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一中高一语文简笔与繁笔培优教案
简笔与繁笔的启示教案设计

简笔与繁笔的启示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简笔与繁笔的启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简笔和繁笔的区别与特点;2. 提高学生对书写规范的认识;3. 培养学生书写的细致和耐心。
教学重点:1. 掌握简笔和繁笔的基本笔画;2. 培养学生对笔画的准确书写能力;3. 培养学生对书写规范的重视和遵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简笔和繁笔的示范作品;2. 学生准备练习纸和钢笔。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向学生展示简笔和繁笔的示范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区别和特点。
2. 教师提问学生对简笔和繁笔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简笔和繁笔在书写中的作用。
讲解:1. 教师通过黑板演示,分别教授简笔和繁笔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
2. 教师重点讲解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书写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实践:1. 学生使用练习纸和钢笔进行简笔和繁笔的练习,按照教师示范进行模仿。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总结: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简笔和繁笔的书写要点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简笔和繁笔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拓展: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简笔和繁笔的书写,提高书写的美感和规范性。
2. 提供简笔和繁笔的书法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书写技巧和规范性的评价。
2. 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简笔和繁笔作品,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简笔和繁笔作品。
2. 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书法技巧,如行书、楷书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简笔和繁笔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通过实践和评价环节,帮助学生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拓展和延伸环节激发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良好的书写态度。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运用。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书写,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
2. 简笔与繁笔的运用场合与方法。
3. 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定义、运用场合与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书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运用场合与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
4. 创意法: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
2. 讲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场合与方法。
3. 教师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技巧。
4. 学生自主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
5. 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6.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与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简笔与繁笔知识的学习兴趣。
2. 书写能力:评估学生在练习中展现的简笔与繁笔书写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创意表现:评价学生在创意书写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想法的独创性和书写的美观程度。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所学,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用简笔与繁笔分别进行书写创作。
2.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至少三种不同的简笔与繁笔技巧,并附上创作思路说明。
八、课程拓展1. 邀请书法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简笔与繁笔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分析作品中的简笔与繁笔元素,提升审美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书写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追求速度和效率。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注重细节和表达。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文字简笔与繁笔:如简体字与繁体字。
符号简笔与繁笔:如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
语言简笔与繁笔:如口语与书面语。
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优缺点分析2.1 简笔的优缺点优点: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易于传播。
缺点:表达不够详细,易产生歧义,缺乏艺术性。
2.2 繁笔的优缺点优点:表达详细准确,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缺点:书写耗时较长,不易传播,难以普及。
第三章:简笔与繁笔的应用场景3.1 简笔的应用场景商务沟通:电子邮件、报告等。
网络媒体:微博、博客等。
3.2 繁笔的应用场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
学术研究:论文、专著等。
法律文件:合同、法规等。
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与技巧4.1 简笔到繁笔的转换方法:逐步添加细节,丰富表达内容。
技巧:掌握过渡词汇和连接词的使用。
4.2 繁笔到简笔的转换方法:去掉冗余细节,保留核心内容。
技巧:使用缩写和简写方式。
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实践训练5.1 简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简笔方式书写日常交流信息。
目标:提高书写速度,准确传达信息。
5.2 繁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繁笔方式书写文学作品。
目标:丰富表达内容,提升文学修养。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现代通信工具中的应用6.1 简笔与繁笔在手机短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短信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编写具有创意的简笔与繁笔短信。
