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论文(20200422121425)
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论文21世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并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基本条件。
因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既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政课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学生的发展诉求,在教学中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一个核心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注不够,有时甚至抑制一些喜欢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学生,偏重于培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学生。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重视有余,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关注不够。
“05方案”实施以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应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的觉悟、创新的情感、创新的意志,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智慧,同时指引着大学生创新的方向。
而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实践教学在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独特优势[1]。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阶段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受大班额教学的限制,教师处于主动灌输和引领教学的地位,学生主要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常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在活动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导和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2024年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论文
2024年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论文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实践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教学问题,分析其实施现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一)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高校中,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或教学理念落后,实践课往往被边缘化。
理论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这种倾向不仅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内容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形式也相对单一。
通常是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实践方式。
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然而,现实中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往往由理论课程教师兼任。
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优化策略(一)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经费支持。
同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实践教学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中,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实践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同时,积极开发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如与企业、社区、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缺乏互动的现象等,同时提出其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改善对策,例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等。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但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上述变化,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教材的有些内容往往会落后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授课照本宣科,一些教师的课件几乎就是教材的缩写版,课堂上有的教师完全按照课件的内容念,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下来,时间久了,学生对思政课失去了兴趣。
学生普遍认为:听课与不听课一个样,期末考试按照老师辅导的重点背过就可以及格。
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学生失去了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
3.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在不少高校,一些领导对思政课存在偏见,认为思政课与学生就业找工作无多大关系,不实用。
实际工作中,学校对思政课投入建设的经费欠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学术交流等的投入偏低,对思政课的总课时进行大量压缩,教育专家到学校检查工作,学校领导就提前做好准备,要求全体师生以大局为重,统一口径。
这种做法既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也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态度。
4.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有的教师自己都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没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把思政课教学看成是自己谋生的手段,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教好思政课的。
浅析思想政治实践教学
浅析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能力、明确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增长见识和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生也应该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思政教改论文
课程思政教改论文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的使命也随之改变,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在高校教育领域,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课程思政教改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1.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素质教育人才的重任,而思政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2.现行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尽管课程思政教学在高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周期过长:传统的思政课往往是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进行教学,而且课时较多。
这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感到疲劳和厌倦,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思政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的灌输,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科专业相关的内容。
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思政教育的内涵,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学生参与度不高:传统的思政课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
学生缺乏积极的思考和互动,导致思政教育成为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
3.课程思政教改的方法与措施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措施:•注重课程设置: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设计与其专业相关的思政课程。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
•优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思政教育内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浅谈高校思政课改革
浅谈高校思政课改革2000字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思政课也需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
而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也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思维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
下面我从理论上分析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拓宽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和方式。
一、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1、顺应时代潮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
在这个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新的思想理论、科技进步、文化传承以及国际时事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今天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政课不仅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应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2、顺应国家政策的要求新时代下,高校对于思政课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高校必须珍惜思政课这个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思政课的内容,强化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使其真正体现思想教育的优势,发挥离不开思政课的重要作用。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出发,思政课的改革显得极为必要。
3、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材,因此他们的思想素质非常重要。
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必须要通过更加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承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将这种思想灌输到大学生的思维中,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1、拓宽课程内容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可以加强和完善专题、时事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教学内容应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例如加强高科技等新领域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更加多元的授课方式和课堂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重点关注历史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为创造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优化教学方式除了课程内容的拓展外,教学方式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之一。
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开设交流教学、微课教学等新型课堂模式,在表达方式上进行改善,提高交互性和参与性,努力让高校思政课变得有趣,并且在学生身上引发多角度的思考和灵感的挖掘,让教育不再成为孪生的负担。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论述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论述论文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论述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实施的意义,并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1]。
这在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实践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的作用。
在当前的背景下,高校要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的启用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正是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由于实践教学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应用还不是特别广泛,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课作为当前大学生培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并且实践课程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践教学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之前的大学教育往往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学生具备基本的技能。
思想政治的教育也是如此,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2]。
大学生真正的参加社会锻炼,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才能将在书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等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才能真正的认识国情、理解国情、并且更好的贯彻和实施党的相关方针政策。
这对于大学生来讲,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意志,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自己的政治思想意志,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课题研究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政治其它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项深远而重大的任务。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
因此,探索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实践活动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教学是使学生从根本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新形势发展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下,世界处在大发展、大流通的背景中,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应蕴而生。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本身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作用,因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究其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单纯的理论教学显得缺乏实效性、苍白无力。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实践教学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加快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开展实践教学的迫切需求从调查分析上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不被广泛学生接受,是因为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理论联系实际脱节、没能够很好的指导实践、教学内容跟不上当今新的形势变化。
因此,“05”新方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加强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联系,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参加多种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促使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一系列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形态构成的,是一种动态的理论。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及反思教育论文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及反思教育论文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路上永不停止、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你对于教育改革有什么反思?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及反思教育论文。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05”方案)颁布以来,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依托学科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阶段。
纵观“05”方案实施十余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积极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多元并进、实践教学机制创新步伐加快、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形式、积极探索教学评价考核等。
黑格尔说:“本质的观点,一般地讲来,即是反思的观点”。
因此,对任何事物的本质进行考察,都必须进行反思。
反思是在否定中省思,是在批判中创新。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反思,就要反思其在改革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要反思其改革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和矛盾,就要反思其未来走向与走势等等。
