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一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4弧长与扇形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4弧长与扇形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f3c6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2.png)
"首先,我们来看弧长的计算公式。弧长等于圆周长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圆心角和半径来计算。其公式为:弧长= (圆心角/360) × 2πr。接下来,我们学习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一部分,它等于圆心角所对的圆弧与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其公式为:扇形面积= (圆心角/360) × πr²。"
2.教师通过示例题,展示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计算一个圆的1/4弧长和扇形面积?如果圆的半径是10cm,圆心角是90度,你能计算出弧长和扇形面积吗?"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梯度练习,巩固知识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4.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例如,计算一段弯曲的道路的长度、计算扇形门的面积等。
5.总结反馈,拓展提高
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计算半径为5cm的圆的1/6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圆心角为120度的扇形面积,半径为8cm。"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错误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九年级数学上册《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05ed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7.png)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几何概念和公式。在《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章节中,学生将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圆的相关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涉及圆心角、半径等多个变量,学生可能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量角器、圆规等工具,测量并计算出具体物体的弧长和扇形面积。
4.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单位换算,能够灵活地在不同场景下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活动,发现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提升。
-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评价的设想: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项目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题,如计算某段弧的长度、给定半径和圆心角的扇形面积,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解答。
2.提高拓展题: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计算由多个扇形或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总面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给出解题步骤。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园林设计、建筑布局等。
-探究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教具和信息技术工具,探索圆心角、半径与弧长、扇形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计算公式。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案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f70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9.png)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引入一道实际问题,如一个半径为10cm的圆的一条弧长为15cm,问这条弧长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弧形和其中一个弧长,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弧的直观感受。
(2)让学生尝试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弧长,通过实际测量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总结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 半径×圆心角 / 360°),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扇形和其对应的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扇形的直观感受。
(2)让学生尝试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扇形的面积,通过实际测量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总结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扇形面积 = 1/2 ×半径×半径×圆心角 / 360°),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4.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应用(1)导入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为30米,花坛中心的喷泉水按每秒60毫升的速度喷出,问这个喷泉每分钟喷水多少升?(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
(3)通过解答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弧长和扇形面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总结1. 弧长是圆的一部分长度,可以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
2.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面积,可以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
3.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圆的半径和圆心角决定的。
4.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更多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例子,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 可以设计更多扩展题目和实践任务,让学生更加熟练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c48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png)
教案: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 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弧长的计算。
2. 扇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1. 弧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2. 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2. 提问:如果我们知道圆的半径,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二、新课:弧长(10分钟)1. 引入弧长的概念:在圆上,弧长是指连接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的长度。
2. 解释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圆心角/ 360°×2πr。
3. 示例:给定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圆心角为90°,计算弧长。
三、练习:弧长的计算(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导入扇形面积的概念(5分钟)1. 引入扇形面积的概念:扇形面积是指圆心角所对应的圆弧与半径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2. 提问:扇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何关系?五、新课:扇形面积的计算(10分钟)1. 解释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扇形面积= (圆心角/ 360°) ×πr²。
2. 示例:给定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圆心角为90°,计算扇形面积。
3. 强调扇形面积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
六、练习: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综合应用(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综合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弧长的计算方法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8159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b.png)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弧长与圆心角、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熟练运用量角器、圆规等工具测量和绘制圆的弧长和扇形,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掌握圆的性质及其在解决弧长和扇形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弧长计算公式:在学生理解弧长的概念后,我会引导学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推导出弧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弧长计算公式。