6.2 简笔与繁笔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交媒体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发表使用简笔与繁笔的微博、朋友圈等。
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7.1 简笔与繁笔在商务电子邮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务电子邮件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7.2 简笔与繁笔在商业报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业报告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简笔和繁笔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课方案(教教案例,仅供参照)教课目的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看法,学习本文辩证说理的方法。
2.以课文为案例,领会和理解谈论文文标题和行文的关系。
3.联系生活知识和阅读经验,理解作者“繁简适宜,各尽其妙”的主张。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理解本文标题形式与行文思路的关系。
2.学惯用辩证的看法对待问题,培育思辩能力。
教课难点培育说话和行文中力争精练的优秀习惯。
教课课时: 2 课时教课过程一、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以为有价值、有启迪的词句。
2.仔细阅读并理解课文前“背景知识”和“要点聚焦”内容。
二、讲堂教课步骤(一)导入新课导读例一:生活中,人们一般都以为凡事要简单些为好(也可用谈论形式:简单些好仍是复杂些好),比如:中国画,常常讲究寥寥几笔,却勾画出一幅情形交融的山川世界。
说话行文,被见告要简短,所谓“精华”。
生活要朴实,待人要纯朴(简单),办事要简单(理出眉目,化繁为简)等可是,有一个词(成语),不知大家有无正确理解:要言不烦言简,自然就是人们一般要求的“简单”。
意赅,则要求意义齐备。
值得重视的是,这是一个并列词组,是说不单要语言简短,同时也要意义齐备。
则,我们对一般意义上人们要求的简单、简短、精练能否就值得细细斟酌了让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以作文为例谈“简笔”和“繁笔”问题的吧。
导读例二:同学们是学习美术的,能说一说什么叫简笔划,什么叫繁笔划吗希望能联合实例来谈。
——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本文就是借用绘画的术语“简笔”、”繁笔”来论写作方法。
文学创作中的简笔拥有简笔划的特色:文笔简洁,简短简要,风采俱备,繁笔拥有繁笔划的特色:文笔详细,浓墨重彩,风采传神。
你们感觉简笔好仍是繁笔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找找作者的看法,你们的见解能否与作者不约而同――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能够压缩成:繁简适宜,各尽其妙)(二)新课教课1.学习和累积语文基础知识(1)正确朗诵字词汩汩 gǔ悚 sǒng勰 xi é冗 r ǒng沓tà赅gāi(2)解说繁冗拖拉:繁,复杂;冗,指剩余无用的;拖拉,形容拖拉。
《简笔与繁笔》教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清晰的意思。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用丰富的文字表达详细的内容。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文学创作中的简笔与繁笔学术研究中的简笔与繁笔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技巧2.1 简笔的运用技巧使用简洁的词汇表达明确的意思避免冗长的句子结构利用标点符号和空白来突出重点2.2 繁笔的运用技巧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力采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来展示深入的思考运用细节描述来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第三章:简笔与繁笔在不同文体的应用3.1 简笔在日记、书信中的应用简洁明了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3.2 繁笔在小说、散文中的应用通过详细的情节和丰富的描写来展现故事情节用细腻的文字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感受3.3 简笔与繁笔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观点在报告和文章中运用繁笔来展示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数据分析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与运用4.1 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如何在简笔与繁笔之间灵活转换运用过渡句和过渡段来实现自然转换4.2 简笔与繁笔的结合运用在不同文体中结合使用简笔与繁笔运用简笔与繁笔的对比来突出重点和增加表达力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练习与提高5.1 简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简洁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简洁的文章来学习简笔的运用5.2 繁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丰富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详细的小说和散文来学习繁笔的运用5.3 简笔与繁笔的提高技巧多读多写,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6.1 简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事实、提出要求6.2 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过程、分析原因6.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7.1 简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吸引读者、传达信息7.2 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展现细节、表达观点7.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第八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8.1 简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明确需求、沟通事项8.2 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阐述计划、规定条款8.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第九章: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9.1 简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激发想象、传达创意9.2 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塑造人物、展现情节9.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创作创意文本和创意作品第十章: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10.1 简笔与繁笔的评估分析文本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评估文本的表达效果和沟通能力10.2 简笔与繁笔的反思反思写作过程中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思考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文本质量10.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文本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写作要求。
《简笔与繁笔》教案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学目标(一)正确理解提倡简练为文,根据内容需要,用简使繁的道理。
