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教案(新人教版)-2.doc
《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行道树》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行道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行道树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参与。
1.2 教学内容行道树的定义和分类。
行道树的功能和作用。
行道树的特点和生长条件。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道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行道树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行道树的保护和利用。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行道树的图片和视频。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行道树的实际状况。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行道树的基本概念(10分钟)第二步:讲解行道树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第三步:分析行道树的功能和作用(15分钟)第四步:小组讨论,探讨行道树的保护和利用(20分钟)3.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5分钟总计:180分钟(5节课)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4.2 评价指标学生对行道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行道树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实地考察的场所和设备。
5.2 参考资料《植物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态环境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行道树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过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行道树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6.2 活动时间安排行道树种植实践活动:1课时(45分钟)行道树知识竞答活动:0.5课时(22.5分钟)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行道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行道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准确使用生字词、短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
2.情感目标:传递人文关怀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使学生形成珍爱生态环境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的爱美之情、美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精神修养。
二、教学内容一篇课文《行道树》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熟悉课文内容及涵义,正确读、记、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短语。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抒情表达及思想内涵:环境保护与城市的生态平衡,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爱美之情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 背景知识介绍教师以黑板为媒介,介绍有关树木种类、特征、栽培及环保知识。
2. 熟悉课文(1)听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学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生字词、短语的准确掌握;(3)理解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主旨、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4)默读课文,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在朱红圈内标明仍不理解的地方。
3. 故事情节学生就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将学生的合理想法及时纳入教学过程中。
4. 情感分析从情感分析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环境保护应有的情感,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课外拓展1、组织学生到城市公园、广场或校园内的植物园参观,看看周边的绿化环境,体验环保行动的价值。
2、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环保、保护绿地、种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本课文《看树》旨在通过描述自然环境中的树木形态、生长特点,引导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背景知识、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树木种类、特征、栽培及环保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短语,培养学生的爱美之情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
(2)如何理解并把握课文中的情感线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行道树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行道树的美。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行道树的作用和价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合作成果,互相借鉴。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行道树的认知。
(2)讨论如何爱护行道树,保护环境。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行道树、爱护环境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道树。
2. 情感教学: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行道树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亲身体验种植、养护行道树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行道树》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行道树》教案一.导言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从原来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一种甚至是几种学习方法。
教师要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更是一个亮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文章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笔者在教学《行道树》的时候作了一点尝试。
二.课堂实录片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行道树的图片,并出示一个问题,即()的行道树,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行道树》这篇文章,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做好这一道填空题,并大胆输出你的理由。
(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文章)(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是要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效果)生1:我认为可以用“痛苦”这一个词语来填空。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文章写到了行道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感到孤独,同时自己制造清新,却不被人们珍惜,所以我觉得是痛苦的。
师: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内容,确实证明了行道树的'痛苦。
生2:我觉得可以填“奉献”这个词语。
我的理由是行道树虽然痛苦,孤独,但仍然在固执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为了人们,自己却得不到好处,所以行道树是在奉献。
同时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固执”这个贬义词,而不是用执着这些褒义词。
师: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说明你在阅读的时候对课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
你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学生,不知道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生3:我以为“固执”用在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它就是执着的意思,但我觉得要对自己表达执着这一个意思,用固执比较好,如果是对他人的评价,则用执着比较好。
可见,对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语。
生4:对,而且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嘛。
(众生笑)师:这两位同学的分析很有见地,还涉及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
《行道树》的初中语文教案
《行道树》的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行道树》。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行道树》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行道树》的PPT或黑板。
(2)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行道树》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文朗读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背诵,互相评价和鼓励。
4.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生词和短语编造句子。
5.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课文《行道树》的背诵。
2. 运用生词和短语编写句子。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评价1. 课文朗读和背诵的完成情况。
2. 生词和短语的运用准确性。
3. 写作练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应用。
4.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的知识点。
《行道树》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doc
《行道树》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行道树》教案设计一、教学要求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等词语,体味文章的深刻内容。
2.体会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3.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着。
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难点: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幻灯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希望自己生长在何处?为什么?生:原始森林,宁静的小山村,公园,街道……生长在不同地方的树都有他们各自的心声,下面看这幅图,告诉老师,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啊?(行道树)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七课《短文两片•行道树》,把课本打开翻到3 1页,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呢?生:行道树就是长在道路两旁的树,它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说得很好,那么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里话呢?好,下面我们就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向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整体感知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比较难读、难写的词语,并且思考它们到底是怎样的一列树?为什么?贪婪lan堕落duo冉冉ran给予jiyu繁弦急管红灯绿酒(齐读两遍,加强记忆)生:它们是一列坚强的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三)、研读与欣赏全班齐读课文。
通过这一遍朗读,同学们都应该走进了行道树的内心深处,那么,谁能告诉我那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生: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懂文章的主旨oA.行道树选择了这种命运,在它的眼里它们的事业是神圣的。
什么是神圣?行道树的事业为什么是神圣的?生: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的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教案(新人教版).doc
三、体验与反思: 1、 文章仅仅为了写树而写树吗? 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借行道树的自白来赞美 无私奉献的人的崇高精神。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2、学习用象征手法写段话。 3、你身边有那些“行道树”一样的人?他们为人类带来 了什么?
