属性探讨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属于动产范畴,另一种则认为其具有独特的法律属性,不能简单地归为动产或不动产。
从法律角度来看,虚拟财产具有独立性、价值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它虽然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但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
(三)法律地位现状尽管虚拟财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其法律地位尚不明确。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解释,这给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和保护带来了挑战。
三、民法保护问题研究(一)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保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物权法》、《著作权法》、《合同法》等法律规范。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质,这些法律往往无法提供充分、全面的保护。
(二)立法需求与完善建议面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困境,完善立法成为必然选择。
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属性,同时制定专门针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规定,包括产权归属、交易规则、侵权责任等。
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和行政监管机制,以保障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在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财产的认定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展开讨论。
引言部分阐述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和重要性,正文部分探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保护方式、责任、规范和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建议,并探讨了网络虚拟财产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强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维护网络虚拟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虚拟财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定义、重要性、法律属性、法律保护方式、法律责任、法律规范、法律问题、现状、建议、网络安全。
1. 引言1.1 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虚拟物品或虚拟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货币、游戏道具、虚拟房产等。
这些虚拟财产虽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但却在网络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交易和流通功能,可以被转移、交换、购买和出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满足消费需求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仅仅是用于娱乐和消费,还涉及到金融、教育、医疗等重要领域。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需要更加明确和准确,以便在法律层面能够做出规范和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不仅仅是对其形式和属性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在网络环境下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1.2 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要性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货币、游戏道具、电子卡券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消费。
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不断增加,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形式。
在一些虚拟世界中,玩家通过努力获得的道具和财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并获得真实的经济收益。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民法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民法保护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财产”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何界定网络虚拟财产,如何处理由此引发的权利义务关系,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法律规定也较抽象,所以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性质和我国法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完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建议,希望自己的研究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虚拟财产;性质;保护1.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界定自2003年第一件网络虚拟财产盗窃案发生以后,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概念、性质、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至今也没形成统一的观点,立法机关对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也甚之又少,本文第一部分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概念和特征进行阐述。
1.1.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利用互联网在百度APP上以“网络虚拟财产”为关键词查到的定义是:网络空间存在的虚拟财物。
当今我国学者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在《网络虚拟财产如何保护》载于《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中认为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都应该囊括虚拟在虚拟财产的范畴之中,包括信息流及数字媒体等,外延十分广泛;第二种观点是刘军霞认为网络虚拟财产由两类构成一类是游戏装备或者网络虚拟社区中宠物、房子等为代表的物,另一类是网络银行中货币,这类可称为数字化财产;第三种观点是陶军提出的虚拟财产是指网络游戏中游戏人物本身的各项指数以及游戏中适用的虚拟币、武器装备、游戏宠物等.1.2.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虚拟财产具有多种特征,下文将对每个特征进行分析。
第一,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网络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产出高等级的账号和装备,这与价值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第二虚拟财产具有交换性,虚拟财产提供给网络用户的精神快乐的需要,而且网络用户之间互相交易账号和装备等,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代练”等职业,因此虚拟财产具有交换性;第三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依附性,虚拟财产没有形状,它不像房子、黄金、钻石等属于有体物,虚拟财产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以电磁的形式被记录在服务器中,依附于网络平台而存在;第四虚拟财产具期限性,虚拟财产不是一直存在的,它的存在以运营的存在为基础,同时以网络用户是否遵守运营商设定的规则为基础,如网络用户不按期缴费,运营商的经营状况都会影响虚拟财产的期限。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探析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探析1. 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数字化形态:网络虚拟财产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依托于互联网环境。