3.扇形面积的概念:以同样的方式,引入扇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它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
4.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例题:如果知道一个扇形的弧长和面积,你能求出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吗?请给出解题步骤。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4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4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3a3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a.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基本概念。弧长是圆上一段弧的长度,而扇形面积则是圆心角所对的区域。这些概念在工程、地理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半径为10米的半圆的弧长,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弧长公式来求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的参与度并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或者是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引导。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改进,设计更具启发性和参与性的讨论主题。
实践活动虽然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但在时间分配上似乎有些紧张。有些小组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讨论和实验操作,导致成果展示不够充分。我考虑在下次课中,适当延长实践活动的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3)教学难点中的弧度与角度转换,学生需要记住π弧度等于180°,因此在计算中如遇到角度制,需要先转换为弧度制。例如,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其对应的弧度为π/3(60° × π/180)。
(4)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需要将问题描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例如,如果一个公园的圆形喷泉半径是3米,需要清洁的部分占整个圆的1/6,学生需要计算出这部分扇形的面积(A = 1/2 × 3² × π/3)。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识别出圆心角是π/3弧度,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4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4节,本节课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
1.弧长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转换;
3.扇形的定义及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应用实例:计算给定圆的半径或弧长,求解扇形面积。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上册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9a2079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7.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式中各个参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圆规、尺子等数学教具。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 设计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讲解概念、演示公式应用、学生练习、总结反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引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公式。
3.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
四、教学过程具体内容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扇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扇形图的特点,引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
2. 讲授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应用该公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与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联系起来。
3. 课堂活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有关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在理解和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公园中圆形喷泉的扇形区域的面积,或者估算某个区域的绿化面积所需要的植物数量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示范三篇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示范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500f8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a.png)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示范三篇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需要学生掌握相关定义和公式。
同时,也需要对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如弦长公式、周长公式等。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的概念与关系,能够运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同时掌握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
教学重点: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心角的度量方法和圆的相关属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圆的相关知识,对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对于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概念理解不深,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
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探求圆的相关特征和性质,并引出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运用。
同时,采用差异化教学和在课外加强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
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形象直观地解释和应用相关知识点。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2导入环节(约5分钟):教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图片,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比如圆周率、直径等等,然后展示一些弧线和扇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圆形有什么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互动(约35分钟):教学内容:介绍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应用。
教学活动: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学习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重要性。
然后对弧长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解释,并且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个人练习的活动,加强学生对于弧长计算的掌握。
