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展六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10.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答案

10.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答案

2024年凉山州公需科继续教育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0.3分)A.奢侈品B.服务业C.制造业D.农业√答对2.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0.3分)A.企业B.科研C.产业D.基础研究√答对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次关于数字经济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0.3分)A.三十一B.三十二C.三十三D.三十四√答对4.以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的具体举措的是()。

(0.3分)A.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B.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C.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D.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答对5.对于如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0.3分)A.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B.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C.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D.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答对6.健全制度规范,要完善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制度,探索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制度。

(0.3分)A.分级分类B.负面清单C.准入清单D.分级分类+负面清单√答对7.《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夯实()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0.3分)A.数字基础设施B.数字技术创新体系C.数字生态环境D.数字安全屏障√答对8.《“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北京近年科技发展情况汇报

北京近年科技发展情况汇报

北京近年科技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北京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推动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表现突出。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交通、金融等各个领域。

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北京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医药产业
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的生物技术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包括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北京在新能源领域也有着显著的进展。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北京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个新能源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同时,北京的信息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
城市的各个角落,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北京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推动着城市的现代化
进程。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将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16•【字号】京政发[2008]20号•【施行日期】2008.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通知(京政发〔2008〕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三)发展目标三、北京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高端创新,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生产性服务业2.文化创意产业3.高技术产业4.现代制造业(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5.水和土地资源6.环境7.能源8.循环经济(三)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加快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9.城市建设10.城市管理11.城市交通12.人口与健康13.消费性服务14.城市安全(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5.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16.改善农村环境(五)超前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17.应用基础研究18.前沿技术四、建立和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一)打造国家自主创新品牌---中关村(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以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五)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五、重大专项六、保障措施(一)制定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转移战略(三)建立多元化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四)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引进(五)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六)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和宣传附件: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要点专项一:北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科技专项专项二: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专项专项三:北京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科技专项专项四:北京研发服务业和技术转移专项专项五:北京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支撑专项专项六:北京基础软件研发与应用科技专项专项七:北京纳米级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科技专项专项八:北京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应用科技专项专项九: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技术支撑科技专项专项十:北京社区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专项专项十一:科技提升改造北京传统服务业专项专项十二:北京市民健康生活促进科技专项专项十三:北京市域快速通勤科技专项专项十四:北京基础装备与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研发及设计制造科技专项专项十五:北京碳纤维、纳米、超导等高性能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发展科技专项专项十六: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专项专项十七:北京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科技专项专项十八:科技促进北京奥运建设及成果推广应用专项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率先将本市建成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京发〔2006〕5号),特制定本纲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9.05•【字号】京政办发〔2023〕20号•【施行日期】2023.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23〕2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9月5日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前瞻布局,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新场景、创造新需求,工程化推进“技术-产品-标准-场景”联动迭代,系统构建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未来产业生态,锚定六大领域,实施八大行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前瞻布局。

着眼全球科技前沿,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顶级科学家团队、领军企业“X实验室”等创新力量,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提升“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引领作用,尊重产业和市场规律,加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政策、提升产业服务,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实现产学研用多主体联动。

2024年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要点计划)

2024年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要点计划)
六是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重构全市科技经费预算、项目指南凝练、成果评价、政策协同以及监测 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关键领域跟踪监测、风险评估、安全预警。推进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教产共同 体建设支撑甬江科创区高质量发展等改革试点,争取省级以上创新改革试点。推进企业研发创新“诊断+提升”行动, 开展年度研发投入百强企业、创新能力街道(镇乡)评价等。
四是开展科技人才汇聚行动。探索科产教融合、创新要素融汇等新机制,推进科教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支持 顶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落地发展,新增全球顶尖人才4名,提高4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承担市重点研发计划的比例, 加大对人才松绑减负力度,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在人才自主评价、项目自主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 。加快建设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支持开展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打造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生 态主阵地。五是开展以金融为重点的创新生态优化行动。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落实天使投资引 导基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扩大天使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式,建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3支。加快建设“研 值在线”数字平台,探索“企业研值”增信,修订科技信贷管理办法,实施科技企业“白名单”,鼓励扩大科技型企业贷 款规模。开展科研攻关保险补贴,推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等上市。
三、打好“1234”组合拳努国争进位、全省争前列”为目标,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持续巩固全国外贸第五城优势,力争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突破6万亿元 。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业营业额、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主要商务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总 量规模进步进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推动“三区协同”。统筹推动自贸试验区、示范区、开发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紧密衔接高质量共建“一 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硬核〃成果,加快推动从“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 ”跨越升级。自贸区试验方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贸易投 资自由便利、服务业扩大开放、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示范区方面,全力筹办中东欧博览会,优化与 中东欧国家贸易往来、国际航运、双向投资等平台载体,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开发区方面,加快开发区、海关特殊 监管区功能重整、制度重构、空间重塑,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度、外贸竞争力,力争在全国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