让学生四人一组探讨, 选 代表在班内发言。 使他们 感知人多智广, 交流可以 更快捷地掌握更多信息, 进而提高他们的交流意 识和协作能力。 (学生可能谈到的话题) a、清洁工清扫街道,为 我们送来清爽; b、解放军驻守边疆,使 我们幸福安宁; c、白衣天使救死扶伤, 让人们恢复健康; d、人民教师勤勤恳恳, 传递人类文明; e、运动健儿奋力拼搏, 为我们带来感动; f、航天员飞上太空,为 人类积累航天经验; ……
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教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分管领导 课时 验收结果: 合格/需完善 时间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主旨句,掌握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4、 体会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主旨句,掌握象征手法和 对比手法。 教 教师活动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自读课文,并思考,完 成出示的题目
夏日( )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 ( ) , 而我们在 ( ) , 在 ( ) , 在不被了解的( ) 。但我们苦熬着,牙龈 ( ) ,直等到朝霞 的彩旗冉冉升起。当我们看 到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的呼吸着 ( ) ,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 是的,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要迎接( ) 。 ②、假如你是一棵行道树,请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 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 己。 己。 例如: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自我牺牲,忧愁而又快乐, 心系社会,为人类造福…… (大意对即可)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③、通过朗读,同学们都应该走进了行道树的内心深 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 处,那么,找找那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把深沉给予我们。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行道树》。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公共绿化的认识和重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行道树》。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行道树》。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生词卡片、课文注释、相关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行道树,提问学生对行道树的了解和观察。
(2)简要介绍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行道树》。
(2)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和学习生词。
(2)教师解释生词的意思,并给出例句。
(3)学生进行生词练习,巩固记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词掌握:通过生词练习和运用,评估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行道树,了解其生长习性、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每组向全班介绍所选行道树,并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行道树》的初中语文教案
《行道树》的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行道树》。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识别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行道树》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行道树》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行道树,并思考行道树的作用和意义。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提出要求。
3. 生词和成语的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2)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掌握生词和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词和成语的学习。
2. 写一篇关于行道树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等,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行道树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行道树》七年级上册教案
《行道树》七年级上册教案《行道树》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哲理性的语句和“神圣”“痛苦”“深沉”三个关键词,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体会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从行道树的无私奉献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一、播放歌曲,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2.导语:其实,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正如歌中所唱的“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
”这正是奉献者的形象。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去感受奉献着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字词积累。
3.抽生朗读。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4.教师范读(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5.学生齐读。
三、抓住文眼,把握全篇1.教师教给方法--“牵牛鼻子读书法”2.学生速读,找“牛鼻子”。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3.交流,找出个关键词4.合作研讨:1)行道树的神圣性表现在哪儿?(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2)行道树的痛苦在哪里?(渗透对比手法)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深沉又表现在哪里?3)交流理解5.研读课文,质疑问难四、归纳总结,升华感情1.行道树具有什么精神?它象征了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2.在我们周围,哪些人具有行道树的这种精神?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或对行道树说些什么?)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摘抄积累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落。
2.《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是为城市空气污染,为市民健康而忧愁,现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请同学们借行道树的视角,写出城市蓝天秀水,草绿花红的新变化。
初中课文行道树教案
教案:初中课文《行道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节奏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2)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3. 讨论和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行道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行道树在城市中的作用。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观察和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街道上观察行道树,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关于行道树的小作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行道树的了解和认识。