接着,再对扇形的面积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其计算公式和一些实例的练习,这里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和交流,加强学生们对于扇形面积的理解和掌握。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共12篇)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共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7ea2f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8.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共12篇)第1篇:《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探索并理解圆锥侧面和全面积计算公式;2.会灵活应用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二)学习重点探究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三)学习难点应用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1)弧长计算公式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回顾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弧长计算公式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你们还记得它们是怎样的吗?生答:弧长l=半径)生答:扇形面积S=(2)圆锥的再认识(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含圆锥形物体的图片)n⨯πR2,(其中n 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R表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360nnπR⨯2πR=,(其中n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R表示弧所在圆的360180 师问:上面的物体中,有你熟悉的立体图形吗?生答:圆锥体师问:非常好,它们都含有圆锥体(如下图),那么什么是圆锥体呢?生答: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师问:我们将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连接的线段称作圆锥的母线,那么一个圆锥有多少条母线呢?它们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生答:有无数条,它们是相等的.师问:为什么是相等的呢?生答:由勾股定理,每条母线l=h2+r2,h表示圆锥的高,r表示底面半径,对于同一个圆锥体,h和r的长是固定的,因此母线的长也是固定的.师:非常好!我们不仅知道母线长度是相同的,而且还了解了有关母线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母线l、圆锥高h、底面半径r之间满足:l2=h2+r2【设计意图】本节课探究的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圆锥,另外,本节课必须使用到上节课学习的弧长计算公式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因此也有必要回顾这两个公式,为本节课教学内容顺利进行做铺垫.二、合作交流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串:如图,沿圆锥的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容易得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1)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圆的半径为r,如图所示,那么这个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2)扇形的弧长其实是底面圆周展开得到的,所以扇形弧长为________;(3)因此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圆锥的全面积为________l(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归纳:①如上图,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圆的半径为r,那么这个扇形的半径为l,扇形的弧长为2πr,根据上节课学习的扇形面积公式S 扇形=半径)可知: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S侧=1lR(其中l表示扇形的弧长,R表示扇形21⨯2πr⨯l=πrl;2②圆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和称为圆锥的全面积,表示为:S全=S侧+S底=πrl+πr2=πr(l+r)③通过上面两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母线、底面半径就可以求圆锥的侧面积的全面积. 3.展示提升如图,玩具厂生产一种圣诞老人的帽子,其帽身是圆锥形,母线SB=15 cm,底面半径OB=5 cm,要生产这种帽身10000个,你能帮玩具厂算一算帽身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吗?(π取3.142)【知识点】圆锥侧面积在生活问题中的应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母线SB=15 cm,底面半径OB=5 cm ∴一顶圣诞帽需要的材料是π⨯5⨯15=75πcm²∴生产这种帽身10000个,需要75π⨯10000=750000πcm²=75πm²≈235.65 m².∴玩具厂至少需235.65平方米的材料【思路点拨】已知底面半径和母线长,可以直接套用圆锥侧面积公式即可,但实际问题需要注意单位问题.【答案】235.65m2四、课堂巩固1、在Rt△ABC中,∠ACB=90o,AC=8,BC=6,将△ABC绕AC所在的直线k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则该旋转体的侧面积为()A.30πB.40πC.50πD.60π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为4,则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全面积是________.【知识点】圆锥侧面积的计算【解题过程】解:∵母线l=4,底面半径r=3 ∴由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得:S侧=πrl=π⨯3⨯4=12π由圆锥全面积计算公式得:S全=πr(l+r)=π⨯3⨯(3+4)=21π【思路点拨】已知底面半径和母线长,可以直接套用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计算公式求得.【答案】12π21π练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则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全面积是_______.4、已知圆锥的母线长是5cm,侧面积是20πcm²,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知识点】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逆用【思路点拨】已知圆锥的母线、圆锥侧面积,可以逆用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求得圆锥底面半径,实际上圆锥母线、圆锥底面半径、圆锥侧面积三者中可以“知二求一”.【解题过程】解:∵母线长l=5cm,圆锥侧面积S侧=20πcm2 ∴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S侧=πrl=π⨯r⨯5=20π解得:r=4 ∴底面半径为4cm 【答案】4cm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母线长是12,则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知识点】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过程】解法一:∵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母线长是12 ∴圆锥侧面积=S侧=πrl=π⨯4⨯12=48π设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为n 所以展开图的面积还可以表示为:∴nπ⨯122 360nπ⨯122=48π解得:n=120 3604 ∴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是120°.解法二:∵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 ∴底面周长=2π⨯4=8π设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为n ∵圆锥的母线长是12 ∴侧面展开图的弧长=∴8π=nπ⨯12 180nπ⨯12解得:n=120 180∴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是120°.【思路点拨】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一方面可以通过母线和底面半径来求,即S=πrl;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扇形本身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即S=解这个方程即可得到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n=nnπl2,这样就得到πrl=πl2,360360360r,其中r表示圆锥底面半径,l表示圆lnnπl,这样就得到πl=180180锥母线.还可以根据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弧长来建立等量关系,一方面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2πr;另一方面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2πr,同样可以得到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n=360r. l【答案】120° 五.课堂小结(1)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每条母线l=h2+r2(h表示圆锥的高,r表示底面半径).(2)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1⨯2πr⨯l=πrl.2(3)圆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和称为圆锥的全面积,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圆的半径为S侧=r,则S全=S侧+S底=πrl+πr2=πr(l+r).5第2篇: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姜永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5f4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7.png)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第一章:弧长的概念1.1 引入:通过观察圆的周长和弧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弧长的概念。
1.2 讲解:弧长是指圆上一段弧的长度,用字母l 表示,弧长公式为l = (θ/360) ×2πr,其中θ为圆心角的度数,r 为圆的半径。
1.3 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圆心角和半径的弧长,加深对弧长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弧长的计算2.1 引入:通过实例讲解弧长的计算方法。
2.2 讲解:利用圆的周长和圆心角的关系,推导出弧长计算公式。
2.3 练习: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圆心角和半径下的弧长,提高计算能力。
第三章:扇形的概念3.1 引入:通过观察扇形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的概念。