笔者以为,目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处于向纵深发展阶段,更需要反思。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观是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它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乃至教育观念。
”教学方法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改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方法观基础之上。
教学方法观内在地反映着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究竟什么是教学?教学是一种知识经验的传授?还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还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没有教师教学方法观的改变,就不会有真正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发生。
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思政课教学有其特殊性,思政课教学更强调通过教学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成为热点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浅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与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学环境单一等问题。
课程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也是改革中的难点。
这些难点和挑战需要高校和教师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不断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接下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优化教学环境,积极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未来展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未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即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浅谈思政课实践教学
浅谈思政课实践教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从而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建设、走访贫困家庭、参与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为留守儿童辅导、老年人陪伴、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社会调研活动。
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研,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社会实践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自主思考。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从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策略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探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以期为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
实践教学改革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我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1. 创新教学模式(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 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从学生参与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浅谈高校思政课改革
浅谈高校思政课改革前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师资力量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
为了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需求,各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思政课改革,本文就此进行浅谈。
高校思政课的现状高校思政课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通常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实例、案例和热点问题的引入,而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关注度低,难以有所感受。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思政课讲师一般都是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教授,缺乏系统、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培训,难以担负起思政课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政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考核方式通常以论文或笔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是否掌握,难以检测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课程内容,注重实践体验。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增加案例、实例和热点问题的引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课程实效性。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
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对思政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思想教育。
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应该多元化,综合运用随堂测验、小组讨论、论文报告、思辨辩论等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教育的培养。
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实践案例北京大学“三全育人”实践课程北京大学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即学生要在智育、体育和品德三个方面全面发展。
为了贯彻教学理念,北京大学开设了《文化素质与人文修养》“三全育人”实践课程,通过讲座、参观、小组讨论、实践等方式,实现了教育过程有效与学生需求的对接。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看法(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全面素质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和改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政课实践教学使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激发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以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
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成果。
4.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改进策略1.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党的伟大事业,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1.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2.实践教学资源丰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3.实践教学效果逐步显现经过多年的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高。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开展困难。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五、对策与建议1.加大实践教学投入高校应加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2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措施和预期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应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2. 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体系改革: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如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确保实践教学学分。
(2)教学内容改革:结合新时代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1)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
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人才引进、访学等方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有必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解决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各学科教学进行改革。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思政课的内涵。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拓宽教学空间。
2.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1)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
(2)关注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3)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实践成果等方面。
论文:浅析高校思政课的变革及所面临的问题
79550 高等教育论文浅析高校思政课的变革及所面临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进入全球化竞争时期,传统的忽略学生差异化、以教师为主导、重点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更不上新时代的变化,在实际教学生实践和思政教育变革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都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变革不仅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而且任重道远。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变革面临的问题自从进入高速信息化和全球贸易化时代,我国思政课教学就被以下市场因素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不同经济制度协作共存使得美国资本主义凭借其经济科技和互联网等强势主导地位在有意识渗透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加上当前我国生产水平和社会感召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些外界因素很容易印象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可以说西方霸权主义和日韩文化的侵蚀让不少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时期,对其思政课开展极为不利。
第二,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的形态更是让当前人们价值观、利益观遭到一定的侵袭,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交往方式、是非观等等都容易受到影响,使得不少大学生在衡量人的地位、价值、意义时有强烈的重物质利益、轻理想信念的趋势,这种功利、实用思想也严重阻碍了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进行。
第三,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定位好其教学目的,也缺乏专业化教学手段,课堂内容不够新意有趣,没有考虑大学生内心需求和个性发展,价值定位也过于政治化,教育方法单一,与实际生活脱节,无法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生活,显得思政教学单薄苍白,从而使得思政课名不副实。
二、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措施(一)与时俱进,打造高素质先进性教学团队。
现代社会手机网络化成为主流,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种多样,且十分方便快捷,因此教师要想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断与时俱进,一方面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吸收社会新情况、政治新变化,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理论方法,有计划的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题研修考察,教学交流竞赛不断开拓视野,提升其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配备齐全思政课教学资料和教学设备,确保思政课教学和教研工作能够长期稳定进行,还要实施奖惩升迁制,制定所有可行措施方案来提高调动教师教学激情和自主性,有利于高校打造高素质、先进创新型教学团队。
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是老师为主,学生听讲为主。
而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融入到实践性教学中。
比如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以问题为导向。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 passively 接受。
而实践性教学则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学习和成长。
可以设立一些社会问题研究课程,指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生活,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以实践为主。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以课程整合为基础。
高校思政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往往需要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去,而不是独立存在。
需要加强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让思政教育能够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21世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
的培养。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并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
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基本条件。
因而培
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既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
学生自身成长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政课要紧跟时代步伐,关
注学生的发展诉求,在教学中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
一个核心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注不够,有时甚至抑制一些喜欢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学
生,偏重于培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学生。
对思想
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重视有余,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
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关注不够。
“05方案”实施以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
能,培养创新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日趋
激烈的社会环境,应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
作用,它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的觉悟、创新的情感、创新的意
志,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智
慧,同时指引着大学生创新的方向。
而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
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
化。
实践教学在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
具有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独特优势[1]。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创新素
质的培养
现阶段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受大班额教学的限制,教
师处于主动灌输和引领教学的地位,学生主要还是处于被动
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而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通常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在活动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导和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受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的限制,很难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思政课
每项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
动中去,通过个人创意、小组合作、团队竞争,发挥出每个
人的创新潜能,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在竞争与合作中,
不同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给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
创新需要一定的空间,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真正留给学
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实践教学很多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场地也不受限制,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自由掌握的空间大大增加。
有了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就能够各展所能、优势互补,大大增强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