无论是游戏账号还是虚拟货币,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
价值性:网络虚拟财产具有实际价值,用户可以通过其进行交易、买卖等经济活动。
这种价值往往体现在其功能性、稀缺性或用户投入的时间和努力上。
可支配性:用户对其所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支配权,可以自主决定其使用、转让或处置。
这种支配权受到法律保护。
技术依赖性:网络虚拟财产的存在和价值依赖于特定的网络技术环境。
技术升级、系统变更等都可能对虚拟财产的价值产生影响。
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在民法保护中的重要性。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不仅关乎个人财产安全,也关系到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加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1 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方式,目前我国立法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存在并可以由网络用户合法支配的具有财产价值的各种权益。
它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箱、网络账号、虚拟货币、数字艺术品等。
这些财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使用、交换和转让。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虚拟财产与传统的实物财产有所不同。
虽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经济价值,但网络虚拟财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电子数据或虚拟权益。
在探讨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以便更好地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
一些学者提出,应当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民法的保护范畴,明确其法律地位和权利归属。
也有人主张通过制定专门的网络虚拟财产法规来规范网络虚拟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这些努力对于完善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论网络虚拟财产权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

参考内容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 而,随之而来的是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司法保护的问题。本 次演示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 性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指在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玩家通过投入时间、精力 甚至金钱所获得的虚拟物品和资产。这些虚拟财产在法律上如何界定,一直是 争议的焦点。
在看来,网络虚拟财产既不同于传统财产类型,也不同于知识产权。它是一种 新型财产,具有数字化、无形化、价值化的特点。因此,应将其视为一种独立 的财产类型,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另一个需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 护主要依赖于《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律法规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权 属、交易、侵权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多法财产权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其法律属性在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有人 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权应归属于物权,因为虚拟财产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可 以由权利人自由处分。也有人主张,网络虚拟财产权更接近于知识产权,因为 它需要创造性劳动和智力投入。还有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权应被视为债权, 因为用户与服务商之间是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网络虚拟财产权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它既不同于 传统的物权,也不同于知识产权和债权。网络虚拟财产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 规律,需要专门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和保护。
二、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保护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保护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在我国,宪法、 民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为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基础框架。例如,《民 法典》明确了对公民个人信息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规定了侵犯网络虚拟财 产权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然而,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质,现有的法律 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交易能力的数字化财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网络游戏中的虚拟道具、虚拟货币、以及各种虚拟社交平台上的虚拟礼物等。
这些网络虚拟财产虽然是数字化的,但是其具有明确的经济属性,可以被买卖、流通、转让,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在中国,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部法律中。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主要包括财产权利的确立、合同关系的保护、侵权责任的规定等方面。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首先体现在财产权利的确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网络虚拟财产享有与物质财产相同的法律地位,具有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等权利,具有权利人对虚拟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者有权依法享有、处分其虚拟财产,其他人不得非法侵占、使用或者处分他人的虚拟财产,保障了网络虚拟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还体现在合同关系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网络虚拟财产的买卖、赠与、租赁等交易行为,均受到合同法的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等,都应当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对于合同中的履行义务、违约责任等问题,都可以依据合同法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和权益。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还涉及到侵权责任的规定。
在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侵犯他人网络虚拟财产权益的行为,比如盗号、盗窃虚拟道具等。