3.2 讲解:扇形是由圆心、圆弧和两条半径组成的图形,用字母S 表示。
扇形的面积公式为S = (θ/360) ×πr²,其中θ为圆心角的度数,r 为圆的半径。
3.3 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圆心角和半径的扇形面积,加深对扇形面积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扇形面积的计算4.1 引入:通过实例讲解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2 讲解:利用圆的面积和圆心角的关系,推导出扇形面积计算公式。
4.3 练习: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圆心角和半径下的扇形面积,提高计算能力。
第五章: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5.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
5.2 讲解:举例说明弧长和扇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圆周长、圆的面积等。
5.3 练习:让学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能力。
第六章:弧长与圆周长的关系6.1 引入:通过观察圆的周长和弧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弧长与圆周长的关系。
6.2 讲解:圆周长是指整个圆的周长,用字母C 表示,圆周长公式为C = 2πr,其中r 为圆的半径。
弧长与圆周长的关系为l = (θ/360) ×C。
6.3 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圆心角和半径的弧长,并求出对应的圆周长,加深对弧长与圆周长关系的理解。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二十四章 圆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二十四章 圆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473b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e.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目标:1、能推导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等分圆周的方法,体验弧长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抽象、理解、概括、归纳能力和迁移能力.3、知道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重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准确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熟练地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一、情境导入问题1 制造弯形管道时,经常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这就涉及到计算弧长的问题.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计算弧AB的长吗?求出弯道的展直长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1.探索弧长公式思考 1 你还记得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圆的周长可以看作多少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弧长?由此出发,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多少?分析:在半径为R的圆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为:C=2πR,则:圆的周长可以看作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360·2πR=πR/180;2°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2/360·2πR=πR/90;4°的圆心角所对弧长是:4/360·2πR=πr/45;∴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l=nπR/180;由此可得出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l=nπR/180.【教学说明】①在应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n的意义,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它是不带单位的;②公式可以按推导过程来理解记忆;③区分弧、弧度、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也不一定是等弧,而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可能是等弧.小练习:①课本P111例1②课本p113练习第一题2.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如图,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思考2 扇形面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并回答)从扇形的定义可知,扇形的面积大小与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有关.扇形的半径越长,扇形面积越大;扇形的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思考3若⊙O的半径为R,求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教学说明】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引导学生迁移推导弧长公式的方法步骤,利用迁移方法探究新问题,归纳结论.3、例1(教材112页例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为,其中水面高,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精确到).解:连接OA、OB,作弦AB的垂线OD交AB于点C.∵OC=,DC=,∴OD=OC-DC=在Rt△OAD中,OA=,OD=,由勾股定理可知:Rt△OAD中,OD=1/2OA.∴∠OAD=30°,∠AOD=60°,∴∠AOB=120°.∴有水部分的面积为:S=S扇形OAB -S△OAB=π-12××≈(m2).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2个小题.【教学说明】这几个练习较为简单,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再予以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吗?你会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教学说明】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回顾,完善认知.五、布置作业1.默写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2、课本P115 6、7、8题。
24.4 第1课时 弧长和扇形面积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24.4 第1课时 弧长和扇形面积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0137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6.png)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探求过程.2.会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点:会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探求过程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导入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习过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公式分别是什么呢?2. 想一想什么叫弧长?什么叫扇形? 教学过程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与弧长相关的计算问题1 半径为R 的圆,周长是多少?问题2 下图中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分别是圆周长的几分之几?要点归纳:在半径为r 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 =2πr ,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Skip Record If...»,即«Skip Record If...»,于是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Skip Record If...».算一算已知弧所对的圆心角为60°,半径是4,则弧长为.典例精析例1 (教材P111例1)制造弯形管道时,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图所示管道的展直长度L.(单位:mm,精确到1mm)练一练一滑轮起重机装置(如图),滑轮的半径=10 cm,当重物上升15.7 cm时,滑轮的一条半径绕轴心逆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假设绳索与滑轮之间没有滑动,π取3.14)?探究点2:与扇形面积相关的计算概念学习圆的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如图,黄色部分是一个扇形,记作扇形OAB.问题1 半径为的圆,面积是多少?问题2 下图中各扇形面积分别是圆面积的几分之几,具体是多少呢?要点归纳: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Skip Record If...»,于是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为«Skip RecordIf...».问题3 扇形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4 扇形的弧长公式与面积公式有联系吗?例2 如图,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半径为10 cm.求这个扇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精确到0.01 cm2和0.01 cm)试一试1.已知半径为2 cm的扇形,其弧长为«Skip Record If...»cm,则这个扇形的面积S扇= .2.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S扇= .