(2)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节奏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行道树的特点和作用。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2)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4. 讨论和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行道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行道树在城市中的作用。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观察和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街道上观察行道树,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经历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它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朗读、复述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创编等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经历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它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行道树》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作者资料、背景知识。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行道树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行道树的观察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行道树》,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行道树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生命力的顽强、无私奉献等。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句子、段落,体会作者情感。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行道树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进取的话。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七年级语文《行道树》的教案
七年级语文《行道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行道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1.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行道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2.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行道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特点。
1.2提问:你们对行道树有什么了解?行道树有什么作用?2.课文朗读与感知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课文内容分析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行道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修辞手法学习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4.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课堂练习5.1学生仿写一段描绘行道树的文字,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5.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小组活动6.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关于行道树的诗歌。
6.2各组展示自己的诗歌,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行道树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2在学习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提问:“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比喻句,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2.教学难点补充:“想2.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象一下,如果行道树代表了某种品质或情感,你认为它代表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树的哪些行为或特征中找到线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展示行道树的图片,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行道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课文朗读与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请大家用缓慢而深情的语调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行道树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2
行道树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或许你们都知道,散文往往也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师在课余发现了一篇让老师非常喜欢的散文,现在先让我配上音乐给你们读一遍,好吗?你们听听看,这篇文章像一首抒情诗,像一幅风景画,还是像一曲赞歌。
听完之后,希望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好吗?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语言等各个方面来谈〕。
2、师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篇文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题目是?行道树?〔板书课题和作者〕〔生齐读作者简介〕3、师问:从全文来看你们觉得文中所写的行道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只用一两句话讲讲你的感觉,可以畅所欲言。
〔生各抒己见〕例如:生:行道树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好!几位同学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很不错。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
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2、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表达了什么特点?〕师提示:要根据文意来理解,也就是从哪个词语或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表达了什么特点?〕。
师述要求:合作探究时要边讨论,边划边记。
〔可以热烈点〕答复下列问题时话要讲完整,还要做到说话要有理有据。
同学在答复时,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边听边记下他所说的要点。
3、(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同学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稍加评议。
可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或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师注意学生读错的字词,应及时纠正。
〕生1:从“堕落〞一词中能知道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他们的同伴们可以很舒服的在原始森林里玩而他们只能在充满灰尘的城市里。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
人教版《行道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行道树》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行道树》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环保教育。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行道树》的作者和背景。
第二步: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第四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环保教育。
2.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行道树》的主题和结构。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意识的培养。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来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4.2 作业评价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课文《行道树》的文本。
相关的人物介绍和背景资料。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和相关资料。
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展示重点内容。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环保的看法和做法。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或绘画。
6.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加深学生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行道树》教学设计1《行道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是张晓风一篇短小而精美的散文。
如何实现“短文厚教”、“小文富教”呢?从笔者教学实践看,要紧扣“短”的特点,组织反复整体诵读,移步换景,“读”径通幽。
一、初读,整体感知,填写“我们是一列的树”学生自由诵读,勾画圈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完成思考和填空。
教师组织交流。
师生在尊重个性化认识、开放性认识的原则下,共同补充完善。
生1:是一列立在城市飞尘里的树。
生2:是一列离开了原始森林大家庭,不能吸露玩云的树。
生3:是一列自己选择了自己命运的树。
生4:是一列春天勤生绿叶、夏日显出浓阴的树。
生5:是一列给城市迎来光明的树。
生6:是一列给人类制造清新的树;还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二、细读,独自默诵,感受形象,填写“行道树是一群的形象”这个空的填写,需要找准文本相关语段,扣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
还得下一番概括、归纳、联想、抽象之功,进而才会有所得,有所表达。
同学们交流了以下感受:生1:行道树是一群生活在艰苦环境里,默默地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生2:是一群寂寞孤独者形象。