(二)学习运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难点重点(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分析: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阐述简与繁的辩证关系。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阐释立论的根据。
这一段内有三个小的层次;①层(1~2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
③层(3~5句)阐释为什么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
作者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方面,简有“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之分,后者是缺点,前者却是难得的优点;连同作者所赞同的“文章家”的见解,繁也有“繁冗拖沓”与“以繁胜简”之分,前者虽是缺点,后者也是难得的优点。
这一层是中心论点立论的根据,也就是对“单以文字多寡论”“繁简”的武断作法的否定。
③层(6~8句)以文学大师们的创作为例,证明简笔与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
这一层既是对中心论点的证明,又领起下文,为下文列举文学大师的创作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具体范例引线。
要读懂第1段,关键是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要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关键是理解其中“繁简”两个词的含义。
繁,是繁冗拖沓的意思;简,是简练的意思。
其它句出现的“繁”与“简”则是指写文章用笔墨“繁多复杂”与“简练”的意思,要注意区别。
第二层(2~4段)紧承第1段第③小层的概括提示,具体列举《水讲传》与《社戏》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例子,说明不管是简笔还是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会“各尽其妙”,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二层(5段)指出做到“繁简适当”的方法,即需要提炼,但主要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二部分(6~7段)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拖沓累赘”的较普遍的弊病及这种弊病的成因,说明“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问题的必要性。
(二)课文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以辩证的观点分析简笔与繁笔各自都有优劣之分,脱离内容的简笔与繁笔都是败笔,适应内容与表达需要的简笔与繁笔都是妙笔,正所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作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简笔与繁笔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简笔与繁笔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介绍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简笔与繁笔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2. 第二课时:简笔与繁笔的技法训练教授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技法。
学生实践绘制简笔与繁笔作品。
3. 第三课时:简笔与繁笔的创作与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作实践。
分析简笔与繁笔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4. 第四课时: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简笔与繁笔》教程。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等。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简笔与繁笔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示范简笔与繁笔技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简笔与繁笔创作。
4. 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一幅简笔与繁笔作品。
2. 收集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所完成的简笔与繁笔作品的质量,包括创意性、技巧运用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评估是否全面、清晰地传达给了学生。
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

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课时:一节课操作过程:一、故事导入,设疑激趣一书生卖鸡,书广告一则:这个精美的笼子里装着一只肥大的公鸡,准备以最低价格出售。
可多天无人问津。
他的一位朋友帮其撕去广告,仅贴一“售”字,不多时就把鸡卖了。
由此故事联想到写文章的问题。
设疑:文章的好坏是不是单以文字多寡论?鲁迅刻画祥林嫂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性的语言,老师却认为妙,而我们学生的练笔中老师却经常认为这罗嗦,那繁冗,是何原因?二、感受语言,整体把握1、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这篇文艺短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提出中心论点前,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作者分别说明了繁简二者可能具有的两种情况。
简,既可以是言简意赅,又可能是言简意少;前者好,后者不好。
繁,在篇首说到“繁冗拖沓是作文病忌”,再次补充说明“繁”有时也有他的好处。
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既要“有时用简”,也要“有时用繁”,用简使繁都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通过辨证的论证分析,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
](3)提出中心论点后,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典型的例证,论证了“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
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引用论证,提示本质,说明繁简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六自然段,作者针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写得过长”的毛病,作者揭示原因后,强调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用简还是使繁这两者中,着重“提倡简练为文”。
]2、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尽量读出远有的预期和语调。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
(1)“这诚然上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
”删去“诚然”和“单”两个词可以吗?[用“诚然”一词准确,语气委婉,在基本肯定文章家的看法的前提下,含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意味,与全文论述的内容、基调保持一致。
简笔与繁笔教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学目的一、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准确地理解、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二、分析理解作者“提倡简练为文”的主张。