2024年信息化工作总结(五篇)

2024年信息化工作总结(五篇)

2024年信息化工作总结无可争议的是,当前学校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因此,我校的管理层和教职员工都对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以下是对本年度工作的一个总结。

一、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与工作推进年初,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信息化工作小组,该小组指导我们制定了全面的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规定,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构建了有效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同时,学校设立了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信息化竞赛活动。

二、信息化设备管理与使用1. 我校的信息化设备使用状况良好。

设备分配均衡,专机专用,避免了设备闲置。

对于设备的损坏和故障,未过保修期的设备及时联系厂商维修;过保修期的设备,视情况自行维修或申请更换,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2. 所有设备均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归档,明确设备使用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来源和去向有迹可循。

3. 机房、教师办公室等设备集中区域均配备了空调,以维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标准。

为解决平房灰尘问题,我们重新安装了塑钢门窗,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 学校拥有服务器____台,计算机____余台,服务器的配置和分配合理,无闲置现象。

所有计算机均安装了由信息中心提供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和绿坝过滤软件,为师生的使用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三、信息技术应用与科研1. 学校网站由专人管理,内容及时更新,合理使用,有效宣传了学校形象。

2. 我校全体教师____%在延庆教师研修网上注册,并参与相关协作组。

通过该平台,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和教研交流等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并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教师研修网加速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丰富了我校的教学资源库。

3. 专人负责CMIS及IC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填充、上报、同步和备份,及时处理学生补卡、制卡问题,保证了学生的正常使用。

4. 教师积极参与北京市教育资源网,资源卡激活率达到____%,并积极参加网站上的各类活动。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前沿的发展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前沿的发展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前沿的发展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北京不断涌现出众多前沿的发展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术领域,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北京在 5G 网络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了市区和主要城区的 5G 信号覆盖。

这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还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基于 5G 的车联网技术使得车辆之间能够实时通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在远程医疗方面,5G 技术支持高清视频传输和低延迟的数据交互,让专家能够远程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生物技术领域也是北京科技创新的亮点之一。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科学家们能够通过精确的基因编辑手段,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和疑难杂症。

例如,针对某些罕见的遗传疾病,通过修复患者基因中的缺陷,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北京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也成果丰硕,不断有创新药物问世。

这些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领域,北京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

虽然这里我们不依赖于常见的 AI 算法和训练模式来讨论,但仍能感受到其蓬勃的创新力量。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不断提升,使得人机对话更加自然流畅。

在家居领域,智能音箱能够理解人们的指令,控制家电设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金融领域,智能客服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客户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安防、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及时发出警报,保障公共安全。

新能源技术方面,北京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研发不断推进,提高了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北京市 科研项目 计划

北京市 科研项目 计划

北京市科研项目计划
北京市的科研项目计划包括各个领域的研究项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科研项目计划:
1. 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2. 应用科学研究项目:如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 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如交通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相关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

5. 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品质安全等农业科技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6. 生命科学研究项目: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医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

7. 环境保护研究项目:如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
复等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环境保护技术和政策的创新。

这些科研项目计划可以由北京市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申请并进行实施。

同时,北京市政府也会通过拨款、资助等方式支持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

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及布局?

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及布局?

未来产业发展概述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创新驱动,当前处于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备成长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变革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我国将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作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加快步伐积极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指出重点发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六大重点发展方向,为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政策保障。

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及布局?新质生产力,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走向高质量发展历史性交汇,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巩固其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应对不断增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纷纷加快了未来产业的布局步伐。

我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各地也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抢占新产业发展制高点。

■ 麦彬承 林梓煌 ︱ 文各地政府以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先进地区印发专项政策,明确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全力推动研发攻坚,大力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河南、山西、江西等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快谋划部署,为未来产业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从各地已开展的动作来看,地方政府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意愿强烈、态度积极,但总体存在发展方向同质化、发展策略单一僵化、发展节奏不明确等问题。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为深入推进北京市智慧广电建设,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发展,助推“两区”高质量建设,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建设控制性规划要求(试行)》《北京市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等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现状1.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广电融媒体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完成搭建,17家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统筹推进,体制创新和组织融合加速变革,媒体融合生产和业务流程重塑再造,“1+4+17+N”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全市海量媒体资源与各区特色视听资源的汇聚共享,融媒体制作和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建设运营高水平推进,集聚政务、服务、商务信息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成示范。

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助推精品创作,推出了更多记录时代、书写人民的视听精品力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勇担使命、积极作为,视听精品内容影响力不断提升。

2.广播电视向超高清化加速演进以超高清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科技加速创新,有力引领并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高质量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视听需要。