根据《侵权责任法》,对于对他人的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
侵权责任的规定,有利于维护网络虚拟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侵犯其网络虚拟财产。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在财产权利确立、合同关系的保护以及侵权责任的规定等方面都体现了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视与保护。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游戏中购买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也成为了游戏玩家的重要财产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本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虚拟财产的定义。
虚拟财产指的是网上的虚拟经济的交易品。
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包括角色、装备、道具、金币等,这些财产都是在游戏中赚取或购买获得的。
虚拟财产与实物财产不同,实物财产是具体实在的,而虚拟财产则是在虚拟世界中存在的数字标记。
虚拟财产的交易也不同于实物财产的交易,虚拟财产的交易主要发生在在游戏中或者与游戏有关的网上交易平台中。
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我们需要根据虚拟财产的本质和交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判。
在国内,网络游戏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文化行业促进法》、《广告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
这些法律对网络游戏行业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管,但是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并不完善。
虚拟财产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形式,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来进行保护。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合同中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其他事项作为合同的内容。
”也就是说,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可以通过虚拟财产交易合同来进行保护。
虚拟财产交易合同具有合法性和强制力,对于游戏内交易的虚拟财产具有约束力和保护作用。
此外,在购买虚拟财产时,玩家应当注意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消费者可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公平交易和经济不公平惯例等消费保护措施,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获得维权支持。
消费者在购买虚拟财产时,应当了解虚拟财产交易平台和游戏公司的游戏规则、交易规则、收费标准等,以免因为不了解规则而损失财产。
然而,虚拟财产在法律上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虚拟财产界定不清、虚拟财产在实际意义上没有法律地位等。
同时,虚拟财产被盗、虚假交易、欺诈行为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法律保护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法律保护摘要:虚拟财产作为一种产生于网络游戏、依存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新型财产, 与人们所知道和了解的传统时产包括有形时产和无形财产有很大不同, 因而虚拟财产是否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财产, 是什么属性的财产以及它能否像其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 在我国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 本文拟对此进行理论探讨.关键词:物权属性网络虚拟财产电磁记录法律保护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近年来网络游戏是互联网中最吸引网民的一个项目, 千百万人参加到这个如真似幻的娱乐中来, 而虚拟财产正是这个虚拟世界中的关键词, 几乎一切的游戏活动都围绕着虚拟财产来展开。
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仍是一片空白。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 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
那么, 应当如何认识网络虚拟财产呢? 第一, 网络虚拟财产是虚拟网络本身和网络上的具有财产性的电磁记录, 具有无形性的特点。
网络虚拟财产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其一是虚拟网络本身, 计算机、计算机之间传递数据的各种连线以及运营于网络的各种软件共同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 这个虚拟的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则产.其二是存在于网络上的虚拟财产。
这种虚拟财产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为网络游戏中的网络虚拟则产这包括网络游戏中的账号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等“财产”。
第二种为虚拟社区中的网络虚拟财产这包括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帐号、货币、积分、用户级别等。
第三种为其他存于网络的虚拟财产。
这包括号、电子信箱及其他网络虚拟财产等。
第二, 网络虚拟财产是具有价值的数字化财产。
无论是网络本身, 还是网络游戏中的高级“武器装备”、“金币珍宝”, 还是一些论坛上的分值很高的高级账户,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 还凝聚着网络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劳动, 消耗着网络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金钱和时间。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与刑法保护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与刑法保护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张,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财产形态,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从网络游戏中的装备、道具,到社交媒体上的账号、粉丝,再到云计算服务中的数据、算法,虚拟财产的种类和形态日益丰富,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日益凸显。
然而,随着虚拟财产的普及,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界定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刑法保护,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yberspace, virtual property, as an emerging form of property,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people's lives. From equipment and props in online games, to accounts and fans on social media, to data and algorithms i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the types and forms of virtual propert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their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are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prominent.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virtual property,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i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 to define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virtual property and how to effectively protect it under criminal la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before us.本文旨在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在刑法保护中的相关问题。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虚拟财产作为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商品。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币、装备、道具、游戏账号等,这些虚拟财产在游戏中可以被玩家所使用或交易,因此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际价值。