三、学习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问题,对问题的阐述全面、深刻,富有说服力。
教学重点:把握文体特点,总结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从文题人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先慎先生写的《简笔与繁笔》。
从文题上看,这是个并列短语,很明确地提示了本文的内容——谈写作中的繁简问题。
这是个并不新鲜的话题,那么周先生为什么还要“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提出了哪些鲜明的主张?我们能够通过理清文章的局部及整体思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同时,阅读中还需要注意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它要求论题集中、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体会其文体特点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圈点出重点词语并小结如下。
1.繁冗拖沓2.言简意赅3.穷形尽相4.惜墨如金5.毛骨悚然6.索然寡味7.焦躁不安8.字斟句酌9.拖沓累赘10.洋洋洒洒11.凝练12.描摹13.点染14.汩汩滔滔15.洗练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地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三.分析本文用例典型、精当;语言简洁却又论证有力的特点。
文章中所使用的简笔、繁笔用得好的例子都出自于名家名著,古今皆有。
有的简笔和繁笔的例子出自于同一本书,有的繁笔的例子是引自特别讲究的大作家作品中的。
这些例子虽然数量不多,却典型、精当,很有说服力。
作者在写作体会中说:“这些例子都是我平日读书时所积累,而不是执笔写作时现去找来的。
我以前在教学中选用和分析过这些例子,对它们艺术上的精妙之处是深有体会的。
”可见,正是因为作者对文学积累的提炼,才有了这几个典型而精当的用例。
辩证地分析问题,简练在文意的表达上。
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开篇即提出“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既是历来的看法,也就是人们能想见到的,所以在下文的论述中避而不论繁笔之失在繁冗拖沓,而仅仅写了“使繁’’的妙处。
《简笔与繁笔》_高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简笔与繁笔》_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的:1.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2.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章的第一段。
2.难点:本篇分析问题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时数:课外自读课文一课时四、教学步骤:预习题:通读全文,在下列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櫧泚┌───────┬─────────────────────────────┐│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列举的事例、引用的话│事例和话分别说明的作者的观点│事例和话各占的篇幅│├────────────┼──────────────┼─────────┤││││├────────────┼──────────────┼─────────┤││││├────────────┼──────────────┼─────────┤││││└────────────┴──────────────┴─────────┘櫪洈字词正音:冗rǒng多余的沓tà多而重复赅gāi完备,全汩gǔAA式,•水崐流动的样子勰xié协和,多用于人名词语注释:*繁冗拖沓:拖沓,形容拖拖拉拉,不爽利。
繁,复杂,冗,指多余无用的崐文字。
*穷形尽相:本文指文学作品描绘十分细腻,形容极其生动。
穷:尽致。
*细致入微:精细周密。
*惜墨如金: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崐力求精练。
*用墨如泼:写文章在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需要用繁笔,详细描崐述。
*汩汩滔滔:本文形容用的笔墨多,像水一样连绵不断地流出。
汩汩:水流崐的样子(或声音)滔:充满。
滔滔:⑴大水漫流;⑵连绵不断。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篇幅很长。
洋洋:盛大,众多。
洒洒:连绵不断。
*纷纷扬扬:纷纷:众多,杂乱;扬扬:在空中飘动。
高一语文上学期 第二单元简笔与繁笔教案 新人教版

简笔与繁笔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意。
2.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能说明简笔与繁笔的关系。
3.理解语言只有“来自生活,发诸真情”,才能做到繁简得当的道理。
教学建议关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意的教学建议并能够在具体的写作实际中进行应用。
置不必过于繁琐,学生能够用原文的话回答即可。
举例如下:1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2什么叫简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3什么叫繁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4怎样才能将文章写的繁简适当?关于把握作者观点的教学建议简单的让学生归纳作者的观点,还要引导学生领悟只有热爱生活,发诸真情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
让学生据此谈一谈对“简与繁”的认识。
关于对文章结构及事实论据点拨的教学建议握剖析议论文的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分析方法,领略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
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型的短语?它属于什么类型的议论文题目?它表明文章的内容是什么?论题型简笔与繁笔的关系。
(1)什么是简笔?什么是繁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请列出结构提纲。
(1)“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一句,如何以简胜繁?快,这是武松的心理错觉,表现他的怯意,但返回不可能,故“武松打虎”势成必然。
(2)“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一段如何以繁胜简?(选自《语文名篇教学设计》鲁可俊)《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意。
2.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能说明简笔与繁笔的关系。
3.理解语言只有“来自生活,发诸真情”,才能做到繁简得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自读指导]一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尽量用原文词语归纳全文要点。
(1)对于写作,以前的文章家的观点是_________(2)作者对写作的看法是___________(3)文章繁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4)当今创作存在着的问题是____________(5)解决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6)作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明确:(1)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病忌(2)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章的多寡论(3)句有可削,字不得减(4)有一种长的趋向,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5)提炼生活,洗练语言(6)简练为文。
简笔与繁笔的教案《简笔与繁笔》教案设计

简笔与繁笔的教案《简笔与繁笔》教案设计《简笔与繁笔》教案设计——课文说明一课文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针对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而提倡简练为文。
