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 操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0
操作步骤
3、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消毒双手 4、垫巾
14-11
操作步骤
5、准备灌肠筒:将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约40 ~60cm 6、戴手套
14-12
操作步骤
7、润滑肛管,排气
14-13
操作步骤
8、插肛管:一手垫 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 肛门口嘱病人深呼吸 ,将肛管轻轻插入直 肠7-10cm
1000ml
儿童20140--55 00ml
肥皂液倒便入盆擦灌暖及净肠倒瓶便水试筒肥、盆温水内皂水布计温冲液壶洗量杯 14-7
一次性灌肠袋
14-8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解释 并核对,关闭门窗, 屏风遮挡
14-9
操作步骤
2、准备体位:协助病人 取左侧卧位,双膝曲屈 ,退裤至膝,臀部靠近 床边,垫橡胶单和治疗巾 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 。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 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 垫便盆
11-18
2.小量不保留灌肠
【适用人群】 –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 年老体弱、小儿及孕妇等
【目的】 –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 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11-19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11-20
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11-2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 解除便秘、肠胀气。 – 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11-3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环境准备
灌肠法
1
(一)灌肠法(enema)
•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 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 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 分类:
• 根据灌肠的目的: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 • 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
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 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
11-4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长120cm和
玻璃接管,筒内盛灌肠溶液)、肛管(24~26
号)、弯盘、止血钳、润滑剂、油布治疗巾、
棉签、手纸、水温计。
润 滑 剂
溶液: 0.1-0.2%肥皂液 0.9%氯化钠溶液
温度:
39-41℃
降温:28-32℃
中暑: 4℃
量:成人500~
14-14
操作步骤
9、灌液 10、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患者的情况 11、拔管、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液 5~10min 协助排便密 操作后处理:
• 整理用物、采集标本、按相关要求处理用物 • 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14-15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 肠 – 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 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 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 – 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 和溶液的量
2.小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溶液温度为38℃
• “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 、温开水90ml
• 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 • 各种植物油120180ml。
11-21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步骤】
– 核对、解释 – 准备体位、臀下垫橡胶单与治疗巾
– 戴手套、连接、润滑肛管
11-24
2.小量不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意义。 –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 常排便。
11-25
11-16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 呼吸,以减轻不适。 –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 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 系,采取急救措施。
11-17
1.大量不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 常排便。 – 指导患者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 插肛管
– 注入灌肠液 如用小容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不能超
过30cm
– 拔管
11-22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步骤】 – 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溶液1020min再排便 – 协助患者排便 – 操作后处理
•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 洗手,并做好记录
11-23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 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 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操作步骤
3、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消毒双手 4、垫巾
14-11
操作步骤
5、准备灌肠筒:将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约40 ~60cm 6、戴手套
14-12
操作步骤
7、润滑肛管,排气
14-13
操作步骤
8、插肛管:一手垫 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 肛门口嘱病人深呼吸 ,将肛管轻轻插入直 肠7-10cm
1000ml
儿童20140--55 00ml
肥皂液倒便入盆擦灌暖及净肠倒瓶便水试筒肥、盆温水内皂水布计温冲液壶洗量杯 14-7
一次性灌肠袋
14-8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解释 并核对,关闭门窗, 屏风遮挡
14-9
操作步骤
2、准备体位:协助病人 取左侧卧位,双膝曲屈 ,退裤至膝,臀部靠近 床边,垫橡胶单和治疗巾 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 。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 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 垫便盆
11-18
2.小量不保留灌肠
【适用人群】 –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 年老体弱、小儿及孕妇等
【目的】 –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 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11-19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11-20
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11-2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 解除便秘、肠胀气。 – 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11-3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环境准备
灌肠法
1
(一)灌肠法(enema)
•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 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 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 分类:
• 根据灌肠的目的: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 • 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
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 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
11-4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长120cm和
玻璃接管,筒内盛灌肠溶液)、肛管(24~26
号)、弯盘、止血钳、润滑剂、油布治疗巾、
棉签、手纸、水温计。
润 滑 剂
溶液: 0.1-0.2%肥皂液 0.9%氯化钠溶液
温度:
39-41℃
降温:28-32℃
中暑: 4℃
量:成人500~
14-14
操作步骤
9、灌液 10、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患者的情况 11、拔管、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液 5~10min 协助排便密 操作后处理:
• 整理用物、采集标本、按相关要求处理用物 • 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14-15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 肠 – 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 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 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 – 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 和溶液的量
2.小量不保留灌肠
用物准备:溶液温度为38℃
• “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 、温开水90ml
• 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 • 各种植物油120180ml。
11-21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步骤】
– 核对、解释 – 准备体位、臀下垫橡胶单与治疗巾
– 戴手套、连接、润滑肛管
11-24
2.小量不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意义。 –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 常排便。
11-25
11-16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 呼吸,以减轻不适。 –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 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 系,采取急救措施。
11-17
1.大量不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 常排便。 – 指导患者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 插肛管
– 注入灌肠液 如用小容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不能超
过30cm
– 拔管
11-22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步骤】 – 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溶液1020min再排便 – 协助患者排便 – 操作后处理
•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 洗手,并做好记录
11-23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 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 进入肠道,引起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