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其产权归属、交易安全、法律保护等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展开探讨。
一、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是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的前提。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虚拟财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不具有物权属性,属于一种非物权财产;另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其使用和交易行为受到一定的法律约束,应当受到物权法律的保护。
从我国法律的立场来看,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的制作者或者发布者的侵权行为负有赔偿责任”的,该条规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的侵权行为,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有所倾向的。
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是影响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同于现实中的物质财产,虚拟财产无法以物理形态进行流通和使用,因此对于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在此问题上,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归属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游戏内获得的虚拟财产,由于其并不具备实际物理形态,因此其归属难以确认,一旦发生纠纷,法律审判也是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游戏内的虚拟财产转让过程中,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更是难以确定。
三、虚拟财产的交易安全由于虚拟财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交易行为屡见不鲜。
由于交易主体的匿名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虚拟财产交易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例如虚拟财产交易纠纷频发、交易中出现金钱诈骗等问题。
虚拟财产交易的风险问题需要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护。
目前,我国尚未对虚拟财产交易进行明确的法律管制,因此在虚拟财产交易中当事人难以获得法律上的保护。
民法典如何规范网络虚拟财产

民法典如何规范网络虚拟财产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网络游戏中的装备、角色,到社交媒体账号、数字货币,再到各类线上服务的积分、优惠券等等,网络虚拟财产的种类繁多且价值日益凸显。
然而,对于这一新兴领域,法律的规范和保护却相对滞后。
好在,我国的《民法典》为网络虚拟财产的规范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网络虚拟财产。
简单来说,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网络环境中,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能够为人所拥有和支配的数字化资源。
比如,我们在游戏中通过努力获得的珍贵装备,或者是在电商平台积累的大量积分,都属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范畴。
《民法典》明确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
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这一规定虽然较为原则性,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
这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再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而是得到了法律的正式认可,具有了合法的地位。
在权利归属方面,《民法典》遵循了一般的物权原则。
即谁创造、谁拥有,谁付出劳动、谁获得收益。
例如,玩家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虚拟物品,其所有权应当归属于玩家本人。
同时,如果是通过合法的交易行为获得的网络虚拟财产,那么购买者也依法取得其所有权。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民法典》也提供了一定的规范。
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等基本原则。
双方应当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进行交易,不得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此外,交易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网络虚拟财产的规范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价值评估的问题。
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种类繁多,且其价值往往受到市场供需、游戏运营状况、用户活跃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其价值是一个难题。
目前,还缺乏统一、权威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亟待立法保护,但我国法律在该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存在诸多争论,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物权属性,应受物权法规制。
本文将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特征入手,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及其保护问题。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物权属性;物上请求权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关网络游戏装备、虚拟物品的法律纠纷急剧增加。
但就目前来说,如何给网络虚拟财产定性以及对其保护问题在我国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及特征
财产是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
大体上财产有三种,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
网络虚拟财产,顾名思义,指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只有依附于网络才存在的财产,是一种能够为人所拥有和支配并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数字化、非物化的网络虚拟物,主要包括网络游戏账号、游戏金币、虚拟装备以及网民的电子邮箱、网络寻呼等一系列的信息类产品。
网络虚拟财产一般表现为如下的特征:
1、虚拟性。
虚拟性又被称为无形性,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最大特征。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网络财产便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同样的特性。
网络虚拟财产产生于网络,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保存在网络