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①提倡简练,不能简单化,不能笼统地肯定简笔、否定繁笔。
简笔与繁笔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言简意赅和以繁胜简都是应该肯定的,言简意少和繁冗拖沓都是应该否定的。
②无论繁简,标准是“句无可削”“字不得减”。
③要做到简练为文,克服简而淡,繁而冗的毛病,应该从提炼生活、发诸真情和表达洗练入手。
2.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是对文章开头三句话的把握。
如果对这三句话理解有偏失,就不能准确理解全文。
一个“诚然”,一个“然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有所纠正,并非否定前人的主张,而是强调繁冗与简练不能单以文字多寡论,不能单从形式上看。
第1段末句“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可理解为既是事实(文学大师们的创作)论证的结论,也可视为文章第1段的结语,此句与开头第三句合起来,构成本文完整的中心论点。
3.关于“繁简”概念的理解。
“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一句中的“繁简”与下文“无论繁简,是要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一句中的“繁简”,所指不同,不能混淆。
前一个“繁简”接上句而来,“繁”就是“繁允拖沓”,“简”就是“简练”,意思是,不能认为文字少就是简练,文字多就是繁冗拖沓;后个“繁简”是泛指,“繁”是说写得详尽、充分,“简”是说简约、扼要。
即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都要求精练,当简则简,当繁则繁。
二结构分析^p 1.提出问题。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提倡简练,但文章的繁简又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并从理论到事实、从简到繁作了简要阐发。
2.分析^p 问题。
第2段是分析^p 简笔用得好的例子,第3, 4段分析^p 繁笔用得好的例子。
3.解决问题。
第5段提出繁简的标准,即“无可削”,“不得减”,进而提出怎样才能做到繁简适度:要提炼,一是字斟句酌,二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效果。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发现并总结简笔与繁笔的运用规律。
二、教学内容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2. 简笔与繁笔在写作中的作用3. 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法与技巧4. 简笔与繁笔的实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作用及运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简笔与繁笔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作用及运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
4. 实践训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写作。
5.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简笔与繁笔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对简笔与繁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主题,运用简笔与繁笔的技巧写一篇文章。
2.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简笔与繁笔运用的优秀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简笔与繁笔》教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笔和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和繁笔进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美感和创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笔和繁笔的定义及特点2. 简笔和繁笔的书写技巧3. 简笔和繁笔的创作方法4. 简笔和繁笔的应用领域5. 简笔和繁笔的作品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笔和繁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书写技巧。
2. 教学难点:简笔和繁笔的创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和繁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书写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简笔和繁笔的创作练习。
3. 欣赏法:分析欣赏简笔和繁笔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简笔和繁笔的基本概念、特点、书写技巧和作品欣赏等内容。
2. 练习纸:供学生进行简笔和繁笔创作练习。
3. 参考资料:包括简笔和繁笔的相关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简笔和繁笔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
2. 讲解概念:讲解简笔和繁笔的定义及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3. 演示书写:教师现场演示简笔和繁笔的书写技巧,讲解书写要领。
4. 创作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简笔和繁笔的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简笔和繁笔的创作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作品展览:组织学生作品展览,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审美能力。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观学生作品展览,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技巧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简笔与繁笔教案范文

简笔与繁笔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和特点2. 简笔与繁笔的书写技巧3. 简笔与繁笔的创作方法4. 简笔与繁笔的应用实例5. 简笔与繁笔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书写技巧。
2. 难点:简笔与繁笔的创作方法和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特点和书写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和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和创作。
4. 欣赏法:学生欣赏和评价优秀的简笔与繁笔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简笔与繁笔的图片、示例作品等。
2.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
3. 参考资料:简笔与繁笔的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简笔与繁笔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特点和书写技巧。
2. 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和创作过程。