生3:是一群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者形象。
生4:是一群主动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的牺牲者形象。
生5:是一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劳动者形象。
生6:是一群创造者的形象。
生7:是一群自豪的幸福者形象。
三、赏读,深思品悟,填写“这群形象具备的品质”这是关键的一步,需要学生在前两次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形象”的本质特点。
当然,要完成这一步,依然离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
作者用语言能够巧妙的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得以领悟。
学生结合前面的形象把握,从语句中不难读出“行道树”的品质。
教师也可适当点拨,促成学生认识升华。
生1:“苦熬,牙龈咬得酸痛”——具有坚持的品质。
生2:“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具有负责任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行道树教案2 新课标 人教版
行道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③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1、图画展示,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的画画展示出来呢?并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教师投影搜索到的行道树图画。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呢?2、诵读感知①教师范读课文②学生自读发现,初步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③你能说说朗读后的感受吗?二、合作探究,品味赏析1、合作感悟,品读明理:学习了课文,文中哪些语段让你感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2、自问自答,互动释疑:学生质疑交流,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②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③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⑤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3、品味语言: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行道树》教案(新人教版)-2
2、理解行道树奉献者的形象,学习托物抒情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或许你们都知道,散文往往也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师在课余发现了一篇让老师非常喜欢的散文,现在先让我配上音乐给你们读一遍,好吗?你们听听看,这篇文章像一首抒情诗,像一幅风景画,还是像一曲赞歌。
听完之后,希望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好吗?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语言等各个方面来谈)。
2、师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篇文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题目是《行道树》(板书课题和作者)(生齐读作者简介)
3、师问:从全文来看你们觉得文中所写的行道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只用一两句话讲讲你的感觉,可以畅所欲言。
(生各抒己见)例如:生:行道树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几位同学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很不错。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
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2、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作为行道树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师提示:要根据文意来理解,也就是从哪个词语或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为行道树
要有哪些条件?(或行道树身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师述要求:合作探究时要边讨论,边划边记。
(可以热烈点)
回答问题时话要讲完整,还要做到说话要有理有据。
同学在回答时,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边听边记下他所说的要点。
3、(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同学发言: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稍加评议。
可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或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师注意学
生读错的字词,应及时纠正。
)
生1:从“堕落”一词中能知道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他们的同伴们可以很舒服的在原始森林里玩而他们只能在充满灰尘的城市里。
“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这里可以看出
行道树必须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具有平凡的外表。
师:很好,请你带感情的把你刚才找的句子读一遍好吗?(生朗读)
生2:从“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天献出浓阴”这句话中的“勤生绿叶”“献出浓阴”可以看出行道树有很多树叶,而且是毫无怨言。
所以说
行道树毫无怨言的生长很多树叶。
师:他的理由很充分,请全班都大声的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好不好?(全班齐读)
生3:从“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理解的孤独里。
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中可以看出行道树的内心是痛苦的而他们是那么的平凡,他们不被人所注意。
所以那些树应该不是高昂着“脑袋”的。
行道树的树冠应该是微微低着的。
师:很精彩,大家为他鼓掌。
(全班鼓掌)
生4:从“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中可以看出。
行道树的树冠不该是低垂着的
师: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5:从“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也能看出,尽管人们对城市里这么糟糕的环境感到麻木,树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它们从来没有后悔还是为自己能为人们奉献自己的力量而高兴。
师追问: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你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大家的点评真是精彩。
是的,行道树正象征了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些人叫奉献者,他们都是“以苦为乐”的,都具有“奉献的精神”。
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5、板书设计比赛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行道树的特点都概括出来了,现在老师要求大家用简洁的词句
把这些特点写出来,假如能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更好,比如:画一棵树,然后在写
上特点,或可以用箭头连接,或其他的形式也可以。
以大组为单位,各派一位代表上台板演。
你们可以推荐一位字写得比较好的或画画的好的同学上来。
看看哪一组设计的最好。
(1)先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板演。
(2)师生评议,评出较好的板书。
(师鼓励)
(3)师出示自己设计的板书
四、拓展延伸、迁移训练
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将选择在什么环境中生活?为什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是
怎么做的?
(生各抒己见,师给予肯定的评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不管我们选择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有一棵为他人着想的心,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机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六、配乐齐读、学生感悟。
七、当堂检测:任选一种树或者一种植物练笔,写成托物言志的小散文。
2、以《路灯》为题目仿写课文。
3、阅读张晓风的其他散文。
说课稿:
本文是一篇散文,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也很讲究,把作者对奉献者的赞美倾注于行道树身上,我在教学中运用音乐、图示等创设情景,通过朗读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导入和整体感知结合在一起,由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感受课文,就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理解深刻内涵时,让学生合作探究,在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再通过板书设计,进一步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最后通过迁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由课文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加深感悟。