例3 (教材P112例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是0.6 m,其中水面高0.3 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要点归纳:弓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已知弧所对的圆周角为90°,半径是4,则弧长为 .2.某扇形的圆心角为72°,面积为5π,则此扇形的弧长为( )A .πB .2πC .3πD .4π3.如图,∠ACB 是⊙O 的圆周角,若⊙O 的半径为10,∠ACB =45°,则扇形AOB 的面积为( )A .5πB .12.5πC .20πD .25π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A.☉B.☉C.☉D两两不相交,且半径都是2 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6π cm2B.8π cm2C.9π cm2D.12π cm25.(教材P112例2变式题)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是0.6m,其中水面高0.9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6. 如图,一个边长为10 cm的等边三角形模板在水平桌面上绕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求顶点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路程为多少.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半径为r的圆,其周长为2πr,面积为πr2.2.弧长为圆周长的一部分,扇形为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课堂探究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与弧长相关的计算问题1:C=2πR问题2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算一算«Skip Record If...»典例精析因此所要求的展直长度例1 解:由弧长公式,可得弧AB的长«Skip Record If...»L=2×700+1570=2970(mm).答:管道的展直长度为2970 mm.解得练一练解:设半径OA绕轴心O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n°.«Skip Record If...»n≈90°.因此,滑轮旋转的角度约为90°.探究点2:与扇形面积相关的计算问题1 S=πr2问题2比例:«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扇形面积:«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问题3 扇形圆心角度数,半径问题4 扇形弧长为l ,半径为r ,则S 扇形=«Skip Record If...»例2 解:∵n =60,r =10cm ,∴扇形的面积为«Skip Record If...»扇形的周长为«Skip Record If...»试一试: 1.«Skip Record If...»cm 22.«Skip Record If...»例3 解:如图,连接OA ,OB ,过点O 作弦AB 的垂线,垂足为D ,交«Skip Record If...» 于点C ,连接AC .∵ OC =0.6 m , DC =0.3 m , ∴ OD =OC - DC =0.3 m ,∴ OD =DC .又 AD ⊥DC ,∴AD 是线段OC 的垂直平分线,∴AC =AO =OC .从而 ∠AOD =60˚,∠AOB =120˚.在Rt △AOD 中,OA =0.6 m ,OD =0.3 m ,∴AD =«Skip Record If...»m.∴AB =2AD =«Skip Record If...»m.有水部分的面积:S =S 扇形OAB - S ΔOAB =«Skip Record If...»当堂检测1.2π2.B3.D4.D5.解:S =S 扇形+S △OAB =«Skip Record If...»6.解:由图可知,由于∠A'CB'=60°,则等边三角形木板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20°,即∠ACA ' =120°,这说明顶点A 经过的路程长等于弧AA ' 的长.∵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0 cm ,∴弧AA ' 所在圆的半径为10 cm.∴l 弧AA ' =«Skip Record If...»答:顶点A 从开始到结束时所经过的路程为«Skip Record If...»。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2bc4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c.png)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弧长的概念,掌握弧长的计算方法;(2)理解扇形面积的概念,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2)运用数学公式和图形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弧长的计算方法;(2)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弧长公式的灵活运用;(2)扇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相关理论知识;(2)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实例引入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
2. 知识讲解:(1)讲解弧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讲解扇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公式推导:(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推导出弧长公式;(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扇形的组成,推导出扇形面积公式。
4. 实例演练:(1)出示一些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选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并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总结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强调公式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运用;3. 提醒学生及时总结错题,查漏补缺。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体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弧长和扇形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实例演练中的表现,以及解题思路的清晰程度;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错题的总结反思。
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优秀教案
![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62ca1c850ad02df8041d7.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城关初级 何开凤[教学目标]1.理解弧长与圆周长的关系,能用比例的方法推导弧长公式,并能利用弧长公式进行相关计算2.类比推导弧长公式的方法推导扇形面积公式,并能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教学重难点]重点 :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公式的应用.难点 :类比弧长公式的推导来获得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并应用弧长公式问题1: 我们知道,弧是圆的一局部,弧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局部.如何计算圆周长?如何计算弧长?(1) 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2) 在同圆或等圆中,每一个 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有怎样的关系?(3) 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4〕 2°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5°?20°?〔5〕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6〕半径为 R 的圆中,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思考:弧长的大小由哪些量决定?典例解析例1:制造弯形管道时,经常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图中所示的管道的展直长度 L 〔结果取整数〕.活动二:探究并应用扇形面积公式问题2:什么是扇形?〔学生通过阅读教材112页相应的内容自己形成概念〕问题3:你能否类比刚刚我们研究弧长公式的方法推导出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问题4:比拟扇形面积公式3602R n π和弧长公式180R n π,你能用弧长表示扇形面积吗? 针对性练习1、 半径为10,圆心角为60°的扇形面积是_________。
2、如下图,求阴影局部的面积3、如图,扇形的圆心角是直角,半径是2,则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________. 〔结果保存π〕活动三:练习、稳固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1、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__2、圆心角为120°,弧长为12π的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___3、一个扇形的弧长为316πCM ,半径为8cm ,则它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____ 4、扇形的半径是3cm ,此扇形的弧长是2πcm ,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等于____度,扇形的面积是______cm²。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弧长与扇形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弧长与扇形面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77ef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f.png)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正确。同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包括:
a.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