BRTV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通;成立全国首个8K超高清视频内容作品扶持资金,累计扶持8K作品169部,节目总时长456小时;基本实现全市普及高清超高清电视接收终端。

百年公交其命维新——北京公交集团深化改革发展纪实

百年公交其命维新——北京公交集团深化改革发展纪实

百年公交其命维新——北京公交集团深化改革发展纪实韩韫喆【期刊名称】《城市公共交通》【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4页(P8-11)【作者】韩韫喆【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北京公交集团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公交企业。

97年的积淀与发展,不仅让北京公交集团成为2300万北京市民出行首选,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交客运企业。

近些年来,首都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和共享单车迅速扩张,为北京公交集团带来了客流下滑、运力不均衡以及运营成本不断增长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2014年以来,北京公交集团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定位,以“一条主线+一张蓝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启动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按照深化改革发展“三六九”总体思路,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整个“十三五”规划中,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八大重点专项规划、若干个二级单位规划”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体系,提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务”的企业使命和“引领公众出行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成为卓越的国际性控股集团”的企业愿景。

目前,深化改革发展已顺利完成前两阶段工作任务,打好三大基础,构建六大体系,组建和完善九大中心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发展为导向,打牢夯实三大基础(一)信息化建设基础。

不断健全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信息化工作制度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围绕一个公交云平台、六个业务应用平台、四个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基础平台柔性化、信息安全体系化、运营调度智能化、信息服务多样化、安全维稳可视化。

建立了覆盖集团、分公司、场站的专线网络通信系统,通过虚拟化云平台和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实现了计算资源的整合。

智能调度实现集中与统一,建设了覆盖全部公交线路的智能调度系统,升级了两级公交调度应急指挥中心,形成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和工作稽查业务协同的新模式。

建设了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和保障性系统,实现了结构化数据汇集融合和统一管理。

开展互联网动态信息服务应用,推出定制公交电子商务平台,满足多层次出行服务需求。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政治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身边有什么问题线索,对基层减负有哪些意见建议,都可以到“留言板”说说。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和减负建议,坚持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②直面基层工作难点,为基层减负,要以征集的意见建议作为行动出发点③理顺基层事务职责,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④形式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形式减量促服务增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将青山唤作“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将信使唤作“鸿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将日月星辰唤作“曜灵”“望舒”“白榆”……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多有其雅称,富有诗意。

北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

北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

附件一北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4年4月前言通过领域预研,编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配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做好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北京市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所确立的战略重点工作,组织上千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把握当代科技发展新趋势、新动向的基础上,从首都经济、城市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出发,明确提出科技投入的重点和方向,编制完成了《北京市科技发展2005-2008年重点领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北京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重点投资领域,以及引导社会资源投资的重点方向。

在《指南》编制过程中,我们注意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兼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原则,既强调首都发展对科技的具体需求,又综合考虑满足国家科技发展的宏观需要;二是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发挥,强调科技成果向郊区县的辐射,提高科技对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同时注意做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不同阶段之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市场导向原则,强调市场机制对于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政府计划和财政资金要更多地发挥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四是原始创新与先进适用相结合的原则,原始创新重点在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先进适用重点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坚持上述四项原则,《指南》编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十几个委办局、十八个区县和一批重点企业(行业),并组织了多场产业、技术和科技管理部门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咨询了上千位技术、经济和管理专家,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先进制造、农业、社会发展、医疗卫生七大领域中,凝练了30个细分领域,最后形成本《指南》的重点支持领域。

编制《指南》,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宏观性和指导性。

今后北京市科委将按照《指南》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研发项目(课题),通过招标或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

论 “六大发展”

论 “六大发展”

论“六大发展”廉洁发展,净化政治生态。

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转型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深化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

实现创新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绿色发展,提升环境承载力。

要以循环经济为重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推进我省绿色发展,就要大力培育绿色新兴战略产业,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的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意识。

安全发展,改善山西发展质量。

要以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为契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

统筹发展,推进全方位协调发展。

实现统筹发展,首先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

其次,要统筹城乡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再次,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只有“两条腿一样长”,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走得既快又稳。

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六大工程”提升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

“六大工程”提升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

“六大工程”提升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作者:来源:《硅谷》2010年第16期近日,根据国家与北京市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关文件要求,中关村制订发布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计划》),确立了以“十百千工程”等“六大工程”为工作抓手,继续推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

《计划》将引导未来几年中关村园区继续向前发展。

自主创新引领中关村发展中关村在我国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根据国家需求,中关村也设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中关村提出,到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将初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框架和文化氛围。

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股权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方面,2012年中关村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将比2009年增长1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60%。

吸引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不断产生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得到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若干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兴产业。

高技术服务业占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将达到60%,企业总收入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45%。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中关村的发展也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等方向不断优化升级。