三、实践与练习(15分钟)1. 学生动手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简笔与繁笔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简笔与繁笔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简笔与繁笔,提高书写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书写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简笔与繁笔》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刘增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分析方法2、掌握选取典型事例及通过对比来突出论点的写作方法3、领略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
4、掌握揣摩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重点难点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及如何揣摩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讨论教学步骤一、导入性点拨1、先讲述两个大作家的写作故事,引出其中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句子:第一组①有犬卧通衢,逸马蹄儿死之。
②逸马杀犬于道。
第二组①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
②他把一个钱向乞丐投下,钱落在地上,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的脚边。
启发讨论其不同的表达效果,引出并板书课题《简笔与繁笔》。
2、文章的标题是什么类型的短语?它表明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联合短语。
简笔与繁笔的贡献。
二、研究性点拨1、什么是简笔?什么是繁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简笔即写得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像金成分。
简笔与繁笔是从内容和语言上讲的。
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观点:“我真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作者是如何安排外债结构的?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明确:文章结构提纲如下: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观点辩证关系举例论证,阐释观点分述简笔与繁笔如何做到繁简适当标准途径写作动机创作上现存问题问题提出主张主张三、鉴赏性点拨1、“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一句如何以简胜繁?明确:前句“破落”二字点燃出景阳冈山神庙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
此处极言太阳落山之快,当然这只是人的心理错觉。
武松纵然艺高人胆大,此时此地也不禁生出几分怯意,然而折身而回不仅有失英雄气概,而且时间已不容许。
因此,武松打虎,势成必然。
2、“那雪正下得紧。
”如何以简胜繁?明确:一个“紧”字逼真地写出了大雪“纷纷扬扬”“漫天”之势。
3、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例子如何以繁胜简?明确:第一拳以“油酱铺”为喻,令人如甘其味,从味觉上建立起形象。
第二拳以“彩帛铺”为喻,令人如见起色,从事觉上建立起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高一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简笔与繁笔培优教案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字:拖沓(tà) 言简意赅(gāi) 汩汩(gǔ) 毛骨悚然(sǒng) 磬(qìng)钹(bó) 铙(náo) 刘勰(xié) 累赘(léizhuì) 冗(rǒng)(二)词语:掌握:繁冗拖沓、言简意赅、凝练、描摹、穷形尽相、惜墨如金、洋洋洒洒、毛骨悚然、索然寡味、焦躁不安、字斟句酌、拖沓累赘、用墨如泼、洗练、汩汩滔滔、细致入微理解:繁冗拖沓:(文章)繁琐冗长,拖拉,不爽利。
冗,繁琐;沓,多,重复。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赅,完备,全。
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
指文章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汩汩滔滔:汩汩,水流动的样子。
这里形容用的笔墨多,像水一样汩汩流出。
滔滔,形容大水滚滚。
这里也形容笔墨多,像大水一样滚滚而来。
细致入微:精细周密,达到十分细致或深刻的地步。
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
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悚,害怕。
神韵:指文艺作品的精神韵致。
索然寡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
索然,枯燥无味的样子;寡,少。
(三)语文知识: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文艺短记),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这种文章形式是一事一议,论题集中,篇幅短小,生动活泼;既发议论又写感受,语言警辟,议论形象化。
(四)阅读重点:1.学会辨证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简笔与繁笔的关系。
(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尽,写得充分。
简笔与繁笔主要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
“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
)2.体会文中关键语句,中心句的含义,弄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3.学习本文表达技巧上的四大特点:①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说理;②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论点;③引用经典著作或者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④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论述事理。
(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4.找出课文中承递性语句,认识全文结构层次及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二.学习指导:1.结构层次及层意:第一部分(1—5段)阐述简笔与繁笔的辩证关系。
可分为三个层次:(1)第一段,说明简笔和繁笔二者各有所长。
(“文章的繁简又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第2—4段,对上述论点加以阐释并举例论证。
(3)第5段,揭示要做到繁简适当,关键之一是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二部分(6—7段),针对当前“简而淡,繁而冗”创作问题,提倡简练。
2.全文的整体思路:首先,作者分析繁简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阐明简笔与繁笔,本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应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
作者借助典型事例进深论证。
特别是用繁笔的两个范例反复证明“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
”接下来应指明简练的标准是什么?在举例后明确了标准,途径也就自然清楚了。
那么回过头来看当前文学创作的病症,就是“简而淡,繁而冗”,病因是生活提炼问题和语言表达欠洗练的问题,这些分析均依从上段标准与途径而得。
最后着重“提倡简练为文”。
总体上看,作者首先是“正本清源”,再据此对现状有所针砭,从分析问题到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思路水到渠成。
3.论证方法:运用典型事例和引用古人言论相结合的方法。
(1)举例论证: 为证明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作者各举两个实例作为论据—三例取之古典名著《水浒传》,一例来自现代文学名著《社戏》。
用百万言长文中的例子说明简笔用的好,简到不能再简,着一字而出境界、传神韵。
用讲究用语精练的鲁迅的短文章中,繁到近于“啰嗦”,却收到以繁胜简的效果的例子,说明繁笔用得当的好处。