b.提高题:结合实际情境,解决有关弧长和扇形面积的问题;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弧长与扇形面积》1.理解并掌握弧长、扇形的定义,能正确区分及运用。
2.掌握弧长公式,能够根据给定信息求解弧长。
3.掌握扇形面积公式,能够根据给定信息求解扇形面积。
4.能够运用弧长与扇形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弧长与扇形面积的定义及其公式。
2.弧长与扇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学生对弧长与扇形面积概念的理解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要求: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对于实践应用题和拓展思考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小组讨论题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共同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次作业的布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已知圆的半径和弧长,求对应的圆心角。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b194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3.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弧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扇形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进行问题求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知识(1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入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如一个车轮转一圈所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让学生讨论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弧长的计算方法。
步骤二:弧长的计算(25分钟)•引入弧度的概念,解释弧长的计算公式:s = rθ,其中 s 代表弧长,r 代表半径,θ 代表圆心角的弧度值。
•提供一些例题,并进行详细讲解。
例如,给定半径 r = 3cm,圆心角θ = 60°,求弧长 s。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弧长的计算方法。
•列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弧长进行问题求解。
步骤三:扇形面积的计算(25分钟)•解释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A = (1/2) × r^2 × θ,其中 A 代表扇形面积。
•提供一些例题,并进行详细讲解。
例如,给定半径 r = 4cm,圆心角θ = 90°,求扇形面积 A。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列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扇形面积进行问题求解。
步骤四:综合运用(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复杂的综合问题,让他们综合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进行求解。
•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5分钟)•让学生总结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概念的复习和巩固。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更多实际情境,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评价•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和作业题,检验学生对于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题思维。
•收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736d5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5.png)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的概念,能够计算圆的弧长。
2. 理解扇形的概念,能够计算扇形的面积。
3. 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弧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弧长的定义:在圆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所经过的弧所对应的弧长。
b. 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 (弧度 / 2π)× 2πr = 弧度× rc. 弧度的计算方法:弧度 = 弧长 / r2. 扇形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扇形的定义:由圆心和圆上两个点构成的图形。
b.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扇形面积 = (弧度 / 2π)×πr² = 弧度× r² / 2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a. 引入问题:你去游乐园玩过过山车吗?那么,你是否知道过山车的轨道是由许多形状相同的圆弧组成的呢?b. 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我们如何计算这些圆弧的长度呢?如果我们想要计算整个过山车的轨道长度,应该如何操作?c. 提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扇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
2. 弧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引入概念:什么是弧长?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b. 解释弧长的定义:弧长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所经过的弧所对应的长度。
c. 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 (弧度 / 2π)× 2πr = 弧度× r,解释计算公式。
d. 举例演示:给出一个圆的半径和对应的弧度,计算弧长。
3. 扇形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引入概念:什么是扇形?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b. 解释扇形的定义:扇形是由圆心和圆上两个点所构成的图形。
c.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扇形面积 = (弧度 / 2π)×πr² = 弧度× r² / 2,解释计算公式。
d. 举例演示:给出一个圆的半径和对应的弧度,计算扇形的面积。
4. 综合应用a. 引导学生回想过山车问题:如果我们知道过山车轨道的弧度和半径,我们能否计算出整个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呢?b. 提示:可以将过山车轨道划分成多个弧,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弧的长度,最后累加。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881a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2.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在初中数学中,弧长和扇形面积是关于圆的重要内容之一。
理解和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性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设计这个教学单元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2. 能够利用弧长和半径计算圆的面积;3. 能够利用圆的半径和扇形所对的弧长计算扇形的面积;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 弧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扇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2.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3. 解决问题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圆形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圆的性质,提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并复习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步骤二:弧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弧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圆心角和弧度的概念;2. 教师进行示范计算弧长的步骤和方法;3.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弧长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扇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扇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扇形角和弧度的概念;2. 教师进行示范计算扇形面积的步骤和方法;3.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步骤四: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弧长和扇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问题,展示解题过程和方法;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点。
步骤五:综合训练和拓展(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综合训练题,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进行答疑和讨论;3. 教师进行解析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初中数学的计算问题-28.3.1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案 1