2012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20%,将形成一批创新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发展,促进成果产业化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关村谋划了“六大工程”,具体推进相关工作。

“六大工程”及其工作重点包括:“十百千工程”,支持2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加快推动2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的转化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工程,重点组织20项以上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项目;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大力吸引和聚集150名以上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投资家在中关村创新创业;高端产业聚集工程,加快建设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金融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
北京市为推动科技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1.研发投入:北京市主管部门出台了《北京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政策措施包括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优惠、资金奖励、主管部门采购等支持。

2.创新平台建设:北京市支持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主管部门对平台的硬件设施、研发项目和人才团队给予资金支持。

3.知识产权保护:北京市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

例如,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和商标等。

4.科技金融:北京市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主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5.人才引进与培养:北京市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例如,提供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给予创新人才资金奖励、住房补贴、家属安置等方面的支持。

6.创新文化建设:北京市积极推动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创新、
开放、合作的精神。

主管部门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这些政策措施为北京市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北京探索中国的科技创新

在北京探索中国的科技创新

在北京探索中国的科技创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科技创新的重要角色。

作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北京拥有众多的科技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北京科技创新的基础1.1 科技人才资源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

许多优秀的大学和高等研究机构位于北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于此。

同时,北京也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创业者,形成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1.2 政策支持北京市政府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例如,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等。

1.3 创新氛围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充满了创新的氛围。

创新活动和科技交流层出不穷,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科技展览在北京市内外举办。

这种创新氛围激发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北京科技创新的领域2.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北京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众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北京落户,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同时,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创新工作,为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另一个在北京蓬勃发展的领域。

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和生物实验室在北京市内外林立,为生物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研究条件。

同时,相关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也在生物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研究,为北京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3 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北京科技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方向。

由于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北京一直致力于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

多家清洁能源企业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北京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思想政治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4.9.6本试题卷共6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的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佣者无偿占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好补助资金、政府债券、税收、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多种工具,以更大力度提振投资消费信心,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上述政策措施①是优化货币政策工具、更好释放内需潜力的必然之举②旨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③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将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④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进一步筑牢经济发展的内需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首发、首展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令人振奋的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令人振奋的

北京的科技创新都有哪些令人振奋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科技创新的成果层出不穷,令人振奋不已。

首先,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众多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纷纷投身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使得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枢纽之一。

从智能语音识别到图像识别,从智能机器人到自动驾驶,北京的科研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例如,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测试车辆在复杂的路况下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

而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更是准确率极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生物医药领域,北京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

众多顶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新药研发、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探索。

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新冠疫情期间,北京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迅速响应,在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为全球抗疫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再者,北京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也是势头迅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技术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北京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在太阳能领域,北京的企业研发出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了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在风能方面,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使得风能的利用更加广泛和高效。

此外,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北京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和研发,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的科技创新还体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

随着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科技的兴起,北京的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积极合作,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利性。

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试点工作也在北京有序推进,为未来的金融体系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市:六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 将有效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北京市:六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 将有效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北京市:六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将有效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年(卷),期】2009()11
【摘要】10月13日.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举行了“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签约仪式,共有六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落户北京。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北京市科委;示范区建设;自主创新;中关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TP316.81
【相关文献】
1.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工业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计划执行情况及"八五"计划要点 [J], 国家计委科技司
2.加强军民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推动军工集团重大科技成果在京成功落地 [J], 陈立军;刘平;祝楷;高露;解建喜;欧阳奕孺
3.加强军民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推动军工集团重大科技成果在京成功落地 [J], 陈立军;刘平;祝楷;高露;解建喜;欧阳奕孺
4.兵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抓好有效投资加快项目落地努力推动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孙金龙宣布开工彭家瑞讲话孔星隆主持 [J],
5.龙芯CPU芯片等六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北京 [J], 陈治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开展六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由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市政府等共同发起,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8月10日成立,成立后的研究院将开展6方面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等出席揭牌仪式。

当天的仪式上,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理事会章程正式公布。

理事会将指导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6方面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统筹首都科技资源,推动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律、机制体制、政策制度等重大问题研究;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民生发展及社会管理的科技发展重大需求研究;“科技北京”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研究;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前瞻性、关键性、紧迫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推动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人才培养与使用平台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各理事单位关注的其他涉及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

赵凤桐表示,要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立足首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开展战略研究,为促进首都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率先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提供决策支撑;要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为纽带,深化与中央单位的合作,探索北京市与中央单位合作的机制与模式,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总结合作经验,努力形成央地合作的“北京模式”;要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为载体,凝聚和建设高端化、国际化战略研究人才队伍,探索为顶尖领军人才做好服务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使优秀人才、顶尖领军人才在北京大有作为,把首都建设成为世界人才高地。

(科技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