用有典型性的事例,使本文论述说服力增强。
(2)道理论证: 恰当引用了经典著作里句子或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作为道理论据。
所引言论均能恰当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不随意滥引。
能做到不断章取义,不歪曲愿意,准确无讹。
并且对引用内容适当地用自己的话加以阐述,便其自然而不生硬,在语言表达上也是力求简洁,明畅的,注意语言形式上的整饬,使得所引用之言辞与自己观点相应得当,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网上能力训练题:一.能力训练部分:(一)基础性训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意正确的是:()A.诅.(zǔ)咒要著.(zhāo) 空.(kōng)白诬.(wū)蔑B.卓.(zhuó)有成效机械.(xiè) 窗明几.(jī)净市侩.(kuài)C.鞭挞.(tà) 慰藉.(jí) 描摹.(mú) 应.(yìng)者云集D.繁冗.(rǒng) 凝.(níng)练丝缕.(lǒu) 归根结蒂.(dì)2.填出下列词语所缺少的字:①形尽相②墨如金③用墨如④毛骨然⑤然寡味⑥细入⑦字句酌⑧言简意3.第一段末尾,作者说:“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文章用简笔还是用繁笔的辩证认识。
结合文意,在下列空格处分别填上一个成语或四字短语,以体现二者间关系及作者的认识。
用简笔,应该做到,反对;用繁笔,要否定其,肯定其的精彩之笔。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简炼 B.凝练 C.精练 D.洗练 E.简省①言简意赅,是、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②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有时用笔极为……③字面上的简不等于,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罗嗦。
④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⑤感此,提倡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多余。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A.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景象。
B.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C.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子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D.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二)提高性训练题:1.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一句是:()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
A.首先是对艺术的概括亦即提炼的问题,但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的欠说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B.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C.首先是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欠洗练的问题,但在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
D.首先是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欠洗练的问题,但在艺术的概括亦即生活提炼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
2.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1)句有可削,足见其疏;,。
(刘勰《》)(2)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自然成文,……(《日知录》)3.阅读全文后,说出作者是针对当今创作上什么问题,分析出什么原因,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不超过50个)(三)研习性训练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炼,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②这诚然是不错的。
③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④,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⑤“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⑥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⑦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⑧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⑨有时使繁:用墨如泼,,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⑩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1.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言简意赅以繁胜简惜墨如金汩汩滔滔B.言简意明以繁胜简惜墨如金洋洋洒洒C.言简意赅穷形尽相惜墨如金汩汩滔滔D.言简意明穷形尽相惜墨如金洋洋洒洒2.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A.从来的文章家都是提倡简炼,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B.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C.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使繁。
D.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3.本段文字共十句话。
其结构关系是()③④⑤⑥⑦④⑤⑥⑦A.①②B.①②③⑩⑧⑨⑩⑧⑨④⑤⑥⑦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⑧⑨⑩④E.①②③⑤⑥⑦⑩⑧⑨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一)基础性训练题:1.B(空白“kōng”应为“kòng”,慰藉“jí”应为“jiè”,描摹“mú”应为“mó”,丝缕“lǒu”应为“lǚ”)2.①穷形尽相②惜墨如金③用墨如泼④毛骨悚然⑤索然寡味⑥细致入微⑦字斟句酌⑧言简意赅3.言简意赅,言简意少;繁冗拖沓,以繁胜简。
4.①凝练②简省③精练④洗练⑤简炼5.B(见教材原文)(二)提高性训练题:1.B(从生活提炼和表达手法两个方面看,生活提炼是创作前提,应放在前边。
由此可推断出,只有B选项是恰当的。
)2.(1)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2)……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针对创作简淡繁冗趋向,是由于生活提炼不够,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欠洗炼。
提出简练为文的主张。
(三)研习性训练题:1.C.(选择恰当词语时,应该先考虑语境的前后映衬。
第一空词语依后半句可知与“言简意少”相对,应该是少而精,简练而深刻。
显然“言简意明”就不准确了。
依排除法可选范围只有A,C。
第二空从前面内容看,是讲用繁笔的好处,在描摹物态时如何,刻画心理时如何,最后归结以繁胜简一说。
从选择中可推出繁笔写物态,要达到“穷形尽相”之程度。
因此选择C。
)2.D(本段先说明繁简两种艺术效果的不同,终结为“有时用简,有时使繁,要各得其宜。
从四个选项表述内容的范围看,只有D项统摄全段,更为全面。
)3.C.(通读全段,10个句子前3句提出观点,④--⑩句论证观点。
在第二部分论证中又分两层,由原文“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可知是举例论证。
而前面是讲道理,整体看是从道理论证到事实论证。
所以④--⑦一层从前人主张出发提自己见解。
⑧--⑩一层举例说简与繁的好处,并由此综述中心,因此选C。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