![初中数学的计算问题-28.3.1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44a40be383d049649a665819.png)
28.3.1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认识扇形,会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通过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发现与推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问题获得新知的能力.教学重点 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准确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难点 运用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比较复杂图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一)情境与探究1:弧长公式如图28.3.1是圆弧形状的铁轨示意图,其中铁轨的半径为100米,圆心角为90°.你能求出这段铁轨的长度吗?(取3.14)我们容易看出这段铁轨是圆周长的41, 所以铁轨的长度 l ≈410032⨯⨯=157.0(米). 问题:上面求的是9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若圆心角为n ︒,如何计算它所对的弧长呢?请同学们计算半径为3cm ,圆心角分别为180︒、90︒、45︒、1︒、n ︒所对的弧长.等待同学们计算完毕,与同学们一起总结出弧长公式(这里关键是1︒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进而求出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弧长的计算公式为1802360r n r n l ππ=⋅=练习:已知圆弧的半径为50厘米,圆心角为60°,求此圆弧的长度.(二)情境与探究2:扇形的面积. 如图28.3.3,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问:右图中扇形有几个?同求弧长的思维一样,要求扇形的面积,应思考圆心角为1︒的扇形面积圆面积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圆心角n 的扇形面积.如果设圆心角是n °的扇形面积为S ,圆的半径为r ,那么扇形的面积为lr r r n r n S 2121803602=⨯==ππ.因此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602r n S π= 或lr S 21=练习:1、如果扇形的圆心角是230°,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等于这个扇形所在圆的面积的____________;2、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32,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图28.3.1 A B O A B O A B O O B A O B A3、扇形的面积是S ,它的半径是r ,这个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____(三)应用与拓展例1如图28.3.5,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半径为10厘米,求这个扇形的面积和周长.(π≈3.14)例2、右图是某工件形状,圆弧BC 的度数为60︒,6AB cm =,点B 到点C 的距离等于AB ,30BAC ∠=︒,求工件的面积.(四)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寻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一方面,要理解公式的由来,另一方面,能够应用它们计算有关问题,在计算力求准确无误. 习题1、2图28.3.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1082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4.png)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并会利用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2.在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中,理解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感受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教学过程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思考】(1)什么是弧?(2)什么是弧长?【追问】如何求弧长?【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得出答案:(1)弧是圆的一部分;(2)弧长是弧的长度,就是圆周长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弧长.【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题串,让学生初步感知弧长的实际意义,为学习弧长公式做铺垫.【问题】(1)半径为R,圆心角为1°的弧长是多少?(2)半径为R,圆心角为2°的弧长是多少?(3)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弧长是多少?【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3)的答案:(1)1°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360,即1π2π360180RR⨯=;(2)2°是1°的2倍,所以弧长也是1°的弧长的2倍,即ππ218090R R ⨯=;(3)90°是1°的90倍,所以弧长也是1°的弧长的90倍,即ππ901802R R⨯=.【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圆心角的大小,让学生体验弧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追问】(4)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弧长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的圆心角所对弧长的n倍,半径为R的圆周长为2πR,利用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π180R乘n,就可以得到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ππ180180=R n Rn⋅.教师强调注意点:n表示1°的圆心角的倍数,它是不带单位的,公式中,180也是不带单位的.【新知】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ππ180180=R n Rn⋅.【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的研究过程,从圆周长公式出发推导出弧长公式.【问题】弧长的大小由哪些量决定?【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弧长公式π180=n Rl,可得180和π是常数,n和R是变量.弧的长度与圆心角的度数和圆的半径有关:当圆的半径一定时,圆心角的度数越大,弧的长度越大;当圆心角的度数一定时,圆的半径越大,弧的长度越大.【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弧长公式,让学生加深对弧长公式的理解.【练习】1.已知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半径是4,则弧长为________.2.已知一条弧的半径为9,弧长为8π,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_.3.钟表的轴心到分针针端的长为5 cm,那么经过40分钟,分针针端转过的弧长是()cm.A.103πB.203πC.253πD.503π【答案】1.2π;2.160°;3.B.【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考察学生对弧长公式的掌握情况.二、典例精讲【例1】制造弯形管道时,经常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如图所示的管道的展直长度L(结果取整数).【分析】管道的展直长度L=AC的长+BD的长+弧AB的长.【答案】解:由弧长公式,得AB的长l=100900180⨯⨯π=500π≈1570(mm).则展直长度L≈2×700+1570=2970(mm).【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弧长公式的理解.三、探究新知【新知】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思考】如图,扇形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部分,想一想,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如何计算扇形的面积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圆的面积公式2πR;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扇形的面积与哪些量有关.【问题】(1)半径为R,圆心角为1°的扇形的面积是多少?(2)半径为R,圆心角为2°的扇形的面积是多少?(3)半径为R,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是多少?(4)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讨论,类比弧长公式的探究过程,可以发现在半径为R 的圆中,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S=2πR,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1360,即221π360360RRπ⨯=;2°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2 360,即22222π360360180R RRππ⨯==;9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90360,即2229090π3603604R R R ππ⨯==;所以n °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为2π360扇形=n R S . 【新知】圆心角为n °的扇形面积是2π360扇形=n R S . 扇形的面积与圆的半径和组成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有关.【设计意图】类比弧长公式的发现过程,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扇形的面积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一
第1课时弧长和扇形面积
1.经历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探求过程.