服务器上的数字信息,无体无形。
2、依附性。
网络虚拟财产不能独立于网络,其产生、灭失及价值的体现都须借助于网络,是依附于网络的一种财产。
3、价值性。
价值性是决定某一财产能否成为法律财产并受法律保护的重要因素。
网络虚拟财产,是游戏玩家将大量时间、精力、体力甚至金钱投入游戏之中获得的,它凝结了游戏玩家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从而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4、可转换性。
只有网络虚拟财产与我们现实社会在某些方面存在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对价,才有可能在现实中被人们所关注,从而被确认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具体来说,就是网络中的某一虚拟物要能和现实中的物品之间具有可比性,与现实财产之间可以实现自由转换。
5、合法性。
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指的是财产获得方式的合法性,而非指虚拟财产本身必须是属于现行法律规定的财产。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目前在关于网络财产纳入民法财产权的范畴上,主要有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物权说三种观点。
1、债权说。
这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游戏玩家向服务商请求提供特定服务的一种证据。
游戏玩家与运营商之间属于服务合同的关系。
游戏玩家是债权人,其基于该合同,有权要求服务商提供符合要求的游戏服务。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却存在一些弊端。
民法上的债是一种请求权,它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债权的实现
必须借助于债务人的行为,债权是一种相对权,是一方得请求对方为特定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而在网络游戏中,当服务商履行义务给游戏玩家提供账号,装备后,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这些虚拟财产,可以互换、买卖、赠与,完全不受服务商的控制。
这种权利的行使是不需要服务商为或是不为一定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对财产的所有权。
2、知识产权说。
这种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游戏玩家的智力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等特征,因此可以作为知识产权来保护。
这种观点也有不合适之处。
虚拟财产的存在不是游戏玩家创造出来的,只是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而获取的,不能体现游戏玩家的独创性。
3、物权说。
该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特殊的物,财产所有者对网络虚拟物品享有支配权。
对这种财产的保护应适用于对物权的法律规定。
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因网络虚拟财产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具备物权属性。
法律上划分不同的财产权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差异性。
从虚拟财产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其在获得财产后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同时排除他人的非法占有和使用,从这点来说,它具备了物权的支配权、绝对权、财产权和排他性权利的特征。
(2)虚拟财产可以作为物权客体具备物权属性。
民法上所说的”物”是除人之身体外,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类社会生
活需要的有机体及自然力。
这里的物,首先原则上是有体物,有体物包括不动产、动产,以及虽然不占据一定空间或具备一定形状,但是能够为人力所控制的电、气、光波、磁波等物;其次,对物的直接支配权的性质决定了,如果物权的标的物不特定化,物权人无从对其进行直接的支配,因而,物权的客体必须为特定物;最后,物权的客体一般应是独立物,即能够单独、个别地存在的物。
分析网络虚拟财产可以得知:网络财产独立于人之外,它在本质上是由物质性的电子流构成的;它的客体是特定的;虽然网络财产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但是其能够单独使用和交易。
从这个方面来看,网络财产似乎具备”物”的基本属性,应当列入物权的保护范围之列。
综上,笔者较倾向于物权说的观点。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既然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物权的客体,当其受到侵害时就应当适用物权的保护方法,可以从物上请求权的角度来进行保护。
物上请求权,也称物权请求权,指物权人在其权利实现上遇有某种妨害或有妨害之虞时,物权人为回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有权请求妨害人请求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物上请求权以排除妨害与回复物权的圆满状态为目的,依照妨害形态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对于物权占有的妨害,发生物的返还请求权;对于占有之外的妨害,发生妨害除去请求权;对于有妨害之虞的,发生妨害预防请求权。
结合虚拟财产的特性来看,网络玩家的虚拟财产所有权被侵害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使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人丧失对虚拟财
产的所有权,如网络游戏装备被窃取、游戏玩家的游戏装备被游戏运营商无故删除等;二是妨碍财产所有权人对其虚拟财产的占有使用,如向所有权人电子信箱发送垃圾邮件等。
下面就从虚拟财产返还请求权和妨害除去请求权来进行阐述。
1、网络虚拟财产返还请求权。
虚拟财产所有权因侵权而丧失时网络玩家可以要求侵权者返还虚拟财产。
但是,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无形性,这种返还请求又不同于传统物权法上的物上请求权,不存在实际的交付。
如因第三人非法窃取,原所有权人可以要求该第三人将非法取得的虚拟财产返还给自己,也可以请求网络运营商取消该第三人的非法所得,重新恢复权利人的虚拟财产。
如因网络运营商的原因导致网络玩家的虚拟财产受到损害,则权利人可直接要求网络运营商恢复网络玩家在网络服务器中的记录,使其重新获得虚拟财产所有权。
2、网络虚拟财产妨害除去请求权。
由于网络运营商或第三人的原因妨碍财产所有者对虚拟财产正常的占有和使用,所有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害,回复其权利的圆满状态。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利益,必然的就涉及到对这种利益的分配,而法律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导致了众多关于网络的法律纠纷的出现。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的财产权其欠缺法律保护的问题已非常突出,这就需要物权法具有开放性,能够将虚拟财产一类的财产利益纳入物权法的保护范畴。
物权法定是物权法一个重要原则,
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虚拟财产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而网络虚拟财产随着其产生和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财产,但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还不能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因此在物权法的适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到物权法体系中来,实现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确认和保护。
注释:
[1]杨立新,王中合:[j]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胡颖欣,吴海玲:[j]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商场现代化(下旬刊) .2008 (7)
[3]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
[4]梁彗星,陈华彬著:《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廖媛媛(1987.1.26-),女,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9级研究生,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