2.会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弧形随处可见,大到星体运行轨道,小到水管弯管,操场跑道,高速立交的环形入口等等,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弧形的长度怎么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弧长
【类型一】求弧长
在半径为1cm的圆中,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cm.
解析:根据弧长公式l =n πr
180,这里r =1,n =120,将相关数据代入弧长公式求解.即
l =120·π·1180=23
π.
方法总结:半径为r 的圆中,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 =n πR
180
,要求出弧长关键弄清
公式中各项字母的含义.
如图,⊙O 的半径为6cm ,直线AB
是⊙O 的切线,切点为点B ,弦BC ∥AO .若∠A =30°,则劣弧BC ︵
的长为________cm.
解析:连接OB 、OC ,∵AB 是⊙O 的切线,∴AB ⊥BO .∵∠A =30°,∴∠AOB =60°.∵
BC ∥AO ,∴∠OBC =∠AOB =60°.在等腰△OBC 中,∠BOC =180°-2∠OBC =180°-2×60°
=60°.∴BC ︵
的长为60×π×6180
=2π.
方法总结:根据弧长公式l =n πR
180
,求弧长应先确定圆弧所在圆的半径R 和它所对的圆
心角n 的大小.
【类型二】利用弧长求半径或圆心角
(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45°,弧长等
于π
2
,则该扇形的半径是________; (2)如果一个扇形的半径是1,弧长是π
3,那么此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1)若设扇形的半径为R ,则根据题意,得45×π×R 180=π
2,解得R =2.
(2)根据弧长公式得
n ×π×1180
=π
3
,解得n =60,故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60°.
方法总结:逆用弧长的计算公式可求出相应扇形的圆心角和半径.
【类型三】求动点运行的弧形轨迹
如图,Rt △ABC 的边BC 位于直线l 上,
AC =3,∠ACB =90°,∠A =30°.若Rt △ABC 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翻转,当点A 第
3次落在直线l 上时,点A 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结果用含π的式子表示).
解析:点A 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三个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弧长与两个半径为3,圆心角为90°的扇形弧长之和,即l =3×120π×2180+2×90π×3
180=4π+
3π.故填
(4+
3)π.
方法总结:此类翻转求路线长的问题,通过归纳探究出这个点经过的路线情况,并以此推断整个运动途径,从而利用弧长公式求出运动的路线长.
探究点二:扇形面积 【类型一】求扇形面积
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
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
解析:把圆心角和半径代入扇形面积公式S =
n πr 2360
=
120×32π
360
=3π.
方法总结:公式中涉及三个字母,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扇形面积还有另外一种求法S =1
2
lr ,其中l 是弧长,r 是半径.
【类型二】求运动形成的扇形面积
如图,把一个斜边长为2且含有30°
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到△A 1B 1C ,则在旋转过程中这个三角板扫过图形的面积是( )
A .π B.
3
C.3π4+32
D.11π12+3
4
解析:在Rt △ABC 中,∵∠A =30°,∴BC =1
2AB =1,由于这个三角板扫过的图形为扇
形BCB 1和扇形ACA 1,∴S 扇形BCB 1=90·π·12360=π4,S 扇形ACA 1=90·π·(3)2360=3π
4
,
∴S 总=π4+3π
4
=π.故选A.
【类型三】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图,半径为1cm 、圆心角为90°的
扇形OA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πcm 2
B.2
3
πcm 2 C.12cm 2 D.2
3
cm 2
解析:设两个半圆的交点为C ,连接OC ,AB ,根据题意可知点C 是半圆OA ︵,OB ︵
的中点,所以BC ︵=OC ︵=AC ︵
,所以BC =OC =AC ,即四个弓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Rt △AOB 的面积,又OA =OB =1cm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
2cm 2,故
选C.
方法总结: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规则图形直接使用面积公式计算;不规则图形则进行割补,拼成规则图形再进行计算.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应熟记相关公式并灵活运用,特别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要灵活割补法、转换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